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616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此液晶显示器的图象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已得到普遍应用,因为它们具有结构薄和低功耗的特性。具体地,配置有源元件的液晶显示器能有选择性地给各个象素电极馈送电势并且保持此电势,因而,与不含有源元件的液晶显示器相比,所述液晶显示器具有更优秀的图象。相应地,已广泛使用配置有源元件的液晶显示器。
进一步地,作为图象显示器,已经知道使用所谓的阴极射线管的图象显示器。相似地,还知道使用液晶显示器的图象显示器。与使用阴极射线管的图象显示器相比,后一种图象显示器具有更少的闪烁,因而,由液晶显示器提供的图象对人眼是柔和的。作为使用此种液晶显示器的图象显示器,包括液晶监视器、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液晶电视以及液晶集成型个人计算机PDA等各种用途的图象显示器已经商业化。
然而,本专利申请的发明人经过广泛研究,已发现新的任务,对于配置有源元件的液晶显示器而言,当操作中止时,即当外部中止供电并且随后液晶显示器再次变换到操作状态时,出现所谓的闪烁现象,亦即屏幕出现强烈的不稳定闪耀。
本发明人还发现,当从供电中止到再次供电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对较短时,此现象是明显的。
本发明人还发现,当液晶显示器采用其中绝缘层置于象素电极和定向膜之间、或者在相同的基片上设置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并且绝缘层置于形成这些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的层之间的结构时,上述现象就更显著。
由使用液晶显示器取代图象显示器中的阴极射线管而带来的优点的典型实例为除了上述结构薄和低功耗以外,图象显示器表现出最低程度的闪烁。然而,本发明人发现,在图象显示器内从中断向液晶显示器供电到再次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间的时间较短时,即使在使用液晶显示器的图象显示器中,也存在当重新供电之后立即产生几秒到几十秒闪烁的情况。这产生严重的问题即液晶显示器失去它的优点之一,因此,本发明人已致力于处理此现象并且解决此问题。
经过努力,我们发现以下将详细解释的现象是此问题的主要原因。
在配置有源元件的液晶显示器中,当使有源元件为ON状态的选择电势施加到扫描信号线时,此电势有选择性地写到象素电极中,并且在大多数时间里,使有源元件为OFF状态的非选择电势施加到扫描信号线以便保持以ON状态施加的电压。在大多数时间里有源元件为OFF状态的原因是由于液晶显示器通常顺序地和有选择性地驱动多个扫描信号线,因此在与例如具有至少768根扫描信号线的XGA对应的液晶显示器中,这是一种通用的驱动方法,即,其中选择为OFF状态的时间比选择为ON状态的时间长(768-1)倍。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液晶材料的恶化,液晶显示器通常把施加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的电势转换成交变电流,以便防止长时间地连续施加直流电压。然而,这种有利效果仅仅是通过转换在每个或多个单位帧施加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的电势极性而获得的,因而,此种效果目的仅在于防止总是施加长时间的直流电压。相应地,在象素电极上施加基本固定的电压的事实在观察每个单位帧时是不会改变的。
进而,只有在向液晶显示器供电时才进行驱动,以便在每个或多个单位帧转换施加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的电势极性。也就是说,在中止供电之后,继续向象素电极施加基本固定的电势。接着,在象素电极因有源元件而保持OFF状态时,被中断供电的液晶显示器的象素电极保持相对较长时间的OFF状态,从而向象素电极长时间地连续施加固定电势。
另一方面,电势通常直接馈送到基准电极,而不通过为各个象素而设置的有源元件,因此,与象素电极相反,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后,基准电极立刻就变为GND电势。
结果,在配置有源元件的液晶显示器中,当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时,直流电势差长时间地施加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并且象素充入直流电流。相应地,已经发现,即使当再次向液晶显示器供电时,在此时刻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的电势以交变电流信号叠加在剩余直流电势上的模式被驱动,因此对于液晶驱动电压而言,在极性之间产生失衡从而产生闪烁。
而且,发现在从中止供电到恢复供电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对较短时产生明显闪烁的原因如下。也就是说,当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并接着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后,扫描信号线的电势收敛为GND状态,以致于储存在象素电极中的电荷通过有源元件发生漏电,尽管漏电量非常小。相应地,储存在象素电极中的电荷全部漏完后当再次向液晶显示器供电时,由于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的上述直流电势的保持被解除,因此不产生闪烁。相应地,当从中止供电到恢复供电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对较短时,闪烁在外观上看起来是明显的。
还发现当定向膜布置在象素电极上时,定向膜捕获电荷从而使上述闪烁现象变糟。
进一步发现,当绝缘层置于象素电极和定向膜之间、或者当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在相同基片上形成并且绝缘层置于象素电极形成层和基准电极形成层之间时,这些层捕获电荷,因而上述闪烁现象进一步变糟。
具体地,对于其中绝缘层置于象素电极和定向膜之间、或者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都在相同基片上形成并且绝缘层置于象素电极形成层和基准电极形成层之间的液晶显示器,已知此种液晶显示器是能实现一种宽视角的器件,因而对此器件的进一步研究是希望得到一种用于液晶监视器或液晶电视的器件以取代阴极射线管。在具有此种结构的液晶显示器内,闪烁特性进一步变糟的事实构成极其严重的问题。

发明内容
已考虑到此种情况而进行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中断向液晶显示器之后当再次向液晶显示器供电时可抑制闪烁发生的液晶显示器,以及更具体地提供一种通过使用此种液晶显示器而抑制闪烁发生的图象显示器。
上述待解决的任务是由本专利申请的相同申请人最新发现的,并且此任务在日本专利申请2000-372923中结合可解决上述任务的装置而进行详细描述,上述专利申请是由相同申请人提出的优先申请。
然而,对于门驱动器IC或门驱动器电路,它们中的一些具有能升高门OFF电平直至最高为基准逻辑电势的结构。由于基准逻辑电势通常为GND电平,即不可能升高门OFF电平超过GND电平,从而使用具有此种结构的门驱动器IC或门驱动器电路的液晶显示器必须面对降低闪烁抑制效果的新任务。
相应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门驱动器IC或门驱动器电路的液晶显示器以及提供一种使用此种液晶显示器来抑制闪烁发生的图象显示器,所述门驱动器IC或门驱动器电路的结构可升高门OFF电平直至最高为基准逻辑电势或不能升高门OFF电平到基准逻辑电势,其中,在中断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当重新向液晶显示器供电时,所述液晶显示器可抑制闪烁的发生。
以下解释本申请所述发明中的一些典型发明装置1在液晶显示器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以及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其中,液晶显示器通过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而进行显示;所述改进的特征为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扫描信号线的电势设定得不小于GND电平。装置2在液晶显示器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以及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其中液晶显示器通过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而进行显示;所述改进的特征为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扫描信号线的电势具有山峦形特性,即在中止供电之后电势一度升高并随后收敛为GND电平。装置3在液晶显示器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以及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其中,液晶显示器通过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而进行显示;所述改进的特征在于液晶显示器具有以下电路,此电路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把扫描信号线的电势转换成与扫描信号线在正常驱动状态中的电势不同的电势,在此正常驱动状态中向液晶显示器供电。装置4在液晶显示器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以及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其中,液晶显示器通过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而进行显示;通过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施加扫描信号线的电势;以及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包括输入端,用于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势的功率馈送到此输入端;所述改进的特征在于液晶显示器具有这样的电路,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此电路把非选择电势的功率馈送到其中的所述输入端的输入电压转换成一不同于在正常驱动状态下所述输入端的输入电压。装置5在液晶显示器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以及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其中,液晶显示器通过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而进行显示;通过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施加扫描信号线的电势;以及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包括输入端,用于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势的功率馈送到此输入端;所述改进的特征在于液晶显示器具有以下电路,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此电路把用于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势的功率馈送到其中的所述输入端的输入电压改变为不同于正常驱动状态下所述输入端的输入电压值,以及所述电路包括齐纳二极管。装置6在液晶显示器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以及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其中,液晶显示器通过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而进行显示;通过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施加扫描信号线的电势;以及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包括输入端,用于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势的功率馈送到此输入端;所述改进的特征在于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所述输入端的电势呈现出其中所述输入端的电势设定为不小于GND电平的状态,其中用于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势的功率馈送到所述输入端。装置7在液晶显示器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以及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其中,液晶显示器通过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而进行显示;通过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施加扫描信号线的电势;以及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包括输入端,用于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势的功率馈送到此输入端;所述改进的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的电势具有山峦形特性,即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电势一度升高并随后收敛,其中用于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势的功率馈送到所述输入端。装置8在液晶显示器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以及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其中,液晶显示器通过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而进行显示;所述改进的特征在于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时,象素电极的电荷迅速释放。装置9在液晶显示器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以及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其中,液晶显示器通过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而进行显示;所述改进的特征在于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时,象素电极中电荷的保持被抑制,以便在再次向液晶显示器供电时防止发生闪烁。装置10在液晶显示器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以及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其中,液晶显示器通过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而进行显示;所述改进的特征在于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时象素电极的电势被重置。装置11在液晶显示器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以及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其中,通过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施加扫描信号线的电势;以及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包括用于扫描信号线的非选择电势输入端和基准逻辑电势输入端;所述改进的特征在于液晶显示器的非选择电势输入端和基准逻辑电势输入端的电势具有山峦形特性,即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时所述电势一度升高并随后降低,而且基准逻辑电势输入端的电势设定为不小于非选择电势输入端的电势的值。
例如,对于液晶显示器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在基片上安装由半导体芯片构成的门驱动IC或由具有结晶度的半导体如多晶硅或晶体硅等形成的门驱动电路,它们中的一些可如此构成,使得门OFF电平仅升高到基准逻辑电平。通常,基准逻辑电平设定为GND电平。相应地,在具有此结构的液晶显示器中,门OFF电平可仅升高到GND电平,即0V。
相应地,在使用具有后述结构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液晶显示器中,此结构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保持门OFF电平状态,在外部中止供电之后,不可能充分释放储存在象素电极中的电荷。这是因为,不可能使有源元件处于完全的ON状态。考虑到上述方面,本发明人已发现这样的问题在中断供电时或在重新供电时抑制闪烁的效果变得不充分。
考虑到上述方面,在本发明中,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基准逻辑电势独立于GND电平,并且基准逻辑电势设置得是可控制的,从而可解决上述问题。通过以上述方式控制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基准逻辑电势,有可能把门OFF电势升高到TFT的ON电势,同时保持门OFF电势为等于或小于基准逻辑电平的值,从而可释放在液晶显示器的象素电极中储存的电荷。
在此,不用说,即使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基准逻辑电平总是设成基本上等于TFT的ON电势的恒值,也能获得本发明的有利效果。然而,考虑到降低功耗,希望当从外部供电时基准逻辑电平采用通常的GND电平即0V,在中止供电之后基准逻辑电平达到不小于TFT的ON电势的状态,并随后再收敛到0V,从而可实现降低功耗和降低闪烁的双重效果。装置12在液晶显示器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以及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上或另一个安装的基准电极;其中,通过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施加扫描信号线的电势;所述改进的特征在于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基准电极的电势变为负电势。
为了抑制在切断供电或重新供电时产生的闪烁,在切断供电时释放储存在象素电极中的电荷是充分的。为了达到此目标,必需在中止供电之后使有源元件处于ON状态。除了设定扫描信号线电势为ON状态的方法之外,有可能通过使象素电极的电势降低到不大于扫描信号线电势的指定值而使有源元件处于ON状态,通常,象素电极的电势是在有源元件处于ON状态时而写入的电势,并且当有源元件处于OFF状态时不能直接改变。
然而,由于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电容,因此通过改变基准电极的电势,象素电极的电势可以因电容性耦合而改变。在此情况下,基准电极在以相对方式面向象素电极安装在基片上,作为所谓的垂直电场系统中必不可少的元件。进一步地,基准信号线可在形成有象素电极的相同基片上形成,并且在基准信号线和象素电极之间产生保持电容。另外,在所谓的横向电场系统中,基准电极可在安装有象素电极的相同基片上形成,并且在象素电极与基准电极或与连接有基准电极的基准信号线之间产生保持电容。
通过把基准电极的电势降低到低于常规驱动状态下的电平,使得,该电势采用不大于指定负值的值,象素电极的电势因电容性耦合而降低。结果,有可能实现扫描信号线的电势升高到一定电压的状态,此电压导致象素电极的电势能使有源元件处于ON状态。在此状态下,储存在象素电极中的电荷迅速被释放,并且象素电极的电势迅速接近基准电极的电势。相应地,有可能在重新供电时防止闪烁的发生。装置13在液晶显示器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以及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其中,通过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施加扫描信号线的电势,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具有能选择扫描信号线顺序选择状态或扫描信号线同时选择状态的模式设置功能;所述改进的特征在于模式设置功能具有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扫描信号线被设置成同时选择的状态。
采用此种结构,由于在向液晶显示器中断供电之后所有扫描信号线呈现ON状态,因此有可能从象素电极迅速释放电荷。装置14在液晶显示器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以及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其中,通过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施加扫描信号线的电势,根据输入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中的选择信号数据确定被选择的扫描信号线的位置,而且液晶显示器包括产生至少一个输入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中的时钟的控制电路;所述改进的特征在于控制电路具有自运行模式,在此模式中即使在信号不输入到控制电路的状态下,控制电路也使时钟连续地振荡;而且,选择信号数据具有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用于命令选择的电势被连续保持的状态。
提供到液晶显示器内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和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各种信号和时钟通过控制电路(通常称为TCONTFT控制器)提供。TCON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其中,一种在输入信号中止时中止与电源无关的输出,另一种在输入信号中止时进入产生现有信号或时钟的自运行模式。具体地,在采用具有后一种自运行模式的TCON的液晶显示器中,即使在中止供电之后,也有可能使指定的时钟或信号振荡,直到用于操作的功率的电势降低到等于或小于操作电势的值。通过为向控制电路供电的电源设置电容器,能进行此种振荡的时间长度可设定为所需的值,从几毫秒到几秒。在此,通过在选择电势处保持选择信号数据,对于每个时钟,处于选择状态的扫描信号线的数量增加,从而可最终实现所有线的选择状态。进一步地,与在常规操作模式中的时钟相比,在自运行模式中的时钟可升高频率,并因而,在此情况下,可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所有选择的模式。相应地,储存在象素电极中的电荷可被释放,从而可抑制闪烁。装置15在液晶显示器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以及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其中,通过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施加扫描信号线的电势,根据输入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中的选择信号数据确定被选择的扫描信号线的位置,而且液晶显示器包括产生至少一个输入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中的时钟的控制电路;所述改进的特征在于控制电路具有自运行模式,在此模式中即使在信号不输入到控制电路的状态下,控制电路也使时钟连续地振荡;而且,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包括多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而逻辑元件在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组之间设置,并且,通过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使逻辑元件连续地呈现ON状态,选择信号数据平行地馈送到多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中。
通常,各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例如,门驱动器IC级联在一起,其中,当通过向第n个IC提供选择信号而进行的扫描完成时,选择信号施加到第(n+1)个IC,并且对应于第(n+1)个IC的扫描信号线被顺序地选择。通过构成逻辑电路使逻辑电路设在IC之间的此信号接口部分以及在外部中断供电时选择信号平行输入到各个IC中,对于时钟的每个输入,在各个IC被同时选择的状态下扫描信号线的数量增加,并且不久获得全部选择的状态。根据此装置的构成,可降低使用装置4获得全部选择状态所必需的时间。例如,当门驱动器IC的数量为3个时,获得全部选择状态的时间大约在使用装置4所需时间的1/3内,而当门驱动器IC的数量为6个时,获得全部选择状态的时间大约在使用装置4所需时间的1/6内。相应地,可迅速地释放象素电极的电荷。同时,这意味着在中断供电之后TCON的操作持续时间可缩短。相应地,当设置在中断供电之后用于提供TCON操作电势的电容器时,电容值可以降低以便通过减少储存在电容器中的电功率的量而实现低功耗。装置16在液晶显示器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提供视频信号的视频信号线以及插入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的定向膜;以及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其中,通过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施加扫描信号线的电势,通过视频信号驱动电路施加视频信号线的电势,以及对于施加到基准电极的电势而言,在相邻的视频信号线之间从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施加到视频信号线的电势的极性是不同的;所述改进的特征在于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具有把状态转变到相同电势输出到相邻视频信号线的状态的功能,并且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具有这样的状态,即在外部中断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执行所述功能,以便将相同的指定电势施加到相邻的视频信号线。
在此,通过为基准电极的电势设置指定电势,可防止电荷在象素电极中继续储存。进而,通过结合上述设置和使扫描信号线成为选择状态的技术,可确保实现从象素电极释放电荷。
通过采用至少一个上述装置,有可能抑制象素电极中的电荷保持,并因此,可实现解决本申请任务的液晶显示器和解决本申请任务的图象显示器。
在以下描述和权利要求中,本发明的其它装置和有利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
图2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
图4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
图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
图7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
图8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电路的一个实施例。
图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压变化曲线图。
图10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电路的一个实施例。
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压变化曲线图。
图12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电路的一个实施例。
图1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压变化曲线图。
图14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电路的一个实施例。
图15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电路的一个实施例。
图16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液晶面板的象素的平面结构的实例。
图17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液晶面板的象素的横截面结构的实例。
图18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液晶面板的象素的横截面结构的实例。
图19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液晶面板的象素的横截面结构的实例。
图20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液晶面板的象素的平面结构的实例。
图21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液晶面板的象素的横截面结构的实例。
图22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液晶面板的象素的平面结构的实例。
图23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液晶面板的象素的横截面结构的实例。
图24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液晶面板的象素的横截面结构的实例。
图25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液晶面板的象素的平面结构的实例。
图26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液晶面板的象素的横截面结构的实例。
图27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液晶面板的象素的横截面结构的实例。
图28示意性地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液晶面板的有源元件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
图29示意性地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液晶面板的有源元件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
图30示意性地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液晶面板的有源元件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
图31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液晶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的实例。
图32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液晶面板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结构的实例。
图33示出使用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的图象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
图34示出使用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的图象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
图35示出使用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的图象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
图36示出使用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的图象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
图37示出使用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的图象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
图38示出使用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的图象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
图39示出使用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的图象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
图40示出使用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的图象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
图41为解释产生本发明任务的实例的视图。
图42为示出本发明任务的一个实例的视图。
图43为示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的原理图。
图44为示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的原理图。
图45为示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的原理图。
图46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电路的一个实施例。
图47为示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势波动的示意图。
图48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电路的一个实施例。
图49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电路的一个实施例。
图50为示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电势波动的示意图。
图51为示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的原理图。
图52示出在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中使用的电路的一个实施例。
图53为示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的原理图。
图54为示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的原理图。
图55为示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的逻辑的示意图。
图56为示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的原理图。
图57为示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解释根据本发明液晶显示器和图象显示器的优选实施例。[实施例1]本发明人已经发现,对于配置有源元件的液晶显示器而言,当中止操作时,亦即当外部中止供电并且随后液晶显示器再次变换到操作状态后,存在所谓的闪烁即屏幕出现闪烁的现象。
具体地,本发明人还发现,当从中止供电到再次供电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对较短时此种现象更明显。
图41示出产生此现象的实例。在由正常显示A表示的常规显示状态中,不产生闪烁。然而,当再次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时,即液晶显示器处于供电切断状态,随后液晶显示器再次返回到由常规显示B表示的常规显示状态,此时,会有强烈不稳定的闪耀即发生所谓的闪烁。本发明人已发现,当从中止供电到恢复供电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对较短时,此现象尤其明显。
图42示出评价实例,此实例表示假如电源中断时间即电源切断时间较短时在重新供电之后的闪烁发生时间。当供电中断且背光源为ON状态时,电源中断时间越长,在重新供电之后的闪烁发生时间,亦即在由图41中常规显示B表示的常规显示状态重新开始时的闪烁发生时间就越长。尽管未在图中示出,本发明人已发现,当电源中断时间大约为5分钟时在重新供电之后的闪烁发生时间表现出最大值并且随后减少,而当电源中断时间超过1小时就不再产生闪烁。本发明人还发现,当供电中断且背光源BL为ON状态时,在电源中断时间超过1秒的范围内,在重新供电之后的闪烁发生时间随着中断时间的增加而减少。
本发明人发现,以下将详细解释的现象是此现象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说,在配置有源元件的液晶显示器内,当使有源元件为ON状态的选择电势施加到扫描信号线时,此电势有选择性地写入象素电极内。进一步地,在大多数时间里,使有源元件为OFF状态的非选择电势施加到扫描信号线,从而在ON状态时施加的电压得以保持。有源元件在大多数时间里处于OFF状态的原因如下。亦即,液晶显示器通常顺序地和有选择性地驱动多个扫描信号线。相应地,例如在通用驱动技术中,对于满足XGA和具有至少768根扫描信号线的液晶显示器而,选择为OFF状态的时间比选择为ON状态的时间长(768-1)倍。进而,为了防止液晶材料恶化,液晶显示器通常把施加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的电势转换成交变电流,以便防止直流电压长时间连续地施加到液晶显示器。然而,此有利效果的目的仅仅在于,通过在每个或多个单位帧时转换施加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的电势极性,而防止总是长时间地施加直流电压,并且因而,只是此效果。相应地,当观察每个单位帧时施加到象素电极的电势基本固定的事实不会改变。
进而,只有当向液晶显示器供电时,才进行驱动,以便在每个或多个单位帧时转换施加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的电势极性。也就是说,在中止供电之后,基本固定的电势连续地施加到象素电极上。接着,在象素电极因有源元件保持OFF状态时,被中断供电的液晶显示器的象素电极保持相对较长时间的OFF状态,从而向象素电极长时间地连续施加固定电势。
另一方面,电势通常直接馈送到基准电极而不通过每个单位象素的有源元件输入,并且因而与象素电极相反,在液晶显示器被中止供电后,基准电极立即变为GND电势。
结果,在配置有源元件的液晶显示器中,当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时,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长时间地施加直流电势差,并且各象素充入直流电流。相应地,已经发现,即使当再次向液晶显示器供电时,在此时刻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的电势以交变电流信号叠加在剩余直流电势上的模式被驱动,从而,对于液晶驱动电压而言,在极性之间产生失衡从而发生闪烁。
随后,已经发现在配置此种有源元件的液晶显示器中,为了提高常规显示状态时的保持特性,使用辅助电容Cadd和/或保持电容Cstg,因而进一步向象素电极长时间地连续施加固定电势,其中,辅助电容Cadd是在前级的扫描信号线和公共电极之间通过绝缘层形成叠加区域而形成的;保持电容Cstg是在基准电极和公共电极之间的相同基片上通过绝缘层形成叠加区域而形成的。
进一步地,本发明人根据图42有如下发现。即根据实验,随着背光源BL为ON状态或OFF状态,在重新供电之后闪烁发生的时间也存在差异。具体地,当背光源BL为ON状态时,电源中断时间越长,闪烁的发生就越少。首先解释此现象的原因。用于本实验的液晶显示器使用TFT作为有源元件,并因此液晶显示器具有半导体层。相应地,产生或多或少的光导通现象即当光照射到半导体层时保持在象素电极中的电荷漏电的现象。在图42中,从此现象产生的漏电被认为从大约0.5到1.0秒时变得明显。由于在实际使用中当帧频率例如为60Hz时保持时间最大仅为16.6ms,因此在实际使用中漏电被限制在非常低的水平上。这是因为,为了达到此目的,形成光屏蔽层BM以防止光直接照射到半导体层上。然而,如图42所示,当电源中断时间达到2.5秒时,已经发现产生TFT的漏电,从而发现象素电极中的电荷以相反的方式释放,因此,在重新供电之后的闪烁发生时间比背光源BL关闭时的情况变得更短。
图42描述的另一特征是当背光源BL关闭时,随着电源中断时间增加,在重新供电之后的闪烁发生时间增加。在研究此现象之后,本发明人已获得如下发现。此发现结合在本发明液晶显示器1中使用的液晶显示面板2的象素结构进行解释。
图16示出所谓的TN型液晶显示面板的象素部分的平面结构实例。进而,沿着图16中直线A-A′剖分的横截面结构的实例在图17、18和19中示出。当为ON状态的电势施加到扫描信号线30时,视频信号线31的电势借助TFT写入象素电极62中。
接着,通过施加为OFF状态的电势到扫描信号线30,TFT的漏电被防止并且电荷保持在象素电极中。图17示出横截面结构的实例。绝缘层(下称“PAS1”)71在基片70上形成,视频信号线31和绝缘层(下称“PAS2”)72在PAS1 71上形成,并且象素电极62在PAS1 72上形成。在其它基片上形成光屏蔽层(下称“BM”)82、滤色片(下称“CF”)83、基准电极61和定向膜85。液晶层76置于定向膜75和定向膜85之间。
图18示出其中绝缘层(PAS3)置于绝缘层PAS2和象素电极62之间的结构实例。在此,PAS3优选由具有低介电常数的有机绝缘膜形成。进而,图19示出其中CF置于绝缘层PAS2 72和象素电极62之间的结构实例。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定向膜75置于象素电极62和液晶层76之间。当直流电压长时间施加到象素电极62时,电荷逐渐被绝缘层71捕获。这是对于位于象素电极62之下的绝缘膜和位于象素电极62之上的定向膜而产生的现象。
这里,定向膜75布置得比象素电极62更靠近液晶层侧。相应地,出于图象显示考虑,储存在定向膜75中的电荷直接叠加到在象素电极62和基准电极之间施加的电势差上。这带来下述形式的驱动当在电荷保留在定向膜75、85中的状态下进行常规图象显示时,在象素电极62和基准电极之间的电势把交变电流信号如前所述地叠加在剩余直流电势上,因此,对于液晶驱动电压,在极性之间产生失衡从而产生闪烁。
在图42中,当背光源BL关闭时,电源中断时间越长,重新供电之后的闪烁发生时间就变得越长。已发现这是因为在电源中断状态下亦即在电荷保持在象素电极中的状态下,电荷还逐渐被定向膜捕获,因此,储存在定向膜中的电荷量随时间而增加,并且重新供电之后的闪烁发生时间因电荷量增加而延长。
为解决此问题,可以除去定向膜。然而,在象素电极上设置的定向膜基本上构成用于提供液晶定向的必不可少的组件。相应地,必须防止电荷在定向膜中储存。
考虑到上述原因,根据本发明,通过在切断供电时迅速释放象素电极的电荷,在切断供电之后电荷在定向膜中的储存能被抑制,从而在重新供电时可以防止闪烁的发生。[实施例2]本发明人已发现,当液晶显示器使用在相同基片上形成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的液晶显示面板时,结合实施例1解释的现象进一步变糟。
图20示出所谓的横向电场系统液晶显示面板的象素部分的平面结构实例。在此,沿着图20中直线A-A′剖分的横截面结构的实例在图21中示出。当为ON状态的电势施加到扫描信号线30时,视频信号线31的电势借助TFT写入象素电极62中。接着,通过施加为OFF状态的电势到扫描信号线30,TFT的漏电被防止以使电荷保持在象素电极中。设置保持电容(Cstg)66以增加电容。
图21示出横截面结构的实例。基准电极61和绝缘层(下称“PAS1”)71在基片70上形成。视频信号线31、象素电极62和绝缘层(下称“PAS2”)72在PAS1 71上形成,并且定向膜75在PAS2 72上形成。可以有有机PAS在绝缘层PAS2的上层形成的情况。在其它基片上形成光屏蔽层(下称“BM”)82、滤色片(下称“CF”)83、保护膜86和定向膜85。液晶层76置于定向膜75和定向膜85之间。
对于定向膜75置于象素电极62和液晶层76之间而言,本实施例具有与实施例1相同的结构。相应地,与实施例1的情形相同,在供电切断时并在重新供电时产生闪烁。
进一步地,已发现本实施例的横向电场系统液晶显示面板的闪烁比在实施例1中所谓的垂直电场系统液晶显示面板的更糟。
如图21所示,在所谓的横向电场系统液晶显示面板中,象素电极62和基准电极61以间隔开的方式通过绝缘膜而设置在相同基片70上。然后,通过在象素电极62和基准电极61之间施加电势差,产生电场并且此电场调整液晶层的光学特性。相应地,电势差施加到位于象素电极62和基准电极61之间的绝缘膜71上。
当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时,由于大多数的TFT处于OFF状态,电荷保持在每个象素的象素电极62中。另一方面,基准电极61的电势迅速降低达到GND电平。结果,被象素电极62保持的电荷逐渐被定向膜75、85捕获,并且同时,由于象素电极62和基准电极61之间的直流电势差,因此电荷被位于象素电极62和基准电极61之间的绝缘膜71捕获。
在此,已发现,由于象素电极62和基准电极61之间的距离比象素电极和定向膜75之间的距离更长,因此被绝缘膜72捕获的电荷比被定向膜75捕获的电荷释放得更少,从而在重新供电之后闪烁发生时间延长,其中,绝缘膜72使象素电极62和基准电极61在基片70上互相分隔开。
相应地,在所谓的横向电场系统液晶显示器中,处理闪烁的防范措施变得更加必要。考虑到上述方面,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切断供电时迅速释放象素电极62的电势,在切断供电之后,可抑制电荷储存在定向膜75与位于象素电极62和基准电极61之间的绝缘膜72中,因此在重新供电时可以防止闪烁的发生,其中象素电极62和基准电极61在相同基片70上形成。[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描述一种考虑到象素结构的实例,它在实施例2中横向电场系统液晶显示器内,降低电荷在位于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的绝缘膜中的储存,其中,象素电极和参考电极形成在相同的基片上。
图22对应于实施例2的图20,而图23和图24对应于实施例2的图21。
实施例3和实施例2之间的主要差别结合图23和24进行解释。对于在相同基片70上形成象素电极62和基准电极61而言,实施3和实施例2具有相同的结构。然而,在本实施例中,基准电极61通过绝缘膜72形成为位于象素电极62上的层。经过本发明人的调查发现,当因象素电极62和基准电极61之间的直流电势差而使电荷被位于象素电极62和基准电极61之间的绝缘膜72捕获时,由于象素电极62接近液晶层76,因此对发生闪烁的影响增加。
这是因为液晶层76被在液晶中产生的电场驱动,从而液晶层76和象素电极62之间的距离越远,在液晶层76中产生的相同电荷的电场强度就越低。相应地,在其中象素电极62和基准电极61在相同基片70上形成的液晶显示器内,基准电极61依靠绝缘膜72形成为位于象素电极62上的层,在切断供电之后重新供电时可抑制闪烁。
进而,在此情况下,优选在象素电极62和液晶层76之间插入低介电常数的绝缘膜73,具体为有机PAS。这是因为象素电极62和液晶层76在电气特性上和在距离上可进一步制作得互相更遥远。如图24所示,以相同的方式,通过设置由数字74表示的第四绝缘膜(PAS4),此种有利效果可进一步增强。
进而,以相同的方式,通过在基准电极形成层和象素电极形成层之间插入CF83以取代相对基片,可增强有利的效果。以相同的方式,通过在基准电极形成层和象素电极形成层之间插入保护膜86以取代相对基片,可增强有利的效果。在这两种情况下,优选基准电极形成层构成位于象素电极形成层之上的层。进而这些结构可以组合使用。
而且,尽管在本实施例中多个象素电极62在象素内连接,但象素电极62以单一形式形成或者以平面形状使用。[实例4]此实施例描述,另一种降低实施例2中电荷在位于象素电极62和基准电极61之间的绝缘膜中储存的实例,其中象素电极62和基准电极61在相同基片上形成。图25对应于实施例2的图20,图26和27对应于实施例2的图2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6和27所示,象素电极62和基准电极61在相同基片70上形成,基准电极61通过绝缘膜在象素电极62上叠加成位于象素电极62下的层。设置多个象素电极62,并且基准电极61由平面状(planner)部件构成。
当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时,大多数TFT处于OFF状态,因此,电荷储存在每个象素中的象素电极62内。另一方面,基准电极61的电势迅速降低并且达到GND电平。结果,在象素电极62和基准电极61之间的电势差被加大,并且由于此种加大的电势差,储存在象素电极62中的电荷迅速被位于象素电极62和基准电极61之间的绝缘膜捕获。在此,在供电中断时,储存在象素电极62中的电荷量受限制,使得被布置得相对象素电极62而言更靠近液晶层76侧的绝缘膜具体地被定向膜75捕获的电荷量可以降低。
由于此种结构,本实施例在切断供电时并在重新供电时降低闪烁的发生。[实施例5]图28为示出TFT元件实例的平面示意图。当ON电势施加到扫描信号线30时,即当扫描信号线处于所谓的ON状态时,半导体层63变为ON状态,从而视频信号线31的电势通过与视频信号线整体形成的漏极67、半导体层63和源极68传递,由此电荷被电写入象素电极中。存在源极和象素电极集成在一起的情况。
接着,当OFF电势施加到扫描信号线30,即当扫描信号线30处于所谓的OFF状态时,半导体层63的通道呈现出不形成通道的状态,从而在源极和漏极之间建立与不导电状态相似的状态,由此电荷可长时间保持在象素电极62中。
如已根据实施例1解释的,在图42中,在电源中断过程中在背光源BL打开和背光源BL关闭的情况下闪烁发生时间不同。这意味着通过正确设置有源元件的漏电特性,可抑制闪烁的发生。然而,在基于实际技术条件的状态中,要求有源元件具有充分的保持特性。本发明人发现,这些特性的兼容性可通过对于每段经过的时间T使用ON状态象素显示亮度B1与OFF状态象素显示亮度B2之比而在光学上表示。
也就是说,对于为OFF状态的时间T,在正常黑暗模式中在中间色调区域中的至少一个显示灰度级下,设定显示亮度B1、B2使在T=16.6ms时B2/B1>90%,而在T=1s时B2/B1<70%。进而,在正常写模式中,对于为OFF状态的时间T,在至少一个显示灰度级下,设定显示亮度B1、B2使在T=16.6ms时B2/B1<110%,而在T=1s时B2/B1>130%。
进一步地,通过结合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列1-4中的任一结构,可进一步增加有利的效果。[实施例6]如根据实施例5解释的,通过正确设定有源元件的漏电特性,在切断供电后并在重新供电时可抑制闪烁。在TFT元件的结构中,可正确设定漏电特性的结构在图29和30中示出。在图29中,半导体层63从位于源极之下的扫描信号线暴露出。另一方面,在图30中,半导体层63的部分区域完全从扫描信号线暴露出。由于此种结构,TFT元件配置得使电荷容易在暴露区域因背光源的光所产生的光导通而漏电,因而可抑制闪烁。
进一步地,通过结合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列1-5中的任一结构,可进一步增加有利的效果。[实施例7]图31中示出使用在实施例6中解释的光导通的另一实例。在图31中示出的本实施例的结构不同于图20中示出的结构,本实施例设置随机反射介质87以使介质87叠加在一部分TFT元件上。由于此种结构,来自背光源的斜射光因随机反射而部分引导到半导体层。相应地,有可能使TFT元件具有容易使电荷漏电的结构,从而可抑制闪烁的发生。
对于随机反射介质,优选使用间隙支撑部件。也就是说,间隙支撑部件由树脂透明珠形成。进而,通过在一个基片上设置透明柱状隔片,可增加随机反射的效果。这是因为与珠相比,可自由控制柱状隔片的布置位置和尺寸。具体地,与通常具有球形的珠相比,柱状隔片可独立地设定其在高度方向上支撑间隙所必需的尺寸和在宽度方向上用于随机反射所必需的尺寸,因而,柱状隔片是非常合乎需要的。进一步地,由于珠通常使用散射方法形成,因此珠定位于TFT上的可验证性较小。透明柱状隔片可在预定位置上形成,从而,假如每10个象素布置至少一个隔片,与珠散射方法相比,可增加随机反射的效果。
尽管本实施例结合示出IPS系统的附图进行解释,但其它系统也适用于本实施例。
进一步地,通过结合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列1-6中的任一结构,可进一步增加有利的效果。[实施例8]图32中示出使用在实施例6中解释的光导通的另一实例。在图32中示出的本实施例的结构不同于图20中示出的结构,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光屏蔽层82本来在有效显示区域内包括开孔区域之外,光屏蔽层82还在扫描信号线30上具有开孔区域88。这些开孔区域88可在视频信号线上形成。由于此种结构,使用来自显示表面侧的光有可能把光导通引入到TFT元件中。
这导致有利的效果即使当显示器所包含的背光源处于暗淡状态时,使用室内光或外界光也能达到漏电效果。在一种方法中,这些开孔区域88可预先在指定位置上形成。
进而,在此类型中,容易用开孔区域88的尺寸控制光导通。相应地,有可能在产量方面获得有利的效果即使当生产其漏电特性因制造问题而不合乎需要的TFT元件时,在完成组装之后通过在液晶显示面板的BM中用激光束照射形成孔也可恢复所需特性。这些孔是几微米的微小孔并且观察者难以辨认这些孔。然而,在用激光进行处理时,优选不在TFT上使用激光。存在因激光束强度而导致TFT本身破裂的可能性。
尽管已根据示出IPS系统的附图解释本实施例,但本实施例也适用于其它采用相同方式的系统。
进一步地,通过结合本实施例的结构与实施列1-7中的任一结构,可进一步增加有利的效果。[实施例9]图1为示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的视图。对于液晶显示器1,接口信号(下称“I/F信号”)41和显示器功率40从系统电路20输入。接口信号41和显示器功率40通过同一组电缆馈送。可替换地,它们可用专门与BL(背光源)电源电缆分开设置的电缆馈送。接口信号41输入到控制电路12中。进而,显示器功率40馈送到扫描电源电路11、公共电压产生电路17、视频电源电路14和灰色调电源电路15。这些电路11、17、14、15可以集成在一起。
从视频电源电路14到视频信号驱动电路16,馈送用于操作视频信号驱动器电路的逻辑电压VDD和GND电压VGND。进而,从灰度电源电路15馈送灰度电压。根据来自控制电路12的信号,视频信号驱动电路16输入视频信号给视频信号线31。基准电压Vcom从公共电压产生电路17馈送到基准电极。尽管基准电极在附图中以直线描绘,但此描绘仅仅是为方便起见。相应地,基准电极不仅有直线形状而且有平面形状。进而,基准电极可在相同基片上或在单独的基片上。
进而,用于操作扫描信号驱动电路的逻辑电压VGG、用于扫描信号线的ON电势电压VGON、GND电压VGND和用于驱动扫描信号驱动电路的负侧电压VEE从扫描电源电路11馈送给扫描信号驱动电路13。根据控制电路12的信号,ON电势或OFF电势从扫描信号驱动电路13馈送给各个扫描信号线30。
在液晶显示面板2中,对于视频信号线31和扫描信号线30的交叉部分,为各个象素设置有源元件。典型实例为TFT。即使对于MIM,尽管存在一些差别,其中主要差别为视频信号线还用作基准电极并且在一个与其上形成有扫描信号线的另一基片不同的基片上形成,但MIM也可采用相似的结构。在采用TFT的情况下,通过当ON电势施加到扫描信号线30时用TFT在象素电极中写来自视频信号线31的视频信号,并随后通过使用扫描信号线30的电势作为OFF电势,与其中液晶显示面板2不配置有源元件的情况相比,有可能长时间保持被写的视频信号的电势。此电势由在扫描信号线和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的液晶电容保持。
进一步地,对于提高此保持特性的方法而言,已知一种技术,它通过绝缘膜形成前级的扫描信号线和象素电极互相叠加的区域,从而构成所谓的辅助电容Cadd。还已知一种方法,它在相同基片上形成基准信号线或基准电极并且形成与象素电极一起叠加的区域,因而构成保持电容Cstg。使用这些技术的一种或两种可提高保持特性。
然后,由于在象素电极中写入的电势和基准电极之间的电势差,可通过调整液晶的光学特性而实现图象显示。
用于形成扫描信号线OFF电势的电势VGOFF一般共同从扫描电源电路和电势VEE或单独从电势VEE直接施加。相应地,在常规液晶显示器中,当中止提供显示器功率40时,电势VGOFF也中止馈送并且逐渐从负电势收敛为GND电势。在此,与视频信号驱动电路16不同,扫描信号驱动电路13通常具有所谓的切换结构,此结构总是馈送OFF电势给其上没选择ON电势的线上。
相应地,在中止提供显示器功率40之后,从由电势VGOFF形成的初始OFF电势逐渐接近到GND电势的电势从扫描信号驱动电路13馈送到扫描信号线,因而,在液晶显示面板2内部形成的有源元件也在与OFF状态相似的状态下保持一段时间。结果,写入象素电极中的电荷不能在短时间内通过有源元件漏电,导致至此已解释为本发明任务的闪烁现象。
相应地,在此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门OFF电压控制电路10置于扫描信号电源电路11和扫描信号驱动电路13之间,并且通过此电路10产生VGOFF电势。然后,对于其中提供显示器功率40的常规操作电压,在中止提供显示器功率40之后立即转换电势VGOFF,以便输入漏电电势到扫描信号线。
图5示出表示一个开关的原理的门OFF电压转换电路50的操作。这是图1中所示门OFF电压控制电路10的原理的实例。在进行如图1所示的正常操作时,开关连接到触点b,因而,电势VEE馈送到电势VGOFF。当检测到显示器功率40中止提供时,开关转换到触点a。比电势VEE更高的VCOM电压输入到触点a。由于此种操作,比电势VEE更高的电压馈送到电势VGOFF,以致于漏电电势可馈送到扫描信号线。
图6为图5中电压VEE通过偏置电路51输入到门OFF电压转换电路的实例。这里,在常规操作状态下最佳电势VFOFF可通过电势VEE产生。在进行常规操作时保持特性可得以提高。
进而,图1中所示门OFF电压控制电路10的原理可包括图7所示的原理,以取代图5和6所示的开关原理,在图7中,设置VEE升压电路52并且从电势VEE和电势VCOM产生中间电势,随后这些电势和其它的电势在加法电路53中合并,从而产生电势VGOFF。在此情况下,通过构成VEE升压电路52或加法电路53,从而当中止提供显示器功率40时电路进行与常规操作不同的操作,防止漏电电势馈送到扫描信号线。任何这些实例都采用随着中止提供显示器功率40而馈送漏电电势给电势VGOFF的原理,此原理包含在图1所示的门OFF控制电路10中。
优选在中止供电之后5秒内进行所述转换。这是因为,如前述实施例所解释的,在定向膜中电荷的储存随时间而进展,因此,为了在重新供电之后降低闪烁,必需迅速把象素中的有源元件转换为漏电状态,以便使在象素电极中储存的电荷漏电并从象素电极中除去电荷。
图1示出不从公共电压产生电路17馈送电势到门OFF电压控制电路10的情况。然而,液晶显示器1可按图2所示构成,其中,电势从公共电压产生电路17馈送到门OFF电压控制电路10。考虑到实际电路结构,图2所示结构可以更容易形成。进而,如图3所示,液晶显示器1可单独设置有电压储存电路18,其中在中止提供显示器功率40之后,立即从电压储存电路18馈送用于在门OFF电压控制电路10中产生漏电电势的电势或用于操作门OFF电压控制电路10本身的电势。在此情况下,有可能获得有利的效果即使当电路为大尺寸时,也便于控制漏电电势,或可替换地,门OFF电压控制电路的操作也是稳定的。图3和4对应于图1和2。
进而,通过结合上述结构和实施例1-8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结构,在这些实施例1-8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进一步增强有利的效果。[实施例10]图8示出实施例9的门OFF电压控制电路10的另一实例。然而,本实施例并不局限于该功率、电压值、电路常数、附图中所描述的结构和部件。也就是说,图8只示出旨在解释操作原理的实例,并且所有可获得相似操作结果的电路结构都包含在本实施例中。
在图8中,在常规状态下,在作为电压的后述三个电势时中止提供显示器功率,所述三个电势即对应于图1中电势VGON(或等同于电势VGON)的电势VH、电势VCOM和电势VEE,并且当电压绝对值开始降低时,电势VL从常规电势转换成漏电电势。以下结合图9解释图8所示电路的操作。
首先,在进行正常操作时,在时刻T1之前,由于在VEE端和VL端之间设置齐纳二极管TD1,因此馈送电压VL作为超过电压VEE固定电压值的电势。在图8中,由于9V用作固定电压,比电势VEE高9V的电压馈送到电势VL。在此情况下,置于电势VCOM和电势VEE之间的晶体管元件TR1处于OFF状态。
接着,当在时刻T1中断供电时,电势VH开始降低并接近GND电势。在这,电容器C1的P1侧电势也相应地降低,因而点P1的电势变得比点P2的电势更低,其降低量不小于阀值。相应地,晶体管TR1呈现出导电状态,使得点P2和P3短路。结果,点P3的电压VEE和点P2的电压VCOM互相抵消,从而这些电压迅速接近于GND电势。同时,这意味着点P5的电压值(=点P3的电势)从负电势急剧升高至GND电势。相应地,由于存在齐纳二极管TD1,点P4的电势VL(=点P6的电势)如图9所示地急剧升高。
最后,当点P5的电势在时刻T2达到GND电势时,点P4的电势也表现出最大值。随后,点P4的电势即电势VL逐渐向着GND降低电势。在此时刻,优选电容器C2置于点P5和点P6之间。这是因为在电势VL在时刻T2达到最大值之后电势VL降到GND电势之前的时间间隔可以延长。尽管齐纳二极管TD1本身具有电容元件从而齐纳二极管TD1也可用作电容器,但优选使用独立的电容元件以稳定电容并控制时间延长效果。
返回到图9,电势VL表现出山峦形特性,其中,在时间T1之后的操作中,电势VL一度升高到介于电势VL和电势VH之间的值并随后达到GND电势。此具体特性是重要的。相应地,由于门OFF电压控制电路的VL输出表现出此种特性,或在扫描信号驱动电路的门OFF电压输入端出现此电压,或扫描信号线的电势表现出此种特性,因此,可以实现在中止提供显示器功率之后馈送漏电电势给扫描信号线并且用漏电电势使象素电极中电荷漏电的结构。
进而,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门OFF电压控制电路10的特征在于,在中止供电之后电路把电压降复原为初始水平,因而形成不同于常规操作状态电势的漏电电势。此电势基于在中断供电时在液晶显示器1电路内部剩余或储存的电荷而形成。以这样的方式,由于此结构可在液晶显示器1的内部完成,因此有可能获得显著的有利效果,即所述液晶显示器容易取代现有的液晶显示器。
进一步地,通过结合上述结构和实施例1-9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结构,在这些实施例1-9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进一步增强有利的效果。[实施例11]图10示出实施例9的门OFF电压控制电路的另一实例。然而,本实施例并不局限于该功率、电压值、电路常数、附图中所描述的结构和部件。也就是说,图10只示出旨在解释操作原理的实例,并且所有可获得相似操作结果的电路结构都包含在本实施例中。
在图10中,使用两个电势VCOM和VEE作为电压,在中止提供显示器功率时漏电电势通过降低电压绝对值而形成。以这样的方式,门OFF电压控制电路具有仅包括无源元件的简单结构。
在图10中,电阻R1置于电势VCOM和VL电势P2之间,齐纳二极管TD1置于电势VEE和VL电势点P2之间,并且电容器C1与齐纳二极管TD1并联布置。设置电阻R1是用于在进行常规操作时稳定VL电势。结合图11解释图10所示电路的操作方式。
首先,在进行常规操作时,在时刻T1之前的时间里,由于在VEE端和VL端之间设置齐纳二极管TD1,因此馈送电势VL作为超过电压VEE固定电压值的电势。在图10中,由于9V用作固定电压,比电势VEE高9V的电压馈送到电势VL。
接着,当在时刻T1中断供电时,电势VEE开始向着GND电势升高。由于存在齐纳二极管TD1,VL电势变得比电势VEE高,且高出与齐纳二极管TD1特性值相对应的量,因而,电势VL也同时升高。
最后,当点P1的电势在时刻T2达到GND电势时,点P2的电势也表现出最大值。随后,点P2的电势即电势VL逐渐向着GND电势降低。在此时刻,以与实施例10相同的方式,优选电容器C2与齐纳二极管TD1并联布置。
在图11中,以与实施例10的图9所示的特性相同的方式,电势VL表现出山峦形特性,其中,在时刻T1之后的操作中,电势VL一度升高并随后达到GND电势。此具体特性是重要的。相应地,由于门OFF电压控制电路的VL输出表现出此种特性,或在扫描信号驱动电路的门OFF电压输入端出现此电压,或扫描信号线的电势表现出此种特性,因此,可以实现在中止提供显示器功率之后馈送漏电电势给扫描信号线并且用漏电电势使象素电极中电荷漏电的结构。
进而,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门OFF电压控制电路10的特征在于,在中止供电之后电路把电压降复原为初始水平,因而形成不同于常规操作状态电势的漏电电势。此电势基于在中断供电时在液晶显示器1电路内部剩余或储存的电荷而形成。以这样的方式,由于结构可在液晶显示器1的内部完成,因此有可能获得显著的有利效果,即所述液晶显示器容易取代现有的液晶显示器。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具有显著的有利效果液晶显示器不配置有源元件并且因而所述器件能以低成本构造。
进而,通过结合上述结构和实施例1-9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结构,在这些实施例1-9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进一步增强有利的效果。[实施例12]图12示出实施例9的门OFF电压控制电路10的又一实例。然而,本实施例并不局限于所述功率、电压值、电路常数、附图中所描述的结构和部件。也就是说,图12只示出旨在解释操作原理的实例,并且所有可获得相似操作结果的电路结构都包含在本实施例的范围中。
在图12中,三个电势,即对应于图1中电势VGON的电势VH、电势VCOM和电势VEE,用作电压,并且当中止提供显示器功率和开始降低电压绝对值时,电势VL从常规电势转换成漏电电势。结合图13解释图12中所示电路的操作方式。
首先,在进行常规操作时,在时刻T1之前的时间里,晶体管TR1处于OFF状态而晶体管TR2处于ON状态。相应地,点P5和电势VEE通过晶体管TR2而处于导通状态,并且电势VL比电势VEE高,且高出与晶体管TR2电压损失相对应的量。
接着,当在时刻T1中断供电时,电势VH开始向着GND电势降低。在此时刻,电容器C1的P2侧相应地降低,并且点P2的电势所降低的量不小于一个阀值。相应地,晶体管TR1呈现出导通状态,在晶体管TR1和TR2之间的点P5的电势即VL电势立即变为最大值。
最后,当电势VCOM收敛为GND电势时,电势VL也收敛为GND电势。
返回到图13,电势VL表现出山峦形特性,其中,在时刻T1之后的操作中,电势VL一度升高到介于电势VL和电势VH之间的值并随后达到GND电势。此具体特性是重要的。相应地,由于门OFF电压控制电路的VL输出表现出此种特性,或在扫描信号驱动电路的门OFF电压输入端出现此电压,或扫描信号线的电势表现出此种特性,因此,可以实现在中止提供显示器功率之后馈送漏电电势给扫描信号线并且用漏电电势使象素电极中电荷漏电的结构。
进而,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门OFF电压控制电路10的特征在于,在中止供电之后电路把电压降复原为初始水平,因而形成不同于常规操作状态电势的漏电电势。此电势基于在中断供电时在液晶显示器1电路内部剩余或储存的电荷而形成。以这样的方式,由于此结构可在液晶显示器1的内部完成,因此有可能获得显著的有利效果,即所述液晶显示器容易取代现有的液晶显示器。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在中断供电之后到电势VL达到最大电势之间的时间间隔是极其短的。通过正确选择元件、元件的技术要求和电路结构,所述时间可缩短至不大于1秒。相应地,有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使象素电极漏电,以便随着进一步抑制电荷储存到定向膜,本实施例可表现出极高的闪烁防止效果。
进而,通过结合上述结构和实施例1-9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结构,在这些实施例1-9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进一步增强有利的效果。[实施例13]图14示出实施例9的门OFF电压控制电路10的另一实例。然而,本实施例并不局限于功率、电压值、电路常数、附图中所描述的结构和部件。也就是说,图14只示出旨在解释操作原理的实例,并且所有可获得相似操作结果的电路结构都包含在本实施例的范围中。
在图14中,三个电势,即对应于图1中电势VGON的电势VH、对应于电势VGG的电势VCC以及电势VEE,用作电压,并且当中止提供显示器功率和开始降低电压绝对值时,电势VL从常规电势转换成漏电电势。
也就是说,在进行常规操作时,在电势VEE和GND电势之间被电阻R1和R2分压的电压变成电势VL。另一方面,中断供电时,电势VH降低,因而,在点P2晶体管TR1的电势下降到低于点P3的电势,其降低量超过一个阀值。相应地,电势VCC馈送到电势VL,因而表现出山峦形电势波动VL电势升高并接着逐渐收敛为GND电势。
进而,如上所述,本发明的门OFF电压控制电路10的特征在于,在中止供电之后电路把电压降复原为初始水平,因而形成不同于常规操作状态电势的漏电电势。此电势基于在中断供电时在液晶显示器1电路内部剩余或储存的电荷而形成。以这样的方式,由于此结构可在液晶显示器1的内部完成,因此有可能获得显著的有利效果,即所述液晶显示器容易取代现有的液晶显示器。
进而,通过结合上述结构和实施例1-9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结构,在这些实施例1-9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进一步增强有利的效果。[实施例14]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13的修改。图15对应于实施例13的图14。图15所示结构不同于图14结构之处在于,在图15中,电容器C1和VL脉冲产生电路54在点P1之后形成。由于此种结构,除了从实施例13获得的有利效果之外,有可能在进行公共转换驱动时用与常规驱动中公共电势相同的相位调整门的OFF电势。[实施例15]本实施例提供专门的重置功能以取代实施例9的门OFF电压控制电路,并用此重置功能在象素内重置电势。
重置功能通过如下结构实现,其中,扫描信号驱动电路配有输出介于ON电势和OFF电势之间的中间电势的专用电路,并且一旦检测到电势VDD或电势VDD降低时此专用电路输出该中间电势。对于电路的实例,在实施例9-14中的示出的电路可包含在扫描信号驱动电路中。
由于此种结构,可以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方式降低闪烁。进而,通过结合上述结构和实施例1-9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结构,在这些实施例1-9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可进一步增强有利的效果。[实施例16]本实施例特征在于通过使用在实施例1-15中所描述的任何一个液晶显示器构成图象显示器,所构成的图象显示器即使在中断供电之后的短时间内再次供电时,也可防止闪烁的产生。
图33示出以液晶监视器模式构成的图象显示器实例。图34示出以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模式构成的图象显示器实例。图35示出以液晶电视模式构成的图象显示器实例。进而,图象显示器实例除了以上述模式构成以外,还可以诸如PDA模式或液晶集成类型个人计算机模式的其它模式构成。
本实施例的任意一种装置特征在于具有电源开关90。由于此种设置,对于用户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重复进行中断和重新供电,因此,相反,在使用实施例1-15中所述的任意一个液晶显示器时,必需在中断或重新供电时防止闪烁的发生。[实施例17]图36示出向实施例16所示图象显示器的液晶显示器1供电的方式。在壳体92中,设置液晶显示器1、控制电路93、电源电路94和电源开关90。当结合液晶显示器1观察时,控制电路93和电源电路94构成图1中由数字20表示的系统电路。与电源电路兼容的电压从与电压是AC或DC无关的外部电源96馈送到电源电路。
在此结构中,信号从外部CPU 95输入到控制电路93中,并且控制电路93命令电源电路94向液晶显示器1供电或中断此供电。
进而,考虑到降低不必要的功耗,当在固定时间内不从CPU输入信号时,控制电路93具有向液晶显示器1中止供电的功能。相应地,控制电路93配置得相对频繁地进行中断供电和重新供电,因此,在操作中解决发生闪烁的防范措施变得更加必需。
进一步地,对于最新的CPU器件,当在固定时间内用户没有操作输入设备时,从低功耗方面考虑,对于所谓的窗口系统OS,事先在OS级CPU器件中包含命令控制单元把操作模式切换到低功耗模式的功能。
一旦接收到在此产生的从操作模式切换到低功耗模式的指令,控制电路93命令中断电源电路94。具体地,对于包含在OS级CPU器件中的功率节省功能,随着个人计算机进入到用户的日常生活中,不知道改变时间设定方式的用户数量增加。
在操作过程中当监视器消失时这些用户通常被告知移动鼠标。在此情况下,在操作过程中当屏幕消失时通过移动鼠标,它们倾向于再次迅速打开监视器。在这,当从电源电路94向液晶显示器1的供电中断时,立即再次向监视器供电。相应地,闪烁频繁发生的情况成为操作的常规模式。进而,考虑到低功耗,会产生这样一种趋势要求缩短到CPU输出指令以把操作模式切换成低功耗模式为止的设定时间。本发明人担心此种趋势进一步增加在常规操作模式中频繁发生闪烁的情况。
为解决此问题,本发明人已实现使用在实施例1-16中所述的本发明液晶显示器作为图象显示器的液晶显示器。随着使用此种液晶显示器,有可能满足对图象显示器日益增加的低功耗要求。
而且,电源开关90可由软开关构成,图37示出软开关的实例。
电源开关与因中断或重新供电而引起的闪烁无关,此中断或重新供电是由CPU发出的低功耗模式切换指令和用户操作一起产生的,因此如图38所示,可取消电源开关。
进而,如图39所示,CPU 95可在壳体92的内部构成。
另外,如图40所示,在壳体92内部可包括电池97。
在实施例1-17中使用的象素内部的有源元件除了TFT之外还包括MIM。在有源元件是TFT的情况下,它们包括其半导体层是由非晶硅形成的TFT、其半导体层是由多晶硅形成的TFT和其半导体层是由与单晶硅相似的晶体硅形成的TFT。具体地,与非晶硅相比,对于其半导体层是由多晶硅或由与单晶硅相似的晶体硅形成的TFT,它们更不易产生光导通,因此相反,使用光导通比其半导体层是由非晶硅形成的TFT更难以降低保持率。相应地希望,只在视频信号线或扫描信号线上形成不同于CF的专用光屏蔽层,或只在TFT的上部形成此光屏蔽层,或者不形成此光屏蔽层。可替换地,优选与由本发明电路得到的防范措施一起使用上述设置或者仅使用由本发明电路得到的防范措施。
进一步地,配置门OFF电压控制电路的晶体管元件,使得在结构、构造、尺寸和特性的至少一个方面此晶体管元件不同于象素内部的晶体管元件。进而,配置门OFF电压控制电路的晶体管元件以使门OFF电压控制电路能比象素内部的晶体管元件承受更大的电流。
另外,当在象素电极和定向膜之间形成绝缘层时,优选除去一部分绝缘膜,以便象素电极和定向膜至少在此部分上直接接触。具体地,当液晶层的电阻率不大于1×104时,有可能期望获得象素电极的电荷通过液晶层漏电的有利效果。当象素电极由金属形成时,象素电极可通过透明电极与定向膜接触。由于此种结构,可实现电荷漏电效果以及防止金属象素电极的腐蚀的兼容性。进而,即使当绝缘层在整个表面上延伸时,只要液晶层的电阻率不大于1×104,也可期望获得指定的有利效果。
图43示出本发明液晶显示器的实施例18的结构。对于液晶显示器1,接口信号(下称“I/F信号”)41和显示器功率40从系统电路20输入。接口信号41和显示器功率40通过同一组电缆馈送。可替换地,它们可用专门与BL(背光源)电源电缆分开设置的电缆馈送。I/F信号41输入到控制电路12中。进而,显示器功率40馈送到扫描电源电路11、公共电压产生电路17、视频电源电路14和灰色调电源电路15。这些电路11、17、14、15可以集成在一起。
从视频电源电路14到视频信号驱动电路16,馈送用于操作视频信号驱动电路的逻辑电压VDD和GND电压VGND。进而,从灰度电源电路15馈送灰度电压。根据来自控制电路12的信号,视频信号驱动电路16输入视频信号给视频信号线31。基准电压VCOM从公共电压产生电路17馈送给基准电极。尽管基准电极在附图中以直线描绘,但此描绘仅仅是为方便起见。相应地,基准电极不仅有线形状而且有平面形状。进而,基准电极可在相同基片上或在不同的基片上。
进而,用于操作扫描信号驱动电路的逻辑电压VGG、用于扫描信号线的ON电势电压VGON和用于驱动扫描信号驱动电路的负侧电压VEE从扫描电源电路11馈送给扫描信号驱动电路13。根据来自控制电路12的信号,ON电势或OFF电势从扫描信号驱动电路馈送给各个扫描信号线30。
在液晶显示面板2中,对于视频信号线31和扫描信号线30的交叉部分,构造用于各个象素的有源元件。典型实例为TFT。即使对于MIM,尽管存在一些差别,其中主要差别为视频信号线还用作基准电极并且在一个与其上形成有扫描信号线的其它基片不同的基片上形成,MIM也可采用相似的结构。在采用TFT的情况下,当ON电势施加到扫描信号线30时通过TFT在象素电极中写来自视频信号线31的视频信号,并随后通过使用扫描信号线30的电势作为OFF电势,与其中液晶显示面板2不配置有源元件的情况相比,有可能长时间保持被写的视频信号线的电势。此电势由在扫描信号线和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的液晶电容保持。
进一步地,对于提高此保持特性的技术而言,已知一种技术,它形成其中前级的扫描信号线和象素电极通过绝缘膜互相叠加的区域,因而构成所谓的辅助电容Cadd。还已知一种技术,它在相同基片上形成基准信号线或基准电极并且形成基准信号线或基准电极与象素电极一起叠加的区域,因而构成保持电容Cstg。使用这些技术的一种或两种可提高保持特性。
然后,由于在象素电极中写入的电势和基准电极之间的电势差,可通过调整液晶的光学特性而实现图象显示。
在此,例如,对于液晶显示器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13,在基片上安装由半导体芯片构成的门驱动IC或由具有结晶度的半导体如多晶硅或结晶硅等形成的门驱动器电路,它们中的一些可如此构成,使得门OFF电平VGOFF仅升高到基准逻辑电平VSS。通常,基准逻辑电平VSS设定为GND电平。相应地,在具有此结构的液晶显示器中,门OFF电平可仅升高到GND电平,即0V。
相应地,在使用具有后述结构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液晶显示器中,不可能在外部中止供电之后充分释放储存在象素电极中的电荷,在此结构中,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保持门OFF电平状态。这是因为,不可能使有源元件处于完全的ON状态。考虑到上述方面,本发明人已发现这样的问题在中断供电时或在重新供电时抑制闪烁的效果变得不充分。
考虑到上述方面,根据本实施例,如图43所示,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13的基准逻辑电势VSS独立于GND电平,并且基准逻辑电势设置得是可控制的,从而可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在扫描电源电路11和扫描信号驱动电路13之间设置门OFF电压控制电路而实现此控制。通过以上述方式控制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13的基准逻辑电势,有可能把门OFF电势升高到TFT的ON电势,同时保持门OFF电势为等于或小于基准逻辑电平的值,从而可释放在液晶显示器的象素电极中储存的电荷。
图46示出在图43中示出的门OFF电压控制电路的结构实例,并且图47为示出在中断供电之后图46所示电路基本部分的电势的瞬变特性的示意图。当在时刻T1中止外部供电时,电势VH开始降低。在时刻T2,当电势VH下降到比设置在电势VCOM和电势VEE之间的晶体管TR1的阀值电压更低时,晶体管变成是导通的,从而电势VCOM和电势VEE短路以便电势VEE迅速接近GND电平。在此时刻,由于齐纳二极管TD1置于电势VEE和电势VGOFF之间,VEE电势接近GND电势,同时,VGOFF电势迅速升高并在时刻T3达到最大值。在此,优选与齐纳二极管TD1并联设置保持电容C1。
进而,在本实施例中,齐纳二极管置于电势VSS和电势VGOFF之间,同时置于电势VSS和VL之间。相应地,电势VSS总是保持为不小于电势VGOFF,因而,即使对于把门OFF电平VGOFF仅升高到基准逻辑电势VSS电平的结构,也可以实现在中止供电之后门OFF电平VGOFF设置成不小于GND电平的状态,同时不破坏此种条件,从而可释放象素电极的电荷。
在此,不用说,即使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基准逻辑电势VSS的电平总是设成基本等于TFT的ON电势的固定值,也有可能获得本发明的有利效果。然而,考虑到降低功耗,希望当从外部供电时基准逻辑电平VSS采用常规GND电平即0V,并且在中止供电之后VSS达到不小于TFT的ON电势的状态,并随后收敛到0V,从而可实现降低功耗和降低闪烁的双重效果。
本实施例的最关键之处在于图47所示的电压波动原理。也就是说,液晶显示器的非选择电势VGOFF和基准逻辑电势VSS表现出山峦形特性,即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非选择电势VGOFF和基准逻辑电势VSS一度升高并随后降低,电势VSS设定为不小于电势VGOFF。相应地,根据图47示出的原理,其中电势VSS和电势VGOFF出现变化的情况包括在本实施例的范围内。
尽管本实施例公开图46电路结构的实例,但不用说,用其它电路实现相同功能的情况也包括在本实施例中。进而,尽管本实施例已通过集中在使用门驱动器IC的液晶显示器或要求电势VSS不小于电势VGOFF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上进行解释,在使用门驱动器IC的液晶显示器或不要求此种条件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中,液晶显示器的非选择电势VGOFF和基准逻辑电势VSS表现出山峦形特性,即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非选择电势VGOFF和基准逻辑电势VSS一度升高并随后降低。此种情况也包括在本实施例的范围内。[实施例19]以下是使本实施例不同于实施例18的结构。
图48对应于实施例18的图46。在本实施例中,在电势VH和晶体管TR1之间设置漏极开路重置(open drain reset)IC,用于以更迅速和更可靠的方式进行晶体管TR1的操作。
由于此种结构,从电势VH的电压降开始到晶体管TR1接通的时间间隔能以可靠的方式缩短。进而,本结构不局限于设置漏极开路重置IC。也就是说,本实施例可配置用于检测电压降的检测电路,晶体管TR1可根据此检测电路的检测信号进行操作。[实施例20]以下是使本实施例不同于实施例18的结构。
图49对应于实施例18的图46,而图50对应于实施例18的图47。在本实施例中,电势VSS预先设定为不小于操作过程中GND电平的值。如图49所示,当使用8.2V的齐纳二极管TD1时,在供电时操作电压设定为大约8.2V。当在时刻T1外部中止供电时,电势VH和VSS开始降低并接近GND电势。当漏极开路重置IC在时刻T2检测到电势VH降低时,漏极开路重置IC从高到低地改变其输出电势。
相应地,晶体管TR1立即呈现出导通状态。使用漏极开路重置IC所带来的好处在于从时刻T1到时刻T2之间的时间间隔可缩短,或者晶体管TR1的输出随着电势差从高到低地转变,因而,有可能确保使晶体管TR1变为ON状态。不用说,如图46所示,晶体管TR1可通过取代漏极开路重置IC的电阻元件和电容器直接连接到电势VH。当晶体管TR1在时刻T2变为导通状态时,电势VGOFF和电势VSS短路。结果,在两个电势之间产生电荷的重新布置,并且在时刻T3两个电势具有相同的电势。
在此,当电势VSS保持的电荷不充分时,电势VGOFF和电势VSS都立即达到GND电平,因而,希望储存电容器C1与齐纳二极管TD1并联设置。对于设置电容器C1,在电势VGOFF和电势VSS因储存电荷而短路时,它们的值不小于GND电平且不高于初始VSS电平,从而它们以与图47所示相同的方式表现出山峦形特性。进而,尽管电势VGOFF达到与电势VSS相同的电势,但基本上没有电势VGOFF超过电势VSS的可能性,从而可获得与实施例1相似的有利效果。[实施例21]
为了抑制在切断或重新供电时产生的闪烁,需要在切断供电时释放储存在象素电极中的电荷。为了释放电荷,必需在中断供电之后使有源元件处于ON状态。除了升高扫描信号线电势的方法之外,有可能通过使象素电极的电势降低而使有源元件处于ON状态,此电势降低量不小于根据扫描信号线电势而定的指定值。本实施例为应用上述原理的实例。
以下使本实施例不同于实施例18。图44对应于实施例18的图43。在图44所示的本实施例结构和图43所示结构之间的最大差别在于,本实施例不设置门OFF电压控制电路10,而设置公共电压转换电路18以取代此门OFF电压控制电路10。图51是公共电压转换电路18的原理图。在这,检测电路检测到因外部中止供电而导致的电势VH降低,公共电压转换电路18把电势VCOM的输出转换为常规状态的值。在图52中示出更具体的电路图实例。用漏极开路重置IC10检测电势VH的电压降,并且其输出变低。相应地,晶体管TR1变为ON状态。然后,B点电势和A点电势短路,并因而,B点电势升高以使晶体管TR2切换到ON状态。
相应地,C点电势变为通过从电势VEE减去晶体管TR2的电压波动量而获得的值。由于C点电势和电势VCOM通过电容器C1耦合,电势VCOM降低的量与C点电势降低量相对应。例如,当在进行操作时电势VCOM为4V和电势VEE为-11.5V时,在不进行操作时的最小值变为4-11.5等于-7.5V。尽管在实际操作中同时产生电路的漏电,随着使用上述原理,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电势VCOM可设定为负值。
在此,结合实施例18的图16-27所解释的各种液晶显示面板在基准电极或电势VCOM施加到其上的基准信号线与象素电极之间具有电容性耦合。相应地,通过把基准电势降低到指定的负值以下,象素电极的负电势可降低。随后,在象素电极的电势下降到低于扫描信号线的电势不小于给定值的阶段,电荷从TFT的漏电量增加,从而实现释放储存在象素电极中的电荷。
本实施例的方法可结合使用其中设定电势VGOFF为不小于GND电势的值的方法。在此情况下,可进一步增强有利的效果。进而,本实施例的要点在于上述原理,并且不用说,除了在图51和52中所描述的结构之外,任何满足所述原理的结构都包括在本实施例的范围之内。[实施例22]为了释放储存在象素电极中的电荷,需要使扫描信号线变为选择状态即TFT为ON的状态。通常,在液晶显示器中,为了写指定信息到指定象素中,逐根地顺序选择扫描信号线。相应地,为了完成全部扫描信号线的选择,使用一个帧的时间,亦即假如帧频率为60Hz时大约为16.6ms。进而选择一根线的时间非常短,从几μs到几十μs。然而,当发现象素电极的电荷释放时,通过同时选择全部的扫描信号线,电荷可在更短的时间内释放。进而,为了确保释放象素电极的电荷,优选连续使扫描信号线变成选择状态,以便使ON状态时间比常规操作状态的更长。本实施例示出实现此原理的结构的实例。
本实施例在以下结构中不同于实施例18。
图45为示出本实施例的视图并对应于示出第一实施例的图1。本实施例特征在于,设置模式控制电路19以取代图43中所示的门OFF电压控制电路10。
图53为示出模式控制电路和各个扫描信号驱动电路之间关系的原理图。本实施例配置检测电势VH降低的电路。例如,漏极开路重置IC用作模式控制电路。另一方面,每个由多个门驱动器IC构成的扫描信号驱动电路包括模式转换信号输入端。在此,模式控制电路的输出被输入到各个并联的门驱动器IC中。
在从外部向液晶显示器供电的常规操作模式中,模式控制电路的逻辑输出为高电平状态。在此时刻,各个门驱动器IC执行常规操作,即,逐行顺序选择扫描信号线并进行图象显示。另一方面,当外部中止供电时,电势VH降低,并因而,模式控制电路的输出变为低电平状态。一旦接收到此输出,各个门驱动器同时选择全部线,亦即,电势VH的电压施加到全部线上。相应地,它有可能使所有扫描信号线变为高电平状态,从而储存在象素电极中的电势可被释放。
对于门驱动器IC,那些能在常规操作模式和全线非选择状态之间转换模式的IC已经商业化,例如为HD66343。相应地,可相对容易地制造那些能在常规操作模式和全线非选择状态之间转换状态的IC。进而,对于模式转换信号输入端,使用用于全线非选择端的输入端。这些端还可用作管脚设置。这是因为面板设计的改变是不必要的。不用说,门驱动器IC能转换三个模式,包括全线非选择模式、常规操作模式和全线选择模式。这是因为IC可用于各种目的,从而部件可以共用。
尽管图45中控制电路12的信息不在图53中所示原理中使用,但不用说,此原理可通过使用此信息来构建。[实施例23]本实施例在以下结构中不同于实施例22。
也就是说,在模式控制电路和门驱动器IC的结构方面,本实施例不同于实施例22。图54为对应于实施例22的图53的原理图。漏极开路重置IC的输出被输入到AND(“与”)型逻辑电路的A。图45中控制电路12的门的第一行标记FLM输入到AND型逻辑电路的B。在此,解释第一行标记FLM。扫描信号驱动电路施加对应于一行的选择信号数据作为第一行标记FLM,这通过时钟CLK锁闭并用移位寄存器进行传输,由此实现选择一行。
在本实施例中,结构的要点在于用模式控制电路控制第一行标记FLM,并且模式控制电路的输出C被输入到扫描信号驱动电路中作为第一行标记FLM。相应地,在本实施例中,在实施例5中设置的专用模式转换信号输入端在扫描信号驱动电路中不是必需的,并且本实施例适用于任何扫描信号驱动电路或门驱动器IC。第一行标记FLM输入到第一门驱动器IC的FLM输入端Eo1。然后,第一行标记FLM通过FLM输出端Eo2依次输入到下一门驱动器IC中。时钟CLK从控制电路12平行馈送到各个门驱动器IC。
首先,使用图55解释常规操作状态,图55是操作逻辑的原理图。通常,点A为高电平状态。当对应于一行的第一行标记FLM输入到点B作为高电平时,点C的AND逻辑电路输出变为高电平。当第一行标记FLM为低电平时,点C的输出也为低电平。从附图可理解,在常规操作状态中,点B的逻辑和点C的逻辑是相同的,从而第一行标记FLM不受此AND逻辑电路存在与否的影响。
另一方面,当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时,由于因电势VH降低而导致的漏极开路重置IC的功能,点A的逻辑变为低电平。由于高电平信号不输入作为第一行标记FLM,点B的逻辑也变为低电平。结果,点C的逻辑连续地变为高电平状态。
提供给液晶显示器内部的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和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的各种信号和时钟都从图45所示的控制电路12(通常称为TCONTFT控制器)传输。TCON大致分为两种类型,其中,一种在输入信号中止时中止与电源无关的输出,另一种在输入信号中止时进入产生现有信号或时钟的自运行模式。本实施例采用后一种具有自运行模式的TCON。
在此种控制电路中,即使在中止供电之后,也有可能使指定的时钟或信号振荡,直到用于操作的功率的电势降低到等于或小于可操作电势的值为止。通过为向控制电路供电的电源设置电容器,进行此种振荡的时间长度可设定为所需的值,从几毫秒到几秒。相应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采用以自运行模式振荡时钟CLK的结构。
相应地,由于第一行标记FLM连续变为高电平即选择电势,处于选择状态的扫描信号线的数量对于每个时钟CLK都可增加,从而最终实现所有线的选择状态。
进而,在中断供电之后时钟的作用仅仅是实现全线选择状态,并且因此,频率可从常规操作状态的频率改变。具体地,与在常规操作模式中的时钟CLK的频率相比,当在自运行模式中的时钟CLK的频率增加时,实现全线选择的时间可进一步缩短。
进而,本身具有自运行模式的TCON能在供电中断之后使第一行标记FLM变为高电平状态。在此情况下,模式控制电路19变得不是必需的,从而实现降低成本。[实施例24]通常,如图54所示,构成一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或门驱动器IC,以使选择信号输出端Eo2和下一级的选择信号输入端Eo1级联在一起。本实施例特征在于,通过为级联部分设置转换元件而同时驱动不同组的扫描信号驱动电路或门驱动器IC。
图56对应于实施例23的图54。在各个门驱动器IC之间布置OR(“或”)逻辑,其中一个逻辑输入连接到前一级门驱动器IC的输出Eo2并且另一个逻辑输入连接到模式控制电路。对于第一门驱动器IC,输入第一行标记FLM以取代所述输出Eo2。例如模式控制电路在漏极开路重置IC之后设置NOT(“非”)型逻辑反转电路。也就是说,如此配置所述模式控制电路,使得当漏极开路IC的输出是高电平时,模式控制电路的输出变为低电平;而当漏极开路IC的输出是低电平时,模式控制电路的输出变为高电平。
在正常操作模式中,低电平总是施加到OR逻辑的一端而第一行标记FLM施加到OR逻辑的另一端。由于第一行标记FLM的主要部分通常是低电平,因此OR逻辑的输出也是低电平。只有当高电平脉冲施加到第一行标记FLM时,OR逻辑的输出才变为高电平。相应地,在常规操作模式中,当门驱动器IC之间的线级联时,输入端Eo1的输入与输入端Eo1的输入相同。
其次,当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时,检测电势VH的降低并且漏极开路IC的输出变为低电平。相应地,高电平信号通过NOT逻辑输入到OR逻辑。由于第一行标记FLM是低电平,因此OR逻辑的输出即各个门驱动器IC的输入端Eo1的输入变为高电平。如根据实施例23解释的,在使用TCON的液晶显示器中,其中TCON使用自运行模式,即使在中止供电之后也有可能使时钟CLK振荡一段固定的时间。相应地,各个门驱动器IC并行操作,并且对于每个时钟的输入,处于选择状态的扫描信号线在数量上增加,从而可获得全部选择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各个门驱动器IC或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组在中止供电之后并行操作。相应地,例如当门驱动器IC的数量为3个时,有可能把获得全部选择状态的时间减少到实施例23相应时间的1/3,而例如当门驱动器IC的数量为6个时,有可能把获得全部选择状态的时间减少到实施例23相应时间的1/6。相应地,可更加迅速地释放象素电极的电势。同时,这意味着在中断供电之后TCON的操作持续时间可缩短,从而当设置在中断供电之后提供TCON操作电势的电容器时,电容值可以降低以便通过减少储存在电容器的电功率的量而实现低功耗。[实施例25]为了更加迅速地释放象素电极的电荷,希望在从外部中断向液晶显示器供电时,使施加到视频信号线的电压具有与电势VCOM相同的电势。这是因为可防止在象素电极中储存新电荷。
图57是本实施例的原理图。在各个视频信号驱动电路16中设置模式转换开关SW。在常规操作模式中,视频信号驱动电路16向视频信号线31的输出连接到模式转换开关SW即视频信号驱动电路中的图象显示电路的A侧,如输出放大器等。另一方面,在从外部中断向液晶显示器供电时,漏极开路重置IC构成的检测电路的输出信号的逻辑被反转。相应地,视频信号驱动电路16内部的模式转换开关SW转换到B侧。由于VCOM电势馈送到B侧,因此在中止供电时电势VCOM馈送到视频信号线。
进而,GND电势可用作输入到B侧的电压。在此情况下,在象素电极内部的电荷可更加迅速地释放。可替换地,相邻的视频信号线可短路或给定的电势可输入到B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技术可结合使用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使扫描信号线处于选择状态的技术,例如在实施例18-24等中描述的技术。在此情况下,象素内电荷的释放能进行得更迅速和更可靠。
而且,在中止供电之前,可在象素中写入与电势VCOM相等的电势。
进而,在以上实施例18-25描述的技术中,由于操作模式不同于常规操作模式,因此产生这样的问题在从象素电极释放电荷的过程中在各个象素之间产生不均匀性。相应地,优选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立即停止向背光源供电的转换器的振荡。
进一步地,通过结合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8-25中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进一步增强有利的效果。[实施例26]本实施例特征在于通过实施例18-25中任一个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用作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构成即使在中断供电之后在短时间内恢复供电时,也能防止发生闪烁的图象显示器。
图28示出已在实施例18-26中解释并以液晶监视器模式构成的液晶显示器的实例。图29示出以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模式构成的液晶显示器的实例。图30示出以液晶电视模式构成的液晶显示器的实例。进而,除了上述模式以外,图象显示器还可以其它模式如PDA模式或液晶集成型个人计算机模式构成。
本实施例的任何一种设备的特征在于具有与实施例1-17相同方式的电源开关90。由于此种设置,对于用户有可能在短时间内重复进行中断和重新供电,因此,相反,在使用实施例1-8中所述的任何一个液晶显示器时,变得必需在中断或重新供电时防止闪烁的发生。[实施例27]图31示出向实施例9中所示图象显示器的液晶显示器1供电的方式。在壳体92中,设置液晶显示器1、控制电路93、电源电路94和电源开关90。当结合液晶显示器1观察时,控制电路93和电源电路94构成图1中由数字20表示的系统电路。与电源电路兼容的电压从与电压是AC或DC无关的外部电源96馈送到电源电路。
在此结构中,信号从外部CPU 95输入到控制电路93中,并且控制电路93命令电源电路94向液晶显示器1供电或中断此供电。
进而,考虑到降低不必要的功率消耗,当在固定时间内不从CPU输入信号时,控制电路93具有向液晶显示器1中止供电的功能。相应地,控制电路93配置得相对频繁地进行中断供电和重新供电,因此,解决在操作中发生闪烁的防范措施变得更加必需。
进一步地,对于最新的CPU器件,当在固定时间内用户没有操作输入设备时,从低功耗方面考虑,对于所谓的窗口系统OS,事先在OS级CPU器件中包含命令控制电路把操作模式切换到低功耗模式的功能。一旦接收到在此产生的从操作模式切换到低功耗模式的指令,控制电路93命令中断电源电路94。具体地,对于包含在OS级CPU器件中的功率节省功能,随着个人计算机进入到用户的日常生活中,不知道改变时间设定方式的用户数量增加。
在操作过程中当监视器消失时这些用户通常被告知移动鼠标。在此情况下,在操作过程中当屏幕消失时通过移动鼠标,它们倾向于再次迅速打开监视器。在这,当从电源电路94向液晶显示器1的供电中断时,立即再次向监视器供电。相应地,闪烁频繁发生的情况成为操作的常规模式。进而,考虑到低功耗,会产生这样一种趋势要求缩短到CPU输出指令以把操作模式切换成低功耗模式为止的设定时间。本发明人担心此种趋势进一步增加在常规操作模式中频繁发生闪烁的情况。
为解决此问题,本发明人已实现使用在实施例1-9中所述的本发明液晶显示器作为图象显示器的液晶显示器。随着使用此种液晶显示器,有可能满足对图象显示器日益增加的低功耗要求。
而且,电源开关90可由软开关构成,图32示出软开关的实例。
电源开关与因中断或重新供电而引起的闪烁无关,此中断或重新供电是由CPU发出的低功耗模式切换指令和用户操作一起产生的,因此如图33所示,可取消电源开关。
进而,如图34所示,CPU1可在壳体92的内部构成。
另外,如图35所示,在壳体92内部可包括电池97。
在实施例1-10中使用的象素内部的有源元件除了TFT之外还包括MIM。在有源元件是TFT的情况下,它们包括其半导体层是由非晶硅形成的TFT、其半导体层是由多晶硅形成的TFT和其半导体层是由与单晶硅相似的晶体硅形成的TFT。
上述实施例只示出本发明执行模式的实例,并且不用说,本发明应基于在包括权利要求的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原理进行解释。
如至此已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液晶显示器,可防止在中止供电之后重新供电时发生闪烁。进而,本发明还可实现使用薄而轻的液晶显示器的图象显示器,其中此液晶显示器可防止在中止供电之后重新供电时发生闪烁。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显示器,其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以及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以及所述液晶显示器通过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而进行显示;所述改进的特征为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扫描信号线的电势设定得不小于GND电平。
2.一种液晶显示器,其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以及所述液晶显示器通过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而进行显示;所述改进的特征为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扫描信号线的电势具有山峦形特性,即在中止供电之后电势一度升高并随后收敛为GND电平。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5秒钟内,扫描信号线的电势呈现出最大值。
4.一种液晶显示器,其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以及所述液晶显示器通过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而进行显示;所述改进的特征在于液晶显示器具有下述电路,此电路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把扫描信号线的电势转换成与扫描信号线的正常驱动状态中的电势不同的电势,在此正常驱动状态中向液晶显示器供电。
5.一种液晶显示器,其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所述液晶显示器通过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而进行显示;通过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施加扫描信号线的电势;以及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包括输入端,用于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势的功率馈送到此输入端;所述改进的特征在于液晶显示器具有以下电路,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此电路把非选择电势的功率馈送到其中的所述输入端的输入电压转换成下述输入电压,它不同于在向液晶显示器供电的正常驱动状态下和在不向液晶显示器供电的状态下所述输入端的输入电压输入端。
6.一种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转换电路至少包括有源元件,并且通过转换有源元件的操作状态而在向液晶显示器供电的正常驱动状态和在不向液晶显示器供电的状态之间进行转换。
7.一种如权利要求4、5或6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根据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所引起的电势波动而进行所述转换。
8.一种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转换电路的有源元件包括至少一个晶体管。
9.一种如权利要求6、7或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在有源元件结构、组成、尺寸和特性中的至少一个方面,所述有源元件不同于象素内的有源元件。
10.一种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晶体管使用晶体硅作为半导体层。
11.一种液晶显示器,其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所述液晶显示器通过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而进行显示;通过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施加扫描信号线的电势;以及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包括输入端,用于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势的功率馈送到此输入端;所述改进的特征在于液晶显示器具有以下电路,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此电路把所述输入端的输入电压设定为不同于在正常驱动状态下的输入电压值,其中用于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势的功率馈送到所述输入端;以及所述电路包括齐纳二极管。
12.一种如权利要求5-11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包括多个功率输入端,比在常规驱动状态中非选择电势的功率馈送到其中的输入端的输入电压更低的电压馈送到至少一个功率输入端,并且,在非选择电势的功率馈送到其中的输入端和在以下端之间电连接齐纳二极管,即,比在常规驱动模式中非选择电势的功率馈送到其中的输入端的输入电压更低的电压馈送到此端。
13.一种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液晶显示器包括与齐纳二极管并联布置的电容性元件。
14.一种液晶显示器,其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所述液晶显示器通过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而进行显示;通过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施加扫描信号线的电势;以及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包括输入端,用于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势的功率馈送到此输入端;所述改进的特征在于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所述输入端的电势呈现出其中所述输入端的电势设定为不小于GND电平的状态,其中用于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势的功率馈送到所述输入端。
15.一种液晶显示器,其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所述液晶显示器通过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而进行显示;通过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施加扫描信号线的电势;以及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包括输入端,用于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势的功率馈送到此输入端;所述改进的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的电势具有山峦形特性,即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电势一度升高并随后收敛,其中用于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势的功率馈送到所述输入端。
16.一种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5秒钟内所述输入端的电势呈现出最大值,其中用于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势的功率馈送到所述输入端。
17.一种液晶显示器,其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所述液晶显示器通过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而进行显示;所述改进的特征在于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时,象素电极的电荷迅速释放。
18.一种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通过使有源元件变为漏电状态而使象素电极的电荷迅速释放。
19.一种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通过设定扫描信号线的电势不大于有源元件的选择电势且不小于非选择电势而执行该漏电。
20.一种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通过在外围电路中储存的电荷而产生用于漏电的扫描信号线电势。
21.一种如权利要求17、18、19和20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产生扫描信号线电势变为不小于GND电平的状态。
22.一种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有源元件具有半导体层,并且半导体层包括形成得在扫描信号线端面上延伸的区域。
23.一种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在第一和第二基片的至少一个上形成光屏蔽层,并且光屏蔽层在光屏蔽层叠加在扫描信号线上的区域内的至少部分上具有开孔部分。
24.一种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在第一和第二基片的任一个上形成保证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间隙的支撑柱,并且,支撑柱具有光透射率且具有支撑柱叠加在有源元件上的区域。
25.一种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在象素电极和定向膜之间形成绝缘膜,并且,通过形成除去绝缘膜的区域而在象素区域内的部分上形成使象素电极和定向膜直接接触的区域。
26.一种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象素电极由金属材料形成并与以独立层形成的透明电极电连接,而且,透明电极具有直接与定向膜接触的区域。
27.一种如权利要求17、25和2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液晶层的电阻率设定为为不大于1×104。
28.一种液晶显示器,其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所述液晶显示器通过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而进行显示;所述改进的特征在于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时,象素中电荷的保持被抑制,以便在再次向液晶显示器供电时防止发生闪烁。
29.一种液晶显示器,其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上或另一个安装的基准电极;所述液晶显示器通过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而进行显示;所述改进的特征在于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时象素电极的电势被重置。
30.一种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通过向扫描信号线施加不大于扫描信号线选择电势且不小于扫描信号线非选择电势的电压而进行重置。
31.一种如权利要求29或30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液晶显示器包括用于重置的重置电路。
32.一种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重置电路包含在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中。
33.一种如权利要求1-32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有源元件是TFT。
34.一种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TFT的半导体层是多晶硅。
35.一种如权利要求1-32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有源元件具有所谓的MIM结构,此MIM结构包括在扫描信号线上的绝缘膜和与绝缘膜上的象素电极电连接的电极。
36.一种如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绝缘膜在象素电极和定向膜之间设置。
37.一种如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在相同基片上形成,并且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以不同的层形成,而且,绝缘层在其上形成有象素电极的层和其上形成有基准电极的层之间设置。
38.一种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37中任一项所述液晶显示器作为液晶显示器的图象显示器,其中,液晶显示器包含在图象显示器中,图象显示器具有向液晶显示器供电的功能。
39.一种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图象显示器,其中,根据来自外部的信号控制向液晶显示器的供电,以呈现出供电状态或非供电状态。
40.一种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图象显示器,其中,图象显示器具有在外部信号中止提供时把向液晶显示器的供电转换成非供电状态的功能。
41.一种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图象显示器,其中,图象显示器具有在外部输入命令图象显示中止的信号时把向液晶显示器的供电转换成非供电状态的功能。
42.一种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图象显示器,其中,图象显示器具有在CPU信号中止提供时把向液晶显示器的供电转换成非供电状态的功能。
43.一种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图象显示器,其中,图象显示器具有当CPU输入命令图象显示中止的信号时把向液晶显示器的供电转换成非供电状态的功能。
44.一种如权利要求38、39、40、41、42和4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象显示器,其中,图象显示器配置成用作液晶监视器。
45.一种如权利要求38、39、40、41、42和4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象显示器,其中,图象显示器配置成用作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
46.一种如权利要求38、39、40、41、42和4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象显示器,其中,图象显示器配置成用作液晶电视。
47.一种如权利要求38、39、40、41、42和4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象显示器,其中,图象显示器与个人计算机集成在一起。
48.一种如权利要求38、39、40、41、42和4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象显示器,其中,图象显示器和具有CPU的部分包含在相同的壳体中。
49.一种液晶显示器,其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通过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施加扫描信号线的电势;以及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包括非选择电势输入端和基准逻辑电势输入端;所述改进的特征在于液晶显示器的非选择电势输入端和基准逻辑电势输入端的电势具有山峦形特性,即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时所述电势一度升高并随后降低,而且基准逻辑电势输入端的电势设定为不小于非选择电势输入端的电势的值。
50.一种液晶显示器,其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以及通过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施加扫描信号线的电势;所述改进的特征在于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基准电极的电势变为负电势。
51.一种液晶显示器,其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以及通过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施加扫描信号线的电势,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具有能选择扫描信号线顺序选择状态或扫描信号线同时选择状态的模式设置功能;所述改进的特征在于模式设置功能具有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扫描信号线被同时选择和设置的状态。
52.一种液晶显示器,其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以及通过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施加扫描信号线的电势,根据输入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中的选择信号数据确定被选择的扫描信号线的位置,而且液晶显示器包括产生至少一个输入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中的时钟的控制电路;所述改进的特征在于控制电路具有自运行模式,在此模式中即使在信号不输入到控制电路的状态下,控制电路也使时钟连续地振荡;而且,选择信号数据具有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用于命令选择的电势被连续保持的状态。
53.一种液晶显示器,其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以及通过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施加扫描信号线的电势,根据输入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中的选择信号数据确定被选择的扫描信号线的位置,而且液晶显示器包括产生至少一个输入到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中的时钟的控制电路;所述改进的特征在于控制电路具有自运行模式,在此模式中即使在信号不输入到控制电路的状态下,控制电路也使时钟连续地振荡;而且,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包括多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而逻辑元件在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组之间设置,并且,通过在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使逻辑元件连续地呈现ON状态,选择信号数据并行地馈送到多组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中。
54.一种液晶显示器,其中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传输视频信号的视频信号线以及插入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的定向膜;以及在两个基片中的一个或另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以及通过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施加扫描信号线的电势,通过视频信号驱动电路施加视频信号线的电势,以及对于施加到基准电极的电势而言,在相邻的视频信号线之间从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施加到视频信号线的电势的极性是不同的;所述改进的特征在于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具有把状态转变到相同电势输出到相邻视频信号线的状态的功能,并且视频信号线驱动电路具有这样的状态,即在外部中断向液晶显示器供电之后进行所述功能,以便相同的指定电势施加到相邻的视频信号线。
55.一种如权利要求54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指定电势是基准电极的电势。
56.一种如权利要求49-55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绝缘膜在象素电极和定向膜之间设置。
57.一种如权利要求49-56中任一项所述的液晶显示器,其中,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在相同的基片上形成,并且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以不同的层形成,而且,绝缘层在其上形成有象素电极的层和其上形成有基准电极的层之间设置。
58.一种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液晶显示器作为液晶显示器的图象显示器,其中,所述液晶显示器包含在图象显示器中,图象显示器具有向液晶显示器供电的功能。
59.一种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图象显示器,其中,图象显示器配置成用作液晶监视器。
60.一种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图象显示器,其中,图象显示器配置成用作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
61.一种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图象显示器,其中,图象显示器配置成用作液晶电视。
62.一种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图象显示器,其中,图象显示器与个人计算机集成在一起。
63.一种如权利要求58所述的图象显示器,其中,图象显示器和具有CPU的部分都包含在相同的壳体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实现在中止供电之后再次供电时防止发生闪烁的液晶显示器和图象显示器。液晶显示器包括:布置得以相向方式面对面的第一和第二基片;在第一和第二基片之间插入的液晶层;都在一个基片上安装的有源元件、用于操作有源元件的扫描信号线以及在有源元件操作时视频信号输入到其中的象素电极;在象素电极和液晶层之间插入的定向膜;在两个基片中的任一个上安装的基准电极;以及液晶显示器通过在象素电极和基准电极之间产生电势差而进行显示。在此种液晶显示器中,当外部中止向液晶显示器供电时,象素电极的电荷被迅速释放。
文档编号G09G3/36GK1365094SQ01142598
公开日2002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4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4日
发明者牧岛达男, 岩崎伸一, 北岛雅明, 大胁义雄, 高桥孝次, 森下俊辅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日立器件工程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