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热敏打印机用自动上纸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热敏打印机用的部件,尤其是一种热敏打印机用自动上纸机构。
在现有技术中,热敏打印机大多是将打印头和打印辊装在同一机架上,在上纸时是靠抬起机构将打印头或打印辊抬起,使打印头与打印辊分离出一个间隙,再将打印纸沿进纸通道送入,在打印头和打印辊之间的间隙通过,然后放下抬起机构,使打印辊将打印纸压紧在打印头上,就可以实施打印。这种结构存在的问题是,上纸时必须是手动操作费时、费力,并还需要一定的熟练技巧才能保证上纸无误,而当出现塞纸故障时,排除故障也很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热敏打印机用自动上纸机构技术方案,该方案可实现在装纸时能自动上纸,又不分离打印头和打印辊,且保证了打印头和打印辊之间所需压力,同时在排除塞纸故障时也很方便。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主要包括有机座和机座内装的热敏打印头、传动机构驱动的打印辊和切纸刀,本方案的特点是在所述的机座的顶部有一个翻转上盖,翻转上盖的端部和机座构成出纸口,而所述的切纸刀正对该出纸口,切纸刀又与出纸通道相通;在打印辊的上部柱面上有退纸辊与之接触,退纸辊通过退纸辊支架安装在翻转上盖上,在退纸辊的下方有进纸辊与打印辊的柱面接触,进纸辊则装在进纸辊支架上,在进纸辊的下方为进纸通道。本方案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的退纸辊支架是安装在出纸口上方的翻转上盖上。所述的进纸辊支架是一个向下弯曲的弧形板。
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可知,由于在该方案中打印头和打印辊均是安装在机座内不需要分离,这可保证打印头和打印辊在打印时所需的压力。在打印辊的柱面上,上有退纸辊下有进纸辊与之接触,所述的退纸辊又是装在翻转上盖上,可随翻转上盖翻转,脱离与打印辊的接触。在装纸时,打开翻转上盖,将打印纸从退纸辊下通过由出纸口引出,然后,盖合翻转上盖,打印纸既被退纸辊压在打印辊上,当需要打印时,打印辊转动带动打印纸后退,在打印纸脱离退纸辊后,就自动落在进纸辊上,由于进纸辊支架是一个向下弯曲的弧形板,这就迫使打印纸落入打印辊和进纸辊的入口处,此时,打印辊就带动打印纸进入打印辊和进纸辊之间,并驱动打印纸进入进纸通道和打印辊与打印头之间进行打印,完成自动进纸,打印完后的打印纸由出纸通道进入切纸刀再由出纸口输出。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例,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部分剖视示意图。
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方案的热敏打印机用自动上纸机构,主要包括有机座1和机座1内装的热敏打印头11、传动机构2驱动的打印辊9和切纸刀5,本方案的特点是在所述的机座1的顶部有一个翻转上盖4,翻转上盖4的端部和机座1构成出纸口6,而所述的切纸刀5正对该出纸口6,切纸刀5又与出纸通道3相通;在打印辊9的上部柱面上有退纸辊8与之接触,退纸辊8通过退纸辊支架7安装在出纸口6上方的翻转上盖4上,在退纸辊8的下方有进纸辊10与打印辊9的柱面接触,进纸辊10则装在进纸辊支架13上,进纸辊支架13是一个向下弯曲的弧形板,在进纸辊10的下方为进纸通道12。
权利要求1.一种热敏打印机用自动上纸机构,主要包括有机座[1]和机座[1]内装的热敏打印头[11]、传动机构[2]驱动的打印辊[9]和切纸刀[5],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机座[1]的顶部有一个翻转上盖[4],翻转上盖[4]的端部和机座[1]构成出纸口[6],而所述的切纸刀[5]正对该出纸口[6],切纸刀[5]又与出纸通道[3]相通;在打印辊[9]的上部柱面上有退纸辊[8]与之接触,退纸辊[8]通过退纸辊支架[7]安装在翻转上盖[4]上,在退纸辊[8]的下方有进纸辊[10]与打印辊[9]的柱面接触,进纸辊[10]则装在进纸辊支架[13]上,在进纸辊[10]的下方为进纸通道[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敏打印机用自动上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退纸辊支架[7]是安装在出纸口[6]上方的翻转上盖[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敏打印机用自动上纸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纸辊支架[13]是一个向下弯曲的弧形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热敏打印机用自动上纸机构技术方案。该方案主要包括有机座和其内的热敏打印头、传动机构驱动的打印辊和切纸刀,本方案的特点是在机座的顶部有翻转上盖,翻转上盖和机座间构成出纸口,切纸刀正对该出纸口同时又与出纸通道相通;在打印辊的上部有退纸辊与之接触,退纸辊通过退纸辊支架安装在翻转上盖上,在退纸辊的下方有进纸辊与打印辊的柱面接触,进纸辊则装在进纸辊支架上,在进纸辊的下方为进纸通道。
文档编号B41J15/04GK2445920SQ0021552
公开日2001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17日
发明者袁勇, 杨民, 赵英新 申请人:威海北洋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