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2374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刀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刀具,尤其适用于厨刀、园林用刀及木工、切纸、皮革工业用刀。
背景技术
国外的刀具,基体刃口涂层一般为W-Co硬质合金,粒径约50~100μm,金相分析其基体组织是马氏体不锈钢,调质状态。主要问题涂层与基体为非冶金结合,涂层与基体有明显的结合线,硬度、应力、材质等过渡不够平缓,涂层分析为等离子喷涂制作,易造成涂层剥落、蹦刃等问题。
国内刀具均为整体制造,如以采用3Cr13马氏体不锈钢为主,整体热处理得到,也有用双金属复合钢板制造,但在国内未见刃口激光涂层的厨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方案是该刀具包括刀体、刀刃和刀柄,其特征在于刀刃上激光熔覆有纳米碳纤维、纳米陶瓷、粘接剂和微米级硬质合金组成的混合体的涂覆层。仅在刀刃单面上激光熔覆有涂覆层。涂覆层厚度为20~1000μm,涂覆层宽度为4~20mm,其中纳米碳纤维直径5~50nm,长度10~50μm,主要为增强硬质陶瓷纤维,粘接剂为酚醛树脂或清漆。
经过改进的这种刀具在厨刀刃口产生厚度20~1000μm的致密、均匀、并与基体冶金结合的涂层。实现硬度、应力和材质的梯度过渡,使刀具耐磨、抗冲击、锋利且涂层不易脱落,从而延长刀具使用寿命。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实用新型实施例1图1的A-A剖面放大图图3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和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一详细说明,由图1可知该刀具由刀体2、刀刃1和刀柄3组成,刀具刃口的断面组织结构如图2所示,在刀刃1的单面熔覆有涂覆层4。表面涂覆层4硬度HV1000~1100,涂覆层4厚度厨刀20~80μm,对于园林、竹木用刀,涂覆层4厚度0.2~1.0mm,表面涂覆层4宽度4~20mm。其中纳米C纤维直径5~50nm,长度10~50μm,主要为增强硬质陶瓷纤维,对基体起增碳强化作用。以上合金混合粉占20%与粘结剂占80%构成糊状液体。工艺过程按照常规制作刀坯,单面开大刃小刃,刀刃1用酒精,松香水等清洗剂清洗,预热刀体2后喷涂混合合金,进行激光熔覆处理。刀体2材料为淬火态的3Cr13、4Cr13、5Cr15等马氏体型不锈钢,产品的规格按刀身长度(最长部位)不同分为1*~8*,有A、B两类,其规格尺寸参照QB/T1924-93《菜刀》标准。刃部硬化区面积占整体硬化带5面积的80%,回火带6宽度≤0.2mm,刃口硬化带5硬度HV≥600。对于园林、竹木用刀结构在原有基础上,刀体2材料分别采用40Cr、40Mn、65Mn、40CrMo、60Si2Mn。,以单面开刃为主,见图3示例。实施例2,以木工刀为例,将制作步骤说明如下1、刀体9板料成型(与常规工艺一样),并留有精加工余量;2、刀具刃口10清洗或喷砂;3、在刃口10单面涂专用涂料,成份混合稀土10~20%、10~20%合金、粘结剂70~80%,主要用途是提高对光的吸收以及表层合金化,其中合金组成为WC 55~70%、Co 5~20%、Cr 5~20%、Mo 1~2%、W 0.5~1%、C2%;4、激光处理刃口10,形成0.2~1.0mm厚的合金强化涂覆层7及0.2~4mm的硬化带8,激光处理参数如下

5、开刃磨刃对激光处里面进行精磨,从激光处理面进行开刃,而将来磨刃在激光未处理一侧。
本发明采用纳米碳纤维和超细的硬质合金在厨刀刀刃1进行薄层快速熔覆,得到覆层均匀、高耐磨的刀具刃口1。提高刀具刃口1的硬度及耐磨性,使刀具刃口涂覆层4在致密、均匀、韧性、耐磨以及和基体产生冶金结合等方面的问题得到改善。
权利要求1.一种刀具,包括刀体、刀刃和刀柄,其特征在于刀刃部分用激光熔覆有纳米碳纤维、纳米陶瓷、微米级超细硬质合金材料和粘接剂的混合体组成的涂覆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具,其特征在于刀刃涂覆层的厚度为20~1000μm。
3.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具,其特征在于刀刃涂覆层的宽度为4~2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刀具,其特征在于刀刃部分的涂覆层材料纳米碳纤维直径5~50nm,长度10~50μm。
5.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具,其特征在于刀刃部分涂覆层材料中的粘接剂是酚醛树脂或清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刀具,其特征在于仅在刀刃的单面熔覆有涂覆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刀具,该刀具包括刀体、刀刃和刀柄,其特征在于刀刃上用激光熔覆有纳米碳纤维、纳米陶瓷、粘接剂和微米级超细硬质合金组成的混合体的涂覆层,得到覆层均匀、高耐磨的刀具刃口。经过改进的这种刀具在刃口产生厚度20~1000um的一层致密、均匀、并与基体冶金结合的涂层。实现了硬度、应力和材质的梯度过渡,使刀具耐磨、抗冲击、锋利且涂覆层不易脱落,从而延长刀具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26B3/00GK2606665SQ0324175
公开日2004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3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3月18日
发明者姚建华 申请人:浙江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