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5148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地震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震抗灾自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地震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地球,可分为三层。中心层是地核;中间是地幔;外层是地壳。地震一般发生在地 壳之中。地壳内部在不停地变化,由此而产生力的作用(即内力作用),使地壳岩层变形、 断裂、错动,于是便发生地震。超级地震指的是震波极其强烈的大地震。但其发生占总地震 7% 21 %,破坏程度是原子弹的数倍,所以超级地震影响十分广泛,也是十分具有破坏力。地震常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及破坏房屋等工程设施,能引起火灾,水灾,有毒气 体泄漏,细菌及放射性物质扩散,还可能造成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次生灾害。目前地震的预报相当不准,只能在地震发生之后才能知道,即使在发达国家也只 能在震后救灾中体现其技术装备的先进性。地震发生时,在短暂的十几秒或者几十秒内,房屋坍塌会使很多人被砸死砸伤,若 伤者不能得到及时的救治,也会丧生;目前的城市中高层建筑太多,一旦发生地震,人们来 不及下楼逃生,这样只能被困在楼内等待死亡或者等待援救,生还的希望很渺小了。
发明内容为解决地震时来不及逃生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地震逃生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措施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地震逃生装置,由上下两个半球扣合而成,半球的一端通过折页相 连,另一端设置有开关,其特别之处在于上下半球共由三层复合而成,由外到内一次为橡 胶层、钢圈层和泡沫层,橡胶层和钢圈层间设置有若干弹簧,所述的上下半球设置有若干的 通气孔。本实用新型的地震逃生装置,球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抓手。本实用新型的地震逃生装置,所述泡沫层内设置有存放物品的方形小盒。本实用新型的地震逃生装置,所述橡胶层厚度为8-15cm。本实用新型的地震逃生装置,所述钢圈层厚度为5-8cm。本实用新型的地震逃生装置,所述的泡沫层厚度为8-15c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人可以钻进圆球内部,球体采用三层结构可有效的抵抗 坍塌房屋的砸压和挖掘机的挤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橡胶层、2弹簧、3钢圈层、4泡沫层、5通气孔、6折页、7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地震逃生装置,由上下两个半球扣合而成,半球的一 端通过折页6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开关7,其特别之处在于上下半球共由三层复合而成,由 外到内一次为橡胶层1、钢圈层3和泡沫层4,橡胶层和钢圈层间设置有若干弹簧2,所述的 上下半球设置有若干的通气孔5 ;球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抓手;所述泡沫层内设置有存放物 品的方形小盒;所述橡胶层厚度为8-15cm ;所述钢圈层厚度为5-8cm ;所述的泡沫层厚度为 8_15cm0当地震发生时,如果自己所在的楼层比较高,可以打开该装置钻进去,然后再扣合 上下两个半球,由于该装置为球形结构,所以可以在人钻进去之后在楼梯内滚动,这比自己 跑起来速度快的多,再就是该装置采用的三层结构,由外到内依次为橡胶层1、钢圈层3和 泡沫层4,并且橡胶层和钢圈层间设置有若干弹簧2,因此可有效的减震,抵抗撞击。即使被 坍塌的房屋砸到或者被挖掘机抓到,也不会被外力轻易击溃,而且该装置内部还可以放置 事物、手机和氧气瓶,即使被困在废墟里的时间长些也不会饿死或者因为缺氧窒息。
权利要求一种地震逃生装置,由上下两个半球扣合而成,半球的一端通过折页(6)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开关(7),其特征在于上下半球共由三层复合而成,由外到内一次为橡胶层(1)、钢圈层(3)和泡沫层(4),橡胶层和钢圈层间设置有若干弹簧(2),所述的上下半球设置有若干的通气孔(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球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抓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层内设置有存放物品 的方形小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层厚度为8-15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圈层厚度为5-8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震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泡沫层厚度为8-15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地震逃生装置,由上下两个半球扣合而成,半球的一端通过折页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开关,其特别之处在于上下半球共由三层复合而成,由外到内一次为橡胶层、钢圈层和泡沫层,橡胶层和钢圈层间设置有若干弹簧,所述的上下半球设置有若干的通气孔;所述泡沫层内设置有存放物品的方形小盒;所述橡胶层厚度为8-15cm;所述钢圈层厚度为5-8cm;所述的泡沫层厚度为8-15c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人可以钻进圆球内部,球体采用三层结构可有效的抵抗坍塌房屋的砸压和挖掘机的挤压。
文档编号A62B31/00GK201719725SQ201020276340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30日
发明者刘传云, 盖学智 申请人:盖学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