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半规管耳石复位法演示模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治疗技术,具体是指一种半规管耳石复位法(Canal Reposition procedures, CRP)演示t莫型。
背景技术:
BPPV是引起眩晕最常见的外周前庭疾病之一,BPPV在眩晕病人中很常见, 研究发现BPPV病人占眩暈门诊人数的18%。 Mizukoshi统计日本的发病率为每 年107/10万人,男性与女性的性别比为l: 1.5,发病高峰期在40—50岁。
关于BPPV的发病机制有壶腹嵴结石学说和半规管结石学说。而多数的研 究者都同意半规管结石是导致BPPV的致病物质。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半规管 耳石复位法(Canal Reposition procedures, CRP)。由于其具有简单易行、经济 及无创性等特点为许多临床医师和病人所接受。
在进行CRP复位时,需明确三个半规管中哪个半规管耳石脱位,并行相应 的手法复位,但由于半规管位置深,而且空间关系及角度不同(如图1所示, 两侧的水平半规管在同一平面,与水平面成24。 ~30° ,即当头前倾24。 ~30° 时,水平半规管平面与地面平行;如图2所示,两侧后半规管2所在平面互相 垂直,且分别与头的冠状位H夹角卩呈45。,两侧上半规管3所在平面分别与 对侧后半规管所在平面平行),要求医师具有较好的解剖基础及空间想象能力, 这往往会给临床医师,尤其是内科医生或医学学生带来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半规管耳石复位法 演示模型及其演示方法,其可形象地演示半规管的空间位置,并能充分显示脱 落耳石在手法复位过程中的运动路径,使操作者充分理解并准确操作手法,较
大的提高手法复位的成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本半规管耳石复位法演示模型,包括头带、半规管显示轨道环、耳石显示
3环,所述头带与人的头部套接,所述半规管显示轨道环按人体半规管的形状与 空间位置相应设置,其与所述头带相连接,且所述耳石显示环套接在半规管显 示轨道环上。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头带包括互相连接的经向头带、纬向头带;
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经向头带、纬向头带的连接部位分别为相应头 部的两个太阳穴位置。
所述半规管显示轨道环为水平半规管显示轨道环、后半规管显示轨道环、 上半规管显示轨道环,或者是所述三种轨道环中的一者或任意二者;
所述水平半规管显示轨道环近水平设于头部一侧,其所在平面与水平面夹 角a为24。 ~30° ,且其两端分别与纬向头带相连接,连接部位分别为相应于头 部的前额位置与后枕位置;所述后半规管显示轨道环垂直设于头部侧后部,其 所在平面与冠状位H的夹角卩为45。,且其两端分别与经向头带相连接,连接
部位分别为相应于头部的头顶位置与下颌位置;所述上半规管显示轨道环垂直 设于头部上部,其所在平面和后半规管显示轨道环所在平面相垂直,且其两端 与所述纬向头带分别连接,连接部位分别为相应于头部的前额旁侧与后脑旁侧 位置。
所述纬向头带相应于头部的前额位置与后枕位置的连接部位设有接口,其 与所述水平半规管显示轨道环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经向头带相应于头部的头 顶位置与下颌位置的连接部位设有接口 ,其与所述后半规管显示轨道环的两端 固定连接;所述纬向头带相应于头部的前额旁侧与后脑旁侧位置连接部位分别 设有接口,其与所述上半规管显示轨道环的两端固定连接。
本半规管耳石复位法演示模型的演示过程原理为
(1) 将所述头带包括经向头带、纬向头带与被演示者/患者的头部套接;
(2) 然后根据半规管耳石脱位复位演示的需要,相应安装好所述半规管显 示轨道环,其为水平半规管显示轨道环、后半规管显示轨道环、上半规管显示 轨道环,或者是所述三种轨道环中的一者或任意二者,且将耳石显示环套接在 所述半规管显示轨道环上;
(3) 操作者对被演示者/患者分别进行不同半规管来源的耳石复位的相应 手法操作,戴于演示者/患者头部的耳石显示环在半规管显示轨道环上运动,从 而模拟显示出耳石在不同半规管内复位运动的过程。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形 象地演示半规管的空间位置,并能充分显示脱落耳石在手法复位过程中的运动路径,使操作者充分理解并准确操作手法,较大的提高手法复位的成功率,而 且简单、方便、成本低廉,可在临床及教学中广泛推广应用。
图1是人体的水平半规管的空间关系及角度的示意图; 图2是人体的上半规管、后半规管的空间关系及角度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半规管耳石复位法演示模型(后半规管耳石复位)的结 构示意图4是本实用新型半规管耳石复位法演示模型(水平半规管、后半规管耳 石复位)的结构示意图5是本实用新型半规管耳石复位法演示模型(水平半规管、后半规管、 上半规管耳石复位)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不限于此。
实施例一
如图3所示,本半规管耳石复位法演示模型,包括头带、半规管显示轨道 环、耳石显示环,所述头带与人的头部套接,所述头带包括互相连接的经向头 带4、纬向头带5,连接部位分别为相应头部的两个太阳穴位置6、 7。
所述半规管显示轨道环为后半规管显示轨道环8,其按人体半规管的形状与 空间位置相应设置,其与所述头带相连接,即所述后半规管显示轨道环8垂直 设于头部侧后部,其所在平面与冠状位H的夹角卩为45° ,且其两端分别与经 向头带4相连接,连接部位分别为相应于头部的头顶位置与下颌位置;所述经 向头带4相应于头部的头顶位置与下颌位置的连接部位设有接口9、 10,其与所 述后半规管显示轨道环8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耳石显示环11套接在后半规管 显示轨道环8上。
采用上述半规管耳石复位法演示模型的演示过程,步骤为
(1) 将所述头带包括经向头带4、纬向头带5与被演示者/患者的头部套接;
(2) 安装好所述后半规管显示轨道环8,且将耳石显示环11套接在所述后 半规管显示轨道环8上;
(3) 操作者对被演示者/患者进行后半规管2来源的耳石复位的相应手法 操作,戴于演示者/患者头部的耳石显示环11在后半规管显示轨道环8上运动,从而模拟显示出耳石在后半规管2内复位运动的过程。 实施例二
如图4所示,本半规管耳石复位法演示模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还增设了 水平半规管显示轨道环12,所述水平半规管显示轨道环12按人体半规管的形状 与空间位置相应设置,其与所述头带相连接,所述水平半规管显示轨道环12近 水平设于头部一侧,其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a为24° 30° ,且其两端分别 与纬向头带5相连接,连接部位分别为相应于头部的前额位置与后枕位置;所 述纬向头带相应于头部的前额位置与后枕位置的连接部位设有接口 13、 14,其 与所述水平半规管显示轨道环12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水平半规管显示轨道环 12上同样套接有耳石显示环11。
采用上述半规管耳石复位法演示模型的演示过程,步骤为
(1) 将所述头带包括经向头带4、纬向头带5与被演示者/患者的头部套接;
(2) 安装好所述水平半规管显示轨道环12、后半规管显示轨道环15,且 将耳石显示环11分别套接在所述水平半规管显示轨道环12、后半规管显示轨道 环8上;
(3) 操作者对被演示者/患者分别进行水平半规管1、后半规管2来源的耳 石复位的相应手法操作,戴于演示者/患者头部的耳石显示环11在水平半规管 显示轨道环12、后半规管显示轨道环8上运动,从而模拟显示出耳石在水平半 规管1、后半规管2内复位运动的过程。
实施例三
如图5所示,本半规管耳石复位法演示模型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还增设了 上半规管显示轨道环15,其按人体半规管的形状与空间位置相应设置,其与所 述头带相连接,即所述上半规管显示轨道环15垂直设于头部上部,其所在平面 和后半规管显示轨道环8所在平面相垂直,且其两端与所述纬向头带5分别连 接,连接部位分别为相应于头部的前额旁侧与后脑旁侧位置。所述纬向头带5 相应于头部的前额旁侧与后脑旁侧位置连接部位分别设有接口 16、 17,其与所 述上半规管显示轨道环15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上半规管显示轨道环15上同 样套接有耳石显示环ll。
采用上述半规管耳石复位法演示模型的演示过程,步骤为
(1) 将所述头带包括经向头带4、纬向头带5与被演示者/患者的头部套接;
(2) 安装好所述水平半规管显示轨道环12、后半规管显示轨道环8、上半 规管显示轨道环15,且将耳石显示环11分别套接在所述水平半规管显示轨道环12、后半规管显示轨道环8、上半规管显示轨道环15上;
(3)操作者对被演示者/患者分别进行水平半规管1、后半规管2、上半规 管3来源的耳石复位的相应手法操作,戴于演示者/患者头部的耳石显示环11 在水平半规管显示轨道环12、后半规管显示轨道环8、上半规管显示轨道环15 上运动,从而模拟显示出耳石在水平半规管l、后半规管2、上半规管3内复位 运动的过程。
由于是演示模型,所以上述各实施例均是演示人的头部一侧半规管耳石复 位的过程,无论是左侧与右侧的演示,结构原理是一样的。 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的权 利要求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 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半规管耳石复位法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头带、半规管显示轨道环、耳石显示环,所述头带与人的头部套接,所述半规管显示轨道环按人体半规管的形状与空间位置相应设置,其与所述头带相连接,且所述耳石显示环套接在半规管显示轨道环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半规管耳石复位法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头带包括互相连接的经向头带、纬向头带。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半规管耳石复位法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经向头带、纬向头带的连接部位分别为相应头部的两个太阳穴位置。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半规管耳石复位法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半规管显示轨道环为水平半规管显示轨道环、后半规管显示轨道环、 上半规管显示轨道环,或者是所述三种轨道环中的一者或任意二者。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半规管耳石复位法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平半规管显示轨道环近水平设于头部一侧,其所在平面与水平面成24° ~30° ,且其两端分别与纬向头带相连接,连接部位分别为相应于头 部的前额位置与后枕位置;所述后半规管显示轨道环垂直设于头部侧后 部,其所在平面与冠状位呈45。,且其两端分别与经向头带相连接,连接 部位分别为相应于头部的头顶位置与下颌位置;所述上半规管显示轨道环 垂直设于头部上部,其所在平面和后半规管显示轨道环所在平面相垂直, 且其两端与所述纬向头带分别连接,连接部位分别为相应于头部的前额旁 侧与后脑旁侧位置。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半规管耳石复位法演示模型,其特征在于 所述纬向头带相应于头部的前额位置与后枕位置的连接部位设有接口,其 与所述水平半规管显示轨道环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经向头带相应于头部 的头顶位置与下颌位置的连接部位设有接口,其与所述后半规管显示轨道 环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纬向头带相应于头部的前额旁侧与后脑旁侧位置 连接部位分别设有接口,其与所述上半规管显示轨道环的两端固定连接。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本半规管耳石复位法演示模型,包括头带、半规管显示轨道环、耳石显示环,所述头带与人的头部套接,所述半规管显示轨道环按人体半规管的形状与空间位置相应,其与所述头带相连接,且所述耳石显示环套接在半规管显示轨道环上。本实用新型可形象地演示半规管的空间位置,并能充分显示脱落耳石在手法复位过程中的运动路径,使操作者充分理解并准确操作手法,较大的提高手法复位的成功率,而且简单、方便、成本低廉,可在临床及教学中广泛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G09B23/28GK201285616SQ200820201690
公开日2009年8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10日
发明者勇 崔, 陈文勇 申请人:崔 勇;广东省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