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导管的刻度印刷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78632发布日期:2022-06-11 02:53阅读:431来源:国知局
硬膜外麻醉导管的刻度印刷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医疗导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加强型硬膜外麻醉导管的刻度印刷标识。


背景技术:

2.据市场调查和专利检索,硬膜外神经阻滞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种麻醉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术中易于管理、术后便于硬膜外镇痛等优点,这种麻醉方法所使用的主要部件是硬膜外麻醉导管麻醉导管。麻醉导管在使用时需要轴向刚性顺利进入硬脊膜外腔内,由于硬脊膜外腔内富有神经血管,留置在硬脊膜外腔的麻醉导管部分使用越准确,对神经和血管损伤越小,越容易到达指定位置。传统的麻醉导管综合考虑可置入性、与连接器连接方便,大多选用统一刻度线标识,标识线没有特别明显的突出部分,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看错现象,过多的插入麻醉导管麻醉部位时,麻醉导管会压迫神经,病患不舒服,而且易产生并发症,因此,刻度线的标识部分成了手术中的重要部分;为了制作刻度线,我们研制了一种硬膜外麻醉导管的刻度印刷制作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硬膜外麻醉导管的刻度印刷制作工艺,工艺简单、效率高、成本低廉,成品率高以便于实施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临床实用性强,它采用医疗级的油墨,特定的固化剂按一定的比例进行调和,将导管放到印刷机上进行刻度印刷,所述的调和油墨能和空白管体表面均匀粘和,形成一层极薄细的光滑层,能有效减少医生置管推管的阻力及对血管组织的二次损伤。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硬膜外麻醉导管的刻度印刷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5.步骤一,备料;准备好待印刷的空白硬膜外麻醉导管管体和医疗级的油墨和固化剂进行调和;
6.步骤二,移印;将调和后油墨装夹上移印机,启动油墨移印机,油墨在蚀刻板上来回刮动,将多余的油墨刮掉;让留在被蚀区域的油墨中的溶剂挥发并形成胶状的表面,表面厚度在0.01毫米以下;
7.步骤三、烘干;将印刷好的硬膜外麻醉导管放置于专属桌面上,隔空放置,然后将印刷后的硬膜外麻醉导管放入升好温度的烘干箱内,保证印刷好的硬膜外麻醉导管管体上的油墨能够充分固化,形成不脱落得表体层;
8.步骤四、检测;烘干固化后的硬膜外麻醉导管用75%酒精来回擦拭10次不掉油墨,即为成品。
9.于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步骤二,移印中,将麻醉导管放置在移印机的槽位上,麻醉导管前端部分,第一个刻度末端距离导管内的弹簧前端0.2—1mm,形成微型段空白段,然后胶头下降到蚀刻板上,吸上油墨,并将近10微米或0.01毫米以下厚的油墨附着
被转印到硬膜外麻醉导管上。
10.于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步骤一中的油墨和固化剂按重量比2:0.7进行调和。
11.于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步骤三中,烘干箱内温度为100℃—230℃,烘烤时间为20—60分钟。
12.本发明同背景技术相比存在的效果是:
13.由于本发明采用上述的方案,工艺简单、效率高、成本低廉,成品率高以便于实施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临床实用性强,它采用医疗级的油墨,特定的固化剂按一定的比例进行调和,将导管放到印刷机上进行刻度印刷,所述的调和油墨能和空白管体表面均匀粘和,形成一层极薄细的光滑层,能有效减少医生置管推管的阻力及对血管组织的二次损伤。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硬膜外麻醉导管的刻度印刷制作工艺的步骤示意图;
15.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从附图中所示出形状、构造并理解得出的方案,附图的各种部件不一定是按比例的,并且附图的各种部件和元件的尺寸可以进行放大或缩小,从而更清楚地说明本文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方案。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参考图1来描述具体的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地理解,本文相对于这些附图所给出的详细描述仅出于说明性目的,而不应被理解为是限制性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硬膜外麻醉导管的刻度印刷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7.步骤一,备料;准备好待印刷的空白硬膜外麻醉导管管体和医疗级的油墨和固化剂进行调和;
18.步骤二,移印;将调和后油墨装夹上移印机,启动油墨移印机,油墨在蚀刻板上来回刮动,将多余的油墨刮掉;让留在被蚀区域的油墨中的溶剂挥发并形成胶状的表面,表面厚度近10微米或0.01毫米以下;
19.步骤三、烘干;将印刷好的硬膜外麻醉导管放置于专属桌面上,隔空放置,然后将印刷后的硬膜外麻醉导管放入升好温度的烘干箱内,保证印刷好的硬膜外麻醉导管管体上的油墨能够充分固化,形成不脱落得表体层,箱内温度为100℃—230℃,烘烤时间为20—60分钟;
20.步骤四、检测;烘干固化后的硬膜外麻醉导管用75%酒精来回擦拭10次不掉油墨,即为成品。
21.在步骤二,移印中,将麻醉导管放置在移印机的槽位上,麻醉导管前端部分,第一个刻度末端距离导管内的弹簧前端0.2—1mm,形成微型段空白段,然后胶头下降到蚀刻板上,吸上油墨,并将近10微米或0.01毫米以下厚的油墨附着被转印到硬膜外麻醉导管上。在步骤一中的油墨和固化剂按重量比2:0.7进行调和。
22.综合上述内容,本发明的工艺简单、效率高、成本低廉,成品率高以便于实施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临床实用性强,它采用医疗级的油墨,特定的固化剂按一定的比例进行调和,将导管放到印刷机上进行刻度印刷,所述的调和油墨能和空白管体表面均匀粘和,形成
一层极薄细的光滑层,能有效减少医生置管推管的阻力及对血管组织的二次损伤。
23.为了说明的目的,前述描述使用具体命名以提供对所述实施方案的彻底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将显而易见的是,不需要具体细节,以便实践所述实施方案。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而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发明基础上采用本领域公知技术的改进和替代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由各权利要求限定之。


技术特征:
1.一种硬膜外麻醉导管的刻度印刷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备料;准备好待印刷的空白硬膜外麻醉导管管体和医疗级的油墨和固化剂进行调和;步骤二,移印;将调和后油墨装夹上移印机,启动油墨移印机,油墨在蚀刻板上来回刮动,将多余的油墨刮掉;让留在被蚀区域的油墨中的溶剂挥发并形成胶状的表面,表面厚度在0.01毫米以下;步骤三、烘干;将印刷好的硬膜外麻醉导管放置于专属桌面上,隔空放置,然后将印刷后的硬膜外麻醉导管放入升好温度的烘干箱内,保证印刷好的硬膜外麻醉导管管体上的油墨能够充分固化,形成不脱落得表体层;步骤四、检测;烘干固化后的硬膜外麻醉导管用75%酒精来回擦拭10次不掉油墨,即为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膜外麻醉导管的刻度印刷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二,移印中,将麻醉导管放置在移印机的槽位上,麻醉导管前端部分,第一个刻度末端距离导管内的弹簧前端0.2—1mm,形成微型段空白段,然后胶头下降到蚀刻板上,吸上油墨,并将近10微米或0.01毫米以下厚的油墨附着被转印到硬膜外麻醉导管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膜外麻醉导管的刻度印刷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的油墨和固化剂按重量比2:0.7进行调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硬膜外麻醉导管的刻度印刷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三中,烘干箱内温度为100℃—230℃,烘烤时间为20—60分钟。

技术总结
一种硬膜外麻醉导管的刻度印刷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备料;准备好待印刷的空白硬膜外麻醉导管管体和医疗级的油墨和固化剂进行调和;步骤二,移印;将调和后油墨装夹上移印机,启动油墨移印机,油墨在蚀刻板上来回刮动,将多余的油墨刮掉;让留在被蚀区域的油墨中的溶剂挥发并形成胶状的表面,表面厚度在0.01毫米以下;步骤三、烘干;将印刷好的硬膜外麻醉导管放置于专属桌面上,隔空放置,然后将印刷后的硬膜外麻醉导管放入升好温度的烘干箱内,保证印刷好的硬膜外麻醉导管管体上的油墨能够充分固化,形成不脱落得表体层;步骤四、检测;烘干固化后的硬膜外麻醉导管用75%酒精来回擦拭10次不掉油墨,即为成品。即为成品。即为成品。


技术研发人员:陈英富 梁淑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益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10
技术公布日:2022/6/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