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校正在行式头喷墨打印机中的喷墨量的方法

文档序号:2480482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校正在行式头喷墨打印机中的喷墨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校正在行式头喷墨打印机中的喷墨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喷墨头包括大量用于喷墨的喷嘴以及分别与这些喷嘴连接的墨流动通道。这些墨流动通道包括用于产生出喷墨压力的压力腔室。通过从喷嘴向打印介质喷墨,从而在打印介质上形成所期望的图像。在这种喷墨头中,从喷嘴中喷射出的墨量会随着在生产这些喷嘴和墨流动通道过程中的精度上的变化、在墨流动通道的形状上的变化、在用于在压力腔室中产生出压力的致动器的特性上的变化等而变化。已经提出了这样一种技术将喷墨表面分成多个区块,每个区块具有多个喷嘴;通过光学传感器检测每个区块在将墨滴从喷嘴喷射到打印介质上时在打印介质上形成的打印结果;并且根据检测结果校正每个区块从喷嘴喷射出的墨量(参见美国专利No.6,832,825)。

发明内容
根据美国专利No.6,832,825,因为针对每个区块校正喷嘴的喷墨量,所以能够容易地抑制喷嘴之间在喷墨量方面的变化,使得能够减小打印结果中的浓度不均匀性。但是如果打印介质的表面状态变化,则光学传感器不能精确检测墨点的形状。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精确地校正喷嘴的喷墨量,从而难以抑制打印结果中的浓度不均匀性。
另外,在喷墨量方面的变化造成在打印结果中的浓度不均匀性。尤其在其中通过单次打印在打印介质上形成图像的行式头喷墨打印机的喷墨头中,因为喷墨表面沿着一个方向拉长,所以在喷墨量方面的变化趋向于增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校正在行式头喷墨打印机中喷墨量的方法,其中能够可靠地抑制在打印结果中的浓度不均匀性。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方法校正了在行式头喷墨打印机中的喷墨量。该方法包括测量从包括至少一个喷嘴的每个区块喷射出的墨量,在喷墨头中形成有多个喷嘴,所述多个喷嘴被分成多个所述区块;并且根据在每个区块中测量出的喷墨量获得用于每个区块的校正系数。这些校正系数使得在这些区块之间在每个喷嘴的喷墨量方面的差异变得较小。
如果如在美国专利No.6,832,825中所述一样检测打印结果,则可能会出现由于在打印介质的表面状态中的变化而导致的打印误差。相反,根据该方法,因为实际测量出每个区块的喷墨量,所以不会出现由于在打印介质的表面状态中的该变化而导致的这种误差。因此,能够精确地计算出校正系数,从而能够可靠地抑制在打印结果中的浓度不均匀性。因为用于实际测量出喷墨量的该装置比任何光学传感器都简单,所以能够以较低成本计算出用于喷墨量的校正系数。因此,能够降低生产该行式头喷墨打印机的成本。
测量可以包括测量从n个区块的每一个区块喷出的墨量,所述n个区块由沿着打印介质的输送方向延伸的n-1条虚拟线分成,其中n表示等于或大于2的自然数。根据该结构,能够有效地限制在相对于喷墨头的长度方向的喷墨量变化对图像品质施加较大的不利影响。
这些虚拟线可以通过在喷墨头中沿着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结构变化点。例如,喷墨头可以包括流动通道单元和多个致动器单元。在该流动通道单元中,形成有所述多个喷嘴。所述多个致动器单元具有梯形形状。所述致动器单元布置在流动通道单元上,使得相邻致动器单元的斜边在沿着输送方向观察时相互重叠。每条虚拟线可以通过每个结构变化点,在所述每个结构变化点处每个致动器单元的斜边与每个致动器单元的短边相交。根据该结构,由于喷墨头的该结构所以能够更充分地校正喷墨量。
可以只进行一次测量。根据该结构,能够在短时间内执行喷墨量的检测,从而能够更大地降低生产该行式头喷墨打印机的成本。
测量可以在改变虚拟线的位置的同时进行多次。获得步骤可以包括根据已经在所述多次测量中的一次测量中测量出的在每个区块中的喷墨量获得每个区块的校正系数。根据该结构,能够确定出最有效的区块,从而能够精确地校正喷墨量。
测量可以包括输入用于喷墨的输入信号。测量和获得步骤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输入信号重复多次,从而获得用于各个输入信号的校正系数。根据该结构,即使在对于灰度打印等而言给出多个输入信号的情况中也能够更精确地校正喷墨量。
测量可以包括针对每个区块测量以下墨量,即在只从包括在每个区块中的喷嘴喷射出墨时在与喷墨头连接的墨容器中减少的墨量。根据该结构,能够很容易实际测量出每个区块的喷墨量。
获得步骤可以包括获得使在这些区块中的每个喷嘴的喷墨量彼此相等的校正系数。根据该结构,能够更可靠地抑制在喷墨量方面的变化。


图1为其上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用于校正喷墨量的方法的打印机的示意性结构图;图2为在图1中所示的其中一个头主体的平面图;
图3为由在图2中所示的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的放大图;图4为沿着在图3中的IV-IV线剖开的剖视图;图5A和5B为在图2中所示的其中一个致动器单元的放大图;图6为在图1中所示的控制器的功能方框图;图7为在图6中所示的打印控制部分的功能方框图;图8为一平面图,显示出在图1中所示的其中一个头主体中的喷墨区域;图9为用于测量从在图8中所示的每个区块中的喷嘴喷射出的墨量的系统结构的视图;图10显示出用于测量从在图8中所示的每个区块中的喷嘴喷射出的墨量的系统结构的改进实施例;图11为用来说明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用于校正喷墨量的方法的视图;图12为根据第三实施方案的控制器100的功能方框图;图13为在灰度级数目m为3并且波形图案种类数目n为4时波形图案的实施例;并且图14为根据一改进实施方案的控制器100的功能方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参照这些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案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1对其上应用了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校正喷墨量的方法的打印机进行说明。在图1中所示的打印机1为行式头彩色喷墨打印机,它具有四个固定的喷墨头2,每个喷墨头成形为沿着与用平面图显示出图1的纸张垂直的方向伸长的狭长矩形。在图1中,打印机1具有设在其下部中的馈纸单元14、设在其上部中的接纸部分16和设在其中部中的输送单元20。打印机1还具有用于控制打印机1的操作的控制器100(参见图6)。
馈纸单元14具有一纸张存放部分15和一馈纸辊45。相互层叠的矩形打印纸张P可以存放在纸张存放部分15中。馈纸辊45按照将在纸张存放部分15中的打印纸张P朝着输送单元20馈送这样一种方式将打印纸张P一张接一张地朝着输送单元20馈送。打印纸张P存放在纸张存放部分15中,从而能够沿着与每张纸P的长边平行的方向馈送这些纸张P。两对馈送辊18A、18B、19A和19B沿着输送通道设置在纸张存放部分15和输送单元20之间。从馈纸单元14馈送出的一张打印纸P由馈送辊18A和18B以该张打印纸P的一个短边作为前端在图1中向上输送,然后由馈送辊19A和19B向左朝着输送单元20输送。
馈纸辊45的旋转轴相对于与纸张存放部分15的内壁(未示出)垂直的方向倾斜3°,从而该旋转轴随着它远离内壁而变得更靠近输送单元20。为此,由馈纸辊45拾取的这张打印纸P沿着与纸张存放部分15的内壁稍微倾斜的方向前进,从而强迫这张打印纸P的一个长边靠近纸张存放部分15的内壁。纸张存放部分15的内壁与输送单元20对这张打印纸P的输送方向平行。在这张打印纸P的一个短边到达馈送辊18A和18B之前,这张打印纸P的一个长边抵靠在纸张存放部分15的内壁上。然后,在这张打印纸P的一个长边抵靠在纸张存放部分15的内壁上的同时,这张打印纸P沿着纸张存放部分15的内壁朝着馈送辊18A和18B前进。通过使馈纸辊45相对于纸张存放部分15的内壁倾斜这样一种简单结构,可以校正这张打印纸P的偏移,同时能够确保连续馈送这张打印纸P。由馈送辊18A和18B夹持着的这张打印纸P通过馈送辊19A和19B朝着输送单元20馈送出。
输送单元20具有一环形输送皮带11和由该输送皮带11缠绕的两个皮带辊6和7。调节输送皮带11的长度,从而在缠绕在两个皮带辊6和7之间的输送皮带11中产生出预定的张力。通过将输送皮带11缠绕在两个皮带辊6和7之间,从而在输送皮带11上形成两个平面,这两个平面分别包括皮带辊6和7的公切线并且相互平行。这两个平面中面对着喷墨头2的一个平面用作这张打印纸P的输送表面27。在喷墨头2对这张打印纸P的上表面进行打印的同时,从馈纸单元14馈送出的这张打印纸P在输送皮带11的输送表面27上输送。之后,这张打印纸P到达接纸部分16。在该接纸部分16中,已经进行了打印的打印纸张P相互层叠。
四个喷墨头2的每一个喷墨头在其下端处具有一头主体13。如后面所述一样,该头主体13具有一流动通道单元4(参见图4)和粘接到该流动通道单元4上的致动器单元21。在流动通道单元4中形成有包括与喷嘴8连通的压力腔室10的大量单独墨流动通道32。致动器单元21能够对在所期望的压力腔室10中的墨施加压力。
每个头主体13成形成类似于长方体,它沿着与以平面图显示出图1的纸张垂直的方向是伸长的。四个头主体13沿着在显示出图1的纸张中的左右方向相互靠近设置。在四个头主体13的每个底面(喷墨区域)中形成有大量直径非常小的喷嘴8(参见图2)。从每个喷嘴8喷射出的墨颜色为品红色(M)、黄色(Y)、青色(C)和黑色(K)中的任一种。从属于一个头主体13的大量喷嘴8喷射出的墨颜色是相同的。从属于四个头主体13的大量排墨口中分别喷射出具有选自品红、黄、青和黑四种颜色的颜色的不同类型的墨。
在每个头主体13的底面和输送皮带11的输送表面27之间形成有一微小间隙。打印纸张P沿着穿过该间隙的输送通道在图1中从右向左输送。当这张打印纸P依次在四个头主体13下面通过时,根据图像数据从喷嘴8朝着这张打印纸P的上表面喷射墨,由此在这张打印纸P上形成所期望的彩色图像。
输送皮带11的外圆周表面11A用具有粘性的硅橡胶进行了处理。因此,当一个皮带辊6逆时针旋转(沿着在图1中的箭头A的方向)时,输送单元20能够将由馈送辊18A、18B、19A和19B馈送的打印纸张P朝着接纸部分16输送,同时利用外圆周表面11A的粘性将打印纸张P保持在输送皮带11的外圆周表面11A上。
两个皮带辊6和7与输送皮带11的内圆周表面11B接触。在该输送单元20的两个皮带辊6和7中,位于输送通道的下游侧上的皮带辊6与输送马达74连接。根据控制器100的控制来驱动该输送马达74转动。另一个皮带辊7为从动辊,它在由输送皮带11给出的旋转力作用下随着皮带辊6的转动而转动。
咬送辊38和39设置在皮带辊7附近,从而输送皮带11夹持在咬送辊38和39之间。咬送辊38和39的每一个辊具有一管体,其长度与皮带辊7的轴向长度大致相等并且能够自由转动。通过未示出的弹簧向下推压该咬送辊38,从而能够将馈送给输送单元20的打印纸张P压在输送表面27上。因为咬送辊38和39与输送皮带11合作来夹住打印纸张P,所以使这张打印纸P可靠地附着在输送表面27上。
在图1中在输送单元20的左侧上设有一脱纸板40。该脱纸板40的右端进入到打印纸张P和输送皮带11之间,从而使附着在输送皮带11的输送表面27上的打印纸张P脱离输送表面27。
两对馈送辊21A、21B、22A和22B设置在输送单元20和接纸部分16之间。在这张打印纸P的一个短边用作前缘的同时,从输送单元20排出的打印纸张P通过馈送辊21A和21B在图1中向上输送并且通过馈送辊22A和22B馈送给接纸部分16。
如图1所示,在咬送辊38和位于最上游侧上的喷墨头2之间设有作为包括光发射元件和光接收元件的光学传感器的纸面传感器33。纸面传感器33构造成使得光发射元件朝着在输送通道上的检测位置发射光,并且使得光接收元件接收反射光。从纸面传感器33输出的信号电平表示取决于在检测位置处存在/缺少打印纸张P的在反射光强度上的差异。也就是说,打印纸张P的前缘在输出信号电平迅速增大的时刻到达检测位置。因为可以根据纸面传感器33的输出信号发现打印纸张P的前缘到达检测位置中,所以根据该时刻将打印信号提供给喷墨头2。
下面将参照图2和3对每个头主体13进行详细说明。图2为在图1中所示的其中一个头主体13的平面图。图3为由在图2中的单点划线包围的区域的放大平面图。如图2和3所示,头主体13具有一流动通道单元4,在该流动通道单元4中形成有组成压力腔室组9的大量压力腔室10和大量喷嘴8。成之字形布置在两排上的梯形致动器单元21粘接在流动通道单元4的上表面上。更具体地说,每个致动器单元21设置成使得致动器单元21的平行相对侧边(上下侧边)沿着流动通道单元4的长度方向布置。相邻致动器单元21的斜边沿着流动通道单元4的宽度方向相互重叠。
流动通道单元4的在位置上与致动器单元21的粘接区域对应的下表面用作喷墨区域。如图3所示,大量喷嘴8以矩阵的形式布置在喷墨区域的表面中。与相应喷嘴8连通的压力腔室10成矩阵形式布置。位于流动通道单元4的在位置上与一个致动器单元21的粘接区域对应的下表面中的多个压力腔室10形成一个压力腔室组9。
每个喷嘴8为锥形喷嘴并且通过在平面图中具有菱形形状的压力腔室10和孔隙12与子歧管5A连通。子歧管5A用作从歧管5分叉出的流动通道。歧管5具有开口部分5B,这些开口部分5B设在流动通道单元4的上表面中并且连接到未示出的墨流出通道。通过该墨流出通道从未示出的墨容器向流动通道单元4提供墨。顺便说一下,为了更容易理解这些附图,在图2和3中,把那些由于位于每个致动器单元21下方而应该画为虚线的压力腔室10(压力腔室组9)、开口部分5B和孔隙12画为实线。
下面将参照图4对每个头主体13的剖面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图4为沿着在图3中的IV-IV线剖开的剖视图。如图4所示,头主体13为其中流动通道单元4和致动器单元21相互粘接的产品(参见图2)。流动通道单元4具有一层压结构,其中空腔板22、基板23、孔隙板24、供应板25,歧管板26、27和28、盖板29和喷嘴板30按照降序层压在一起。
空腔板22为具有大量形成为压力腔室10的近似菱形的孔的金属板。基板23为一金属板,它具有每个都用于将一个压力腔室10连接在相应的孔隙12上的大量连接孔以及每个都用于将压力腔室10连接在相应喷嘴8上的大量连接孔。孔隙板24为一金属板,它具有大量形成为孔隙12的孔和每个都用于将一个压力腔室10连接在相应的喷嘴8上的大量连接孔。供应板25为一金属板,它具有每个都用于将一孔隙12连接在相应子歧管5A上的大量连接孔和每个都用于将压力腔室10连接在相应喷嘴8上的大量连接孔。歧管板26、27和28为金属板,它们具有形成为子歧管5A的孔和每个都用于将一个压力腔室10连接在相应喷嘴8上的大量连接孔。盖板29为一金属板,它具有每个都用于将一个压力腔室10连接在相应的喷嘴8上的大量连接孔。喷嘴板30为一金属板,它具有大量形成在其中的喷嘴8。这九块板22至30层压在一起同时相互对准,从而形成单独墨流动通道32。
接下来将参照图5A和5B对每个致动器单元21的结构进行说明。图5A为一局部放大剖视图,显示出致动器单元21和压力腔室10。图5B为一平面图,显示出形成在致动器单元21上的单独电极的形状。
如图5A所示,致动器单元21具有层压结构,其中层压有四块压电片41、42、43和44。这些压电片41至44形成为具有大约为15μm的相等厚度。压电片41至44为连续的平板(连续的平板层),它们布置在形成在一个喷墨区域中的大量压力腔室10上面。每个压电片41至44由具有铁电性的基于锆钛酸铅(PZT)的陶瓷材料制成。
在作为最上层的压电片41上形成有在位置上与每个压力腔室10对应的单独电极35。在作为最上层的压电片41和位于最上层的下侧的压电片42之间插入有厚约2μm的共用电极34,从而该共用电极34形成在这些压电片的整个表面上。顺便说一下,在压电片42和压电片43之间没有设置任何电极。单独电极35和共用电极34的每一个电极由金属材料例如AG-PD制成。
如图5B所示,单独电极35厚度约为1μm,并且具有与在图3中所示的压力腔室10的形状大致类似的菱形平面形状。该菱形单独电极35的其中一个锐角部分延伸出来。在菱形单独电极35的延伸端处设有直径约为160μm并且与单独电极35电连接的圆形焊盘部分36。例如,该焊盘部分36由含金的玻璃粉制成。如图5A所示,将该焊盘部分36粘接到单独电极35的延伸部分的表面上。
共用电极34在未示出的区域中接地。因此,该共用电极34在与所有压力腔室10对应的区域中同等地保持在地电位处。单独电极35与未示出的但是单独设置作为控制器100的一部分的驱动器IC电连接,从而能够针对每个压力腔室10选择地控制电位。
接下来将对用于驱动致动器单元21的方法进行说明。在致动器单元21中的压电片41的极化方向为压电片41的厚度方向。也就是说,致动器单元21具有所谓的单压电晶片式结构,其中在上侧(即远离压力腔室10)的一块压电片用作包括工作部分的层,而位于下侧(即靠近压力腔室10)的三块压电片42至44用作非工作部分。因此,当单独电极35的电位设定在预定的正或负数值处时,设在电极之间的压电片41的电场施加部分用作工作部分,并且在电场方向与极化方向相同的情况下在横向压电效应的作用下沿着与极化方向垂直的方向收缩。另一方面,压电片42至44不会受到电场的影响,从而压电片42至44不会自发地收缩。因此,在位于上侧的压电片41和位于下侧的压电片42至44之间产生出在沿着与极化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变形上的差异,从而压电片41至44的整体按照在非工作侧上凸形弯曲的方式变形(单压电晶片变形)。在这种情况下,如图5A所示,压电片41至44的下表面固定在限定了压力腔室的空腔板22的上表面上。因此,压电片41至44按照朝着压力腔室侧凸形弯曲的方式变形。在该情况中,压力腔室10的体积降低从而增大墨压,由此从与该压力腔室10连接的喷嘴8中喷射出墨。然后,当单独电极35的电位返回到与共用电极34的电位相同的数值时,这些压电片41至44恢复到原始形状,从而压力腔室10的体积回到原始数值。因此,从歧管5侧抽吸墨。
实际的驱动过程如下。也就是说,提前将每个单独电极35的电位设定为高于共用电极34的电位(下面被称为高电位)。无论什么时候产生出喷射请求,就将单独电极35的电位改变成与共用电极34的电位相同的电位(下面被称为低电位),然后在预定的定时处重新改变成高电位。因此,在将单独电极35的电位变成低电位的时刻,这些压电片41至44恢复到原始形状,从而压力腔室10的体积与初始状态相比增大(其中两个电极在电位上彼此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向压力腔室10的内部施加负压,从而从歧管5侧将墨吸入到压力腔室10中。然后,这些压电片41至44在单独电极35的电位重新变成高电位时按照朝着压力腔室10凸形弯曲的方式变形。因此,压力腔室10的体积减小以使压力腔室10内部的压力变成正值,从而增大了墨压,由此喷射出墨滴。也就是说,向单独电极35提供基于高电位的脉冲以喷射出墨滴。理想的是,脉冲的宽度等于AL(Acoustic Length声波波长),该长度为压力波在压力腔室10中从歧管5传播到喷嘴8时的时间长度。根据该过程,当压力腔室10的内部从负压状态返回到正压状态时,则两个压力合并成一个强压力,由此能够喷射出墨滴。
至于灰度打印,通过从喷嘴8喷射出的墨滴数量即基于从喷嘴8喷射出墨滴的次数调节的墨量(体积)来实现灰度表现。因此,从与所指定的墨点区域对应的喷嘴8中连续进行与所指定的灰度表现对应次数的喷墨。一般来说,当连续进行喷墨时,优选的是,在提供用来喷射墨滴的脉冲之间的距离等于AL。这样,在前面喷射出墨滴时所产生出的压力的残余压力波的周期与在后面喷射墨滴时所产生出的压力的压力波的周期一致,从而能够使这些压力波相互叠置以增大用于喷射这些墨滴的压力。
接着将参照图6对控制器100进行详细说明。图6为控制器100的功能方框图。该控制器100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用作处理器;ROM(只读存储器),用于存储由CPU执行的程序和在这些程序中所用的数据;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用来在执行这些程序时暂时存储数据;以及驱动器IC,用于驱动致动器单元21。这些组成部件协同操作,使得下面所述的功能部分能够工作。
控制器100根据从个人计算机(PC)200给出的指令进行操作。如图6所示,控制器100在功能上包括通信部分141、操作控制部分142和打印控制部分143。顺便说一下,每个功能部分由硬件例如ASIC(专用集成电路)实现。所有这些功能部分可以由软件实现或者部分功能部分可以由软件实现。
通信部分141与PC200通信。该通信部分141将从PC200发送出的与操作相关的指令输出给操作控制部分142。通信部分141将从PC200发送出的与打印相关的指令输出给打印控制部分143。操作控制部分142根据从PC200给出的指令和从打印控制部分143给出的指令控制输送马达74等。打印控制部分143根据从PC200给出的与打印相关的指令执行打印。
接着将参照图7对打印控制部分143进行详细说明。图7为打印控制部分143的功能方框图。如图7所示,打印控制部分143具有六个脉冲产生部分144a至144f、一校正系数存储部分148、一映射表存储部分149和一波形选择部分150。
脉冲产生部分144a至144f产生出具有六种相互不同的波形图案的脉冲。在该实施方案中,能够用三个灰度级(不包括未喷射情况)进行灰度打印。可以按照喷射出体积相互不同的小、中和大墨滴这样一种方式实现灰度打印。在灰度打印中的这些灰度级在下面将被表示为小墨滴、中墨滴和大墨滴。至于六种波形图案,为每个灰度级提供两种图案。还向这六个波形图案加入三位代码(001至110)以便分别指定这些波形图案。表1显示出这六种波形图案的示例。
表1

如在表1中所示一样,波形图案001和010两者都设置用于形成小墨滴。产生波形图案001和010,使得在使用波形图案010中的喷墨量大于在使用波形图案001中的喷墨量。波形图案011和100两者都设置用于形成中墨滴。产生波形图案011和100,使得在使用波形图案100中的喷墨量大于在使用波形图案011中的喷墨量。波形图案101和110两者都设置用于形成大墨滴。产生出波形图案101和110,使得在使用波形图案110中的喷墨量大于在使用波形图案101中的喷墨量。顺便说一下,用于形成小墨滴的喷墨量小于用于形成中墨滴和用于形成大墨滴的喷墨量。用于形成中墨滴的喷墨量也小于用于形成大墨滴的喷墨量。
脉冲产生部分144a产生出具有波形图案001的脉冲。脉冲产生部分144b产生出具有波形图案010的脉冲。脉冲产生部分144c产生出具有波形图案011的脉冲。脉冲产生部分144d产生出具有波形图案100的脉冲。脉冲产生部分144e产生出具有波形图案101的脉冲。脉冲产生部分144f产生出具有波形图案110的脉冲。
校正系数存储部分148将每个区块中的每个灰度级设定的校正系数以校正系数表的形式存储,每个区块限定为包含有在头主体13的喷墨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喷嘴8。每个校正系数设置用于根据在每个区块中的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给每个区块分级。根据在每个区块中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与一个喷嘴8的理想喷墨量的比值来确定每个校正系数。如后面所述一样,在生产头主体13的过程中,在校正喷墨量的步骤中确定出该校正系数。可选的是,可以以如下方式确定校正系数,即由打印机1中提供的传感器测量每个区块的喷墨量。因为根据该校正系数来校正从在每个区块中的喷嘴8中喷射出的墨量,所以能够使在这些区块之中在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方面的差异较小。具体地说,如果控制器100通过使用校正系数来控制喷墨,则在这些区块之中在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方面的差异比没有使用这些校正系数的情况小。
图8显示出区块设定的实施例。图8为一平面图,显示出在头主体13中的喷墨区域。在位置上与每个致动器单元21对应的区域由虚线表示。这些区域限定了相应的压力腔室组9并且其形状类似于梯形。在限定了压力腔室组9的相应区域中形成有大量喷嘴8(参见图2和3)。如图8所示,喷墨区域由沿着打印纸张P的输送方向延伸的八条虚拟线分成九个区块A至I。每条虚拟线经过将限定了压力腔室组9的梯形的斜边与该梯形的短边连接在一起的一个顶点。也就是说,这些虚拟线设定成使得这些虚拟线通过沿着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头主体13的结构变化点。换句话说,至少一个区块(在图8中的区块C、E和G)包括在两个相邻致动器单元21之间的整个边界区域。在图8中,在两个相邻致动器单元21之间的边界区域为由两个相邻致动器单元21的斜边限定的平行四边形区域。表2显示出与在图8中所示的区块A至I对应的校正系数表的实施例。
表2

如表2所示,在头主体13的喷墨区域中的区块由用于每个灰度级的两个校正系数“0”和“1”分级。校正系数“0”表示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是标准的。校正系数“1”表示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小于标准。顺便说一下,可以通过任意数目个等级来设定这些校正系数。
映射表存储部分149设置成使得将用于在灰度打印中使在区块之中在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方面的差异最小化的波形图案的组合作为选择映射表存储,这是根据存储在校正系数存储部分148中的校正系数表来针对相应的区块和每个灰度级确定的。表3显示出该选择映射表的实施例。
表3

如表3所示一样,在其中将用于小墨滴灰度的校正系数在存储在校正系数存储部分148中的校正系数表中设定为“0”的区块A至D和区块F至I中,用于形成小墨滴灰度的波形图案设定为表示标准喷墨量的波形图案“001”。另一方面,在其中将用于小墨滴灰度的校正系数设定为“1”的区块E中,用于形成小墨滴灰度的波形图案设定为波形图案“010”,这在喷墨量方面大于波形图案“001”。在其中将用于中墨滴灰度的校正系数在校正系数表中设定为“0”的区块A至C和区块G至I中,用于形成中墨滴灰度的波形图案设定为波形图案“011”,这为标准喷墨量。另一方面,在其中将用于中墨滴灰度的校正系数设定为“1”的区块D至F中,用于形成中墨滴灰度的波形图案设定为波形图案“100”,这在喷墨量方面大于波形图案“011”。在其中将用于大墨滴灰度的校正系数在校正系数表中设定为“0”的区块A和B以及区块H和I中,用于形成大墨滴灰度的波形图案设定为表示标准喷墨量的波形图案“101”。另一方面,在其中将用于大墨滴灰度的校正系数设定为“1”的区块C至G中,用于形成大墨滴灰度的波形图案设定为波形图案“110”,这在喷墨量方面大于波形图案“101”。这样,可以使在这些区块A至I中在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方面的差异在每个灰度级中较小。具体地说,可以使在这些区块A至I中在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方面的差异小于在没有使用校正系数表(表2)和选择映射表(表3)的情况。
波形选择部分150指的是存储在映射表存储部分149中的选择映射表,用来响应于从通信部分141给出的打印指令(表示包括被要求喷射墨滴的喷嘴8的区块和所要形成的灰度数据)以确定所要使用的波形图案。波形选择部分150从由脉冲产生部分144a至144f产生出的脉冲之中选择出具有预定波形图案的脉冲,以将所选的脉冲提供给致动器单元21的相应单独电极35。因此,驱动致动器单元21以从相应喷嘴8喷射出经校正的墨滴,从而在打印纸张P上形成具有所期望灰度的墨点。
接下来,将对在生产出头主体13之后要进行的用于校正喷墨量的方法进行说明。该用于校正喷墨量的方法是一种用于确定作为存储在校正系数存储部分148中的校正系数表的内容的相应校正系数的方法。首先,在区块A至I的每一个区块中,实际测量出从喷嘴8喷射出的墨量(第一步骤)。图9显示出用于测量喷墨量的特定结构。如图9所示,供墨管111的一个端部与所生产出的头主体13的流动通道单元4连接。供墨管111的另一个端部与墨容器110连接。因此,储存在墨容器110中的墨通过供墨管111提供给流动通道单元4。头主体13的致动器单元21与能够驱动这些致动器单元21的测量控制器(未示出)连接。将墨容器110放在称重仪器112上,从而能够测量出墨容器110的总重量。
顺便说一下,用于测量喷嘴8的喷墨量的结构不限于上述结构。例如,如图10所示,称重仪器112可以在头主体13将墨滴直接喷射到设在称重仪器112上的托盘113上的同时测量出喷墨量。
在上述结构中,测量控制器驱动致动器单元21从区块A至I的每一个区块的喷嘴8中喷射出墨滴。当测量控制器从区块A至I的每一个区块的喷嘴8中喷射出墨滴时,用称重仪器112测量出在喷墨之前和之后的墨容器110的总重量。因此,能够测量出在从区块A至I的每一个区块的喷嘴8中喷射墨滴的过程中在墨容器110中消耗的墨量(减少的墨量),也就是说,能够测量出从区块A至I的每一个区块的喷嘴8中喷射出的墨量。针对区块A至I的每一个区块并且针对每个灰度级(小墨滴、中墨滴和大墨滴)测量出喷嘴8的喷墨量(测量出与多个输入信号数值对应的喷墨量)。
然后,根据通过上述方法针对每个灰度级和区块A至I的每一个区块测量出的喷嘴8的喷墨量确定出校正系数(第二步骤)。具体地说,将每个测量出的喷墨量除以在区块A至I的相应一个中的喷嘴8数量,由此计算出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确定出校正系数以使在这些区块之间在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方面的差异最小化。例如,当针对每个灰度级和区块A至I的每一个区块计算出的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为标准的时,将该校正系数确定为“0”。另一方面,当所计算出的量小于标准量时,将该校正系数确定为“1”。将所确定的校正系数以校正系数表的形式存储在校正系数存储部分148中。在该情况下,根据校正系数表产生出选择映射表,并且将它存储在映射表存储部分149中。
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案,因为对于区块A至I的每一个区块的喷墨量是用称重仪器112测量出的,所以不会出现由于在打印纸张P的表面状况上的变化而导致的误差,尽管在检测打印图像的浓度时会出现这种误差。因此,能够精确地计算出校正系数,从而能够可靠地抑制在打印结果中的浓度不均匀性。而且,因为称重仪器112比任何光学传感器都简单,所以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计算出喷墨量的校正系数。因此,能够降低头主体13的生产成本。
而且,因为这些区块由沿着纸张P的输送方向延伸的虚拟线划分,所以能够抑制相对于头主体13的长度方向的喷墨量变化对图像品质施加较大的不利影响。
而且,因为每条虚拟线通过如下顶点,该顶点为在头主体13中的结构变化点,并且该顶点将限定了致动器单元21的梯形区域的斜边与该梯形区域的短边连接在一起,所以由于头主体13的该结构能够作出更充分的校正。
而且,因为能够在进行一次测量喷墨量的步骤(第一步骤)时确定出校正系数,所以可以在短时间内执行喷墨量的测量。因此,可以降低打印机1的生产成本。
而且,因为校正系数是针对每个灰度级确定出的,所以可以在灰度打印中精确地校正喷墨量。
而且,因为能够通过用称重仪器112测量出墨容器110的总重量这样一种简单方法来测量出喷墨量,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测量出喷墨量。
而且,可以确定校正参数,使得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在区块A至I之中变得一致。通过这种结构,能够进一步有效抑制喷墨量的变化。
另外,根据在第一实施方案中所述的打印机1,因为喷嘴8的喷墨量是通过参照存储在校正系数存储部分148的用于区块A至I的校正系数表来校正的,所以能够很容易校正在这些区块A至I之中的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变化。因此,能够打印出没有浓度不均匀性的高品质图像,同时能够使打印生产能力保持高效。
根据第一实施方案,脉冲产生部分144a至144f针对相应的灰度级产生出用来从喷嘴8中喷射出不同墨量的多种波形。波形选择部分150从针对相应的灰度级产生出的所述多种波形中选择出用于每个区段的与灰度级对应的波形。因此,根据该实施方案的打印机1能够打印出高品质图像,其中即使在灰度打印的情况中也抑制了在这些区块之间在每个喷嘴的喷墨量方面的变化。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案中,映射表存储部分149存储有用于每个灰度级的校正系数表。因此,即使在灰度打印的情况中也能够抑制了在这些区块之间在每个喷嘴的喷墨量方面的变化。
而且,如果存储在校正系数表中的内容根据环境变化而适当变化,则可以可靠地抑制在这些区块A至I之中在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方面的变化。
环境(例如温度)变化会引起从喷嘴8喷射出的墨量的变化。这里,将对根据其中针对相应环境条件获得校正系数的改进实施例的喷墨量校正方法进行说明。
为了针对相应环境条件获得校正系数,在头主体13的生产中,在改变环境条件的同时,重复进行测量从每个区块的喷嘴中喷射出的墨量的步骤(第一步骤)和根据测量结果获得针对每个区块并针对每个灰度级的校正系数的步骤(第二步骤)。例如,首先将温度设定为10℃,然后进行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以获得在10℃下的校正系数。然后,将温度改变为20℃,然后进行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以获得在20℃下的校正系数。随后,在以10℃的增量改变温度直到例如50℃的同时,重复第一和第二步骤。因此,获得在10℃至50℃范围内的相应校正系数,并且将它们存储在映射表存储部分149的用于各个温度的校正系数表中。
另一方面,根据该改进的打印机1具有环境传感器例如温度传感器或湿度传感器(未示出)。在打印机1进行灰度打印前,波形选择部分150根据温度传感器的输出选择出存储在映射表存储部分149中的用于相应温度的一个校正系数表。例如,如果来自温度传感器的输出指示为20℃,则波形选择部分150选择存储在映射表存储部分149中的针对20℃的校正系数表。然后,波形选择部分150响应从通信部分141给出的打印指令而参照所选的校正系数表以确定出用于每个区块的波形。
根据该改进,映射表存储部分149存储有针对相应环境条件(例如温度)的校正系数表,并且打印机1包括环境传感器(例如,温度传感器)。因此,即使在用户将打印机1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并且打印机1周围的环境条件急剧变化的情况下,该打印机1也能够应付这种环境变化,并且使得在区块之间在从喷嘴喷射出的墨量方面的差异较小。
接下来,将参照图11对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案的用于校正喷墨量的方法进行说明。图11为用来说明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用于校正喷墨量的方法的视图。顺便说一下,其上应用了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校正喷墨量的方法的打印机的结构与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结构相同。为了省略重复的说明,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该用于校正喷墨量的方法是一种用于确定作为存储在校正系数存储部分148中的校正系数表的内容的相应校正系数的方法。首先,在区块A至I的每一个区块中,测量出从喷嘴8喷射出的墨量(第一步骤)。在用于测量喷墨量的结构和方法方面,该第二实施方案与第一实施方案相同,从而将省略其说明。
如图11所示,在沿着头主体13的长度方向将虚拟线的位置依次改变至X1、X2和X3时测量在区块A至I的每一个区块中的喷墨量,即测量三次。
然后,根据由上述方法测量出的喷墨量确定出校正系数(第二步骤)。首先,根据用在区块A至I的每一个区块中的虚拟线X1至X3测量出的三个喷墨量,确定出采用虚拟线X1至X3中的哪一条虚拟线作为用于计算校正系数的参考线。具体地说,将每个喷墨量除以取决于虚拟线X1至X3的相应一条虚拟线的喷嘴8数量,由此计算出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然后,按照虚拟线X1至X3的顺序排列所计算出的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通过比较在两条相邻虚拟线之间的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的变化量的绝对值,从这些虚拟线X1至X3中确定参考线。顺便说一下,当变化量为零时,将虚拟线X1确定为参考线。计算出在针对虚拟线X1计算出的喷墨量和针对虚拟线X2计算出的喷墨量之间变化量的绝对值;和针对虚拟线X2计算出的喷墨量和针对虚拟线X3计算出的喷墨量之间变化量的绝对值。如果后面的值大于前面的值,则将虚拟线X2确定为参考线。如果前面的值大于后面的值,则将虚拟线X1确定为参考线。对于用于根据喷墨量确定校正系数的方法,第二实施方案与第一实施方案相同,从而将省略该方法的说明。
根据上述第二实施方案,因为可以确定出最有效的区块,所以可以精确地校正喷墨量。因此,能够可靠地抑制在打印结果中的浓度不均匀性。
接着将参照图12至14对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案的行式头喷墨打印机进行说明。顺便说一下,为了省略重复的说明,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
下面将参照图12对根据第三实施方案的控制器100进行详细说明。图12为根据第三实施方案的控制器100的功能方框图。该控制器100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用作处理器;ROM(只读存储器),用于存储由CPU执行的程序和在这些程序中所用的数据;RAM(随机存取存储器),用来在执行这些程序时暂时存储数据;以及一驱动器IC,用于驱动致动器单元21。这些组成部件协同工作,使得下面所述的功能部分能够工作。
控制器100根据从个人计算机(PC)200给出的指令进行操作。如图12所示,控制器100在功能上包括通信部分341、操作控制部分342和打印控制部分343。顺便说一下,每个功能部分由硬件例如ASIC(专用集成电路)实现。所有这些功能部分可以由软件实现或者部分功能部分可以由软件实现。
打印控制部分343根据从PC200给出的与打印相关的指令执行打印。该打印控制部分343具有校正系数存储部分344、波形确定部分345、一波形存储部分346、波形选择部分347和脉冲产生部分348。
校正系数存储部分344存储有针对每个区块设定的校正系数表,每个区块包含有在头主体13的喷墨区域中的至少一个喷嘴8。每个校正系数根据在该区块中的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将该区块分级。根据在每个区块中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与一个喷嘴8的理想喷墨量的比值来确定每个校正系数。制作出的结构可以使得按照在头主体13的生产过程中针对每个区块测量出喷墨量这样一种方式确定出校正系数。可选的是,制作出的结构可以使得按照通过设在打印机1中用于测量喷墨量的传感器来针对每个区块适当地测量出喷墨量这样一种方式来确定出校正系数。如后面所述一样,通过根据校正系数针对每个区块校正从喷嘴8喷射出的墨量,从而能够使在这些区块之间在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方面的差异最小化。
这些区块可以如图8所示一样限定。图8为一平面图,显示出在头主体13中的喷墨区域。在位置上与每个致动器单元21对应的区域由虚线表示。该区域限定了压力腔室组9并且其形状类似于梯形。在限定了压力腔室组9的相应区域中形成有大量喷嘴8(参见图2和3)。如图8所示,喷墨区域由沿着打印纸张P的输送方向延伸的八条虚拟线分成九个区块A至I。每条虚拟线经过将限定了压力腔室组9的梯形的斜边与该梯形的短边连接在一起的一个顶点。也就是说,这些虚拟线设定成使得这些虚拟线通过沿着与打印纸张P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头主体13的结构变化点。表4显示出与在图8中所示的区块A至I对应的校正系数的实施例。
表4

如表4所示,通过两个校正系数“0”和“1”将在头主体13的喷墨区域中的区块分级。校正系数“0”表示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是标准的。校正系数“1”表示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小于标准。顺便说一下,可以通过任意数目个等级来设定校正系数。
波形确定部分345根据存储在校正系数存储部分344中的校正系数表来确定每个区块的脉冲波形图案(波形)组合,使得与对于所有区块采用与相应灰度级对应的一个并且相同的波形图案(波形)组合的情况下的差异相比,在灰度打印时在这些区块之间在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方面的差异较小。所要确定(选择)的波形图案种类数目n大于在灰度打印中的灰度级数目m。例如,当灰度级数目m为3(不包括未喷墨情况)时,波形图案的种类数目n等于或大于4。确定出这些波形图案,以便从这些喷嘴中喷射出不同量的墨。
图13显示出在灰度级数目m为3并且波形图案种类数目n为4时的波形图案的实施例。顺便说一下,垂直轴线表示施加在每个单独电极35上的电压,水平轴线表示时间。如上所述,在第三实施方案中,将基于高电位的脉冲提供给单独电极35以喷射出墨滴。如图13所示,波形图案i至iv的每一个波形图案包括至少一个喷射脉冲和一取消脉冲。喷射脉冲用来从喷嘴8中喷射出墨滴,从而一个脉冲可以喷射出一滴墨滴。波形图案i包含有一个喷射脉冲。波形图案ii包含有两个喷射脉冲。波形图案iii包含有三个喷射脉冲。波形图案iv包含有四个喷射脉冲。也就是说,喷墨量按照波形图案i至iv的顺序增大。取消脉冲用来除去在喷墨之后保留在单独墨流动通道32中的残余压力。取消脉冲在与残余压力的周期反相的周期中在单独墨流动通道32中产生出新的压力。因此,用由取消脉冲产生出的压力取消了该残余压力。如在表5中所示一样,分别向这些波形图案i至iv加入用于指定这些波形图案的3位代码(001至100)。
表5

波形存储部分346针对每个区块存储由波形确定部分345确定的波形图案的组合。表6显示出由波形确定部分345根据在表4和5中的数据确定的波形图案的组合。顺便说一下,用在灰度打印中的三种灰度数据由表示落在打印纸张P上的墨滴的尺寸的小墨滴、中墨滴和大墨滴表示。
表6

如表6所示,在其中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为标准(校正系数“0”参见表4)的区块A至C和区块G至I中,依次将波形图案i至iii分配给小墨滴、中墨滴和大墨滴。在其中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为小(校正系数“1”参见表4)的区块D至F中,依次将波形图案ii至iv分配给小墨滴、中墨滴和大墨滴以便增大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因此,在区块A至I中,与对于所有区块A至I使用相同的用于相应灰度级的波形图案i至iii或ii至iv的组合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在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方面的差异。
波形选择部分347根据落在打印纸张P上的墨点的灰度数据(小墨滴、中墨滴和大墨滴)从存储在波形存储部分346中的用于区块A至I的每一个区块的波形图案组合中选择出用于区块A至I的每一个区块的波形图案(波形)。然后,波形选择部分347使得脉冲产生部分348产生出具有所选波形图案的脉冲,并且将所产生出的脉冲提供给致动器21的相应的一个单独电极35。因此,根据波形图案驱动致动器单元21以从相应喷嘴8中喷射出墨滴,从而在打印纸张P上形成具有所期望的灰度的墨点。
脉冲产生部分348产生出具有由波形选择部分347所选的波形图案i至iv中的任一个波形图案的脉冲。通过波形选择部分347将所产生出的脉冲提供给致动器21的相应的一个单独电极35。
根据上述第三实施方案,因为通过改变用于区块A至I的每一个区块的波形图案i至iv的组合来针对区块A至I的每一个区块校正喷嘴8的喷墨量变化,所以能够很容易校正在灰度打印时在这些区块A至I之间在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方面的变化。因此,能够打印出没有浓度不均匀性的高品质图像,同时能够使打印生产能力保持高效。
而且,如果根据环境变化来适当地改变存储在校正系数存储部分344中的校正系数,则能够可靠地抑制在这些区块A至I之间在每个喷嘴8的喷墨量方面的变化。
而且,因为这些区块由沿着纸张P的输送方向延伸的虚拟线划分,所以能够有效地限制在相对于头主体13的长度方向的喷墨量变化对图像品质施加较大的不利影响。
另外,每条虚拟线通过一顶点,该顶点为在头主体13中的结构变化点,并且该顶点将限定了致动器单元21的梯形区域的斜边与梯形区域的短边连接在一起。因此,由于头主体13的该结构能够作出更充分的校正。
接着将参照图14对第三实施方案的改进实施例进行说明。在第三实施方案中,控制器100的打印控制部分343具有校正系数存储部分344和波形确定部分345,从而波形确定部分345根据存储在校正系数存储部分344中的内容确定出将要存储在波形存储部分346中的内容。但是,本发明不限于第三实施方案的这种结构。如图14所示,控制器100可以构造成使得将预定内容存储在波形存储部分346中,并且没有包括校正系数存储部分344和波形确定部分345。
虽然已经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案。可以在不脱离下面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和所引入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作出各种设计变化。例如,虽然已经针对其中虚拟线沿着与打印纸张P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情况对上面的实施方案进行了说明,但是可以将虚拟线设定(限定)成沿着任意方向延伸。虽然已经针对其中每条虚拟线由单条直线形成的情况对上述实施方案进行了说明,但是每条虚拟线可以由多条直线形成(即,每条虚拟线可以为一折线)或者包含有曲线。
虽然已经针对其中虚拟线通过在头主体13中的结构变化点的情况对上述实施方案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种结构。这些虚拟线可以不通过在头主体13中的结构变化点。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的是,根据在这些虚拟线之间的距离沿着与打印纸张P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布置这些虚拟线。
在上述实施方案中,区块A至I的每一个区块包括多个喷嘴8。但是,可以设置只包括一个喷嘴8的区块。
在第一和第二实施方案中,用称重仪器112测量出喷墨量。作为代替,可以测量喷射墨滴的体积。
在这些实施方案中,灰度级数目m为3,并且波形图案的种类数目n为4。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该特定结构。灰度级数目m和波形图案的种类数目n可以任意选择,只要波形图案的种类数目n等于或大于3并且灰度级数目m等于或大于2并且小于波形图案的种类数目n。例如,灰度级数目m可以为4,并且波形图案的种类数目n可以为6。可选的是,灰度级数目m可以为3,并且波形图案的种类数目n可以为5。在该情况下,可以将用于对喷墨量分级的基于校正系数的级别数目设定为3。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校正在行式头喷墨打印机中的喷墨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测量从包括至少一个喷嘴的每个区块喷射出的墨量,在喷墨头中形成有多个喷嘴,所述多个喷嘴被分成多个所述区块;并且根据在每个区块中测量出的喷墨量获得用于每个区块的校正系数,这些校正系数使得在这些区块之间在每个喷嘴的喷墨量方面的差异变得较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获得的校正系数使得在这些区块之间在每个喷嘴的喷墨量方面的差异小于没有使用所获得的校正系数的情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量包括测量从n个区块的每一个区块喷出的墨量,所述n个区块由沿着打印介质的输送方向延伸的n-1条虚拟线分成,其中n表示等于或大于2的自然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喷墨头包括其中形成有所述多个喷嘴的流动通道单元;并且所述n个区块沿着流动通道单元的长度方向布置。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量只进行一次。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虚拟线通过在喷墨头中沿着与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结构变化点。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喷墨头包括流动通道单元,在该流动通道单元中形成有所述多个喷嘴;以及多个具有梯形形状的致动器单元,所述致动器单元布置在流动通道单元上,使得相邻致动器单元的斜边在沿着输送方向观察时相互重叠;每条虚拟线通过每个结构变化点,在所述每个结构变化点处每个致动器单元的斜边与每个致动器单元的短边相交。
8.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喷墨头包括流动通道单元,在该流动通道单元中形成有所述多个喷嘴;以及多个致动器单元,所述致动器单元布置在流动通道单元上;并且至少一个区块包括位于两个相邻致动器单元之间的整个边界区域。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量在改变所述虚拟线的位置的同时进行多次;并且所述获得步骤包括根据已经在所述多次测量中的一次测量中测量出的在每个区块中的喷墨量获得用于每个区块的校正系数。
10.如权利要求1至5和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测量包括输入用于喷墨的输入信号;并且测量和获得步骤通过使用不同的输入信号重复多次,从而获得用于各个输入信号的校正系数。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输入信号与表示相互不同的灰度水平的多个灰度信号对应。
12.如权利要求1至5和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测量包括针对每个区块测量以下墨量,即在只从包括在每个区块中的喷嘴中喷射出墨时在与喷墨头连接的墨容器中减少的墨量。
13.如权利要求1至5和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获得步骤包括获得使在这些区块中的每个喷嘴的喷墨量彼此相等的校正系数。
14.如权利要求1至5和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根据针对每个区块所获得的校正系数获得用来使所述喷嘴喷墨的波形。
全文摘要
一种用于校正在行式头喷墨打印机中的喷墨量的方法,包括测量从包括至少一个喷嘴的每个区块喷射出的墨量,在喷墨头中形成有多个喷嘴,所述多个喷嘴分成所述多个区块;并且根据在每个区块中测量出的喷墨量获得用于每个区块的校正系数。这些校正系数使得在这些区块之间在每个喷嘴的喷墨量方面的差异变得较小。
文档编号B41J2/14GK1733483SQ2005100893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5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5日
发明者坂井田惇夫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