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幻影成像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利用二次反射成像原理的光学成像装置。
背景技术:
用电影光学特技和多媒体技术合成的幻影成像具有图像逼真、式样新颖和能够动态演示等诸多优点,因此自问世以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图1为基于一次成像原理的幻影成像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展台11的后方依次设置支架12和天片13,涂膜玻璃14固定于支架12上并且与水平面呈45°,作为成像源的显示器15安装在涂膜玻璃14的正下方并且显示屏朝上。上述成像装置的成像原理为,显示器15的图像经涂膜玻璃14反射向右边,与此同时,因此观众可以沿箭头A所示方向,透过安装在展台11上的视窗16看到天片13上的图像与显示器15的图像,其中天片13上的图像为实像而显示器15的图像为虚像。在这种一次反射成像方式中,镀膜玻璃14的放置位置决定了成像源必须朝向上方,因此一般都采用显示器作为虚像源。但是作为成象源的显示器屏幕不可能很大,从而导致成像图像的尺寸受到限制,另一方面,如果成像源局限于显示器,则效果不是很逼真,所有这些缺点使得这种幻影成像装置仅适用于展览应用而无法推广到舞台表演等场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幻影成像装置,它的虚像源并不局限于显示器而可以是真人、实物等,并且图像尺寸不受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幻影成像装置,包括平台;
镜面反射镜,其设置于平台前下方;与镜面反射镜平行的镀膜反射镜,其一边固定于平台而另一边固定于平台前上方。
比较好的是,在上述幻影成像装置中,所述镀膜反射镜由多块拼接在一起的镀膜反射玻璃组成,其厚度为8毫米。
比较好的是,在上述幻影成像装置中,所述镀膜反射玻璃横向放置。
与现有一次反射成像的幻影成像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二次成像方式使得虚像源的位置更为灵活,摆脱了必须使用显示器作为成像源的限制,因此突破了图像的尺寸限制,从而可以应用到舞台表演、展览等各种场合。
图1为采用一次成像原理实现幻影成像的示意图。
图2为按照本实用新型二次成像原理实现幻影成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借助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幻影成像装置。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幻影成像装置包括平台21、第一支架22、镜面反射镜23、第二支架24和镀膜反射镜25,其中,第一支架22和第二支架24分别设置于平台21的前下方和前上方,镜面反射镜23固定于第一支架22,镀膜反射镜25的一边固定于平台21而另一边固定于第二支架24,并且镜面反射镜23和镀膜反射镜25相互平行设置。假设反射镜23镜面法线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B°,反射镜25镜面法线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b°,由于两反射镜平行放置,因此夹角B°与b°相等。
参见图2,表演者26站立在平台21下方和镜面反射镜23的正前方,实景27(这里为树)设置在平台21上,表演者26的成像经镜面反射镜23反射至镀膜反射镜25,镀膜反射镜25一方面将来自镜面反射镜23的表演者26成像反射给观众,另一方面使实景27的成像透射过去,这样,位于镀膜反射镜25前方的观众28即可看到表演者26与实景27的合成图像。
在按照上述幻影成像方式合成的图像中,实景27为实像,表演者26为虚像,由于反射镜23和25采用上述位置配置关系,使得虚像源(这里为表演者26)水平放置,因此只要反射镜的尺寸足够大,虚像源都可以按照1∶1的比例与实像合成,从而突破了现有幻影成像方式对虚像图像尺寸的限制。
为了满足舞台演出的需要,必须使镀膜反射镜25的尺寸与舞台宽度相当,但是由于玻璃制造工业技术和设备的限制,往往无法制造出与舞台宽度相当的一整块镀膜玻璃,因此需要将多块镀膜玻璃拼接起来。如图2所示,构成镀膜反射镜25的镀膜玻璃斜向放置,其倾斜角度与镜面反射镜23相等。为了降低玻璃重心并且使重心与支点间的力臂较小,应该使镀膜玻璃横向放置,即较长的一边平行于水平面而较短的一边垂直于水平面。
此外,镀膜玻璃的厚度对于幻影合成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经过反复的试验,发明人发现8毫米厚的镀膜玻璃透明度高,透视性好,能把玻璃后的实景非常好的展现给观众,而产生的双影小到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比较好的是采用8毫米厚度的镀膜玻璃构成镀膜反射镜25。
权利要求1.一种幻影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平台;镜面反射镜,其设置于平台前下方;与镜面反射镜平行的镀膜反射镜,其一边固定于平台而另一边固定于平台前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幻影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反射镜由多块拼接在一起的镀膜反射玻璃组成,其厚度为8毫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幻影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镀膜反射玻璃横向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幻影成像装置,包括平台;镜面反射镜,其设置于平台前下方;与镜面反射镜平行的镀膜反射镜,其一边固定于平台而另一边固定于平台前上方。与现有一次反射成像的幻影成像方法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二次成像方式使得虚像源的位置更为灵活,摆脱了必须使用显示器作为成像源的限制,因此突破了图像的尺寸限制,从而可以应用到舞台表演、展览等各种场合。
文档编号G02B27/22GK2697677SQ20042002235
公开日2005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4年4月28日
发明者胡学增, 梁兆正, 许永顺, 张慧红 申请人:上海科技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