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背光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30271发布日期:2021-12-22 16:25阅读:51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背光源,特别涉及一种散热性能佳、空间小的背光源。


背景技术:

2.mini led背光采用直下式led背光方式。它将传统的led晶粒尺寸缩小到了100微米到200微米之间,大大提升了背光源数量。mini led结合local dimming技术,可以进行区域亮度调节,让黑的更黑、白的更白、色彩更鲜艳,从而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
3.mini led背光对于pcb基板的性能要求较高。目前pcb基板主要有单面pcb板和双面pcb板。其中单面pcb板具有散热效果好,成本低廉,产业基础广,已经在背光等显示领域广泛使用。而双面pcb基板,虽然可以实现双面的贴装,但是在焊接工艺中,尤其在背面回流焊工艺中容易引起led器件的虚焊或者脱落等问题,严重影响器件焊接的可靠性。另外,双面pcb板的散热性能差也是制约其应用的突出问题。因而,双面pcb板也存在明显的缺陷。
4.总而言之,当前国内pcb基板在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还无法满足mini背光显示领域对于pcb基板的性能要求。由于当前绝大部分高性能pcb基板依然需要依赖进口,成本较高。现在市场亟需性价比更高、可靠性更好的pcb基板,市场前景很好。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散热性能佳、空间小且光学od一致的组合式背光源。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合式背光源,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光源阵列,其创新点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与连接板,所述第一基板为单面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具有至少一个主分区与至少一个副分区,第一基板的副分区为镂空窗口,所述第二基板为双面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嵌入第一基板的镂空窗口内,并使得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正面齐平,第二基板通过连接板与第一基板连接实现固定与电连接,所述连接板的背面安装排插、电子元件或ic芯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光源阵列包括若干led光源,所述led光源分别设置在第一基板的主分区正面以及第二基板的正面。
7.优选的,所述连接板设置在第一、二基板的背面,连接板的正面与第二基板焊接进行固定与电连接,连接板的两端通过接插件、排针或焊接的方式与第一基板电连接和固定。
8.优选的,所述第二基板嵌入第一基板的镂空窗口内,并第一基板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基板的膨胀系数记做α1,第二基板的膨胀系数记做α2,连接板的膨胀系数记做α3,α1>α3>α2。
9.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正面与背面额外涂覆有石墨烯散热层。
10.优选的,所述第二基板整体为一矩形板体,矩形的四个角设置有外圆弧倒角,矩形的各侧边中部均设置有向矩形中心凹陷的弧形缺口,且弧形缺口与侧边的连接处也设置有外圆弧形倒角;所述弧形缺口的圆弧半径为第二基板宽度的0.2~0.25倍;所述矩形四角以
及弧形缺口与侧边连接处的外圆弧形倒角圆弧半径相同,均为第二基板宽度的0.07~0.1倍。
11.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既满足第一基板的成本与导热优势,产业基础广,供应链大,又具有双面基板小空间的优势。而电路板上分散线路集中化再分散、局部高密度的电子元件,疏密调节自如,设计的自由度更高。此外,其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上led光源的高度一致,作为背光源的光学od一致,光源控制更加简单。且在结构稳固的基础上,第一基板上设置镂空窗口,可在大尺寸的单面基板工作受热过程中,应力释放,降低形变。
12.利用第一、二基板以及连接板膨胀系数的差异性,以及连接板的石墨烯散热层额外配合,进一步减少变形,确保背光源在40~60℃的温度区间工作时背光均匀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组合式背光源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发明中一种实施方式的第二基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5.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式背光源,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光源阵列,其中,如图1,2所示,电路板包括第一基板1、第二基板2与连接板3。
16.第一基板1为单面基板,第一基板1具有至少一个主分区与至少一个副分区,第一基板的副分区为镂空窗口,第二基板2为双面基板,第二基板2嵌入第一基板1的镂空窗口内,并使得第一基板1与第二基板2的正面齐平,第二基板2通过连接板3与第一基板1连接实现固定与电连接。
17.连接板3的背面安装排插、电子元件5或ic芯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阵列包括若干led光源4,led光源4分别设置在第一基板1的主分区正面以及第二基板2的正面。
18.连接板3设置在第一基板1、第二基板2的背面,连接板3的正面与第二基板2焊接进行固定与电连接,连接板3的两端通过接插件、排针或焊接的方式与第一基板1电连接和固定,该接插件、排针或焊接的方式为本领域公知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19.为了确保背光源在40~60℃的温度区间工作时,第一、二基板形变造成组合式背光源的损伤以及出光不均匀,第二基板2嵌入第一基板1的镂空窗口内,并第一基板1间隙配合,第一基板1的膨胀系数记做α1,第二基板2的膨胀系数记做α2,连接板3的膨胀系数记做α3,其满足α1>α3>α2。
20.此外,连接板3的正面与背面额外涂覆有石墨烯散热层,以提升散热效果,减少连接板3的工作温度形变直接影响其与第一、二基板的连接。
21.为进一步的优化背光源工作时第一、二基板的内应力,第二基板2整体为一矩形板体,矩形的四个角设置有外圆弧倒角,矩形的各侧边中部均设置有向矩形中心凹陷的弧形缺口21,且弧形缺口21与侧边的连接处也设置有外圆弧形倒角;弧形缺口21的圆弧半径为第二基板2宽度的0.2~0.25倍;矩形四角以及弧形缺口21与侧边连接处的外圆弧形倒角圆弧半径相同,均为第二基板2宽度的0.07~0.1倍。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式背光源,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光源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与连接板,所述第一基板为单面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具有至少一个主分区与至少一个副分区,第一基板的副分区为镂空窗口,所述第二基板为双面基板,所述第二基板嵌入第一基板的镂空窗口内,并使得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正面齐平,第二基板通过连接板与第一基板连接实现固定与电连接,所述连接板的背面安装排插、电子元件或ic芯片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所述光源阵列包括若干led光源,所述led光源分别设置在第一基板的主分区正面以及第二基板的正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设置在第一、二基板的背面,连接板的正面与第二基板焊接进行固定与电连接,连接板的两端通过接插件、排针或焊接的方式与第一基板电连接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嵌入第一基板的镂空窗口内,并第一基板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基板的膨胀系数记做α1,第二基板的膨胀系数记做α2,连接板的膨胀系数记做α3,α1>α3>α2。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组合式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正面与背面额外涂覆有石墨烯散热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整体为一矩形板体,矩形的四个角设置有外圆弧倒角,矩形的各侧边中部均设置有向矩形中心凹陷的弧形缺口,且弧形缺口与侧边的连接处也设置有外圆弧形倒角;所述弧形缺口的圆弧半径为第二基板宽度的0.2~0.25倍;所述矩形四角以及弧形缺口与侧边连接处的外圆弧形倒角圆弧半径相同,均为第二基板宽度的0.07~0.1倍。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背光源,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在电路板上的光源阵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二基板,所述第一基板具有至少一个主分区与至少一个副分区,在第一基板的副分区为镂空窗口,在镂空窗口内设置有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为双面电路板,所述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通过排针连接实现固定与电连接,所述光源阵列包括若干LED光源,所述LED光源分别设置在第一基板的主分区正面以及第二基板的正面。本实用新型优点是:本实用新型的背光源既满足第一基板的成本与导热优势,产业基础广,供应链大,又具有双面基板小空间的优势。此外,其第二基板与第一基板上LED光源的高度一致,作为背光源的光学OD一致,光源控制更加简单。控制更加简单。控制更加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孙智江 黄勤金 王书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芯未来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30
技术公布日:2021/1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