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多类应用题解演示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34764阅读:7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小学数学多类应用题解演示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在真实系统内与计算其现有状态或计算其预期状态的数学有关模拟演示器。
小学数学启蒙教育初期,学生对速度,时间、路程、比例、倍数等问题由于缺乏感性认识,往往在课堂弄懂后,课后又混淆不清了,对此类问题教师往往采取复教、练等手段强化学习效果。尽管如此,教与学的效果始终因为无演示教具给学生造成第一印象而不令人满意。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向小学教学界提供一种教具,将多类数学概念真实再现,栩栩如生的演示数学中的速度、时间、路程、倍数、比例等问题。
为了完成上述发明任务,本实用新型在设计时采用了如下方案(1)用一块长方形板作支承板(3),并在其两侧刻制单位长度不同的刻度,供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选取。(2)在支板(3)的两端分别设有定位滑轮(5)、(6),主动滑轮(7),从动滑轮(8),手动摇柄(9)上串有主动滑轮(7)外并在另一端与从动滑轮(8)对应处串有变径滑轮(10),以调整模拟物(1)、(2)的动作方式、方向。(3)模拟物(1)、(2)与牵引绳(4)之间用活结构、便于使用时取舍。
含有上述设计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模拟真实,能再现数学应用题中的运动规律,并为受启蒙教育者留下深刻地第一印象,使教与学都收到了良好效果。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备模拟物(1)、(2)各一个,固定滑轮(5)、(6)、(8)、(7)各一个,变径滑轮(10)一个并使其一端滑轮直径同(5)、(6)、(7)、(8)相同,另一端直径大于它们的直径。
装配的方法是用支承板(3)一块,并在其两侧分别用不同的标准单位刻成比例长度,并将定滑轮(5)、(6)、(7)、(8)装在设计位置上,用摇柄(7)将变径滑轮(10)串联,用牵引绳(4)将模拟物(2)与定滑轮(5)、(6)连接,将牵引绳(4)与定滑轮(6)、(8)和模拟物(1)连接。并用传动带将变径滑轮(10)与定滑轮(8)连接,在支承板(3)底下安装两个立脚,支承板(3)两端各装一块挡板。
若要演示两模拟物(1)、(2)相遇问题,则可将(1)、(2)调至两端后,将变径滑轮(10)的小径滑轮同(8)相连,摇动后即可真实再现,演示比例倍数时只要变定滑轮(10)的直径后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小学教学多类应用题解演示器,包括支承板,牵引绳,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模拟物(1)、(2)分别由两根固定在支承板(3)上的牵引绳(4)牵引,牵引绳(4)由演示仪一端的定位滑轮(5)、(6)和另一端的主动滑轮(7),从动滑轮(8)固定,手动摇柄(9)上的变径滑轮(10)控制运动方向,演示模拟物(1)、(2)在各类数学应用题解中的状态。
专利摘要小学数学多类应用题解演示器涉及到一种在真实系统内计算其现有状态或计算其预期状态的数学模拟演示器,其特征是模拟物(1)、(2)分别由两根固定在支承板(3)上的牵引绳(4)牵引,牵引绳(4)由演示仪一端的定位滑轮(5)、(6)和另一端的主动滑轮(7)、从动滑轮(8)固定。模拟物在牵引绳的作用下,在有刻度尺的支承板上演示运动中相遇、追击、倍数、比例等数学题解。实现了小学数学多类应用题解的形象,生动的演示。
文档编号G09B19/02GK2078472SQ9022500
公开日1991年6月5日 申请日期1990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1990年12月11日
发明者胡爱华 申请人:胡爱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