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印间接供墨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06348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凹印间接供墨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墨装置,具体是一种凹印间接供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凹版印刷简称凹印,是四大印刷方式其中的一种印刷方式。凹版印刷是一种直接的印刷方法,它将凹版凹坑中所含的油墨直接压印到承印物上,所印画面的浓淡程度是由凹坑的大小及深浅决定的,如果凹坑较深,则含的油墨较多,压印后承印物上留下的墨层就较厚;相反,如果凹坑较浅,则含的油墨就较少,压印后承印物上留下的墨层就较薄。凹版印刷作为印刷工艺的一种,以其印制品墨层厚实、颜色鲜艳、饱和度高、印版耐印率高、印品质量稳定、印刷速度快等优点在印刷包装及图文出版领域内占据及其重要的地位。
[0003]凹版印刷的印版是由一个个与原稿图文相对应的凹坑与印版的版面所组成的。印刷时采用将印版直接浸泡在盛装油墨的墨槽中的方式使油墨被充填到凹坑内,印版版面的油墨用刮墨刀刮掉,印版与承印物之间有一定的压力接触,将凹坑内的油墨转移到承印物上完成印刷。但是如果油墨中存在气泡,就会导致凹坑中填充油墨不充分而造成印刷掉点、漏印的问题;而且目前绝大多数墨槽是非密封的,都留有一个加墨口,这样就容易使灰尘、纸毛、纸粉等杂质落入油墨汇总,使部分油墨颗粒聚积沉淀,形成较大的颗粒,沉淀的颗粒通过墨泵打入墨槽中,最终会卡在刮墨刀语音凹印版辊筒之间,导致印刷产品出现刀线故障,出现之中情况后,如果印刷工人处理不到位,轻则损坏刮墨刀,重则划伤凹印版辊筒,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避免油墨中的气泡和杂质对印刷质量造成影响,减少原材料的投入,降低生产成本的凹印间接供墨装置,对于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合理利用亦具有积极作用。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凹印间接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墨槽、凹印版辊、传墨辊轴和一对竖向正对设置墙板,所述凹印版辊的辊轴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一对所述墙板的上部,所述凹印版辊的辊轴与所述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凹印版辊相对所述墙板转动,所述墨槽位于一对所述墙板之间、所述凹印版辊的下方,并可在一对所述墙板之间升降,所述墨槽内注有油墨,所述传墨辊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墨槽对应一对所述墙板的两侧壁上,在所述传墨辊轴的周向侧壁上套接并固定有海绵套筒,所述海绵套筒的底部没入所述油墨中,其长度尺寸与所述凹印版辊的辊筒长度尺寸相匹配。
[000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所述墨槽上升至所述海绵套筒压紧所述凹印版辊的辊筒,启动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凹印版辊旋转,进而驱动所述传墨辊轴旋转,由于所述海绵套筒的底部没入所述油墨中,故所述传墨辊轴旋转的过程中,所述海绵套筒上吸附的油墨被均匀的压入所述凹印版辊的凹坑中,如此间接供墨,被压入所述凹印版辊的凹坑中的油墨不存在气泡,且杂质被打散分隔,不会聚积沉淀形成较大的颗粒,避免了油墨中的气泡和杂质对印刷质量造成影响,印刷产品亦不会出现刀线故障,避免经济损失的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由于所述传墨辊轴设置在墨槽内,而所述海绵套筒套接在所述传墨辊轴上且其底部没入所述油墨中,故所述油墨的注入量减少,降低了原材料的投入,对于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合理利用亦具有积极作用。
[0007]进一步,所述墨槽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连接在地面上并可升降的液压升降架,实现所述墨槽的升降,且升降可靠性高。
[0008]进一步,所述墙板对应所述凹印版辊两侧的两竖向侧壁其中一个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竖向固定设置有第一轴承,所述凹印版辊的辊轴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一轴承的中孔并与所述第一轴承可转动的连接在一起,实现所述凹印版辊相对所述墙板转动。
[0009]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压紧所述第一轴承的第一压紧块,所述第一压紧块通过螺栓与所述墙板固定连接,提升所述凹印版辊的辊轴与所述墙板固定的可靠性。
[0010]进一步,所述墨槽对应所述传墨辊轴的侧壁顶部向下开设有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二凹槽内竖向固定设置有第二轴承,所述传墨辊轴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二轴承的中孔并与所述第二轴承可转动的连接在一起,实现所述传墨棍轴相对所述墨槽的侧壁转动。
[0011]进一步,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压紧所述第二轴承的第二压紧块,所述第二压紧块通过螺栓与所述墨槽的侧壁固定连接,提升所述传墨辊轴与所述墨槽的侧壁固定连接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14]1、墙板,2、凹印版辊,3、油墨,4、液压升降支架,5、海绵套筒,6、墨槽,7、传墨辊轴,
8、第二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16]如图1所示,一种凹印间接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墨槽6、凹印版辊2、传墨辊轴7和一对竖向正对设置墙板1,凹印版辊2的辊轴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一对墙板I的上部,凹印版辊2的辊轴与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电机驱动凹印版辊2相对墙板I转动,墨槽6位于一对墙板I之间、凹印版辊2的下方,并可在一对墙板I之间升降,墨槽6内注有油墨3,传墨辊轴7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墨槽6对应一对墙板I的两侧壁上,在传墨辊轴7的周向侧壁上套接并固定有海绵套筒5,海绵套筒5的底部没入油墨3中,其长度尺寸与凹印版辊2的辊筒长度尺寸相匹配。
[0017]本实施例中,墨槽6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连接在地面上并可升降的液压升降架4 ;墙板I对应凹印版辊2两侧的两竖向侧壁其中一个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在第一凹槽内竖向固定设置有第一轴承9,凹印版辊2的辊轴的端部穿过第一轴承9的中孔并与第一轴承9可转动的连接在一起;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压紧第一轴承9的第一压紧块,第一压紧块通过螺栓与墙板I固定连接;墨槽6对应传墨辊轴7的侧壁顶部向下开设有第二凹槽,在第二凹槽内竖向固定设置有第二轴承8,传墨辊轴7的端部穿过第二轴承8的中孔并与第二轴承8可转动的连接在一起;第二凹槽内设置有压紧第二轴承8的第二压紧块,第二压紧块通过螺栓与墨槽6的侧壁固定连接。
[001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凹印间接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墨槽(6)、凹印版辊(2)、传墨辊轴(7)和一对竖向正对设置墙板(I),所述凹印版辊(2)的辊轴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一对所述墙板(I)的上部,所述凹印版辊(2)的辊轴与所述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凹印版辊⑵相对所述墙板⑴转动,所述墨槽(6)位于一对所述墙板⑴之间、所述凹印版辊⑵的下方,并可在一对所述墙板⑴之间升降,所述墨槽(6)内注有油墨(3),所述传墨辊轴(7)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墨槽(6)对应一对所述墙板(I)的两侧壁上,在所述传墨辊轴(7)的周向侧壁上套接并固定有海绵套筒(5),所述海绵套筒(5)的底部没入所述油墨(3)中,其长度尺寸与所述凹印版辊(2)的辊筒长度尺寸相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凹印间接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槽(6)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固定连接在地面上并可升降的液压升降架(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凹印间接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墙板(I)对应所述凹印版辊(2)两侧的两竖向侧壁其中一个上开设有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凹槽内竖向固定设置有第一轴承(9),所述凹印版辊(2)的辊轴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一轴承(9)的中孔并与所述第一轴承(9)可转动的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凹印间接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压紧所述第一轴承(9)的第一压紧块,所述第一压紧块通过螺栓与所述墙板(I)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凹印间接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墨槽(6)对应所述传墨辊轴(7)的侧壁顶部向下开设有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二凹槽内竖向固定设置有第二轴承(8),所述传墨辊轴(7)的端部穿过所述第二轴承(8)的中孔并与所述第二轴承(8)可转动的连接在一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凹印间接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内设置有压紧所述第二轴承(8)的第二压紧块,所述第二压紧块通过螺栓与所述墨槽(6)的侧壁固定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凹印间接供墨装置,包括电机、墨槽、凹印版辊、传墨辊轴和一对竖向正对设置墙板,凹印版辊的辊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一对墙板的上部,凹印版辊的辊轴与电机的转轴可转动的连接,电机驱动凹印版辊相对墙板转动,墨槽位于一对墙板之间、凹印版辊的下方,并可在一对墙板之间升降,墨槽内注有油墨,传墨辊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连接在墨槽对应一对墙板的两侧壁上,在传墨辊轴的周向侧壁上套接并固定有海绵套筒,海绵套筒的底部没入油墨中,其长度尺寸与凹印版辊的辊筒长度尺寸相匹配。有益效果是避免油墨中的气泡和杂质对印刷质量造成影响,降低生产成本等。
【IPC分类】B41F31-06, B41F9-06
【公开号】CN204414756
【申请号】CN201520045102
【发明人】王勇, 蒲晓辉
【申请人】重庆宏劲印务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