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润滑的铜件铰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08006发布日期:2021-01-12 07:46阅读:8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润滑的铜件铰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铰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润滑的铜件铰座。



背景技术:

人防门是人防领域中的基本构件之一,用于形成与外界隔绝安全空间,人防门通常通过铰座、铰轴的连接来实现打开或关闭安全空间,传统的铰座通常由一个圆柱型的套筒构成,在使用时,铰轴固定在铰座的内部,通过铰轴的转动,实现人防门的打开与关闭,在铰座与铰轴使用过程中,其铰座与铰轴之间的润滑,是保证铰轴转动的重要因素,传统的铰座在润滑时,通常通过从铰座与铰轴之间缝隙进行滴加润滑油,此过程润滑油的滴加操作较为不便,并且较难保证铰座内部能够全部浸有润滑油,因而较难保证润滑效果,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便于润滑的铜件铰座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润滑的铜件铰座,解决了传统的铰座在使用时,润滑油的滴加操作不便,并且较难保证润滑油的润滑效果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润滑的铜件铰座,包括铰座主体,所述铰座主体包括下固定体与上固定体,所述下固定体的外侧开设有凹口,所述凹口内设置有挡盖,所述上固定体的外壁上沿周向方向开设有润油口,所述上固定体上固定有插柱,所述下固定体上开设有插孔,所述下固定体的内部沿周向方向开设有连通孔,所述下固定体的内部设置有环槽,所述环槽分别与连通孔连通,所述凹口的内部底端开设有注油槽,所述注油槽连通有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与环槽连通,所述凹口的内部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与注油孔连通。

优选的,所述上固定体的竖截面呈t型结构,所述上固定体包括上环圈与下环圈,且上环圈的半径比下环圈的半径大,所述插柱沿上环圈的底部呈环形阵列的方式等距离均匀设置。

优选的,所述下固定体与上固定体连接时,所述插柱设置在插孔内,且润油口与连通孔位置对应,并相互连通。

优选的,所述挡盖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朝上在挡盖朝向凹口内部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连通孔倾斜开设,所述下固定体与上固定体连接时,所述润油口设置在连通孔倾斜较低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通气孔开设在注油槽的一侧,且通气孔的底端与注油孔的底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注油槽、注油孔将润滑油注入到铰座主体内的环槽中,并通过连通孔及润油口从铰座主体的内部进行润滑,润滑操作较为简便,且润滑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图2中的下固定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下固定体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图1中的挡盖及凹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凹口内部的结构剖视图。

图7为图4中a位置处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中标号:1铰座主体、101下固定体、102上固定体、2挡盖、3润油口、4插柱、5插孔、6连通孔、7环槽、8凹口、9注油槽、10通气孔、11注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7,一种便于润滑的铜件铰座,包括铰座主体1,铰座主体1包括下固定体101与上固定体102,下固定体101的外侧开设有凹口8,凹口8内设置有挡盖2,上固定体102的外壁上沿周向方向开设有润油口3,上固定体102上固定有插柱4,下固定体101上开设有插孔5,下固定体101的内部沿周向方向开设有连通孔6,下固定体101的内部设置有环槽7,环槽7分别与连通孔6连通,凹口8的内部底端开设有注油槽9,注油槽9连通有注油孔11,注油孔11与环槽7连通,凹口8的内部设置有通气孔10,通气孔10与注油孔11连通。

参照图2,上固定体102的竖截面呈t型结构,上固定体102包括上环圈与下环圈,且上环圈的半径比下环圈的半径大,插柱4沿上环圈的底部呈环形阵列的方式等距离均匀设置。

参照图2,下固定体101与上固定体102连接时,插柱4设置在插孔5内,且润油口3与连通孔6位置对应,并相互连通,在下固定体101与上固定体102连接,拼接成铰座主体1时,通过插柱4插入插孔5内,上固定体102与下固定体101之间的连接较为牢固,并通过润油口3与连通孔6的连通,使润滑油从连通孔6、润油口3流出,实现对铰座主体1内壁的润滑。

参照图5,挡盖2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朝上在挡盖2朝向凹口8内部的一侧,通过挡盖2上的密封圈,使挡盖2设置在凹口8内时,密封性较好,不易漏油。

参照图7,连通孔6倾斜开设,下固定体101与上固定体102连接时,润油口3设置在连通孔6倾斜较低的一端,通过倾斜开设的连通孔,润滑油从连通孔6流动润油口3简便,便于润滑。

参照图5与图6,通气孔10开设在注油槽9的一侧,且通气孔10的底端与注油孔11的底端连通,通过通气孔10的设置,使注油孔11在添加润滑油时,将注油孔11内的空气排出,注油孔11不易堵塞,从而使润滑油快速流入到环槽7内,润滑油的添加便捷。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通过将上固定体102与下固定体101拼接,构成铰座主体1,使铰座主体在使用时,可通过将挡盖2拆下后,通过凹口8内的注油槽9与注油孔11将润滑油加入到下固定体101内的环槽7内,且铰座主体1在使用时,其铰座主体1的内壁通过环槽7中的润滑油通过连通孔6及润油口3流出,实现对铰座主体1内壁的润滑这作用,从铰座主体1内壁添加润滑油,润滑油能够充分添加到铰座主体1的内部,润滑较为简便,且润滑效果较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润滑的铜件铰座,包括铰座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铰座主体(1)包括下固定体(101)与上固定体(102),所述下固定体(101)的外侧开设有凹口(8),所述凹口(8)内设置有挡盖(2),所述上固定体(102)的外壁上沿周向方向开设有润油口(3),所述上固定体(102)上固定有插柱(4),所述下固定体(101)上开设有插孔(5),所述下固定体(101)的内部沿周向方向开设有连通孔(6),所述下固定体(101)的内部设置有环槽(7),所述环槽(7)分别与连通孔(6)连通,所述凹口(8)的内部底端开设有注油槽(9),所述注油槽(9)连通有注油孔(11),所述注油孔(11)与环槽(7)连通,所述凹口(8)的内部设置有通气孔(10),所述通气孔(10)与注油孔(1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润滑的铜件铰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体(102)的竖截面呈t型结构,所述上固定体(102)包括上环圈与下环圈,且上环圈的半径比下环圈的半径大,所述插柱(4)沿上环圈的底部呈环形阵列的方式等距离均匀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润滑的铜件铰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固定体(101)与上固定体(102)连接时,所述插柱(4)设置在插孔(5)内,且润油口(3)与连通孔(6)位置对应,并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润滑的铜件铰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盖(2)的一侧设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朝上在挡盖(2)朝向凹口(8)内部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润滑的铜件铰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孔(6)倾斜开设,所述下固定体(101)与上固定体(102)连接时,所述润油口(3)设置在连通孔(6)倾斜较低的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润滑的铜件铰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10)开设在注油槽(9)的一侧,且通气孔(10)的底端与注油孔(11)的底端连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润滑的铜件铰座,涉及铰座领域,针对现有的传统的铰座在使用时,润滑油的滴加操作不便,并且较难保证润滑油的润滑效果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铰座主体,所述铰座主体包括下固定体与上固定体,所述下固定体的外侧开设有凹口,所述凹口内设置有挡盖,所述上固定体的外壁上沿周向方向开设有润油口,所述上固定体上固定有插柱,所述下固定体上开设有插孔,所述下固定体的内部沿周向方向开设有连通孔,所述下固定体的内部设置有环槽。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且通过注油槽、注油孔将润滑油注入到铰座主体内的环槽中,并通过连通孔及润油口从铰座主体的内部进行润滑,润滑操作较为简便,且润滑效果较好。

技术研发人员:殷国林;蒋东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诸暨市昊和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4.21
技术公布日:2021.0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