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急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1577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高楼急救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应急救护装置,特别是一种当高楼上出现非常情况,需要由上向下输送人员时所使用的急救器。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建设飞速发展,目前各大中城市高楼拔地而起,居住高层建筑的居民越来越多,因此不得不考虑当高楼出现非常情况时用于救急的器具,尤其是老人或小孩此时更需要借住于器具救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楼急救器,以帮助居住在高层建筑上的居民在出现非常情况时脱离危险。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高楼急救器,设有口袋1,口袋1的上口接有吊带5,口袋1的底端侧面并列设有两个孔2。
所述的口袋1的上口装有上口圈3。
所述的上口圈3还接有保护圈4。
所述的上口圈3和保护圈4的材料为普通圆钢,其直径为5~20毫米。
所述的口袋1的材料为各种布料或各种编织网衣。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所示1为口袋,以凡布为面料的口袋1经剪裁缝制成上端为圆口状的口袋,下端在侧面上开设有并列的两个孔2,口袋1的上口边缘设有上口圈3,上口圈3选用直径为10毫米的圆钢卷曲成圆环,缝制在口袋1的上口处,用四根尼龙绳索固定在上口圈3上,组成吊带5。当高楼上出现非常情况,需将人员输送至楼下时,可将老人或小孩坐在口袋1内,双腿自孔2处伸出即骑坐在口袋1内,再用绳索接在吊带5上,自楼上的窗处向楼下放,达到救生的目的。为了使在下落过程中不致撞击墙壁,上口圈3的外侧还接有保护圈4,保护圈4的材料为圆钢,直径为10毫米,上口圈3与保护圈4之间设有四个均匀分布的连接杆6,可采用焊接工艺加工,也可以螺栓连接或其它方式连接。口袋1的面料也可以选用其它布料或者聚乙烯网衣缝制。
本实用新型不只限于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任何可能的实施方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思想。
权利要求1.一种高楼急救器,其特征在于设有口袋[1],口袋[1]的上口接有吊带[5],口袋[1]的底端侧面并列设有两个孔[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楼急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袋[1]的上口装有上口圈[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楼急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口圈[3]还接有保护圈[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楼急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口圈[3]和保护圈[4]的材料为普通圆钢,其直径为5~20毫米。
5.根据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高楼急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口袋[1]的材料为布料或编织网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楼急救器,主要是用于当高楼出现非常情况,需向楼下输送人员时所使用的救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口袋1的下端侧面设有方便伸腿的孔2,口袋1的上口边接有吊带5,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成本低的优点。
文档编号A62B1/00GK2210006SQ94230468
公开日1995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19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19日
发明者王健 申请人:王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