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机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80765阅读:459来源:国知局
纤维机械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的纤维机械,使得在进行接头作业时等能够稳固地捕捉卷装(45)一侧的纱端部。吸嘴(46)进行捕捉卷装(45)的纱端部的捕捉动作。摇架臂(71)能够旋转地支承卷装(45),使卷装(45)能够向离开吸嘴(46)的方向即离开方向移动。气缸(60)为了使卷装(45)向离开方向移动而驱动摇架臂(71)。单元控制器(92)在使卷装(45)的表面与吸嘴(46)接触后使卷装(45)向离开方向移动地控制气缸(60)(升降部(90)),使吸嘴(46)在卷装(45)的表面与吸嘴(46)离开的状态下进行捕捉卷装(45)的纱端部的捕捉动作地进行控制。
【专利说明】
纤维机械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形成卷装的纤维机械。详细为,涉及用来在进行接头作业时等稳固地捕捉卷装的纱端部的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在形成卷装的纤维机械中,我们知道具备在进行接头作业时等捕捉卷装的纱端部的结构的机械。日本特开2010-189083号公报公开了作为这种纤维机械的细纱机。
[0003]该日本特开2010-189083号公报的细纱机具备吸嘴、摇架臂和卷装板。吸嘴捕捉卷装的纱端部引导到接头装置等。摇架臂能够旋转地支承卷装,伴随摇架臂的转动能够移动该卷装。卷装板在停止卷装的旋转之际与该卷装接触。
[0004]在日本特开2010—189083号公报结构的细纱机中,在产生纱疵等进行接头时,通过将卷装板推抵到卷装上,使卷装向离开吸嘴的方向即离开方向移动,使该卷装的表面每次配置在相同的位置地进行了定位。在这样定位卷装的表面后,使吸嘴靠近卷装的表面,进行捕捉纱端部的捕捉动作。
[0005]但是,日本特开2010-189083号公报的结构中,由于卷装的硬度不同,存在该卷装与卷装板之间的接触部分卷装变形的影响等,不能精度良好地定位卷装。并且,上述结构中由于即使定位卷装的表面,也不是直接调整吸嘴与卷装的表面的位置关系,因此存在不能适应捕捉动作地配置卷装的表面与吸嘴的位置关系、在捕捉动作中稳固地捕捉纱端部困难的情况。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使得在接头等时能够稳固地捕捉卷装的纱端部。
[0007]根据本发明的方案,提供如下结构的纤维机械。该纤维机械具备第I捕捉部件、摇架臂、驱动机构和控制部。所述第I捕捉部件进行捕捉卷装的纱端部的捕捉动作。所述摇架臂能够旋转地支承所述卷装,能够使该卷装向离开所述第I捕捉部件的方向即离开方向移动。所述驱动机构为了使所述卷装向离开方向移动而驱动所述摇架臂。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卷装的表面与所述第I捕捉部件接触后、使所述卷装向离开方向移动地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在所述卷装的表面与所述第I捕捉部件离开的状态下使所述第I捕捉部件进行所述捕捉动作地进行控制。
[0008]由此,由于在临时使卷装的表面与第I捕捉部件接触后使卷装向离开方向移动,因此能够使卷装的表面与第I捕捉部件的位置关系成为适合于捕捉动作的位置关系地精确地进行控制。
[0009]在所述纤维机械中,所述控制部最好使所述卷装从所述卷装的表面与所述第I捕捉部件接触的状态开始向离开方向移动预定的距离地控制所述驱动机构。
[0010]由此,由于以卷装的表面与第I捕捉部件接触的状态为基准使卷装离开第I捕捉部件一定的距离,因此即使反复进行捕捉动作时,也能够每次将卷装的表面与第I捕捉部件配置成适合捕捉动作的位置关系,稳定地进行捕捉动作。
[0011]在所述纤维机械中,优选采用如下结构。该纤维机械还具备与所述卷装接触旋转的卷绕滚筒。通过所述驱动机构对摇架臂的驱动,卷装被移动到离开了卷绕滚筒的位置。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卷装的表面与所述卷绕滚筒离开的状态下使所述第I捕捉部件进行所述捕捉动作地控制所述驱动机构。
[0012]在所述纤维机械中,还优选采用如下结构。所述卷绕滚筒为旋转驱动所述卷装的装置。并且,所述控制部通过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在使所述卷装离开所述卷绕滚筒后、使所述卷装的表面与所述第I捕捉部件接触。
[0013]由此,由于在使卷装离开卷绕滚筒、降低卷装的振动后使卷装的表面与第I捕捉部件接触,因此成为定位基准的卷装的表面与第I捕捉部件接触的位置不容易产生偏离。
[0014]在所述纤维机械中,还优选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纤维机械还具备通过与离开所述卷绕滚筒状态下的所述卷装接触,向与被所述卷绕滚筒旋转驱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驱动所述卷装的卷装反转部。
[0015]在所述纤维机械中,优选采用如下结构。该纤维机械还具备与所述卷装接触制动该卷装的旋转的卷装接触部。所述卷装接触部在使所述卷装离开所述卷绕滚筒到使所述卷装与所述第I捕捉部件接触的期间与所述卷装接触。
[0016]由此,由于在卷装的旋转停止后使卷装的表面与第I捕捉部件接触,因此即使使卷装的表面与第I捕捉部件接触,卷装的旋转力也不会传递给第I捕捉部件,在成为定位基准的位置更不容易产生偏离。
[0017]在所述纤维机械中,优选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
[0018]由此,由驱动机构驱动的摇架臂的运动被空气的弹性作用变柔缓,缓冲卷装与第I捕捉部件接触时的冲击,降低成为定位基准的位置不一致的可能性。
[0019]在所述纤维机械中,优选采用如下结构。所述第I捕捉部件具有作为转动中心的根端部和形成为向转动方向延伸的形状的顶端部。在所述顶端部中的距所述根端部较远一侧的面上,形成有用来吸引捕捉所述纱端部的吸引口。当从所述吸引口捕捉所述纱端部时,从所述根端部到所述卷装的距离比从所述根端部到所述吸引口的距离长。
[0020]由此,能够在第I捕捉部件的吸引口与卷装的表面相对置的状态下稳固地进行吸引作用带来的纱端部的捕捉。
[0021]在所述纤维机械中,所述控制部优选为了降低所述卷装的卷绕速度使所述卷装向离开所述卷绕滚筒的方向移动地控制所述驱动机构。
[0022]由此,由于能够共用使所述卷装离开所述第I捕捉部件的机构和离开所述卷绕滚筒的机构,因此能够使纤维机械的结构简单化。
[0023]在所述纤维机械中,优选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卷装的表面与形成有所述吸引口的所述面接触地控制所述驱动机构。
[0024]由此,只要从使卷装的表面与第I捕捉部件接触的状态开始使该卷装向离开方向稍微移动,就能够立即开始吸引口进行的纱端部的吸引,能够实现没有多余的动作。
[0025]在所述纤维机械中,优选采用如下结构。该纤维机械还具备多个卷绕单元和作业台车。所述多个卷绕单元分别包含所述摇架臂和所述驱动机构而构成。所述作业台车分别对所述多个卷绕单元能够移动地设置、对各卷绕单元进行所述捕捉动作。所述第I捕捉部件配置在所述作业台车上。
[0026]由此,即使卷装表面的位置在各卷绕单元中不一致,通过使第I捕捉部件临时与该卷装的表面接触,也能精确地控制第I捕捉部件相对于卷装的表面的位置。因此,即使使用共同的第I捕捉部件,也能够对多个卷绕单元的每一个稳固地捕捉纱端部。
[0027]在所述纤维机械中,优选采用如下结构。该纤维机械还具备给所述卷装供给纱线的供纱部、第2捕捉部件和接头装置。所述第2捕捉部件捕捉并引导来自所述供纱部的纱端部。所述接头装置将由所述第I捕捉部件捕捉到的纱端部与由所述第2捕捉部件捕捉到的纱?而部接合。
[0028]由此,能够使进行捕捉动作时卷装的表面与第I捕捉部件的位置关系成为适合于捕捉动作的位置关系地精确地进行控制,能够稳固地利用第I捕捉部件捕捉卷装的纱端部。结果,能够顺利地进行接头装置的接头。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表示了本发明一个实施形态的细纱机的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0030]图2为表示进行纱线卷绕时的样子的细纱机的纵剖视图;
[0031 ]图3为表示与单元控制器连接的各结构的方框图;
[0032]图4为气缸的剖视图;
[0033]图5为表示使卷装板与卷装接触时的样子的纵剖视图;
[0034]图6为表示为了定位而使卷装的表面与吸嘴接触时的样子的示意图;
[0035]图7为表示从图6的状态开始驱动升降部、使卷装的表面离开吸嘴一定的距离时的样子的示意图;
[0036]图8为表示用吸嘴捕捉下纱、用吸管捕捉上纱时的样子的纵剖视图;
[0037]图9为表示将上纱和下纱引导到捻接器内部时的样子的纵剖视图;
[0038]图10为表示完成接头、刚刚重新开始卷装的旋转之后的样子的纵剖视图;
[0039]图11为接头动作时的时间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接着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一个实施形态的细纱机(纺纱机)。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上游”和“下游”意指纺纱时纱线的行走方向的上游和下游。
[0041]图1所示的作为纤维机械一例的细纱机I具备排列配置的多个纺纱单元(卷绕单元)2。细纱机I具有接头台车(作业台车)3、鼓风箱80和动力箱5。
[0042]如图1所示,各纺纱单元2作为主要结构从上游向下游依次具备牵伸装置7、纺纱装置(供纱部)9、送纱装置11、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和卷绕装置13。
[0043]牵伸装置7设置在细纱机I所具备的框体6的上端附近。用纺纱装置9纺纱从牵伸装置7送来的纤维束8。由纺纱装置9生成的纺纱10被送纱装置11输送后,被卷绕装置13卷绕到筒管48上,形成卷装45。
[0044]牵伸装置7为拉伸称为纱条15的纤维束将其变成细的纤维束8的装置。如图2所示,牵伸装置7具备后辊对16、第三辊对17、各辊上安装有龙带18的中间辊对19和前辊对20这4个辊对。
[0045]纺纱装置9的详细结构没有图示,本实施形态中采用利用捻回气流给纤维束8付与捻、生成纺纱10的空气式结构。
[0046]送纱装置11具备支承在细纱机I的框体6上的送出辊39和与送出辊39接触地配置的夹持辊40。通过将从纺纱装置9送出的纺纱10夹在送出辊39与夹持辊40之间、用未图示的电动机旋转驱动所述送出辊39,能够向卷绕装置13输送纺纱10。
[0047]在送纱装置11的下游,设置有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具备松弛消除辊21、生头部件22和电动机25。
[0048]生头部件22能够与纺纱10卡合(钩挂)地构成,通过在与纺纱10卡合的状态下与松弛消除辊21 —体旋转,能够将纺纱10引导到该松弛消除辊21的外周面上。
[0049]松弛消除辊21能够将纺纱10缠绕到其外周面上存积地构成。松弛消除辊21由电动机25旋转驱动。由此,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能够将纺纱10暂时存积在送纱装置11与卷绕装置13之间。
[0050]在细纱机I的框体6的前侧、所述送纱装置11与所述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之间的位置上,设置有纱疵检测装置52。由纺纱装置9生成的纺纱10在被纱线松弛消除装置12卷绕之前经过纱疵检测装置52。纱疵检测装置52结构为,监视行走的纺纱10的粗细等,在纺纱10中检测到缺陷的情况下,将纱疵检测信号向作为控制纺纱单元2的计算机的单元控制器(控制部)92发送。在纱疵检测装置52的附近,配置有用来在检测到纱疵时切断纺纱10的切断器57。
[0051]卷绕装置13作为主要部件具备摇架臂71、卷绕滚筒72和横动装置75。
[0052]卷绕滚筒72能够与筒管48或卷装45的外周面接触而进行驱动。横动装置75具备能够引导纺纱10的横动导纱器76。通过边用图示省略的驱动装置(本实施形态中为多个纺纱单元共用的驱动装置)使横动导纱器76往复运动、边用图示省略的电动机驱动卷绕滚筒72,卷绕装置13旋转驱动与卷绕滚筒72接触的卷装45,使纺纱10横动并卷绕到卷装45上。
[0053]如图2所示,摇架臂71能够旋转地支承用来卷绕纺纱10的筒管48。摇架臂71能够围绕支轴70转动地支承着,能够向卷装45靠近卷绕滚筒72的方向和离开卷绕滚筒72的方向中的任一方向转动。由此,即使由于纺纱10被卷绕而卷装45的纱层直径增大,通过摇架臂71转动也能够吸收该纱层直径的增大,能够使卷装45的表面持续地与卷绕滚筒72适当接触。
[0054]在使后述的接头台车3所具备的吸嘴46的顶端部靠近卷装45的状态下,通过使摇架臂71转动,能够使卷装45向靠近吸嘴46的方向(以下有时称为“靠近方向”)和离开吸嘴46的方向(以下有时称为“离开方向”)移动。
[0055]在摇架臂71上连接有气缸(驱动机构)60。如图4所示,气缸60作为双动气压缸构成,具备活塞杆61、固定在该活塞杆61上的活塞62、按压口(接圧求一卜)63和背压口 64。气缸60的结构为,从按压口 63和背压口 64往该气缸60所具备的缸筒内供给压缩空气(以下有时简称为“空气”)。如果供给按压口 63和背压口 64的空气的气压存在压差,则空气推顶活塞62,活塞杆61被驱动。
[0056]如图2所示,活塞杆61连接在摇架臂71上。按压口63连接在鼓风箱80内具备的按压用压缩空气源65上。如果从按压用压缩空气源65给按压口 63供给压缩空气,则由于从该按压口 63供给到缸筒内的空气推顶活塞62,因此活塞杆61拖拽摇架臂71。由此,能够施加摇架臂71将卷装45推压在卷绕滚筒72上地转动的方向的力(转矩)。
[0057]背压口 64上连接有三通阀66的背压口连接部81。三通阀66作为电磁阀而构成,具备背压口连接部81、减压阀连接部82和排泄部83。三通阀66的阀体的结构为,能够在将背压口连接部81和排泄部83连接、关闭减压阀连接部82的位置(开放位置,图2)与将背压口连接部81和减压阀连接部82连接的位置(连接位置,图5)之间切换。在减压阀连接部82上连接减压阀67,排泄部83被释放为大气压。
[0058]在正常卷绕时,三通阀66的阀体被配置在所述开放位置,变成背压口连接部81与排泄部83连接的状态。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该状态称为开放状态。在该开放状态下,由于背压口 64被开放为大气压,因此在活塞62上仅作用有按压用压缩空气源65产生的空气压力。由此,能够将卷装45以足够的接触压力推压在卷绕滚筒72上,能够用该卷绕滚筒72稳定地旋转驱动卷装45。
[0059]如果三通阀66的阀体切换,则例如图5所示那样,背压口64连接到减压阀67上。在以下的说明中,有时将该状态称为连接状态。减压阀67连接到按压用压缩空气源65上,该按压用压缩空气源65供给的空气被减压,该被减压后的空气被供给减压阀连接部82。由此,能够将比供给按压口 63的空气低的压力的空气供给背压口 64。因此,由于供给背压口 64的空气一定程度地抵消供给按压口 63的空气,因此施加给摇架臂71的力(转矩)变弱,能够削弱卷装45与卷绕滚筒72接触的力(接触压力)。
[0060]三通阀66与所述单元控制器92电连接。由此,通过单元控制器92给三通阀66发送控制信号,能够切换成所述开放状态和所述连接状态。
[0061]气缸60具备升降部90。如图4所示,升降部90作为主要部件具备升降口68、升降活塞85、锥形部件(taper part) 86、滚珠87和弹簧88。
[0062]如图2所示,升降口68结构为,连接有升降用压缩空气源69,能够给升降部90内供给压缩空气。并且,虽然图2没有绘制,但在升降口68与升降用压缩空气源69之间配置有图3所示的电磁阀91(与三通阀66相同的阀),能够切换是给升降口 68供给压缩空气还是从升降口68释放压缩空气。例如,在图2中用虚线表示了没有给升降口68供给空气的状态,即从升降口 68释放压缩空气的状态,例如,在图5中用实线箭头表示了正在给升降口 68供给空气的状态。
[0063]升降活塞85能够在升降部90的内部沿活塞杆61的长度方向在预定的行程内移动地配置。在升降口68没有被供给空气的情况下,升降活塞85和锥形部件86像图4所示那样被弹簧88向图的下方施力。在该状态下,活塞杆61能够向图中的上下方向自由运动。当升降口68被供给空气时,升降活塞85和锥形部件86被该空气的作用向图4的上方驱动。
[0064]如图4所示,锥形部件86上形成有能够向上下方向穿插活塞杆61的穿插孔。穿插孔形成为越向图4的下侧越变窄的锥形,该穿插孔的内周面为倾斜面86a。在倾斜面86a与活塞杆61之间配置有多个滚珠87。滚珠87由于经由垫圈89而承受弹簧78的施力被推挤到下方。由此,滚珠87被推压到垫圈79上,同时被推压在倾斜面86a与活塞杆61之间。
[0065]当升降口68被供给空气、升降活塞85和锥形部件86被向图4的上方驱动时,滚珠87陷入倾斜面86a与活塞杆61之间。活塞杆61被倾斜面86a与滚珠87的楔进作用而锁止在锥形部件86,活塞杆61、锥形部件86和升降活塞85—体地朝图4的上方移动。这样,通过给升降口68供给空气,能够朝图4的上方驱动活塞杆61与升降活塞85的行程相等的量。通过朝该方向驱动活塞杆61,能够使摇架臂71转动到图2的左侧,能够使卷装45稍微离开卷绕滚筒72。
[0066]在给升降口68供给空气的情况下,由于活塞杆61被楔进作用锁止,因此该活塞杆61能够不向图4的下方挪动地固定。在给升降口68供给空气的情况下,能够朝图4的上方挪动活塞杆61。当向图4的上方挪动活塞杆61时,陷入该活塞杆61与倾斜面86a之间的滚珠87脱出,解除楔进作用的锁止,从而能够向上挪动活塞杆61。这样,升降部90起通过给升降口68供给空气,将活塞杆61的移动方向限制在仅一个方向的作用。
[0067]通过驱动升降部90使活塞杆61向上方移动与升降活塞85的行程相等的量、使卷装45离开卷绕滚筒72的动作是为了在存积在松弛消除辊21上的纺纱10快要变没了的时候等,防止纱线的张力过于增大、产生断纱等而进行的。通过驱动升降部90,能够使卷装45的表面稍微离开卷绕滚筒72、降低卷装45的卷绕速度,增加存积在松弛消除辊21上的纺纱10的量。
[0068]接着,说明接头台车3。如图2所示,接头台车3作为主要部件具备捻接器(接头装置)43、吸管(第2捕捉部件)44、吸嘴(第I捕捉部件)46、卷装制动部30和卷装反转部36。如图1所示,接头台车3能够在固定于框体6上的轨道41上行走。当某个纺纱单元2处发生断纱或纱线切断时,接头台车3沿着轨道41行走到该纺纱单元2,停止下来进行接头。
[0069]吸嘴46捕捉卷装45的纱端部而向捻接器43引导。吸嘴46能够以根端部46a为中心向上下方向转动。在吸嘴46的与根端部46a相反一侧的端部,设置有向转动方向延伸的前面变细的吸引部46b(顶端部)。吸引部46b具有与卷装45相同程度的宽度。在吸引部46b中的远离根端部46a—侧的面(外侧的曲面)上,设置有吸入空气的吸引口 46c(参照图6)。当以根端部46a为中心使吸嘴46转动、保持在吸引位置(详情后述)时,能够用吸引口 46c吸引并捕捉卷装45的纱端部(下纱)。通过在该状态下向与上述相反的方向转动吸嘴46,能够将纱端部向捻接器43引导。
[0070]吸管44捕捉纺纱装置9的纱端部向捻接器43引导。更具体为,吸管44能够以轴为中心向上下方向转动,吸引并捕捉从纺纱装置9送出的纱端部(上纱),向捻接器43引导。
[0071]捻接器43将被吸嘴46捕捉并引导的纱端部(下纱)与被吸管44捕捉并引导的纱端部(上纱)连接。有关捻接器43的详细结构省略,通过该捻接器43利用捻回空气流将纱端部互相捻合在一起,进行将上纱和下纱接头的作业。
[0072]如图2所示,卷装制动部30具备板驱动臂31和从该板驱动臂31的顶端部向转动方向延伸地设置的卷装板(卷装接触部)32。板驱动臂31能够以支轴为中心转动地构成,能够使卷装板32与卷装45接触或离开地移动。卷装板32用弧形板材构成,变成与卷装45以宽的宽度接触。通过使板驱动臂31围绕支轴转动、使卷装板32与卷装45接触,能够制动(停止)卷装45的旋转。
[0073]卷装反转部36具备反向旋转臂37和反向旋转辊38。反向旋转臂37能够以支轴为中心转动地构成,能够使反向旋转棍38与卷装45接触或离开地移动。反向旋转臂37具备图示省略的驱动机构,能够向与卷绕滚筒72相反的方向旋转驱动反向旋转辊38。通过使反向旋转辊38与离开卷绕滚筒72的状态下的卷装45接触,能够反向旋转驱动(向被卷绕滚筒72旋转驱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驱动)该卷装45。
[0074]接着,参照图2到图11说明在本实施形态的细纱机I中纺纱10检测到缺陷的情况下的动作。
[0075]在图11所示的时间图中,“吸嘴”表示吸嘴46的位置,“卷装板”表示卷装板32的位置,“升降口”表示给升降口 68供给压缩空气的状态,“按压口”表示给按压口 63供给压缩空气的状态,“背压口”表示给背压口 64供给压缩空气的状态。“吸嘴”的“吸引位置”意指进行捕捉动作时吸嘴46的位置,“退避位置”意指从上述吸引位置退避的位置。“卷装板”的“离开位置”意指使卷装板32离开卷装45的位置,“接触位置”意指使卷装板32与卷装45接触的位置。
[0076]在正常卷绕时(图2的状态),像图2所示那样,卷装板32配置在离开位置,不给背压口 64和升降口 68供给空气。通过给按压口 63供给空气,卷装45与卷绕滚筒72以预定的接触压力接触,能够将纺纱10适当地卷绕到卷装45上。
[0077]如果在卷绕纺纱10的过程中纱疵检测装置52检测到纺纱10的缺陷,该纱疵检测装置52向单元控制器92发送纱疵检测信号。单元控制器92如果接收到所述纱疵检测信号,则立即用切断器57切断纺纱10,同时使牵伸装置7和纺纱装置9等停止。
[0078]被切断的纱端部(下纱)被卷绕装置13卷绕到旋转的卷装45上。由于纱疵检测装置52检测到的缺陷包含在比切断器57靠下游的纺纱10中,因此包含该缺陷的部分也被临时卷绕到卷装45上。
[0079]在使牵伸装置7和纺纱装置9等停止后,单元控制器92控制电磁阀91,将升降口68和升降用压缩空气源69连接,开始对升降口 68供给压缩空气(图11的A时刻)。活塞杆61向上方移动与升降活塞85的行程相等的量,摇架臂71被驱动到图2的左侧。换言之,摇架臂71被作为驱动机构的升降部90向离开卷绕滚筒72的方向驱动。由此,使卷装45移动到稍微离开卷绕滚筒72的位置,降低该卷装45的旋转速度。
[0080]接着,单元控制器92给接头台车3发送控制信号,使接头台车3行走到进行接头的该纺纱单元2。
[0081 ]接着,单元控制器92用卷装制动部30的卷装板32制动卷装45的旋转。具体为,像图5所示那样,使板驱动臂31围绕支轴转动,将卷装板32推压在卷装45上使之接触。由此,卷装45被停止旋转,被升降部90保持在比稍微离开卷绕滚筒72的位置更从卷绕滚筒72离开的位置上。当卷装45的旋转停止时,卷装制动部30回到原来的位置(离开卷装45的位置)。即使卷装制动部30回到离开卷装45的位置,卷装45也被升降部90的作用而保持在上述位置。
[0082]接着,为了确保吸嘴46捕捉卷装45的纱端部(下纱)的捕捉动作,单元控制器92精确地控制卷装45的表面与吸嘴46的位置关系。
[0083]在吸嘴46进行下纱的吸引捕捉之际,如果卷装45的表面和吸嘴46没有配置成适当的位置关系,则不能稳固地捕捉纱端部。吸嘴46中用来吸引纱端部的吸引口 46c准确地位于与卷装45的表面隔开预定距离的间隙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该间隙的大小不准确,则对卷装45的表面的吸引作用变不稳定了。但是,存在卷绕装置13等的尺寸误差的影响,并且卷装45随着卷绕的进行纱层的直径增大。因此,仅用卷装板32使卷装45离开卷绕滚筒72,不能够准确地定位该卷装45的表面。
[0084]S卩,通过将卷装板32推进卷装45与卷绕滚筒72之间的操作进行该卷装45的表面的定位这样的方法中,如果卷装45的硬度和/或表面形状等存在偏差,则不能精度良好地定位该卷装45的表面。
[0085]本实施形态中,通过利用与吸嘴46的关系使卷装45的表面在预定的位置上地精确定位卷装45的表面,提高捕捉纱端部的成功率。
[0086]下面具体地进行说明。首先,单元控制器92使吸嘴46从退避位置围绕根端部46a(图5中的逆时针)转动,将吸嘴46保持在吸引位置(图11的B时刻)。“吸引位置”意指适合进行用吸嘴46捕捉卷装45的纱端部的捕捉动作的吸嘴46的位置。
[0087]接着,单元控制器92使摇架臂71被使卷装45向靠近方向移动地驱动地控制气缸60。具体为,保持给按压口 63和背压口 64供给压缩空气的状态并停止向升降口 68供给压缩空气(图11的C时刻)。通过这样使升降口 68变成开放状态,由于在升降部90中成为解除了楔进作用的锁止的状态,因此活塞杆61移动到下方,摇架臂71从图5的转动位置向右方向转动。通过摇架臂71这样转动,如图6所示,卷装45的表面与位于吸引位置的吸嘴46接触。由于给背压口 64供给着压缩空气,因此摇架臂71转动的势头被减弱,能够减小卷装45与吸嘴46接触时产生的冲击。
[0088]吸嘴46的吸引部46b像上述那样具有向转动方向延伸的前面变细的形状。卷装45与该吸引部46b中的远离根端部46a—侧的面接触。吸引口 46c形成在吸引部46b中的远离根端部46a—侧的面上。当使卷装45与吸嘴46接触时,吸引口 46c与卷装45的表面接触(换言之,吸引口 46c的至少一部分被卷装45的表面堵塞)。
[0089]接着,单元控制器92使卷装45向离开方向移动地驱动摇架臂71地控制气缸60。具体为,再次向升降口 68供给压缩空气地控制气缸60 (图11的D时刻)。由此,活塞杆61被所述楔进作用锁止于锥形部件86,活塞杆61、锥形部件86和升降活塞85—体地向图4的上方移动。
[0090]在图6的时刻,气缸60中活塞杆61的位置由于卷装45的直径、卷装45的硬度、各纺纱单元2的卷绕装置13所具有的尺寸误差等可以有各种不同。但是,由于给升降口 68供给压缩空气时活塞杆61的移动量为与升降活塞85的行程相等的量,因此总是一定。伴随于此,摇架臂71从图6的转动位置向左方向转动一定的转动量。由于摇架臂71被这样转动,因此支承在该摇架臂71上的卷装45从卷装45的表面与吸嘴46的吸引部46b (吸引口 46c)接触的图6的状态开始,通过该卷装45向离开预定距离的离开方向移动,切换成离开吸嘴46的图7的状态。由此,即使在反复进行捕捉动作的情况下,卷装45的表面也以该卷装45的表面与吸嘴46实际接触的状态为基准,每次被精确地定位在相同的位置。因此,能够再现性高地将吸引口46c与卷装45的表面之间的距离控制在一定值。
[0091 ]接着,单元控制器92开始接头地进行控制。首先,单元控制器92使牵伸装置7和纺纱装置9等再次动作,重新开始纺纱10的生成。与重新开始所述纺纱并行地,单元控制器92像图8所示那样使吸管44转动到纺纱装置9的下游侧附近、同时使该吸管44产生吸引流、捕捉由纺纱装置9送出的纱端部(上纱)地进行控制。接着,通过边持续进行吸引边使吸管44转动到下方,用吸管44从纺纱装置9抽出纺纱10并向捻接器43引导。
[0092]在与上述吸管44的转动动作的大致同时(前或后均可),单元控制器92使位于吸引位置的吸嘴46的吸引口 46c产生吸引流。在与吸嘴46的吸引口46c开始吸引的大致同时,使反向旋转臂37转动而使反向旋转辊38与卷装45接触,开始卷装45的反向旋转。当吸嘴46位于吸引位置时,从根端部46a到卷装45的表面的距离比从根端部46a到吸引口 46c的距离长。因此,能够通过形成在吸引部46b中离根端部46a远的一侧的面(卷装45的表面接触的面)上的吸引口 46c良好地吸引卷装45表面的纱端部。由此,从反向旋转的卷装45的外周面抽出纱端部(下纱),用吸嘴46的吸引口 46c吸引捕捉。通过从卷装45抽出包含所述缺陷的纺纱10并吸进吸嘴46,能够将包含该缺陷的纺纱10从卷装45除去。
[0093]用吸嘴46吸引捕捉卷装45的纱端部的捕捉动作在卷装45的表面与吸嘴46的位置关系(距离)被以使卷装45的表面与吸嘴46接触的状态为基准进行控制后而进行。因此,SP使在反复进行捕捉动作的情况下,由于相对于吸嘴46(吸引口46c)的卷装45表面的位置(距离)每次相同,因此能够稳定地捕捉纱端部。
[0094]接着,利用反向旋转辊38使卷装45反向旋转,并且使吸嘴46在吸引着下纱的状态下转动到上方、移动到接头引导位置,将该下纱向捻接器43引导。当下纱被引导到捻接器43时,卷装45的反向旋转停止。
[0095]当上纱和下纱被引导到捻接器43时,进行该捻接器43进行的接头。在接头过程中,纺纱装置9进行的纺纱也被继续。由于在接头过程中,卷绕装置13进行的卷绕停止,但在该期间纺纱10仍从纺纱装置9连续地送出,因此如果让纺纱10原封不动的话,则就产生了纺纱10的松弛。因此,通过将纺纱10卷绕到松弛消除辊21上,防止纺纱10的松弛。
[0096]当捻接器43进行的接头结束时,停止向升降口68供给空气,解除活塞杆61的锁止(图11的E时刻)。于是,活塞杆61在供给按压口 63的压缩空气的作用下而被驱动,摇架臂71向使卷装45与卷绕滚筒72接触的方向转动。由此,卷装45与卷绕滚筒72接触,重新开始纺纱10的卷绕。另外,在使卷装45与卷绕滚筒72接触之际,由于还在给背压口64供给压缩空气,因此摇架臂71转动的势头减弱,能够减小卷装45与卷绕滚筒72接触时产生的冲击。
[0097]如以上说明过的那样,本实施形态的细纱机I具备吸嘴46、摇架臂71、气缸60和单元控制器92。吸嘴46进行捕捉卷装45的纱端部的捕捉动作。摇架臂71能够旋转地支承卷装45,能够使卷装45向靠近吸嘴46的方向即靠近方向和离开吸嘴46的方向即离开方向移动。气缸60为了使卷装45向靠近方向和离开方向移动而驱动摇架臂71 ο单元控制器92在使卷装45的表面与吸嘴46接触后使卷装45向离开方向移动地控制气缸60(升降部90)、使吸嘴46在卷装45的表面与吸嘴46离开的状态下进行捕捉动作地进行控制。
[0098]由此,由于像图6所示那样暂时使卷装45的表面与吸嘴46接触,然后像图7所示那样使卷装45向离开方向移动,因此,能够使卷装45的表面与吸嘴46的位置关系成为适合于捕捉动作的位置关系地精确地进行控制。
[0099]在本实施形态的细纱机I中,单元控制器92使卷装45从卷装45的表面与吸嘴46接触的状态开始向离开方向移动预定的距离地控制气缸60(升降部90)。
[0100]由此,由于以卷装45的表面与吸嘴46接触的状态为基准使卷装45离开吸嘴46预定的距离,因此即使反复进行捕捉动作,也能够每次将卷装45的表面与吸嘴46配置成适合于捕捉动作的位置关系,能够稳定地进行纱端部的捕捉。
[0101]本实施形态的细纱机I还具备通过与卷装45接触旋转来旋转驱动卷装45的卷绕滚筒72。单元控制器92通过控制气缸60使卷装45离开卷绕滚筒72后,使卷装45的表面与吸嘴46接触。
[0102]由此,由于在使卷装45离开卷绕滚筒72、降低卷装45的振动后,使卷装45的表面与吸嘴46接触,因此不容易产生成为定位基准的卷装45的表面与吸嘴46接触的位置的偏离。
[0103]本实施形态的细纱机I还具备通过与离开卷绕滚筒72状态下的卷装45接触,向与被卷绕滚筒72旋转驱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驱动卷装45的卷装反转部36。由此,能够适当地进行卷装45离开卷绕滚筒72状态下的吸嘴46进行的捕捉动作。
[0104]本实施形态的细纱机I还具备与卷装45接触来制动卷装45的旋转的卷装板32。卷装板32在使卷装45离开卷绕滚筒72后到使卷装45与吸嘴46接触期间,与卷装45接触。
[0105]由此,由于在卷装45的旋转停止后使卷装45的表面与吸嘴46接触,因此即使使卷装45的表面与吸嘴46接触,卷装45的旋转力也不会传递给吸嘴46,在成为定位基准的位置更不容易产生偏离。
[0106]在本实施形态的细纱机I中,摇架臂71由气缸60(升降部90)向靠近方向和离开方向驱动。
[0107]由此,包含升降部90的由气缸60驱动的摇架臂71的动作在空气的弹性作用下变柔和,卷装45与吸嘴46接触时的冲击被缓冲,降低成为定位基准的位置偏差的可能性。并且,防止与卷装45接触时吸嘴46被冲击损坏。
[0108]在本实施形态的细纱机I中,单元控制器92使卷装45向离开卷绕滚筒72的方向移动,降低卷装45的卷绕速度地控制气缸60(升降部90)。
[0109]由此,由于不需要用来调整卷装45的位置的特殊机构,因此能够简化细纱机I的结构。
[0110]本实施形态的细纱机I结构如下。吸嘴46具有作为转动中心的根端部46a和形成为向转动方向延伸的形状的吸引部46b。在吸引部46b的离根端部46a远的一侧的面上,形成有吸引捕捉纱端部的吸引口 46c。从吸引口 46c捕捉纱端部时,从根端部46a到卷装45的距离比从根端部46a到吸引口46c的距离长。
[0111]由此,在卷装45的表面与吸嘴46的吸引口46c相对置的状态下,能够稳固地进行吸引作用进行的纱端部的捕捉。
[0112]在本实施形态的细纱机I中,单元控制器92使卷装45的表面与吸嘴46的吸引部46b中的形成有吸弓I 口 46c的面接触地控制气缸60(升降部90)。
[0113]由此,只要使卷装45从卷装45的表面与吸嘴46接触的状态开始向离开方向稍微离开,就能够在图7和图8的状态下立即开始用来捕捉纱端部的吸引,能够实现没有多余的动作。
[0114]本实施形态的细纱机I还具备多个纺纱单元2和接头台车3。纺纱单元2分别包含摇架臂71和气缸60地构成。接头台车3能够相对于多个纺纱单元2中的每一个行走(能够移动)地设置,对各纺纱单元2进行捕捉动作。吸嘴46配置在接头台车3上。
[0115]由此,即使卷装45表面的位置在各纺纱单元2中不一致,通过临时使卷装45的表面与吸嘴46接触,以该状态为基准,能够精确地控制卷装45的表面与吸嘴46的位置关系。因此,即使使用共同的吸嘴46,也能够对多个纺纱单元2中的每一个稳固地捕捉纱端部。
[0116]本实施形态的细纱机I具备纺纱装置9、吸管44和捻接器43。吸管44捕捉并引导来自纺纱装置9的纱端部。捻接器43将由吸嘴46捕捉到的纱端部与由吸管44捕捉到的纱端部连接。
[0117]由此,能够使进行捕捉动作时的卷装45的表面与吸嘴46的位置关系成为适合于捕捉动作的位置关系地精确地进行控制,能够稳固地用吸嘴46捕捉卷装45的纱端部。结果,能够顺利地进行捻接器43进行的接头。
[0118]虽然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形态,但上述结构能够例如如下地变更。
[0119]上述实施形态中通过转动卷装45和吸嘴46两者使卷装45和吸嘴46互相接触。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取而代之,通过仅吸嘴46转动使吸嘴46与卷装45接触,然后驱动升降部90使卷装45移动。
[0120]上述实施形态中利用升降活塞85的行程一定这一手段,来使吸引口 46c与卷装45表面之间的间隙为预定大小地控制摇架臂71的运动。但是,也可以取而代之设置检测摇架臂71的倾斜度的传感器(例如电位计),以卷装45的表面与吸嘴46接触了状态下的传感器检测值为基准,使吸引口 46c与卷装45表面的间隙成为预定大小地使用该传感器控制摇架臂71的运动。
[0121 ]摇架臂71既可以由气缸60以外的液压缸(例如油压缸)驱动,也可以由其他的致动器(例如电动机)驱动。
[0122]卷装制动部30(卷装板32)也可以省略。
[0123]在上述实施形态中,纺纱装置9配置在比摇架臂71(卷绕装置13)靠上方、纺纱10朝下方行走地构成纺纱单元2。但是,应用本发明的纤维机械并不局限于此,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供给纱线的供纱部配置在比摇架臂(卷绕装置)靠下方、纱线朝上方行走的纤维机械。供纱部为给卷装供给纱线的部位,也可以是具备缠绕有纱线的供纱筒管等的单元。
[0124]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吸嘴46设置在接头台车3上。但是,应用本发明的纤维机械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采用吸嘴46分别设置在各纺纱单元2中的结构。
[0125]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本发明被应用于细纱机(气流细纱机)1。但是,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自由端细纱机、自动络纱机等其他纤维机械。
[0126]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接头装置为捻接器,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即,也可以例如取而代之,用打结器等构成接头装置。
[0127]在上述实施形态中,纺纱10从纺纱装置9送到送纱装置11。但是,本发明的纤维机械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例如省略送纱装置11(采用不具备的结构),用松弛消除辊21从纺纱装置9抽出纺纱10。
[0128]在上述实施形态中,检测出纱疵时用切断器57切断纺纱10。但是,本发明的纤维机械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也可以例如省略切断器57(采用不具备的结构),通过停止纺纱装置9的纺纱动作切断纺纱10。
[0129]在上述实施形态中,作业台车为接头台车3,但作业台车只要具备第I捕捉部件就可以。并且,作业台车也可以在少数卷绕单元例如2个卷绕单元之间移动。
[0130]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如图11所示,在使卷装板32与卷装45接触的定时开始向背压口 64供给压缩空气,但开始向背压口 64供给压缩空气的定时也可以采用在使卷装45与卷绕滚筒72接触的稍微之前的定时(在图11的E时刻稍微之前的定时)。
[0131]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各纺纱单元的卷绕滚筒72通过多个纺纱单元共用的驱动轴连接在图示省略的电动机上。但是,各纺纱单元的卷绕滚筒72也可以每个纺纱单元独立地由纺纱单元各自单独的驱动装置驱动。
[0132]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在使卷装45离开卷绕滚筒72后,使卷装45的表面与吸嘴46接触,但是,也可以不使卷装45离开卷绕滚筒72地使卷装45的表面与吸嘴46接触。在这种情况下,卷绕滚筒72可以一个个纺纱单元中自由旋转,纺纱单元中各自单独地具备驱动机构。在这种情况下,与上述实施形态同样,单元控制器(控制部)92在卷装45的表面与卷绕滚筒72离开了的状态下使吸嘴(第I捕捉部件)46进行捕捉动作地控制气缸(驱动机构)60。
【主权项】
1.一种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I捕捉部件,进行捕捉卷装的纱端部的捕捉动作; 摇架臂,能够旋转地支承所述卷装,能够使该卷装向离开所述第I捕捉部件的方向即离开方向移动; 驱动机构,为了使所述卷装向离开方向移动而驱动所述摇架臂;以及 控制部,在使所述卷装的表面与所述第I捕捉部件接触后、使所述卷装向离开方向移动地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在所述卷装的表面与所述第I捕捉部件离开了的状态下使所述第I捕捉部件进行所述捕捉动作地进行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卷装从所述卷装的表面与所述第I捕捉部件接触了的状态开始向离开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地控制所述驱动机构。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还具备与所述卷装接触旋转的卷绕滚筒;通过所述驱动机构对所述摇架臂的驱动,所述卷装被移动到离开了所述卷绕滚筒的位置; 所述控制部在所述卷装的表面与所述卷绕滚筒离开的状态下使所述第I捕捉部件进行所述捕捉动作地控制所述驱动机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滚筒为旋转驱动所述卷装的装置,并且, 所述控制部通过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在使所述卷装离开所述卷绕滚筒后、使所述卷装的表面与所述第I捕捉部件接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还具备通过与离开了所述卷绕滚筒状态下的所述卷装接触,向与被所述卷绕滚筒旋转驱动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旋转驱动所述卷装的卷装反转部。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还具备与所述卷装接触来制动该卷装的旋转的卷装接触部, 所述卷装接触部在使所述卷装离开所述卷绕滚筒起、到使所述卷装与所述第I捕捉部件接触的期间,与所述卷装接触。7.如权利要求4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为了降低所述卷装的卷绕速度使所述卷装向离开所述卷绕滚筒的方向移动地控制所述驱动机构。8.如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为气缸。9.如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I捕捉部件具有作为转动中心的根端部、和形成为向转动方向延伸的形状的顶端部, 在所述顶端部中的距所述根端部较远一侧的面上,形成有吸引口, 当从所述吸引口捕捉所述纱端部时,从所述根端部到所述卷装的距离比从所述根端部到所述吸引口的距离长。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使所述卷装的表面与形成有所述吸引口的所述面接触地控制所述驱动机构。11.如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分别包含所述摇架臂和所述驱动机构而构成的多个卷绕单元,以及 能够相对于所述多个卷绕单元中的每一个移动地设置、对各卷绕单元进行所述捕捉动作的作业台车; 所述第I捕捉部件配置在所述作业台车上。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给所述卷装供给纱线的供纱部, 捕捉并引导来自所述供纱部的纱端部的第2捕捉部件,以及 将由所述第I捕捉部件捕捉到的纱端部与由所述第2捕捉部件捕捉到的纱端部接合的接头装置。
【文档编号】D01H4/48GK106048797SQ201610208261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6年4月6日 公开号201610208261.1, CN 106048797 A, CN 106048797A, CN 201610208261, CN-A-106048797, CN106048797 A, CN106048797A, CN201610208261, CN201610208261.1
【发明人】目片努
【申请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