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风自动复位警示牌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218095阅读:375来源:国知局
抗风自动复位警示牌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力设施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抗风自动复位警示牌。
【背景技术】
[0002]为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国家高度重视安全工作,规范各种现场施工警示牌管理工作,提倡现场文明施工,确保国家财产和人们生命安全。但是,经常看到施工现场装设各种警示牌,警示牌装设存在缺陷:1.现场安装警示牌被风刮倒;2.警示牌支架用石块等物品压住,不美观;3.由于支腿的存在,运输时占用空间较大,运输成本高等。
[0003]为实施施工现场规范管理,规范警示牌设置,做到现场文明施工,保障现场安全和规范。研制简单易行的抗风警示牌,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风刮倒的抗抗风自动复位警示牌。
[0005]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抗风自动复位警示牌,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和警示片框架,所述警示片框架垂直方向中心偏左或偏右设有支撑固定孔,所述支撑杆套装在支撑固定孔内,所述支撑固定杆套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两个自由端水平伸展形成扭转连接头,对应于所述扭转连接头处的警示片框架上水平设有扭杆安装孔,所述扭杆安装孔内设有扭杆,所述扭杆的一端与复位弹簧的连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警示片框架离支撑固定孔较近的一侧底部设有安装配重块的配重腔。
[0007]本发明结构特点还在于:
[0008]所述复位弹簧为多个,自上而下串联套设在支撑固定杆上。
[0009]所述支撑杆固定在支撑底座上,所述支撑底座的底部设有向外伸展的折叠支撑腿,所述折叠支撑腿与支撑底座转动铰接以实现其收折入支撑底座的底部下方。
[0010]所述折叠支撑腿上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位于伸展状态时支撑腿的上方。
[0011]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2]1.本发明警示牌现场装设,不会被风吹倒,施工现场警示牌美观规范;
[0013]2.本发明自动复位警示牌运输方便,节省运输费用;
[0014]3.本发明警示牌结构简单,装设快捷,节省时间;当警示牌受外力触碰或风力时,框架可转动,外力消失,警示牌自动复位,具有抗风、抗倒等优点。
[0015]4.由于本发明警示牌能转动,更能引起人员注意,产生更好安全警示和广告效果;
[0016]5.本发明用于大型广告牌,可节省大量施工和材料费用。
[0017]6.本发明抗风自动复位警示牌使用范围:1.使用各种施工现场;2.道路和商场等场所警示提示现场;3.各种广告和景点等场所宣传牌。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本发明支撑杆横截面图。
[0020]图3是本发明支撑底座俯视图。
[0021]图4是本发明支撑底座仰视图。
[0022]图5是本发明复位弹簧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号:1警示片框架、11复位杆安装孔、2支撑杆、21定位凸起、3配重腔、4复位弹簧、5支撑底座、51限位槽、6折叠支撑脚、7万向轮、8复位杆、9圆锥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0025]参见附图,抗风自动复位警示牌,包括支撑杆2和警示片框架I,所述警示片框架I垂直方向中心偏左或偏右设有支撑固定孔,所述支撑杆2套装在支撑固定孔内,所述支撑固定杆2套有复位弹簧4,所述复位弹簧两个自由端水平伸展形成扭转连接头,对应于所述扭转连接头处的警示片框架I上水平设有扭杆安装孔11,所述扭杆安装孔11内设有扭杆8,所述扭杆8的一端与复位弹簧的连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警示片框架I离支撑固定孔较近的一侧底部设有安装配重块的配重腔3。根据框架的重量和支撑杆的位置选择配重块,材质可以铁块或混凝土制成,配重块安装在配重腔内,使框架重心落在支撑杆的轴线上,保证框架转动灵活。
[0026]如图所示,复位弹簧4为多个,具体个数根据警示牌的尺寸大小而定,多个复位弹簧,自上而下串联套设在支撑固定杆2上。
[0027]如图所示,支撑杆2固定在支撑底座5上,所述支撑底座5的底部设有向外伸展的折叠支撑腿8,所述折叠支撑腿8与支撑底座6转动铰接以实现其收折入支撑底座的底部下方。
[0028]折叠支撑腿上设有万向轮7,所述万向轮位于伸展状态时支撑腿的上方。
[0029]具体加工时,框架I由不锈钢方管或园管焊接而成,(直径)为20毫米,管壁厚为1-1.5毫米,防止运输过程中框架变形。框架的宽与高的比为1:0.618(黄金分割,符合常人视觉,较美观),大小根据现场情况和要求确定;框架内侧四周焊接双层直角边条,用于阻挡板面的移动,且不易看到板面的边沿,较美观,板面宣传内容根据现场需要确定。支撑固定孔开于1:0.618处,用以安装支撑杆并使框架转动,孔直径的大小根据警示牌大小和重量而定。
[0030]支撑杆用不锈钢管制作。钢管的直径根据框架开孔直径确定,钢管的长度和壁厚由警示牌大小和重量而定。钢管上端焊接圆锥体9,钢管和圆锥体的轴中心线重合,圆锥体目的是减少支撑杆与框架的摩擦力,易转动和复位。钢管下部安装两个限位销子和一个弹簧固定点。一个限位销子作用是防止支撑杆和框架窜动,另一个限位销子作用是限制支撑杆和底座之间转动。支撑杆上安装一只弹簧,一个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支撑杆上,一个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框架上,弹簧的主要作用是无风时,使框架转动复位。
[0031]支撑底座用铸铁或混凝土制成。下部是长方体,上部是四面等腰梯形棱台,中间设有圆孔,孔径大小与支撑杆相配合,圆孔上部设有定位槽,以用来限制支撑杆的转动,定位槽的方向要与支撑杆的定位销的方向一致,即框架的静止方向的下边与底座的长边平行。底座重量的大小要与警示牌大小和重量而定,成正比例关系。为增加底座的稳定性,底座的下部设有可折叠的支架,支架长度约为下部矩形对角线的一半。使用时支架打开,不用时支架折叠在底座内。
[0032]本发明抗风自动复位警示牌原理:1.框架转动,减小风的阻力;正常标示牌受力的大小与警示牌的面积和风力的大小有关,成正比例关系。警示牌的面积大小由现场情况和要求来定,风力的大小不可控,采取减少面积和风力不可行。框架受力最大时是风力和框架平面垂直时,改变风与框架平面的角度90-0度时,框架受力逐渐减小,当风和框架平面平行(O度)时,框架受力最小,因此,为减小框架受力,使框架造垂直方向上转动,使风和框架平面平行,框架受力最小,支撑底座所受扭矩也最小。为使框架转动,采取支撑杆不在框架中心位置,把框架平面分成大小不等两部分,在风力的作用下,使框架面积大的一部分向风的方向靠拢,压缩(舒张)弹簧,直到框架所受风的合力的力矩与弹簧力矩相等时,框架保持动态稳定。2.警示牌复位;当风力减小时,框架所受风的力矩减小,弹簧力矩大于风力力矩,弹簧使框架向反向转动,当风停止时,框架恢复原位。3.解决重心问题;由于框架的支撑位置不在框架的轴线上,使重心偏离支撑杆,使警示牌不稳定,且框架和支撑杆的摩擦力增大,框架不易转动和复位。为使框架两部分平衡,重心落在框架支撑杆轴线上,采用在框架下端短端横梁内加装配重块,达到两侧平衡的目的。框架下端短端横梁内加装配重块,目的是降低框架重心,对警示牌稳定更更有利。
[0033]抗风自动复位警示牌调试:调试关键部位是配重块选择和固定,以及复位弹簧的选择。根据框架的重量和支撑杆的位置选择配重块,材质可以铁块或混凝土制成,配重块安装在配重腔内,使框架重心落在支撑杆的轴线上,保证框架转动灵活。复位弹簧的选择:弹簧的弹力选择要适中,弹力太大,在风力作用下,框架转动弹簧阻力大,反映不灵活,风速变化快时,会出现不稳现象;弹力太小,风力减小时,复位慢。弹簧弹性大小可调节。
【主权项】
1.抗风自动复位警示牌,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2)和警示片框架(1),所述警示片框架(I)垂直方向中心偏左或偏右设有支撑固定孔,所述支撑杆(2)套装在支撑固定孔内,所述支撑固定杆(2)套有复位弹簧(4),所述复位弹簧两个自由端水平伸展形成扭转连接头,对应于所述扭转连接头处的警示片框架(I)上水平设有扭杆安装孔(11),所述扭杆安装孔(11)内设有扭杆(8),所述扭杆(8)的一端与复位弹簧的连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警示片框架(I)离支撑固定孔较近的一侧底部设有安装配重块的配重腔(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风自动复位警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4)为多个,自上而下串联套设在支撑固定杆(2)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风自动复位警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固定在支撑底座(5)上,所述支撑底座(5)的底部设有向外伸展的折叠支撑腿(8),所述折叠支撑腿(8)与支撑底座(6)转动铰接以实现其收折入支撑底座的底部下方。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风自动复位警示牌,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支撑腿上设有万向轮(X),所述万向轮位于伸展状态时支撑腿的上方。
【专利摘要】抗风自动复位警示牌,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杆(2)和警示片框架(1),所述警示片框架(1)垂直方向中心偏左或偏右设有支撑固定孔,所述支撑杆(2)套装在支撑固定孔内,所述支撑固定杆(2)套有复位弹簧(4),所述复位弹簧两个自由端水平伸展形成扭转连接头,对应于所述扭转连接头处的警示片框架(1)上水平设有扭杆安装孔(11),所述扭杆安装孔(11)内设有扭杆(8),所述扭杆(8)的一端与复位弹簧的连接头可拆卸连接;所述警示片框架(1)离支撑固定孔较近的一侧底部设有安装配重块的配重腔(3)。本发明警示牌结构简单,装设快捷,节省时间;当警示牌受外力触碰或风力时,框架可转动,外力消失,警示牌自动复位,具有抗风、抗倒等优点。
【IPC分类】G09F7/18, G09F7/22
【公开号】CN104933959
【申请号】CN201510381742
【发明人】冯志华, 张锐锋, 戴明明, 韩传法, 孟卫华, 朱锐, 龚晓辉, 李黎
【申请人】国家电网公司,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亳州供电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7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