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轨道检查记录夹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多功能轨道检查记录夹,包括:记录板上(1)四个顶角上有圆孔(2),分别通过圆孔(2)的颈挂绳(3)和腰挂绳(4),记录板(1)中部有2个弹簧夹(5),弹簧夹(5)左上角有石笔存放槽(6),石笔存放槽(6)下方有尺具存放槽(7),弹簧夹(5)右上角有签字笔挂放卡槽(8)。其特征在于轨道移动检查中能悬挂、支撑于胸前,方便记录,又能有效的防止记录本遗失;同时将常用检查工具进行集成,既能节省人力资源,又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结构简单,实施方便,且成本较低,便于推广。
【专利说明】
多功能轨道检查记录夹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轨道检查记录夹,主要用于铁路检查方面。【背景技术】
[0002]目前通过轨距尺对轨道几何尺寸进行检查往往是一人测量一人配合记录或者手持检查记录本、签字笔、轨距尺一边检查一边记录,遇到不同结构病害还需标记或者更换检查工具。前一种方式浪费人力资源,而后一种方式往往因携带东西较多,精力较分散而大大影响工作效率且极易造成记录本或者小工具丢失。
【发明内容】
[0003]鉴于现有记录方式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轨道检查记录夹。
[0004]1、其特征在于:记录板(1)上四个顶角上有圆孔(2),分别通过圆孔(2)的颈挂绳 (3)和腰挂绳(4),记录板(1)中部有2个弹簧夹(5),弹簧夹(5)左上角有石笔存放槽(6),石笔存放槽(6)下方有尺具存放槽(7),弹簧夹(5)右上角有签字笔挂放卡槽(8)。
[0005]2.—种多功能轨道检查记录夹,其特征在于:记录板(1)上有向内伸展的弧度。
[0006]3.—种多功能轨道检查记录夹,其特征在于:颈挂绳(3)和腰挂绳(4)悬挂后对于人体脖颈和腰部的位置上有背带以便增加受力面积。
[0007]4.—种多功能轨道检查记录夹,其特征在于:颈挂绳(3)和腰挂绳(4)绳长为可根据使用者要求进行调整。
[0008]5.—种多功能轨道检查记录夹,其特征在于:石笔存放槽(6)、尺具存放槽(7)是有一定深度的凹槽,凹槽上均通过弹性材料来固定放置在其内的工具。
[0009]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0010]本实用新型本发明一种多功能轨道检查记录夹。在轨道线路移动检查中能悬挂、 支撑与胸前,方便记录,又能有效的防止记录本遗失;同时将常用检查工具进行集成,既能节省人力资源,又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结构简单,实施方便,且成本较低,便于广泛推广。【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轨道检查记录夹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轨道检查记录夹侧面示意图。
[0013]图中:1.记录板2.圆孔3.颈挂绳4.腰挂绳5.弹簧夹6.石笔存放槽7.尺具存放槽8.签字笔挂放夹。【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0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轨道检查记录夹,其特征在于记录板(1)上四个顶角上有圆孔(2),分别通过圆孔(2)的颈挂绳(3)和腰挂绳(4),记录板(1)中部有2个弹簧夹(5),弹簧夹(5)左上角有石笔存放槽(6),石笔存放槽(6)下方有尺具存放槽(7),弹簧夹(5)右上角有签字笔挂放卡槽(8)。
[0016]该多功能轨道检查记录夹使用时;将颈挂绳(3)、腰挂绳(4)根据使用者舒适度调整好长度后分别挂与脖颈和腰上。将石笔、尺具、记录本、笔分别放置与对应位置,轨道检查时根据需要进行选用工具,记录后可及时将笔挂放于签字笔挂放卡槽(8)上,使用轨距尺检查几何尺寸记录时记录夹支撑于胸前,使得记录更稳、更方便。[〇〇17]最后说明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主权项】
1.多功能轨道检查记录夹,其特征在于:记录板(1)上四个顶角上有圆孔(2),分别通过 圆孔(2)的颈挂绳(3)和腰挂绳(4),记录板(1)中部有2个弹簧夹(5),弹簧夹(5)左上角有石 笔存放槽(6),石笔存放槽(6)下方有尺具存放槽(7),弹簧夹(5)右上角有签字笔挂放卡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轨道检查记录夹,其特征在于:记录板(1)上有向内伸 展的弧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轨道检查记录夹,其特征在于:颈挂绳(3)和腰挂绳(4) 悬挂后对于人体脖颈和腰部的位置上有背带以便增加受力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轨道检查记录夹,其特征在于:颈挂绳(3)和腰挂绳(4) 绳长为可根据使用者要求进行调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轨道检查记录夹,其特征在于:石笔存放槽(6)、尺具存 放槽(7)是有一定深度的凹槽,凹槽上均通过弹性材料来固定放置在其内的工具。
【文档编号】B42F9/00GK205601448SQ201620217463
【公开日】2016年9月28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8日
【发明人】刘佳丽, 王庆平, 张晴晴, 田勇齐
【申请人】安徽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