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双层”桥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桥梁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类双层”桥梁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一般情况下桥梁结构的路幅构成是: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处于同一个平面上。这种桥面结构形式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非机动车系统、人行系统均属于慢速系统,与快速系统的机动车道位于同一平面上不便于管理;不能很好的保证行人及非机动车的安全问题;人行道、非机车道爬坡高度与行车道一致,当行车道爬坡高度较高时,行人及非机动车的移动相对困难;在城市交通中,城市桥梁的桥宽都比较宽,加上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和绿化带等构造,宽度可达50m甚至更宽。其次,城市桥梁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比公路桥、铁路桥要宽的多,以保证城市密集人群的通行。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类双层”桥梁结构,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04]为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类双层”桥梁结构,包括桥梁主体,于所述桥梁主体上设有上桥面及下桥面两层,所述上桥面为机动车道,所述下桥面为将非机动车道及行人道,且所述下桥面经降低处理后下移至所述桥梁底外侧,使人车完全分离;所述的下桥面的外边缘设置有栏杆,以保证行人及非机动车的安全。
[0005]特别的,所述桥梁主体为“类双层”预应力混凝土等高度截面箱形梁,设有箱梁底板及箱梁顶板,所述箱梁底板处增设外悬挑梁及内悬挑梁;所述箱梁顶板设定为用于布置行车道的上桥面。
[0006]特别的,所述外悬挑梁为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所述内悬挑梁为安置电信、电力或自来水管道的辅助结构,所述外悬挑梁在外边缘设置有栏杆。
[0007]特别的,所述桥梁主体为承式无铰拱拱桥结构,包括主拱圈、横撑、钢横梁、承受桥面及人行道挑梁,所述主拱圈为钢箱断面,并设柔性吊杆吊住钢横梁,所述承受桥面恒载及活载,所述钢横梁与人行道挑梁连成整体,连成整体,形成底层桥面为行人及非机动车使用,实现人车分流。
[0008]特别的,所述底层桥面低于承受桥面,形成人车分行式桥梁结构,即车行道独立在中间,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在两边形成“第二层”。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类双层”桥梁结构,与常规桥梁结构相比,设计为设置上下两层桥面,上桥面为行车道,下桥面为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使人车完全分离、分行,这样既保证了车流不受人行的干扰,行车更顺利,又充分保证了行人及非机动车的安全;具有减少非机动车、行人通道的爬坡高度,有利于缓解行人在爬坡时的疲劳;同时,可适当加大机动车道的纵坡,大大减少了桥梁长度;将非机动车及人行道道独立出来,便于管理;采用上下双层桥面结构,能有效减小桥宽,使桥宽与河宽比例更符合桥梁景观要求、更协调,整个桥梁造型简洁明了、美丽大方;有效、合理的利用了空间,为桥梁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正视图;
图2是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正视图;
其中:
I箱梁顶板上桥面、2外悬挑梁、3内悬挑梁、4栏杆、5承受桥面、6挑梁、7主拱圈、8柔性吊杆、9横梁、10横撑。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类双层”桥梁结构为“类双层”预应力混凝土等高度截面箱形梁桥梁结构,其组成包括:在常规箱梁的基础上,在箱梁底板处增设外悬挑梁2和内悬挑梁3。箱梁顶板上桥面I用于布置行车道,外悬挑梁2可用于布置人行道、非机动车道,内悬挑梁3可用于布置电信、电力、自来水管道等,发挥其综合效益;所述的外悬挑梁2在外边缘设置有栏杆4,保证行人及非机动车的安全;
本实施例中:
所述的“类双层”预应力混凝土等高度截面箱形梁,为单箱双室。对这种“类双层”主桥主梁采用单箱双室,其箱体抗扭刚度更好、更有利于下层结构力的传递,同时又可省去桥面板横向预应力束、避免各向预应力束相互影响、更有利于施工质量的保证;机动车道的纵坡就可适当加大,大大减少了桥梁长度,节省工程造价。非机动车、行人通道采用轻型的栏杆。
[0013]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类双层”桥梁结构为“类双层”中承式无铰拱拱桥,设定主桥为“类双层”结构,包括主拱圈7及横撑10,所述主拱圈7为钢箱断面,设柔性吊杆8吊住钢横梁9,承受桥面5恒载及活载,钢横梁9与人行道挑梁6连成整体,连成整体,形成底层桥面专供行人及非机动车使用,实现人车分流。
[0014]本实施例中:
将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设计的比行车道低一些,因为荷载较小,不需要很高的建筑高度,这样就形成了人车分行式桥梁结构,即车行道独立在中间,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在两边形成“第二层”。人行道采用悬挑钢箱梁,为箱形截面;悬挑梁间距同横梁间距,两挑梁之间以纵梁连接,纵梁首先支撑在挑梁的托槽上,定位后,焊接牢固,再安装带肋钢板。
[0015]申请人声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将上述实施例某步骤,与
【发明内容】
部分的技术方案相组合,从而产生的新的方法,也是本发明的记载范围之一,本申请为使说明书简明,不再罗列这些步骤的其它实施方式。
[0016]技术原理如下:
1、本发明采用机动车与人行道、非机动车分离的形式。即:人行道与非机动车道设于下层的挑梁上,这样即确保了行人的安全,也保证了行车不受人流和非机动车的干扰。
[0017]2、本发明设计的将非机动车、行人通道下移至桥梁底外侧,这种布置减少了非机动车、行人通道的爬坡高度,实现了非机动车、行人与机动车完全分离,同时还兼顾了行人观景功能,最终形成非机动车、行人完善的交通组织系统,并且此交通组织系统能很好地满足城市道路规范及无障碍设计的要求。
[0018]3、本发明所述是的“类双层”桥梁结构形式闸释了对空间的运用,更宽的人行道为行人及非机动车创造了更多的空间。从桥梁景观学原理,过宽的桥面使河面呈现压仰感,在满足交通需要的前提下,本发明有效的将桥面宽度缩小。
[0019]4、本发明将非机动车、行人道作降低处理解决后,主桥机动车道的纵坡就可适当加大,大大减少了桥梁长度。
[0020]申请人又一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现方法及装置结构,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方法及结构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所选用实现方法等效替换及步骤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0021]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与本发明相似结构及其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所有实施方式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类双层”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桥梁主体,于所述桥梁主体上设有上桥面及下桥面两层,所述上桥面为机动车道,所述下桥面为将非机动车道及行人道,且所述下桥面经降低处理后下移至所述桥梁底外侧,使人车完全分离;所述的下桥面的外边缘设置有栏杆,以保证行人及非机动车的安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双层”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主体为“类双层”预应力混凝土等高度截面箱形梁,设有箱梁底板及箱梁顶板,所述箱梁底板处增设外悬挑梁及内悬挑梁;所述箱梁顶板设定为用于布置行车道的上桥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类双层”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悬挑梁为人行道及非机动车道,所述内悬挑梁为安置电信、电力或自来水管道的辅助结构,所述外悬挑梁在外边缘设置有栏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双层”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梁主体为承式无铰拱拱桥结构,包括主拱圈、横撑、钢横梁、承受桥面及人行道挑梁,所述主拱圈为钢箱断面,并设柔性吊杆吊住钢横梁,所述承受桥面恒载及活载,所述钢横梁与人行道挑梁连成整体,连成整体,形成底层桥面为行人及非机动车使用,实现人车分流。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类双层”桥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桥面低于承受桥面,形成人车分行式桥梁结构,即车行道独立在中间,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在两边形成“第一曰”~*/Ζλ ο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类双层”桥梁结构,包括桥梁主体,于所述桥梁主体上设有上桥面及下桥面两层,所述上桥面为机动车道,所述下桥面为将非机动车道及行人道,且所述下桥面经降低处理后下移至所述桥梁底外侧,使人车完全分离;所述的下桥面的外边缘设置有栏杆,以保证行人及非机动车的安全。将桥面错层,把非机动车道、人行道标高作降低处理,下移至桥梁底外侧,做成上下类似两层结构的“类双层”桥梁结构形式,实现人车分层通行,减少非机动车、行人通道的爬坡高度;适当加大了机动车道的纵坡从而大大减少了桥梁长度;保证了行人及非机动车的安全,同时也保证了机动车不受行车时的干扰,行车更顺利;实现了空间的有效、合理利用。
【IPC分类】E01D2/04, E01D1/00
【公开号】CN104929033
【申请号】CN201510299387
【发明人】吴建武
【申请人】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