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简易小型油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简易小型油印机,可电动和手摇两种使用,适合印刷B5-B4幅面的纸张。属于印刷机械领域。
目前使用的小型手摇速印机缺点是1、没有配置供墨盒,不能自动供墨,影响工作效率。
2、供墨过程复杂,不能一次刷墨。
3、搓纸辊往复移动搓纸,工作稳定性差,纸张幅面增大时,摩擦力不足。
4、纱窗及蜡纸的定位安装,需多次调整对位。
5、没有挡纸块,易多张输纸。
6、压力辊压力不可调。
7、结构复杂,不紧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手摇速印机的缺点,提供一种改进的简易小型油印机,它不但能使技术关键集中,简化结构,而且能改善工作性能,效率高,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把手摇速印机的刷墨辊、着墨辊位置及纱窗和蜡纸的定位安装方式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部件油印筒。取消传动带,让油印筒直接与压力辊接触。利用油印筒内腔作为供墨盒,使刷墨辊一次刷墨。同时在油印筒的滚筒圆周上开出轴向和径向定位槽,一次定位安装纱窗和蜡纸。压力辊用弹簧和锁扣控制,用油印筒滚筒圆周上的凸缘控制其定位施压。输纸盒采用自动限位输纸机构,并装置计数器,通过与滚筒同步转动的联体凸轮作用,控制摆杆间断地把纸张推离搓纸辊,实现自动限位输纸、计数。本实用新型通过这样设计,既满足了正确印刷,又达到了设计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由于把供墨、着墨、刷墨工作及纱窗和蜡纸的定位安装方式组合在油印筒一个部件上,并在它的作用下既保证了纱窗和蜡纸的一次定位安装,又实现了压力辊的定位施压、刷墨辊的一次刷墨及输纸盒的自动限位输纸、计数,所以它的技术关键集中,既改善了工作性能,又简化了结构。另外,由于压力辊压力可调,搓纸辊轴固定,所以能更好的满足实用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结构图图2、是
图1沿A-A线的剖面图本实用新型由油印筒(1)、压力辊(2)、搓纸辊(3)、输纸盒(4)、滚筒(5)、径向定位槽(6)、轴向定位槽(7)、凸缘(8)、摆杆(9)、机架(10)、接纸盒(11)、刷墨辊(12)、供墨盒(13)、限位板(14)、定子(15)、挡纸块(16)、顶杆(17)、托纸板(18)、计数器(19)、联体凸轮(20)、电机(21)(或手摇柄)、纱窗(22)等组成。其中,油印筒(1)是由滚筒(5)、刷墨辊(12)、供墨盒(13)、定子(15)、联体凸轮(20)、纱窗(22)构成。
其工作原理是纸张由输纸盒(4)定位,在顶杆(17)和托纸板(18)作用下,使纸张和搓纸辊(3)之间产生足够的搓纸摩擦力。输纸盒(4)前端的档纸板(16),可阻止多张输纸。在输纸路上,有限位板(14)保证纸张的正确输送。当纸张的前端到达印刷位置时,滚筒(5)圆周上轴向定位槽(7)、径向定位槽(6)定位安装的纱窗(22)及蜡纸前端,和滚筒(5)圆周上凸缘(8)控制的压辊(2),也恰好同时到达印刷位置。由于刷墨辊(12)位于定子(15)内腔,与印刷位置直接接触,并与定子(15)内腔形成供墨盒(13),通过刷墨辊(12)在供墨盒(13)中转动,直接对纱窗(22)刷墨,满足正确印刷,其中,刷墨量由定子(15)与刷墨辊(12)间隙控制,印刷所需压力也要通过轴固定在定子(15)上的刷墨辊(12)产生。纸张前端到达印刷位置以后,摆杆(9)在与滚筒(5)同步绕定子(15)(定子(15)用方轴安装在机架(10)的滑槽中)转动的联体凸轮(20)控制下,计数器(19)计数,搓纸辊(3)不再搓纸,纸张的继续输入印刷,完全由油印筒(1)和压力辊(2)之间滚动摩擦力提供,一个印刷周期完毕后,纸张在惯性及重力作用下直接进入接纸盒(11)。
权利要求1.一个由油印筒(1)、压力辊(2)、搓纸辊(3)、输纸盒(4)、机架(10)、接纸盒(11)组成的简易小型油印机,其特征是油印筒(1)集滚筒(5)、刷墨辊(12)、供墨盒(13)、定子(15)、联体凸轮(20)、纱窗(22)于一体,其中a、滚筒(5)和联体凸轮(20)绕定子(15)同步转动,定子(15)用方轴安装在机架(10)的滑槽中,b、滚筒(5)圆周上制有使纱窗(22)定位的定位槽和控制压力辊(2)的凸缘(8),c、刷墨辊(12)位于定子(15)内腔,与印刷位置直接接触,并与定子(15)内腔形成供墨盒(13)。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小型油印机,可电动和手摇两用,适合印刷B5—B4幅面纸张。它主要由油印筒、压力辊、搓纸辊、输纸盒、接纸盒、动力传动部分和机架等组成,其特点是技术关键集中,刷墨辊位于油印筒定子内腔,并与定子内腔形成供墨盒,在油印筒的滚筒圆周上制有定位、控制结构,通过油印筒的作用,既能满足正确印刷条件,又能实现自动控制和计数,具有结构简单、制造维修方便、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
文档编号B41L13/00GK2188027SQ9223322
公开日1995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12日
发明者王贵明, 王贵仑 申请人:王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