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接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接线装置,属于纺纱或加捻技术领域。包括基座、抓取机构、摩擦罗拉、压块、机架、吸枪和合并机构,基座通过滑轨安装于机架内,摩擦罗拉、吸枪和压块位于基座上方,抓取机构位于基座侧壁上,合并机构位于基座下方,所述的摩擦罗拉由盘辊体、转轴、飞翼、惯性调整螺母、针头和飞轮构成,所述的抓取机构包括左翼和右翼,左翼通过摆杆安装于基座前侧壁上,且该摆杆与控制器连接,右翼与左翼对应安装;所述的合并机构位于左翼与右翼的下方。将实用新型应用于纺纱或加捻,具有自动化高、操作快捷等优点。
【专利说明】
全自动接线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接线装置,属于纺纱或加捻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在纺纱或加捻过程中,当所供应的棉条、纱线逐渐减少时,为避免中途短线,通常会进行接线操作,即将前一筒的纱线尾端与后一筒的纱线头端重叠合并,以实现供纱的连续进行。然而接线常规的处理方法主要为手工接头,即在前一筒尚有部分余量时,即将前一筒纱线的尾端与后一筒的纱线头端进行合并,然后随着纱线的持续供应,该接线部位部件进入连续供应。这种处理方法虽然也实现了连续化生产,但人工操作繁琐,无法实现全自动化生产。
[0003]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接线工序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操作快捷、可实现全自动化接线的全自动接线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全自动接线装置,包括基座、抓取机构、摩擦罗拉、压块、机架、吸枪和合并机构,基座通过滑轨安装于机架内,摩擦罗拉、吸枪和压块位于基座上方,抓取机构位于基座侧壁上,合并机构位于基座下方,所述的摩擦罗拉由盘辊体、转轴、飞翼、惯性调整螺母、针头和飞轮构成,所述的盘辊体外侧壁为斜面结构,其两端分别设置内底和外围,转轴和惯性调整螺母位于盘辊体内,且惯性调整螺母套装在转轴上;飞翼固定在转轴中心处,飞轮位于外围上,飞翼与飞轮之间通过针头活动连接;所述的抓取机构包括左翼和右翼,左翼通过摆杆安装于基座前侧壁上,且该摆杆与控制器连接,右翼与左翼对应安装;所述的合并机构位于左翼与右翼的下方。
[0007]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0008]所述的盘辊体外侧面为倾斜面,其倾斜角度Θ为2-5°。
[0009]所述的转轴、惯性调整螺母、盘辊体三者的中轴线重叠。
[0010]所述的合并机构包括合并块一、合并块二,合并块一、合并块二分别通过转轴安装于左翼、右翼下方。
[0011]所述的左翼包括上爪和下爪,且下爪与右翼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工作时,上爪勾取,下爪与右翼配合实现纱线合并。更优选的,所述的右翼与左翼均为弧形,且右翼较左翼小。
[0012]所述的基座侧壁上设置有滑轨,基座通过滑轨安装于涡流纺机架上。
[0013]所述的控制器包括有气缸,气缸的输出端与摆杆相连接。
[0014]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纺纱或加捻,摩擦罗拉通过内底固定在机架上,而外围则凸显在外,纱线或纤维绕行在盘辊体上,并经针头和飞轮;启动设备后,转轴将带动飞翼转动,针头随之绕外围转动,纱线或纤维自盘辊体绕出,在针头与飞轮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向下传输。
[0015]其中,本申请中,摩擦罗拉是纱线或纤维与本摩擦罗拉接触最多的部位,在纱线或纤维的高速传输过程中,盘辊体的外侧面设置为一定倾角的斜面结构,且外围较内底大,将纱线或纤维之间的摩擦力分解为水平和竖直向下两个方向的力,在减弱垂直作用于摩擦罗拉上的作用力、减轻摩擦对纱线或纤维本身造成的磨损的同时,也有利于纱线的向下滑移,使盘辊体上的纱线或纤维更加方便的脱落,降低了纱线与纱线之间、以及纱线与盘辊体之间的相互摩擦作用,有利于纱线的平稳快速供应,当盘辊体外侧面的倾斜角度Θ为2-5°,尤其是当该倾斜角度Θ为2-3°时,水平方向的力甚至可以转化为纱线或纤维沿盘辊体外侧面的斜向滑移,这种滑移作用更有利于纱线或纤维的传递,避免因纱线传递不稳所引起的不良纱筒。
[0016]当摩擦罗拉上的前段纱线减小至设定范围时,检测器发出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递给控制器,吸枪吸取纱线后向下移动至左翼与右翼之间,控制器则将该信号转化为命令传递给气缸和基座,基座沿滑轨向前移动,同时气缸工作,并通过其输出端驱动摆杆沿滑槽向右滑移,带动左翼向右翼方向移动,此时,吸枪吸入的纱线作为后段纱线,上爪将该后段纱线勾入其内,当下爪与右翼接触时,该纱线即处于左翼与右翼所形成的闭合空间内,实现纱线的抓取,此时,同时,摩擦罗拉所供应的正常运行纱线作为前段纱线,压块向下移动,将该前段纱线向下压住,前段纱线与后段纱线合拢,合并块一、合并块二合拢,前段纱线与后段纱线在高速运行过程中完成合并;此时,传感器发出信号,控制器发出指令,合并块一、合并块二打开,压块向上移动,摆杆沿滑槽向左移动,下爪与右翼脱离,基座则沿滑轨向后移动,供纱继续进行,整个过程自动进行,无需人工操作,也不需要现场监控人员进行实时监测,节省人力投入的同时,也提高了接线效率,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0017]本申请中,基座通过滑轨实现前后移动,左翼和右翼则通过摆杆实现接触或隔离,整体操作便捷,抓取速度快,且整个接线是在不中断的情况下进行的,因而不会产生接头,避免了接头引入所引起的纱线成型不匀现象。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摩擦罗拉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摩擦罗拉的侧视图;
[0021]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基座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0023]图中标号:1.基座;11.滑槽;2.抓取机构;21.左翼;211.上爪;212.下爪;213.摆杆;22.右翼;3.摩擦罗拉;31.盘辊体;311.内底;312.外围;32.转轴;33.飞翼;34.惯性调整螺母;341.减重槽;34a.弧形边;34b.直线边;35.针头;36.飞轮;4.压块;5.机架;6.滑轨;7.合并机构;71.合并块一;72.合并块二;73.摆轴;8.吸枪;
9.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本实施例全自动接线装置,结合图1,包括基座1、抓取机构2、摩擦罗拉3、压块4、机架5、吸枪8和合并机构7,基座I通过滑轨6安装于机架5内,摩擦罗拉3、吸枪8和压块4位于基座I上方,抓取机构2位于基座I侧壁上,合并机构7位于基座I下方,结合图2,摩擦罗拉3由盘辊体31、转轴32、飞翼33、惯性调整螺母34、针头35和飞轮36构成,盘辊体31外侧壁为斜面结构,其两端分别设置内底311和外围312,转轴32和惯性调整螺母34位于盘辊体31内,且惯性调整螺母34套装在转轴32上;飞翼33固定在转轴32中心处,飞轮36位于外围312上,飞翼33与飞轮36之间通过针头35活动连接;结合图4,抓取机构2包括左翼21和右翼22,左翼21较右翼22大,左翼21包括上爪211、下爪212和摆杆213,上爪211和下爪212通过摆杆213安装于基座I前侧壁上的滑槽11处,且该摆杆213与控制器连接,下爪212与右翼22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工作时,上爪211勾取,下爪212与右翼22配合实现前段纱线与后段纱线合并;基座I通过滑轨6安装于机架5上;控制器包括有气缸,气缸的输出端与摆杆213相连接;合并机构7包括合并块一 71、合并块二 72,合并块一 71、合并块二 72分别通过摆轴73安装于左翼21、右翼22下方位于左翼21与右翼22的下方。
[0026]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纺纱或加捻,摩擦罗拉3通过内底311固定在机架5上,而外围312则凸显在外,纱线或纤维绕行在盘辊体31上,并经针头35和飞轮36;启动设备后,转轴32将带动飞翼33转动,针头35随之绕外围312转动,纱线或纤维自盘辊体311绕出,在针头35与飞轮36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向下传输。
[0027]其中,本申请中,摩擦罗拉3是纱线或纤维接触最多的部位,在纱线或纤维的高速传输过程中,盘辊体31的外侧面设置为一定倾角的斜面结构,且外围312较内底311大,将纱线或纤维之间的摩擦力分解为水平和竖直向下两个方向的力,在减弱垂直作用于摩擦罗拉3上的作用力、减轻摩擦对纱线或纤维本身造成的磨损的同时,也有利于纱线的向下滑移,使盘辊体31上的纱线或纤维更加方便的脱落,降低了纱线与纱线之间、以及纱线与盘辊体31之间的相互摩擦作用,有利于纱线的平稳快速供应,结合图3,当盘辊体31外侧面的倾斜角度Θ为2-5°,尤其是当该倾斜角度Θ为2-3°时,水平方向的力甚至可以转化为纱线或纤维沿盘辊体31外侧面的斜向滑移,这种滑移作用更有利于纱线或纤维的传递,避免因纱线传递不稳所引起的不良纱筒。
[0028]当摩擦罗拉3上的前段纱线减小至设定范围时,检测器发出信号,并将该信号传递给控制器,吸枪8吸取纱线后向下移动至左翼21与右翼22之间,控制器则将该信号转化为命令传递给气缸和基座I,基座I沿滑轨6向前移动,同时气缸工作,并通过其输出端驱动摆杆213沿滑槽11向右滑移,带动左翼21向右翼22方向移动,此时,吸枪8吸入的纱线作为后段纱线,上爪211将该后段纱线勾入其内,当下爪212与右翼22接触时,该纱线即处于左翼21与右翼22所形成的闭合空间内,实现纱线的抓取,此时,同时,摩擦罗拉3所供应的正常运行纱线作为前段纱线,压块4向下移动,将该前段纱线向下压住,前段纱线与后段纱线合拢,合并块一71、合并块二72合拢,前段纱线与后段纱线在高速运行过程中完成合并;此时,传感器发出信号,控制器发出指令,合并块一 71、合并块二 72打开,压块4向上移动,摆杆213沿滑槽11向左移动,下爪212与右翼22脱离,基座I则沿滑轨6向后移动,供纱继续进行,整个过程自动进行,无需人工操作,也不需要现场监控人员进行实时监测,节省人力投入的同时,也提高了接线效率,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0029]本申请中,基座I通过滑轨6实现前后移动,左翼21和右翼22则通过摆杆213实现接触或隔离,整体操作便捷,抓取速度快,且整个接线是在不中断的情况下进行的,因而不会产生接头,避免了接头引入所引起的纱线成型不匀现象。
[0030]实施例2
[0031]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外围312呈喇叭口状结构,方便飞轮36固定的同时,也避免纱线或纤维在惯性力作用下的飞出现象,有利于减少纱线或纤维碎肩在飞翼33上的缠绕和残留。
[0032]实施例3
[003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外围312呈喇叭口状结构,方便飞轮36固定的同时,也避免纱线或纤维在惯性力作用下的飞出现象,有利于减少纱线或纤维碎肩在飞翼33上的缠绕和残留;上爪211、下爪212和右翼22均为弧形齿状结构,上爪211、下爪212均较右翼22大,且上爪211、下爪212开口向右,右翼22开口向左。
[0034]抓取过程中,纱线先处于上爪211、下爪212的弧形结构内,此时,右翼22与下爪212接触时,右翼22与下爪212所形成的接触点即将纱线汇拢于该点,该高速运行过程中,前段纱线与后段纱线即完成合并。
[0035]以上内容是结合本发明创造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所提供技术方案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创造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创造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全自动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抓取机构、摩擦罗拉、压块、机架、吸枪和合并机构,基座通过滑轨安装于机架内,摩擦罗拉、吸枪和压块位于基座上方,抓取机构位于基座侧壁上,合并机构位于基座下方,所述的摩擦罗拉由盘辊体、转轴、飞翼、惯性调整螺母、针头和飞轮构成,所述的盘辊体外侧壁为斜面结构,其两端分别设置内底和外围,转轴和惯性调整螺母位于盘辊体内,且惯性调整螺母套装在转轴上;飞翼固定在转轴中心处,飞轮位于外围上,飞翼与飞轮之间通过针头活动连接;所述的抓取机构包括左翼和右翼,左翼通过摆杆安装于基座前侧壁上,且该摆杆与控制器连接,右翼与左翼对应安装;所述的合并机构位于左翼与右翼的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翼较左翼小。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全自动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翼包括上爪和下爪,且下爪与右翼处于同一水平线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自动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翼与左翼均为弧形。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侧壁上设置有滑轨,基座通过滑轨安装于涡流纺机架上。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器包括有气缸,气缸的输出端与摆杆相连接。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并机构包括合并块一、合并块二,合并块一、合并块二分别通过转轴安装于左翼、右翼下方。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辊体外侧面的倾斜角度Θ为2-5。ο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自动接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惯性调整螺母、盘辊体三者的中轴线重叠。
【文档编号】D01H15/00GK205529237SQ201620052899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1月20日
【发明人】潘军江, 谢坤辅, 李凯
【申请人】绍兴程盛纺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