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纸制浆短纤低浓除渣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9151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造纸制浆短纤低浓除渣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造纸制浆短纤低浓除渣系统。
背景技术
在造纸生产工艺中由于纸浆中存在沙粒、矿渣、煤灰及其他粒状杂质,若对纸浆中的渣质不及时处理,不仅严重影响纸浆及纸张的质量,而且渣质甚至对损坏造纸设备、妨碍纸张正常生产。因此,需要对纸浆中的渣质进行清除处理,然而目前行业内使用的除渣器往往是单个使用,而且没有针对低浓度的短纤纸浆的除渣系统,难以满足产品质量和正常生
产的需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除渣效果好的造纸制浆短纤低浓除渣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造纸制浆短纤低浓除渣系统,包括第一泵、第二泵、第三泵和除渣装置,除渣装置包括第一除渣装置、第二除渣装置和第三除渣装置,第一泵的输出端与第一除渣装置的进料口连通,第一除渣装置的排渣口与第二泵的输入端连通,第二泵的输出端与第二除渣装置的进料口连通,第二除渣装置的排渣口与第三泵的输入端连通,第三泵的输出端与第三除渣装置的进料口连通。其中,还包括浓缩机,浓缩机的进料口与第一除渣装置的良浆出口连通。其中,还包括第四泵和第四除渣装置,第三除渣装置的排渣口与第四泵的输入端连通,第四泵的输出端与第四除渣装置的进料口连通。其中,除渣装置包括进浆管、良浆管、排渣管和多个除渣器,除渣器的上部设有进浆口,顶部设有良浆出口,下部设有排渣口,多个除渣器的进浆口均与进浆管连通,多个除渣器的良浆出口均与良浆管连通,多个除渣器的排渣口均与排渣管连通。其中,除渣装置还包括架体,多个除渣器、进浆管、良浆管和排渣管分别固定设置于架体。其中,除渣器的数目设置为十九对,架体的左侧和右侧各装设十九个除渣器。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造纸制浆短纤低浓除渣系统,包括第一泵、第二泵、第三泵和除渣装置,除渣装置包括第一除渣装置、第二除渣装置和第三除渣装置,第一泵的输出端与第一除渣装置的进料口连通,第一除渣装置的排渣口与第二泵的输入端连通,第二泵的输出端与第二除渣装置的进料口连通,第二除渣装置的排渣口与第三泵的输入端连通,第三泵的输出端与第三除渣装置的进料口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针对短纤低浓纸浆进行除渣处理,针对性强,除渣效果好。

[0012]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造纸制浆短纤低浓除渣系统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造纸制浆短纤低浓除渣系统的除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造纸制浆短纤低浓除渣系统的除渣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I至图3中包括有I第一泵、2第一除渣装置、3第二泵、4第二除渣装置、5第三泵、6第三除渣装置、7浓缩机、01架体、02除渣器、03良浆管、04进浆管、05排渣管。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I。一种造纸制浆短纤低浓除渣系统,如图I所示,包括第一泵I、第二泵3、第三泵5、和除渣装置,除渣装置包括第一除渣装置2、第二除渣装置4和第三除渣装置6,浓缩机7的进料口与第一除渣装置2的良浆出口连通,第一泵I的输出端与第一除渣装置2的进料口连通,第一除渣装置2的排渣口与第二泵3的输入端连通,第二泵3的输出端与第二除渣装置4的进料口连通,第二除渣装置4的排渣口与第三泵5的输入端连通,第三泵5的输出端与第三除渣装置6的进料口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除渣装置4的良浆出口与一段低浓泵的进料口连通,第三除渣装置6的良浆出口与二段低浓泵的进料口连通,一段低浓泵和二段低浓泵均为普通泵,用于将第二除渣装置4和第三除渣装置6的良浆输送到指定良浆回收装置,以供后续生产造纸使用。第一泵I、第二泵3、第三泵5均为用于运送纸浆的泵,在实施例中用于将需要继续除渣的纸浆输送到下一步的除渣装置中。如图2和图3所示,该除渣装置包括架体01、进浆管04、良浆管03、排渣管05和十九对除渣器02,十九对除渣器02、进浆管04、良浆管03和排渣管05分别固定设置于架体01,架体01的左侧和右侧各装设十九个除渣器02。本实施例的除渣器02的上部设有进浆口,顶部设有良浆出口,下部设有排渣口,多个除渣器02的进浆口均与进浆管04连通,多个除渣器02的良浆出口均与良浆管03连通,多个除渣器02的排渣口均与排渣管05连通。本实用新型针对短纤低浓纸浆进行除渣处理,针对性强,除渣效果好。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一种造纸制浆短纤低浓除渣系统在实施例I的基础上还包括第四泵和第四除渣装置,第三除渣装置6的排渣口与第四泵的输入端连通,第四泵的输出端与第四除渣装置的进料口连通。本实施例的其它结构及原理与实施例I相同,在此不再赘述。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造纸制浆短纤低浓除渣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泵、第二泵、第三泵和除渣装置,所述除渣装置包括第一除渣装置、第二除渣装置和第三除渣装置,所述第一泵的输出端与第一除渣装置的进料口连通,第一除渣装置的排渣口与所述第二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二泵的输出端与第二除渣装置的进料口连通,第二除渣装置的排渣口与所述第三泵的输入端连通,所述第三泵的输出端与第三除渣装置的进料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造纸制浆短纤低浓除渣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浓缩机,所述浓缩机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一除渣装置的良浆出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造纸制浆短纤低浓除渣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四泵和第四除渣装置,所述第三除渣装置的排渣口与所述第四泵的输入端连通,第四泵的输出端与所述第四除渣装置的进料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造纸制浆短纤低浓除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装置包括进浆管、良浆管、排渣管和多个除渣器,所述除渣器的上部设有进浆口,顶部设有良浆出口,下部设有排渣口,所述多个除渣器的进浆口均与进浆管连通,所述多个除渣器的良浆出口均与良浆管连通,所述多个除渣器的排渣口均与排渣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造纸制浆短纤低浓除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装置还包括架体,多个除渣器、进浆管、良浆管和排渣管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架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造纸制浆短纤低浓除渣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渣器的数目设置为十九对,架体的左侧和右侧各装设十九个所述除渣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造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造纸制浆短纤低浓除渣系统,其包括第一泵、第二泵、第三泵和除渣装置,除渣装置包括第一除渣装置、第二除渣装置和第三除渣装置,第一泵的输出端与第一除渣装置的进料口连通,第一除渣装置的排渣口与第二泵的输入端连通,第二泵的输出端与第二除渣装置的进料口连通,第二除渣装置的排渣口与第三泵的输入端连通,第三泵的输出端与第三除渣装置的进料口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针对短纤低浓纸浆进行除渣处理,针对性强,除渣效果好。
文档编号D21D5/18GK202766906SQ20122043667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30日
发明者李运强 申请人:东莞理文造纸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