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重型装甲门的铰链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87423发布日期:2020-12-04 14:16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重型装甲门的铰链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甲门安装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重型装甲门的铰链结构。



背景技术:

装甲门是一种为安全保护而设计的钢结构门,其通过铰链与门框进行连接,但是传统的铰链承重能力较差,由于装甲门的重量非常大,基本都在200kg左右,因此,采用传统铰链进行连接时,需要多个铰链来承重,而多个铰链的设置不仅增加了使用成本,还增加了铰链的损坏机率;同时,现有的铰链在开启过程中,受拉力影响,铰链旋转时内部阻力增加,摩擦力增大,需要较大的力气才能开启门扇,门扇的重量和开启时需要的力气成正比,随着装甲门重量增加,开启的费力程度也随之增加,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重型装甲门的铰链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用于重型装甲门的铰链结构,该铰链结构包括上铰链主体、下铰链主体及连接所述上下铰链主体的旋转轴,所述下铰链主体的上端面设有圆形沉头孔,所述圆形沉头孔内设有平面推力球轴承,所述下铰链主体的下端内壁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上端设有上深沟球轴承,所述上深沟球轴承的下端设有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的下端设有下深沟球轴承,所述下铰链主体的下端口设有垫圈,所述垫圈的中心设有下锁紧螺钉,所述下锁紧螺钉螺纹连接在旋转轴的下端,所述旋转轴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上锁紧螺钉。

进一步的,所述上铰链主体固定连接在门扇的侧端内部,所述下铰链主体固定连接在门框的内部,且上铰链主体、下铰链主体在高度方向设有间距,所述间距为2mm~5mm。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为双圆柱体一体化成型结构,其中间部位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紧贴在所述平面推力球轴承的上端面。

进一步的,所述旋转轴紧贴平面推力球轴承、上深沟球轴承、下深沟球轴承的内壁。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实用新型的铰链结构,在下铰链主体顶部装有平面推动球轴承,协助门扇转动和承受门扇重力产生的轴向负荷,而在下铰链主体内部装有两个深沟球轴承,协助门扇转动和承受门扇旋转时产生的径向负荷,平面推动球轴承的设置增大了该铰链的承重能力,而双深沟球轴承的上下设置减小了铰链内部摩擦系数,比传统铰链省力10倍,门扇开启时更轻松省力。

(2)本实用新型的铰链结构可通过上锁紧螺钉来进行上铰链主体的高度调节,通过该调节方式可将门扇安装过程中所产生的微量偏差校正,使得门扇安装完后完美呈现,该铰链的高度可调节性增加了使用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铰链结构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铰链结构使用状态示意图;

附图中:1、上铰链主体,2、下铰链主体,3、旋转轴,4、平面推力球轴承,5、上深沟球轴承,6、支撑套筒,7、下深沟球轴承,8、垫圈,9、下锁紧螺钉,10、上锁紧螺钉,11、门扇,12、门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照附图1~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重型装甲门的铰链结构,该铰链结构包括上铰链主体1、下铰链主体2及连接上下铰链主体的旋转轴3,下铰链主体2的上端面设有圆形沉头孔,圆形沉头孔内设有平面推力球轴承4,下铰链主体2的下端内壁设有凹槽,凹槽的上端设有上深沟球轴承5,上深沟球轴承5的下端设有支撑套筒6,支撑套筒6的下端设有下深沟球轴承7,下铰链主体2的下端口设有垫圈8,垫圈8用于支撑下深沟球轴承7,垫圈8的中心设有下锁紧螺钉9,下锁紧螺钉9螺纹连接在旋转轴3的下端,旋转轴3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上锁紧螺钉10。

上铰链主体1、下铰链主体2在高度方向设有间距,间距为2mm~5mm,该间距的设置方便后期拆卸更换,该间距的设置还便于上铰链主体1的上下移动,从而便于门扇安装过程中所产生的微量偏差校正,调节方便,使用灵活,上铰链主体1向上微调时,只需将上锁紧螺钉10向下旋入,上锁紧螺钉10向下旋入的过程中,由于旋转轴3的顶力反作用,从而将上铰链主体1向上微调。

旋转轴3为双圆柱体一体化成型结构,其中间部位设有凸台,凸台紧贴在平面推力球轴承4的上端面,通过平面推力球轴承4来承受巨大的轴向负荷,从而来增大铰链的承重能力。

旋转轴3紧贴平面推力球轴承4、上深沟球轴承5、下深沟球轴承7的内壁,通过上下深沟球轴承来承受门扇11转动所产生的径向负荷,上下深沟球轴承由支撑套筒6支撑隔开,将径向负荷分散,保证上下深沟球轴承的均匀受力,从而维持旋转轴3转动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铰链结构的各个零件均采用高强度钢材料制成,保证了铰链的高强耐磨性能及足够的结构强度。

安装时,上铰链主体1固定连接在门扇11的侧端内部,下铰链主体2固定连接在门框12的内部,上下铰链主体均隐藏在门框或门扇内部,美观大方,完全融于建筑设计风格当中,该铰链结构可上下调节来对门扇安装产生的微量偏差校正,门扇上下方向可以通过调节上锁紧螺钉10来进行门扇的高度调节,调节简单、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铰链结构在下铰链主体顶部装有平面推动球轴承,平面推动球轴承用于协助门扇转动和承受门扇重力产生的轴向负荷,在下铰链主体内部还装有两个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用于协助门扇转动和承受门扇旋转时产生的径向负荷,平面推动球轴承的设置增大了该铰链的承重能力,其承重能力达到200kg,而双深沟球轴承的上下设置减小了铰链内部摩擦系数,比传统铰链省力10倍,门扇开启时更轻松省力。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重型装甲门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铰链结构包括上铰链主体(1)、下铰链主体(2)及连接所述上下铰链主体的旋转轴(3),所述下铰链主体(2)的上端面设有圆形沉头孔,所述圆形沉头孔内设有平面推力球轴承(4),所述下铰链主体(2)的下端内壁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上端设有上深沟球轴承(5),所述上深沟球轴承(5)的下端设有支撑套筒(6),所述支撑套筒(6)的下端设有下深沟球轴承(7),所述下铰链主体(2)的下端口设有垫圈(8),所述垫圈(8)的中心设有下锁紧螺钉(9),所述下锁紧螺钉(9)螺纹连接在旋转轴(3)的下端,所述旋转轴(3)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上锁紧螺钉(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型装甲门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铰链主体(1)固定连接在门扇(11)的侧端内部,所述下铰链主体(2)固定连接在门框(12)的内部,且上铰链主体(1)、下铰链主体(2)在高度方向设有间距,所述间距为2mm~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型装甲门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3)为双圆柱体一体化成型结构,其中间部位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紧贴在所述平面推力球轴承(4)的上端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重型装甲门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3)紧贴平面推力球轴承(4)、上深沟球轴承(5)、下深沟球轴承(7)的内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甲门安装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重型装甲门的铰链结构,该铰链结构包括上铰链主体、下铰链主体及连接所述上下铰链主体的旋转轴,所述下铰链主体的上端面设有圆形沉头孔,所述圆形沉头孔内设有平面推力球轴承,所述下铰链主体的下端内壁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上端设有上深沟球轴承,所述上深沟球轴承的下端设有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的下端设有下深沟球轴承,所述下铰链主体的下端口设有垫圈,所述垫圈的中心设有下锁紧螺钉,所述下锁紧螺钉螺纹连接在旋转轴的下端,所述旋转轴的上端螺纹连接有上锁紧螺钉,该铰链结构不仅承重能力强、旋转摩擦阻力小,还可进行上下调节,调节方便,使用灵活。

技术研发人员:刘世友;李俊强;文利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卡门门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0
技术公布日:2020.12.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