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循环利用的中性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1048阅读:57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循环利用的中性笔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文具,具体的说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中性笔。
技术背景笔是人们学习和工作必要的工具,从古到今,它依然演绎着重要的角色。笔的样式和功能都在发生着变化,它的发展都标志着时代的进步,方便人们的人文生活。目前,市场上笔的品种各异,每种都有它独特的样式和新奇的功能,为人们生活和工作提供美丽的空间。可是不管笔的样式有多么独特,功能有多么新奇,当笔芯内的油墨用完后,都必须扔掉,或者更换新的笔芯,这样势必会造成很大的浪费,并且扔掉的废笔杆或笔芯回收难度较大,还会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循环利用的中性笔,它是在笔杆内设置一个活塞装置,可达到循环使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循环利用的中性笔,其特征在于它由笔杆、笔尖、笔帽和活塞装置构成,所述的笔尖与笔芯头固定在一起,笔尖与笔杆通过螺纹密封连接;所述的活塞装置内置于笔杆的内腔,活塞装置包括活塞、拉杆和推扭,活塞和推扭通过拉杆连接;所述的笔杆下端设有进墨口,进墨口与笔杆的内腔连通,进墨口里端设有弹簧堵塞;笔杆的上端设有滑槽,所述的推扭配合在滑槽上;所述的滑槽的长度比拉杆的长度略短。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且制造成本低,可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能有效的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适合所有人群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观示意图其中,1-推扭、2-滑槽、3-拉杆、4-笔杆、5-活塞、6-弹簧堵塞、7_笔尖、8_笔帽、 9-进墨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中,一种可循环利用的中性笔,其特征在于它由笔杆、笔尖(7)、笔帽(8)和活塞装置构成,所述的笔尖(7)与笔芯头固定在一起,笔尖(7) 与笔杆(4)通过螺纹密封连接;所述的活塞装置内置于笔杆(4)的内腔,活塞装置包括活塞 (5)、拉杆(3)和推扭(1),活塞(5)和推扭⑴通过拉杆(3)连接;所述的笔杆⑷下端设有进墨口(9),进墨口(9)与笔杆(4)的内腔连通,进墨口(9)里端设有弹簧堵塞(6);笔杆 (4)的上端设有滑槽O),所述的推扭(1)配合在滑槽( 上;所述的滑槽O)的长度比拉杆(3)的长度略短。在图1、图2所示的第二实施例中,笔尖(7)是可以更换的,当笔尖(7)坏损时,根据需要可以换粗细不同的笔尖(7)。由于笔尖(7)与笔杆(4)通过螺纹密封连接,笔尖(7) 与笔杆的配合处是不会外漏油墨的。所述的进墨口(9)里端设有弹簧堵塞(6),弹簧堵塞(6)通过弹片固定在进墨口 (9)上,弹簧堵塞(6)灵敏性很高,与进墨口(9)是密封配合的,当外部压强大于内部压强时,弹簧堵塞(6)与进墨口(9)分离,当外部压强小于或等于内部压强时,弹簧堵塞(6)与进墨口(9)是密封配合的,可防止油墨外漏。由于滑槽⑵的长度比拉杆(3)的长度略短,当拉杆(3)拉到滑槽(2)的最上端时,活塞(5)下端不至于与露出滑槽O),可防止油墨从滑槽(2)流出。在图1、图2所示的第三实施例中,吸油墨时,取下笔帽(8),将笔尖(7)深入油墨瓶内,向上拉动推扭(1),带动活塞( 沿笔杆内腔向上滑动,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弹簧堵塞(6)与进墨口(9)分离,油墨从进墨口(9)进入笔杆内腔。油墨注满后,用纸巾将笔尖(7)上沾有的油墨清理干净,就可以方便使用了。
权利要求1.一种可循环利用的中性笔,其特征在于它由笔杆、笔尖(7)、笔帽(8)和活塞装置构成,所述的笔尖(7)与笔芯头固定在一起,笔尖(7)与笔杆(4)通过螺纹密封连接;所述的活塞装置内置于笔杆的内腔,活塞装置包括活塞(5)、拉杆C3)和推扭(1),活塞 (5)和推扭⑴通过拉杆(3)连接;所述的笔杆⑷下端设有进墨口(9),进墨口(9)与笔杆的内腔连通,进墨口(9)里端设有弹簧堵塞(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循环利用的中性笔,其特征在于笔杆的上端设有滑槽O),所述的推扭(1)配合在滑槽( 上;所述的滑槽( 的长度比拉杆C3)的长度略短。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循环利用的中性笔,其特征在于它由笔杆、笔尖、笔帽和活塞装置构成,所述的笔尖与笔芯头固定在一起,笔尖与笔杆通过螺纹密封连接;所述的活塞装置内置于笔杆的内腔,活塞装置包括活塞、拉杆和推扭,活塞和推扭通过拉杆连接;所述的笔杆下端设有进墨口,进墨口与笔杆的内腔连通,进墨口里端设有弹簧堵塞;笔杆的上端设有滑槽,所述的推扭配合在滑槽上;所述的滑槽的长度比拉杆的长度略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且制造成本低,可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能有效的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适合所有人群使用。
文档编号B43K7/01GK202046040SQ20112015077
公开日2011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2日
发明者杨东东 申请人:杨东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