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割器以及打印机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934438阅读:来源:国知局
前侧框架部62a、从前侧框架部62a的下端部向后方Y2延伸的中间框架部分62b、以及从中间框架部分62b的后端部向上方延伸的后侧框架部62c。在后侧框架部62c的上端部设置有能够与复合齿轮40的凸轮44c的抵接的凸轮从动部29a。此处,对第二切割器15向摩擦接触位置22A施力的施力部件59对支承框架29向图3、图4中箭头所示的逆时针旋转方向SI施力。因此,施力部件59对凸轮从动部29a向与凸轮44c接触的方向施力。
[0057]支轴58沿打印机宽度方向X贯通前侧框架部62a的前侧的上端部。支轴58为第二刀片22的旋转轴,支轴58的中心线为第二切割器15的摆动中心线(旋转中心线)。施力部件59对前侧框架部62a的上端部、且在之间夹设支轴58并位于与第二刀片22的刃尖21a相反的一侧的前端部向下方施力。
[0058]支承框架29的凸轮从动部29a与复合齿轮40的凸轮44c构成连杆机构56。连杆机构56通过利用随着第一刀片21的移动而旋转的凸轮44c移动支承框架29,而使第二刀片22在摩擦接触位置22A与分离位置22B之间移动。
[0059]更具体而言,若在复合齿轮40旋转一圈的期间、且凸轮从动部29a与复合齿轮40的凸轮44c未摩擦接触的期间,利用施力部件59对支承框架29向逆时针旋转方向SI施力,则第二刀片22的被登上部22c从下方与第一刀片21的登上部21c抵接。因此,第二刀片22以倾斜姿势配置于摩擦接触位置22A。另外,在第二刀片22配置于摩擦接触位置22A的状态下,通过施力部件59的作用力向第一刀片21按压第二刀片22。
[0060]另一方面,若复合齿轮40旋转而支承框架29的凸轮从动部29a与复合齿轮40的凸轮44c摩擦接触,则后侧框架部62c克服施力部件59的作用力而向下方位移。由此,支承框架29绕支轴58向图3、图4中箭头所示的顺时针方向S2转动。其结果是,第二刀片22的刃尖21a从移动面23向下方分离,从而第二刀片22配置于不与第一刀片21摩擦接触的分离位置22B。第二刀片22在凸轮从动部29a与复合齿轮40的凸轮44c摩擦接触的期间中配置于分离位置22B。
[0061 ]此处,第二刀片移动机构25在第一刀片移动机构24使第一刀片21从后退位置21B移动至前进位置21A之前,将第二刀片22配置于摩擦接触位置22A。另外,第二刀片移动机构25在第一刀片移动机构24使第一刀片21从前进位置21A移动至后退位置21B之前,将第二刀片22配置于分离位置22B。
[0062](切断动作)
[0063]接下来,参照图5?图9对利用切割器15进行的对记录纸3的切断动作进行说明。图5表不切割器15的待机状态。图6表不第一刀片21开始移动之前的状态。图7表不第一刀片21到达前进位置21A的状态。图8表示切断记录纸3之后的切割器15的状态。图9表示第一刀片21到达后退位置21B的状态。在图5?图9中,各图的(a)是切割器15的俯视图,各图的(b)是将切割器15沿通过旋转直线运动转换机构33的小齿轮37的面切断的纵剖视图,各图的(c)是切割器15的侧视图,各图的(d)是复合齿轮40的周围的局部放大图。在图5?图9中的各图的(c)、(d)中,以间歇齿部43a、复合齿轮侧突起部44b、刀片返回用突起部50b、凸轮44c以及凸轮从动部29a的位置更容易理解的方式对它们进行了记载。
[0064]首先,在打印机I形成为电源切断的状态的情况、或打印机I形成为等待印刷数据的供给的待机状态的情况下,切割器15形成为待机状态。在待机状态下,如图5的(a)所示,第一刀片21配置于后退位置21B。如图5的(b)所示,与驱动齿轮32同轴的小齿轮37与齿条部件27的齿条27a的前端部啮合。如图5的(c)、图5的(d)所示,复合齿轮40的间歇齿部43a配置于从传递齿轮51分离的角度位置,不与传递齿轮51啮合。刀片返回用齿轮50的刀片返回用突起部50b处于从复合齿轮40的复合齿轮侧突起部44b的移动路径分离的位置,复合齿轮侧突起部44b不与刀片返回用突起部50b抵接。另一方面,如图5的(c)所示,支承第二刀片22的支承框架29的凸轮从动部29a与复合齿轮40的凸轮44c接触。由此,克服螺旋弹簧35的作用力向下方按下支承框架29的后侧框架部62c,从而第二刀片22配置于从第一刀片21分离的分离位置22B。
[0065]若从外部的机器供给印刷数据,则打印机I驱动输送马达18使压纸辊17旋转,沿输送路径16以恒定速度输送所放置的记录纸3。另外,打印机I驱动印刷头14,在印刷位置A对所输送的记录纸3进行印刷。若印刷结束,则打印机I以规定驱动时间向相同方向对驱动马达31进行驱动使之旋转。由此,使切割器15动作,将印刷结束的记录纸3的记录纸部分切断。[ΟΟ??]若对驱动马达31进行驱动,则复合齿轮40向旋转方向Dl (顺时针方向)开始旋转。若复合齿轮40旋转,这之后不久,支承框架29的凸轮从动部29a与复合齿轮40的凸轮44c的抵接被解除。由此,支承框架29因施力部件59的作用力而绕支轴58向逆时针旋转方向SI转动(参照图6的(C))。其结果是,第二刀片22向能够与第一刀片21进行摩擦接触的摩擦接触位置22A移动。
[0067]之后,若复合齿轮40进一步旋转,则如图6所示,在从驱动马达31的驱动开始时刻经过规定时间后,复合齿轮40的间歇齿部43a与传递齿轮51啮合。在本例中,间歇齿部43a在绕复合齿轮40的旋转轴旋转了90°以上之后与传递齿轮51啮合。若复合齿轮40的间歇齿部43a与传递齿轮51啮合,则如图6的(d)所示,传递齿轮51向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另外,与传递齿轮51啮合的刀片返回用齿轮50向顺时针方向旋转。而且,与刀片返回用齿轮50啮合的驱动齿轮32向逆时针旋转方向的第一旋转方向Rl旋转。在复合齿轮40的间歇齿部43a与传递齿轮51啮合的期间,驱动齿轮32向第一旋转方向Rl旋转规定旋转角度。
[0068]驱动齿轮32向第一旋转方向Rl的规定旋转角度的旋转被旋转直线运动转换机构33转换为第一刀片21向前方Yl的直线运动。因此,第一刀片21从后退位置21B朝向前进位置21A移动规定距离。由此,第一刀片21—边使其刃部21b与第二刀片22的刃部22b摩擦接触一边通过输送路径16的切断位置B,并到达前进位置21A。其结果是,配置于切断位置B的记录纸3被切断。
[0069]若第一刀片21到达前进位置21A,则如图7所示,复合齿轮40、间歇齿部43a以及传递齿轮51的啮合被解除。由此,复合齿轮40的旋转不向驱动齿轮32传递,因此第一刀片21在前进位置2IA停止其移动。在第一刀片21配置于前进位置21A的状态下,驱动齿轮32与齿条部件27的齿条27a的后端部啮合。应予说明,在第一刀片21向前进位置2IA移动的期间,螺旋弹簧35伸长而积蓄作用力。
[0070]此处,如图7的(C)、图7的(d)所示,将传递齿轮51的旋转传递至驱动齿轮32的刀片返回用齿轮50在第一刀片21从后退位置21B移动至前进位置21A的期间(复合齿轮40、间歇齿部43a以及传递齿轮51啮合的期间),使刀片返回用突起部50b位于复合齿轮40的复合齿轮侧突起部44b的移动路径上。
[0071 ]之后,若进一步复合齿轮40旋转,则如图8所示,复合齿轮40的凸轮44c、与支承第二刀片22的支承框架29的凸轮从动部29a摩擦接触。由此,如图8的(c)所示,向下方按下支承框架29的后侧框架部62c,支承框架29绕支轴58向顺时针方向S2摆动。其结果是,第二刀片22向与第一刀片21分离的分离位置22B移动。
[0072]而且,在第二刀片22配置于分离位置22B之后,复合齿轮40的复合齿轮侧突起部44b与刀片返回用齿轮50的刀片返回用突起部50b抵接。在复合齿轮侧突起部44b与刀片返回用突起部50b抵接的时刻,复合齿轮40的间歇齿部43a与传递齿轮51的啮合被解除。因此,刀片返回用齿轮50能够旋转,在维持复合齿轮侧突起部44b与刀片返回用突起部50b的抵接的期间,刀片返回用齿轮50伴随复合齿轮40转动。由此,刀片返回用齿轮50如图8的(d)所示向逆时针旋转方向旋转,使驱动齿轮32向顺时针方向的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在维持复合齿轮侧突起部44b与刀片返回用突起部50b的抵接的期间,驱动齿轮32向第二旋转方向R2旋转规定旋转角度。
[0073]驱动齿轮32向第二旋转方向R2的规定旋转角度的旋转被旋转直线运动转换机构33被转换为第一刀片21向打印机后方Y2的直线运动。因此,第一刀片21从前进位置21A朝向后退位置21B移动规定距离。另外,在第一刀片21向后退位置21B移动时,螺旋弹簧35的作用力辅助其移动。
[0074]之后,若进一步复合齿轮40旋转,如图9所示,刀片返回用齿轮50的刀片返回用突起部50b向从复合齿轮40的复合齿轮侧突起部44b的移动路径分离的位置移动,则复合齿轮侧突起部44b与刀片返回用突起部50b的抵接被解除。由此,刀片返回用齿轮50向逆时针旋转方向的旋转停止,因此驱动齿轮32向第二旋转方向R2的旋转也停止。其结果是,第一刀片21在后退位置21B停止其移动。在第一刀片21配置于后退位置21B的状态下,驱动齿轮32与齿条部件27的齿条27a的前端部啮合。
[0075]在此之后,驱动马达31停止。即,在第一刀片21配置于后退位置21B之后,驱动马达31的驱动时间达到规定驱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