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阻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2383发布日期:2020-09-25 18:28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阻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保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阻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人们对自身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当单身男女独自租房或者因工出差时或各种原因需要住、旅店酒店时,就需要一种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的机构来阻门,提高安全性。

目前现有的阻门装置,一种是磁铁式结构,但使用过程中噪音较大;另一种是螺纹式结构,但由于现有的门和门后边的地面高度不同,所以通过调整螺杆的高度达不到阻门要求,或者满足不了力学性能,影响阻门装置的使用范围。针对上述不足,需要设计和开发一种新型阻门装置,以弥补上述各方面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阻门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新型阻门装置,包括阻门板(1)、与阻门板(1)接合板相连接的斜式连接杆(2)、与斜式连接杆(2)另一端相连接的鞍座(3)、连接销(4)、安装在鞍座(3)上的两对上支撑臂(5)、丝杆(6)、安装在丝杆(6)一端的手柄(7)和穿过丝杆(6)的丝母(8)、安装在丝杆(6)轴肩另一侧的固定座(9)、防松垫圈(10)、轴向限位螺母(11),通过连接销(4)与丝母(8)及固定座(9)连接的两对下支撑臂(12)、两对下支撑臂(12)通过连接销(4)与底座(13)连接。

一种新型阻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母(8)有内螺纹与丝杆(6)上的外螺纹形成螺旋传动,并且具有自锁作用。丝杆(6)上有个轴肩,且穿过固定座(9)的杆段为光杆,两者之间有较小间隙,由轴向限位螺母(11)将固定座(9)轴向固定,并且安装防松垫圈(10),对轴向限位螺母(11)进行防松,提高装置可靠性。

所述通过丝杆(6)与丝母(8)的螺旋传动,使上支撑臂(5)与下支撑臂(12)发生相对转动,增加竖直高度,进而增加竖直的预紧力,同时适应门和门后边地面不同高度的要求。

所述两对上支撑臂(5)与两对下支撑臂(12)共线时,会出现顶死现象,保证装置的可靠性。

所述阻门板(1)由和门接触的接合板及位于接合板底部并与其垂直的水平板组成,其中水平板为下楔形,方便安装。

所述阻门板(1)的接合板壁涂有保护膜,保护门不被破坏。

所述底座(13)下面有防滑垫,防滑垫材料选择橡胶,增大摩擦力。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更加合理,阻门板的水平板设计成楔形,方便进出门缝,便于安装;通过丝杆传动带动上下支撑臂的上下平动,可以适应门和门后边的地面不同高度,而且对门缝高度适应性更强。又由于丝杆具有自锁作用,提高其牢固性和可靠性,提升安全性,当上下支撑臂共线时,机构达到顶死位置,进一步提升阻门效果。因此,使得该新型阻门装置,具有安装方便,适用范围广,安全可靠的特点,易于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丝杆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阻门板;2、斜式连接杆;3、鞍座;4、连接销;5、两对上支撑臂;6、丝杆;7、手柄;8、丝母;9、固定座;10、防松垫圈;11、轴向固定螺母;12、两对下支撑臂;13、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阻门装置,包括阻门板(1),上端与阻门板(1)固定的斜式连接杆(2),鞍座(3)与斜式连接杆(2)的下端固定,通过连接销(4)与鞍座(3)连接的两对上支撑臂(5),丝杆(6),安装在丝杆(6)端头的手柄(7),穿过丝杆(6)的丝母(8)、安装在丝杆(6)轴肩另一侧的固定座(9)、防松垫圈(10)、轴向限位螺母(11),通过连接销(4)与丝母(8)及固定座(9)连接的两对下支撑臂(12)、两对下支撑臂(12)通过连接销(4)与底座(13)连接。

所述阻门板(1)由和门接触的接合板及位于接合板底部并与其垂直的水平板组成,其中接合板表面涂有保护膜,保护门不被破坏;水平板为下楔形,方便安装。

所述丝母(8)有内螺纹,螺纹加工成右旋,与丝杆(6)上的外螺纹形成螺旋传动,并且具有自锁作用,避免拧紧后的回退现象。丝杆(6)上有个轴肩,且穿过固定座(9)的杆段为光杆,两者之间有较小间隙,由轴向限位螺母(11)将固定座(9)轴向固定,并且安装防松垫圈(10),对轴向限位螺母(11)进行防松,提高装置可靠性。

所述通过转动手柄(7),带动丝杆(6)转动,使丝母(8)轴向移动,可使两对上支撑臂(5)、两对下支撑臂(12)发生相对转动,进而产生上下移动,在阻门板(1)的约束下,增加竖直高度,可满足门和门后边地面不同高度的要求,调节范围大,适应能力强,同时在不降低预紧力的作用下,满足使用要求。

所述两对上支撑臂(5)与两对下支撑臂(12)竖直共线时,整个机构会出现顶死现象,在丝杆(6)自锁的作用下,可有效增强阻门的安全性;并且底座(13)下装有防滑垫,防滑垫材料选择橡胶,进一步提升其装置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安装时,通过将阻门板的接合板贴近门板,同时水平板插入门缝处,通过转动手柄,丝杆轴向移动,使丝母向固定座端移动,带动与连接销相连的支撑臂相对转动,调整竖直高度,在阻门板的约束反力作用下,使装置对地面产生压力,继续转动手柄,增大装置对地面的压力,满足要求即可停止。

拆卸时,通过反向转动手柄,使丝母沿着丝杆发生反向运动,降低鞍座与底座间的高度,减少装置对地面的压力,继续转动手柄,待装置对地面的压力减小到阻门板能轻松从门缝中移除即可。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阻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阻门板(1)、与阻门板(1)的接合板相连接的斜式连接杆(2)、与斜式连接杆(2)另一端相连接的鞍座(3)、连接销(4)、通过连接销(4)安装在鞍座(3)上的两对上支撑臂(5)、丝杆(6)、安装在丝杆(6)一端的手柄(7)、穿过丝杆(6)的丝母(8)、安装在丝杆(6)轴肩另一侧的固定座(9)、防松垫圈(10)、轴向限位螺母(11),通过连接销(4)与丝母(8)及固定座(9)连接的两对下支撑臂(12)、两对下支撑臂(12)通过连接销(4)与底座(1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阻门装置,其特征在于:丝母(8)的内螺纹与丝杆(6)上的外螺纹形成螺旋传动,并且具有自锁作用,丝杆(6)上有个轴肩,且穿过固定座(9)的杆段为光杆,两者之间有较小间隙,由轴向限位螺母(11)将固定座(9)轴向固定,并且安装防松垫圈(10),对轴向限位螺母(11)进行防松,提高装置可靠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阻门装置,其特征在于:阻门板(1)由和门接触的接合板和位于接合板底部并与其垂直的水平板组成,其中水平板为下楔形,方便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阻门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13)下面装有防滑垫,防滑垫材料选择橡胶,增加与地面的摩擦力。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阻门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丝杆(6)与丝母(8)的螺旋传动,使上支撑臂(5)与下支撑臂(12)发生相对转动,增加竖直高度,进而增加竖直的预紧力,同时适应门和门后边地面不同高度的要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阻门装置,其特征在于:阻门板(1)的接合板壁涂有保护膜,保护门不被破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阻门装置,其特征在于:两对上支撑臂(5)与两对下支撑臂(12)共线时,会出现顶死现象,保证装置的可靠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阻门装置,包括阻门板、斜式连接杆、鞍座、两对上支撑臂、手柄、丝杆、丝母、固定座、连接销、防松垫圈、轴向限位螺母、两对下支撑臂、底座。阻门板包括接合板和位于接合板底部并与其垂直的水平板,斜式连接杆上端和接合板上部连接,下端与鞍座连接,鞍座通过连接销连接两对上支撑臂,上支撑臂两端装有连接销,丝杆穿过丝母和固定座,并通过连接销分别连接上支撑臂和下支撑臂,丝杆一端装有手柄,另一端与轴向限位螺母配合,防松垫圈安装在固定座和轴向限位螺母之间,下支撑臂通过连接销连接底座。上下支撑臂可在丝杆转动的带动下进行上下移动,调节鞍座与底座之间的距离。该新型阻门装置,可靠性强,且方便安装和拆除。

技术研发人员:董世民;武勇;陈松;徐德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燕山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12.11
技术公布日:2020.09.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