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孔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9115阅读:9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孔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孔加工工艺,特别是涉及一种无塌角、断裂面光滑的通孔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在部件上冲裁通孔时,是利用冲头一次冲压成型。采用此种工艺加工冲孔存在以下缺点1、通孔的边缘位置容易出现塌角。2、冲裁的断裂面上有毛刺,断裂面不够光滑,外观质量较差。因此,加工后的部件往往不符合客户后续使用的要求,产品报废率较高, 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给企业带来了较大损失。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通孔加工工艺采用一次冲压成型,通孔的边缘位置容易出现塌角,冲裁的断裂面上有毛刺,断裂面不够光滑外观质量较差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部件的特殊区域通过不断挤压,之后再进行剪切的通孔加工工艺,通过此工艺可以加工出无塌角,断裂面较为光滑的通孔。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通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冲孔冲头对部件冲孔位置进行至少一次的负间隙挤压,然后利用冲孔冲头将部件冲孔位置冲压去除形成冲孔。前述的一种通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冲头对部件冲孔位置进行两次的负间隙挤压,
(1)、第一次负间隙挤压冲孔冲头向下挤压部件冲孔位置,冲孔冲头底部挤压原始板材厚度的40%到60% ;
(2)、第二次负间隙挤压冲孔冲头继续向下挤压部件冲孔位置,冲孔冲头底部挤压原始板材厚度的60%到80% ;
(3)、冲孔冲头沿着冲孔位置下降已挤压部件的厚度,然后冲孔冲头再冲压部件冲孔位置剩余的厚度,将部件冲孔位置剪切掉形成冲孔。前述的一种通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冲孔冲头底部挤压至原始部件材料厚度的50%位置处。前述的一种通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冲孔冲头底部挤压至原始部件材料厚度的20%位置处。前述的一种通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冲孔冲头沿着冲孔位置下降部件厚度的 80%,然后冲孔冲头再冲压部件冲孔位置剩余的20%厚度,将部件冲孔位置剪切掉形成冲孔。前述的一种通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在挤压前,部件冲孔位置的挤压面上加入冲压油。前述的一种通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在挤压前,部件冲孔位置的挤压面上重新加入冲压油。前述的一种通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冲孔的单边间隙为0. 03mm。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前面的若干次负间隙挤压,然后再利用冲孔冲头将部件冲孔位置冲压去除形成冲孔。这样加工后的通孔边缘位置不会出现塌角,冲裁的断裂面上也无毛刺,断裂面较为光滑外观质量也较好,能够更好的满足客户对部件高品质的要求。


图1是本发明通孔冲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通孔冲压模具,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上模座1、固定板垫板2、固定板 3、卸料板垫板4、卸料板5、凹模版7、凹模垫板9、下模座10、下模脚11、下模盖板12。在卸料顶杆13顶部设置有弹簧14,弹簧14与上模座1内侧壁连接,卸料顶杆13底部依次穿过上模座1、固定板垫板2、固定板3、卸料板垫板4进入卸料板5内。在凹模版7内设置有凹模镶块8,在凹模镶块8上放置有所需加工的部件。在固定板垫板2的底部通过固定板3固定有冲孔冲头6,冲孔冲头6底部穿过卸料板垫板4、卸料板5来到凹模镶块8的上表面。在加工时,挤压上模座1、上模座1通过固定板垫板2带动冲孔冲头6向下挤压或剪切部件,同时上模座1也在挤压其内部的弹簧14,这样弹簧14就会带动卸料顶杆13向下挤压。当挤压或剪切完毕后,弹簧14自动回位,卸料顶杆13也随之回复到初始位置。下面详细介绍下通孔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第一次负间隙挤压冲孔冲头向下挤压部件冲孔位置,冲孔冲头底部挤压至原始部件材料厚度的50%位置处。(2)、第二次负间隙挤压冲孔冲头继续向下挤压部件冲孔位置,冲孔冲头底部挤压至原始部件材料厚度的20%位置处。(3)、冲孔冲头沿着冲孔位置下降部件厚度的80%,然后冲孔冲头再冲压部件冲孔位置剩余的20%厚度,将部件冲孔位置剪切掉形成冲孔。为了提高冲孔位置冲压的效果,在步骤(1)中,在挤压前,部件冲孔位置的挤压面上加入冲压油。在步骤(2)中,在挤压前,部件冲孔位置的挤压面上重新加入冲压油。这样可以起到润滑作用,进一步提高了断面的质量。为了精冲到所要求的孔径,部件冲孔的单边间隙为0. 03mm,通过本发明的工艺可以完全避免因普通正常冲孔所造成的塌角,以及对部件光亮带及孔径的影响。改善部件上的通孔,加工后通孔边缘位置不出现塌角,冲裁的断裂面上无毛刺,断裂面较为光滑外观质量较好,能够更好的满足客户对部件高品质的要求。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通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冲孔冲头对部件冲孔位置进行至少一次的负间隙挤压,然后利用冲孔冲头将部件冲孔位置冲压去除形成冲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孔冲头对部件冲孔位置进行两次的负间隙挤压,(1)、第一次负间隙挤压冲孔冲头向下挤压部件冲孔位置,冲孔冲头底部挤压原始板材厚度的40%到60% ;(2)、第二次负间隙挤压冲孔冲头继续向下挤压部件冲孔位置,冲孔冲头底部挤压原始板材厚度的60%到80% ;(3)、冲孔冲头沿着冲孔位置下降已挤压部件的厚度,然后冲孔冲头再冲压部件冲孔位置剩余的厚度,将部件冲孔位置剪切掉形成冲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冲孔冲头底部挤压至原始部件材料厚度的50%位置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冲孔冲头底部挤压至原始部件材料厚度的20%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通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冲孔冲头沿着冲孔位置下降部件厚度的80%,然后冲孔冲头再冲压部件冲孔位置剩余的20%厚度,将部件冲孔位置剪切掉形成冲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通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在挤压前,部件冲孔位置的挤压面上加入冲压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通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在挤压前,部件冲孔位置的挤压面上重新加入冲压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通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部件冲孔的单边间隙为 0. 03mmo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孔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冲孔冲头对部件冲孔位置进行至少一次的负间隙挤压,然后利用冲孔冲头将部件冲孔位置冲压去除形成冲孔。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通孔加工工艺采用一次冲压成型,通孔的边缘位置容易出现塌角,冲裁的断裂面上有毛刺,断裂面不够光滑外观质量较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在部件的特殊区域通过不断挤压,之后再进行剪切的通孔加工工艺,通过此工艺可以加工出无塌角,断裂面较为光滑的通孔。
文档编号B26F1/02GK102501267SQ20111029857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8日
发明者孙宽海, 廖汉秋 申请人:苏州三维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