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3156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本发明要求2010年3月17日提交的发明名称为“显示装置”的韩国专利申请 No. 10-2010-0023631和2010年3月15日提交的发明名称为“显示装置”的韩国专利申请 No. 10-2010-0022936的优先权,通过引证的方式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申请。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对于显示装置的需求以各种方式增长,并且近年来已经相应地研究并使用了各种显示装置,这些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装置(LCD)、等离子体显示板 (PDP)、电子发光显示器(ELD)、真空荧光显示屏(VFD)。其中,IXD的液晶板包括液晶层以及彼此面对并且其中有液晶层的TFT基板和滤色片基板,并且LCD的液晶层本身不能发光,从而其利用从背光单元提供的光来显示视频。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该结构改进了显示装置的稳定性和外观。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前板, 其设置在所述显示模块的正面;第一支撑构件,其包括在彼此垂直的方向形成的多个表面, 所述多个表面中的第一表面固定至所述前板,而所述多个表面中的第二表面固定至所述显示模块;以及边框,其形成在所述显示装置的外边缘区域以包围所述前板的边缘。根据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前板, 其设置在所述显示模块的正面;第一支撑构件,其具有形成为在后侧弯曲的边缘部分;以及第一支撑构件,其在一侧固定至所述显示模块,其中,所述前板的所述边缘部分具有反射区域,该反射区域的外部表面是凸的。


图1是示意性示出显示装置的正面的形状的图;图2是示意性示出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4至图11是示出包含在显示装置中的前板和边框的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图13A至图13H是示出制造图12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图;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图15和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17至图35是示出显示装置中包含的背光单元的结构的实施方式的图;图36是示出在显示模块与驱动单元之间进行连接的方法的实施方式的截面图37是示意性示出显示装置的主要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8是示出显示装置的正面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图;图39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图40是示出支撑构件的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图4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图42是示意性示出图41所示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图;图43是示意性示出凸镜的原理的图;图44是示出显示装置的正面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平面图;图45是示出显示装置固定至墙壁的情况的图;图4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六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框图;以及图47至图50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的其它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和该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下文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可以按照各种方式来修改下文所述的实施方式,并且这些实施方式的技术精神不限于以下说明。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因此,为了明确的理解,可以夸大附图中的元件的形状和尺寸等。图1是示意性示出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的图,其示出显示装置的正面, 即,用户所看到的形状。参照图1,显示装置可包括显示图像的显示区1和不显示图像的非显示区2。在显示装置的外边缘区域中形成非显示区2,其具有包围显示区1的形状,并且非显示区2上形成有遮光图案。非显示区2中形成的遮光图案可以遮光,防止光通过显示装置的外边缘区域,使得除了将要显示的图像以外,显示装置的外部边缘区域中提供的结构等不能被用户方看到。为了使非显示区2中形成的遮光图案具有黑色以有效遮光并且可以是例如印制了黑色的黑色层。结果,当从用户方观看时,显示装置的非显示区2被显示为黑色。图2是示出显示装置的结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图。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 10、前板20和遮光图案21。参照图2,显示模块10在设置了前板20的正面方向发光,从而显示视频。例如,显示模块10可以是液晶显示模块,并包括液晶显示板(未示出)和背光单元(未示出)。液晶显示板(未示出)可以利用从背光单元(未示出)提供的光来显示图像。为此,液晶板 (未示出)可包括液晶层和彼此面对的TFT基板和滤色片基板,液晶层设置在TFT基板与滤色片基板之间。然而,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液晶显示装置,并且可应用于各种显示装置,诸如等离子体显示板(PDP)、电子发光显示器(ELD)、真空荧光显示屏(VFD)等。前板20设置在显示模块10前方预定距离处,保护显示模块10免受外部冲击,并透射从显示模块10发出的光,使得可以从外部看到显示模块10中显示的图像。例如,前板20可以由具有抗冲击性和光透射性的玻璃材料或塑料材料(例如PC (聚碳酸酯))等制成。如图2所示,前板20可包括显示区1,其透射从显示模块10发出的光并显示图像;以及非显示区2,其包围显示区,并且在非显示区2内可形成用于遮光的遮光图案21。此外,当显示装置的电源关闭时,不显示图像的显示区1被显示为与非显示区2类似的黑色。然而,此时,在显示区1与非显示区2中可以不同地产生从外部入射的外部光的反射、吸收、散射等。例如,可以由设置在显示区1中的显示板等来反射一些外部光,而多数外部光在印制了黑色层的非显示区20中被吸收。结果,当电源关闭时,显示装置的显示区10与非显示区20之间可以出现视觉差异。具体地说,在显示区1与非显示区2的边界部分可以明显地显示出上述视觉差异。在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可以在前板20的一个表面上形成金属膜层(未示出),以与遮光图案21交叠。也就是说,遮光图案21和金属膜层(未示出) 可以形成在前板20的非显示区2上以相互交叠。可以通过在前板20的一个表面上沉积诸如镍(Ni)或铝(Al)的金属来形成金属膜层(未示出)。由于金属膜层的金属特性和薄膜特性,金属膜层(未示出)同时具有反射特性和光透射特性,使得金属膜层能够反射从外部入射的一些外部光并透射一些外部光。遮光图案21可以是印制了黑色的黑色层,并且可以通过例如在前板20的第一表面上形成的金属膜层(未示出)上形成黑色印制层来构造遮光图案21。如上所述,由于金属膜层200具有反射特性和光透射特性,所以入射在非显示区上的一些外部光被金属膜层200反射,并再次发射至正面,即,发射向用户,而入射在非显示区上的一些剩余的外部光可以透射至金属膜层200并由遮光图案120吸收。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非显示区中,更具体地说,即使在非显示区中形成的金属膜层(未示出)中也可能出现显示装置的显示区中出现的外部光的反射。此外,由于入射在非显示区上的一些外部光透射至金属膜层(未示出)并被遮光图案21 (例如,印制的黑层)吸收,因此还在非显示区出现在显示区出现的外部光的吸收, 使得显示区和非显示区这两者都显示为黑色。因此,当从正面观看显示装置时,由于显示区1和非显示区之间的视觉差异降低, 对于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可感知类似的视觉反射。图3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方式,边框30可以形成在显示装置的外部边缘区域上以包围前板20的边缘。如图3所示,边框30可包括宽度朝后侧逐渐减小的部分,并且边框30 的横截形状例如是梯形。此外,边框30可以具有光透射特性,并且为此可由的透明材料(例如,诸如聚碳酸酯(PC)、丙乙烯酸等的塑料材料或者玻璃材料)制成。更具体地说,边框30可由与前板20相同的材料制成,或者可以是与前板20不同的材料制成的单独的结构。如上所述,由于透明的边框30的横截形状具有诸如梯形等的宽度逐渐减小的部分,因此从显示装置的后部入射的光(更具体地说,从边框30的后部或侧方入射的光)由于棱镜效应等会向显示装置的正面散射或折射。例如,当外部光或从诸如发光二极管(LED)等的单独光源发出的光入射在透明的边框30的背面上时,入射光可能会被具有超过两个如图3所示彼此不平行的光学面的透明边框30散射或折射至显示装置的正面,并且如上所述散射或折射至正面的光被显示给用户,从而附加地改进了显示装置的外观。如图3所示的边框30的形状仅是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因此,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边框30可以具有各种形状,例如,具有彼此不平行的两个光学面,并且如上所述散射或折射从背面或侧面入射的光。此外,如图3所示,边框30结合前板20形成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正面的外观,并且例如,前板20的正面与边框30的正面可以基本设置在同一平面上。以下将参照图4至图11来详细说明显示装置中包含的前板20和边框30的结构的实施方式。参照图4,在显示装置的外边缘区域中形成的边框30可被配置为包括宽度相同的第一区域31和宽度朝其后部逐渐减小的第二区域32。此外,具有相同宽度(w)的第一区域31可以比第二区域32设置得更靠前,使得除了对光进行散射和折射以外还让显示装置
显得更薄。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其中固定了前板20的固定槽33可以形成在边框30 中,并且由于前板20被固定槽33支撑并固定至固定槽33,因此前板20和边框33之间可以有稳定的固定。参照图5,前板20固定在边框30中形成的固定槽33中,从而支撑前板20的边缘。 为此,固定槽33的深度d可以等于或大于前板20的厚度。此外,如图6所示,固定槽3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具有宽度朝其后部逐渐减小的形状(诸如梯形横截面形状),因此,前板20的边缘可以具有梯形横截面形状,从而与固定槽 33的形状相对应。此外,如图7所示,固定槽33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具有三角形横截面形状,因此,前板20的边缘可以具有三角形横截面形状,从而与固定槽33的形状相对应。如上所述,由于用来支撑前板20的边缘的固定槽33形成在边框30中,所以边框 30可以紧密地固定至前板20,同时边框30与前板20之间的结合间隙可以降低。此外,边框30和前板20可以如图8所示一体地形成。在这种情况下,边框30和前板20可以由同一透明材料制成。图9示出边框30的结构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截面图。以下不对图9所示的边框30 和面板40的结构中与参照图3至图8所述的那些部件相同的部件进行说明。参照图9,从边框30的后部入射的光(例如,外部光)可以在边框30的彼此不平行的背面和正面发生散射和折射,并且,如上所述,向正面散射或折射的光被从前面发射出来,从而改进了显示装置的外观。如上所述,为了不仅包围显示装置的外边缘区域还由于棱镜效应散射或折射光, 所以边框30的厚度,即,边框30的最厚的部分的厚度d2优选地大于前板2的厚度dl。此外,随着边框30的厚度d2增加,整个显示装置的厚度增加,并且随着边框30的厚度d2减小,如上所述的入射光的散射和折射效果也会降低。
因此,为了改进显示装置的外观同时根据光的散射和折射效果不会显著增加显示装置的厚度,边框30的厚度d2可以是前板20的厚度dl的2. 7倍至6. 5倍。此外,随着边框30的第二区域32的倾斜角θ增加,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增加,在该第二区域32中宽度逐渐增加并且形成了倾斜背面,并且随着倾斜角θ减小,如上所述的入射光的散射和折射效果降低。因此,为了根据光的散射和折射效果在无需显著增加显示装置的厚度的情况下改进显示装置的外观,边框30的第二区域32的倾斜角θ可以是45度至60度。此外,考虑边框30与前板20的厚度比d2/dl以及第二区域32的倾斜角θ,边框 30的第二区域32的最厚部分的厚度d3可以是第一区域31的厚度d3的1. 7倍至5. 5倍。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具有特定图案的图案34可以形成在边框30的背面。如上所述,由于图案34形成在边框30的背面上,所以由边框30散射或折射并被发射的光可以呈现图案34的特定图案。例如,可以通过利用模子在边框30的背面上雕琢特定图案形状来形成图案34。光入射在利用模子形成的特定图案中雕琢的图案34上,然后被散射和折射,使得用户可以在显示装置的正面上观看到与图案;34相对应的图案。参照图10,可以通过利用注塑(injection)方式对边框30的背面进行处理来形成多个凸出图案35。此外,参照图11,可以通过利用注塑方式对边框30的背面进行处理来形成多个凹陷图案36。如上所述,可以通过凸出图案35或凹陷图案36来散射入射在边框30的背面上的光,因此,用户可以观看到显示装置的正面的更自然的光。图1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以下不对图 12中示出显示装置的结构中与参照图1至图11所述的部件相同的部件进行说明。根据一实施方式,可以在显示模块10的侧部形成将前板20固定至显示模块10的正面的支撑构件。参照图12,显示模块10可包括显示板100、背光单元200和光学片,并且后盖40 可设置在显示模块10的后部。此外,将前板20固定至显示模块10的第一支撑构件300可设置在显示模块10的侧部。更具体地说,第一支撑构件300可利用结合构件301结合至其中形成了遮光图案 21的前板20,并可利用固定构件302连接至显示模块10。如上所述,前板20可以通过第一支撑构件300、结合构件301和固定构件302支撑并固定在显示模块10的正面,并且通过减小显示模块10与前板20之间的间隙可以减小显
示装置的整体厚度。例如,第一支撑构件300可以是利用诸如铝(Al)等的金属按照字母“L”挤压成型的棒材(bar),从而改进显示模块10与前板20之间的固定以及显示装置的刚性。此外,将显示模块10固定至第一支撑构件300的固定构件302可以是被形成为通过第一支撑构件 300的螺丝。此外,可以利用蚀刻或薄膜层压里处理前板20的背面以防止沾污。此外,在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可以设置第二支撑构件310,第二支撑构件310通过连接至第一支撑构件300来与后盖40 —起形成显示装置的背面。第二支撑构件310连接至第一支撑构件300,从而改进显示装置的刚性,并同时防止第一支撑构件300、固定构件302等暴露在背面中。与第一支撑构件300类似,第二支撑构件310可以是按照字母“L”挤压成型并由诸如铝(Al)等的金属制成的棒材。此外,透明边框30可形成为包围显示装置的外边缘区域中的第二支撑构件300, 并利用固定槽33连接并固定至前板20。如图12所示,在边框30中形成的固定槽33的宽度d可以小于前板20的厚度dl。参照图13A至图13H来说明制造图12所示的显示装置的方法的实施方式。参照图13A,可以通过在前板20的背面的外边缘区域(例如,由诸如PC的透明材料制成的非显示区)上印制黑色层来形成遮光图案21。此后,如图1 所示,可以通过在前板20的、其中形成了遮光图案21的背面上涂覆粘合剂来形成第一支撑构件300可以结合并固定的结合构件301。如图12所示,其中形成了结合构件301的区域可以与其中形成了遮光图案21的区域交叠,例如,可以在其中形成了遮光图案21的区域上涂覆粘合剂。参照图13C,第一支撑构件300可以结合并固定至前板20的其中形成了结合构件 301的背面。此外,如图13D所示,固定至后盖40的显示模块10被插入并设置在其中形成了第一支撑构件300的区域内部,此后,如图13E所示,可以利用诸如螺丝的固定构件302将显示模块10的侧部固定至第一支撑构件300。参照图13F,第二支撑构件301连接至后侧固定了显示模块10的第一支撑构件 300,从而紧密地固定显示模块10和前板20。参照图13H,具有上述结构的边框30被插入并通过如图13G所示的第一和第二支撑构件300固定至被固定到显示模块10的前板20的边缘部分。例如,利用上述边框30的固定槽33,边框30与前板20的边缘部分适配,以将前板 20连接至边框30。图1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的截面图,并且以下不对图14所示的显示装置的结构中与参照图1至图13所述的相同的部件进行说明。参照图14A,将前板20固定至显示模块10的支撑构件300可以设置在显示模块 10的侧部。更具体地说,支撑构件300可以利用结合构件301结合至前板20。例如,支撑构件300可以是利用诸如铝(Al)等的金属按照字母“L”挤压成型的棒材,从而改进显示模块10与前板20之间的固定以及显示装置的刚性。此外,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将显示模块10固定至支撑构件300以将显示模块10连接至前板20的固定构件302可以被形成为穿过后盖。例如,如图14A所示,固定构件302可以是穿过后盖40以连接至支撑构件300的螺丝。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如图14A所示,前板20可以形成在显示装置的正面,并且边框30可以连接至前板20的后部。此外,如图14B所示,显示模块10 (更具体地说显示板100)与前板20之间的间隙约为0,使得显示板100被设置为与前板20紧密接触。
如上所述,当显示板被设置为与前板20没有间隙地紧密接触时,通过显示板100 与前板20之间的空气隙产生光的反射和折射。图15和图1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图。参照图15,显示装置可包括显示模块10、包围显示模块10的前盖45、后盖40、内置在后盖40中的驱动单元55以及包围驱动单元55的驱动单元盖50。前盖45可以包括透射光的透明前板,前板保护显示模块10处于预定距离处,并透射从显示模块10发射的光,以使得可以从外部观看到显示模块10上显示的图像。此外,前盖45可以由没有窗的平板制成。在这种情况下,前盖45由透射光的透明材料(例如,溅射注模塑料)制成。这样,当由平板制成前盖45时,可以从前盖45中移除框架。后盖40与前盖45相结合以保护显示模块10。驱动单元55可以设置在后盖40的一个表面上。驱动单元55可包括驱动控制单元55a、主板55b、电源单元55c等。例如,驱动控制单元5 可以是定时控制器,其可以是用来控制显示模块20的相应驱动IC的操作定时的驱动单元,主板5 是用于向定时控制器发送V sync,H sync和R、G、B分辨率信号的驱动单元,而电源单元55c是用于向显示模块10提供电力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55设置在后盖40中并被驱动单元盖50包围。在后盖40中设置了多个孔,使得显示模块10与驱动单元550彼此连接。此外,可以设置支撑显示装置的基台 (stand)60。另一方面,如图16所示,驱动单元55的驱动控制单元5 可以设置在后盖40中, 主板5 和电源板55c可以设置在基台60中。此外,驱动单元盖50可以仅覆盖后盖40中设置的驱动单元阳。在该实施方式中,主板5 和电源板55c被分别实现,但是可以通过集成板来实现,本发明不限于此。图17至图35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中包含的背光单元的结构的实施方式。显示单元10可被配置为包含显示板100和背光单元200。更具体地说,显示模块 10可包括沿着显示板100延伸的背光单元200,并且背光单元200可以位于与显示板100 的显示图像的区域相对应的下部。例如,背光单元200的尺寸与显示板100的尺寸类似。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显示装置可被配置为设置背光单元200与显示板100的背面紧密接触。例如,背光单元200可结合并固定至显示板的底面(具体地,下偏振器),并且对于此结构,结合层(未示出)可设置在下偏振器与背光单元200之间。通过设置背光单元200与显示板100的背面紧密接触,如上所述,可以减小显示装置的整体厚度以改进外观,并且可以通过去除用于固定背光单元100的结构来简化显示装置的结构以及制造工艺。此外,由于消除了背光单元200与显示板100之间的空间,可以防止显示装置由于空间中插入外部物质而导致显示装置和显示图像的图像质量下降。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堆积多个功能层来形成背光单元200,并且所述多个功能层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多个光源(未示出)。
此外,优选地背光单元200(具体地说,背光单元200的各层)由柔性材料制成,以便如上所述地将背光单元200固定为与显示板200的底面紧密接触。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显示板100可被分为多个块,并且响应于所划分的块的灰度峰值或者色彩坐标信号来调整从背光单元200的相应块发射的光的强度(即,相应的光源的强度),使得可以调整显示板100的亮度。对于此结构,可以分别针对与显示板100的所划分的区域相对应地划分的多个驱动区域来驱动背光单元200。参照图17,背光单元200可包括第一层210、光源220、第二层230和反射层对0。参照图17,光源220可形成在第一层210上,第二层230可设置在第一层上以覆盖光源220。优选地,第二层230完全覆盖形成在第一层210上的多个光源220。另选地,第二层230可仅覆盖形成在第一层210上的多个光源220的特定部分或特定表面。第一层210可以是其上装配了光源220的基板,并且可以具有提供电力的适配器 (未示出)和用来连接光源220的电极图案(未示出)。例如,碳纳米管电极图案(未示出)可以形成在基板上以将光源220与适配器(未示出)相连接。另一方面,第一层210可以是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玻璃、聚碳酸酯和硅等制成的PCB(印刷电路板)以按照薄膜形状来安装光源220。光源220可以是包含至少一个发光二极管(LED)的LED芯片和LED封装中的一个。 在该实施方式中,假设提供发光二极管封装作为光源220来进行说明。 此外,根据发光表面的朝向的方向,组成光源220的LED封装可分为顶视型LED封装和侧视型LED封装。可以利用其中发射表面是LED封装的顶表面的顶视型LED封装(例如,从顶部方向或垂直方向发射光)和其中发射表面是LED封装的侧表面的侧视型LED封装(例如,从侧表面方向或水平方向发射光)中的至少一个来实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源220。此外,可以利用发射包括红色、蓝色和绿色中的至少一种颜色的彩色LED或者白色LED来实现光源220。此外,彩色LED可以包括红色LED、蓝色LED和绿色LED中的至少一种,可以在本实施方式的范围内修改发光二极管的排列和从二极管发射出的光。另一方面,设置在第一层210上以覆盖光源220的第二层230透射并散射从光源 220发射的光,使得从光源220发射的光均勻行进至显示板100。反射从光源220发射的光的反射层240可以设置在第一层210与第二层230之间, 例如,设置在第一层210上。位于第一层21上的反射层240再次反射从第二层230的界面全反射的光,使得从光源220反射的光可以在更广的区域上散射。反射层240可以是其中扩散了诸如二氧化钛的白色颜料、表面上沉积了金属膜、 或者其中具有泡以散射光的合成树脂片,银(Ag)可以涂敷在表面上以增强反射性。此外, 可以通过在作为基板的第一层210的上表面上进行涂敷来形成反射层M0。第二层230可由光透射材料(例如,硅基树脂或丙烯基树脂)制成。然而,第二层 230不限于上述材料,并且可由各种树脂制成。此外,第二层可由折射率约为1. 4至1. 6的树脂制成,以使背光单元200具有均勻亮度并且散射从光源220发射的光。例如,第二层230可由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聚环氧化物、硅和丙烯的组中选出的任一材料制成。第二层可包括具有预定的粘合特性以紧密固定至光源220和反射层240的聚合物树脂。例如,第二层230可包括丙烯基、聚氨酯基、环氧物基和三聚氰胺基非饱和聚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丁酯、聚甲基丙烯酸正丁酯、甲基丙烯酸正丁基甲基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酰胺、羟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丁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基酯聚合物、共聚物或者三元聚合物。可以通过其上具有光源220和反射层240的第一层210上涂覆并加固液态或凝胶态树脂来形成第二层230,或者单独形成第二层230并结合在第一层210上。此外,第二层230的厚度(a)越大,从光源220发射的光散射越宽,使得光可以以均勻的亮度从背光单元200提供至显示板100。相反,第二层230的厚度(a)越大,第二层 230中吸收的光量增加越多,使得从背光单元200至显示板100提供的光的总亮度降低。因此,第二层230的厚度(a)约为0. Imm至4. 5mm,以便在不严重降低从背光单元 200提供至显示板100的光的亮度的情况下提供具有均勻亮度的光。下文假设背光单元200的第一层210是具有多个光源220的基板并且第二层230 是由预定的树脂制成的树脂层来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背光单元100的结构。参照图18,多个光源220可以安装在基板210上,并且覆盖全部或者一部分光源 220的树脂层230可以设置在基板210的顶侧。此外,反射层240可以形成在基板210与树脂层230之间(例如,在基板210的上表面)。此外,如图18所示,树脂层230可包括多个散射粒子231,并且散射粒子231可以散射或折射入射光,使得从光源220发射出的光被散射得更宽。散射粒子231可以由折射率与树脂层230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制成,详细地说,由折射率高于树脂层230的硅基树脂或丙烯基树脂的材料制成,以便散射或折射从光源220发射出的光。例如,散射粒子231可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M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苯乙烯(PS)、硅、二氧化钛(TiO2)、二氧化硅(SiO2)等制成,或者由这些化合物的组合制成。另选地,散射粒子231可由折射率小于树脂层230的材料的折射率的材料制成,例如,可以通过在树脂层230中产生泡来制成。然而,用于散射粒子231的材料不限于上述材料,可以使用各种聚合物或无机粒子。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将散射粒子231与液态或凝固态树脂混合并且在具有光源220和反射层240的第一层210上涂覆并加固该混合物来制成树脂层230。参照图18,光学片250可以设置在树脂层230的上侧,例如,光学片250可包括一个或更多个棱镜片251和/或一个或更多个散射片252。在这种情况下,包含在光学片250中的片彼此结合或紧密接触,彼此没有间隔,从而减小了光学片250或背光单元200的厚度。此外,光学片250的下表面可以与树脂层230紧密接触,而光学片250的上表面可以与显示板100的下表面(例如,下偏振片140)紧密接触。散射片252散射入射光,以防止部分收集从树脂层230出来的光,从而保持光的亮度均勻。此外,棱镜片251可以收集从散射片252出来的光,使得光可以垂直进入显示板 100。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在上述光学片250中,例如,可以移除棱镜片251和散射片252中的至少一个,或者除了棱镜片251和散射片252以外还可以包括各种功能层。此外,多个孔(未示出)可以形成在与多个光源220相对应的位置,并且安装在下基板210上的多个光源220可以插入这些孔中。在这种情况下,光源220通过反射层240上形成的这些孔插入下侧,因此,光源220 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突出到反射层MO的上侧以上。如上所述,利用其中光源220分别被插入反射层MO的孔中的结构来构造背光单元200,从而附加地改进了其中安装了光源220的基板210与反射层240之间的固定。此外,背光单元200中的多个光源220被设置有在一侧对齐的发光表面,使得它们可以向侧面发光,例如,在基板210或反射层240延伸的方向发光。例如,可以由侧视型的LED封装来形成光源220,因此,通过减小树脂层230的厚度(a)可以减少光源220在图片上表现为热点的问题并使得显示装置以及背光单元200变薄。参照图19,可以在包含光源220的背光单元200的树脂层230的上侧形成包含多个图案232的图案层,更具体地说,图案层中包含的多个图案232可以形成在树脂层230 上,从而分别与设置了光源220的位置相对应。例如,在树脂层230的上侧形成的图案232可以是反射从光源220发射的至少一部分光的反射图案。如图19所示,反射层232形成在树脂层230上以减小从光源220附近的区域发射的光的亮度,使得可以从背光单元200以均勻的亮度发射光。也就是说,反射图案232形成在树脂层230上,以与设置了多个光源220的位置相对应,从而选择性地反射从光源220向上发射的光,以减小从光源220附近的区域发射的光的亮度,并且可以在侧向方向散射所反射的光。更具体地说,在上侧方向发射的光可以通过反射图案232在侧表面方向被散射同时在下侧方向被反射,并且由反射图案232反射的光可以再次被反射层240在侧表面方向散射并且同时在上侧方向反射。也就是说,反射图案232可以反射百分之百的入射光,或者可以反射或透射一部分入射光。如上所述,可以通过控制经由树脂层230和反射图案232 的光的传送来调整反射图案232的特性。因此,可以在侧表面方向和不向上会聚的其它方向广泛散射从光源220发射的光,因此,可以以更均勻的亮度从背光单元200发射出光。反射图案232包括诸如金属等的反射材料,例如,反射图案232可被配置为包括诸如铝、金等的具有超过90%的反射率的金属。例如,可以由透射少于10%的入射光并反射其余入射光的材料或形状来制成反射图案232。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如上所述沉积或涂敷金属来形成反射图案232。另选地, 可以通过按照预定图案印制包括金属的反射墨水(例如,银墨水)来形成反射图案232。
此外,为了改进反射图案232的反射效果,反射图案的颜色可以是更高亮度的颜色(例如,接近白色的颜色),具体地说,具有比树脂层230更高的亮度的颜色。此外,反射图案232可被配置为包括金属氧化物(例如,二氧化钛(Ti02))。更具体地说,可以通过按照预定图案印制包含二氧化钛(TiO2)的反射墨水来形成反射图案232。此外,其中与光源220的位置相对应地形成多个反射图案232的结构可不仅包含其中以如图19所示的相应的光源220的中心为中心形成反射图案232的结构,还包括其中将反射图案232形成为使得其中心与相应的光源220的中心间隔特定间距的结构。参照图20,背光单元200中包含的多个光源220和221可被分为多个阵列,例如, 第一光源阵列Al和第二光源阵列A2,然后进行设置。此外,第一光源阵列Al和第二光源阵列A2可包括多个光源线,各个光源线由多个光源组成。例如,第一光源阵列Al被配置为由多个线Ll组成,各个线Ll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光源,第二光源阵列A2被配置为由多个线L2组成,各个线L2包括两个或更多个光源。第一光源阵列Al中包含的光源线和第二光源阵列A2中包含的光源线可被设置为彼此交替,从而与显示板100的显示区相对应。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第一光源阵列Al可被配置为包含包含光源的多个光源线中的来自上侧的奇数光源线,而第二光源阵列A2可被配置为包含来自上侧的偶数光源线。第一光源阵列Al中包含的光源线Ll和第二光源阵列A2中包含的光源线L2可被设置为彼此垂直相邻,并且第一光源线Ll和第二光源线L2可被设置为彼此交替,从而构造背光单元200。此外,第一光源线Al中包含的光源220和第二光源线A2中包含的光源222可以在相同的方向或者不同的方向发射光。参照图20,背光单元200可包括在不同方向发射光的两个或更多个光源。也就是说,第一光源阵列Al中包含的光源220和第二光源阵列A2中包含的光源 222可以在不同的方向发射光,为此,包含在第一光源阵列Al中的光源220的发光表面与包含在第二光源阵列A2中的光源222的发光表面的朝向可以彼此不同。更具体地说,可以按照相反的方向来形成包含在第一光源阵列Al中的第一光源 220和第二光源221的发光表面与包含在第二光源阵列A2中的第三光源222的发光表面朝向的方向。因此,包含在第一光源阵列Al中的第一光源220和第二光源221与包含在第二光源阵列A2中的第三光源222可以按照彼此相反的方向发光。 在此结构中,背光单元200中的光源可以分别在侧向方向发光,并且侧视型LED封装可用来实现该结构。此外,背光单元200的光源可被设置为两个或更多个行,并且同一行中的两个或更多个光源可以在同一方向发光。例如,与第一光源220相邻的第二光源221还可以按照与第一光源220相同的方向(也就是说,在X轴方向)发光,与第三光源222相邻的光源可以按照与第三光源222相同的方向发光,也就是说,在与χ轴方向相反的方向发光。通过将光源的发光方向设置在y轴方向,即,第二光源221和第三光源222彼此相对,可以防止光的亮度在背光单元200的按照y轴方向设置光源的特定区域中会聚或弱化。
也就是说,从第二光源221发射的光可以在向相邻光源行进时变弱。因此,随着所照射的区域位置越来越远离第二光源221,从相应区域发射至显示板的光的亮度越来越弱。因此,可以通过设置第二光源221和第三光源222使得发光方向彼此相反来利用与远离光源的区域中光的亮度变弱来补偿与光源相邻的区域中的光的亮度的会聚,并且相应地可以使得从背光单元200发射的光的亮度均勻。此外,第一光源阵列Al中包含的第一光源线Ll的光源和第二光源阵列A2中包含的第二光源线L2的光源可被设置为彼此在垂直方向不对齐的不对齐排列,从而使得从背光单元200发射的光更均勻地发射。也就是说,包含在第二光源阵列A2中的第三光源222可被设置为与第一光源阵列 Al中包含的第一光源220和第二光源221在对角方向上相邻。图21至图28是图20的放大部分“P”的图。参照图21和图22,各自包含在第一光源阵列Al和第二光源阵列A2中的被形成为彼此垂直相邻的两个光源线,例如,第一光源线Ll和第二光源线L2可以彼此相距预定间隔。在一个方向发光的第一光源220可以设置在第一光源阵列Al中。此外,可以设置第二光源221,该第二光源221在与第一光源220同一水平线11上与第一光源220相邻,并按照与第一光源220相同的方向发光。在这种情况下,水平线11可以是在χ轴方向延伸的线。在与第一光源220的发光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发光的第三光源222可以设置在第二光源阵列A2中。第三光源222可设置在第一光源220与第二光源221之间,并且可以设置在相对于第一光源220和第二光源221的对角方向。此外,第一光源阵列Al中形成的第三光源线L3可以与第二光源线L2间隔预定间距。在与第二光源221的相同方向发光的第四光源223可以与第二光源221 —起设置在与第二光源221发光的方向垂直的线12上。此外,第三光源222可以设置在第二光源221与第四光源223之间,并且可以设置在第二光源221和第四光源223之间的距离dl被分为两个相等部分的水平线13上。此外,第三光源222可以设置为与和第二光源221垂直的线12相邻,并且可以设置在与第二光源221发光的方向相反的方向上。在这种情况下,根据Snell定律,光源的光方向角θ和第二层230的光方向角 θ ‘可以有下式1。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前板,其设置在所述显示模块的正面;第一支撑构件,其包括在彼此垂直的方向上形成的多个表面,所述多个表面中的第一表面固定至所述前板,而所述多个表面中的第二表面固定至所述显示模块;以及边框,其形成在所述显示装置的外边缘区域以包围所述前板的边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还包括固定构件,其被配置为将所述显示模块固定至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所述第二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还包括后盖,其被配置为在后侧覆盖所述显示模块,其中,所述固定构件将所述后盖固定至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所述第二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还包括后盖,其被配置为在后侧覆盖所述显示模块;以及固定构件,其被配置为将所述后盖固定至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所述第二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由铝制挤压成型的棒材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构件,其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支撑构件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按照彼此垂直的方向形成,所述第二支撑构件的所述第一表面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所述第一表面,并且所述第二支撑构件的所述第二表面连接至所述第一支撑构件的所述第二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边框具有朝该边框的后侧逐渐减小的宽度,并且所述边框由透明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边框的最厚部分的厚度是所述前板的厚度的2. 7倍至6. 5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边框具有在该边框的背面上形成的凸出图案或凹陷图案。
全文摘要
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显示模块;前板,其设置在所述显示模块的正面;第一支撑构件,其包括在彼此垂直的方向形成的多个表面,所述多个表面中的第一表面固定至所述前板,而所述多个表面中的第二表面固定至所述显示模块;以及边框,其形成在所述显示装置的外边缘区域以包围所述前板的边缘。
文档编号G09F9/30GK102193221SQ20111005953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5日
发明者朴相暾, 金熙振 申请人:Lg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