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环锭细纱机的二横动变色彩色纺纱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27188发布日期:2018-10-09 23:18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纺纱成形加工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环锭细纱机的二横动变色彩色纺纱方法,以及适用于本发明成纱方法的设备改造方式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彩色纺纱大多数是在改造后的环锭细纱机上进行生产,将后罗拉及对应的皮辊分割成2段或3段,且分割后的每段皮辊分别由独立电机单独控制运转,但此方法存在以下限制:(1)罗拉与皮辊加工困难,制造成本高;(2)要在原来环锭细纱机的后皮辊尺寸范围内完成皮辊分割,分割后每段小皮辊尺寸受限;(3)需要在机头箱内安装相应数目的电机来分别独立控制分割罗拉,设备改造工作量大,结构复杂且机头箱位置尺寸受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环锭细纱机的二横动变色彩色纺纱方法,采用3种不同组份或不同颜色的粗纱,喂入位置以不同方式组合,经环锭加捻而成具有包绕结构、变色效果的3色变色彩色纱线。后罗拉喂入钳口处横向平行但纵向高低、前后错位安装3个喂入喇叭口,其中1个喂入喇叭固定安装,其余2个喇叭口安装在可横向移动的横移杆上,且横移运动由电脑程序控制。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绕结构的3种颜色变化的彩色纱线,该纱线结构同时存在交捻螺旋结构、包绕结构,纱线颜色同时存在3色混色效果、单一色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环锭细纱机的二横动变色彩色纺纱方法。在普通环锭细纱机的后罗拉喂入钳口处横向平行但纵向高低、前后错位安装3个喂入喇叭口,其中2个喂入喇叭口分别安装在2根可左右移动的横移杆上,另外1个喂入喇叭口固定安装。即一个纺纱锭子对应3个喂入喇叭口,其中1个喇叭口位置固定,2个喇叭口可左右移动。纺纱时,3个喇叭口对应喂入3种不同颜色的粗纱,改变可移动喇叭口的位移方式、纺纱位置、停留时间进行色彩变化的彩色纺纱,纱线外观会呈现出有一定规律或无规律随机、等间距或不等间距的交替循环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设备无需复杂的机械改造,只需将环锭细纱机的喂入喇叭口更换为3喂入喇叭口,其中2个喇叭口由2根可以左右平移的横杆带动,1个喇叭口固定安装,更便捷的在传统环锭细纱机上实现多种颜色的变色纺纱;得到一种新的纱线色彩效果;此二横动3色彩色变色纱,结构上可以是交捻螺旋结构,也可以是包绕结构;此3色彩色变色纱,可以是3色的混杂色彩,也可以是一种色彩的单一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5为一种基于环锭细纱机的二横动变色彩色纺纱方法的原理图:

图1为二横动装置的a色横移杆中间位置示意图;

图2为二横动装置的a色横移杆左移位置示意图;

图3为二横动装置的a色横移杆右移位置示意图;

图4为二横动装置的b色横移杆移动到最左侧位置示意图;

图5为二横动装置的b色横移杆移动到左侧位置示意图。

图中:1-a色粗纱;2-b色粗纱;3-c色粗纱;4-b色喂入喇叭口;5-b色横移杆;6-a色喂入喇叭口;7-a色横移杆;8-c色喂入喇叭口;9-后罗拉;10-中罗拉;11-前罗拉;12-3色变色彩色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中,纺纱机是指具备罗拉牵伸机构的棉型、毛型环锭细纱机。

参见附图1-5,一种基于环锭细纱机的二横动变色彩色纺纱方法。a色粗纱1、b色粗纱2、c色粗纱3分别喂入a色喂入喇叭口6、b色喂入喇叭口4、c色喂入喇叭口8,进入由后罗拉9、中罗拉10、前罗拉11组成的牵伸机构牵伸成须条,经细纱机的环锭加捻而成纱,得到3色变色彩色纱12。纺纱时,a色喂入喇叭口6、b色喂入喇叭口4分别由a色横移杆7、b色横移杆5带动在电机驱动下横向左右平移一定的距离和时间,从而改变a色、b色粗纱位于后罗拉和其对应的上皮辊之间的喂入钳口处的位置,分别见附图1、2、3、4、5所示位置,实现彩色变色纺纱。

附图1,实施例中定义为纺纱时的初始位置。a色横移杆7带动a色粗纱1处于中间位置,b色横移杆5带动b色粗纱2处于a色右侧位置,c色粗纱3处于a色左侧位置,此状态下所纺纱线为交捻螺旋结构,外观呈现3种色彩的交混色效果。

附图2,b色、c色保持附图1位置不变,a色由a色横移杆7带动向左侧横移,与c色处于同一位置,此状态下所纺纱线为包绕结构,a、c双色作为纱线芯层,外层被b色包绕,纱线外观表现为单一颜色b色。

附图3,b色、c色保持附图1位置不变,a色由a色横移杆7带动向右侧横移,与b色处于同一位置,此状态下所纺纱线为包绕结构,a、b双色作为芯层,外层被c色包绕,纱线外观表现为单一颜色c色。

附图4,a色、c色保持附图1位置不变,b色由b色横移杆5带动向最左侧移动,与c色处于同一位置,此状态下所纺纱线为包绕结构,c、b双色作为纱线芯层,外层被a色包绕,纱线外观表现为单一颜色a色。

附图5,c色保持附图1位置不变,b色由b色横移杆5带动向左侧移动处于中间位置,a色由a色横移杆7带动向右侧移动处于右侧位置,此状态下所纺纱线为交捻螺旋结构,外观呈现3种色彩的交混色效果。

纺纱时,2根横移杆是随机移动到附图1、附图2、附图3、附图4、附图5所示的位置,故上述的5种色彩效果在纱线长度方向上是随机连接出现;且2根横动横移杆每个位置对应的横移速度、横移时间、停留时间均可调节,其决定了彩色纱线对应的效果和彩色长度,长度可等距或不等距,故纱线最终会呈现出有一定规律或无规律随机、等间距或不等间距的交替循环效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是提供一种基于环锭细纱机的二横动变色彩色纺纱方法。在环锭细纱机后罗拉处横向平行但纵向高低、前后错位安装3个喂入喇叭口,其中任意2个喂入喇叭口分别安装在2根可左右移动的横移杆上且由电脑程序控制运动,另外1个喂入喇叭口固定安装。3种不同颜色的粗纱分别对应喂入喇叭口进入牵伸机构纺纱,改变2根横移杆的位置及该位置对应的横移速度、时间、停留时间即可改变3种颜色的组合方式,从而改变纱线结构及纱线颜色,纺出3色喂入变色彩色纱线,且前述参数决定了彩色纱线的效果和彩色长度,故纱线会呈现有一定规律或无规律随机、等间距或不等间距的交替循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雅;沈正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文雅;沈正杰
技术研发日:2017.07.19
技术公布日:2018.10.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