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减震功能的智能护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1316发布日期:2020-10-28 12:07阅读:69来源:国知局
具有减震功能的智能护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护栏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智能护栏。



背景技术:

固定护栏或移动护栏在现在城市生活中非常常见,城市道路中安装固定护栏,美观大方同时使道路井然有序。建设城市生活中,包括学校、政府、银行、市场、小区等,都安装了移动护栏或门禁机。现有技术中的移动护栏都为移动伸缩、手动推拉使用较为繁琐,护栏之间的连接件都是都以固定方式连接,使用时笨重。

专利申请号201210092089x公开了一种可移动护栏门,包括护栏和门柱,护栏包括横杆和栅条,门柱由两个上端连接在一起的立柱组成,横杆的底部设有轮子,门柱固定在地面上,门柱的数量至少有2个,通过改变立柱2的位置来改变护栏门的位置,相邻的护栏门之间可以通过锁链连接的方式来连接。这样的连接方式,使用时容易损坏,不能达到减震的效果,稳定性差。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智能护栏,以实现立柱与栏板之间软连接,进而达到减震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智能护栏,包括:

立柱、栏板以及减震机构;

所述栏板通过减震机构与立柱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

栏板连接件以及减震本体;

所述栏板连接件与栏板固定连接;

所述减震本体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所述减震本体的截面为“匚”形;

所述栏板连接件嵌入所述减震本体的开口处,且适于通过螺栓以及两个纵向减震弹簧与所述减震本体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纵向减震弹簧分别设置于所述栏板连接件与减震本体的上底面以及下底面形成的两个空隙中,且通过所述螺栓进行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机构还包括立柱连接件;

所述立柱连接件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所述减震本体的侧壁通过多个立柱连接件进行固定,且适于在多个立柱连接件上进行滑动。

进一步的,立柱连接件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矩形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本体的侧壁与所述立柱连接件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横向减震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减震弹簧套设于所述立柱连接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减震弹簧两端分别嵌入所述立柱连接件以及减震本体的侧壁中。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机构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减震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栏板与所述立柱靠近的侧壁的上下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智能护栏。具有减震功能的智能护栏包括:立柱、栏板以及减震机构;所述栏板通过减震机构与立柱固定连接。通过在立柱与栏板之间安装减震机构,将传统的硬性连接转变成软性连接,在护栏受到外力时,减震机构起到缓冲作用,减少了立柱与栏板受到的冲击力,减少了立柱和栏板的损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智能护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0-立柱;120-栏板;130-减震机构;131-栏板连接件;132-减震本体;1321-螺栓;1322-纵向减震弹簧;133-立柱连接件;1331-横向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智能护栏,包括:立柱110、栏板120以及减震机构130;所述栏板120通过减震机构130与立柱110固定连接。通过在立柱110与栏板120之间安装减震机构130,将传统的硬性连接转变成软性连接,在护栏受到外力时,减震机构130起到缓冲作用,减少了立柱110与栏板120受到的冲击力,减少了立柱110和栏板120的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机构130包括:栏板连接件131以及减震本体132;所述栏板连接件131与栏板120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本体132与所述立柱110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本体132的截面为“匚”形;所述栏板连接件131嵌入所述减震本体132的开口处,且适于通过螺栓1321以及两个纵向减震弹簧1322与所述减震本体132进行固定。通过纵向减震弹簧1322来实现立柱110与栏板120上下方向的减震,减少立柱110与栏板120上下方向的因受力产生的破坏,延长了护栏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两个所述纵向减震弹簧1322分别设置于所述栏板连接件131与减震本体132的上底面以及下底面形成的两个空隙中,且通过所述螺栓1321进行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机构130还包括立柱连接件133;所述立柱连接件133与所述立柱110固定连接;所述减震本体132的侧壁通过多个立柱连接件133进行固定,且适于在多个立柱连接件133上进行滑动。其中,立柱连接件133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矩形分布。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本体132的侧壁与所述立柱连接件133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横向减震弹簧1331。通过横向减震弹簧1331来实现左右方向的减震,减少立柱110与栏板120左右方向的因受力产生的破坏,延长了护栏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横向减震弹簧1331两端分别嵌入所述立柱连接件133以及减震本体132的侧壁中。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横向减震弹簧1331套设于所述立柱连接件133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震机构13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减震机构130分别设置于所述栏板120与所述立柱110靠近的侧壁的上下两端。通过设置多个减震机构130,来平衡护栏与立柱110受到的冲击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智能护栏。具有减震功能的智能护栏包括:立柱、栏板以及减震机构;所述栏板通过减震机构与立柱固定连接。通过在立柱与栏板之间安装减震机构,将传统的硬性连接转变成软性连接,在护栏受到外力时,减震机构起到缓冲作用,减少了立柱与栏板受到的冲击力,减少了立柱和栏板的损坏。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智能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

立柱、栏板以及减震机构;

所述栏板通过减震机构与立柱固定连接;

所述减震机构包括:

栏板连接件以及减震本体;

所述栏板连接件与栏板固定连接;

所述减震本体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所述减震本体的截面为“匚”形;

所述栏板连接件嵌入所述减震本体的开口处,且适于通过螺栓以及两个纵向减震弹簧与所述减震本体进行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智能护栏,其特征在于,

两个所述纵向减震弹簧分别设置于所述栏板连接件与减震本体的上底面以及下底面形成的两个空隙中,且通过所述螺栓进行固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智能护栏,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机构还包括立柱连接件;

所述立柱连接件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所述减震本体的侧壁通过多个立柱连接件进行固定,且适于在多个立柱连接件上进行滑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智能护栏,其特征在于,

立柱连接件的数量为四个,且呈矩形分布。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智能护栏,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本体的侧壁与所述立柱连接件相对的位置处设置有横向减震弹簧。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智能护栏,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减震弹簧套设于所述立柱连接件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智能护栏,其特征在于,

所述横向减震弹簧两端分别嵌入所述立柱连接件以及减震本体的侧壁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减震功能的智能护栏,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震机构的数量为两个;

两个减震机构分别设置于所述栏板与所述立柱靠近的侧壁的上下两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智能护栏。具有减震功能的智能护栏包括:立柱、栏板以及减震机构;所述栏板通过减震机构与立柱固定连接。通过在立柱与栏板之间安装减震机构,将传统的硬性连接转变成软性连接,在护栏受到外力时,减震机构起到缓冲作用,减少了立柱与栏板受到的冲击力,减少了立柱和栏板的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建军
技术研发日:2020.01.16
技术公布日:2020.10.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