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跨既有线预装后浇带模板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450662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跨既有线预装后浇带模板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跨既有线预装后浇带模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传统桥梁后浇带施工方法为吊模施工法,预制梁架设完成后,采用对拉杆、木模板、方木等材料进行后期制作安装,在跨既有线施工过程中,传统的施工方法所需要点时间长、安全风险高、人力资源浪费大。
[0003]经检索,发现一篇与本专利申请的相近似的中国专利公开文献,名称为:一种后浇带模板构造,公告号为:CN202530744U。该专利公开的内容为:包括竹胶板、垫木、次龙骨、主龙骨、撑杆、橡胶止水带。竹胶板厚度为10?15mm,竹胶板在后浇带位置做成盆形,后浇带中部的竹胶板设置孔槽,后浇带的橡胶止水带穿过竹胶板孔槽,竹胶板外侧设置次龙骨,次龙骨外面设置主龙骨,主龙骨用撑杆支承,撑杆直径为18?22_。
[0004]经过对比发现,上述公开文献与本专利申请在技术方案上存在较大不同。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约跨铁路施工要点时间、安全可靠的跨既有线预装后浇带模板装置。
[0006]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7]—种跨既有线预装后浇带模板装置,包括侧板、平板以及锚筋,所述平板的底部两侧对称固装侧板,两个侧板的外侧面相对向下弯折倾斜,所述侧板的倾斜面固装锚筋。
[0008]而且,所述锚筋的上端部一体弯折制有弯钩段,下端部一体弯折制有连接段。
[0009]而且,所述侧板与平板均为钢板,厚度大于或等于2mm。
[0010]而且,所述侧板与平板的搭接宽度大于或等于5cm。
[0011]而且,所述锚筋为两对。
[001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3]本装置为普通钢材,便于加工,成本较低,有效节约了跨铁路施工要点次数及时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修方便,降低了跨铁路施工模板安装风险,且在后浇带尺寸变化时,易于改装,适用性强,节约施工时间,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5]图2是图1中锚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0018]—种跨既有线预装后浇带模板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侧板1、平板3以及锚筋2,所述平板的底部两侧对称固装侧板,两侧板的外侧面相对向下弯折倾斜,所述侧板的倾斜面固装锚筋。
[0019]本实施例中,所述锚筋的结构如图2所示,该锚筋的上端部一体弯折制有与梁4连接的弯钩段2A,下端部一体弯折制有与侧板连接的连接段2B。
[0020]所述侧板与平板均为普通均值钢板,厚度大于或等于2mm,表面做防腐处理,梁板架设完成后,平板与侧板上下搭接,搭接宽度A大于或等于5cm,接缝处涂抹密封胶,以上材料均为市场常用材料,采购方便。
[0021]所述锚筋为两对。
[0022]本实用新型的施工过程为:
[0023]步骤一、制作侧板,侧板的倾斜面角度与梁型一致,如图3所示;
[0024]步骤二、然后加工锚筋,将锚筋与侧板焊接成整体,锚筋的弯钩及锚固长度依据后浇带与侧板及平板的自重进行计算;
[0025]步骤三、梁板吊装完成后,将平板与侧板点焊为整体,接缝处涂抹密封胶防渗,如图3所示。
[0026]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跨既有线预装后浇带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平板以及锚筋,所述平板的底部两侧对称固装侧板,两个侧板的外侧面相对向下弯折倾斜,所述侧板的倾斜面固装锚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既有线预装后浇带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筋的上端部一体弯折制有弯钩段,下端部一体弯折制有连接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既有线预装后浇带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与平板均为钢板,厚度大于或等于2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既有线预装后浇带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与平板的搭接宽度大于或等于5c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跨既有线预装后浇带模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筋为两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跨既有线预装后浇带模板装置,包括侧板、平板以及锚筋,所述平板的底部两侧对称固装侧板,两个侧板的外侧面相对向下弯折倾斜,所述侧板的倾斜面固装锚筋,所述锚筋的上端部一体弯折制有弯钩段,下端部一体弯折制有连接段。本装置为普通钢材,便于加工,成本较低,有效节约了跨铁路施工要点次数及时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维修方便,降低了跨铁路施工模板安装风险,且在后浇带尺寸变化时,易于改装,适用性强,节约施工时间,具有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IPC分类】E01D19/00
【公开号】CN205369000
【申请号】CN201620052605
【发明人】张新明, 徐万明, 张家新, 高正强, 吴馨
【申请人】中铁四局集团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7月6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