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触控面板,特别涉及一种可增加透光率的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近年来,触控面板已经逐渐广泛应用于一般的消费性电子商品上,例如
移动通讯装置、数字相机、数字音乐播放器(MP3 )、个人数字助理器(PDA)、 卫星导航器(GPS)、掌上型计算机(hand-held PC ),甚至崭新的超级移动 计算机(UltraMobile PC, UMPC)等,上述的触控面板皆结合显示荧幕而成 为触控荧幕。对触控荧幕而言,触控面板的反射率影响用户观看的品质甚巨。
请参照图1所示, 一种已知的触控面板1主要包括二透明导电膜11A、 IIB相对而设,透明导电膜11A、 11B由多个间隔物12隔开,并形成空气层 13于二透明导电膜11A、 IIB之间。另外,触控面板1还包括玻璃基板14、 塑料基板15及硬化层16。玻璃基板设置于透明导电膜11A的一侧,塑料基 板15及硬化层16设置于透明导电膜11B的一侧。此外,显示荧幕(图未显 示)可连结于玻璃基板14而与触控面板1形成触控荧幕。
然而, 一般透明导电膜11A、 11B的材料为铟锡氧化物(ITO),其折射 率大约为2,而空气层13的折射率为1,透明导电膜11A、 11B与空气层13 之间的折射率差异,将导致反射率增加,而使穿透率P争低。此外,玻璃基板 14、塑料基板15及硬化层16与外界空气的折射率差异亦导致反射率增加。 图2显示触控面板1的反射率与入射光波长的关系图;由图2可知,触控面 板1的平均反射率约20%,最高可达40%。如此一来,触控面板1的穿透 率及对比均会降低而影响显示品质。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反射率,进而提升 荧幕穿透率及对比的触控面板。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两透明导电膜及至少一折射率匹配层(indexmatching layer)。两透明导电膜相对而设。至少一折射率匹配层设置于透明导电膜之间。
为达上述目的,依据本发明的一种触控面板包括第一透明导电膜、第二透明导电膜、至少一间隔物、透明基材以及折射率匹配层。第一透明导电膜与第二透明导电膜相对而设。间隔物顶抵并分隔第一透明导电膜及第二透明导电膜。透明基材设置于第一透明导电膜的一侧。折射率匹配层设置于透明基材与第一透明导电膜之间。
承上所述,本发明的触控面板通过设置折射率匹配层于其结构中,折射率匹配层可降低透明导电膜与空气层或是透明导电膜与透明基材之间的折射率差异,因而降低反射率。如此,本发明能够提升穿透率及对比,进而提升显示品质。
图1为一种已知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触控面板的反射率与入射光波长的关系图;图3为依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4为图3的触控面板的反射率与入射光波长的关系图;图5为依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6为图5的触控面板的反射率与入射光波长的关系图;图7为依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以及图8为图7的触控面板的反射率与入射光波长的关系图。附图标记说明
1-4:触4空面4反
12、 22、 32、 42:间隔物
14:玻璃基4反
24A:透明基材
27、 37A、 37B、 47A、 47B:
41A:第一透明导电膜
IIA、 IIB、 21A、 21B:透明导电膜13、 38:空气层16、 26:硬化层24B:透明基材折射率匹配层41B:第二透明导电膜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将参照相关图式,说明依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其中相同的元件将以相同的参照符号加以说明。第一实施例
图3显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触控面板2包括两透明导电膜21A、 21B以及折射率匹配层27。透明导电薄膜21A、 21B相对而设。透明导电膜21A、 21B的材料系可例如但不限于铟锡氧化物(ITO)、铟锌氧化物(IZO)、铝锌氧化物(AZO)、镓锌氧化物(GZO)、氧化锌(ZnO)、氧化锡或其任意组合。
折射率匹配层27设置于透明导电膜21A、 21B之间,为弹性绝缘层,用以取代已知的空气层,折射率匹配层27的材料可包括硅胶(silicone),环氧树脂(印oxy)或其组合,折射率匹配层27亦可以为液态折射率匹配层,且较佳者为液态硅胶、液态环氧树脂或其组合。此外,折射率匹配层27可由单一折射率的材料或由不同折射率的材料所形成。
折射率匹配层27的折射率小于透明导电膜21A、 21B的折射率,举例来说,若透明导电膜21A、 21B为铟锡氧化物(折射率约为2),折射率匹配层27的折射率可介于1至2之间,较佳者为1.3至1.7之间。上述设计的目的皆为降低由透明导电膜21A、 21B与中间空气层的折射率差异而导致的反射率。
此外,由于透明导电膜21A、 21B需接触才能使触控面板动作,故折射率匹配层27可作为透明导电膜21A、 21B之间的缓冲层,进而增加触控面板2的使用寿命。
于本实施例中,折射率匹配层27还包括至少一间隔物(spacer)22,间隔物22设置于折射率匹配层27内,并顶抵及分隔透明导电膜21A、 21B。
触控面板2还包括第一透明基材24A,设置于透明导电膜21A的一侧,另一第二透明基材24B,设置于透明导电膜21B的一侧。第一及第二透明基材24A、 24B为玻璃基板或塑料基材,塑料基材可以为聚乙烯(Polyethylene,PE)、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或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 PET )。另外,第二透明基材24B可包括硬化层26 ,用以保护触4空面纟反2。
图4显示触控面板2的反射率与入射光波长的关系图。由图4可知,触控面板2的平均反射率约10%,最高不超过20%。第二实施例请参照图5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3包括二透明导电膜21A、 21B以及二折射率匹配层37A、 37B。触控面板3与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2不同之处在于折射率匹配层37A、 37B分别位于间隔物22与透明导电膜21A之间以及间隔物22与透明导电膜21B之间,间隔物22用以顶抵及分隔折射率匹配层37A、 37B,以形成一空气层38。此外,折射率匹配层37A、 37B需具导电性,其材料可包括透明导电材料、或是由透明导电材料与透明介电材料混合为折射率较低的材料。其中透明导电材料例如为铟锡氧化物(ITO )、铟锌氧化物(IZO )、铝锌氧化物(AZO )、 4家锌氧化物(GZO )、氧化锌(ZnO)、氧化锡或其任意组合;透明介电材料例如为二氧化硅、冰晶石或氟化镁(MgF》。在工艺上,折射率匹配层37A可与第一透明导电膜31A同时镀制,折射率匹配层37B可与第二透明导电膜3IB同时镀制。
折射率匹配层37A、 37B可分别为单层或复合层,当折射率匹配层27为复合层时,则有多种设计方式,例如可依照折射率一高一低连续交错设置,且其中有部分的材料的折射率可大于透明导电膜21A、 21B的折射率。
此外,空气层38也可由第一实施例的折射率匹配层27所取代,亦即,形成折射率匹配层27(弹性绝缘层或液态折射率匹配层)于折射率匹配层37A、 37B之间,折射率匹配层27的特性、材料在此不在赘述。
图6显示触控面板3的反射率与入射光波长的关系图;由图6可知,触控面板3的平均反射率约15%。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7所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4与上述第二实施例相似,而不同之处在于间隔物22顶抵并分隔第一透明导电膜41A及第二透明导电膜41B,而折射率匹配层47A设置于透明基材24A与第一透明导电膜41A之间,折射率匹配层47B设置于透明基材24B与第二透明导电膜41B之间。在工艺上,折射率匹配层47A可与第一透明导电膜41A同时镀制在透明基材24A上,折射率匹配层47B可与第二透明导电膜41B同时镀制在透明基材24B上。折射率匹配层47A、 47B可分别为单层或由不同折射率的材料所形成的复合层。折射率匹配层47A、 47B的材料可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铌、氧化钛、氧化钽、氧化锆、氧化硅、氧化镁或其任意组合。
当折射率匹配层47A、 47B为单层时,其折射率分别介于第一透明导电膜41A与透明基材24A的折射率之间以及第二透明导电膜41B与透明基材
724B的折射率之间。此外,当折射率匹配层47A、 47B为复合层时,则有多种设计方式,例如可依照折射率一高一低的薄膜连续交错设置,且其中有部分的材料的折射率可大于第一及第二透明导电膜41A、41B或透明基材24A、24B的折射率。上述设计的目的皆为降低由第一及第二透明导电膜41A、41B与透明基材24A、 24B及中间空气层38的折射率差异而导致的反射率。
此外,本实施例的空气层38也可由第一实施例的折射率匹配层27所取代,折射率匹配层27的特性、材料不再赘述。
图8显示触控面板4的反射率与入射光波长的关系图;由图8可知,触控面板4的平均反射率约10%,且最高不达20%。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触控面板通过设置折射率匹配层于其结构中,折射率匹配层可作为折射率緩沖层,进而降低透明导电膜与空气层或是透明导电膜与透明基材之间的折射差异,而降低反射率。如此,本发明能够提升穿透率及对比,进而提升显示品质。
以上所述仅为举例性,而非为限制性者。任何未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畴,而对其进行的等效修改或变更,均应包含于后附的权利要求中。
权利要求
1、一种触控面板,包括二透明导电膜相对而设;以及至少一第一折射率匹配层,设置于该二透明导电膜之间或各该透明导电膜的一侧。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透明导电膜的材料包括铟锡 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镓锌氧化物、氧化锌、氧化锡或其任意 组合。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折射率匹配层的折射率 小于该透明导电膜的折射率。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折射率匹配层的折射率 介于1至2之间。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折射率匹配层包括不同 折射率的材料。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还包括至少一间隔物,设置于该 第一折射率匹配层内,并顶抵及分隔该二透明导电膜。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折射率匹配层的折射率 介于1.3至1.7之间。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折射率匹配层为弹性绝 缘层,该弹性绝缘层材料包括硅胶、环氧树脂或其组合。
9、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折射率匹配层为液态折 射率匹配层,该液态折射率匹配层的材料包括液态硅胶、液态环氧树脂或其 组合。
10、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还包括至少一间隔物,该间隔物 设置于二该第一折射率匹配层之间,并顶抵及分隔该二第一折射率匹配层。
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折射率匹配层具有导 电性。
12、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折射率匹配层的材料 包括透明导电材料、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锌氧化物、4家锌氧化物、 氧化锌、氧化锡或其任意组合。
13、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折射率匹配层的材料 还包括透明介电材料、二氧化硅、冰晶石或氟化镁。
1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面板,其还包括二透明基材,分别设置于 各该透明导电膜的一侧。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透明基材为玻璃基板或塑 料基材、聚乙烯、聚碳酸酯或聚乙烯对苯二曱酸酯。
16、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二第一折射率匹配层,分 别设置于其中之一该透明基材与一该透明导电膜及另一该透明基材与另一 该透明导电膜之间。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还包括至少一间隔物,该间隔 物设置于该二透明导电膜之间,并顶抵及分隔该二透明导电膜。
18、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折射率匹配层的材料 包括氧化铌、氧化钛、氧化钽、氧化锆、氧化硅、氧化镁或其任意组合。
19、 如权利要求10或1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折射率匹配层为 单层,其折射率介于该透明导电膜与该透明基板之间。
20、 如权利要求10或1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折射率匹配层为 复合层,其折射率一高一低的薄膜连续交错设置。
21、 如权利要求10或1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折射率匹配层的 部分材料的折射率大于该透明导电膜的折射率。
22、 如权利要求14或1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各该第一折射率匹配层 与一该透明导电层可于连续工艺中镀于一该透明基板上。
23、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一该透明基材具有一硬化层。
24、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触控面板,其还包括第二折射率匹配层或1 空气层设置于该二第一折射率匹配层之间。
25、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触控面板,其还包括第二折射率匹配层或一 空气层i殳置于该二透明导电膜之间。
26、 如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二折射率匹配层为 一弹性绝缘层或液态折射率匹配层。
27、 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二折射率匹配层的折射 率介于1.3至1.7之间。
28、 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弹性绝缘层的材料包括硅 胶、环氧树脂或其组合。
29、 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触控面板,其中该液态折射率匹配层的材料 包括液态硅胶、液态环氧树脂或其组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面板,其包括二透明导电膜以及至少一折射率匹配层。该等透明导电膜相对而设,折射率匹配层设置于该等透明导电膜之间。
文档编号B32B7/02GK101498972SQ200810005349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1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1日
发明者张绍雄, 陈央嶙 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