桩承式现浇连续箱梁支架体系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49562发布日期:2020-11-19 19:36阅读:90来源:国知局
桩承式现浇连续箱梁支架体系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现浇箱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桩承式现浇连续箱梁支架体系。



背景技术:

箱梁结构是桥梁工程中梁的一种,分为预制箱梁和现浇箱梁,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现浇箱梁多用于大型连续箱梁,需要搭设施工支架,但是因为地质的多样性,软基层上不适合直接搭设施工支架,往往需要进行基础处理。对于软基层软弱地基在3m以上段落采用钢筋砼钻孔灌注桩桩基础。传统的桩承式基础钢支柱与横桥向承重梁连接通常是焊接或者栓接,缺乏快连易拆安全稳固的连接结构,且不能对支架提前进行预压。

因此,目前亟需寻求一种快连易拆,连接稳固且能对支架进行预压的桩承式现浇连续箱梁支架体系显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桩承式现浇连续箱梁支架体系。

这种桩承式现浇连续箱梁支架体系,包括分配梁、贝雷梁、承重梁、卡扣装置、钢立柱、水平撑杆、剪刀撑杆、连接钢板、法兰板、加强肋、软基层、硬基层、扣板圈和灌注桩;所述灌注桩设置在软基层,灌注桩的桩底深入硬基层,所述灌注桩顶部通过法兰板与钢立柱通过螺栓相连,所述加强肋设置在钢立柱和法兰板之间,所述钢立柱顶端设置扣板圈,所述水平撑杆设置在相邻的钢立柱之间,所述剪刀撑杆设置在上下两道水平撑杆之间,所述钢立柱、水平撑杆和剪刀撑杆之间通过连接钢板连接;所述扣板圈上部设置固桩条梁反拉预压体系,所述固桩条梁反拉预压体系包括条梁、千斤顶、锚绳索和锚杆;所述承重梁设置在钢立柱顶端并通过卡扣装置连接,所述贝雷梁设置在承重梁上部,所述分配梁设置在贝雷梁上部;所述卡扣装置包括扣板、卡扣轴、卡扣、卡扣片、安全索和安全索扣。

作为优选:所述千斤顶设置在扣板圈上部,所述千斤顶上部设置条梁,所述条梁两端设置锚绳索,所述锚绳索下端设置锚杆,所述锚杆底端固定在硬基层中。

作为优选:所述扣板设置在承重梁下方,所述扣板与卡扣片通过卡扣轴相连,所述卡扣设置在卡扣片内侧,所述安全索扣设置在卡扣片外侧,所述安全索设置在安全索扣上。

作为优选:所述承重梁底部通过卡扣装置与钢立柱顶部的扣板圈紧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固桩条梁反拉预压体系,可以检查支架的整体稳定性、支架基础的实际承载能力,掌握不均匀沉降规律,提前消除隐患。

(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卡扣装置使钻孔灌注桩钢立柱与上部横桥向承重梁能够快连易拆,并且连接安全稳固。

附图说明

图1是桩承式现浇连续箱梁支架体系布置图;

图2是固桩条梁反拉预压体系示意图;

图3是卡扣装置扣紧示意图;

图4是卡扣装置伸展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分配梁;2——贝雷梁;3——承重梁;4——卡扣装置;5——钢立柱;6——水平撑杆;7——剪刀撑杆;8——连接钢板;9——法兰板;10——加强肋;11——软基层;12——硬基层;13——条梁;14——千斤顶;15——扣板圈;16——锚绳索;17——锚杆;18——灌注桩;19——扣板;20——卡扣轴;21——卡扣;22——卡扣片;23——安全索;24——安全索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下述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所述的桩承式现浇连续箱梁支架体系,包括分配梁1、贝雷梁2、承重梁3、卡扣装置4、钢立柱5、水平撑杆6、剪刀撑杆7、连接钢板8、法兰板9、加强肋10、软基层11、硬基层12、扣板圈15和灌注桩18;所述灌注桩18设置在软基层11,灌注桩18的桩底深入硬基层12,所述灌注桩18顶部通过法兰板9与钢立柱5通过螺栓相连,所述加强肋10设置在钢立柱5和法兰板9之间,所述钢立柱5顶端设置扣板圈15,所述水平撑杆6设置在相邻的钢立柱5之间,上下设置两道,所述剪刀撑杆7设置在上下两道水平撑杆6之间,所述钢立柱5、水平撑杆6和剪刀撑杆7之间通过连接钢板8连接;所述扣板圈15上部设置固桩条梁反拉预压体系对支架进行预压,所述固桩条梁反拉预压体系包括条梁13、千斤顶14、锚绳索16和锚杆17;所述承重梁3设置在钢立柱5顶端并通过卡扣装置4连接,所述贝雷梁2设置在承重梁3上部,所述分配梁1设置在贝雷梁2上部;所述卡扣装置4包括扣板19、卡扣轴20、卡扣21、卡扣片22、安全索23和安全索扣24。

所述千斤顶14设置在扣板圈15上部,所述千斤顶14上部设置条梁13,所述条梁13两端设置锚绳索16,所述锚绳索16下端设置锚杆17,所述锚杆17底端固定在硬基层12中。

所述扣板19设置在承重梁3下方,所述扣板19与卡扣片22通过卡扣轴20相连,所述卡扣21设置在卡扣片22内侧,所述安全索扣24设置在卡扣片22外侧,所述安全索23设置在安全索扣24上,确保连接安全牢固。

所述承重梁3底部通过卡扣装置4与钢立柱5顶部的扣板圈15紧扣连接。

所述的桩承式现浇连续箱梁支架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是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进行施工放线,确定桩基础位置,搭设钻孔平台,钻孔并浇筑c20砼灌注桩基础,桩基础直径1米,嵌入硬基层12不小于1m,灌注桩18顶部预埋法兰板9。

第二步是提前在加工场将φ820×10mm钢立柱5结构分节制作好,钢管底端焊接法兰板9,并设置加强肋10,钢管顶端焊接扣板圈15,等现浇灌注桩基础完成后,通过法兰板9栓接灌注桩18和钢立柱5。钢管与钢管横向之间用槽钢和连接钢板8焊接作水平撑杆6和剪刀撑杆7,确保钢立柱5垂直稳固,如图1所示。

第三步是安装固桩条梁反拉预压体系,如图2所示,分别在钢立柱5顶端的扣板圈15上架设千斤顶14,千斤顶14上安装钢铁条梁13,在条梁13两端系锚绳索16,锚绳索16另一端系在锚杆17上,锚杆17底端垂直固定在硬基层12。通过千斤顶14给条梁13施力,反向传给桩承式钢立柱5,检查支架整体稳定性、支架基础的实际承载能力,掌握不均匀沉降规律。

第四步是在钢立柱5顶端安装双工63b工字钢作横桥向的承重梁3,承重梁3底部通过卡扣装置4与钢立柱5顶部的扣板圈15紧扣连接;在横桥向的承重梁3上对贝雷桁架位置进行准确放样,然后用吊车分段组装贝雷梁2;在贝雷梁2顶部以顺桥向间距90cm铺设i20工字钢的分配梁1,分配梁1用u形螺栓固定在贝雷桁架上,如图1所示。

第五步是根据工程需要,可在分配梁1上搭设满堂式碗扣式支架。



技术特征:

1.一种桩承式现浇连续箱梁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分配梁(1)、贝雷梁(2)、承重梁(3)、卡扣装置(4)、钢立柱(5)、水平撑杆(6)、剪刀撑杆(7)、连接钢板(8)、法兰板(9)、加强肋(10)、软基层(11)、硬基层(12)、扣板圈(15)和灌注桩(18);所述灌注桩(18)设置在软基层(11),灌注桩(18)的桩底深入硬基层(12),所述灌注桩(18)顶部通过法兰板(9)与钢立柱(5)通过螺栓相连,所述加强肋(10)设置在钢立柱(5)和法兰板(9)之间,所述钢立柱(5)顶端设置扣板圈(15),所述水平撑杆(6)设置在相邻的钢立柱(5)之间,所述剪刀撑杆(7)设置在上下两道水平撑杆(6)之间,所述钢立柱(5)、水平撑杆(6)和剪刀撑杆(7)之间通过连接钢板(8)连接;所述扣板圈(15)上部设置固桩条梁反拉预压体系,所述固桩条梁反拉预压体系包括条梁(13)、千斤顶(14)、锚绳索(16)和锚杆(17);所述承重梁(3)设置在钢立柱(5)顶端并通过卡扣装置(4)连接,所述贝雷梁(2)设置在承重梁(3)上部,所述分配梁(1)设置在贝雷梁(2)上部;所述卡扣装置(4)包括扣板(19)、卡扣轴(20)、卡扣(21)、卡扣片(22)、安全索(23)和安全索扣(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承式现浇连续箱梁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千斤顶(14)设置在扣板圈(15)上部,所述千斤顶(14)上部设置条梁(13),所述条梁(13)两端设置锚绳索(16),所述锚绳索(16)下端设置锚杆(17),所述锚杆(17)底端固定在硬基层(12)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承式现浇连续箱梁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板(19)设置在承重梁(3)下方,所述扣板(19)与卡扣片(22)通过卡扣轴(20)相连,所述卡扣(21)设置在卡扣片(22)内侧,所述安全索扣(24)设置在卡扣片(22)外侧,所述安全索(23)设置在安全索扣(24)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桩承式现浇连续箱梁支架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梁(3)底部通过卡扣装置(4)与钢立柱(5)顶部的扣板圈(15)紧扣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承式现浇连续箱梁支架体系,包括分配梁、贝雷梁、承重梁、卡扣装置、钢立柱、水平撑杆、剪刀撑杆、连接钢板、法兰板、加强肋、软基层、硬基层、扣板圈和灌注桩;所述灌注桩设置在软基层,灌注桩的桩底深入硬基层,所述灌注桩顶部通过法兰板与钢立柱通过螺栓相连,所述加强肋设置在钢立柱和法兰板之间,所述钢立柱顶端设置扣板圈,所述水平撑杆设置在相邻的钢支柱之间,所述剪刀撑杆设置在上下两道水平撑杆之间,所述钢立柱、水平撑杆和剪刀撑杆之间通过连接钢板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的固桩条梁反拉预压体系,可以检查支架的整体稳定性、支架基础的实际承载能力,掌握不均匀沉降规律,提前消除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齐昌广;乔文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淙创(上海)企业管理咨询中心
技术研发日:2019.11.22
技术公布日:2020.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