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扳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套筒扳手,它包括一手柄和一扳手头部,它还包括一第一连接块和一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手柄的前端相铰接,第二连接块通过第二铰接轴与第一连接块相铰接,扳手头部通过第三铰接轴与第二连接块相铰接,第一铰接轴与第二铰接轴相垂直,第二铰接轴与第三铰接轴相垂直。本实用新型使得扳手头部可以相对于手柄转动。
【专利说明】
套筒扳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套筒扳手。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的套筒扳手一般包括一手柄和一扳手头部,扳手头部固定连接在手柄的前端,这种套筒扳手,由于手柄和扳手头部是固定连接的,这样,扳手头部无法相对于手柄调节角度,这样,当需要拧转不同角度的螺栓时,必须相应的调整手柄的放置角度,而当有杂物阻挡时,手柄就无法顺利调节放置角度,这样就使得套筒扳手无法正常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套筒扳手,其使得扳手头部可以相对于手柄转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筒扳手,它包括一手柄和一扳手头部,它还包括一第一连接块和一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手柄的前端相铰接,第二连接块通过第二铰接轴与第一连接块相铰接,扳手头部通过第三铰接轴与第二连接块相铰接,第一铰接轴与第二铰接轴相垂直,第二铰接轴与第三铰接轴相垂直。
[0005]作为优选,所述的手柄上设置有多个六边形通孔,多个六边形通孔大小各不相同。
[0006]作为优选,所述的手柄的表面上覆盖有一层磁性材料。
[0007 ]作为优选,所述的手柄的后端设置有一锥形凸起。
[0008]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
[0009]本实用新型的套筒扳手,由于设置有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手柄的前端相铰接,第二连接块通过第二铰接轴与第一连接块相铰接,扳手头部通过第三铰接轴与第二连接块相铰接,第一铰接轴与第二铰接轴相垂直,第二铰接轴与第三铰接轴相垂直,这样,扳手头部可以相对于第二连接块转动,第二连接块可以相对于第一连接块转动,第一连接块可以相对于手柄转动,这样,扳手头部可以相对于手柄进行转动,以适应不同角度的螺栓,而且,手柄可以相对于扳手头部转动,当有杂物阻挡时,可以通过转动手柄来使得手柄避开杂物,使得手柄不会受到杂物阻挡,以保证该套筒扳手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12]由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套筒扳手,它包括一手柄1、一扳手头部2、一第一连接块3和一第二连接块4,第一连接块3通过第一铰接轴5与手柄I的前端相铰接,第二连接块4通过第二铰接轴6与第一连接块3相铰接,扳手头部2通过第三铰接轴7与第二连接块4相铰接,第一铰接轴5与第二铰接轴6相垂直,第二铰接轴6与第三铰接轴7相垂直,这样,扳手头部2可以相对于手柄I进行较大幅度的角度调节。
[0013]所述的手柄I上设置有多个六边形通孔101,多个六边形通孔101大小各不相同,每个六边形通孔101均可以用于拧转相应尺寸的螺栓。
[0014]所述的手柄I的表面上覆盖有一层磁性材料,这样,手柄I可以被铁质物件吸附,这样,当不需要使用该套筒扳手时,可以将手柄I吸附在铁质物件上放置,使得该套筒扳手放置方便。
[0015]所述的手柄I的后端设置有一锥形凸起102,这样,该锥形凸起102可以用于击碎玻璃,可以在紧急情况下使用。
[0016]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应用较佳的实例做出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有其他变化,不局限于上述结构。总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套筒扳手,它包括一手柄(I)和一扳手头部(2),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一第一连接块(3)和一第二连接块(4),第一连接块(3)通过第一铰接轴(5)与手柄(I)的前端相铰接,第二连接块(4)通过第二铰接轴(6)与第一连接块(3)相铰接,扳手头部(2)通过第三铰接轴(7)与第二连接块(4)相铰接,第一铰接轴(5)与第二铰接轴(6)相垂直,第二铰接轴(6)与第三铰接轴(7)相垂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套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I)上设置有多个六边形通孔(101),多个六边形通孔(101)大小各不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套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I)的表面上覆盖有一层磁性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套筒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柄(I)的后端设置有一锥形凸起(102)。
【文档编号】B25B13/06GK205685230SQ201620585035
【公开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6日 公开号201620585035.0, CN 201620585035, CN 205685230 U, CN 205685230U, CN-U-205685230, CN201620585035, CN201620585035.0, CN205685230 U, CN205685230U
【发明人】胡苏
【申请人】胡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