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制作方法以及热转印印刷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7486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制作方法以及热转印印刷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转印印刷片(thermal transfer printing sheet)制作装置、制作方法以及热转印印刷片。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带有背胶的标签(label)的制作方法。该标签的制作方法中,通常在标签用纸上印刷图案,该标签用纸的背面的涂敷有粘合剂的面可剥离地粘贴在剥离片上,并用刀具将标签用纸切成任意形状。在大量制作标签的情况下,这样的标签的制作方式没有明显的问题,然而在制作的标签的数量少的情况下,由于原本用于印刷图案的版和切割图案的刀具的制作费用很高,因此会产生标签的单价升高的问题。因此,本申请人提出了如日本登记专利的专利第4765810号所记载的那样的、通过电子拍照方式、将调色剂状组合物以任意形状转印于表面具有粘着剂层的剥离纸上并在之后进行加热处理来制作标签的方法。另一方面,作为在T恤衫、运动衫、工作服等布制品、木材、金属板等上印刷所希望的图像或标识标志等图案的方法,在日本公开专利的特开平07 - 336466号公报、特开平
08- 207263号公报中提出了用喷墨打印机将图案直接印刷到印刷对象物的方法及装置。此外,在日本公开专利的特开平11 - 157139号公报中,提出了通过热转印打印机对服装等布匹直接印刷的装置。并且,在日本公开专利的特开平05 — 077557号公报及日本公开专利的特开平
09- 087980号公报中,提出了在将图像印刷到转印纸上之后通过熨斗(iron)等将图像热转印到印刷介质上的方法及装置。但是,在日本登记专利的专利第4765810号中,由于采用在表面事先涂敷有粘着剂的剥离纸,从而不仅该剥离纸的价格高,而且在显影处理之后针对位于标签的外廓之外的粘着剂的露出面需要进行粘着性消除的变质处理,从而存在这样的费工夫的问题。在日本公开专利的特开平07 - 336466号公报、特开平08 — 207263号公报以及日本公开专利的特开平11 - 157139号公报中所示的喷墨打印机或热转印打印机的直接印刷方法中,虽然对大量制作同一形状的标签的情况或制作尺寸大的标签的情况是有效的,但是在制作多种且少量的、印刷对象物的尺寸小(例如服装)且形状也不同的标签的情况下,将印刷对象物向打印机传送的方法分别不同,制作麻烦。此外,如日本公开专利的特开平05 — 077557号公报那样的、在将图像印刷到转印纸上之后热转印到印刷对象物上的方法,虽然在不选择印刷对象物的形状这一点上不存在上述方法的问题,但由于转印纸的尺寸是固定型号(例如多为A4或A3),因此必须额外制作向印刷对象物进行转印的形状。特开平09 — 087980号公报的方法是采用两张转印纸制作形状并向印刷对象物进行热转印的方法,解决了这些问题,但是采用两张转印纸需要进行两次热转印操作,比较繁琐。此外,实际的每个制作样本在转印时的温度、按压压力等不同,需要操作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不使用粘着剂而使标签树脂本身热熔融并粘合于印刷对象物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制作方法以及热转印印刷片。为实现上述的本发明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剥离性片材供给部,供给具有剥离性表面的剥离性片材;第I图像形成部,将用于向被转印介质进行热转印印刷的图像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第2图像形成部,形成作为转印基材(transfer base material)的热塑性树脂像,将该热塑性树脂像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以及定影部,将被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的上述图像和上述热塑性树脂像通过加热和加压来进行定影,并定影为膜形状。在如上结构的本发明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中,上述第I图像形成部具备第I显影部和第I转印部,该第I显影部使上述图像在感光体上显影,该第I转印部将通过该第I显影部显影后的上述图像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上述第2图像形成部具备第2显影部和第2转印部,该第2显影部使上述热塑性树脂像在感光体上显影,该第2转印部将通过该第2显影部显影后的上述热塑性树脂像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此外,在如上结构的本发明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中,也可以具备再传送部,该再传送部将通过了上述定影部的上述剥离性片材向上述第I图像形成部或上述第2图像形成部供给。此外,在如上结构的本发明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中,优选为,被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的、上述用于向被转印介质进行热转印印刷的图像是镜像。为实现上述的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以下工序剥离性片材供给工序,供给具有剥离性表面的剥离性片材;第I图像形成工序,将用于向被转印介质进行热转印印刷的图像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第2图像形成工序,形成作为转印基材的热塑性树脂像,将该热塑性树脂像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以及定影工序,将被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的上述图像和上述热塑性树脂像通过加热和加压来进行定影,并定影为膜形状。此外,在如上形成的本发明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方法中,上述第I图像形成工序具备第I显影工序和第I转印工序,该第I显影工序使上述图像在感光体上显影,该第I转印工序将通过该第I显影工序显影后的上述图像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上述第2图像形成工序具备第2显影工序和第2转印工序,该第2显影工序使上述热塑性树脂像在感光体上显影,第2转印工序将通过该第2显影工序显影后的上述热塑性树脂像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此外,在如上形成的本发明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方法中,接在上述第I图像形成工序之后实施上述第2图像形成工序,在被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的上述图像上重叠地转印了上述热塑性树脂像后,实施上述定影工序。或者,也可以是,接在上述第2图像形成工序之后实施上述第I图像形成工序,在被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的上述热塑性树脂像上重叠地转印了上述图像后,实施上述定影工序。此外,实施将通过上述第I图像形成工序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的上述图像通过加热和加压来进行定影的预定影工序,然后实施上述第2图像形成工序,在被预定影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的上述图像上重叠地转印了上述热塑性树脂像后,实施上述定影工序。或者,实施将通过上述第2图像形成工序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的上述热塑性树脂像通过加热和加压来进行定影的预定影工序,然后实施上述第I图像形成工序,在被预定影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的上述热塑性树脂像上重叠地转印了上述图像后,实施上述定影工序。此外,在如上形成的本发明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方法中,被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的、上述用于向被转印介质进行热转印印刷的图像是镜像。此外,为实现上述的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热转印印刷片具有具有剥离性表面的剥离性片材;用于向被转印介质进行热转印印刷的、在上述剥离性片材上形成的图像;以及与该图像对应地在上述剥离性片材上形成的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膜形状的转印基材。并且,上述图像是镜像。此外,优选为,上述热塑性树脂是聚酯树脂,以缩合了丁二酸和脂肪族二醇的单元为主要成分。此外,为实现上述的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热转印印刷方法的特征在于,准备热转印印刷片,其中该热转印印刷片通过以下工序制作剥离性片材供给工序,供给具有剥离性表面的剥离性片材;第I图像形成工序,将用于向被转印介质进行热转印印刷的图像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第2图像形成工序,形成作为转印基材的热塑性树脂像,将该热塑性树脂像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以及定影工序,将被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转印的上述图像和上述热塑性树脂像通过加热和加压来进行定影,并定影为膜形状;并且,该热转印印刷方法利用加热压力机,使上述图像的图像形成面与被转印介质相对地叠合,从上述热转印印刷片的上述图像形成面的背面进行加热及加压,在冷却后将上述剥离性片材剥离,使被印刷的上述图像转印并粘合于上述被转印介质。这样,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不使用带有粘着剂的剥离纸而使标签树脂本身热熔融并粘合于印刷对象物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制作方法以及热转印印刷片。


结合以下具体描述和附图将更有利于理解本发明,其中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2、3、4、5以及6的通过热转印印刷片制作方法制作热转印印刷片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图2是包含本发明的实施例1、2、3、4、5以及6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的控制装置的电路框图。图3A 图3D是示意性地表示通过上述结构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I进行制作的实施例1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工序的图,图3E、图3F是表示向被转印介质转印热转印印刷片的标签图像的工序和步骤的图。图4A 图4D是示意性地表示通过上述结构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I进行制作的实施例2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工序的图,图4E、图4F是表示向被转印介质转印热转印印刷片的图像的工序和步骤的图。图5A 是示意性地表示通过上述结构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I进行制作的实施例3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工序的图,图5E、图5F是表示向被转印介质转印热转印印刷片的图像的工序和步骤的图。图6A 图6E是示意性地表示通过上述结构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I进行制作的实施例4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工序的图,图6F、图6G是表示向被转印介质转印热转印印刷片的标签图像的工序和步骤图。图7A 图7E是示意性地表示通过上述结构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I进行制作的实施例5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工序的图,图7F、图7G是表示向被转印介质转印热转印印刷片的图像的工序和步骤的图。图8A 图SE是示意性地表示通过上述结构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I进行制作的实施例6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工序的图,图8F、图8G是表示向被转印介质转印热转印印刷片的标签图像的工序和步骤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上述的剥离性片材(release sheet)供给部例如由供纸盒17、MPF (Multi Paper Feeder)盘24等构成,第I显影(developing)部例如由图像形成单元5 — 1、5 — 2、5 — 3、5 — 4等构成,第I转印部例如由图像形成单元5—1、5 — 2、5 — 3、5 — 4、传送带13、转印器14等构成,第2显影部例如由图像形成单元5 - 5等构成,第2转印部例如由图像形成单元5 - 5、传送带13、转印器14等构成,定影部例如由定影(fixing)单元26等构成,再传送部由再传送单元3等构成。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2、3、4、5以及6的通过热转印印刷片制作方法制作热转印印刷片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的内部结构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I由图像形成部2、再传送单元3以及供纸部4构成。上述图像形成部2通过将五个图像形成单元5(5 — 1、5 - 2、5 — 3、5 — 4、5 —
5)多级式并列设置而构成。上述五个图像形成单元5中的纸张传送方向上游侧(图1的右侧)的三个图像形成单元5 — 1、5 — 2以及5 — 3,分别形成由作为减色混合的三原色的品红(M, magenta)色、青绿(C, cyan)色、黄(Y, yellow)色调色剂带来的单色图像。接续于上述三个图像形成单元5 — 1、5 — 2、5 — 3的第四个图像形成单元5 — 4形成黑(K)的单色图像。将这四色的调色剂图像重叠涂敷于后述的剥离性片材(以下也称为纸张)而形成全彩图像。此外,上述五个图像形成单元5中的纸张传送方向最下游侧(图1的左端)的图像形成单元5 — 5,形成之后详述的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转印基材(T)的调色剂图像(这里,在后述的感光鼓上显影的调色剂图像是指与形状无关的图像)。
上述各图像形成单元5 — I 5 — 5除了在显影单元中容纳的显影剂的颜色及种类之外采用相同的结构。因此,以下以图像形成单元5 - 4为例说明其结构。图像形成单元5具备感光鼓6、沿该感光鼓6的周面配设的清洁器7、带电辊8、显影单元9、在该显影单元9的下部侧面的开口部安装的显影辊11。与感光鼓6的位于带电辊8与显影单元9之间的上表面接近地配置主体装置侧的光写入头12。此外,接近感光鼓6的下表面来配置传送带13。并且,转印器14朝向感光鼓6的下表面按压,其间隔着该传送带13。传送带13由含有导电性碳(conductive carbon)或离子传导物质(ionconductive material)的树脂制导电性的片材状部件构成,搭架在驱动棍15和从动棍16上,由驱动棍15驱动,沿图1的箭头a、b、c所示的逆时针方向循环移动。上述感光鼓6沿图1的顺时针方向旋转。首先,通过来自带电辊8的电荷施加,感光鼓6的周面均匀带电而被初始化。接着,通过基于印刷信息的来自光写入头12的光写入,在感光鼓6的周面形成静电潜像。并且,通过显影辊11的显影处理,该静电潜像通过在显影单元9中容纳的调色剂而形成调色剂图像(显影)。伴随着感光鼓6的旋转,在感光鼓6的周面显影的调色剂图像被旋转传送到感光鼓6和转印器14相对置的转印部。另一方面,在供纸部4的供纸盒17中容纳有多张单页纸状(cut sheet-like)的剥离性片材18。剥离性片材18通过供纸辊19的一次旋转而一张一张地被从供纸盒17搬出,并经过传送引导路径21送到待机辊对22。或者,当所制作的热转印印刷片数量少时,剥离性片材18通过供纸辊25从被安装在打开着的安装部23的MPF托盘24上被输送到待机辊对22。在剥离性片材18的印刷开始位置与纸传送方向最上游的图像形成单元5 — I的感光鼓6的调色剂图像的前端一致的时刻,待机辊对22向传送带13上进行输送。剥离性片材18静电吸附在循环移动的传送带13的上表面而被传送,与传送带13一起在感光鼓6的紧下方从纸张传送方向上游侧向下游侧移动。并且,剥离性片材18在图像形成单元5 — I的转印部被转印最初的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在图像形成单元5 — 2的转印部被转印下一颜色的调色剂图像(toner image),在图像形成单元5 - 3的转印部被转印第三个调色剂图像,在图像形成单元5 - 4的转印部被转印黑色的调色剂图像。此外,在图像形成单元5 — 5的转印部被转印本发明的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转印基材(T)的热塑性树脂图像(以下,也称作调色剂图像)。另外,在本例中的上述全彩印刷模式下的印刷处理中,图像形成单元5 — I 5 —4被设定为印刷状态。另一方面,图像形成单元5 - 5能够根据热转印印刷片的制作方法,以从与传送带13抵接的位置向上离开的方式移动。如后述那样,作为热转印印刷片的制作方法,能够通过几个不同的步骤来制作,但大致分为两种。即,作为第一方法,将如上述那样被重叠转印有四个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的剥离性片材18继续在图像形成单元5 - 5的转印部重叠转印了作为转印基材的调色剂图像后传送到定影单元26。此外,作为第二方法,如上述那样被重叠转印有四个颜色的调色剂图像的剥离性片材18在直接被暂时传送到定影单元26并进行定影后,经由再传送单元3再次返回传送带13,之后在图像形成单元5 - 5的转印部被重叠转印作为转印基材的调色剂图像,并传送到定影单元26。另外,定影单元26由热辊26a、按压辊26b以及清洁器26c构成。无论哪种方法,剥离性片材18 —边被夹持在热辊26a与按压辊26b之间而被传送,一边通过热和压力使调色剂图像熔融并压附于纸面而使调色剂图像定影。此外,清洁器26c将残留于热辊26a的调色剂去除。这样,通过定影单元26定影了全彩的调色剂图像和转印基材的剥离性片材18,由于切换板27向图1的虚线所示的下方转动而被传送辊29向上传送,以图像形成面向下的方式被排纸辊31排出到排纸部32。另一方面,在剥离性片材18被转印四个颜色的调色剂图像并直接被暂时传送到定影单元26的情况下,由于切换板27向图1的实线所示的下方转动,从而被送入再印刷用的再传送单元3。这里,再传送单元3在内部配置有多个传送辊33a 33e。当纸张传送暂时停止时,再传送单元3利用多个传送辊33a 33e的传送,将纸张送回传送引导路径21以便能够进行重叠印刷。在本例(实施例4 6)中,当切换板27向图1的实线所示的上方转动时,定影有全彩的调色剂图像的剥离性片材18被直接送入再传送单元3。该情况下,待机辊对22在剥离性片材18的转印基材的调色剂图像印刷位置与纸传送方向最下游的图像形成单元5 - 5的感光鼓6的调色剂图像的前端一致的时刻,向传送带13上进行输送。在图像形成单元5 - 5进行的转印基材的调色剂图像的显影和转印中,传送带13从图像形成单元5 — I 5 — 4向下方远离。并且,用于进行转印基材的调色剂图像的印刷的图像形成单元5 - 5从上方的退避位置下降,其感光鼓6与传送带13抵接。之后的向已形成图像的剥离性片材18进行的转印基材的调色剂图像的印刷与上述的彩色调色剂的图像形成大致相同。但是,与彩色调色剂的图像形成稍有不同的是,转印基材的调色剂图像的印刷形成图像是密集印刷(日文夕印字),并且从已定影的其他调色剂图像之上以规定的形状进行密集印刷。对转印基材的调色剂图像进行了密集印刷的剥离性片材18被再次传送到定影单元26,将转印基材的密集印刷图像定影于纸面。接着,切换板27进行动作以使得将剥离性片材18向上方引导,从而剥离性片材18被传送辊29向上传送,并通过排纸辊31以图像形成面向下的方式排出到排纸部32。这里,对控制部进行说明,该控制部如上述那样地对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I的各部进行驱动控制,并如后述那样地控制在剥离性片材18上重叠形成彩色图像和转印基材的调色剂图像的处理。图2是包含上述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I的控制装置的电路框图。如图2所示,电路模块以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35为中心,该CPU 35经由数据总线分别连接有接口控制器(I / F_C0NT) 36以及打印机控制器(PR_C0NT) 37。PR_C0NT 37连接有打印机印刷部38。此外,CPU35连接有,R0M(read only memory)39>EEPR0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0M)41、主体操作部的操作面板42以及传感器部43,该传感器部43被输入来自在各部配置的传感器的输出。
ROM 39存储系统程序,CPU 35按照该系统程序控制各部进行处理。即,在各部中,首先,I / F _ CONT 36将例如从个人计算机等主机设备提供的印刷数据转换为位图(bit-map)数据,并在帧存储器44中被展开。帧存储器44对黑(K)、品红(M)、青绿(C)、黄(Y)、转印基材(T)分别设定存储区,各颜色及转印基材的数据在对应的区中展开。在帧存储器44中展开的数据被输出到PR —CONT 37,从PR —C0NT37输出到打印机印刷部38。
打印机印刷部38是引擎部,在来自PR_C0NT 37的控制下,具备包含图1所示的感光鼓6等在内的未图示的旋转驱动系统、具有带电辊8、光写入头12等被驱动部的图像形成部、以及对传送带13的上下移动进行驱动的未图示的驱动部。并且,打印机控制部38将黑(K)、品红(M)、青绿(C)及黄(Y)的各色图像数据分别提供给对应的图1所示的光写入头12。此外,打印机控制部38通过显影部45来控制光写入头12的基于图像数据的对感光鼓6的静电潜像的形成、以及与形成的静电潜像对应的颜色或转印基材的调色剂的显影。并且,打印机印刷部38通过定影部46来控制驱动输出,该驱动输出进行向内置在定影单元26的热辊26a中的发热部的施加电压、按压热辊26a的按压辊26b的加压力调整等各种控制。并且,打印机印刷部38通过带驱动部47来控制驱动输出,该驱动输出进行传送带13的带位置控制机构的上下移动、使传送带13循环移动的驱动辊15的旋转驱动等。实施例1图3A 图3D是示意性地表示通过上述结构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I制作的有关实施例1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工序的图,图3E、图3F是表示向被转印介质转印热转印印刷片的标签图像的工序和步骤的图。图3A示出第一工序,示出了载放并收纳在供纸盒17或MPF托盘24中、通过供纸辊19或25使剥离性表面向上并被送出到传送带13的透明的(图3A中为了与后续工序的转印基材进行区分而以剖面线表示)剥离性片材18。图3B示出第二工序,示出了进行如下工序后状态,该工序是在图像形成单元
5— 1、5 — 2、5 - 3、5 - 4,通过光写入头12写入应向被转印介质转印印刷的图像的正像(normal image),对其进行显影,将该显影后的正像作为镜像(mirror image) 48被转印到剥离性片材18的剥离性表面。图3C示出第三工序,示出了进行如下工序后状态,该工序是将通过图像形成单元5 — 5而显影为膜(film)形状的转印基材的膜形状的热塑性树脂像49重叠转印于剥离性片材18的剥离性表面,以使热塑性树脂像49覆盖上述镜像48。图3D示出第四工序,示出了进行如下工序后的热转印印刷片50的状态,该工序是将覆盖镜像48的上方而转印了膜形状的转印基材的热塑性树脂像49的剥离性片材18传送到定影单元26,由热辊26a和按压辊26b挟持该剥离性片材18,通过加热和加压使膜形状的热塑性树脂像49定影而形成热转印印刷片50。S卩,通过上述第一工序到第四工序的处理,由剥离性片材18、镜像48以及膜形状的转印基材的热塑性树脂像49构成的热转印印刷片50的制作完成。接着,图3E示出第五工序,例如利用主要为工业用的市售加热压力机51,使上述热转印印刷片50的镜像形成面(剥离性表面)50 -1与例如T恤衫等被转印介质52相对
地叠合。接着,从热转印印刷片50的镜像形成面的背面50 - 2进行加热及加压,从而使热转印印刷片50经由转印基材的膜形状的热塑性树脂像49与被转印介质52粘合,能够在冷却后将剥离性片材18剥离。另外,在上述例子中采用加热压力机51,然而由于加热压力机51作为设备而言大型且高价,因此也可以通过手工操作的熨斗使热转印印刷片50以及镜像48与被转印介质52粘合。
此后,当热转印印刷片50冷却到室温左右时,人工将剥离性片材18剥离,则如图3F所示,完成对作为T恤衫等印刷对象物的被转印介质52进行的、从镜像48到正像48a的图像标签53的转印印刷。另外,作为该图像标签53的转印基材的膜形状的热塑性树脂像49,由于在本例的情况下透明地形成,因此当转印印刷于白色或浅色的底色的T恤衫等时,图像标签53的图像映出底色从而是优选的。此外,在被转印介质52是深蓝或黑等深色底色的服装的情况下,当制作转印基材的调色剂时,向调色剂材料中添加氧化钛。添加了氧化钛的转印基材成为不透明的白色。由此,能够制作在不透明的白色底色的标签上形成有图像的热转印印刷片50。当将其转印印刷于深色底色的服装时会成为向白色底色转印印刷了形成有图像的标签后的形状,因此即使被转印介质52是深色底色的服装,图像的外观也良好。实施例2图4A 图4D是示意性地表示通过图1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I制作的有关实施例2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工序的图,图4E、图4F是表示向被转印介质转印热转印印刷片的图像的工序和步骤的图。另外,在图4A 图4F中,对与图3A 图3F相同的部件附加与图3A 图3F相同的标号来进行图示。此外,图4A所示的第一工序和图4B所示的第二工序是与图3A所示的第一工序和图3B所示的第二工序相同的工序。在图4C所示的第三工序中,与图3C的不同点在于,在镜像48上重叠转印的转印基材的热塑性树脂像的镜像49a,通过图像形成单元5 — 5被显影为与应向被转印介质转印印刷的图像的正像相同的形状。图4D示出第四工序,示出了进行如下工序后的热转印印刷片50的状态,该工序是将在镜像48上重叠转印了与镜像48形状相同的转印基材的热塑性树脂像的镜像49a后的剥离性片材18传送到定影单元26,由热辊26a和按压辊26b挟持该剥离性片材18,通过加热和加压使热塑性树脂像49a定影而形成热转印印刷片50。S卩,通过上述第一工序到第四工序的处理,由剥离性片材18、镜像48以及与镜像48形状相同的转印基材的热塑性树脂像的镜像49a构成的热转印印刷片50a的制作完成。接着,图4E示出第五工序,例如利用市售的加热压力机51,使上述热转印印刷片50a的镜像形成面50a与例如T恤衫等被转印介质52相对地叠合。
接着,从热转印印刷片50的镜像形成面的背面50a — 2进行加热及加压,从而使热转印印刷片50a经由与镜像48形状相同的热塑性树脂像49a与被转印介质52粘合,能够在冷却后将剥离性片材18剥离。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也可以不采用加热压力机51,而是通过手工操作的熨斗使热转印印刷片50a以及镜像48经由热塑性树脂像49a与被转印介质52粘合。此后,当热转印印刷片50a冷却到室温左右时,人工将剥离性片材18剥离,则如图4F所示,对作为T恤衫等印刷对象物的被转印介质52的、从镜像48到正像48a的转印图像53a完成。实施例3在上述实施例1、2中,说明了在图1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I中、上述图像形成部2将从纸张传送方向上游侧(图1的右侧)起依次具有的品红(M)、青绿(C)、黄(Y)、黑(K)的调色剂用的四个图像形成单元5 (5 - 1、5 - 2、5 - 3、5 — 4)、以及在最下游侧(图1的·左端)具有的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转印基材(T)用的图像形成单元5 - 5多级式排列设置的例子。但是,这些图像形成单元5 (5 - 1、5 - 2、5 - 3、5 — 4、5 — 5)可以变更其配置位置。例如,可以将图像形成单元5 - 5与纸张传送方向最上游侧即图1中的品红(M)用的图像形成单元5 — I进行交换。并且,四个图像形成单元5 (5 — 1、5 — 2、5 — 3、5 —4)可以分别向下游侧移动(shift)而设置。在下面的实施例3中说明这种情况下的本发明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步骤。图5A 图5E是示意性的表示对图1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I的图像形成单元5进行了更换的情况下的实施例3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工序的图,图5E、图5F是表示向被转印介质转印热转印印刷片的图像的工序和步骤的图。另外,在图5A 图5F中,对与图3A 图3F、图4A 图4F相同的部件附加与图3A 图3F、图4A 图4F相同的标签来进行图示。此外,图5A所示的第一工序是与图3A和图4A所示的第一工序相同的工序。图5B示出第二工序,示出了进行如下工序后状态,该工序是将通过在最上游处配置的图像形成单元5 - 5而显影为膜形状的热塑性树脂像49转印到剥离性片材18的剥离性表面。图5C示出第三工序,示出了进行如下工序后状态,该工序是将应向被转印介质进行转印印刷的图像的镜像48转印到在剥离性片材18的剥离性表面上转印的膜形状的热塑性树脂像49之上。图示出第四工序,示出了进行如下工序后的热转印印刷片50b的状态,该工序是将在膜形状的转印基材的热塑性树脂像49之上转印有镜像48的剥离性片材18传送到定影单元26,由热辊26a和按压辊26b挟持该剥离性片材18,通过加热和加压进行了定影。即,通过上述第一工序到第四工序的处理,由剥离性片材18、镜像48以及膜形状的转印基材的热塑性树脂像49构成的热转印印刷片50b的制作完成。接着,图5E示出第五工序,例如采用主要为工业用的市售的加热压力机51,使上述热转印印刷片50的镜像形成面50 — I与例如T恤衫等被转印介质52相对地叠合。接着,从热转印印刷片50的镜像形成面的背面50b - 2进行加热及加压,从而使热转印印刷片50b经由转印基材的膜形状的热塑性树脂像49与被转印介质52粘合,在冷却后能够将剥离性片材18剥离。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采用加热压力机51,然而由于加热压力机51作为设备而言大型且高价,因此也可以通过手工操作的熨斗使热转印印刷片50b以及镜像48与被转印介质52粘合。此后,当热转印印刷片50b冷却到室温左右时,人工将剥离性片材18剥离,则如图3F所示,完成对作为T恤衫等印刷对象物的被转印介质52进行的、从镜像48到正像48a的图像标签53b的转印印刷。实施例4
图6A 图6E是示意性地表示通过上述结构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I制作的有关实施例4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工序的图,图6F、图6G是表示向被转印介质转印热转印印刷片的标签图像的工序和步骤的图。另外,在图6A 图6G中,对与上述图3A 图3F及图4A 图4F相同的部件附加相同的标签来进行图示。此外,图6A、图6B所示的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是与图3A、图3B以及图4A、图4B所示的各第一工序和各第二工序相同的工序。因此,省略图6A、图6B所示的第一工序和第二工序的说明。图6C示出第三工序,示出了进行如下工序后状态,该工序是将转印有镜像48的剥离性片材18传送到定影单元26,由热辊26a和按压辊26b挟持该剥离性片材18,在剥离性表面对镜像48进行预定影。图6D示出第四工序,示出了进行如下工序后状态,该工序是将定影有镜像48的剥离性片材18通过再传送单元3再次送入到传送带13上,转印通过图像形成单元5 - 5显影为膜形状的转印基材的热塑性树脂像49使其覆盖镜像48的上方。图6E示出第五工序,示出了进行如下工序后的热转印印刷片50c的状态,该工序是将覆盖镜像48的上方而转印有膜形状的转印基材的热塑性树脂像49的剥离性片材18传送到定影单元26,由热辊26a和按压辊26b挟持该剥离性片材18,通过加热和加压对膜形状的热塑性树脂像49进行定影而形成热转印印刷片50c。S卩,通过上述第一工序到第五工序的处理,由剥离性片材18、镜像48以及膜形状的转印基材的热塑性树脂像49构成的热转印印刷片50c的制作完成。接着,图6F示出第六工序,如上述那样,例如采用主要为工业用的市售的加热压力机51,使上述热转印印刷片50c的镜像形成面50c -1与例如T恤衫等被转印介质52相对地叠合。接着,从热转印印刷片50c的镜像形成面的背面50c — 2进行加热及加压,使热转印印刷片50c经由转印基材的膜形状的热塑性树脂像49与被转印介质52粘合,在冷却后能够将剥离性片材18剥离。另外,在上述的例子中采用加热压力机51,然而由于加热压力机51作为设备而言大型且高价,因此也可以通过手工操作的熨斗使热转印印刷片50c以及镜像48与被转印介质52粘合。此后,当热转印印刷片50c冷却到室温左右时,人工将剥离性片材18剥离,则如图5G所示,完成对作为T恤衫等印刷对象物的被转印介质52进行的、从镜像48到正像48a的图像标签53c的转印印刷。另外,作为该图像标签53c的转印基材的膜形状的热塑性树脂像49,由于在本例的情况下透明地形成,因此当转印印刷于白色或浅色的底色的T恤衫等时,图像标签53的图像映出底色从而是优选的。此外,在被转印介质52是深蓝或黑色等深色底色的服装的情况下,当制作转印基材的调色剂时,向调色剂材料中添加氧化钛。添加了氧化钛的转印基材成为不透明的白色。由此,能够制作在不透明的白色底色的标签上形成有图像的热转印印刷片50c。当将其转印印刷于深色底色的服装时,会成为向白色底色转印印刷了形成有图像的标签的形状,因此即使被转印介质52是深色底色的服装,图像的外观也良好。实施例5
图7A 图7E是示意性地表示通过图1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I制作的有关实施例5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工序的图,图7F、图7G是表示向被转印介质转印热转印印刷片的图像的工序和步骤的图。另外,在图7A 图7G中,对与图6A 图6G相同的部件附加与图6A 图6G相同的标号来进行图示。此外,从图7A所示的第一工序到图7C所示的第三工序是与从图6A所示的第一工序到图6C所示的第三工序相同的工序,因此省略说明。在图7D所示的第四工序中,到将定影有前级镜像48的剥离性片材18通过再传送单元3再次送入到传送带13上为止,与图6D的第四工序的前级工序相同。在本例中,在第四工序的后级,如图7D所示,通过图像形成单元5 — 5,在镜像48上重叠转印被显影为与镜像48相同的形状的转印基材的热塑性树脂像49d。图7E示出第五工序,示出了进行如下工序后的热转印印刷片50d的状态,该工序是将在镜像48上重叠转印有与镜像48形状相同的转印基材的热塑性树脂像49d后的剥离性片材18传送到定影单元26,由热辊26a和按压辊26b挟持该剥离性片材18,通过加热和加压使热塑性树脂像49d定影而形成热转印印刷片50d。S卩,通过上述第一工序到第五工序的处理,由剥离性片材18、镜像48以及与镜像48形状相同的转印基材的热塑性树脂像49d构成的热转印印刷片50a的制作完成。接着,图7F示出第六工序,与上述同样地,例如采用市售的加热压力机51,使上述热转印印刷片50d的镜像形成面50d — I与例如T恤衫等被转印介质52相对地叠合。接着,从热转印印刷片50d的镜像形成面的背面50d —2进行加热及加压,从而使热转印印刷片50d经由与镜像48形状相同的热塑性树脂像49d与被转印介质52粘合,能够在冷却后将剥离性片材18剥离。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也可以不采用加热压力机51,而是通过手工操作的熨斗使热转印印刷片50d以及镜像48通过热塑性树脂像49d与被转印介质52粘合。此后,当热转印印刷片50d冷却到室温左右时,人工将剥离性片材18剥离,则如图7G所示,对作为T恤衫等印刷对象物的被转印介质52的、从镜像48到正像48a的转印图像53d完成。实施例6图8A 图SE是示意性地表示通过图1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I制作的有关实施例6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工序的图,图8F、图8G是表示向被转印介质转印热转印印刷片的标签图像的工序和步骤的图。另外,在图8A 图8G中,对与图5A 图5F相同的部件附加与图5A 图5F相同的标号来进行图示。此外,图8A所示的第一工序、第二工序的处理与上述实施例2的第一工序、第二工序的处理相同。图SC示出第三工序,示出了进行如下工序后状态,该工序是将转印有转印基材的膜形状的热塑性树脂像49后的剥离性片材18传送到定影单元26,由热辊26a和按压辊26b挟持该剥离性片材18,使转印基材的膜形状的热塑性树脂像49定影于剥离性表面。图8D示出第四工序,在该第4工序中,将定影有转印基材的膜形状的热塑性树脂像49后的剥离性片材18通过再传送单元3再次送入到传送带13上。 接着,通过图像形成单元5 — 1、5 — 2、5 - 3、5 — 4,由光写入头12写入利用转印而应向被转印介质印刷的图像的正像,进行显影,该显影后的正像如图8D所示,作为镜像48被转印到转印基材的膜形状的热塑性树脂像49上。图SE示出第五工序,示出了进行如下工序后的热转印印刷片50e的状态,该工序是将在转印基材的膜形状的热塑性树脂像49上转印有镜像48的剥离性片材18传送到定影单元26,由热辊26a和按压辊26b挟持该剥离性片材18,通过加热和加压使镜像48定影而形成热转印印刷片50e。S卩,通过上述第一工序到第五工序的处理,由剥离性片材18、转印基材的膜形状的热塑性树脂像49以及镜像48构成的热转印印刷片50e的制作完成。接着,图8F示出第六工序,首先,例如采用市售的加热压力机51,使上述热转印印刷片50e的镜像形成面50e — I与例如T恤衫等被转印介质52相对地叠合。接着,从热转印印刷片50e的镜像形成面的背面50e — 2进行加热及加压,从而使在表面侧具有应印刷的镜像48的热转印印刷片50e经由转印基材的膜形状的热塑性树脂像49与被转印介质52粘合,能够在冷却后将剥离性片材18剥离。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也可以不采用加热压力机51,而是通过手工操作的熨斗使热转印印刷片50e经由膜形状的热塑性树脂像49与被转印介质52粘合。此后,当热转印印刷片50e冷却到室温左右时,人工将剥离性片材18剥离,则如图8G所示,在作为T恤衫等印刷对象物的被转印介质52上,从镜像48变为正像48a的标签图像53e完成。另外,在本例的情况下,作为标签图像53的转印基材的膜形状的热塑性树脂像49必定透明地形成。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例1、2、3、4以及5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制作方法以及热转印印刷片,以下说明转印基材用组合物。<转印基材用组合物的各物理参数的测定方法>在软化点的测定中,装置采用流动测定仪(flow tester)(島津制作所(岛津制造所)制造,CFT - 500D),试料为lg,升温速度为6°C /分,载荷(load)为20kg,喷嘴的直径为1mm、长度为1mm,软化点采用I / 2法(试料的一半流出的温度)。在转印基材用组合物粒径的测定中,装置采用FPIA - 2100 ( '> 7 ^ ^ 7社(Sysmex公司)制造),作为试料,向烧杯中放入少量试料、纯水和表面活性剂并用超声波清洗器进行分散。作为测定结果,得到体积平均粒径(D50)。在玻璃化转变温度(Tg)的测定中,装置采用差示扫描量热计(島津制作所社(岛津制造所)制造DSC - 60),试料为8mg,升温条件为以10°C /分升温到160°C,以降温速度IO0C /分冷却到35°C之后,再次以10°C /分升温到160°C。在第二次升温时,将通过转变而得到的曲线部分的两条切线的交点作为玻璃化转变温度。在脱模剂熔点的测定中,进行与玻璃化转变温度相同的测定,将第二次升温时的脱模剂的吸热曲线的峰值温度作为熔点。在吸热曲线为两峰以上的情况下,将各峰值的平均值作为峰值。在分子量的测定中,装置采用GPC (島津制作所社(岛津制造所)制造)检测器R1、分子量Mn是以通过分子量已知的聚苯乙烯试料制作的校正曲线为标准、通过GPC (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的数均分子量。同样地,分子量Mw是重均分子量。<作为转印基材用组合物的主要成分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的合成>作为合成例1,在100质量份的丁二酸和89质量份的1,4 一丁二醇中添加5质量份的溶解有0. 4质量份的苹果酸和I质量份的二氧化锗的88%乳酸水溶液。使反应系统内 为氮气氛后,在220°C反应I小时,接着一边升温到230°C—边用1. 5小时减压到70Pa。接着,进行2小时聚合,得到聚丁二酸丁二醇酯。作为合成例2,代替100质量份的丁二酸而采用85质量份的丁二酸、19质量份的己二酸,除此之外采用与合成例I相同的方法得到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succinate adipic acid)树脂(以摩尔比计 85 / 15)。作为合成例3,代替100质量份的丁二酸而采用85质量份的丁二酸、26质量份的癸二酸,除此之外采用与合成例I相同的方法得到聚丁二酸己二酸丁二醇酯树脂(摩尔85 / 15)。<转印基材用组合物的制造>转印基材用组合物制造例1:将96. 5质量份的通过合成例I得到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I质量份的作为防静电材料的日本力一 ^ '7卜(Carlit)制造的LR— 147、2. 5质量份的加洛巴蜡(carnauba wax)(加藤洋行制造)混合,将其用双螺杆挤出混炼机进行混炼。在液氮中将混炼物用* 乂力7尧夕口 > (Hosokawa Micron)制造的丨J > > 夕7A(Linrex Mill)进行粉碎,得到D50 (体积)为37 y m的粉末。然后,在100质量份的所得到的粒子中外加0. 4质量份的经疏水化处理的硅石粒子(今\7卜(Cabot)制造的TG810G)和1. 4质量份的日本7工口 '') ^ (Aerosil)制造的RY50并用亨舍尔混合机搅拌,得到转印基材用组合物I (D50 (体积)37iim,软化点125°C)。转印基材用组合物制造例2、3 :除了采用由合成例2、3得到的聚酯树脂以外,用与转印基材用组合物制造例I相同的方法得到转印基材用组合物2、3。转印基材用组合物2为D50 (体积)44 u m、软化点105°C。转印基材用组合物3为D50 (体积)38 u m、软化点95°C。转印基材用组合物制造例4 :除了采用81. 5质量份的由合成例I得到的聚丁二酸丁二醇酯、15质量份的石原产业社制造的氧化钛CR — 60、1质量份的日本力一 I) '7卜(Carlit)制造的LR — 147,2. 5质量份的加洛巴蜡(加藤洋行制造)作为原料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转印基材用组合物4 (D50 (体积)33iim,软化点126°C)。转印基材用组合物制造例5 :除了采用积水化学工业制的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二W” BL — 2的树脂微粒作为原料之外,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外加而得到转印基材用组合物5 (D50 (体积)43 u m,软化点131°C )。
转印基材用组合物制造例6 :将海生生物材料性聚乳酸REVODE 101与聚乙二醇树脂混合,将其用双螺杆挤出混炼机进行混炼。将从混炼机排出的混炼物直接浸入水中,使聚乙二醇溶解于水中。然后,提取沉淀了的聚乳酸粒子,使其再次分散到离子交换水中。重复七次相同的清洗操作。使清洗后的聚乳酸粒子通过网孔为32 的筛子,除去粗大粒子。然后进行干燥,与转印基材用组合物制造例I同样地进行外加,得到转印基材用组合物6 (D50 (体积)27iim,软化点 158。。)。转印基材用组合物制造例7 :除了采用日本V y (Polyethylene)制造的低密度聚乙烯树脂^ ’巧'y MN0VATEC)LDLF240作为原料以外,采用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进行外加,得到转印基材用组合物7 (D50 (体积)46iim,软化点156°C)。<向衬衫进行的印刷> 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具有脱模性表面的剥离性片材称为分离件(separator)。印刷例1:采用卡西欧计算机制造的N5300打印机,在PET制透明分离件上使彩色的镜面图像显影后,使转印基材用组合物I覆盖彩色图像并显影、热定影。定影后的转印基材用组合物I的厚度为50 u m。然后,调整上述的调色剂显影面使其与纯白色的T恤衫的印刷部位接触,从分离件的背面按压加热了的熨斗。T恤衫充分冷却到室温左右后,剥离透明分离件,从而在T恤衫上制作了图像。将得到的T恤衫用洗衣机进行清洗,确认之后的状态。印刷例2 4、比较例I 3 :采用转印基材用组合物2 5,与印刷例I同样地在T恤衫上制作出图像。印刷例5,6 :除了采用转印基材用组合物I 2且使用纯黑色的T恤衫以外,与印刷例I同样地在T恤衫上制作出图像。印刷例7 :除了采用在PET制剥离纸上具有熔融温度为200°C以上(熨斗温度以上)的透明聚氨酯树脂层的剥离纸以外,与印刷例I同样地制作T恤衫。< T恤衫的评价>采用上述转印基材用组合物制造例I 7的转印基材用组合物,对由上述印刷例I 7得到的衬衫进行评价,评价项目为对布料的图像的定影性、耐洗涤性、定影温度(转印基材用组合物软化点)、图像性。评价结果用“〇”、“A”、“X”示于下述表I。表I
权利要求
1.一种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剥离性片材供给部,供给具有剥离性表面的剥离性片材; 第I图像形成部,将用于向被转印媒体进行热转印印刷的图像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 第2图像形成部,形成作为转印基材的热塑性树脂像,将该热塑性树脂像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以及 定影部,将被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的上述图像和上述热塑性树脂像通过加热和加压来进行定影,并定影为膜形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I图像形成部具备第I显影部和第I转印部,该第I显影部在感光体上显影上述图像,该第I转印部将通过该第I显影部进行显影后的上述图像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上述第2图像形成部具备第2显影部和第2转印部,该第2显影部在感光体上显影上述热塑性树脂像,该第2转印部将通过该第2显影部进行显影后的上述热塑性树脂像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再传送部,该再传送部将通过了上述定影部的上述剥离性片材向上述第I图像形成部或上述第2图像形成部供给。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被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的、上述用于向被转印介质进行热转印印刷的图像是镜像。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其特征在于 被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的、上述用于向被转印介质进行热转印印刷的图像是镜像。
6.一种热转印印刷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以下工序 剥离性片材供给工序,供给具有剥离性表面的剥离性片材; 第I图像形成工序,将用于向被转印介质进行热转印印刷的图像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 第2图像形成工序,形成作为转印基材的热塑性树脂像,将该热塑性树脂像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以及 定影工序,将被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的上述图像和上述热塑性树脂像通过加热和加压来进行定影,并定影为膜形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I图像形成工序具备第I显影工序和第I转印工序,该第I显影工序在感光体上显影上述图像,该第I转印工序将通过该第I显影工序进行显影后的上述图像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 上述第2图像形成工序具备第2显影工序和第2转印工序,该第2显影工序在感光体上显影上述热塑性树脂像,该第2转印工序将通过该第2显影工序进行显影后的上述热塑性树脂像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在上述第I图像形成工序之后实施上述第2图像形成工序,在被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的上述图像上重叠地转印了上述热塑性树脂像后,实施上述定影工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被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的、上述用于向被转印介质进行热转印印刷的图像是镜像。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在上述第2图像形成工序之后实施上述第I图像形成工序,在被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的上述热塑性树脂像上重叠地转印了上述图像后,实施上述定影工序。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实施将通过上述第I图像形成工序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的上述图像通过加热和加压来进行定影的预定影工序,然后实施上述第2图像形成工序,在被预定影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的上述图像上重叠地转印了上述热塑性树脂像后,实施上述定影工序。
12.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实施将通过上述第2图像形成工序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的上述热塑性树脂像通过加热和加压来进行定影的预定影工序,然后实施上述第I图像形成工序,在被预定影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的上述热塑性树脂像上重叠地转印了上述图像后,实施上述定影工序。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在上述第I图像形成工序之后实施上述第2图像形成工序,在被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的上述图像上重叠地转印了上述热塑性树脂像后,实施上述定影工序。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接在上述第2图像形成工序之后实施上述第I图像形成工序,在被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的上述热塑性树脂像上重叠地转印了上述图像后,实施上述定影工序。
15.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实施将通过上述第I图像形成工序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的上述图像通过加热和加压来进行定影的预定影工序,然后实施上述第2图像形成工序,在被预定影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的上述图像上重叠地转印了上述热塑性树脂像后,实施上述定影工序。
16.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实施将通过上述第2图像形成工序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的上述热塑性树脂像通过加热和加压来进行定影的预定影工序,然后实施上述第I图像形成工序,在被预定影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的上述热塑性树脂像上重叠地转印了上述图像后,实施上述定影工序。
1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转印印刷片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被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的、上述用于向被转印介质进行热转印印刷的图像是镜像。
18.一种热转印印刷片,其特征在于,具有 具有剥离性表面的剥离性片材; 用于向被转印介质进行热转印印刷的、形成在上述剥离性片材上的图像;以及 与该图像对应地形成在上述剥离性片材上的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膜形状的转印基材。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热转印印刷片,其特征在于 上述图像是镜像。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热转印印刷片,其特征在于 上述热塑性树脂是聚酯树脂,所述聚酯树脂包含使丁二酸与脂肪族二醇缩合而成的单元为主要成分。
21.一种热转印印刷方法,其特征在于,准备热转印印刷片,其中该热转印印刷片通过以下工序制作 剥离性片材供给工序,供给具有剥离性表面的剥离性片材; 第I图像形成工序,将用于向被转印介质进行热转印印刷的图像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 第2图像形成工序,形成作为转印基材的热塑性树脂像,将该热塑性树脂像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以及 定影工序,将被转印于上述剥离性片材的上述图像和上述热塑性树脂像通过加热和加压来进行定影,并定影为膜形状; 并且,该热转印印刷方法利用加热压力机,使上述图像的图像形成面与被转印介质相对地叠合,从上述热转印印刷片的上述图像形成面的背面进行加热及加压,在冷却后将上述剥离性片材剥离,使被印刷的上述图像转印粘合于上述被转印介质。
全文摘要
一种热转印印刷片制作装置。从供纸盒向传送带提供具有剥离性表面的剥离性片材。通过第一图像形成部,使图像的正像通过电子拍照方式在感光体上显影,并作为镜像被转印到上述剥离性片材上。通过第二图像形成部,使作为转印基材的膜形状的热塑性树脂像在感光体上显影,并重叠转印到上述剥离性片材上。接着,对上述镜像和上述膜形状的热塑性树脂像进行定影,热转印印刷片的制作完成。通过加热压力机,通过上述热塑性树脂像向衬衫等被转印介质转印上述正像,由此,能够不使用带粘着剂的剥离纸而使标签树脂本身(上述热转印印刷片)热熔融并粘合于印刷对象物。
文档编号B41M5/382GK103009854SQ201210363869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6日
发明者佐野智文, 金村俊明, 三井乡史 申请人:卡西欧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