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6486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具体地说,其主要系将工具本体的第一、第二止挡部卡抵在驱动头的斜面上,使之具有限位在有效水平分力内的功效,同时亦可将驱动头的两斜面设成特殊工作所需的特定角度,使之在扳动时具有在特殊角度迅速定位的功效。
背景技术
一般习用的弯角扳手,其扳手握柄与驱动头为分离式,并利用一定位销将其握柄及驱动头枢接结合,使之使用在狭窄空间或遇有障碍物时,具有可作不同角度的调整功效。
然而,此种利用弯角结构而成的弯角扳手,其常态时,驱动头系与扳手握柄成一水平角度,故其施力方向与驱动头同向,因此可将施力臂达到最长,亦即作用力可完全作用于驱动头,因此可轻易扳动螺固件。但如因施力空间不同,例如在较狭小空间时,其可将驱动头作不同角度的变化。以图20所示为例,其中当驱动头调整至30度时,其施力方向系与驱动头呈一30度夹角,因此会产生一垂直分力与水平分力,但因其所施的垂直分力系为一无效分力,故需施以较大的力,方可达到同水平角度的扳动功效。又如图21所示,其中当驱动头调整至60度时,其施力方向系与驱动头呈一60度夹角,因此其所施的无效垂直分力更较驱动头夹角呈30度时为大,故需施以更大的力才可达其水平角度的扳动功效。由上述可推知,当驱动头调整至垂直90度时(图22所示),其所施的力仅剩一无效垂直分力,故会产生无法旋动扳手的情况。然而,此种习用弯角扳手结构,虽可因不同使用空间而调整驱动头角度,但亦会因使用不慎,而造成驱动头角度改变成一无效分力垂直状态,而需另将弯成垂直状的驱动头取出,再行调整至所需的有效水平分力角度。
又,此种弯角结构应用在夹钳手工具上时,(如图23所示)其中夹钳柄部及夹合部系呈一水平常态状时,其施力臂最大,故可轻易将夹钳扳动啮合,而当夹钳柄部与夹合部呈垂直状时,因其所施之力仅为一无效垂直分力,故无法将夹钳扳动啮合(如图24所示)。再者,如特殊工作场合,所需利用特定角度时,因扳手本体及驱动头无一卡制限位结构的施力支点,故扳动施力时,驱动头会因一支点而产生一角度位移晃动的缺点;为改善此一缺点,便衍生出如台湾专利公告第234966号『无节点定位的摇头扳手定位装置』,该装置其主要系利用一半圆弧状定位缘及一钢珠来卡固定位头部枢接体的角度。但此种结构因其头部枢接体为一光滑面,而无法达到确切的固定角度的功效。于是又有如台湾专利公告第368922号『棘轮扳手角度调整装置之改良』定位结构,其主要系将上述光滑面驱动头,枢设一定位珠槽,使钢珠卡抵在定位枢槽内,而达到确切固定驱动头角度的功效。然而,此结构如使用在狭窄空间时,亦会因空间狭小而会碰触到扳手上的压杆,进而迫使钢珠脱离定位珠槽,而使扳手改变成如图8所示的90度无效垂直分力状。此时扳手因其所施之力为一无效垂直分力,故无法将扳手扳动。由此可知,上述两种习用角度固定结构,虽具有固定角度的功效,但其亦无法将驱动头有效限位在水平分力角度内。
为了解决现有的扳手的缺陷,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扳手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工具手扳,能够改进一般市面上现有常规的扳手结构,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上述手工具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它具有限位在水平分力内的功效,且在扳动时具有在特殊角度迅速定位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其主要由工具本体、驱动头和定位销所构成。其中工具本体的一端设有一凹槽,该凹槽两侧设有第一、第二耳部,该第一、第二耳部上下两面形成有第一、第二止挡部,前缘则形成有第一、第二弧凸面,并于第一、第二耳部横向贯穿有一相连通的销孔;驱动头的外缘凸设有一容设在工具本体凹槽内的枢接部,该枢接部具有一横向贯穿的对应手工具本体第一、第二耳部销孔的枢孔;定位销穿设在工具本体第一、第二耳部的销孔和驱动头枢接部的枢孔内,使驱动头与工具本体相枢接,与所述枢接部两侧相垂直的面上各凹设有一凹部,该凹部的两侧形成有两斜面,该两斜面卡抵在工具本体第一、第二耳部的止挡部上;且驱动头的两斜面,依特殊工作环境所需,而设置成所需的固定限位角度。
工具本体与驱动头的枢接,可依不同使用空间所需,而任意调整驱动头的角度限位,而达到有效水平分力的角度功效,同时亦可因两斜面的角度支点设置,而达到特定角度限位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解决其技术问题。
前述的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其中所述工具本体为一扳手本体、一F柄扳手本体或者一弯头夹钳的第一、第二柄部。
前述的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其中所述驱动头的两斜面为对应于工具本体第一、第二耳部前缘的第一、第二弧凸面的圆弧状凹弧面。
前述的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其中所述定位销为圆柱销或者具螺纹的螺固件。
前述的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其中所述驱动头两斜面的限位角度,为除90度及270度外的任一角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1、使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其中驱动头形成有可卡抵工具本体止挡部的两斜面,使其卡抵限位在有效水平分力内,而无习用结构无法限位扳手驱动头所造成的无效垂直分力缺点;2、使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其中驱动头的两斜面系可设成特定角度,使之在特殊工作环境下,扳动时可达其迅速定位在所需特定限位角度的功效,而无习用结构因无限位结构所造成驱动头角度晃动的缺点;3、使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其仅需利用一铣刀将驱动头两侧铣制出一凹部,即可成形可卡抵止挡部的两斜面,其具有制造容易的优点;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其主要系将习用平直状驱动头结构,改良成一中间具凹部而两侧为斜面的驱动头结构。利用此一具两斜面的驱动头,而可让工具本体的止挡部卡抵在驱动头的两斜面上,而达到角度限位的功效。同时亦可将驱动头的两斜面设成特殊工作环境所需的特定角度,使之扳动工具本体时而达到特殊角度迅速定位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特殊结构的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其在空间结构型态上确属创新,较现有的产品具有增进的多项功效,且结构简易,适于实用,具有产业的广泛利用价值。其在技术发展空间有限的领域中,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的改进,且在技术上有较大的进步,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第一实施例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第一实施例作动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的第一实施例部分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第二实施例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第二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第二实施例作动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第三实施例分解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第三实施例的透视示意图。
图9、10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第三实施例平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第三实施例作动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第三实施例的部分视图。
图13a、14a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第三实施例的部分视图。
图13b、14b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第三实施例的部分视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第四实施例分解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第四实施例透视示意图。
图17、18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第四实施例作动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另一实施例分解图。
图20-22是习用弯角扳手结构示意图。
图23是习用弯头夹钳结构水平常态示意图。
图24是习用弯头夹钳结构垂直状态示意图。
图中
10----扳手本体 11---凹槽12、13--第一、第二耳部 14、15-第一、第二止挡部16、17--第一、第二弧凸面18---销孔20----驱动头21---夹持部22----枢接部23---枢孔24----凹部 25、26-两斜面30----定位销40---弯头夹钳结构41、42--第一、第二柄部 43、44-第一、第二凸耳部45、46--上、下平面部47、48-第一、第二圆弧面49----凹槽部50---孔部51、52--第一、第二穿孔 53---枢接体54、55--第一、第二夹合部56、57-第一、第二枢接部58、59--第一、第二凹弧面60---枢接孔61----螺固件62---螺合件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其具体实施方式
、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的第一实施例,主要由一扳手本体10、驱动头20及定位销30所构成,其中扳手本体10的一端设有一凹槽11,该凹槽11两侧形成有第一、第二耳部12、13,该第一、第二耳部12、13上下两面形成有第一、第二止挡部14、15,前缘形成有第一、第二弧凸面16、17,并于第一、第二耳部12、13横向贯穿有一相连通的销孔18;驱动头20的内缘形成有一可夹持螺帽的夹持部21,于驱动头20外缘处凸设有一可容设在扳手本体10凹槽11内的枢接部22,该枢接部22具有一横向贯穿的对应于扳手本体10第一、第二耳部12、13销孔18的枢孔23,与枢接部22的两侧相垂直的面上各凹设有一凹部24,该凹部24两侧形成有可贴合于扳手本体10第一、第二弧凸面16、17的两斜面25、26,该两斜面25、26系可顶抵于扳手本体10第一、第二耳部12、13上的第一、第二止挡部14、15,使扳手本体10与驱动头20可限位小于90度的有效水平分力内;定位销30为一圆柱销,其穿设在扳手本体10第一、第二耳部12、13的销孔18和驱动头20枢接部22的枢孔23内,使驱动头20可绕定位销30而任意调整驱动头20的角度。
作动时,可依不同工作场所及不同使用空间来调整驱动头20的角度,并使该驱动头20的两斜面25、26可滑移于扳手本体10第一、第二耳部12、13的第一、第二弧凸面16、17上。如使用于狭窄空间而不慎将驱动头20拨动顶推至较大角度时,则会使扳手本体10第一、第二耳部12、13的第一、第二止挡部14、15,卡抵在驱动头20所形成的两斜面25、26上(如图3所示),使之达到有效水平分力角度限位功效。又参见图2、3所示,其中驱动头20的两斜面25、26可设置成固定的60度角,使之应用于如需60度角的特殊工作环境时,达到角度迅速调整定位的功效。
再参照图4至图6所示,其是本实用新型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的第二实施例,其中弯角结构亦可用于弯头夹钳结构40上,一弯头夹钳结构40包括有第一柄部41及第二柄部42,该第一柄部41及第二柄部42前端设有第一、第二凸耳部43、44,第一、第二凸耳部43、44形成有上、下平面部45、46,而前端则设有第一、第二圆弧面47、48,而于第一、第二凸耳部43、44中间形成有一凹槽部49,另,于第一、第二凸耳部43、44横设有一相连通的孔部50,且第一、第二柄部41、42默认处设有第一、第二穿孔51、52;一枢接体53,可穿设在第一、第二柄部41、42的第一、第二穿孔51、52上,使之第一柄部41及第二柄部42相结合;第一、第二夹合部54、55,前端系设有可容设在第一、第二柄部41、42凹槽部49内的第一、第二枢接部56、57,与第一、第二枢接部56、57两侧相垂直的面上形成有第一、第二凹弧面58、59,该第一、第二凹弧面58、59可供第一、第二柄部41、42前端第一、第二圆弧面47、48贴合滑移,另,于第一、第二夹合部54、55前端的第一、第二枢接部56、57贯穿有一枢接孔60,再,利用一具螺纹的螺固件6 1穿设在第一、第二柄部41、42前端的第一、第二凸耳部43、44的孔部50及第一、第二夹合部54、55前端的第一、第二枢接部56、57的枢接孔60内,进而螺设在一螺合件62上,而为一弯头夹钳结构40。
使用时,亦可依不同使用空间,而任意调整弯头夹钳结构40第一、第二夹合部54、55的角度。另外,如使用时不慎调拨至较大角度时,则会使第一、第二夹合部54、55的第一、第二弧凹面58、59卡抵在第一、第二柄部41、42前端的第一、第二凸耳部43、44的上、下平面部45、46上,从而达到如上述第一实施例小于90度的有效水平分力角度限位功效,同时亦可将驱动头的第一、第二凹弧面58、59设置所需之特定角度,而可达到上述实施例相同的功效。
再参照图7至14b所示,其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其结构组件几近同于第一实施例,其相同结构组件系沿用第一实施例的组件符号,唯一不同于第一实施例处,在于本实施例系将弯角扳手的驱动头两斜面25、26的结构,改成如第二实施例中,完整的第一、第二凹弧面状58、59,而同样可达到上述第一、第二实施例的有效水平分力角度限位的功效。同时如图14b所示,驱动头20的第一、第二凹弧面58、59亦可设置成30度角,而达到上述实施例固定角度限位的功效。
以上所述者仅为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企图据以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有在相同的创作精神下所作有关本实用新型的任何修饰或变更,皆仍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意图保护的范畴内,其中如图15至18所示,该弯头夹钳结构40的完整第一、第二凹弧面58、59结构,亦可改设成利用两斜面25、26。另外,穿设在第一、第二夹合部54、55枢孔60及第一、第二柄部41、42孔部50内的螺固件61及螺合件62,则可改设成具枢接功效的定位销30,同样可达其有效水平分力角度限位功效,且本实用新型的固定限位角度并非局限如上述30度或60度,其系依工作环境所需,而可设置不同特殊角度。
再者,本实用新型亦可利用在如图19所示的F柄扳手,而同样可达上述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项技术的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其主要由工具本体、驱动头和定位销构成,其中工具本体的一端设有一凹槽,该凹槽两侧设有第一、第二耳部,该第一、第二耳部上下两面形成有第一、第二止挡部,前缘则形成有第一、第二弧凸面,并于第一、第二耳部横向贯穿有一相连通的销孔;驱动头的外缘凸设有一容设在工具本体凹槽内的枢接部,该枢接部具有一横向贯穿的对应手工具本体第一、第二耳部销孔的枢孔;定位销穿设在工具本体第一、第二耳部的销孔和驱动头枢接部的枢孔内,使驱动头与工具本体相枢接,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枢接部两侧相垂直的面上各凹设有一凹部,该凹部的两侧形成有两斜面,该两斜面卡抵在工具本体第一、第二耳部的止挡部上;且驱动头的两斜面,依特殊工作环境所需,而设置成所需的固定限位角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本体为一扳手本体、一F柄扳手本体或者一弯头夹钳的第一、第二柄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头的两斜面为对应于工具本体第一、第二耳部前缘的第一、第二弧凸面的圆弧状凹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为圆柱销或者具螺纹的螺固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为圆柱销或者具螺纹的螺固件。
6.根据权利要求1、2或5所述的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头两斜面的限位角度,为除90度及270度外的任一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头两斜面的限位角度,为除90度及270度外的任一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头两斜面的限位角度,为除90度及270度外的任一角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弯角结构的手动工具,其主要系将习用平直状驱动头结构,改良成一中间具凹部,该凹部两侧为斜面的驱动头结构。利用该具斜面的驱动头,而可让工具本体的止挡部卡抵在驱动头的两斜面上,而达到角度限位的功效。同时亦可将驱动头的两斜面设成特殊工作环境所需的特定角度,使扳动工具时,而达到特殊角度迅速定位的功效,实为一具产业利用性的实用新型。
文档编号B25B13/00GK2601784SQ0320356
公开日2004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03年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19日
发明者谢智庆 申请人:谢智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