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减小的电压变化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2105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减小的电压变化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在电极之间产生放电来显示图像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等离子体显示板具有其上形成有电极的两个玻璃板,并且放电用的气体充满该两个玻璃板之间100微米级的间隙。高于放电阈值电压的电压施加在电极之间以引起气体放电,并且放电所产生的紫外光诱发提供在板上的光致荧光的发光,从而实现屏幕显示。


图1是说明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示意结构的图。
显示板10包括平行排列的X电极11和Y电极12,并且还包括与它们垂直排列的地址电极13。X电极11和Y电极12用来提供显示用发光的保持放电。电压脉冲施加在X电极11和Y电极12之间,从而实施保持放电。此外,Y电极12充当用于写显示数据的扫描用电极。地址电极13用来选择待发光的显示单元15。用于写放电的电压施加在Y电极12和地址电极13之间,以选择放电单元。挡板(shield)14提供在地址电极13之间,用于隔开放电单元15。
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的放电仅可以呈现“开”状态和“关”状态中的一种,使得灰度,即灰度级由重复发光的次数来表示。为此目的,一个帧例如分成10个子场。每个子场包括复位期间,寻址期间,和保持放电期间。在复位期间中,所有单元相同地初始化,而不管在先前子场中的点亮状态,例如,置于壁电荷被擦除的状态中。在寻址期间中,选择性放电(寻址放电)被执行,以根据显示数据来选择单元的开/关状态,从而选择性地产生使单元处于“开”状态的壁电荷。在保持放电期间中,放电在寻址放电被执行以产生壁放电的单元中重复,从而发光。保持放电期间的长度,即重复发光的次数,从子场到子场而不同。例如,从第一子场到第十子场的发光次数的比分别设置为1∶2∶4∶8∶...∶512。然后子场根据待经受气体放电的显示单元的亮度级来选择,从而实现期望的灰度级水平。
图2是用于说明不同于图1的另一种显示板部件结构的图。
在图2的显示板部件10A中,充当显示电极的X电极11A和Y电极12A以等间隔依次提供,以越过地址电极13A。电极之间的所有间隙用作显示行(L1,L2,...)。这种结构称作ALIS(表面的交替闪电)方法(专利文献1)。因为电极之间的所有间隙用作显示行,电极数目是图1的一半,这提供降低成本和减小规模的基础。
因为在ALIS方法中电极之间的所有间隙充当显示行,同时点亮所有显示行是不可能的。奇数行(L1,L3,...)的点亮和偶数行(L2,L4,...)的点亮短暂分开以实现显示。在ALIS方法中,一个帧分成两个场,每个场包括多个子场。第一个场用于奇数行的显示,而第二个场用于偶数行的显示。
图3是说明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
图3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体显示板20,Y电极驱动电路21,X电极驱动电路22,地址电极驱动电路23,判别决定电路24,存储器25,控制电路26,和扫描电路27。
垂直同步信号Vsync,水平同步信号Hsync,时钟信号Clock,和每个包括8位并充当数据信号的RGB信号被提供到判别决定电路24。判别决定电路24响应垂直同步信号Vsync将RGB数据写入存储器25作为显示数据。控制电路26控制Y电极驱动电路21,X电极驱动电路22,地址电极驱动电路23,和扫描电路27,并且将存储于存储器25中的显示数据显示在等离子体显示板20上。与此同时,扫描电路27扫描Y电极Y1到Yn,并且地址电极驱动电路23驱动地址电极A1到An,从而共同实现用于将数据写入等离子体显示板20中的写放电。此外,在数据被写入的显示单元中,保持放电由Y电极驱动电路21和X电极驱动电路22在Y电极Y1到Yn和X电极X1到Xn之间产生。
在图3中所示的相关技术的结构中,从Y电极驱动电路21延伸到连接Y电极Y1到Yn的扫描电路27的线y1到yn在Y电极驱动电路21和扫描电路27之间取不同的布线路径,所以它们具有不同的布线长度。同样地,从X电极驱动电路22延伸到等离子体显示板20的X电极X1到Xn取不同的布线路径而具有不同的布线长度。在图3中的实例中,例如,具有长的布线长度的线y1和连接到其上的Y电极Y1具有大于具有相对短的布线长度的线y3和连接到其上的Y电极Y3的布线电阻和布线电感。出于同样原因,具有长的布线长度的X电极X1具有大于具有相对短的布线长度的X电极X3的布线电阻和布线电感。布线电感的影响特别强。因为这一点,当电流流过布线和电极以在Y电极Y1到Yn和X电极X1到Xn之间产生放电时,电压降沿着布线和电极产生。以这种方式产生的电压降布线之间和电极之间不同。
作为这种电压降的结果,当对于具有大的电压降的电极,不能保证等离子体显示板放电电压的足够的裕度时,可能不能提供点亮放电所需的足够的电压。在这种情况下,屏幕闪烁等将出现,从而使显示质量退化。
为了使电压降满足操作裕度,导电板层被配置,以覆盖布线,提供电压波动平衡部件,该部件通过响应于流过布线的电流而在导电板层中产生的涡流来减小电压降的变化(专利文献2)。该方法可以抑制根据各个布线的长度而产生的电压降的变化,并且可以增加操作裕度。
日本专利号2801893[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申请发表号2002-196719。
图4是说明在印制电路板上实现的相关技术的X电极驱动电路(或Y电极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图4的结构包括印制电路板30,保持输出图案31,保持电源电容器32A和32B,保持电路33A和33B,电功率收集电容器34A和34B,电功率收集线圈35A和35B,接地螺丝36A和36B,以及连接器37A和37B。保持电路33A提供有保持电源电容器32A,电功率收集电容器34A,用于与电功率收集线圈35A连接的保持电源终端41A,用于与保持输出图案31连接的保持输出终端42A,以及用于与接地螺丝36A连接的保持总终端(sustain grand terminal)43A。同样地,保持电路33B提供有保持电源电容器32B,电功率收集电容器34B,用于与电功率收集线圈35B连接的保持电源终端41B,用于与保持输出图案31连接的保持输出终端42B,以及用于与接地螺丝36B连接的保持总终端43B。
保持输出图案31是单金属板,并且充当将放电电流(即,在保持放电期间,流过X电极和Y电极的电流)从保持电路33A和33B提供到连接器37A和37B的导体。
在图4中所示的X电极驱动电路(或Y电极驱动电路)中,保持电路33A和33B平行提供,并且共同连接到保持输出图案31,以保证提供到图3的X电极X1到Xn(或图3的Y电极Y1到Yn)的足够的保持放电电流。这两个保持电路33A和33B具有这样的结构,即电路元件越过由虚线所示的印制电路板中心线从上边平行地移到下边。
电路元件的这种排列通过使用平行连接的两个保持电路33A和33B的在上边和下边基本相同的元件排列和布线图案来使设计简化。此外,当混合IC或电源模块用于保持电路33A和33B时,两个保持电路可以合并,使得电路元件的数目减少。
但是,当使用图4中所示的印制电路板的结构时,从保持输出终端42A和42B延伸到连接器37A和37B的电流路径对于连接器中的每个终端而不同。因为这一点,布线电阻和布线电感对于每个终端而不同,使得当保持放电电流流动时,终端处的电压变化依赖于终端的位置而不同。因此,出现这样的问题,即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保持电压的操作裕度下降。
上述专利文献2中所示的电压波动平衡部件的使用可以提供防止操作裕度下降的适当方法。但是,没有教导印制电路板的具体结构的相关技术。
因此,需要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具有改进的电压降波动特性,其中电压降波动由印制电路板上电流路径长度的不同而引起。
发明概述本发明的一般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基本上消除由相关技术的局限性和缺点引起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介绍,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和附随附图中变得明白,或者可以通过根据描述中提供的讲授的本发明实践来了解。本发明的目的以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将通过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来实现和获得,该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在说明书中完整,清楚,简明,且准确地具体指出,以使具有本领域一般技术的人能够实践本发明。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目的的这些和其他优点,本发明提供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多个放电电极和驱动该多个电极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包括提供在板上的第一和第二输出电路,提供在板上并连接到该多个电极的连接器,以及提供在板上并且提供第一和第二输出电路与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的导电板。导电板包括连接到第一输出电路的第一区域和连接到第二输出电路的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基本上线对称。
在上述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电连接在输出电路和连接器之间的导电板以线对称的形式提供。因为这一点,当输出电路平行排列时,从输出电路到连接器的距离的变化减小,从而抑制电压变化。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涡流层被提供,以在与流过导电板的放电电流方向相反的方向上产生涡流,从而抑制由导电板产生的电感。因此,对于位于离输出电路的输出终端相对远的连接器终端,涡流层的适当放置可以减小因布线电感效应而产生的电压降。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缝隙在导电板中提供,以使放电电流绕过缝隙,从而延长放电电流的路径,使得由导电板产生的电感增加。因此,对于位于离输出电路的输出终端相对近的连接器终端,缝隙的适当放置增加因布线电感的效应而产生的电压降。这使得可以改进电压降的总平衡。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更多的特征将从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变得清楚,当结合附随附图一起阅读时。
附图简述图1是说明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示意结构的图;图2是用于说明不同于图1的另一种显示板部件结构的图;图3是说明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图4是说明在印制电路板上实现的相关技术的X电极驱动电路(或Y电极驱动电路)的示意图;图5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X电极驱动电路(或Y电极驱动电路)的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是说明关于保持输出部件的操作的电压和电流波形的图;图7是说明当使用图4中所示的传统技术的X电极驱动电路(或Y电极驱动电路)时产生的电压变化ΔVs和当使用图5中所示的本发明的X电极驱动电路(或Y电极驱动电路)时产生的电压变化ΔVs的图;
图8是说明使用本发明结构的32英寸等离子体显示板中的保持电压的操作裕度的图;图9是说明驱动ALIS方法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结构实施例的框图;图10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X电极驱动电路(或Y电极驱动电路)的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并且图11是从安装有电路部件的一侧观看的、其上安装有X电极驱动电路(或Y电极驱动电路)的图10印制电路板的透视图。
优选实施方案描述在下面,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将参考附随附图来描述。
图5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X电极驱动电路(或Y电极驱动电路)的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中所示的X电极驱动电路(或Y电极驱动电路)驱动图1中所示的等离子体显示板,并且将相同的保持脉冲供给到所有的X电极(Y电极)。
图5的X电极驱动电路(或Y电极驱动电路)包括印制电路板50,保持输出图案51,保持电源电容器52A和52B,保持电路53A和53B,电功率收集电容器54A和54B,电功率收集线圈55A和55B,接地螺丝56A到56C,连接器57A和57B,以及涡流层58A和58B。保持电路53A提供有保持电源电容器52A,电功率收集电容器54A,用于与电功率收集线圈55A连接的保持电源终端61A,用于与保持输出图案51连接的保持输出终端62A,以及用于与接地螺丝56A到56C连接的保持接地终端63A。同样地,保持电路53B提供有保持电源电容器52B,电功率收集电容器54B,用于与电功率收集线圈55B连接的保持电源终端61B,用于与保持输出图案51连接的保持输出终端62B,以及用于与接地螺丝56A到56C连接的保持接地终端63B。
保持输出图案51是单金属板,并且充当将放电电流(即,在保持放电期间,流过X电极和Y电极的电流)从保持电路53A和53B提供到连接器57A和57B的导体。
在图5中所示的X电极驱动电路(或Y电极驱动电路)中,保持电路53A和53B平行提供,并且共同连接到保持输出图案51,以保证提供到等离子体显示板的足够的保持放电电流。
在图5中所示的本发明的结构中,保持输出图案51具有关于虚线所示的中心线的线对称形状。这提供这样的设计,即从保持电路53A的保持输出终端62A到连接器57A的布线长度与从保持电路53B的保持输出终端62B到连接器57B的布线长度线对称。
涡流层58A提供在保持输出图案51的顶部附近,作为与布线层紧挨的单独层,保持输出图案51在印制电路板上在布线层中形成。涡流层58A处于漂浮状态,即不连接到任何电势,或者仅在单个点处连接到预先确定的直流电势。在涡流层58A中,涡流在与保持放电电流流过保持输出图案51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流动,并且起抑制由保持输出图案51产生的电感的作用。
通过该涡流层58A的作用,对于连接器57A的位于离保持输出终端62A较远的终端,因布线电感效应而产生的电压降可以减小。
出于同样原因,涡流层58B提供在保持输出图案51的底部附近,作为紧挨布线层的单独层,保持输出图案51在印制电路板上在布线层中形成。通过该涡流层58B的作用,对于连接器57B的位于离保持输出终端62B较远的终端,因布线电感效应而产生的电压降可以减小。
而且,电感调节缝隙64提供在保持输出图案51的中心附近。当通过跨越保持输出图案51中心附近的部分而从保持输出终端62A和62B到连接器57A和57B的终端取路径时,路径相对短。电感调节缝隙64在中心附近的提供使保持放电电流的流动绕过电感调节缝隙64。结果,从保持输出终端62A和62B到连接器57A和57B的保持放电电流的路径被延长,从而增加由保持输出图案51产生的电感。也就是,对于连接器57A和57B的位于离保持输出终端62A和62B相对较近的终端,因布线电感效应而产生的电压降增加。
这样,涡流层58A和58B的作用和电感调节缝隙64的作用使得由保持输出图案51的布线电感而产生的电压降对于连接器57A和57B的所有终端均匀地调节。也就是,终端处的电压波动的变化可以被抑制。这里,应当注意,相同的效果可以通过使用涡流层58A和58B与电感调节缝隙64中的仅一种来实现。
此外,在图5中所示的结构中,保持电源终端61A和61B,保持输出终端62A和62B,以及保持总终端63A和63B也关于中心线线对称地排列。此外,电路部件例如保持电源电容器52A和52B,接地螺丝56A到56C,电功率收集电容器54A和54B,以及电功率收集线圈55A和55B关于中心线线对称地排列。这提供这样的作用,即减小在连接器57A和57B处发生的电压变化的差异。
特别地,电功率收集电路(节能电路)包括用于积累收集的电功率的电功率收集电容器和位于电功率收集电容器和导电板之间的电功率收集线圈。保持电路53A的电功率收集电容器54A和电功率收集线圈55A与越过线对称导电板中心线的保持电路53B的电功率收集电容器54B和电功率收集线圈55B基本上线对称地排列。
图6是说明关于保持输出部件的操作的电压和电流波形的图。字母标记(a)说明保持电压的瞬时变化,并且字母标记(b)说明保持电流的瞬时变化。在(a)中,Vs是保持放电期间的保持电压,并且ΔVs是当保持放电电流在放电时流动时发生的电压变化。在保持电压如图(a)中所示变化时,保持电流如图(b)中所示地流动。
图7是说明当使用图4中所示的传统技术的X电极驱动电路(或Y电极驱动电路)时发生的电压变化ΔVs和当使用图5中所示的本发明的X电极驱动电路(或Y电极驱动电路)时发生的电压变化ΔVs的图。
在图7中,在传统技术情况下电压变化ΔVs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指定为ΔVsmaxA和ΔVsminA,并且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为|ΔVs|A。此外,根据本发明的电压变化ΔVs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指定为ΔVsmaxB和ΔVsminB,并且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为|ΔVs|B。对于例如32英寸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电压变化ΔVs可以在白色均匀地显示在整个屏幕上的情况下测量。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电路情况下电压变化ΔVs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ΔVs|A为7.3V,而本发明中电压变化ΔVs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ΔVs|B减小到2.7V。
图8是说明使用本发明结构的32英寸等离子体显示板中保持电压的操作裕度的图。
在图8中,垂直轴表示保持电压的操作裕度(Vs裕度),而水平轴表示保持放电时电压变化ΔVs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ΔVs|。这里,Vs裕度是实现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正常保持放电的保持电压的最大值Vsmax和最小值Vsmin之间的差。如果保持电压Vs落入实现正常保持放电的保持电压的最大值Vsmax和最小值Vsmin之间,正常的保持放电可以维持。如果保持电压Vs高于或低于该范围的界限,正常的保持放电不能被提供,导致图像质量的退化,例如闪烁。
即使在等离子体显示板中存在产品偏差,通过保留舒适的裕度将保持电压Vs设置在正常保持放电范围的中值电压附近,使得可以提供等离子体显示板的稳定操作。即使等离子体显示板的每个产品特有的Vsmax和Vsmin不同,宽的Vs裕度提供实现正常显示的宽的操作范围,从而提高等离子体显示板制造中的成品率。
当传统印制电路板的结构用于32英寸等离子体显示板时,保持电压的电压变化Vs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ΔVs|A为7.3V,如图8的水平轴中所示。当使用根据本发明的印制电路板的结构时,保持电压的电压变化Vs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ΔVs|A为2.7V。结果,Vs裕度的实际测量对于本发明变宽,如图8的垂直轴所示。特别地,在传统印制电路板的情况下Vs裕度VMB为9.4V,而在本发明的印制电路板的情况下Vs裕度VMA增加到12.8V(增加大约36%)。这样,与传统结构相比较,本发明的结构提供正常显示操作的更宽的范围,从而提高等离子体显示板制造中的成品率。一般地,如果保持放电时的电压变化ΔVs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设置为5V或更小,可以实现足够稳定的操作,即使在印制电路板制造中存在产品偏差。使用上述根据本发明的准备,保持放电时电压变化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可以设置为等于或小于5V。
在下面,将给出根据本发明的印制电路板的结构应用于图2中所示的ALIS方法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情况中的描述。
图9是说明驱动ALIS方法的等离子体显示板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结构实施例的框图。在图9中,与图3中相同的元件由相同的数字来指明,并且其描述将省略。
图9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等离子体显示板20,奇数Y电极驱动电路71,偶数Y电极驱动电路72,奇数X电极驱动电路73,偶数X电极驱动电路74,地址电极驱动电路23,判别决定电路24,存储器25,控制电路26,和扫描电路27。在图9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中,Y电极和X电极各自的电极驱动电路每个都分成用于驱动奇数电极的驱动电路和用于驱动偶数电极的驱动电路。这种结构适合于驱动图2中所示的ALIS方法的等离子体显示板。
图10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X电极驱动电路(或Y电极驱动电路)的结构实施例的示意图。图10中所示的X电极驱动电路(或Y电极驱动电路)对应于图9的奇数X电极驱动电路73和偶数X电极驱动电路74(或者奇数Y电极驱动电路71和偶数Y电极驱动电路72),并且将保持脉冲供给到所有偶数X电极(或Y电极)并且将保持脉冲供给到所有奇数X电极(或Y电极)。
图10是说明从安装有电路部件的一侧观看的、其上安装有X电极驱动电路(或Y电极驱动电路)的印制电路板的示意图。图11是从安装有电路部件的一侧观看的、其上安装有X电极驱动电路(或Y电极驱动电路)的图10印制电路板的透视图。
图10和图11的X电极驱动电路(或Y电极驱动电路)包括印制电路板150,保持输出图案151A和151B,保持电源电容器152A和152B,保持电路153A和153B,电功率收集电容器154A和154B,电功率收集线圈155A和155B,接地螺丝156A到156C,连接器157A1,157A2,157B1和157B2,以及涡流层158A和158B。保持电路153A提供有保持电源电容器152A,电功率收集电容器154A,用于与电功率收集线圈155A连接的保持电源终端161A,用于与保持输出图案151A连接的保持输出终端162A,以及用于与接地螺丝156A到156C连接的保持总终端163A。同样地,保持电路153B提供有保持电源电容器152B,电功率收集电容器154B,用于与电功率收集线圈155B连接的保持电源终端161B,用于与保持输出图案151B连接的保持输出终端162B,以及用于与接地螺丝156A到156C连接的保持总终端163B。
保持输出图案151A是单金属板,并且提供在印制电路板150上安装有电路部件的表面上。保持输出图案151A充当将保持放电电流(即,在保持放电期间,流过X电极和Y电极的电流)从保持电路153A的保持输出终端162A提供到连接器157A1和157A2的导体。连接器157A1和157A2具有连接到X电极(或Y电极)的奇数电极的终端Vo1到Von。类似地,保持输出图案151B是单金属板,并且提供在印制电路板150上焊料沉积的表面上。保持输出图案151B充当将保持放电电流从保持电路153B的保持输出终端162B提供到连接器157B1和157B2的导体。连接器157B1和157B2具有连接到X电极(或Y电极)的偶数电极的终端Ve1到Ven。
在图10和图11中所示的本发明的结构中,保持输出图案151A和保持输出图案151B被设计,以关于由虚线所示的中心线线对称。
涡流层158A提供在保持输出图案151A的顶部附近,作为紧挨布线层的单独层,保持输出图案151A在印制电路板上在布线层中形成。涡流层158A处于漂浮状态,即不连接到任何电势,或者仅在单个点处连接到预先确定的直流电势。在涡流层158A中,涡流在与保持放电电流流过保持输出图案151A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流动,并且起抑制由保持输出图案151A产生的电感的作用。
通过该涡流层158A的作用,对于连接器157A1的位于离保持输出终端162A较远的终端,因布线电感效应而产生的电压降可以减小。
出于同样原因,涡流层158B提供在保持输出图案151B的底部附近,作为紧挨布线层的单独层,保持输出图案151B在印制电路板上在布线层中形成。通过该涡流层158B的作用,对于连接器157B2的位于离保持输出终端162B较远的终端,因布线电感效应而产生的电压降可以减小。
而且,电感调节缝隙164A提供在保持输出图案151A中连接器157A2附近。在该部分,当从保持输出终端162A到连接器157A2的终端取路径时,路径相对短。电感调节缝隙164A的提供使保持放电电流的流动绕过电感调节缝隙164A。结果,从保持输出终端162A到连接器157A2的保持放电电流的路径被延长,从而增加由保持输出图案151A产生的电感。也就是,对于连接器157A2的位于离保持输出终端162A相对近的终端,因布线电感效应而产生的电压降增加。出于同样原因,电感调节缝隙164B提供在保持输出图案151B中连接器157B1附近。
这样,涡流层158A的作用和电感调节缝隙164A的作用使得由保持输出图案151A的布线电感而产生的电压降对于连接器157A1和157A2的所有终端均匀地调节。而且,涡流层158B的作用和电感调节缝隙164B的作用使得由保持输出图案151B的布线电感而产生的电压降相对于连接器157B1和157B2的所有终端提供均匀地调节。
使用这种提供,终端处电压波动的变化可以被抑制。这里,应当注意,相同效果可以通过使用涡流层和电感调节缝隙中的仅一种来实现。
此外,在图10中所示的结构中,保持电源终端161A和161B,保持输出终端162A和162B,以及保持总终端163A和163B关于中心线线对称地排列。此外,电路部件例如保持电源电容器152A和152B,接地螺丝156A到156C,电功率收集电容器154A和154B,以及电功率收集线圈155A和155B关于中心线线对称地排列。这提供减小在连接器处发生的电压变化的差的作用,即提供减小保持放电时在X电极或Y电极处发生的电压变化ΔVs的差的作用。
因此,增加了等离子体显示装置的操作裕度。
此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案,而是可以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而做各种变化和修改。
权利要求
1.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多个放电电极;以及驱动所述多个电极的驱动电路,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提供在板上的第一和第二输出电路;提供在板上并且耦连到所述多个电极的连接器;以及提供在板上并且提供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电路与所述连接器之间的电耦连的导电板,其中所述导电板包括连接到第一输出电路的第一区域和连接到第二输出电路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基本上线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电路相对于所述导电板的线对称中心线基本上彼此线对称地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连接到所述多个电极的所述连接器相对于所述导电板的线对称中心线基本上线对称地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还包括涡流层,该涡流层覆盖所述导电板,用于响应流过所述导电板的电流来产生涡流。
5.根据权利要求4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涡流层位于所述导电板的周边附近,离所述导电板的线对称中心线有一定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导电板包括穿过它而形成的缝隙。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缝隙位于所述导电板的线对称中心线附近,以使在所述导电板中流动的电流在所述缝隙周围绕过。
8.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输出电路和所述第二输出电路分别包括第一输出终端和第二输出终端,它们分别耦连到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所述第一输出终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终端提供在所述导电板的线对称中心线附近。
9.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输出电路和所述第二输出电路分别包括第一接地终端和第二接地终端,所述第一接地终端和所述第二接地终端相对于所述导电板的线对称中心线基本上彼此线对称地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提供在所述板上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接地终端和所述第二接地终端的接地螺丝,所述接地螺丝位于所述导电板的线对称中心线附近。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包括提供在所述板上并且连接到所述第一接地终端和所述第二接地终端的第一接地螺丝和第二接地螺丝,所述第一接地螺丝和所述第二接地螺丝相对于所述导电板的线对称中心线基本上彼此线对称地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输出电路每个包括节能电路,用于收集并重新使用供给到所述多个电极的电功率,其中所述节能电路包括用于积累收集的电功率的电功率收集电容器;以及连接在所述电功率收集电容器和所述导电板之间的电功率收集线圈,其中所述第一输出电路的所述电功率收集电容器和所述电功率收集线圈分别与所述第二输出电路的所述电功率收集电容器和所述电功率收集线圈相对于所述导电板的线对称中心线基本上线对称地布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电极包括多个第一电极;以及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基本上平行布置的多个第二电极,以在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形成的间隙处产生放电,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将放电电压施加到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的每种电极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导电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在所述板的第一表面上形成为单个的整体金属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多个电极包括多个第一电极;以及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基本上平行布置的多个第二电极,以在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形成的间隙处产生放电,其中所述驱动电路将放电电压施加到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的每种电极上,并且,其中所述驱动电路的所述第一输出电路将放电电压施加到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每种电极的奇数电极上,并且所述驱动电路的所述第二输出电路将放电电压施加到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中每种电极的偶数电极上。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导电板的所述第一区域形成在所述板的第一表面上,并且所述导电板的所述第二区域形成在所述板的第二表面上。
17.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多个第一电极;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基本上平行布置的多个第二电极;将放电电压施加到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上的第一驱动电路;以及将放电电压施加到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上的第二驱动电路,其中保持放电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产生,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和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每个包括提供在板上的输出电路;提供在板上并且耦连到第一电极或第二电极的连接器;以及提供在板上,并且提供所述输出电路和所述连接器之间的电耦连的导电板,其中当保持放电电流在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流动时,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压变化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的差等于或者小于5伏特。
全文摘要
一种等离子体显示装置包括多个放电电极和驱动该多个电极的驱动电路。驱动电路包括提供在板上的第一和第二输出电路,提供在板上并且连接到该多个电极的连接器,和提供在板上并且提供第一和第二输出电路与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的导电板。导电板包括连接到第一输出电路的第一区域和连接到第二输出电路的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基本上线对称。
文档编号G09G3/296GK1505084SQ200310114170
公开日2004年6月1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3日
发明者小野泽诚, 小泉治男, 男 申请人:富士通日立等离子显示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