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袋切缝机的分流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0138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编织袋切缝机的分流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一种编织袋切缝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加倍提升生产效能的编织袋切缝机的分流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参见图1所示,一般编织袋切缝机10由前而后分别具有一送料机构11、一裁断机构12、一抓袋机构13及一车缝机构14,该送料机构11可供装入一呈卷筒状的编织袋(图未示)并输送至裁断机构12内,裁断机构12内部具有一裁刀121,可对连续状的编织袋裁切成段,经过裁切后的编织袋由于两端口都呈透空状,因此必须利用车缝机构对其中一端口车缝予以封口,参见图2所示,该抓袋机构13具有一输送带滚轮组131及一第一压轮132,相对该车缝机构14也具有一输送带滚轮组141及一第二压轮142,该抓袋机构13可抓取已裁好的编织袋100到输送带滚轮组131上,利用第一压轮132对编织袋100夹压以进行输送,待编织袋100到达车缝机构14的输送带滚轮组141时,第一压轮132会向上跳离且第二压轮142会下压,使编织袋100可转由车缝机构14的输送带滚轮组141进行输送,再参见图1所示,车缝机构14上具有一缝纫机143,当编织袋100到达缝纫机143位置时,缝纫机143可沿着编织袋100底边进行车缝,完成后就可得到一完整的编织袋成品。
上述切缝机10虽然可对编织袋完成切缝作业,然而其作业流程有连贯性问题亟需加以解决,由于裁断机构12的裁切动作简单,处理作业时间短,前段机械的作业流程是相当快速的,但是后段的车缝机构14是利用缝纫机143对编织袋100沿着底边进行车缝,车缝动作慢,造成前段已裁切好的编织袋100会一直累积等待后段车缝作业,生产线流程便会卡在该处无法连贯,甚至有造成停机的可能,操作者通常会调降裁断机构12的运作速度,用以配合车缝机构14的时间,但如此一来,又会严重降低整部切缝机10的生产效能,因此如何在不降低生产效能下,克服前后段作业速度不一的问题,一直是业者努力改善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达到产能加倍效果的编织袋切缝机的分流输送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编织袋切缝机的分流输送装置,该切缝机具有一可裁切一编织袋的裁断机构、一可抓取编织袋的抓袋机构、以及多个可车缝编织袋底边的车缝机构,其中,一分流输送装置设置在抓袋机构与车缝机构中间位置处,包含有一分流器及一可驱转分流器上下反复摆动的驱动单元,该分流器对应于抓袋机构的一端具有一可供编织袋进入的入口,对应于车缝机构的一端具有一可将编织袋送出的导引出口,该驱动单元可带动分流器导引出口摆动至预定车缝机构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编织袋切缝机的分流输送装置,其中,该分流器侧边设有一转轴,该驱动单元包含有一伺服马达,该伺服马达具有一可正逆双向运转的输出轴,该输出轴可传动该转轴反复运转。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编织袋切缝机的分流输送装置,其中,该分流器设置有上下二排导引板,导引板末端刚好形成该导引出口。
本实用新型的功效是利用分流器使编织袋分别输送至不同车缝机构进行车缝,可消化裁断机构高速运作下的产量,借此分流手段以达到产能加倍的效果。


图1是一般切缝机的组合俯视图,说明一般切缝机具有一送料机构、一裁断机构、一抓袋机构及一车缝机构;图2是上述切缝机的动作示意图,说明一编织袋由抓袋机构运送至车缝机构的情形;图3是本实用新型编织袋切缝机的分流输送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组合俯视图,说明本实用新型包含有一送料机构、一裁断机构、一抓袋机构、一分流输送装置及二组车缝机构;图4是图3的主视图,说明该分流输送装置与抓袋机构、车缝机构的关系位置;图5是上述实施例的立体图,说明该分流输送装置包含有一分流器及一驱动单元;图6是上述实施例的动作图,说明该分流器可上下摆动分流输送编织袋至不同的车缝机构进行车缝;图7是上述实施例的动作图,说明该分流器可被固定导向至正常运作的车缝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以下配合参考图示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编织袋切缝机的分流输送装置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编织袋切缝机的分流输送装置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切缝机20的构造与一般切缝机类似,同样具有一呈L型转折形状的机台21,在机台21的前段位置处设有一可装设一卷筒状编织袋(图未示)的送料机构1及一可拉引编织袋进行裁切的裁断机构2,在机台21的中间转折处设有一可抓取裁切好的编织袋的抓袋机构3,抓袋机构3具有一可对编织袋运输移动的输送带滚轮组301,比较特别的是,本实用新型在机台21的后段位置设有上下二组车缝机构4,每组车缝机构4都设置有一缝纫机401以及一位于缝纫机401前方处的输送带滚轮组402,本实用新型二组车缝机构4的位置是一上一下分列设置,应用此一设置手段,本实用新型也可设置更多数的车缝机构4,本实用新型主要改进重点在于抓袋机构3与二组车缝机构4的中间位置处设有一分流输送装置5,分流输送装置5包含有一分流器30及一驱动单元40,接着,再将上述组件形状及空间形态详述于后。
参见图4及图5所示,该分流器30具有一本体31以及二排连接设置在本体31上的导引板32,该本体31在对应于抓袋机构3的一端穿透开设有一可供编织袋100进入的入口311,本体31两侧边各伸出设置有一转轴312,其中一转轴312上连接设置有一皮带轮313,二导引板32是由数个网架321排列构成的开放式板面结构,该等网架321可承载编织袋100,二导引板32末端形成有一可将编织袋100送出的导引出口322,刚好正对于车缝机构4输送带滚轮组402的位置。
该驱动单元40设置在机台21内,刚好对应于分流器30的下方位置,驱动单元40包含有一伺服马达41、一皮带轮42及一正齿皮带43,该伺服马达41伸出设置有一输出轴411,伺服马达41可接受电子控制令输出轴411作正向或逆向转动,该皮带轮42固接在输出轴411上,利用正齿皮带43可与分流器30的皮带轮313作绕接传动,如此伺服马达41便可带动分流器30以其转轴312为轴心作上下反复摆转运动,本实施例驱动单元40虽然是采用伺服马达41,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凡可提供反复摆动的机构都可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单元40。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编织袋切缝机的分流输送装置各构件形状的概述,接着,再将本实用新型的输送动作以及预期所能达成的功效陈述如后。
参见图6所示,当操作者启动切缝机20时,裁断机构2以高速运作不需作减速,编织袋100经由抓袋机构3的输送带滚轮组301推送入分流器30的入口311,此时分流器30的导引出口322朝下,可让编织袋100由导引出口322到达预定车缝机构4的位置,通过输送带滚轮组402可将编织袋100输送至缝纫机401进行车缝,如此就完成编织袋100的成型作业,最重要的是,当编织袋100送入其中一车缝机构4后,利用传感器(图未示)感知并发送信号给伺服马达41作运转,伺服马达41便会驱转分流器30向上摆动,使下一个编织袋100可马上被导引进入另一个车缝机构4,如此利用分流器30不断上下反复摆动,可将编织袋100分流输送给不同的车缝机构4进行车缝作业,便可顺利地消化裁断机构2高速运作下产出的编织袋100产量。
参见图7所示,当其中有一部车缝机构4发生故障时,本实用新型不需停止整条生产线的作业,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可将分流器30固定导向至可以正常运作的车缝机构4,让编织袋100只依循单一轨道进行车缝工作,而故障中的车缝机构4则可停机进行维修,待故障完全排除后,则可控制分流器30恢复上下摆动以正常进行分流输送作业,如此,本实用新型可让切缝机20的工作流程更加便利顺畅。
本实用新型编织袋切缝机的分流输送装置是针对一般切缝机的生产效能问题作一改进,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主要是设置多个车缝机构4,如此本实用新型的裁断机构2能以高速运转作业产制出大量的编织袋100,再利用分流输送装置5的分流器30将编织袋100分流输送至不同的车缝机构4进行车缝,使后段所有车缝机构4的总体工作效能,足以完全消化前段裁断机构2的高速产能,如此便可彻底解决一般切缝机10前后段作业速度不一的问题,并且能达到产能加倍的效果,另外,本实用新型如果有车缝机构4发生故障,但是只要其中有一部车缝机构4能正常运作,本实用新型分流器30可将编织袋100的输送流程导向该部状况良好的车缝机构4,如此便可在不影响整条生产线的动作下继续生产运作,本实用新型故障时不需停机,可有效增进整体流程的顺畅度。
权利要求1.一种编织袋切缝机的分流输送装置,该切缝机具有一可裁切一编织袋的裁断机构、一可抓取编织袋的抓袋机构、以及多个可车缝编织袋底边的车缝机构,其特征在于,一分流输送装置,设置在抓袋机构与车缝机构中间位置处,包含有一分流器及一可驱使分流器反复摆转的驱动单元,该分流器对应于抓袋机构的一端具有一可供编织袋进入的入口,对应于车缝机构的一端具有一可将编织袋送出的导引出口,该驱动单元可带动分流器导引出口摆动至预定的车缝机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袋切缝机的分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分流器侧边设有一转轴,该驱动单元包含有一伺服马达,该伺服马达具有一可正逆双向运转的输出轴,该输出轴可传动该转轴反复运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织袋切缝机的分流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分流器设置有上下二排导引板,导引板末端刚好形成该导引出口。
专利摘要一种编织袋切缝机的分流输送装置,该切缝机具有一裁断机构、一抓袋机构及多个车缝机构,其中,抓袋机构与车缝机构中间设置有一分流输送装置,该分流输送装置具有一分流器及一驱动单元,该分流器承接抓袋机构可接受编织袋进入,该驱动单元可驱转分流器作上下反复偏摆移动,分流器可导引编织袋分别输送至不同的车缝机构进行车缝动作,借此达到产能加倍的效果。
文档编号B31B1/68GK2878047SQ20052013321
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8日
发明者张瑞兴 申请人:张瑞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