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消音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消音壁。
【背景技术】
[0002]交通道路建设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但交通噪声严重破坏了道路沿线的生态环境。随着交通产业的迅速发展和生态恢复理念、美学思想的贯彻和深入,道路生态景观建设日益得到交通部门和环境部门的高度重视,在确保声屏障的生态安全性和景观美化度的前提下,建设“生态性、景观性、协调性、持续性”的现代化声屏障产品可起到有效防治交通噪声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效果。
[0003]目前市场上的声屏障类型多样,多以铝合金板、彩钢板、有机玻璃及聚碳酸酯板等为主体材料,景观效果较差,现场施工工序多,维护费用高,环境友好性不足,难以满足道路声屏障设计建设要求,现有街头没有消音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实用新型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效果更好的新型消音壁和消音方法,具体目的见具体实施部分的多个实质技术效果。
[0005]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0006]方案一:
[0007]一种新型消音壁,其特征在于,包含基础体,所述基础体顶端较窄,下端较宽,所述基础体内部包含支架部分,所述支架部分作为骨架,基础体外部包含一个以上的种植部分,所述种植部分为槽状或者是单个容器状。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支架部分为管道,所述管道伸出一个以上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通入种植部分。
[000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基础体包含由一个以上的台阶结构皇砌而成。
[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基础体边侧包含一个以上的伸出部分,种植部分上有孔,该伸出部分能插进种植部分的孔中将其固定。
[00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伸出部分为出水管。
[00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出水管端部为喷淋头。
[00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基础体内部包含空腔。
[0014]方案二:
[0015]一种新型消音方法,利用如上任意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该结构置于噪声环境内,利用绿植和上小下大的环境对噪音进行阻隔的同时,绿植对噪音环境进行降尘,绿植兼具美化环境的作用。
[0016]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能有效隔音的同时,还能够绿化降尘,还能自动灌溉,充分利用水源,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0017]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进行说明:
[0018]图1为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9]图2为实用新型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
[0021]图4为实用新型可拆分的结构局部示意图;
[0022]其中:1.种植部分;2.基础体;3.预埋钢筋;4.顶端;5.出水管;6.支架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4]一种新型消音壁,其特征在于,包含基础体,所述基础体顶端较窄,下端较宽,所述基础体内部包含支架部分,所述支架部分作为骨架,基础体外部包含一个以上的种植部分,所述种植部分为槽状或者是单个容器状。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结合图2,由于该结构上小下大,因此结构稳固,不会倾倒,同时绿植具有装饰作用。
[0025]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支架部分为管道,所述管道伸出一个以上的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通入种植部分。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管道作为加强筋的同时,还能传输水,用来作为水力隔绝,水能够作为灌溉水源,用来灌溉绿植。经过测试,隔音墙体设计高度3.5m,隔音量15?20dB (A)。
[0026]所述基础体包含由一个以上的台阶结构皇砌而成。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方便制作,制作成本大大降低,运输方便,方便制度化运作和流程化移动。
[0027]所述基础体边侧包含一个以上的伸出部分,种植部分上有孔,该伸出部分能插进种植部分的孔中将其固定。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开创性地将基础体改为一个绿植安置架,可以采用矩阵来列出不同的文字,如国庆,固定的方式很方便,直接插入即可,节省园艺人力和成本。
[0028]结合图4,所述伸出部分为出水管。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开创性地将水管作为支撑结构,边支撑还能用来灌溉,直接将水灌溉到绿植内部,同时,由于上小下大,因此上方留下来的水能够持续被下方所利用,效果更好,不用人力去专门灌溉了,还有降尘的作用,节省人力和物力,下方有回收水源,还可以成为景观瀑布。
[0029]所述出水管端部为喷淋头。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喷淋出来的水可以用来街头降尘。
[0030]所述基础体内部包含空腔。本处的技术方案所起到的实质的技术效果及其实现过程为如下,空腔具有阻尼作用,具有很好的隔音效果。
[0031]方案二:
[0032]一种新型消音方法,利用如上任意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采用该结构置于噪声环境内,利用绿植和上小下大的环境对噪音进行阻隔的同时,绿植对噪音环境进行降尘,绿植兼具美化环境的作用。
[0033]开创性地,以上各个效果独立存在,还能用一套结构完成上述结果的结合。
[0034]图中未示出部分细节。
[0035]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相互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组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0036]作为非必须的拓展:一种绿植隔音墙,墙体采用高强度高密实性环保轻质水泥砌成,墙体呈棱形,并在内部加钢筋,以保证墙体结构强度和稳定性,墙体两面预留多层台阶,可以种不同种类植绿色、灌木进行绿化。
[0037]该隔音屏障通过墙体吸隔声和绿植对声波的吸收,使声波的反射和衍射衰减,达到双重降噪的目的。这种声屏障结构简单,养护方便,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0038]这种适用于城市道路降噪的模块化框皇式生态声屏障,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内部设有加强筋的高强轻质混凝土种植箱模块组合搭接而成,相邻的混凝土种植箱模块之间采用柔性连接。整个混凝土种植箱模块呈梯形结构,箱体两侧布置有多层U型种植槽,种植槽内填充泥土并种植植物,同时种植箱配置有给排水系统。
[0039]所述模块化框皇式生态声屏障中的高强轻质混凝土种植箱模块是在工厂中预制好的,这种做法既能节约缩短声屏障建造时间,节约人力成本,又能满足工业化生产提高声屏障的降噪稳定性。
[0040]所述预制的高强轻质混凝土种植箱模块呈梯形结构,其厚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0041]所述模块化框皇式生态声屏障的相邻种植箱模块之间通过柔性连接。
[0042]所述生态声屏障中每层U型种植槽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一个连接输水管的浇水喷头,以便于植物的浇灌,同时在种植槽的槽体底部均匀分布有一定密度的透气孔,以利于植物生长。
[0043]所述模块化框皇式生态声屏障的给排水系统由集水槽、给水管、排水孔及输水管组成,其中排水孔位于种植槽底部3/4处,以供多余的水分及时排出。
[0044]所述模块化框皇式生态声屏障的种植槽内所种植的植物,优选适宜当地环境、常绿的或落叶期短的,且能与生态型声屏障结构搭配协调的树种。
[0045]作为更具体的优选:整体结构采用H型钢立柱支撑,H型钢进行防腐喷涂。屏体采用Imm厚铝板,表面镀锌处理,面板表面需冲压条形凹坑并穿孔,孔率多40%,但不大于50%。穿孔孔径3.0mm,面板及背板成型后进行防腐喷涂。内部吸声材料采用0.15mm的无碱憎水玻璃布包裹厚度不小于50mm的吸声棉,无碱憎水玻璃布基本不影响吸声棉的吸声系数,不吸水,不渗透水。
[0046]色调采用白绿相间色带,有助于行车者克服疲劳和消极性绪,颜色也可根据周围环境而定。顶部增加间隔抗风板,改变风向,避免结构产生共振,适用于高速公路、高架桥、快速干道等。
[0047]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新型消音壁,其特征在于,包含基础体,所述基础体顶端较窄,下端较宽,所述基础体内部包含支架部分,所述支架部分作为骨架,基础体外部包含一个以上的种植部分,所述种植部分为槽状或者是单个容器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消音壁,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部分为管道,所述管道伸出一个以上的出水管(5),所述出水管(5)通入种植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消音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体包含由一个以上的台阶结构皇砌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一种新型消音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体边侧包含一个以上的伸出部分,种植部分上有孔,该伸出部分能插进种植部分的孔中将其固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消音壁,其特征在于,所述伸出部分为出水管。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消音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端部为喷淋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消音壁,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体内部包含空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消音壁。包含基础体,所述基础体顶端较窄,下端较宽,所述基础体内部包含支架部分,所述支架部分作为骨架,基础体外部包含一个以上的种植部分,所述种植部分为槽状或者是单个容器状。采用该结构置于噪声环境内,利用绿植和上小下大的环境对噪音进行阻隔的同时,绿植对噪音环境进行降尘,绿植兼具美化环境的作用。有益效果:能有效隔音的同时,还能够绿化降尘,还能自动灌溉,充分利用水源,节省人力。
【IPC分类】E01F8-02
【公开号】CN204418045
【申请号】CN201520006128
【发明人】王侃, 张华 , 张维维, 曹怡珊, 赵小宇, 魏静
【申请人】西安中交万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