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双螺旋式磨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植物纤维原料生产造纸用浆或纤维板用浆的机械装置。
目前,用植物纤维原料生产造纸用浆或纤维板用浆,采用机械处理、化学处理或两者结合的方法。在木片机械制浆、浆渣和废纸磨解生产过程中,使用盘磨机。盘磨机在磨浆过程中,能量消耗大,有效能耗低。使用金属磨片时,纤维受到较大的切和砍的作用,使纤维结构破坏,强度受到损伤,刀齿磨损过程中,影响磨浆质量,运行中修复费用高。采用非金属磨片虽然减少了对纤维的切断作用,但不能明显降低磨浆的能耗。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双螺旋式磨浆机,它不仅能改变传统磨浆装置的磨浆方式,使植物纤维在双螺旋式磨浆机中受到轴向压力和剪切力,而且能在低比能耗下,生产出纤维长、结合强度高的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电动机通过减速机构带动安装在壳体内的两根彼此共轭啮合平行的螺旋同向旋转,壳体是由上壳体和下壳体两部分组成。在上下壳体内均设有与啮合的双螺旋形状、大小相应的空腔,上壳体的一端为进料口,植物原料由此进入磨浆机,下壳体的另一端为出料口,出料口供排出处理后所得浆料。螺旋上装有几组正螺旋段和相应的反螺旋段,以及捏合块,在反螺旋上开有斜槽。在每组正螺旋和反螺旋之间形成一个高压区,植物纤维,受到帚化和分丝作用,并在捏合块的作用下,浆料受到剪切,使之匀整化。
由于采取上述方案,在螺旋之间对纤维产生剪切力,并对其施以正压力使之强烈扭曲和部分分裂,这些作用使被处理的原料分离成单根纤维并进一步帚化分丝。这样在低能耗下,就能生产出纤维长、结合强度高的造纸用浆或纤维板用浆。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的总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壳体纵剖简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双螺旋结构图。
图1所示的双螺旋式磨浆机由电动机1、传动机构2、上壳体3、下壳体12、进料口4和出料口5组成。
图2所示双螺旋式磨浆机壳体纵剖视图中,示出进料口4,出料口5,螺旋轴上安装的正螺旋8,反螺旋9,捏合块10和两端的轴承11。
图3所示壳体内装有6、7两根彼此共轭、啮合、平行的同方向旋转的螺旋轴。两根轴上顺序安置三组彼此啮合的正螺旋段、反螺旋段和一组捏合块,组成七个不同性能的工作区A、B、C、D、E、F、G,正螺旋段螺距渐变形成一定的压缩比。
原料经进料口4上方的料斗下落到螺旋上,在螺旋的作用下,向出料口5端推进。在螺距较大的A区开始端,原料进入并被压缩,当进入逆流区B时,原料被反螺旋推动,产生压力,此区称为破碎区,原料受到挤压力和剪切力。受此作用,原料中形态较小的分离下来的纤维,经过反螺旋上开的斜槽,顺流流动,进入正螺旋组成的C区;形态较大的原料,仍停留在B区,直至变为分离的纤维为止;以此类推,经过D、E、F三个破碎区后的原料已经分离成纤维浆料,再经过G区的捏合块的作用,匀整化后,经出料口5排出,即为处理好的浆料。
破碎区反向螺旋上开有斜槽,使磨解成纤维的浆料顺流而下;在匀整区G,纤维受到剪切力作用,使其长度均一。
两根螺旋上的螺旋面互相啮合同向转动,物料翻腾,均匀混合,产生剪切力。摩擦力产生的热量使温度升高,木素软化,但应适当控制磨浆温度以利于提高最终产品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混合效果,并可以控制纤维状物料的受力大小和类型,因此可用于蒸煮、漂白、洗涤和混合等工艺操作。
本实用新型运行中,在两个反压区形成料塞,自然封闭,使之可受到药液的单独作用。本实用新型不同区段还可以由蒸汽或药液进口13,进入蒸汽或药液;由排出口14排出气体或废液,完成不同工艺要求。
当然,双螺旋上顺序安装的彼此啮合的同向旋转的正螺旋段和反螺旋段可以不只是三组,捏合块也可不只是一组,安装的顺序可采用其他方式。这些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双螺旋式磨浆机,由电动机、减速机构、壳体和壳体内的双螺旋组成,其特征在于壳体是由上下两部分构成,上下壳体内均有与啮合的双螺旋形状、大小相应的空腔,上壳体开有进料口,下壳体开有出料口,壳体内安装两根共轭、同向旋转、彼此啮合、平行的螺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式磨浆机,其特征在于双螺旋上各自顺序装有正螺旋段、反向螺旋段,并装有捏合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螺旋式磨浆机,其特征在于反向螺旋段上开有斜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螺旋式磨浆机,其特征在于在上壳体上开有蒸气或药液进口,在下壳体上开有废气或废液出口。
专利摘要双螺旋式磨浆机,适用于植物纤维原料磨浆生产过程,由电动机、壳体、壳体内双螺旋组成,上壳体有进料口,下壳体有出料口,两根螺旋共轭、啮合、平行。植物纤维原料中的纤维在双螺旋式磨浆机中受到轴向压力和剪切力,在低比能耗下能生产出纤维长、结合强度高的浆。该机适用于造纸行业磨浆生产过程或纤维板磨浆生产过程。
文档编号D21D1/00GK2291435SQ97214188
公开日1998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20日
发明者刘长恩, 朱孝生, 王晋华, 戴吉昌, 岳金权 申请人:刘长恩, 朱孝生, 王晋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