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流纺后皮辊防缠纤维稳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0495发布日期:2020-08-11 22:00阅读:767来源:国知局
涡流纺后皮辊防缠纤维稳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涡流纺后皮辊防缠纤维稳定结构。



背景技术:

涡流纺,是日本murata公司在喷气纺(mjs)基础上进行改进,研制的适合纺纯棉的纺纱设备(mvs)。从2013年12月起,中国工业和信息部规定的标准名称为喷气涡流纺。

涡流纺的纺纱原理是,完成并条的棉条供给牵伸装置,经罗拉牵伸装置牵伸后的纤维束从前罗拉钳口输出,在纺纱喷嘴入口处轴向气流的作用下沿螺旋形的纤维导引通道进入纺纱喷嘴。螺旋形纤维导引通道出口处设有针状阻捻件,纤维束在针部弯曲,使纤维束保持为不加入捻度的状态被引入涡流室。纤维束的前端受到已形成的纱线的拖拽作用被拉入纺锭内的纱线通道,并捻入新形成的纱中,成为纱芯。纤维的尾端在被前罗拉钳口握持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在纤维导引通道中。当纤维的尾端不再为前罗拉钳口握持时,受到纺纱喷嘴内空气涡流的离心作用,不再保持在纤维导引通道内,而是在纺锭入口处被旋转气流径向地驱散开,在空气涡流的带动下,倒伏在纺锭前端锥面上,同时随空气涡流进行回转,缠绕在随后的纱线,并经纺锭内部的纱线的通道输出。形成的纱线由近似呈平行无捻状纤维构成的纱芯和外围呈螺旋状包缠的纤维组成。

由于纺纱速度过快,其牵伸过程中各列罗拉转速都很快,在实际生产中缠绕后皮辊的现象十分普遍,达到一定程度后只能停机,然后人工进行清理,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对产品质量的危害也很大,增加了值车工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涡流纺后皮辊防缠纤维稳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涡流纺后皮辊防缠纤维稳定结构,包括后皮辊轴本体,后皮辊轴本体端部具有一输送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皮辊轴本体靠近输送部的外侧还设有一与其连接固定的稳定器,稳定器具有一压紧部,压紧部位于所述输送部的纤维输出侧外部。

所述稳定器中部设有与后皮辊轴本体形状匹配的第一通道,且第一通道一侧为开口,并通过所述开口将后皮辊轴本体卡入第一通道内部与稳定器连接固定。

所述稳定器的第一通道内壁上还设有一防滑垫,防滑垫由后皮辊轴本体和第一通道内壁夹紧固定。

所述稳定器外侧设有与压紧部形状匹配第二通道,且第二通道一侧为开口,并通过所述开口将压紧部卡入第二通道内部与稳定器连接固定。

所述稳定器采用注塑工艺一次成型。

所述稳定器采用pvc材质。

所述压紧部为不锈钢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在不改变后皮辊结构的情况下,直接增加稳定器,该稳定器选用开口型的第一通道,方便拆装,生产过程中纤维从压紧部下方通过,可以防止皮辊粘带纤维,从而达到防缠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稳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稳定器、101第一通道、102第二通道、200压紧部、300防滑垫、400后皮辊轴本体、401输送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根据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涡流纺后皮辊防缠纤维稳定结构,包括后皮辊轴本体400,后皮辊轴本体400端部具有一输送部401,输送部401直径略大于后皮辊轴本体400设置,纤维在牵伸过程中在输送部401位置经过,为了保障纤维不缠绕在输送部401外侧,所述后皮辊轴本体400靠近输送部401的外侧还设有一与其连接固定的稳定器100,稳定器100具有一压紧部200,压紧部200位于所述输送部401的纤维输出侧外部,该压紧部200用于在所述位置挡住纤维,可以避免纤维偏离初始输送路径,进而避免了纤维缠在后皮辊轴本体400外部。

上述结构中,对于稳定器100的具体实施结构包括:所述稳定器100采用pvc材质,并采用注塑工艺一次成型,稳定器100中部设有与后皮辊轴本体400形状匹配的第一通道101,且第一通道101上侧为开口,并通过所述开口将后皮辊轴本体400卡入第一通道101内部与稳定器100连接固定,使得稳定器100固定在后皮辊轴本体400表面,与后皮辊轴本体400连接为一个整体;

进一步地,所述稳定器100的第一通道101内壁上还设有一防滑垫300,防滑垫300成长度与第一通道101内壁的长度一致,防滑垫300两端分别靠近第一通道101的开口设置,防滑垫由后皮辊轴本体400和第一通道101内壁夹紧固定,防滑垫采用橡胶垫,用于起到防滑效果,避免稳定器100在安装后出现打滑,反而会影响纤维的正常输送;

所述压紧部200为不锈钢棒,稳定器100外侧设有与压紧部200形状匹配第二通道102,且第二通道102外侧为开口,并通过所述开口将压紧部200卡入第二通道102内部与稳定器100连接固定,使得压紧部200固定在稳定器100外侧,与稳定器100连接为一个整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涡流纺后皮辊防缠纤维稳定结构,包括后皮辊轴本体,后皮辊轴本体端部具有一输送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皮辊轴本体靠近输送部的外侧还设有一与其连接固定的稳定器,稳定器具有一压紧部,压紧部位于所述输送部的纤维输出侧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纺后皮辊防缠纤维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器中部设有与后皮辊轴本体形状匹配的第一通道,且第一通道一侧为开口,并通过所述开口将后皮辊轴本体卡入第一通道内部与稳定器连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涡流纺后皮辊防缠纤维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器的第一通道内壁上还设有一防滑垫,防滑垫由后皮辊轴本体和第一通道内壁夹紧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纺后皮辊防缠纤维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器外侧设有与压紧部形状匹配第二通道,且第二通道一侧为开口,并通过所述开口将压紧部卡入第二通道内部与稳定器连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纺后皮辊防缠纤维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器采用注塑工艺一次成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涡流纺后皮辊防缠纤维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器采用pvc材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流纺后皮辊防缠纤维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部为不锈钢棒。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涡流纺后皮辊防缠纤维稳定结构,包括后皮辊轴本体,后皮辊轴本体端部具有一输送部,所述后皮辊轴本体靠近输送部的外侧还设有一与其连接固定的稳定器,稳定器具有一压紧部,压紧部位于所述输送部的纤维输出侧外部;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在不改变后皮辊结构的情况下,直接增加稳定器,该稳定器选用开口型的第一通道,方便拆装,生产过程中纤维从压紧部下方通过,可以防止皮辊粘带纤维,从而达到防缠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德;刘艳斌;耿晓南;曹黎明;牛建伟;刘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7
技术公布日:2020.08.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