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补偿板及使用光学补偿板的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2754阅读:4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学补偿板及使用光学补偿板的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光学补偿板,还涉及使用它的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被称为液晶投影机,作为可以放大个人计算机和电视机等的图像并投影到屏幕上的装置而被广泛使用。
在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包括用单板式将来自滤色镜的分光光束直接放大的形式,使分光成三原色后的光束各自通过对应的透过型液晶盒的形式,以及使分光成三原色后的光束各自由反射型液晶盒反射的形式等。这里,就用现在占主流的采用三原色对应的透过型液晶盒的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参照图6说明其结构。
这样的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通常设有光源系统,反射、分光系统及放大投影系统。光源系统中有白色光源11及紫外/红外截止滤光器13,来自白色光源的白色光L用紫外/红外截止滤波器13滤去紫外线和红外线,被送到第一分光镜1。白色光源11通常使用金属卤化物灯和高压水银灯。
反射、分光系统中有四种的分光镜1、2、3、4,两个全反射镜5、6,对应于各自的红色光R、绿色光G、和蓝色光B的液晶盒7R、7G和7B,入射侧偏光变换元件8R、8G和8B,出射侧偏光变换元件9R、9G和9B以及聚光透镜10R、10G和10B。
第一分光镜1仅透过绿色光G和蓝色光,并将透过的绿色光G和蓝色光B送到第二分光镜2。由第一分光镜1反射的红色光R被送到第一全反射镜5,在这里被反射后通过红光用的聚光透镜10R、入射侧偏光变换元件8R、液晶盒7R以及出射侧偏光变换元件9R,被送到第三分光镜3。另一方面,第二分光镜2仅透过蓝色光B,在透过第一分光镜1后的绿色光G和蓝色光B中,透过第二分光镜2的蓝色光B通过蓝光用聚光透镜10B、入射侧偏光变换元件8B、液晶盒7B和出射侧偏光变换元件9B被送到第二全反射镜6。另外,由第二分光镜2反射后的绿色光G通过绿光用聚光透镜10G、入射侧偏光变换元件8G、液晶盒7G和出射侧偏光变换元件9G被送到第三分光镜3。第三分光镜3仅透过红色光,从第一全反射镜5通过红光用聚光透镜10R、入射侧偏光变换元件8R、液晶盒7R及出射侧偏光变换元件9R的红光,不加改变地透过第三分光镜3;另外,从第二分光镜2通过绿光用聚光透镜10G、入射侧偏光变换元件8G、液晶盒7G及出射侧偏光变换元件9G的绿色光G由第三分光镜3反射,分别被送到第四分光镜4。第四分光镜4仅通过红色光R和及绿色光G,它让自第三分光镜3的红色光R和绿色光G不加改变地透过,来自第二全反射镜6的蓝色光B在这里被反射,分别送到投影透镜16。
再者,这里示出了最初分光红色光,然后分光绿色光和蓝色光的形式,但是通过分光镜的组合,分光的顺序可任意地加以变更。
放大投影系统包括投影透镜16,它将对应于各自光的图像放大,并将放大像投影至屏幕17。再有,对应于各色光的液晶盒7R、7G、7B的入射侧偏光变换元件8R、8G、8B及输出侧偏光变换元件9R、9G、9B有时也粘贴在液晶盒7R、7G、7B上来使用,而通常与液晶盒7R、7G、7B相间隔地配置,该间隔构成冷却用的风道。另外,入射侧偏光变换元件8R、8G、8B与聚光透镜10R、10G、10B也保持间隔。这样一来,将偏光变换元件8R、8G、8B、9R、9G、9B从液晶盒7R、7G、7B及聚光透镜10R、10G、10B相间隔地配置时,以直线偏光板粘贴在玻璃等增强材料上的形式来使用。
在这样的投影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各液晶盒7R、7G、7B分别被配置在两个偏光变换元件之间,亦即被配置在输入侧偏光变换元件8R、8G、8B和输出侧偏光变换元件9R、9G、9B之间。这些偏光变换元件8、9由于透过将图像放大并投影到屏上所需的光量,所以,发热量大。另外,红色光R、绿色光G和/或蓝色光B是偏振光的场合,在入射到液晶盒7R、7G、7B时,往往需要使偏光面产生旋转。再有,从液晶盒7R、7G、7B出射的偏振光也有再次使偏光面旋转的情况。
为了使偏光面旋转,可以使用相位差板,相位差板通常被配置在入射侧偏光变换元件8R、8G、8B的光源11一侧和出射偏光变换元件9R、9G、9B的投射透镜16一侧。作为相位差板,从容易得到和价格等到因素出发,使用了树脂制的相位差板。该相位差板在入射侧偏光变换元件8R、8G、8B或出射侧偏光变换元件9R、9G、9B上,以粘贴在直线偏光板上的形式来使用。
这样的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由于受液晶盒的双折射性的影响,存在着所谓的投射至屏幕上的的图像的对比度不高的问题。
因此,在特开2000-137202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对于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建议用光学补偿层使图像成分中的图像面内分布的对比度和亮度的偏差缓和。另外,在特开2000-352615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建议将偏光板粘贴在平均线膨胀系数绝对值小的玻璃上,将它用作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入射侧或出射侧偏光变换元件;而且也建议在入射侧偏光变换元件和出射侧偏光变换元件之间,在从任意一块偏光板离开的位置上,配置液晶盒以外的光学各向异性体。这些光学补偿层或光学各向异性体,用来使圆盘状的液晶混合取向,例如,可以举出的是公告在特开平8-50206号公报(专利文献3)上的产品。这些专利文献1及专利文献2具体公开的结构中,在液晶盒正、背面两侧上分别各配置一个光学补偿层或光学的各向异性体,再在各自的外侧上各配置一个偏光板。另一方面,在特开平2002-14345号公报(专利文献4)中,建议在液晶盒的光出射侧设置光学补偿层,对于存在于液晶层中的光入射侧区域的液晶分子进行光学补偿,也有人提出将两个或三个这样的光学补偿层相重叠。但是,这些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及专利文献4中所公开的光学补偿或光学各向异性体均存在对紫外线的特性容易劣化,可靠性差的问题。
特开2000-137202号公报[专利文献2]特开2000-352615号公报[专利文献3]特开平8-50206号公报[专利文献4]特开2002-14345号公报发明内容本发明人为要开发提高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对比度,且可以实现长时间连续高品质显示的光学补偿板,进行了研究。其结果,使用了具有特定的透过反射特性的透明膜片,将它和在基材膜片上涂敷液晶性化合物构成光学补偿膜片层叠在透明玻璃板上,通过这样的结构,可以提高对比度、长时间地维持高品质图像。
也就是本发明的光学补偿板由以下部分层叠而成在波长380nm处的透过率在10%以下,在与空气接触的面上,在波长550nm处的反射率为2%以下的透明膜片;在基材膜片上涂敷液晶性化合物构成的光学补偿膜片;以及透明的玻璃板。
该光学补偿板被用来组装到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因此,本发明也提供了在液晶盒的至少一个侧面配置上述的光学补偿板而构成的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更具体地说,该投影型液晶显示装置中设有白色光源;用以将来自白色光源的白色光分光成红色光、绿色光和蓝色光的三原色光的分色涂层的光学系统;液晶盒;偏光变换元件;以及上述的光学补偿板。这种场合的光学系统设有例如,用以将来自白色光源的白色光分光成红色光、绿色光与蓝色光等三原色光的分光镜,全反射镜,以及聚光透镜。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例光学补偿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例光学补偿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光学补偿板中将透明膜片和两个光学补偿膜片层叠时的轴角度关系的一例配置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光学补偿板中将透明膜片和两个光学补偿膜片层叠时的轴角度关系的另一例配置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光学补偿板中将透明膜片和两个光学补偿膜片层叠时的轴角度关系的再一例配置图。
图6是概略表示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例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将本发明的光学补偿板与液晶盒组合来作为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时的配置例的剖面示意图。
1、2、3、4……分光镜、5、6……全反射镜、7、7R、7G、7B……液晶盒、8、8R、8G、8B……入射侧偏光变换元件、9、9R、9G、9B……出射侧偏光变换元件、10R、10G、10B……聚光透镜、L……白色光(光源光)、R……红色光、G……绿色光、B……蓝色光、11……白色光源、13……紫外/红外截止滤光器、16……投射透镜、17……屏幕、20……光学补偿板、21……透明膜片、
23……玻璃板、27……设置在透明膜片上的防反射层、28……玻璃板侧的防反射层、30、40……光学补偿膜片、31、41……光学补偿膜片的基材膜片、32、42……光学补偿膜片的液晶性化合物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本发明中,使用了具有特定的紫外线吸收特性且与空气接触的面的反射率低的透明膜片。这里使用的透明膜片由树脂制成,例如,可以是具有芴骨架的改性聚碳酸酯和从双酚A得到的一般的聚碳酸酯那样的聚碳酸酯系列树脂,二乙酰纤维素和三乙酰纤维素那样的纤维素系列树脂,聚砜系列树脂,聚醚砜系列树脂,聚酯系列树脂,聚酰亚胺系列树脂,聚酰胺系列树脂,聚芳酯系列树脂等,这种透明膜片的厚度通常是10~1000μm左右,最好在10μm以上,200μm以下。
而且,在本发明中,用在380nm处的透过率为10%以下的透明膜片作为这样的透明膜片。使用在波长380nm处的透过率在5%以下者则更理想。这样的特性可以由使膜片中含有例如苯并三唑系、苯甲酸酯系、二苯甲酮系、水杨酸酯系、镍络合物系等的所谓紫外线吸收剂来达到。为了使膜片中含有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使用众所周知的通常的方法,可以举出的例子如,在形成膜片的树脂渗杂液中添加紫外线吸收剂来制膜片的方法,以及将溶解有紫外线吸收剂的溶液涂敷到透明膜片上并使其干燥的方法等。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最好是例如对于100份重量的树脂含有0.01~10份左右的紫外线吸收剂。也可以使用市售的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透明膜片,作为满足这样的必要条件的市售膜片的例子有由富士写真胶片(株)销售的加有紫外线吸收剂的三乙酰纤维素(TAC)膜片(有用“UZ”和“TD”、“TDY”构成品名的产品)(厚度100μm、80μm、50μm、40μm等)和由柯尼卡(株)销售的加有紫外线吸收剂的三乙酰纤维素(TAC)膜片(有“UX2M”构成品名的产品)(厚度80μm、57μm、40μm等)等。
另外,该透明膜片与后述的光学补偿膜片和玻璃板层叠,使该透明膜片成为一侧的外表面,使该透明膜片与空气接触的面在波长550nm处的反射率成为2%以下。该反射率理想的值在1%以下,最好在0.5%以下。这样的特性可以用在表面上设置防反射层来达到。防反射层是降低与空气层接触的界面上反射光的层,防止起因于这种反射光的杂散光的发生。作为防反射层,通常所使用的材料例如可为由从金属、金属氧化物和金属氟化物选择的化合物构成的单层或多层的结构。作为金属可以为银等,作为金属氧化物,例如可以为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钛、氧化钽、氧化钇、氧化锆等,另外,作为金属氟化物例如可为氟化镁等。该防反射层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2层、3层、4层以上的多层。防反射层的厚度和多层时的各层的厚度,可根据其层数、用于各层的物质的折射率等来适当选择。另外,为提高防反射膜片与透明膜片的粘着性,也可以在它们之间设置丙烯涂敷层和硬涂敷层。
在透明膜片上有防反射层的表面上,接触角最好80°以上,100°以上则更理想。这里所谓的接触角,是使用水这种液体时的值。在与空气接触的面上接触角小于80°时,由于微粒容易附着,使用了具有这种表面的光学补偿板的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在长期连续使用的情况下,有对比度容易下降的倾向。接触角的上限是180°。
防反射层的表面满足这里规定的接触角时,可以将具有这样的防反射层的透明膜片原封不动地用于本发明,例如,可以使用“凸版印刷(株)”公司制的「HT-ARPSMC」等。另外,在通常的防反射层多的场合,由于没有这里规定的接触角,这时可通过在防反射层的上面设置由氟化物构成的层实现上述的接触角。由氟化物构成的层可以通过将含有该化合物的涂敷液涂敷到表面上来设置。为此,使用的氟化合物如果能做到表面的接触角在80°以上,则无特别规定;为防止表面的污染通常使用的材料,例如可为含氟硅烷化合物等的材料。由于能防止在表面上指纹等污垢的附着,这样的氟化物一直以来被广泛使用于涂敷等领域。
在本发明中,将具有这样特定的光学透过率和特定的表面反射率的透明膜片与特定的光学补偿膜片组合使用。该光学补偿膜片是在基材膜片表面上涂敷液晶性化合物,并使其取向后形成的,该膜片在组装到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上后,补偿液晶盒中的液晶分子产生的光学相位差。
作为光学补偿膜片的基材膜片,例如有具有芴骨架的改性聚碳酸酯和由双酚得到的一般的聚碳酸酯那样的聚碳酸酯系列树脂,二乙酰纤维素和三乙酰纤维素那样的纤维素系列树脂,作为降冰片烯系单体的聚合物的环聚烯烃系列树脂,聚砜系列树脂,聚醚砜系列树脂,聚脂系列树脂,聚酰亚胺系列树脂,聚酰胺系列树脂,聚芳酯系列树脂等。这个基材膜片的厚度通常是10~1000μm左右。涂敷在它上面的液晶性化合物可以是例如具有苯并菲骨架的圆盘状液晶化合物和高分子液晶化合物等。使液晶性化合物取向的方法可以是通常的方法,例如,可以采用将基材膜片表面预先进行取向处理,在它的上面涂敷液晶性化合物,使其干燥后,用热处理使液晶性化合物的取向固定的方法等。这样的涂敷取向液晶性化合物后的光学补偿膜片,例如在前述专利文献3有所记载。作为涂敷取向液晶性化合物后的市售光学补偿膜片例如有富士写真膜片(株)公司销售的“宽视野膜片”(有时也称为“WV膜片”)(品种WV A 03B、WV A 12B、WV A 038、WV A 128)和日石三菱(株)公司销售的“日石LC膜片”及“日石NH膜片”、“日石NR膜片”等。
在本发明中,将上面说明过的透明膜片和光学补偿膜片粘贴在透明的玻璃板上制成光学补偿板。作为透明玻璃板,可使用称之为蓝板玻璃和白板玻璃的通常的硅系玻璃板,石英玻璃等。另外,使用热传导率高的蓝宝石玻璃和水晶玻璃也是合适的。蓝宝石玻璃是氧化铝(AI2O3)的单晶体,例如,使用由EFG法(EdGe-defined Film-fedGrowth法)形成板状的制品。水晶玻璃是SiO2的单晶体,可以是合成水晶,也可以是天然水晶。最好在透明玻璃板的一侧的面即露出面上设有防反射层。透明玻璃板的厚度通常是0.1~2mm左右,理想的是0.3mm以上,更理想的是在0.8mm以下。透明玻璃板的面积可根据作为生产目标的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尺寸适当选择。代表性的例子有边长为10~100mm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直径5~100mm的圆形或椭圆形等。
在这样的透明玻璃板上层叠透明膜片及光学补偿膜片。这时,使透明膜片在一侧的外表面上形成,通常以透明玻璃板/光学补偿膜片/透明膜片的顺序来层叠。透明膜片及光学补偿膜片的面积通常与透明玻璃板的面积大致相同或比玻璃板稍小。面积稍小也容易粘贴在玻璃面上,最好减小透明膜片及光学补偿膜片的面积,以使它粘贴在距透明玻璃板边缘0.5~5mm左右的内侧。
透明膜片和光学补偿膜片以及玻璃板和光学补偿膜片通常通过粘结剂层来层叠。作为构成粘结剂层的粘结剂,使用例如丙烯系列感压型粘结剂,氨基甲酸乙酯系列感压型粘结剂等的感压型粘结剂。感压型粘结剂一般提供透明的光学上各相同性的粘结剂层。另外,感压型粘结剂统称为粘结剂。粘结剂层的厚度通常在10~60μm左右。
在本发明的光学补偿板中,将两个在基材膜片上涂敷了液晶性化合物的光学补偿板相互邻接地层叠就更加理想。也就是两个光学补偿膜片位于玻璃板一侧的面上,如果以有防反射层的透明膜片/第一光学补偿膜片/第二光学补偿膜片的顺序配置,使透明膜片的防反射层处于最外侧,则对比度的提高效果会更高。这时,两个光学补偿膜片各自的取向轴最好大致垂直相交地配置,另外,这里所谓的「大致垂直相交」最好是垂直相交(90°),±5°范围内的偏差是允许的。在本说明书的其它部分中涉及角度配置时使用的「大致」也具有同样的意义。再有,两个光学补偿膜片之中,靠近透明膜片的第一光学补偿膜片在组装到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时,其取向轴最好与相邻配置的偏光变换元件中的直线偏光板的吸收轴大致垂直相交或大致平行地配置。另外,这两个光学补偿膜片最好这样配置使对侧的面即基材膜片侧和涂有液晶性化合物的面相重叠。
图1及图2示出了本发明的光学补偿板的例子。示于图1的例是透明膜片21与光学补偿膜片30层叠,在光学补偿膜片30一侧粘贴到玻璃板23上而形成光学补偿板20。这里,光学补偿膜片30是在基材膜片31上涂敷液晶型化合物层32并加以取向后形成,其液晶性化合物层32一侧粘贴到透明膜片21上,其基材膜片31一侧粘贴到玻璃板23上。在透明膜片与空气接触的一面上设有防反射层27。另外,在玻璃板23的与光学补偿膜片30的粘贴面相反一侧的外表面上设有防反射层28。在玻璃板23具有光学的各向异性的情况下,有必要使其晶轴与透过的偏振光的偏光轴平行或垂直相交,例如,玻璃板23为蓝宝石玻璃时,蓝宝石玻璃的C轴与透过的偏振光的偏光轴被设置成大致平行或大致垂直相交。
示于图2的例子是在图1的层结构上的基础上,在光学补偿膜片30与玻璃板23之间增加配置第二光学补偿膜片40,作为光学补偿板20的结构。因此,将配置在透明膜片21侧的光学补偿膜片30作为第一光学补偿膜片。第二光学补偿膜片40也是在基材膜片41上涂敷取向液晶性化合物层42而形成的。在图2所示的例中,两个光学补偿膜片30、40被配置成使各自的取向轴大致垂直相交。这两个光学补偿膜片在液晶性化合物层32、42涂敷面的反面即基材膜片31、41侧相重合地配置。
在图3~图5中,就2层层叠如图2所示的光学补偿膜片30、40的情况下,示出两个光学补偿膜片30、40的轴角度的关系。都是表示在透明膜片21的一侧,将两个光学补偿膜片,亦即第一光学补偿膜片30和第二光学补偿膜片40按此顺序层叠时的轴角度的关系。不管在哪种情况下,第一光学补偿膜片30的取向轴与第二光学补偿膜片40的取向轴都被配置成大致垂直相交。也就是若将各自的光学补偿膜片30、40的长边的右方向取为0°,则在图3中,第一光学补偿膜片30的取向轴取为135°的方向,第二光学补偿膜片40的取向轴取为225°的方向,在图4和图5中,第一光学补偿膜片30的取向轴取为270°方向,第二光学补偿膜片40的取向轴取为180°方向或0°方向。再者,在图4和图5中,表示第二光学补偿膜片40的取向轴的箭头的方向相反,这个箭头的方向意指取向的摩擦方向。
本发明的光学补偿板可适用于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在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可以插入在来自白色光源的白色光的光路中,或作为白色光分光后的红色光、绿色光或蓝色光的各原色光的光路中来使用。
具体地说,在图6所示的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可配置在对应于各三原色的液晶盒7R、7G、7B与入射侧偏光变换元件8R、8G、8B之间,或出射侧偏光变换元件9R、9G、9B与液晶盒7R、7G、7B之间使用。在入射侧偏光变换元件8R、8G、8B与液晶盒7R、7G、7B之间的全部间隔或出射侧偏光变换元件9R、9G、9B与液晶盒7R、7G、7B之间的全部间隔处配置本发明的光学补偿板就更为有效。该光学补偿板通常被配置成使图1及图2所示的玻璃板23处在偏光变换元件8R、8G、8B或9R、9G、9B一侧,换言之,透明膜片21配置在比玻璃板23更靠近液晶盒7R、7G、7B的一侧。
在这样的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中的配置例,用剖面示意图示于图7。图7(A)是将图1所示的光学补偿板20配置在液晶盒7与入射侧或出射侧的偏光变换元件8或9之间的例子,另外,图7(B)是将图2所示的光学补偿板20配置在液晶盒7与入射侧或出射侧的偏光变换元件8或9之间的例子。不管哪一种情况,构成光学补偿板20的透明膜片21都被配置在液晶盒一侧,而玻璃板23被配置在偏光变换元件8或9的一侧。另外(图示省略),在与粘贴光学补偿板的光学补偿膜片30或40的面相反一侧的玻璃面上,也可以粘贴偏光变换元件8或9。再者,在与粘贴光学补偿板的光学补偿膜片30或40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也可以直接粘贴偏光板来作为偏光变换元件,这时不仅部件个数减少,成本降低,也容易送风,提高冷却效率。另外还有,特别是对于出射侧的偏光变换元件,也可以出于保护配置在那里的偏光板之目的,将透过率高的偏光板(预偏光板)粘贴在与粘贴有光学补偿板的光学补偿膜片30或40的面相对的玻璃板面上,在其外侧粘贴通常的偏光板(主偏光板),使其透过轴与先前的预偏光板的透过轴成平行,作为偏光变换元件。这时,由于光在透过率高的偏光板(预偏光板)上有某种程度的吸收,可以使配置在其后面的主偏光板上的光的吸收柔和。作为以这样的目的使用的透过率高的偏光板,有住友化学工业(株)公司销售的“STX8C2A-HC-AR”、“STX8B2A=HC-AR”、“STX8A2A-HC-OB”等。
另一方面,也有用单板形式将来自滤色片的分光光束直接放大的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而在这种情况下,在白色光的光路中,在含有滤色片的液晶盒前或后配置本发明的光学补偿板。
下面用具体的例子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本发明不受这些例子的限定。
实施例1配合紫外线吸收剂,在波长380nm处的透过率是2.4%,另外,在单面上施以防反射处理,将在波长550nm处的表面反射率是0.5%的三乙酰纤维素膜片作为透明膜片。在与其防反射处理面相反一侧的面上,是在基材膜片上涂敷取向液晶性化合物的光学补偿膜片,将两个富士写真胶片(株)公司销售的“宽视野膜片WV A 03B”分别通过粘结剂层叠。这时,两个光学补偿膜片用与图5所示相同的轴角度配置,且与形成各液晶性化合物层的面相反侧的基材膜片面成面对面地贴合。再由京セラ(株)公司销售的对角线尺寸0.9英寸(约23mm)的蓝宝石玻璃板的单面上施以防反射处理,在与其相反一侧的面上,将上述的透明膜片/第一光学补偿膜片/第二光学补偿膜片的层叠体在第二光学补偿膜片的液晶性化合物一侧粘合,制成图2所示结构的光学补偿板。这时,第二光学补偿膜片40的取向轴与蓝宝石23的C轴一致地贴合。
如果设置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红(R)、绿(G)及蓝(B)的各液晶盒与在各出射侧偏光变换元件之间设置由上面得到的光学补偿板,使该玻璃板处在偏光变换元件一侧,则屏上的对比度提高,且可维持长时间连续的高显示品质。
比较例1除了不使用透明膜片这一点之外,其余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地制作光学补偿板。将该光学补偿板与实施例1同样地设置在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中,则屏上的对比度提高,但如果长时间使用,则显示品质会下降。
本发明的光学补偿板是将具有防反射层的特定的透明膜片和光学补偿膜片以特定的顺序配置后的光学补偿板,被有效地用于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配置了该光学补偿板的投影型液晶显示装置提高了所投射图像的对比度,且长时间连续维持高品质显示。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学补偿板,其特征在于它由在波长380nm处透过率为10%以下、在与空气接触的面上波长550nm处的反射率为2%以下的透明膜片,在基材膜片上涂敷液晶性化合物形成的光学补偿膜片,以及透明玻璃板层叠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补偿板,其特征在于它由两个其基材膜片上涂敷了液晶性化合物的光学补偿膜片层叠而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补偿板,其特征在于两个光学补偿膜片,各自的取向轴大致垂直相交地配置。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学补偿板,其特征在于由两个光学补偿膜片层叠而成,其与液晶性化合物涂敷面相对的基材膜片面相互贴合。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补偿板,其特征在于透明玻璃板为蓝宝石玻璃。
6.一种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补偿板配置在液晶盒的一个侧面。
全文摘要
提供改善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对比度且能实现长时间连续高品质显示的光学补偿板,并用于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光学补偿板(20)由波长380nm处的透过率为10%以下、在与空气接触的面上波长550nm处的反射率在2%以下的透明膜片(21),在基材膜片(31)上涂敷液晶性化合物层(32)形成的光学补偿膜片(30),以及透明玻璃板(23)层叠而成。它可以由两个光学补偿膜片层叠而成,其各自的取向轴大致垂直相交地配置,它们的与液晶性化合物(32、42)涂敷面相对的基材膜片(31、41)面相互贴合。将该光学补偿板(20)配置到液晶盒(7)的一个侧面,使透明膜片(21)位于液晶盒7一侧,从而构成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
文档编号G02F1/01GK1510442SQ20031012207
公开日2004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24日
发明者林成年 申请人:住友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