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吸能路沿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94726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冲吸能路沿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缓冲吸能路沿石,其特点是:包括路沿石主体,路沿石主体的一侧为凹弧形斜面,路沿石主体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沿路沿石主体长度方向的条形的凹槽。本实用新型在凹弧形斜面的下端设置凸块,使车辆轮胎与凸块接触时产生震动,能警示及提醒驾驶员驶回正确道路,避免造成损失;在路沿石主体的上端设置若干个凹槽,使路沿石主体容易被车辆撞断,路沿石主体被撞断的过程中能吸收车辆的冲击力,具有缓冲的作用,从而使车辆的事故严重度大大降低;凹槽内能填充沙子或泥土,在沙子或泥土上种植绿化,使本实用新型更加美观。
【专利说明】
一种缓冲吸能路沿石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道路辅助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缓冲吸能路沿石。
【背景技术】
[0002]路沿石是设置在道路的两侧,作为道路的边界,将道路与隔离绿化带或人行道分开,起阻挡和装饰作用。传统的路沿石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条状物,多为天然石材或混凝土预制构件。目前道路施工所用的路沿石其内外表面都是垂直于路面的,当车辆偏离车道,与路沿石接触时,路沿石会伤害车辆的轮胎。当汽车由于事故撞击路沿石时,冲击力很大,常常造成翻车,或车辆越过路沿石,而造成附加的意外伤害。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缓冲吸能路沿石,它具有不损害车辆的轮胎及能对车辆有缓冲吸能作用,降低事故严重度的特点。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缓冲吸能路沿石,包括路沿石主体,所述路沿石主体的一侧为凹弧形斜面,所述路沿石主体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沿路沿石主体长度方向的条形的凹槽。
[0005]所述凹弧形斜面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沿路沿石主体长度方向排列的凸块。
[0006]所述凹槽的个数为I?4个,各个凹槽之间相互平行。
[0007]所述凹槽内填充有沙子或泥土。
[0008]所述凹槽贯穿路沿石主体或不贯穿路沿石主体。
[0009]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在凹弧形斜面的下端设置凸块,使车辆轮胎与凸块接触时产生震动,能警示及提醒驾驶员驶回正确道路,避免造成损失;在路沿石主体的上端设置若干个凹槽,使路沿石主体容易被车辆撞断,路沿石主体被撞断的过程中能吸收车辆的冲击力,具有缓冲的作用,从而使车辆的事故严重度大大降低;凹槽内能填充沙子或泥土,在沙子或泥土上种植绿化,使本实用新型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0012]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是图3中B-B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5]实施例1,见图1至图2所示:一种缓冲吸能路沿石,包括路沿石主体I,所述路沿石主体I的一侧为凹弧形斜面2,所述凹弧形斜面2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沿路沿石主体I长度方向排列的凸块3,所述路沿石主体I的上端设置有一个沿路沿石主体I长度方向的条形的凹槽4,所述凹槽4贯穿路沿石主体1,所述凹槽4内填充有沙子(附图未画出)或泥土 (附图未画出)。
[0016]实施例2,见图3至图4所示:一种缓冲吸能路沿石,包括路沿石主体I,所述路沿石主体I的一侧为凹弧形斜面2,所述凹弧形斜面2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沿路沿石主体I长度方向排列的凸块3,所述路沿石主体I的上端设置有两个沿路沿石主体I长度方向的条形的凹槽4,两个凹槽4相互平行,所述凹槽4贯穿路沿石主体1,所述凹槽4内填充有沙子(附图未画出)或泥土 (附图未画出)。
[0017]上述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述的一种缓冲吸能路沿石,其中凹槽4结构能减少路沿石主体I的厚度,使路沿石主体I容易被车辆撞断,路沿石主体I被撞断的过程中能吸收车辆的冲击力,具有缓冲的作用,从而使车辆的事故严重度大大降低,保护了驾驶员及乘客的安全,实施例2中两个凹槽4结构比实施例1中一个凹槽4结构的缓冲能力稍大;凹弧形斜面2的下端设置凸块3,使车辆轮胎与凸块3接触时产生震动,能警示及提醒驾驶员驶回正确道路,避免造成损失;凹槽4内能填充沙子或泥土,在沙子或泥土上种植绿化,使路沿石更加美观。
【主权项】
1.一种缓冲吸能路沿石,其特征在于:包括路沿石主体(I),所述路沿石主体(I)的一侧为凹弧形斜面(2),所述路沿石主体(I)的上端设置有若干个沿路沿石主体(I)长度方向的条形的凹槽(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吸能路沿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弧形斜面(2)的下端设置有若干个沿路沿石主体(I)长度方向排列的凸块(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吸能路沿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的个数为I?4个,各个凹槽(4)之间相互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缓冲吸能路沿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内填充有沙子或泥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冲吸能路沿石,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4)贯穿路沿石主体(I)或不贯穿路沿石主体(I)。
【文档编号】E01C11/22GK205688307SQ201620508502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5月29日 公开号201620508502.X, CN 201620508502, CN 205688307 U, CN 205688307U, CN-U-205688307, CN201620508502, CN201620508502.X, CN205688307 U, CN205688307U
【发明人】潘小生, 张轩
【申请人】潘小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