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上墨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8681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短上墨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平版印刷单元的短上墨单元,特别是用于胶印单元,其具有与印版圆筒相互作用并与雕刻辊配置相对应的涂覆辊,雕刻辊配置的每个雕刻辊使得油墨施加其上并与至少一个刮墨刀片相互作用。
背景技术
在公知的此类型的短上墨单元中,涂覆辊具有与印版圆筒直径相对应的直径。尽管由于该直径的一致性避免在印刷材料上出现称为重像的现象,具有与印版圆筒相同尺寸的涂覆辊在印刷机内通常需要非常少有的大量空间。为此,公知的短上墨单元同样通常只包括一个涂覆辊。出于空间的原因,这里不可以使用多个涂覆辊。由于涂覆辊的大直径,在公知配置的上墨单元内还具有大量的油墨。其结果是获得稳定的油墨/湿润溶液乳液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由于只设置一个涂覆辊,夹压点数量非常少,使得难以形成稳定的油墨/湿润溶液乳液。公知配置的另一缺陷在于由于涂覆辊的直径与印版圆筒的直径相关,难以改变模式。此外,圆筒需要非常硬的辊包覆物,不利地影响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使用简单和廉价的装置以尽管结构紧凑也可实现良好的印刷质量的方式改善介绍中所述类型的短上墨单元。
按照本发明,该目的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涂覆刀片配置具有与印版圆筒相互作用并在所述印版圆筒的转动方向上相互偏置的多个涂覆辊,并且雕刻辊配置具有在印版圆筒的转动方向上相互偏置并和涂覆辊一起形成辊系的多个雕刻辊,涂覆辊具有成对滚动并各自限定辊隙的辊,辊系的所有辊相对于印版圆筒的直径具有相对小的直径,这各自情况下,一个雕刻辊和一个涂覆辊在辊系的每个辊隙处相互作用,并且辊系的至少一端通过只与一个涂覆辊相互作用的雕刻辊形成。
这些方法有利地造成上墨单元的结构非常紧凑,而不考虑印版圆筒的直径,从而可以进行通用而不考虑印版。由于涂覆辊数量大,不仅避免重像,而且有利地获得印刷材料上的油墨薄膜高度均匀。大量的涂覆辊和雕刻辊还有利地造成大量的辊隙,对于形成稳定的油墨/湿润溶液乳液非常有利。由于涂覆辊和雕刻辊的直径相对于印版圆筒的直径相对小,其次可以实现存储在上墨单元内的油墨量相对少,其结果是可以非常快速地实现所需稳定条件。此外,这还可有利地影响油墨消耗。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优点在于具有相对小直径的涂覆辊可设置用于长上墨单元的标准包覆物,有利地影响生产成本。因此使用本发明的方法以高度简单和廉价的方式实现所述目的。
主要方法的有利改型和方便变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到明确。
辊系可方便地具有相同数量的雕刻辊和涂覆辊,辊系的一端由雕刻辊形成,另一端由涂覆辊形成。结果是特别紧凑和廉价的结构。
这里,雕刻辊可最好相对于涂覆辊以如下方式偏置,使得在印版圆筒的转动方向上看到的辊系的前部通过雕刻辊形成。因此,使用特别简单和紧凑的装置可以获得所需良好的印刷质量。
在印版圆筒的转动方向上看到位于最前面的涂覆辊配置的最后涂覆辊可有利地对应于至少一个压辊,该压辊以其周边区域相互作用,并通过印版圆筒滚动,并且最好可以摆动方式驱动。通过该装置可以特别可靠地避免所谓的重像现象。
抑制重像现象的另一有利的方法在于雕刻辊的挖空体积是不同的。因此,特别方便的变型在于在印版圆筒的转动方向看到的最后面的雕刻辊具有最大的挖空体积,并且布置在另一个雕刻辊后面的每个雕刻辊的挖空体积小于布置在其前面的各自雕刻辊的挖空体积。
这里,雕刻辊的雕刻精细度随着挖空体积减小而增加,因此有利地防止了波纹的形成。
主要方法的另一有利的变型在于雕刻辊的直径不同于涂覆辊的直径,雕刻辊可以具有相同的直径,而涂覆辊可以具有相同的直径。因此采用许多标准部件可以实现特别简单和廉价的结构。但是在各自情况下,上墨单元辊的直径显著小于即版圆筒的直径。
主要方法的其他有利变型和方便的改型在其他的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到明确,并可以从以下结合附图的实例说明中更加详细地进行收集。


图1和2表示具有辊系的示例性实施例,辊系以涂覆辊开始并各自具有两个和三个涂覆辊,以及相同数量的雕刻辊;图3表示图1的变型,它在辊系的后端具有另外的雕刻辊;图4表示图1的变型,它以雕刻辊开始并以涂覆辊结束。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应用的主要领域在于用于间接或直接平版印刷的平版印刷单元,其形式为用于间接或直接胶版印刷的胶版印刷单元。此类型的印刷单元的基本结构和操作方法本身是公知的,因此这里不需要进一步说明。
图1-4所示的胶版印刷单元包括印版圆筒1、转印圆筒2和压印圆筒3。印刷材料幅12通过转移圆筒2和压印圆筒3之间。在湿胶版印刷的情况下油墨和湿润溶液施加到印版圆筒1上。上墨单元4设置成供应油墨。湿润单元(未更加详细表示)可设置成供应湿润溶液。在无水胶版印刷的情况下省略湿润单元。
上墨单元4构造成短上墨单元。它包括与印版圆筒1相互作用并在所述印版圆筒1的转动方向上偏置的多个涂覆辊5、6和对应于所述涂覆辊并在印版圆筒1的转动方向上相互偏置并与涂覆辊一起形成辊系的多个雕刻辊,在各自情况下该辊成对滚动并限定辊隙。雕刻辊和涂覆辊各自在辊系内在每个辊隙上相互作用。辊配置各自构造如下,使得辊系的至少一端由雕刻辊形成。涂覆辊和雕刻辊两者相对于印版圆筒1的直径具有相对小的直径。在所示实例中,设置两个涂覆辊5、6和两个雕刻辊7、8。图2所示的实例包括三个涂覆辊5、6、15和三个雕刻辊7、8、13。在各自情况下,涂覆辊相对于印版圆筒1具有显著小的直径,因此与后者直径不同。这里,涂覆辊的直径至多是印版圆筒1直径的三分之一。多个涂覆辊可具有相同或不同的直径。在图1的实例中,涂覆辊5、6各自具有相同的直径,该直径为印版圆筒直径的三分之一。在图2的实例中,涂覆辊15的直径小于涂覆辊5、6的直径,这里与第一实例相对应。
雕刻辊可同样具有相同的直径或不同的直径。在所示的实例中,雕刻辊7、8或7、8、13各自具有相同的直径,该直径适当小于涂覆辊5、6的直径。在所示实例中,雕刻辊7、8或7、8、13的直径是涂覆辊5、6的直径的三分之二,这与图2的最小涂覆辊15的直径相对应。
涂覆辊5、6或5、6、15在其周边设置橡胶包覆物,可以如同长上墨单元那样提供相同的相对柔软并廉价的质量。雕刻辊7、8或7、8、13具有周边雕刻或腔室图案或类似物。这通过激光束在包括陶瓷材料的辊主体上的作用来形成。雕刻辊7、8或7、8、13在印版圆筒的圆周速度下通过驱动装置驱动(未在附图中详细表示)。涂覆辊5、6或5、6、15可以没有驱动,或者通过印版圆筒1以及在各自情况下与后者相互作用的雕刻辊的摩擦来进行驱动。
每个雕刻辊7、8或7、8、13从油墨供应装置供应油墨并通过至少一个刮墨刀片刮除。在图1和2所示的实例中,雕刻辊7、8或7、8、13各自对应于腔室类型刮墨刀片9、10或9、10、14,油墨供应到由两个刮墨刀片限定的所示腔室类型刮墨刀片的内部。勿庸置疑,雕刻辊还可对应于公共腔室类型的刮墨刀片或储墨槽和刮墨刀片等。
这里,雕刻辊以如下方式相对于相互隔开并在印版圆筒1的转动方向上相互偏置的涂覆辊交错,使得在印版圆筒1的转动方向上看到的所述辊系的后端由涂覆辊形成,并且前端由雕刻辊形成。这里,在印版圆筒1的转动方向上看到的涂覆辊配置的第一涂覆辊5只与一个雕刻辊相互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与印版圆筒1的转动方向上看到的后雕刻辊7作用。布置在第一涂覆辊5后面的每个涂覆辊(即图1涂覆辊6和图2的涂覆辊6、15)同时与雕刻辊(该辊还与布置在前面的各自涂覆辊作用)和另一布置在其后面的雕刻辊相互作用。
因此,在印版圆筒1的转动方向上看到的最后面的雕刻辊配置的第一雕刻辊7与第一涂覆辊5接触并与靠近所述第一涂覆辊5的第二涂覆辊6接触,涂覆辊5是在印版圆筒1的转动方向上看到的最后面的辊。第二雕刻辊8与第二和第三涂覆辊等接触。雕刻辊配置的最后一个雕刻辊与最后一个涂覆辊接触。在图1所示的实例中,该配置局限于两个涂覆辊5、6和两个雕刻辊7、8,最后面的第一雕刻辊7布置在两个涂覆辊5、6之间并与两个涂覆辊5、6接触,并且第二、前雕刻辊8只与第二、前涂覆辊6接触。在图2的实施例中,雕刻辊13是与一个涂覆辊(这里是涂覆辊15)接触的最前面的雕刻辊,而布置在其前面的两个雕刻辊7、8各自与两个涂覆辊接触。
至少一个压辊对应于最后一个涂覆辊,该辊是在印版圆筒1的转动方向上看到的涂覆辊配置的前面一个辊。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只设置一个压辊。在图2的实施例中,设置多个压辊,这里是设置压辊1、16。每个压辊与通过印版圆筒1滚动的最前面的涂覆辊6或15的周边区域相互作用并返回部分油墨。至少一个压辊(例如压辊11)可通过驱动器(未详细示出)以摆动方式(即在轴向前后)驱动。
在印版圆筒1的转动方向上相互偏置的雕刻辊7、8或7、8、13的挖空体积可以相同。挖空体积可以适当不同,以便以如下方式明确,使其朝着印版圆筒1的转动方向上看到的最前面的雕刻辊8或13减小。因此,具有最小挖空体积的雕刻辊在各自情况下是最前面的雕刻辊。具有最大挖空体积的雕刻辊在各自情况下是雕刻辊配置的最后面的雕刻辊7。位于它们之间的任何雕刻辊的挖空体积在这些体积之间。雕刻辊7、8或7、8、13的雕刻精细度随着挖空体积减小而增加。因此,具有最小挖空体积的最前面雕刻辊8或13具有最为准确的雕刻,具有最大挖空体积的后雕刻辊7具有粗糙的雕刻。可以避免由于不同挖空体积和不同雕刻精细度造成的波纹形成。
图3和4所示的实例的基本结构与图1的配置相对应。因此在以下文字中,只将说明不同之处以避免重复,相同参考标号用于相互对应的部件。
图3所示的实例不同于图1所示的配置之处在于印版圆筒1的转动方向上看到的后涂覆辊5对应于这里形成印版圆筒1的转动方向上看到的辊系后端的另一雕刻辊7。雕刻辊17对应于腔室类型的刮墨刀片18。在此实例中,雕刻辊的数量比涂覆辊的数量多一个,结果是雕刻辊设置在由雕刻辊和涂覆辊形成的辊系的两端。尽管雕刻辊17(与图1比较是附加的辊)需要额外的成本,该辊提供超越图1配置优点的优点,其中当上墨单元启动时,所需油墨可以非常快速供应到印版圆筒1。另外,附加雕刻辊即使在困难情况下也可以可靠地避免重像。因此,图3的实施例特别适用于特别容易出现重像的应用中。
图4所示的实例与图3所示的配置相比进行了简化,其中省略前雕刻辊,结果是如同图1的配置雕刻辊和涂覆辊一样多。在图4的配置中,与图1的配置相比,辊系的前端由涂覆辊(即涂覆辊6)形成,辊系的后端由雕刻辊(即雕刻辊17)形成。对于成本来说,图4的实施例和图1的实施例具有相同的需要。但是在许多情况下,希望将大量油墨供应到第一涂覆辊5,即印版圆筒的转动方向上看到的后涂覆辊5,并通过多个夹压点校正从印版圆筒1转印到所述涂覆辊上的彩色图像。图4的实施例可以特别适用于这种类型的情况。
权利要求
1.用于特别是胶版印刷单元的平版印刷单元的短上墨单元,其具有与印版圆筒(1)相互作用并对应于雕刻辊配置的涂覆辊配置,雕刻辊配置的每个雕刻辊(7、8、13、17)使得油墨施加其上并与至少一个刮墨刀片相互作用,其特征在于,涂覆辊配置具有与印版圆筒(1)相互作用并在所述印版圆筒(1)的转动方向上相互偏置的多个涂覆辊(5、6;5、6、15),并且雕刻辊配置具有在印版圆筒(1)的转动方向上相互偏置并和涂覆辊(5、6;5、6、15)一起形成辊系的多个雕刻辊(7、8;7、8、13;7、8;17、7),涂覆辊具有相互成对滚动并各自限定夹压点的辊,辊系的所有辊相对于印版圆筒(1)具有相对小的直径,在各自情况下一个雕刻辊(7、8、13、17)和一个涂覆辊(5、6、15)在辊系的各自夹压点处相互作用,并且辊系的至少一端由只与涂覆辊相互作用的雕刻辊形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上墨单元,其特征在于,辊系内的雕刻辊的数量比涂覆辊(5、6)的数量多一个,并且辊系的两端由雕刻辊形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短上墨单元,其特征在于,辊系具有相同数量的雕刻辊(7、8、13、17)和涂覆辊(5、6、15),其中辊系的一端由雕刻辊形成,并且另一端由涂覆辊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短上墨单元,其特征在于,在印版圆筒(1)的转动方向上看到的辊系的前端由雕刻辊(8或13)形成。
5.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短上墨单元,其特征在于,至少某些涂覆辊的直径最好与在印版圆筒(1)的转动方向上看到的后涂覆辊(5、6)的直径相同。
6.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短上墨单元,其特征在于,当具有多于两个涂覆辊(5、6、15)时,在印版圆筒(1)的转动方向上看到的前涂覆辊(15)最好具有比其他涂覆辊小的直径。
7.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短上墨单元,其特征在于,当具有小于三个涂覆辊(5、6)时,所有涂覆辊(5、6)的直径最好相同。
8.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短上墨单元,其特征在于,最厚的一个或多个涂覆辊(5、6)的直径至多是印版圆筒(1)直径的三分之一。
9.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短上墨单元,其特征在于,雕刻辊(7、8、13、17)的直径小于最厚的一个或多个涂覆辊(5、6)的直径。
10.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短上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有涂覆辊(7、8、13、17)的直径是相同的。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短上墨单元,其特征在于,雕刻辊(7、8、13、17)的直径是最厚的一个或多个涂覆辊(5、6)直径的三分之二。
12.如权利要求6-11任一项所述的短上墨单元,其特征在于,雕刻辊(7、8、13、17)的直径与印版圆筒(1)的转动方向上看到的前涂覆辊(15)的直径相对应,涂覆辊(15)具有比其他涂覆辊(5、6)小的直径。
13.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短上墨单元,其特征在于,在印版圆筒(1)的转动方向上看到的最后一个涂覆辊(6或15)在通过印版圆筒(1)滚动的周边区域上与至少一个压辊(11)相互作用。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短上墨单元,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压辊(11)可以摆动方式驱动。
15.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短上墨单元,其特征在于,雕刻辊(7、8、13、17)的挖空体积至少部分不同。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短上墨单元,其特征在于,雕刻辊配置的第一雕刻辊(7)是在印版圆筒(1)的转动方向上看到的最后面的辊,并具有最大的挖空体积,并且布置在另一雕刻辊(7)后面的每个雕刻辊(8)的挖空体积小于布置其前面的各自雕刻辊(7)的挖空体积。
17.如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短上墨单元,其特征在于,雕刻辊(7、8)的雕刻精细度随着挖空体积减小而增加。
18.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短上墨单元,其特征在于,雕刻辊(7、8)在印版圆筒(1)的圆周速度下驱动,并且涂覆辊(5、6)构造成通过摩擦进行驱动的辊。
19.如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短上墨单元,其特征在于,设置两个涂覆辊(5、6)和两个雕刻辊(7、8),两个涂覆辊(5、6)与雕刻辊配置的第一雕刻辊(7)相互作用,并且印版圆筒(1)的转动方向上看到的前涂覆辊(6)还与另一雕刻辊(8)相互作用。
全文摘要
用于平版印刷单元的短上墨单元,具有与印版圆筒(1)相互作用并对应于雕刻辊配置的涂覆辊配置,雕刻辊配置的每个雕刻辊(7、8)使得油墨施加其上并与至少一个刮墨刀片相互作用,涂覆辊配置具有与印版圆筒(1)相互作用并在印版圆筒(1)的转动方向上相互偏置的多个涂覆辊(5、6),并且雕刻辊配置具有在印版圆筒(1)的转动方向上相互偏置并和涂覆辊(5、6)一起形成辊系的多个雕刻辊(7、8),涂覆辊具有相互成对滚动并各自限定夹压点的辊,辊系的所有辊相对于印版圆筒(1)具有小直径,在各自情况下雕刻辊(7、8)和涂覆辊(5、6)在辊系的各自夹压点处相互作用,并且辊系的至少一端由只与涂覆辊相互作用的雕刻辊形成。
文档编号B41F31/02GK1626338SQ200410100638
公开日2005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2日
发明者R·康拉德 申请人:曼·罗兰·德鲁克马辛伦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