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带有微孔的隐形眼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隐形眼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带有微孔的隐形眼镜。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人们相信,长时间佩带隐形眼镜会对角膜造成负面影响,会导致角膜并发症(由于收集在隐形眼镜与眼睛界面间的代谢废物及碎屑沉积造成的)。
角膜是具有新陈代谢功能的活组织。代谢产生的废物,例如蛋白质、乳酸、二氧化碳和水等,由于长时间佩带隐形眼镜会导致角膜缺氧,并且会导致代谢废物及从眼睛中排出的其它物质沉积在隐形眼镜与眼睛界面间使眼睛受到损害(例如角膜肿胀、发炎及其它伤害)。
为了解决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导致的缺氧问题,人们开发了高透氧性的亲水性隐形眼镜,也称为水凝胶隐形眼镜。长时间佩戴亲水性隐形眼镜时角膜肿胀的程度较低。
为了解决代谢产生的废物及碎屑在隐形眼镜与眼睛界面间沉积的问题,人们开发了例如美国专利US2,989,894一种隐形眼镜具有在隐形眼镜内表面上五个等间隔的螺线倾斜的导管,螺线倾斜被认为能够使隐形眼镜根据倾斜方向延顺时针方向或逆时针方向转动。
美国专利US5,166,710一种隐形眼镜具有角膜区域,在佩戴者眨眼时能使隐形眼镜转动,在隐形眼镜上的扁平区域产生“透平效应”可使眼泪膜沿着眼睛表面被输送。方案还描述了隐形眼镜体后表面内凹陷部分为沟槽状或锯齿状及“薄波状曲面通道”。
美国专利US60,221,575(中国01816507.9)一种隐形眼镜在其后表面具有径向延伸的微通道,以促进眼睛外露表面与被隐形眼镜覆盖表面间的有效眼泪交换。
专利所提及的文献全部内容在这里仅作为参考。
尽管现今已开发出比较舒适的、安全的长时间佩戴的隐形眼镜,但还需要一种进一步改进的隐形眼镜,例如能够在隐形眼镜内、外表面上及整个眼睛表面区域上进一步促进液体或眼泪的循环交换,并且能够进一步促进被隐形眼镜覆盖的眼睛表面的更有效氧供给的隐形眼镜。
发明内容
现今已发现,在隐形眼镜体内、外表面及整个眼睛表面上的液体或眼泪及眼泪膜快速有效的循环交换,能够加强眼睛表面的氧供给,并且能加强眼睛代谢废物及碎屑的排出以避免代谢废物及碎屑在隐形眼镜内表面与眼睛表面间的沉积。代谢废物及碎屑的去除及眼泪和眼泪膜有效的循环能加强眼睛表面的氧供给,加强眼睛健康,减小对角膜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安全、舒适的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本发明所涉及的加强氧供给、加强液体或眼泪及眼泪膜的循环、加强代谢物及碎屑去除效果的隐形眼镜特别适用于高透氧性及亲水性隐形眼镜,例如以亲水性聚合物材料、硅酮水凝胶材料等制成的隐形眼镜。这里所涉及的在眼睛表面以及在隐形眼镜体内、外表面上的液体或眼泪及眼泪膜能够快速有效的循环交换,并且能够快速有效的加强眼睛代谢废物及碎屑去除的隐形眼镜对眼睛健康能够产生积极的效果。根据本发明构成的隐形眼镜能够提供特别有效的眼睛被隐形眼镜覆盖的表面(隐形眼镜体内表面)与隐形眼镜体外表面及未被隐形眼镜覆盖眼睛表面间连续的液体或眼泪的循环交换,其与常规隐形眼镜相比能够对眼睛健康产生更加积极的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带有微孔的隐形眼镜,能够通过有效的在眼睛表面以及在隐形眼镜体内、外表面上的液体或眼泪及眼泪膜快速有效的循环交换,去除眼睛代谢废物及碎屑,加强眼睛表面及角膜的氧供给;在对佩戴者视觉不产生较大负面影响的情况下有助于佩戴者的舒适度,并促进眼睛健康。
本发明所涉及的带有微孔的隐形眼镜,包括隐形眼镜体、隐形眼镜体外表面、隐形眼镜体内表面(即,面对眼睛的表面)、光学区域(视力矫正区)、外围部分和限定在贯穿于隐形眼镜体外表面与内表面间的多个微孔。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不影响隐形眼镜体光学区域功能的情况下多个微孔限定在贯穿于隐形眼镜体的内表面与外表面间(相当于在隐形眼镜体上穿无数个小孔)。本发明所述的带有微孔的隐形眼镜具有高度的透水性及透气性特别适合作为长时间佩戴的隐形眼镜。本发明所涉及的带有微孔的隐形眼镜与不带有孔的隐形眼镜相比能够安全及舒适的佩戴较长时间。
本发明所涉及的带有微孔的隐形眼镜体上具有数量较多的微孔,大多数微孔布置在隐形眼镜体的外围部分(非光学区域),也有部分微孔布置在隐形眼镜体光学区域上,在光学区域上微孔的结构及布置不会对光学区域及视力矫正产生不良影响。本发明所涉及的带有微孔的隐形眼镜与不带有微孔的相似或相同的隐形眼镜相比具有相同的视力质量。
本发明所涉及的带有微孔的隐形眼镜,是具有穿过隐形眼镜体内、外表面间的多个微孔,微孔由隐形眼镜体中心区域(光学区域)向外围部分成放射状分布,微孔间距基本上是等距离的;微孔起到连接隐形眼镜体内、外表面的作用,微孔基本上以不妨碍光学区域功能的情况下在隐形眼镜体内、外表面间布置均匀且密度适合于在隐形眼镜体内表面与眼睛间能够形成连续的液体膜或眼泪膜,并且在隐形眼镜体外表面上形成连续的液体膜或眼泪膜;通过眼睛的眨动促使隐形眼镜体内表面的液体或眼泪通过微孔向隐形眼镜体外表面连续流动,并且通过眼睛的眨动促进隐形眼镜与眼睛之间的液体或眼泪与隐形眼镜体外表面及未被隐形眼镜覆盖眼睛表面间形成连续的液体或眼泪及眼泪膜的循环流动及交换。
微孔由理论上在隐形眼镜的光学区域成放射状延伸到隐形眼镜的外围部分及周边,每个微孔孔径在10微米至800微米范围内,并且微孔在隐形眼镜体上基本布置均匀且适合于在隐形眼镜体内、外表面能够形成连续的液体膜及眼泪膜,微孔的数量取决于孔径的大小(即,孔径大数量少,孔径小数量多),孔径的大小以基本上不影响光学区域功能为准,微孔的密度取决于孔径的大小(即,孔径大密度小,孔径小密度大)以及能够在隐形眼镜体内、外表面上形成连续的液体膜或眼泪膜。
微孔在隐形眼镜体光学区域上由于视力矫正的需要孔径应较小(孔径大小不影响视力矫正功能),并且密度均匀适中;在隐形眼镜体外围部分及周边微孔孔径可适当增大,在同一隐形眼镜体上且同一区域(光学区域或外围部分)的微孔孔径相同。在隐形眼镜体外围部分及周边微孔孔径也可由中心向周边成放射状逐渐增大,在同一隐形眼镜体上且同一区域(外围部分)的微孔孔径可不同(孔径在10微米至800微米范围内逐渐增大)。在隐形眼镜体上隐形眼镜与眼睛之间的液体膜或眼泪膜与隐形眼镜体外表面及未被隐形眼镜覆盖眼睛表面间的液体膜或眼泪膜随微孔孔径的增大且循环流动性越强,微孔孔径越大液体或眼泪的循环交换速度越快。
微孔在隐形眼镜体上的数量越多、孔径越大,其隐形眼镜体的透水性及透氧性越强,且能够加强眼睛表面的氧供给、加强眼睛代谢废物及碎屑的排出以避免代谢废物及碎屑在隐形眼镜内表面与眼睛表面间的沉积、加强眼睛健康,减小佩戴隐形眼镜对角膜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安全、舒适的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
本发明所述隐形眼镜体上的多个微孔的形状不只限于圆形孔,也可为多边形孔(例,六边型孔、八边型孔),或者也可为锥形孔,锥孔在隐形眼镜体内表面孔径小,外表面孔径大,并且锥孔的孔径在10微米至800微米范围内,且具有一定开度,孔径及开度大小以不影响隐形眼镜体光学区域功能为准。可利用常规的和公知的任何制造技术或工艺及组合来制造隐形眼镜上的微孔。例如在制造设有微孔的隐形眼镜具有的可能性例如模制、微机加工、蚀刻、激光、化学等技术;例如利用激光技术直接将微孔设置在隐形眼镜上;
这里所述特征及组合都包括在本发明范围内。
本发明所涉及的带有微孔的隐形眼镜,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不影响隐形眼镜体光学区域功能的情况下多个微孔限定在贯穿于隐形眼镜体的内表面与外表面间(相当于在隐形眼镜体上穿无数个小孔),微孔与微孔间在其隐形眼镜体内表面上具有通道相连构成网状。本发明所述的带有微孔及网状通道的隐形眼镜具有高度的透水性及透气性特别适合作为长时间佩戴的隐形眼镜。本发明所涉及的带有微孔及网状通道的隐形眼镜与不带有孔及网状通道的隐形眼镜相比能够安全及舒适的佩戴较长时间。
本发明所涉及的带有微孔及网状通道的隐形眼镜体上具有数量较多的微孔及网状通道,大多数微孔及网状通道布置在隐形眼镜体的外围部分(非光学区域),也有部分微孔及网状通道布置在隐形眼镜体光学区域上,在光学区域上微孔及网状通道的结构及布置不会对光学区域及视力矫正产生不良影响。本发明所涉及的带有微孔及网状通道的隐形眼镜与不带有微孔及网状通道的相似或相同的隐形眼镜相比具有相同的视力质量。
本发明所涉及的带有微孔及网状通道的隐形眼镜,是具有穿过隐形眼镜体内、外表面间的多个微孔及在隐形眼镜体内表面上具有连接微孔的通道,微孔由隐形眼镜体中心区域(光学区域)向外围部分成放射状分布,孔与孔间的通道成网状分布。微孔间距基本上是等距离的,微孔起到连接隐形眼镜体内、外表面的作用;通道起到连接微孔的作用。微孔基本上以不妨碍光学区域功能的情况下在隐形眼镜体内、外表面间布置均匀且密度适中,微孔间通道在隐形眼镜体内表面布置成网状,微孔和通道的布置适合于在隐形眼镜体内表面与眼睛间能够形成连续的液体膜或眼泪膜,并且在隐形眼镜体外表面上形成连续的液体膜或眼泪膜;通过眼睛的眨动促使隐形眼镜体内表面的液体或眼泪通过微孔向隐形眼镜体外表面连续流动,并且通过眼睛的眨动促进隐形眼镜与眼睛之间的液体或眼泪与隐形眼镜体外表面及未被隐形眼镜覆盖眼睛表面间形成连续的液体膜或眼泪膜的循环流动及交换,网状通道具有辅助微孔的作用,进一步促进液体或眼泪的循环交换。
微孔由理论上在隐形眼镜的光学区域成放射状布置延伸到隐形眼镜的外围部分及周边,每个微孔孔径在10微米至800微米范围内,微孔间通道的宽度在6微米至800微米间,且通道宽度占微孔孔径的60%至100%范围内,通道深度占通道宽度的20%至100%范围内;并且在不影响光学区域功能的情况下微孔及网状通道在隐形眼镜体上基本布置均匀且适合于在隐形眼镜体内、外表面能够形成连续的液体膜或眼泪膜,微孔的数量取决于孔径的大小(即,孔径大数量少,孔径小数量多),微孔的密度取决于孔径的大小(即,孔径大密度小,孔径小密度大)以及能够在隐形眼镜体内、外表面上形成连续的液体膜或眼泪膜,孔径的大小以基本上不影响光学区域功能为准,通道的宽度及密度取决于孔径的大小及密度,通道深度与通道宽度相应,通道深度占通道宽度的20%至100%范围内,并且不超过隐形眼镜体厚度的80%范围内,通道深度及宽度以基本上以不妨碍光学区域功能为准。
微孔在隐形眼镜体光学区域上由于视力矫正的需要孔径应较小(孔径大小以不影响视力矫正功能为准),并且密度均匀适中,孔间通道与孔径相应,通道宽度占孔径的60%至100%范围内(通道宽度以在隐形眼镜体内表面开口孔径为准),且布置成网状;在隐形眼镜体外围部分及周边微孔孔径可适当增大,通道宽度与孔径相应。在同一隐形眼镜体上且同一区域(光学区域或外围部分)的微孔孔径相同,并且在同一隐形眼镜体上且同一区域(光学区域或外围部分)的通道宽度相同。在隐形眼镜体外围部分及周边微孔孔径也可由中心向周边成放射状逐渐增大,在同一隐形眼镜体上的外围部分(非光学区域)的微孔孔径可不同(孔径在10微米至800微米范围内逐渐增大);孔间通道宽度随孔径的放射状增大也成放射状逐渐增大,并且在连接两个不同孔径间的通道具有一定的放射角度及通道两端宽度与各自两端孔径大小的比值相同(例,连接100微米孔径与200微米孔径的通道,如通道宽度占孔径大小的80%,100微米孔径处通道宽度为80微米、200微米孔径处通道宽度为160微米,孔间通道具有一定的放射角度)。例如,在同一隐形眼镜体上当设置于隐形眼镜体光学区域上的微孔孔径小于设置于隐形眼镜体外围部分上的微孔孔径时,微孔与微孔间的通道宽度与各自区域微孔孔径相应,隐形眼镜体光学区域上的微孔与隐形眼镜体外围部分上的微孔间连接的通道宽度以隐形眼镜体光学区域上的通道宽度同一或具有一定角度。在隐形眼镜体上隐形眼镜与眼睛之间的液体膜或眼泪膜与隐形眼镜体外表面及未被隐形眼镜覆盖眼睛表面间的液体膜或眼泪膜随微孔孔径的增大且循环流动性越强,微孔孔径越大液体或眼泪的循环交换速度越快(通道具有辅助液体或眼泪更好的循环交换作用)。
微孔及通道在隐形眼镜体上的数量越多、孔径越大、通道越宽(微孔和通道的大小及宽度以基本上不影响隐形眼镜光学区域功能为准),其隐形眼镜体的透水性及透氧性越强,且能够加强眼睛表面的氧供给、加强眼睛代谢废物及碎屑的排出以避免代谢废物及碎屑在隐形眼镜内表面与眼睛表面间的沉积、加强眼睛健康,减小佩戴隐形眼镜对角膜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安全、舒适的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
本发明所述隐形眼镜体上的多个微孔的形状不只限于圆形孔,也可为多边形孔(例,六边型孔、八边型孔),或者也可为锥形孔,锥孔在隐形眼镜体内表面孔径小,外表面孔径大,并且锥孔的孔径在10微米至800微米范围内,且具有一定开度,孔径及开度大小以不影响隐形眼镜体光学区域功能为准。隐形眼镜体内表面上的微孔间通道宽度以隐形眼镜体内表面锥孔孔径的大小为准。可利用常规的和公知的任何制造技术或工艺及组合来制造隐形眼镜上的微孔及孔间通道。例如在制造本发明所述的带有微孔的隐形眼镜具有的可能性例如模制、微机加工、蚀刻、激光、化学等技术;例如利用激光技术直接将微孔及孔间通道设置在隐形眼镜上;这里所述特征及组合都包括在本发明范围内。
以下描述、示例及权利要求中说明了本发明,特别是结合附图进行描述说明,其类似部分及结构用类似附图示意说明。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带有微孔的隐形眼镜的平面图,其微孔设置于隐形眼镜体的外围部分。
图2是本发明所涉及的带有微孔的隐形眼镜的平面图,其在隐形眼镜体的光学区域设置有少量微孔。
图3是本发明涉及的隐形眼镜体的截面图,其中包括圆形孔及锥形孔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涉及的隐形眼镜体的部分透视图,详细示出了在隐形眼镜体上的几个微孔。
图5是本发明涉及的隐形眼镜的平面图,其隐形眼镜体的外围部分上的微孔及在内表面上的孔间通道。
图6是本发明涉及的隐形眼镜的平面图,其隐形眼镜体的光学区域设置有少量微孔及在内表面上的孔间通道。
图7是本发明涉及的隐形眼镜体的截面图,其中包括圆柱形孔及孔间通道和圆锥形孔及内表面上的孔间通道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涉及的隐形眼镜体的部分透视图,详细示出了在隐形眼镜体上的几个微孔及内表面上的孔间通道。
参见图1中示出了本发明所述的隐形眼镜。所述隐形眼镜通常包括隐形眼镜体(1),隐形眼镜体外微部分(2),微孔(3),隐形眼镜体光学区域(4)。图中微孔贯穿于隐形眼镜体内、外表面间的外围部分(非光学区域),微孔由中心向外围放射状布置,并且孔径可逐渐增大,孔径为10微米至800微米间,且微孔在隐形眼镜体表面布置均匀、密度适中。微孔的尺寸适合于促进液体或眼泪在眼睛上的有效的循环交换以及在隐形眼镜与眼睛间形成均匀的液体膜或眼泪膜。
图2中示出了本发明所述的隐形眼镜,其隐形眼镜体光学区域(4)中布置有少量微孔(3),并且孔径较小、布置均匀、密度适中,以避免影响光学区域功能。
图3中示出了本发明所述的隐形眼镜体截面示意图,所述贯穿隐形眼镜体内、外表面间的多个微孔的形状不只限于圆形孔,也可为多边形孔,或者也可为锥形孔,锥孔在隐形眼镜体内表面孔径小,外表面孔径大,并且锥孔的孔径在10微米至800微米范围内,且具有一定开度,孔径及开度大小基本上不影响隐形眼镜体光学区域功能。锥孔在隐形眼镜体外表面孔径大于内表面孔径,用以避免液体或眼泪通过微孔循环交换过程中夹带的眼睛的代谢废物及碎屑在孔中的沉积。
图4中示出了本发明所述的隐形眼镜体的部分透视图,本发明所述微孔在隐形眼镜体表面布置均匀,并且密度适中。
图5中示出了本发明所述的隐形眼镜,包括隐形眼镜体(1),隐形眼镜体外微部分(2),微孔(3),微孔间通道(5),隐形眼镜体光学区域(4)。图中微孔贯穿于隐形眼镜体内、外表面间的外围部分(非光学区域),微孔由中心向外围放射状布置,并且孔径可逐渐增大,孔径为10微米至800微米间,且微孔在隐形眼镜体表面布置均匀、密度适中。微孔在隐形眼镜体内表面上具有网状通道相连接,通道的宽度在6微米至800微米间,且通道宽度占微孔孔径的60%至100%范围内,通道深度占通道宽度的20%至100%范围内,通道宽度可随微孔孔径的放射状增大而增大,并且具有一定的放射角度。微孔及通道的尺寸适合于促进液体或眼泪在眼睛上的有效的循环交换以及在隐形眼镜与眼睛间形成均匀的液体膜或眼泪膜。
图6中示出了本发明所述的隐形眼镜,其隐形眼镜体光学区域(4)中布置有少量微孔(3)及孔间通道(5),光学区域孔中径较小,并且孔间通道与孔径相应(通道宽度占孔径的60%至100%范围内,通道深度占通道宽度的20%至100%范围内),微孔及通道布置均匀、密度适中,以避免影响光学区域功能。当设置于隐形眼镜体光学区域上的微孔孔径小于设置于隐形眼镜体外围部分上的微孔孔径时,微孔与微孔间的通道宽度与各自区域微孔孔径相应,隐形眼镜体光学区域上的微孔与隐形眼镜体外围部分上的微孔间连接的通道宽度以隐形眼镜体光学区域上的通道宽度相应或具有一定角度。
图7中示出了本发明所述的隐形眼镜体截面示意图,所述贯穿隐形眼镜体内、外表面间的微孔(3)及孔间通道(5),其中包括圆形孔及孔间通道和锥形孔及孔间通道的截面示意图。
图8中示出了本发明所述的隐形眼镜体的部分透视图,本发明所述微孔(3)及孔间通道(5)在隐形眼镜体表面布置均匀,并且密度适中。
根据本发明所述,以不同视点观察,隐形眼镜体上的微孔最好具有最大孔径值,孔径最大宽度最好在10微米至200微米或200微米至800微米范围内;孔间通道宽度及深度最好也具有最大值,宽度及深度最好在6微米至200微米或200微米至800微米范围内。
图1和图5中所示了在隐形眼镜光学区域没有设置微孔及孔间通道,这减小了甚至基本消除了微孔及通道可能对隐形眼镜光学区域功能或视觉性能造成的不良影响。
本发明所述的隐形眼镜,可利用任何适合的制造技术或其组合制造本发明所涉及的隐形眼镜。许多制造技术或工艺是在本领域常规的或公知的,其中包括车削、激光加工、注射模制、铸造等以及其组合。
本发明所述的隐形眼镜为软性的或挠性的亲水性隐形眼镜或硅酮隐形眼镜等。所述隐形眼镜特别适合长期佩戴,例如连续佩戴24小时至两周或更长时间,或作为一次性隐形眼镜。适于制造所述隐形眼镜的材料包括本领域常规的或公知的适合眼部的隐形眼镜材料等及其组合。例如,常规的亲水性聚合物材料、水凝胶材料(甲基丙烯酸羟基材料、硅酮水凝胶材料、透气性材料等)。
本发明所述的隐形眼镜在不影响隐形眼镜光学区域功能或视觉性能的情况下能够在隐形眼镜与眼睛间提供均匀厚度的液体膜或眼泪膜,并且能够提供有效的液体或眼泪的循环交换。
本发明所述的隐形眼镜能够使在隐形眼镜与眼睛间的液体或眼泪与隐形眼镜体外表面及未被隐形眼镜覆盖眼睛表面间的液体或眼泪形成连续的循环交换,形成平滑的及均匀的液体或眼泪分配。液体或眼泪连续的穿过本发明所述的微孔,以提供有效的循环交换,将可能沉积在隐形眼镜与眼睛间的代谢废物及碎屑随着液体或眼泪的循环交换被排出。特别是,由于微孔孔径及通道的宽度和深度适中,因此眼睛的代谢废物及碎屑不会被收集在内。所述隐形眼镜能够安全及舒适的佩戴较长时间。
尽管已参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不仅限于此,并可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以各种形式实施。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眼睛上的带有微孔的隐形眼镜,所述隐形眼镜包括隐形眼镜体,所述隐形眼镜体具有外表面及内表面(即,面对眼睛的表面)、光学区域(视力矫正区)、外围部分;和限定在贯穿于隐形眼镜体外表面与内表面间的多个微孔,所述微孔的尺寸确定成并且其适于在基本上不妨碍光学区域功能的情况下促进眼睛被隐形眼镜覆盖的表面与隐形眼镜体外表面及未被隐形眼镜覆盖眼睛表面间连续的液体或眼泪的循环交换,并且促进隐形眼镜体内表面(眼睛被隐形眼镜覆盖的表面)与隐形眼镜体外表面间连续的液体或眼泪的循环交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多个微孔基本上是等距离放射状间隔开,基本上是密度均匀的布置于隐形眼镜体外表面与内表面间,微孔的数量及密度以不妨碍光学区域功能为标准,并且其尺寸确定并布置成以促使在隐形眼镜与眼睛之间形成连续的液体膜或眼泪膜,并且促进隐形眼镜与眼睛之间的液体或眼泪与隐形眼镜体外表面及未被隐形眼镜覆盖眼睛表面间连续的液体或眼泪的循环交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多个微孔设置于仅限定在隐形眼镜体外围部分中的微孔;在不影响隐形眼镜体光学区域功能的情况下至少部分设置于限定在光学区域中的微孔;光学区域中微孔的数量少于外围部分中微孔的数量,光学区域中微孔的孔径大小以基本上以不妨碍光学区域功能为准;微孔包括最大孔径在10微米至800微米范围内的微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多个微孔的孔径大小不必限定在一定数值范围内,并且孔径大小以基本上以不妨碍光学区域功能为准。
5.如权利要求1所述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多个微孔的形状不只限于圆形孔,也可为多边形孔(例,六边型孔、八边型孔),或者也可为锥形孔(例隐形眼镜体内表面孔径小,外表面孔径大),并且锥孔的孔径在10微米至800微米范围内,且具有一定开度,孔径及开度大小以不影响隐形眼镜体光学区域功能为准;多个微孔基本上是等距离放射状间隔开,微孔孔径由光学区域向外围部分是等距离放射状间隔开,并且孔径在10微米至800微米范围内可成放射状逐渐增大。
6.一种用于眼睛上的隐形眼镜,所述隐形眼镜包括隐形眼镜体,所述隐形眼镜体具有外表面及内表面(即,面对眼睛的表面)、光学区域(视力矫正区)、外围部分;限定在贯穿于隐形眼镜体外表面与内表面间的多个微孔;限定在隐形眼镜体内表面上连接微孔与微孔间的网状通道;限定在隐形眼镜体外围部分上的微孔与微孔间在其隐形眼镜体内表面具有网状通道相连接,并且延伸至隐形眼镜体外围部分边缘,是流体相通的;限定在隐形眼镜体光学区域上的微孔与微孔间在其隐形眼镜体内表面具有网状通道相连接,是流体相通的;限定在隐形眼镜体光学区域上的微孔与限定在隐形眼镜体外围部分上的微孔间在其隐形眼镜体内表面具有网状通道相连接,是流体相通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多个微孔与微孔间在其隐形眼镜体内表面具有网状通道相连接;在隐形眼镜体外围部分上的微孔与微孔间在其隐形眼镜体内表面具有网状通道相连接;在隐形眼镜体光学区域上的微孔与微孔间在其隐形眼镜体内表面具有网状通道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微孔与微孔间的通道宽度确定同一并且占微孔孔径的60%至100%范围内,并且通道宽度以在隐形眼镜体内表面开口孔径为准;微孔与微孔间的通道宽度在6微米至800微米范围内的通道;微孔与微孔间的通道深度占通道宽度的20%至100%范围内,通道深度在2微米至800微米范围内,并且不超过隐形眼镜体厚度的80%范围内,通道深度占隐形眼镜体厚度的20%至80%范围内,通道宽度及深度以基本上以不妨碍光学区域功能为准。
9.如权利要求6所述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在同一隐形眼镜体上设置于隐形眼镜体光学区域上的微孔孔径可略小于设置于隐形眼镜体外围部分上的微孔孔径,并且微孔与微孔间的通道宽度与各自区域(光学区域或外围部分)上的微孔孔径相应;隐形眼镜体光学区域上的微孔与隐形眼镜体外围部分上的微孔间连接的通道宽度以隐形眼镜体光学区域上的通道宽度同一或具有一定角度。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隐形眼镜其特征在于,多个微孔基本上是等距离放射状间隔开,并且其尺寸确定并布置成以促使在隐形眼镜与眼睛之间形成连续的液体膜或眼泪膜,并且促进隐形眼镜与眼睛之间的液体或眼泪与隐形眼镜体外表面间以及未被隐形眼镜覆盖的眼睛表面间连续的液体或眼泪的循环交换;多个微孔与微孔间在其隐形眼镜体内表面具有网状通道相连接,并且其尺寸确定成以促使多个微孔与微孔间在隐形眼镜与眼睛之间形成更有效连续的液体膜或眼泪膜,并且促进隐形眼镜与眼睛之间的液体或眼泪与隐形眼镜体外表面间以及未被隐形眼镜覆盖的眼睛表面间更有效连续的液体或眼泪的循环交换。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眼睛的带有微孔的隐形眼镜,该隐形眼镜包括隐形眼镜体(1)、外围部分(2)、光学区域(4)和限定在贯穿于隐形眼镜体外表面与内表面间的多个微孔(3)。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微孔的尺寸以适于在基本上不妨碍光学区域功能的情况下促进眼睛被隐形眼镜覆盖的表面与隐形眼镜体外表面及未被隐形眼镜覆盖眼睛表面间连续的液体或眼泪的循环交换,并且促进隐形眼镜体内、外表面间连续的液体或眼泪的循环交换。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所述微孔间在其隐形眼镜体内表面上具有网状通道,所述微孔及网状通道以基本上不妨碍光学区域功能的情况下,网状通道具有辅助微孔的作用,进一步促进液体或眼泪的循环交换。
文档编号G02C7/16GK1734314SQ20041005830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1日
发明者李冰 申请人: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