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实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71998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压实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压实纺纱机上的纤维材料(V)的压实装置,所述纺纱机具有环形驱动元件(20),所述环形驱动元件在操作位置中经由驱动元件(20)的内表面(IF)的部分区域安置在附接件(13)的圆形外周表面(AU)的部分区域上,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抽吸鼓(14)的旋转轴线(A1)同轴地延伸并且被附接到所述抽吸鼓(14)的端面(35)上。为了防止从纤维材料(V)拆离的纤维收集在驱动元件(20)的内表面(IF)与附接件(13)的外周表面(AU)之间,所述抽吸鼓(14)在其具有附接件(13)的端面(35)上包括至少一个外周升高部(36),并且所述驱动元件(20)在指向所述抽吸鼓(14)的端面(35)的一侧(46)上包括至少一个外周凹槽(37),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升高部(36)突出到所述至少一个凹槽(37)中,并且所述升高部(36)和所述凹槽(37)一起形成迷宫密封。
【专利说明】
压实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压实纺纱机上的纤维材料的装置的可旋转地安装的抽吸鼓,所述纺纱机具有环形驱动元件,所述环形驱动元件在操作位置中经由其内表面的一部分安置在凸起部的圆形外周表面的一部分上,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抽吸鼓的旋转轴线同轴地延伸并且被安装到所述抽吸鼓的端面上。
【背景技术】
[0002]WO 2012068692 Al描述了一种用于压实纺纱机上的纤维材料的装置,该装置旨在用于翻新纺纱机的常规牵伸系统单元。该装置被设置在纺纱机的牵伸系统单元的下游并且用于压实由牵伸系统单元放出的纤维材料。在压实装置之后,被压实的纤维材料在经过夹钳点之后被喂入捻生成装置。环锭纺纱机中的捻生成装置例如包括在环锭上回转的滑环,其中被生成的纱线被缠绕到旋转的筒管上。
[0003]在WO 2012068692 Al中描述的压实装置用于环锭纺纱机的常见双牵伸系统上,该压实装置包括两个被驱动且回转的抽吸鼓,所述抽吸鼓由抽吸空气来作用并且以轴向平行的方式且彼此间隔开地被可旋转地支撑在支撑件上。因此,两个抽吸鼓被指定为一个双牵伸系统的单元(模块)。支撑件包括被连接到负压源的抽吸通道,所述抽吸通道经由合适嵌件被连接到抽吸鼓的内部。嵌件设置有合适地成形的抽吸狭槽,由此在压实区域中在具体抽吸鼓的外周处产生相应空气流。突出的纤维借助于该空气流被并入到该纤维材料中,该空气流大致横向于纤维材料的运送方向被取向。
[0004]被指定给每个抽吸鼓的是呈摩擦轮形式的环形驱动元件,所述环形驱动元件在压力负载的作用下经由其圆形内表面安置在设置于具体抽吸鼓的端面上的凸起部的圆形外周表面的一部分上。由外周上的摩擦驱动的摩擦轮的旋转运动被传递到连接至抽吸鼓的凸起部的外周表面。摩擦轮由牵伸系统的被驱动下部交付罗拉通过摩擦连接来驱动。由于被紧固在凸起部的端部上的罩盖,摩擦轮在凸起部上沿轴向方向被保持就位,其中在操作位置中,在抽吸鼓的端面与摩擦轮之间存在轴向间隙。
[0005]在压实过程期间,各个纤维可从待被压实的纤维材料拆离并且安置在抽吸鼓的外周上。这些纤维可沿抽吸鼓的端面的方向移动,并且由此传送到在抽吸鼓的端面与摩擦轮之间的轴向间隙中。纤维的运动可例如由抽吸鼓的旋转来引发,或者由抽吸鼓的旋转所产生的空气流来引发。存在这样的风险,传送到轴向间隙中的纤维将会移动到凸起部的外周并且附接到其上。结果是,摩擦轮的内表面不再与凸起部的外周直接接触,由此不再确保驱动扭矩从摩擦轮到抽吸鼓上的持续传输。结果是,抽吸鼓与牵伸系统的下部交付罗拉之间的速度比会改变。因此,待被压实的纤维材料在压实区域中被压缩,这会负面地影响纤维材料的压实质量。因此有必要在压实装置的一定操作时间之后将驱动元件移离抽吸鼓并且从凸起部的外周移除被收集的纤维。这需要大量的维护工作,并且导致纺纱机的长停机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6]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用于压实纺纱机上的纤维材料的装置的抽吸鼓以及驱动元件,使得在压实过程期间从要被压实的纤维材料拆离的纤维不会安置在设置在抽吸鼓的端面上的凸起部的外周的区域中。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抽吸鼓可用于压实装置上,所述压实装置在具体牵伸系统之后被固定地安装或者旨在用于翻新常规牵伸系统单元。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迷宫密封被理解为借助于成形元件的彼此接合实现的优选无接触的密封。
[0008]该目的被这样实现:该抽吸鼓在其具有所述凸起部的端面上包括至少一个外周升高部,并且所述驱动元件在指向所述抽吸鼓的端面的一侧上包括至少一个外周凹槽,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升高部突出到所述至少一个凹槽中,并且所述升高部和所述凹槽一起形成迷宫密封。所述外周升高部是在所述抽吸鼓的端面上的凸起部,其是环形且封闭的,并且与所述抽吸鼓的凸起部同轴地延伸。外周凹槽的形状是外周升高部的形状的图像(image),并且被设计为匹配环形升高部的环形沟槽。
[0009]升高部和凹槽相互作用,使得相对的密封表面(S卩,凹槽的内表面和升高部的外表面)形成窄密封间隙。该密封间隙用作对于如下纤维的屏障,该纤维在压实过程期间从纤维材料拆离并且传送到在抽吸鼓与驱动元件之间的轴向间隙中。在该轴向间隙中,纤维碰撞升高部并且由该升高部停止运动。迷宫密封迫使纤维经历方向变化,这使得纤维几乎不可能经过该密封间隙。
[0010]由于升高部和凹槽的相互作用,有可能控制在抽吸鼓和驱动元件之间的轴向间隙中的纤维流。因此,防止纤维流动到设置在抽吸鼓的端面上的凸起部的外周并且安置在此处。由此确保了,在压实装置的操作期间,驱动元件的内表面具有与抽吸鼓的凸起部的外周的直接接触。因此确保了驱动扭矩从驱动元件到抽吸鼓的持续传输。相比于现有技术,因此能够在不具有相对大量的维护工作的前提下操作压实装置。为了进一步加强密封,还可能在抽吸鼓的端面上设置多个外周升高部,并且因此驱动元件在指向抽吸鼓的端面的那一侧上具有多个外周凹槽,所述升高部接合到所述凹槽中。
[0011]已经证实有利的是,抽吸鼓的至少一个升高部具有为l-5mm的高度,其中该高度是升高部沿凸起部的方向从抽吸鼓的端面前进的轴向延伸量。实验证实,在该区域中的升高部的高度产生强的密封效果。
[0012]还有利的是,在升高部和凹槽的外侧,所述抽吸鼓和驱动元件的端面具有为0.Ι-Ο.5mm 的间距。窄间距确保了 ,仅被拆离纤维的少部分能够传送到该间隙中。在较宽间隙的情况下,有可能使得位于该间隙中的纤维由于抽吸鼓的旋转而自主地变得松散。
[0013]还有利的是,所述至少一个升高部在所述凸起部的外周表面与所述抽吸鼓的端面之间形成台阶形凸起部,使得凸起部从旋转轴线沿径向方向从凸起部的外周延伸。凸起部的外径有利地在抽吸鼓的外径的50-75%之间。实验证实,借助于台阶形凸起部实现强的密封作用。此外,具有台阶形凸起部的抽吸鼓能够被容易地制造,并且因此具有低成本。
[0014]还有利的是,所述凸起部的从所述旋转轴线径向向外指向的表面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处于在5-45°的角度,使得所述凸起部的外径朝向所述抽吸鼓的端面不断地减少。由于凸起部的锥形构造,在凸起部的外周表面与抽吸鼓的端面之间形成凹槽,纤维能够安置在该凹槽中。实验证实,由此进一步加强了密封作用。
[0015]最后有利的是,所述驱动元件是旋转对称的,使得在驱动元件的两个端面上都存在至少一个凹槽。由此防止驱动元件的错误安装。
【附图说明】
[0016]参考下述示例性实施例更详细地示出并描述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
[0017]图1示出了环锭纺纱机的纺纱站的示意性侧视图,所述纺纱机具有牵伸系统单元以及随后的压实装置;
[0018]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局部放大图X,其中压实装置的两个相邻地定位的牵伸系统单元以及两个可旋转地支撑的抽吸鼓被紧固到载架上;
[0019]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抽吸鼓以及驱动元件的根据图2的局部放大图Y;
[0020]图4示出了根据图3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抽吸鼓和驱动元件的另一实施例;以及
[0021]图5不出了根据图4的局部放大图Z。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图1示出了纺纱机(环锭纺纱机)的纺纱站I的示意性侧视图,所述纺纱机包括牵伸系统单元2,该牵伸系统单元设置有一对喂入罗拉3、4、一对中间罗拉5、6以及一对交付罗拉
7、8。盖板10、11分别围绕中间罗拉5、6被引导,每个盖板被保持在围绕笼的所示位置,该笼未被更详细地示出。所述罗拉对的上部罗拉4、6、8被设计为压力罗拉,其经由轴杆4a、6a、8a被可旋转地支撑在可枢转地支撑的压力臂9上。压力臂9被支撑以便能够绕轴杆12枢转,并且如示意性地示出的,由弹簧元件F作用在其上。罗拉4、6、8经由被示意性地示出的弹簧加载分别被压靠在罗拉对的下部罗拉3、5、7上。如示意性示出的,罗拉对3、5、7被连接到驱动器A。压力罗拉4、6、8经由被驱动的下部罗拉3、5、7被驱动,盖板11经由盖板10通过摩擦被驱动。被驱动罗拉5的外周速度稍大于被驱动罗拉3的外周速度,使得被喂入牵伸系统单元2的呈粗纱L形式的纤维材料经受在该对喂入罗拉3、4与该对中间罗拉5、6之间的断裂牵伸。在该对中间罗拉5、6与该对交付罗拉7、8之间形成纤维材料L的主牵伸,其中交付罗拉7比中间罗拉5具有明显更高的外周速度。
[0023]如从图2显而易见的(根据图1的视图X),压力臂9与两个相邻的牵伸系统单元2(双牵伸系统)相关联。由于相邻牵伸系统单元2和压实模块VM的元件是相同的或者在一些情况下被设置处于镜像位置,因此这些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
[0024]在牵伸系统单元2之后,纺纱机包括可枢转地支撑的压实模块VM,其用于压实由牵伸系统单元2交付的纤维材料V。压实模块VM被翻新到牵伸系统单元2上。压实模块VM包括两个被驱动且回转的抽吸鼓14,所述抽吸鼓由抽吸空气来作用并且以轴向平行的方式并且彼此间隔开地可旋转地支撑在支撑件16上。支撑件16包括被连接到负压源SP的抽吸通道SK,所述抽吸通道经由合适的嵌件15被连接到抽吸鼓14的内部。在WO 2012068692 Al中详细地描述了压实模块VM。
[0025]由该对交付罗拉7、8交付的被牵伸纤维材料V向下偏转,并且传送到后续抽吸鼓14的抽吸区域SZ的区位中。该具体抽吸鼓14设置有在其外周上延伸的穿孔或开口。在每种情况下,被固定地支撑的抽吸嵌件15被设置在可旋转地支撑的抽吸鼓14内侧。如在图2中示意性地示出的,该具体抽吸嵌件15可经由保持器件(未被更详细地示出)通过载架16被保持在其安装的固定位置。
[0026]如示意性示出的,具体抽吸嵌件15在其外周的基本上在抽吸区域SZ上方延伸的部分上具有抽吸狭槽S(图2)。该具体抽吸鼓15经由轴承K在其外端的区域中被可旋转地支撑在轴17上。固持环18被安装在轴17上以用于轴向固定抽吸鼓14,该固持环在操作期间防止抽吸鼓14的轴向移位。
[0027]轴17被紧固在载架16的容座19中。在容座19的区域中,轴17具有稍微更大的直径,而轴17的从该容座在两侧上延伸的两端具有渐缩的直径,并且被用于容纳该具体轴承K。在其端面35(8卩,在背离载架16的一端),该具体抽吸鼓14具有带有外径Dl的环形凸起部13。环形驱动元件20的内表面IF的一部分安置在凸起部13的外周AU的一部分上,其中该内表面IF的间距具有直径D2。驱动元件20被设计为摩擦轮。
[0028]在如图2所示的位置,该具体抽吸鼓14处于工作位置,在该工作位置中,驱动元件20的外周U经由被合适施加的压力负载安置在被驱动交付罗拉7的外周上。也就是说,驱动元件20经由来自罗拉7的摩擦以第一传动比被驱动。类似地,经由摩擦,摩擦轮20以第二传动比将驱动传递至抽吸鼓14的环形凸起部13。这发生在具有摩擦轮20的内径D2的内表面IF以及具有外径Dl的凸起部13的外周AU彼此接触或彼此安置所处的点处。
[0029]如下实施例(未示出)也是可能的,其中环形驱动元件在其外周上设置由齿,该齿与交付罗拉7的齿接合,其中驱动元件具有带有内表面IF的间距,所述内表面安置在凸起部13的平面状外表面AU上,如在图2的示例中所示的。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比具有互锁驱动连接,而第二传动比经由摩擦连接被实施。
[0030]如从图2显而易见的,罩盖21被紧固到环形凸起部13的区域中,该罩盖经由其外径突出超过摩擦轮20的间距D2。罩盖21设置有环形凸起部40,该环形凸起部40突出到抽吸鼓14的环形凸起部13的间距中。环形凸起部40的外径被选择成使得在如图2所示的位置,该环形凸起部在该凸起部13的间距内侧施加夹持作用。如示意性示出的,环形凸起部40可设置有附加的向外突出的凸轮,用于固定罩盖21的该凸轮接合在凸起部13的间距内侧的外周凹槽中。由于该罩盖21,摩擦轮20沿轴向方向在凸起部13上被保持就位,其中在操作位置,在抽吸鼓14的端面35与驱动元件20之间存在轴向间隙。
[0031]在压实过程期间,各个纤维可从要被压实的纤维材料V拆离并且安置在抽吸鼓14的外周38上。这些纤维能够沿抽吸鼓14的端面35的方向运动,并且由此传送到抽吸鼓14的端面35与摩擦轮20之间的轴向间隙中。纤维的运动例如可由抽吸鼓14的旋转引发,或者由借助于抽吸鼓14的旋转产生的空气流来引发。存在这样的风险,传送到轴向间隙中的纤维将移动到凸起部13的外周AU上并且附接到其上。因此,摩擦轮20的内表面IF不再与凸起部13的外周AU直接接触,由此不再确保驱动扭矩从摩擦轮20到抽吸鼓14上的持续传输。因此,抽吸鼓14与牵伸系统2的下部交付罗拉7之间的速度比会改变。因此,要被压实的纤维材料V在压实区域SZ中被压缩,这会负面地影响纤维材料V的压实质量。因此在压实装置VM的一定操作时间之后有必要将摩擦轮20移离抽吸鼓14并且从凸起部13的外周AU移除被收集的纤维。这需要大量的维护工作并且导致纺纱机的长停机时间。
[0032]如从图2显而易见的,相邻纺纱站的两个抽吸鼓14被可旋转地支撑在被紧固在载架16上的轴17上。抽吸鼓14以及相应摩擦轮20—起相对于载架16以镜像的方式设置。
[0033]在抽吸区域SZ之后,针对每个抽吸鼓14设置夹钳罗拉23,该夹钳罗拉经由压力负载而安置在具体抽吸鼓14上,并且与该抽吸鼓一起形成夹钳线P。该具体夹钳罗拉23被可旋转地支撑在轴杆22上,该轴杆22被紧固到支撑元件25上,该支撑元件25经由螺钉27连接到弹簧元件26。经由弹簧元件26,沿抽吸鼓14的方向产生夹钳罗拉23的接触力,该弹簧元件26经由示意性示出的螺钉27被紧固到载架16上。与此同时,夹钳线P形成所谓的“止捻件”,纤维材料在加捻的情况下以压实纱线FK的形式从该止捻件沿传送方向FS被喂入到被示意性示出的环锭纺纱装置I。
[0034]抽吸通道SK在载架16内延伸,该抽吸通道具有在该载架16的端部件的内表面上的开口 S2以及另一开口 SI,该另一开口设置在容座19的区域中并且被连接到具体抽吸嵌件15的内部29。在工作位置中,开口 S2被设置成与抽吸管41中的开口 SR相对,由此抽吸管41的内部被连接到抽吸通道SK。如从图1显而易见的,抽吸管41经由一个或多个连接通道42被连接到中心主通道43。该通道43被连接到负压源SP,该负压源可经由控制单元ST被控制。
[0035]在夹钳线P和线轴33之间发生断线的情况下,为了能够抽吸经由夹钳点P被进一步交付的纱线FK,抽吸管30被紧固到载架16的每侧上,其面向载架16的相应开口 31被连接到通道SKο具体抽吸管30的从载架16看的向外突出的端部被封闭。沿下拉纱线FK的方向指向的开口 32被设置在具体抽吸管30的外周的一部分上。也就是说,如果经由抽吸通道SK发生断线,则另一被交付的线或纱线的端部在由负压源SP产生的负压的作用下经由该具体抽吸管30被喂入到抽吸管30中,并且抽吸管将线或纱线经由通道42交付至主通道43,以用于进一步供应到收集站。
[0036]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驱动元件20的抽吸鼓14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根据图2的局部放大图Y。抽吸鼓14具有在其端面35上的环形升高部36。该升高部36与抽吸鼓14的凸起部13同轴地延伸,并且从旋转轴线(Al)看,被设置成与凸起部13的外周AU具有径向间距。升高部36具有为1-5_的高度H。高度H沿轴向方向朝向抽吸鼓14延伸。相反地,在其面向抽吸鼓14的端面35的端面46上,驱动元件20具有环形凹槽37,升高部36突出到该环形凹槽中。升高部36和凹槽37相互作用,以使得沿轴向和径向方向彼此相对地设置的密封表面形成窄密封间隙DS。密封间隙DS(迷宫密封)用作对于如下纤维的屏障,该纤维在压实过程期间从要被压实的纤维材料V已经被拆离并且已经传送到在抽吸鼓14的端面35与驱动元件20的端面46之间的轴向间隙A中。在轴向间隙A中,纤维碰撞升高部36并且由该升高部停止运动。迷宫密封迫使纤维经历方向变化,这使得纤维几乎不可能经过密封间隙DS。
[0037]与现有技术(图2)相比,轴向间隙A中的纤维流经由环形升高部36和环形凹槽37的相互作用而被控制。在较大间隙A(例如,0.5mm)的情况下,位于间隙A中的纤维还能够再次沿朝向抽吸鼓14的外周表面38的方向向外运动。因此,防止纤维传送到凸起部13的外周AU并且安置在此处。由此确保了,在压实装置VM的操作期间,驱动元件20的内表面IF与凸起部13的外周AU具有直接接触。因此确保了驱动扭矩从驱动元件20至抽吸鼓14的持续传输。与现有技术相比,因此能够在不具有相对大量的维护工作的前提下能够操作压实装置VM。
[0038]抽吸鼓14具有阳极化涂层,并且设置有在其外周上延伸的穿孔或开口。开口形成一排的孔图案。被固定地支撑的抽吸嵌件15被设置在抽吸鼓14的内部28,该抽吸嵌件具有在其外周的一部分上的抽吸狭槽S。抽吸嵌件15经由未被更详细示出的保持器件被保持在载架16上的安装固定位置(图2)。抽吸鼓14在其外端的区域中经由轴承K被可旋转地支撑在轴17上,其中轴承K止靠在抽吸鼓14的止动件34上并且从抽吸鼓14的外端被安装。固持环18在操作期间防止抽吸鼓14的轴向移位,该固持环被安装在轴17上以用于轴向地固定抽吸鼓
14。还可能的是,抽吸鼓14以可旋转地固定的方式被紧固到轴17上,并且轴17被可旋转地支撑。
[0039]透明罩盖21被紧固到环形凸起部13的区域中,该罩盖经由其外径突出超过摩擦轮20的间距D2。罩盖21设置有环形凸起部40,其突出到抽吸鼓14的环形凸起部13的间距中。环形凸起部40设置有附加的向外突出的凸轮,用于固定罩盖21的该凸轮接合在凸起部13的间距内的外周凹槽中。
[0040]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驱动元件20的抽吸鼓14的另一实施例。如在前述示例性实施例(图3)那样,抽吸鼓14在其外端的区域中经由轴承K被支撑在轴17上。固持环18被安装到轴17上以用于轴向固定抽吸鼓14,该固持环在操作期间防止抽吸鼓14的轴向移位。抽吸鼓14设置有在其外周38上延伸的穿孔或开口。固定地支撑的抽吸嵌件15被设置在抽吸鼓14的内部28,该抽吸嵌件具有位于其外周的一部分上的抽吸狭槽S。抽吸嵌件15经由未被更详细示出的保持器件被保持在载架16上处于被安装的固定位置中(图2)。
[0041]与图3的示例性实施例相比,抽吸鼓14具有在凸起部13的外周AU与抽吸鼓14的端面35之间的台阶形凸起部13。凸起部13的从旋转轴线AI径向向外指向的表面39是锥形的,并且因此凸起部13的外径DE(图5)朝向抽吸鼓14的端面35不断地减少。摩擦轮20是旋转对称的,并且在其两侧上具有环形沟槽37、45,所述环形沟槽从摩擦轮20的内表面IF径向向外延伸。沟槽37、45被设计成匹配升高部36的容座。摩擦轮20的旋转对称设计防止摩擦轮20的错误安装。
[0042]罩盖21被紧固在环形凸起部13的区域中,该罩盖经由其外径突出到摩擦轮20的沟槽45中。与在图3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的情况一样,罩盖21也设置有环形凸起部40,其突出到抽吸鼓14的环形凸起部13的间距中。由于该罩盖21,摩擦轮20沿轴向方向在环形凸起部13上被保持就位,其中在操作位置,轴向间隙A形成凸起部和凹槽的外侧。轴向间隙A在0.Ι-Ο.5mm之间。窄密封间隙DS形成在升高部36与沟槽37相互作用所处的密封区域中。由于密封间隙DS,防止了从抽吸鼓14的外周38传送到间隙A中的纤维移动到凸起部13的外周AU上并安置在此处。
[0043]在图5(图4的视图Z)示出了抽吸鼓14的凸起部13的放大图。凸起部13的从旋转轴线Al径向向外指向的表面39被设置成相对于旋转轴线Al处于5-45°的角度b,尤其使得凸起部13的外径DE朝向抽吸鼓14的端面35不断地减少。由于升高部36的带齿构造,凹槽44形成于凸起部13的表面39与抽吸鼓14的端面35之间。从抽吸鼓14的外周38传送到间隙A(图4)中的纤维能够安置在凹槽44中。由于该凹槽44,能够防止纤维移入到凸起部13的外周AU的区域中。升高部36的最大外径DE在抽吸鼓14的外径DS的50-75%之间(DE=0.5-0.75 DS)。升高部36的高度H在1-5mm之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压实纺纱机上的纤维材料(V)的压实装置(VM),所述纺纱机具有可旋转支撑的抽吸鼓(14),并且所述纺纱机具有环形驱动元件(20),所述环形驱动元件在操作位置中经由其内表面(IF)的一部分安置在凸起部(13)的圆形外周表面(AU)的一部分上,所述凸起部与所述抽吸鼓(14)的旋转轴线(Al)同轴地延伸并且被安装到所述抽吸鼓(14)的端面(35)上,所述纺纱机还具有在所述抽吸鼓(14)的端面(35)和驱动元件(20)的指向所述抽吸鼓(14)的一侧之间的间距(A),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A)设置有借助于成形元件的彼此接合实现的无接触的密封,所述间距(A)用作对于如下纤维的屏障,该纤维在压实过程期间从所述纤维材料被拆离并且传送到在所述抽吸鼓(14)与所述驱动元件(20)之间的轴向间隙(A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实装置(VM),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鼓(14)在其具有所述凸起部(13)的端面(35)上包括至少一个外周升高部(36),并且所述驱动元件(20)在指向所述抽吸鼓(14)的端面(35)的一侧(46)上包括至少一个外周凹槽(37),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升高部(36)突出到所述至少一个凹槽(37)中,并且所述升高部(36)和所述凹槽(37)—起形成无接触的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实装置(VM),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抽吸鼓(14)的端面上设置多个外周升高部(36),并且因此所述驱动元件(20)在指向所述抽吸鼓(14)的端面(35)的端面的那一侧上具有多个外周凹槽(37),所述升高部接合到所述凹槽(37)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实装置(VM),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吸鼓(14)的至少一个升高部(36)具有为l-5mm的高度(H)。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实装置(VM),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升高部(36)和所述凹槽(37)的外侧,所述抽吸鼓(14)和驱动元件(20)的端面(35、46)具有为0.1-0.5mm的间距(A)。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实装置(VM),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升高部(36)具有在所述凸起部(13)的外周表面(AU)与所述抽吸鼓(14)的端面(35)之间的台阶形凸起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实装置(VM),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元件(20)在其两侧上具有环形沟槽(37,45),所述环形沟槽从所述驱动元件(20)的内表面(IF)径向向外延伸并且被设计成匹配所述升高部(36)的容座。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实装置(VM),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13)的从所述旋转轴线(Al)径向向外指向的表面(39)被设置成相对于所述旋转轴线(Al)处于在5-45°的角度(b),且所述凸起部(13)的外径(DE)朝向所述抽吸鼓(14)的端面(35)不断地减少。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实装置(VM),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元件(20)是旋转对称的。10.—种纺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纱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压实纤维材料(V)的压实装置(VM)。
【文档编号】D01H5/72GK205662643SQ201490001047
【公开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请日】2014年9月1日
【发明人】L.马里纳, R.内格里, G.施内德
【申请人】里特机械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