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静物摄像机用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8454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静物摄像机用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进行静止图像记录的电子静物摄像机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静物摄像机,通常以显示输入图像或记录图像为目的而包括液晶显示装置,该液晶显示装置所能显示的像素数目,与所记录的图像具有的像素数目相比非常少。
例如,电子静物摄像机的图像输入装置即固体摄像元件,为大约130万像素的话,所记录图像的像素数目,一般来说横向为1280像素,纵向为1024像素,与此不同,液晶显示装置所能显示的像素数目,为大约8万像素的话,则横向为320像素,纵向为240像素。
而且,电子静物摄像机在显示输入图像或记录图像时要显示完整图像,必须对所输入图像进行抽取处理后才进行显示,上述例子中便是横向按4分之一,纵向按4.27分之一抽取。
另外,由于图像输入用固体摄像元件所具有的像素数目和液晶显示的像素数目不同,所以对所输入图像进行抽取处理后才进行显示的装置,除了电子静物摄像机以外还有眼科摄像装置。
这是眼科中将患者的眼睛图像作为输入图像读取,在液晶显示装置上显示的装置。该装置具有这样的功能,即医师给患者作诊断时,可放大显示局部图像,进而用手头的移动开关来移动放大部位,改变显示区域。
图8示出现有电子静物摄像机的框图。
9是使被摄体在固体摄像元件表面上成像的光学系统,10是将成像的被摄体像(光学像)变换为图像信号(电信号)的带分色滤光器的固体摄像元件(CCD),11是将固体摄像元件10得到的模拟信号变换为数字信号的A/D变换器,12是对A/D变换器11得到的图像信号进行修正并进行输入处理使之变换为亮度色差或RGB图像信号的输入图像处理部,13是所输入图像暂时存储或图像压缩扩展(压缩解压)时所用的图像控制用存储器(RAM),14是传送外部命令的控制开关组,15是接口部(I/F),将控制开关组14输出的信号传送给对电子静物摄像机内部进行种种控制的CPU16。17是对输入图像和记录图像进行抽取处理的显示图像控制部,18是存储经抽取的图像的显示图像控制用存储器(RAM),19是将显示图像控制用RAM18的图像进行显示的液晶显示部,20是对输入图像进行压缩处理、或对记录图像进行扩展(解压)处理的图像压缩部,21是在各模块间传送图像信号或其他控制数据的内部总线,22是接口部(I/F),在保存图像信号用的图像记录部23和所述内部总线21之间进行数据传送。
对输入图像进行记录时,通过光学系统9使被摄体成像在固体摄像元件10上,经A/D变换器11和输入信号处理部12处理之后,成为RGB信号或亮度色差信号,经内部总线21暂存于RAM13。
存储于RAM13的图像数据再经内部总线21送至显示图像控制部17,进行抽取处理后传送至RAM18,并由液晶显示部19显示。
而RAM13存储的图像数据经内部总线21由图像压缩部20进行图像压缩计算,减少了数据量后,再经内部总线21送至接口部22,在增加了图像附属信息后,由图像记录部23记录于记录媒体。
该一系列动作,可由响应开关组14所发送命令的CPU19进行全面的控制来实现。该CPU动作的命令流程如图9中流程图所示,上述动作说明中虽未提及,但实际上从步骤S1进行光学系统对焦开始,便一直继续步骤S5中从开关组14当中检测出对快门开关的操作,直到步骤S8中记录于记录媒体上为止。
对记录图像进行回放确认时,CPU动作的命令流程如

图10中流程图所示。步骤S1中,由图像记录部23读出记录媒体中记录的图像数据,经接口部22、内部总线21送至图像压缩部20,对步骤S2压缩的图像数据进行扩展(解压)计算后,再经内部总线21暂存于RAM13。RAM13存储的图像数据,在步骤S3中再经内部总线21送至显示图像控制部17,在步骤S4中进行了抽取处理后传送至RAM18,在步骤S5中由液晶显示部19显示。
通过该回放确认动作,可确认已经记录的图像数据,步骤S6中,能够判断是否将该记录数据擦除等,检测出不保存这种指令时,在步骤S7中删除该图像数据,并返回至步骤S1。
这样,电子静物摄像机中的显示为了完整显示整个图像,进行抽取处理,例如纵向、横向均按4分之一抽取的话,一般,该抽取处理采取一种取纵向4个像素、横向4个像素这16个像素的平均值分配1个像素这种方法。
图11示出现有的眼科摄像装置。
24是使被摄体在固体摄像元件表面上成像的光学系统,25是将成像的被摄体像(光学像)变换为图像信号(电信号)的带分色滤光器的固体摄像元件,26是进行图像显示的液晶显示部,27是根据对输入图像、显示图像的控制或外部开关的命令来控制各模块的显示图像生成部,28是对显示图像进行切换的开关,29是对经过切换的图像改变其显示区域的开关。
图11中,患者眼睛的图像为被摄体经光学系统24在固体摄像元件25上的成像,并读取到显示图像生成部27的内部RAM。所读取的图像在显示图像生成部27的内部进行抽取处理,在液晶显示部26上显示整体图像。
这里,传送开关28输出的命令时,对显示图像生成部27内部存储的图像局部数据进行处理,在液晶显示部26上放大显示。此外,传送开关29输出的命令时,对显示图像生成部27内部存储的图像数据改变其所处理部分进行处理,对放大显示的图像移动其显示区域。
该眼科摄像装置对整个图像进行显示时,与上述电子静物摄像机相同进行抽取处理,放大显示时,则在像素互相间未进行一一对应的抽取处理的状态下进行显示,或利用插补处理执行增加像素等处理。
但现有的电子静物摄像机中,未对图像显示时确认是否聚焦的手段加以考虑,液晶显示以整体图像的显示为前提,故加入抽取处理。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即抽取处理造成高频成分变差,而无法从液晶显示的图像当中确认是否聚焦。
而且现有的眼科摄像装置中,还存在这样的问题,即虽然只要对此增加记录装置,能够通过放大显示来确认液晶显示的图像是否聚焦,但用作电子静物摄像机时,记录时始终持续显示放大画面的话,不清楚所记录图像的整体图像,或总用切换开关进行切换的话,记录时的动作便很烦琐,或者无法同时观看确认焦点用的各幅大画面和把握总体图像用的缩小图像两者。
发明概述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电子静物摄像机用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为进行记录时改变显示一定时间的图像这种处理,用2档开关切换显示画面并进行记录这种处理,或回放时进行画面分割显示2种图像这种处理。具体来说,为一种电子静物摄像机用显示装置,该电子静物摄像机由光学系统获得的输入图像用像素数目少于该输入图像的显示部显示,并且检测出记录命令便记录于记录媒体,本发明各权项具有以下特征。
权项1所述的电子静物摄像机用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提供给显示部的图像信号进行管理的控制手段,构成为在检测出记录命令至检测出经过规定时间其至少一部分特定期间内,用显示部显示输入图像的局部,特定期间结束后或经过所述规定时间后用显示部显示整个输入图像,由于记录命令启动后经过的一定时间内放大显示所记录图像的局部,因而可对记录图像的对焦进行确认。
权项2所述的电子静物摄像机用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对提供给所述显示部的图像信号进行管理的控制手段,构成为检测出对作为第二指令的记录命令进行检测前的第一指令,便用显示部显示所述输入图像的局部,而检测出所述记录命令便用显示部显示整个输入图像,由于调焦命令启动至记录命令启动的一定时间内放大显示所记录图像的局部,因而可对记录图像的对焦进行确认,可自由设定对焦确认的时间。
权项3所述的电子静物摄像机用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回放时对提供给显示部的图像信号进行管理的控制手段,构成为用显示部显示整个回放图像直到检测出输入了显示改变命令为止,一旦检测输入了显示改变命令,便用显示部显示回放图像的局部,由于利用显示改变命令放大显示所记录图像的局部,因而可对记录图像的对焦进行确认。
权项4所述的电子静物摄像机用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回放时对提供给显示部的图像信号进行管理的控制手段,构成为用显示部显示整个回放图像直到检测出输入了显示改变命令为止,一旦检测出输入了显示改变命令,便将显示画面分成2个区域,一个区域显示整个输入图像或整个记录图像,另一区域则显示输入图像或记录图像的局部,由于利用显示改变命令放大显示输入图像或记录图像的整体和局部,因而可对记录图像的对焦和完整像进行确认。
权项5所述的电子静物摄像机用显示装置,相对于权项4其特征在于,显示改变命令所分割的画面之一为窗口状子画面,控制手段构成为利用子画面移动命令对子画面位置和子画面内外显示的图像进行控制,由于利用显示改变命令在上述子画面内放大显示输入图像或记录图像的整体和局部,因而可对记录图像的对焦和完整像进行确认,还可自由设定进行对焦确认的位置。
权项6所述的电子静物摄像机用显示装置,相对于权项5其特征在于,设有测定发出子画面移动命令的开关其按动力强弱或所述开关按住时间长短的手段,构成为利用所述按动力强弱或时间长短改变子画面移动速度,对子画面位置和子画面内外显示的图像进行控制。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进行记录时改变显示一定时间的图像这种处理,用2档开关切换显示画面并进行记录这种处理,或进行画面分割显示2种图像这种处理,可确认记录图像是否对焦,不仅对记录图像进行对焦确认,还可把握完整像,要么在没有烦琐操作的情况下可对记录图像进行对焦确认,从而可实现优异的电子静物摄像机用显示装置。
附图简要说明图1是本发明电子静物摄像机的概略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子静物摄像机的控制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液晶显示部所显示图像的第一说明图和第二说明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电子静物摄像机的控制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和实施例4的电子静物摄像机的控制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电子静物摄像机的控制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6的电子静物摄像机的控制流程图。
图8是电子静物摄像机的具体框图。
图9是现有电子静物摄像机记录时的控制流程图。
图10是现有电子静物摄像机回放时的控制流程图。
图11是现有眼科摄像装置的框图。
实施例以下根据图1~图7说明本发明各实施例。
(实施例1)图1示出(实施例1)的电子静物摄像机,包括以下构成由透镜和焦点控制机构构成的光学系统1、固体摄像元件2、液晶显示部3、图像控制部4、图像存储器5、快门开关6、放大开关7和移动开关8。
另外,微型计算机作为主要部分构成的(实施例1)的电子静物摄像机的具体模块,与先前作为现有例说明的图8相同,但对CPU16进行控制的程序等可作如下改变,与现有例的电子静物摄像机不同。
图2示出(实施例1)的控制流程。
图1中,接收快门开关6输出的命令,经光学系统1使被摄体成像在固体摄像元件2表面上,由图像处理部4处理成像的被摄体像(光学像)后,写入图像存储器5。而且,再由图像处理部4对写入图像存储器5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后,在液晶显示部3上显示,对写入图像存储器的图像数据进行压缩处理,记录于另一记录媒体。该一系列动作为通常电子静物摄像机记录时的动作。
该(实施例1)构成上述控制流程时,分2阶段切换此时的液晶显示动作。具体来说,第一阶段采取将图像局部放大显示的模式,第二阶段采取显示通常图像整体的模式。
而且,对第一模式的执行,按照快门开关6从按下起经过一定时间的期间进行,该时间经过由另外配备的定时器计时。
以下参照图8、图2和图3说明电子静物摄像机记录图像时的动作。
电子静物摄像机的电源合上进入记录模式状态时,通常液晶显示部19显示透镜输入图像的完整像。这时,快门开关14尚未按下,就控制来说,在图2所示的步骤S1中,通过按照CPU16的命令对光学系统9操作,进行焦点调整。
也可以在步骤S5中检测出按下快门开关6后,进行该焦点调整,但此时输入图像只能观察模糊画面,直到按下快门开关为止。
以下,经光学系统9存储于固体摄像元件10的图像数据,在步骤S2中,由A/D变换器11变换为数字信号后,由输入处理部12进行图像修正,经内部总线21将图像数据传送至显示图像控制部17。
这时传送的图像数据与固体摄像元件10具有的像素数目成正比。例如为1280×960像素数目的固体摄像元件的话,图像数据便会传送1280×960个RGB各8位数据。而液晶显示部19的液晶显示为320×240像素时,需要纵向横向均按4分之一对图像数据进行抽取处理,因而显示图像控制部17中对每4个像素进行取样或将4×4像素的平均值取作1像素等抽取处理,形成为320×240像素,在步骤S3中写入RAM18。而且,所写入的图像数据在步骤S4中反复传送至液晶显示部19,进行液晶显示。
这时,液晶显示部19上显示的图像,为经透镜输入的图像的完整像。上述一系列动作会一直重复直到按下快门开关6为止。
接着,步骤S5中检测出按下快门开关6,发出记录命令时,此时固体摄像元件10上蓄积的图像数据,在步骤S6中经所述相同路径从内部总线21传送至RAM13。而CPU16按照记录命令,靠时钟计数等手段开始时间经过的测定。
接下来,根据CPU16的指令,步骤S7中,RAM13中存储的图像局部数据经内部总线21传送至显示图像控制部17,步骤S8中变换为显示用图像后,传送至RAM18。
接着,在步骤S9中将所写入的图像数据反复传送至液晶显示部19,进行液晶显示。
此时,如图3(b)所示,令固体摄像元件所读取的图像区域为区域A,步骤S3中传送至RAM18的图像局部区域为区域B,例如固体摄像元件所读取的图像为1280×960像素,液晶显示为320×240像素,显示图像控制部17的读取图像为640×480像素的话,步骤S3中纵向横向均按2分之一进行抽取处理,在液晶显示部19整个屏面上显示区域B。
因而,液晶显示部19的显示,显示整个记录屏面直到按下快门开关6为止,一旦按下快门开关6,图像局部便在步骤S9中放大显示。
只要步骤S10中根据上述定时器判断未经过规定的固定时间,便继续该放大显示。
步骤S10中根据定时器判断放大显示时间结束时,步骤S11中RAM13所记录的图像数据经内部总线21再次传送至显示图像控制部17。此时,所传送的图像数据为所记录的全部数据。步骤S12中,显示图像控制部17对上述例子中纵向横向均会按4分之一抽取的图像数据进行抽取处理后,传送至RAM18。
步骤S13中,将所写入的图像数据反复传送至液晶显示部19,进行液晶显示。此时,液晶显示的图像成为经透镜输入的图像的完整像。
接着,步骤S14中,RAM13中记录的图像数据按照CPU16的命令传送至图像压缩部20,进行图像压缩计算处理,减少数据量。最后经压缩计算减少的数据在步骤S15中经内部总线21、接口22传送至图像记录部23,记录于图像记录部23所包括的记录媒体。以上通过按下快门开关6发出记录命令起至记录于记录媒体的动作结束,电子静物摄像机便处于等待新记录命令的状态,返回至最初步骤S1的工作环境。
另外,图2所示的步骤S7~S13的程序和步骤S14~S15的程序也可以调换,此外,步骤S14~S15的程序也可按步骤S7~S13程序中所含的形式实现。
通过以上动作,在检测出记录命令后规定的固定时间内,液晶显示部19自动显示时,使进入透镜的图像局部在液晶显示部19上比检测出上述记录命令前有所放大,用户便可通过确认其放大显示期间内液晶显示部19的显示图像来确认是否对焦。
另外,对整个图像进行显示时欲确认是否聚焦,其原因在于,固体摄像元件读取的图像大小和可进行液晶显示的图像大小不同,因此必须由显示图像控制部17进行抽取处理,该抽取处理为低通滤波,可以说是减小图像原来所具有的分辨率。
另外,本实施例中,令应放大显示图像的大小为640×480,液晶显示像素为320×240,但若控制使得应放大显示图像的大小和可进行液晶显示图像的大小相等的话,可更可靠地进行对焦确认。
本实施例中,说明的是操作快门后规定时间显示局部、规定时间后切换为整体,但作为其他例,还可以举出操作快门后规定时间内的特定时间内显示局部,而在特定时间后切换为整体的实施例,和操作快门后规定时间内的特定时间内显示局部,而在规定时间后切换为整体的实施例。
(实施例2)硬件构成与实施例1相同,可如图1和图8所示,控制流程与实施例1不同。图4示出实施例2的控制流程。
本实施例2中,将发出记录命令的快门开关和液晶显示动作分成2个阶段,第一阶段采取通过轻轻触及或轻轻按下快门开关放大显示图像局部的第一模式,第二阶段采取通过按入快门开关显示通常图像整体的第二模式。而且,执行第一模式时调整焦点,执行第二模式时记录图像。
具体来说,按以下步骤进行控制。
电子静物摄像机电源合上进入记录模式状态时,通常在液晶显示部19上显示由透镜输入的图像的完整像。具体来说,图4所示步骤S4检测出轻轻按下快门开关6之前,反复执行步骤S1~S3,就控制而言,首先按CPU16的命令,经光学系统9存储于固体摄像元件10上的图像数据由A/D变换器11变换为数字信号后,由输入图像处理部12进行图像修正,经内部总线21将图像数据传送至显示图像控制部17。
这时传送的图像数据与固体摄像元件10所具有的像素数目成正比,例如为1280×960像素数目的固体摄像元件的话,图像数据便可传送1280×960个RGB各8位的数据,而液晶显示部19的液晶为320×240像素时,纵向横向均需要按4分之一对图像数据进行抽取处理,因而显示图像控制部17中进行抽取处理,形成为320×240像素写入RAM18。接着,反复传送所写入的图像数据至液晶显示部19,进行液晶显示。
这时所显示的图像为经透镜输入的图像的完整像。
步骤S4中,若检测出触及或轻轻按下快门开关6的话,便发出第一调焦命令,步骤S5中操作光学系统9对焦点进行调整。接下来,步骤S6中经上述相同路径,将固体摄像元件10蓄积的图像数据从内部总线21传送至RAM13。步骤S7中,根据CPU16输出的指令,RAM13存储的图像数据有一部分经内部总线21传送至显示图像控制部17,步骤S8变换为显示用图像后传送至RAM18。
接着,所写入的图像数据在步骤S9中反复传送至液晶显示部19进行液晶显示。这时,如图3(b)所示,与实施例1相同,令固体摄像元件所读取的图像区域为区域A,显示图像控制部17传送的局部图像区域为区域B,例如固体摄像元件所读取的图像为1280×960像素,液晶显示为320×240像素,显示图像控制部读取图像为640×480像素的话,显示图像控制部17纵向横向均进行2分之一的抽取处理,整个液晶屏面可显示区域B。
接下来,作为第二阶段的动作,在步骤S10中检测出按入快门开关6的话,发出第二记录命令,步骤S11中RAM13记录的图像数据经内部总线21再次传送至显示图像控制部17。此时,所传送的图像数据为记录的全部数据。
接着,步骤S12中,本例中由显示图像控制部17对纵向横向均按4分之一抽取的图像数据进行抽取处理后,传送至RAM18。
步骤S13中,将写入RAM18的图像数据反复传送至液晶显示部19,进行液晶显示。此时,液晶显示的图像成为经透镜输入的图像的完整像。
接下来,步骤S14中,RAM13中记录的图像数据按照CPU16的命令传送至图像压缩部20,进行图像压缩计算处理,减少数据量。
最后经压缩计算减少的数据在步骤S15中经内部总线21、接口22传送至图像记录部23,记录于图像记录部23所包括的记录媒体,返回至最初步骤S1的工作环境。
另外,图4所示的步骤S11~S13的程序和步骤S14~S15的程序也可以调换,此外,步骤S14~S15的程序也可按步骤S11~S13程序中所含的形式实现。
通过以上动作,第一阶段的调焦命令输出后至发出第二阶段记录命令这段时间内,液晶显示部19放大显示从透镜进入的图像的局部,用户可在其放大显示期间内确认是否对焦。
而且,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可通过对快门开关6的操作,由用户本身自由地对确认是否聚焦所需的时间进行设定,易用性方面也有提高。
另外,本实施例中,令应放大显示图像的大小为640×480,液晶显示像素为320×240,但若控制使得应放大显示图像的大小和可进行液晶显示图像的大小相等的话,可更可靠地进行对焦确认。
(实施例3)硬件构成与实施例1相同,可如图1和图8所示,控制流程与实施例1不同。图5示出实施例3的控制流程。
本实施例3中,电子静物摄像机电源合上进入回放模式状态时,通常液晶显示部19什么也不显示,或显示已经记录的图像数据中的1幅。回放所记录图像的目的,可举出用以确认所记录图像拍得是否完美,或判断是保存还是删除记录图像这种情形。本实施例3中,假定电子静物摄像机用户选择完要进行某种判断的图像,来说明后续动作。
在回放模式中选择应回放的已经记录的图像时,在图5所示步骤S1中,按CPU16的命令从图像记录部23包括的记录媒体当中调用图像数据,经接口22、内部总线21传送至图像压缩部20。图像压缩部20中,所送来的图像数据是进行了图像压缩处理的数据,因而通过扩展(解压)处理还原为可进行回放形式的数据,步骤S2中将扩展(解压)完的数据经内部总线21传送至RAM13。
RAM13中存储的图像数据,步骤S3中经内部总线21传送至显示图像控制部17。此时传送的图像数据如所记录图像大小,为例如1280×960像素数目记录图像的话,图像数据便传送1280×960个RGB各8位的数据,而液晶显示部19的液晶显示为320×240像素时,与记录模式时相同需要纵向横向均按4分之一对图像数据进行抽取处理,因而步骤S4中在显示图像控制部17中进行抽取处理,形成为320×240像素,写入RAM18。
步骤S5中将写入RAM18的图像数据反复传送至液晶显示部19,进行液晶显示。这时所显示的图像为所记录图像的完整像,可回放所选定图像。
这里,电子静物摄像机用户欲放大图像时,在步骤S6中检测出操作了放大开关7,放大图像的命令经接口15传送给CPU16。接下来,步骤S7中,根据CPU16输出的指令,RAM13存储的图像数据有一部分经内部总线21传送至显示图像控制部17,步骤S8变换为显示用图像后传送至RAM18。
写入RAM18的图像数据在步骤S9中反复传送至液晶显示部19进行液晶显示。这时,如图3(b)所示,令所记录的图像区域为区域A,显示图像控制部17传送的局部图像区域为区域B,例如所记录的图像为1280×960像素,液晶显示为320×240像素,显示图像控制部读取图像为640×480像素的话,显示图像控制部17纵向横向均进行2分之一的抽取处理,整个液晶屏面可显示区域B。因此,可通过前述发出显示改变命令至显示放大图像这一系列动作,对所记录图像的焦点进行确认。
以下,对经过对焦确认正回放的图像,加上是保存还是消除记录的判断,步骤S10中判断为保存时,不需要具体做什么,而判断为消除时,则将CPU16的命令传送至图像记录部23,在步骤S11中将所记录的图像数据消除。
以上动作结束的话,便再次回到图像回放模式的最初阶段。
另外,本实施例中,令应放大显示图像的大小为640×480,液晶显示像素为320×240,但若控制使得应放大显示图像的大小和可进行液晶显示图像的大小相等的话,可更可靠地进行对焦确认。
而且,本实施例中,图像扩大处理后即对记录数据进行保存判断处理,但图像放大处理后也可以对放大开关进行取消处理,这时在图像放大处理后插入图像放大处理的取消判断流程和图5中步骤S3、S4的程序。
此外,图5中全部动作结束后,便回到将图像记录部23的图像数据传送至压缩部的动作,但处于回放模式,回到选择新图像的动作更为自然。
(实施例4)本实施例4和上述实施例3,仅在图5中步骤S8中将显示图像控制部17所传送的数据写入RAM18时的写入区域有所不同,其他均与实施例3相同。
这里与实施例3相同,假定电子静物摄像机用户选择完要进行某种判断的图像,来说明后续动作。步骤S1~S9如下文所述。
在回放模式中选择应回放的已经记录的图像时,按CPU16的命令从图像记录部23包括的记录媒体当中调用的图像数据,经接口22、内部总线21传送至图像压缩部20,还原为图像压缩部20中可通过扩展(解压)处理进行回放形式的数据,经内部总线21写入RAM13。接着,RAM13存储的图像数据经内部总线21传送至显示图像控制部17。这时传送的图像数据为所记录图像大小,在显示图像控制部17中进行抽取处理,写入RAM18。接着,所写入的图像数据反复传送至液晶显示部19,进行液晶显示。这时,液晶显示的图像为所记录图像的完整像,回放所选定的图像。这里,电子静物摄像机用户欲放大图像时,将放大图像的命令从放大开关7经接口15传送给CPU16。接下来,根据CPU16输出的指令,RAM13存储的图像数据有一部分经内部总线21传送至显示图像控制部17,变换为显示用图像后传送至RAM18。接着,将所写入的图像数据反复传送至液晶显示部19进行液晶显示。
本实施例4中,将步骤S8中显示图像控制部17传送的数据写入RAM18时的写入区域如图3(a)所示,令所记录的图像区域为区域A,RAM13传送至显示图像控制部17的局部图像区域为区域C,将显示图像控制部17传送的数据写入RAM18时的写入区域为图3(b)所示的区域B。例如所记录的图像为1280×960像素,液晶显示为320×240像素,RAM13传送至显示图像控制部17的局部图像为160×120像素,显示图像控制部17传送写入RAM18的图像为160×120像素的话,显示图像控制部17由于RAM13传送至显示图像控制部17的图像大小和液晶屏面上的显示图像控制部17传送写入RAM18的图像大小相等,因而不需要抽取处理。而且,初始阶段预先写入的图像数据其部分区域被新数据所覆盖,因而液晶显示的画面,显示的是除了图3(a)区域B以外的区域A上记录的图像完整像,其中区域B便将区域C的图像放大显示。具体来说,如图3(b)所示,给出完整液晶画面的区域A中存在进行放大画面显示的窗口区域B,区域A上显示完整图像,而区域B则显示放大图像。
因此,可通过观察放大画面的区域B来确认所记录图像的焦点,并且可通过观察整个画面的区域A对所记录图像的完整像进行概要确认,从而可同时进行两者的图像确认。
接着对经过对焦确认的当前回放的图像,加上是保存还是消除记录这种判断,判断为保存时,不需要具体做什么,而判断为消除时,则将CPU16的命令传送至图像记录部23,消除所记录的图像数据。
以上动作结束的话,便再次回到图像回放模式的最初阶段。
另外,本实施例中,令应放大显示图像的大小为160×120,液晶显示区域的区域B的像素为160×120,但应放大显示图像的大小和可进行液晶显示图像的大小即便可改变,对焦确认也可行。
而且,本实施例中,图像扩大处理后即对记录数据进行保存判断处理,但图像放大处理后也可以加入放大开关的取消处理,这时可插入图像放大处理的取消判断流程和图5中步骤S3、S4的程序。
此外,图5中全部动作结束后,便回到将记录部的图像数据传送至压缩部的动作,但处于回放模式,回到选择新图像的动作更为自然。
图3(a)、图3(b)中区域B的形状或区域B中给出的图像区域C的形状,不需要形成为与液晶画面相同比例的形状,无论是矩形的宽高比,还是为矩形以外的形状,均可以自由设定。本实施例尽管进行画面分割时形成为显示窗口形状子画面的形式,但也可以纵向或横向一分为二。
此外,本实施例中是按图像回放模式进行画面分割、显示整个图像和放大图像的,但用图像记录模式中的液晶显示执行该显示方法的话,便可在图像记录时具有这样的效果,即可通过观察放大画面的区域对所记录图像进行对焦确认,通过观察整个画面的区域对所记录图像进行完整像确认,从而可同时进行两者的图像确认。
(实施例5)本实施例5和上述实施例3、实施例4,在放大开关7检测出图像放大命令后显示图像控制部17传送的数据写入RAM18时的写入区域方面,与实施例3、实施例4不同。
本实施例5与实施例3相同,假定电子静物摄像机用户选择完要进行某种判断的图像,来说明后续动作。图6示出实施例5的流程,步骤S1~S6与图5所示的实施例3中步骤S1~S6相同。
具体来说,在回放模式中选择应回放的已经记录的图像时,按CPU16的命令从图像记录部23包括的记录媒体当中调用的图像数据,经接口22、内部总线21传送至图像压缩部20,还原为图像压缩部20中可通过扩展(解压)处理进行回放形式的数据,经内部总线21写入RAM13。接着,RAM13存储的图像数据经内部总线21传送至显示图像控制部17。这时传送的图像数据为所记录图像大小,在显示图像控制部17中进行抽取处理,写入RAM18。接着,所写入的图像数据反复传送至液晶显示部19,进行液晶显示。这时,液晶显示的图像为所记录图像的完整像,回放所选定的图像。
这里,电子静物摄像机用户欲放大图像时,将放大图像的命令从放大开关7经接口15传送给CPU16,RAM13存储的图像数据有一部分经内部总线21传送至显示图像控制部17,变换为显示用图像后传送至RAM18。
接着,将所写入的图像数据反复传送至液晶显示部19进行液晶显示。上述一系列动作与实施例3、实施例4动作相同,但本实施例中,与实施例4相同,在显示图像控制部17所传送的数据写入RAM18时的写入区域方面有所不同,初始阶段预先写入的图像数据其部分区域被新数据所覆盖,因而液晶显示的画面,如图3(b)所示,给出完整液晶画面的区域A中存在进行放大画面显示的窗口区域B,区域A上显示完整图像,而区域B则显示放大图像。因此,可通过观察放大画面的区域B来确认所记录图像的焦点,并且可通过观察整个画面的区域A对所记录图像的完整像进行概要确认,从而可同时进行两者的图像确认。
此外,上述液晶显示画面内开有进行放大图像显示的窗口状子画面的图3(b)中区域B的状态下,在左右上下任一方向上按移动开关8用以移动子画面时,在步骤S8中对它进行检测,步骤S9中CPU16对开有子画面的位置进行检测。
步骤S10、S11中将RAM13中所写的图像数据传送至显示图像控制部17。此时所传送的数据也可以取所记录的整个图像的全部数据,并重建整个显示图像。但所传送的数据由于靠移动开关8移动子画面,因而对于与移动方向相反方向留出来的空白部分即移动前有子画面、移动后没有子画面的区域重建所用的数据,和应在新移动的子画面区域放大显示的图像区域数据,根据该数据对所生成的图像进行覆盖,其处理可轻松完成。显示图像控制部17对子画面外部进行可显示整个图像形式的抽取处理,而子画面内部则进行可显示放大图像形式的抽取处理或不需要做什么按原样显示的处理后,在RAM18中覆盖该数据。
步骤S12中将RAM18的图像数据反复传送至液晶显示部19,进行液晶显示。
按开关8移动该子画面开始至液晶图像显示的处理,考虑到子画面的移动不止一次时,因而反复进行上述一系列处理。
这样,通过移动子画面对所记录图像进行对焦确认,可对任意位置进行对焦确认。
接着,不对子画面进行移动,而对经过对焦确认的当前回放图像加上是保存还是消除记录这种判断,步骤S13中判断为保存时,不需要具体做什么,判断为消除时,CPU16的命令传送至图像记录部23,步骤S14记录的图像数据被消除。
这里,对于不进行子画面移动的判断,也可以由基于CPU16的定时器计时,根据移动开关8未按下所经历的时间,切换工作模式,而且也可以不进行特别处理,利用发出消除命令的开关来切换工作模式。
以上动作结束的话,便再次回到图像回放模式的最初阶段。
(实施例6)图7示出与图6中步骤S8~S12的程序互换所插入的程序。
本实施例中,与图6所示的实施例5的工作流程相同,假定电子静物摄像机用户在选择要进行某种判断的图像对所记录的整个图像进行液晶显示这一状态下利用放大开关结束子画面显示,来说明后续动作。
液晶显示画面内,开有进行放大图像显示的窗口状子画面的图3(b)中区域B的状态下,在步骤S8中检测出在左右上下任一方向上按了移动开关8用以移动子画面时,CPU16便在步骤S9a、S9b、S9c中启动计时器,对用户按开关8持续的时间进行计时,检测出开有子画面的位置,根据定时器检测出的时间求出子画面的移动距离。因此,所求出的子画面移动距离设定为,若按开关8的时间超过规定时间的话,便移动使之大于较短的情形。
步骤S10、S11中,RAM13中所写的图像数据传送至显示图像控制部17。此时传送的数据与实施例5相同,由于靠移动开关8移动子画面,因而对于与移动方向相反方向留出来的空白部分重建所用的数据,和应在新移动的子画面区域放大显示的图像区域数据,根据该数据对所生成的图像进行覆盖。显示图像控制部17对子画面外部进行可显示整个图像形式的抽取处理,而内部则进行可显示放大图像形式的抽取处理或不需要做什么按原样显示的处理后,在RAM18中覆盖该数据。RAM18的图像数据反复传送至液晶显示部19进行液晶显示。按开关8移动该子画面开始至液晶图像显示的处理,考虑到子画面的移动不止一次时,因而便反复进行上述一系列处理,具有这样的效果,即通过移动子画面对所记录图像进行对焦确认,可对任意位置进行对焦确认,而且可迅速地移动子画面到达要进行对焦确认的位置。
这里,子画面移动时的移动速度,是按移动开关8的时间长度分2段改变的,但也可做成分更多阶段改变的形式,此外,通过将移动开关做成2档开关或采用压力传感器等,也可以不是随按开关时间长短,而是随按开关强弱有所反应,进行按移动开关越强移动距离越长这种控制。
而且,不对子画面进行移动,而对经过对焦确认的当前回放图像加上是保存还是消除记录这种判断其后续动作流程,与实施例5相同进行保存或消除,再次回到图像回放模式的最初阶段。
另外,上述各实施例的控制流程,不仅可单独采用,也可组合利用。具体来说,构成为图像记录时进行子画面显示或子画面移动,或记录后不久自动过渡到回放模式,进入进行对焦确认的模式,也可获得相同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静物摄像机用显示装置,该电子静物摄像机由光学系统(1,9)获得的输入图像,用像素数目少于该输入图像的显示部(3,19)显示,并且检测出记录命令便将所述输入图像记录于记录媒体(23),其特征在于,对提供给所述显示部(3,19)的图像信号进行管理的控制手段,构成为在检测出所述记录命令至检测出经过规定时间其至少一部分特定期间内,用所述显示部(3,19)显示所述输入图像的局部,所述特定期间结束后或经过所述规定时间后用所述显示部(3,19)显示整个输入图像。
2.一种电子静物摄像机用显示装置,该电子静物摄像机由光学系统(1,9)获得的输入图像,用像素数目少于该输入图像的显示部(3,19)显示,并且检测出记录命令便将所述输入图像记录于记录媒体(23),其特征在于,对提供给所述显示部(3,19)的图像信号进行管理的控制手段,构成为检测出对作为第二指令的所述记录命令进行检测前的第一指令,便用所述显示部(3,19)显示所述输入图像的局部,而检测出所述记录命令便用所述显示部(3,19)显示整个输入图像。
3.一种电子静物摄像机用显示装置,该电子静物摄像机由光学系统(1,9)获得的输入图像,用像素数目少于该输入图像的显示部(3,19)显示,并且检测出记录命令便将所述输入图像记录于记录媒体(23),其特征在于,回放时对提供给所述显示部(3,19)的图像信号进行管理的控制手段,构成为用所述显示部(3,19)显示整个回放图像直到检测出输入了显示改变命令为止,一旦检测输入了显示改变命令,便用所述显示部(3,19)显示回放图像的局部。
4.一种电子静物摄像机用显示装置,该电子静物摄像机由光学系统(1,9)获得的输入图像,用像素数目少于该输入图像的显示部(3,19)显示,并且检测出记录命令便将所述输入图像记录于记录媒体(23),其特征在于,回放时对提供给所述显示部(3,19)的图像信号进行管理的控制手段,构成为用所述显示部(3,19)显示整个回放图像直到检测出输入了显示改变命令为止,一旦检测出输入了显示改变命令,便将显示画面分成2个区域,一个区域显示整个输入图像或整个记录图像,另一区域则显示输入图像或记录图像的局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静物摄像机用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显示改变命令所分割的画面之一为窗口状子画面,控制手段构成为利用子画面移动命令对子画面位置和子画面内外显示的图像进行控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静物摄像机用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测定发出子画面移动命令的开关(8)其按动力强弱或所述开关按住时间长短的手段,构成为利用所述按动力强弱或时间长短改变子画面移动速度,对子画面位置和子画面内外显示的图像进行控制。
全文摘要
电子静物摄像机用显示装置,其目的在于附加对显示图像进行对焦确认的功能。液晶显示的图像和摄像机内部处理的所记录图像或回放图像,由于分辨率不同,因而进行液晶显示时,在步骤S3进行抽取处理以显示整个图像。记录时按动快门的数秒间,通过在步骤S8中放大图像的局部并在步骤S9中进行液晶显示,可以确认所记录图像或回放图像是否对焦。
文档编号G09G5/00GK1294815SQ00800150
公开日2001年5月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1999年2月15日
发明者水木启胜, 山下正明, 越智佐弓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