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显示面板及其信号传输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面显示技术,且特别涉及一种在液晶显示面板的玻 璃基板上直接配置的多个栅极驱动芯片间的电源走线与其信号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光电与半导体技术的演进,其亦带动了平面显示器的蓬勃发展,
而在诸多平面显示器中,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因具有高 空间利用效率、低消耗功率、无辐射以及低电磁干扰等优越特性,随即已 成为市场主流。
近年来,为了要能有效地控制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成本,已有部份面板 业者采用晶粒-玻璃接合制程(chip on glass, COG),而将多个栅极驱动芯片
(gate drive chip)直接配置在面板(panel)的玻璃基板(glass substrate) 上的一侧,藉此方式来降低液晶显示器的制作成本。
图1示出了习知多个栅极驱动芯片101a 101n直接配置在液晶显示面 板100的玻璃基板上的布局(layout)示意图。参照图1,每一个栅极驱动 芯片101a 101n都具有多个电源接收焊垫(亦即图1的黑方框),用以接收 控制板(control board)所产生的多组系统电压(例如栅极驱动开启电压
Vot、栅极驱动关闭电压V(3L以及逻辑操作电压VDDA等),并且受控于控制
板上的控制芯片(一般为时序控制器),藉以来依序开启显示单元103内的 每一条扫描线的像素。
一般而言,配置于液晶显示面板100的玻璃基板上的栅极驱动芯片 101a 101n的个数会伴随着液晶显示面板100的分辨率的增加而增加,且每 一组系统电压在栅极驱动芯片101a 101n间的走线皆为串联的形式。也亦 因如此,在液晶显示器开关机的瞬间,过大的涌入电流(inrush current)极 有可能会流进用以接收栅极驱动开启电压VGH的电源接收焊垫PGH,造成电 源接收焊垫PGH的烧毁。如此一来,不但会导致栅极驱动芯片101a~101n
7无法顺利开启显示单元103内的每一条扫描线的像素,且更会使得显示单 元103无法显示图像画面给使用者观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接配置有多个栅极驱动芯片在玻璃基板 上的显示面板,且每一个栅极驱动芯片的电源接收焊垫并不会受显示器在 开关机的瞬间所形成的过大涌入电流而烧毁。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直接配置在显示面板的玻璃基板上的多个栅极驱动 芯片间的信号传输方法,藉以来降低每一个栅极驱动芯片的电源接收焊垫 在显示器开关机瞬间发生烧毁的机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基板以及至少第一与第二驱动芯片。 所述第一与第二驱动芯片直接配置在基板上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驱动芯片 至少具有第一电源接收焊垫、第一与第二辅助焊垫以及第一辅助走线,而 所述第二驱动芯片至少具有第二电源接收焊垫。其中,所述第一电源接收 焊垫与所述第一辅助焊垫用以各自同时接收系统电压,且所述第一辅助焊 垫还会通过所述第一辅助走线而与所述第二辅助焊垫连接在一起,以将所 述系统电压从所述第二辅助焊垫传输至所述第二电源接收焊垫。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驱动芯
片,且其至少具有第三电源接收焊垫。基此,所述第一驱动芯片还具有第 三与第四辅助焊垫以及第二辅助走线,而所述第二驱动芯片还具有第五与
第六辅助焊垫以及第三辅助走线。其中,所述第三辅助焊垫用以接收所述 系统电压,且所述第三辅助焊垫会通过所述第二辅助走线而与所述第四辅 助焊垫连接在一起,以将所述系统电压传输至所述第五辅助焊垫。另外, 所述第五辅助焊垫还会通过所述第三辅助走线而与所述第六辅助焊垫电性 连接在一起,以将所述系统电压传输至所述第三电源接收焊垫。
本发明亦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基板、至少第一与第二驱动芯片 及第一走线。所述第一与第二驱动芯片直接配置在基板上的一侧,且所述 第一驱动芯片至少具有第一电源接收焊垫及第一辅助焊垫,而所述第二驱 动芯片至少具有第二电源接收焊垫。所述第一走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其 中,所述第一电源接收焊垫与所述第一辅助焊垫用以各自同时接收系统电压,且所述第一辅助焊垫还会通过所述第一走线而与所述第二电源接收焊 垫电性连接,以将所述系统电压传输至所述第二电源接收焊垫。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驱动芯 片及第二走线,且所述第三驱动芯片至少具有第三电源接收焊垫。基此, 所述第一驱动芯片还具有第二辅助焊垫。所述第二走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 其中,所述第二辅助焊垫用以接收所述系统电压,且所述第二辅助焊垫会 通过所述第二走线而与所述第三电源接收焊垫连接在一起,以将所述系统 电压传输至所述第三电源接收焊垫。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适于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以及至少第一与第二驱动芯片,所述第一与所述第二驱动芯片直接配 置在所述基板上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驱动芯片至少具有第一电源接收焊垫 和第一辅助焊垫,而所述第二驱动芯片至少具有第二电源接收焊垫,所述 信号传输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同时提供系统电压至所述第一电源接 收焊垫与所述第一辅助焊垫。接着,将所述系统电压从所述第一辅助焊垫 传输至所述第二电源接收焊垫。
本发明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最主要就是利用每一个栅极驱动芯片内
部多余的辅助焊垫(auxiliary bonding pad)与辅助走线(auxiliary trace)来 传输栅极驱动开启电压(VGH)、栅极驱动关闭电压(VGL)以及逻辑操作电 压(VDDA)至少其中之一或其三者间的组合,藉以致使这些系统电压的任 一在各栅极驱动芯片间的走线呈现为并联的形式。如此一来,在液晶显示 器开关机的瞬间,过大的涌入电流也不会造成栅极驱动芯片的任一电源接 收焊垫发生烧毁的情况。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几个实施例, 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示出了习知多个栅极驱动芯片直接配置在面板的玻璃基板上的布 局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3A示出了图2的栅极驱动芯片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玻璃基板上的布局放大示意图。
图3B示出了图2的栅极驱动芯片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玻璃基板上的 另一布局放大示意图。
图3C示出了图2的栅极驱动芯片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玻璃基板上的 再一布局放大示意图。
图4A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4B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 201:液晶显示面板
101a 101n、 201a 201c:栅极驱动芯片
103、 201d:显示单元
VGH:栅极驱动开启电压
Vgl:栅极驱动关闭电压
vDDA:逻辑操作电压
Vcom:共享电压 200:液晶显示器 203:控制板
203a:电源供应单元
203b:时序控制器 205:柔性印刷电路板
205a:源极驱动器 207:背光模块
Pgh广Pgh3、 Pgl广Pgl6、 Pdda广Pdda6:电源接收焊垫 BT1、 BT2、 GT1、 GT2、 GT3:基板上的走线
CL:导电元件
DP1 DP6:辅助焊垫 DT1 DT3:辅助走线
S50K S502、 S510、 S511: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各
步骤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主要是为了要能有效地抑制直接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玻璃基 板上的任一栅极驱动芯片所具有的电源接收焊垫在液晶显示器开关机的瞬 间所造成烧毁的可能性,而以下内容将针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与所欲达成 的功效做一详加描述,藉以提供给本发明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参详。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液晶显示器200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参 照图2,液晶显示器(LCD) 200包括液晶显示面板(LCDpanel) 201、控 制板(control board)203、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 FPC) 205,以及用以提供背光源给液晶显示面板201使用的背光模块(backlight module) 207。
在本实施例中,液晶显示面板201包括多个栅极驱动芯片(本实施例 先以3个为例来做说明,但并不限制于此,且此个数会依据液晶显示面板 201的分辨率以及单一栅极驱动芯片的信道数来决定)201a 201c与显示单 元201d。其中,栅极驱动芯片201a 201c会通过晶粒-玻璃接合制程(chip on glass, COG)而直接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201的玻璃基板(glass substrate) 上的一侧。显示单元201d内会具有多条扫描线(scanlines,未示出)与数 据线(datalines,未示出),且该些扫描线和数据线彼此交错定义出多个像素 (pixels )。
控制板203至少包括电源供应单元203a与时序控制器(T-con) 203b。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板203会透过晶粒-胶巻接合制程(chip on film, COF) 所制作的柔性印刷电路板205而与液晶显示面板201耦接在一起,且此柔 性印刷电路板205上还配置有源极驱动器(source driver) 205a。
一般而言,时序控制器203b会透过柔性印刷电路板205来控制栅极驱 动芯片201a 201c与源极驱动器205a的操作,藉以再搭配背光模块207而 致使显示单元201d显示图像画面给使用者观看。然而,该等显示的技术并 非本发明的重点,且此等技术又属本发明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所熟识,故 在此并不再加以赘述之,而以下内容将针对本发明所欲阐述的技术重点来 做一详细描述。
电源供应单元203a用以提供液晶显示面板201所需的多组系统电压(system voltages),例如共享电压VcoM、栅极驱动开启电压VcH、栅极 驱动关闭电压V(3l,以及逻辑操作电压VDDA,且每一组系统电压VC0M、 VGH、 Vcl、 vdda皆会透过柔性印刷电路板205而传导至液晶显示面板201中。
由先前技术所揭示的内容可知,习知每一组系统电压在各栅极驱动芯 片间的走线皆为串联的形式。也亦因如此,在液晶显示器开关机的瞬间, 过大的涌入电流极有可能会流进各电源接收焊垫,尤其是用以接收栅极驱 动开启电压(VCH)的电源接收焊垫,因栅极驱动开启电压通常远太于其它 电源接收焊垫的接收电压,故过大的涌入电流将造成其烧毁,如此一来将 会导致栅极驱动芯片无法顺利开启显示单元201d内的每一条扫描线对应的 像素。
于此,为了要能有效地解决先前技术所述及的缺点,图3A示出了图2 的栅极驱动芯片201a 201c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01的玻璃基板上的布局 放大示意图。合并参照图2及图3,栅极驱动芯片201a至少具有电源接收 焊垫PGHi、 Pgli、 Pgl2、 Pddai、 Pdda2,辅助焊垫(auxiliary bonding pad) DP1 DP4,以及辅助走线(auxiliary trace) DT1、 DT2。栅极驱动芯片201b
至少具有电源接收焊垫PGH2、 Pgu、 Pg"、 Pdda3、 Pddm,辅助焊垫DP5、 DP6,以及辅助走线DT3。栅极驱动芯片201c至少具有电源接收悍垫PGH3、
P(3l5、 PGL6、 PDDA5、 pdda6。此处所谓辅助焊垫,通常指驱动芯片在一般操
作下不会使用来传输信号的焊垫,在有些情况下,驱动芯片上可能不会设 置辅助焊垫,而设置辅助焊垫的目的之一通常是预留给特殊操作或特定用 途之用,例如,本发明即利用辅助焊垫的设置,来解决大量电流涌入以致
电源接收焊垫可能烧毁的问题;有时辅助焊垫也可称作空置焊垫(dummy bonding pad),辅助焊垫的数量和其布局方式可视实际需要而要求驱动芯片 供应产商加以设计。
在此先值得一提的是,基于液晶显示面板101的制程因素的考虑,每 一个栅极驱动芯片201a 201c的结构应当相同,但在图3中仅会示出与本 发明相关的电源接收焊垫、辅助焊垫,以及辅助走线来做说明如下。
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接收焊垫PGU用以接收栅极驱动关闭电压VGL,
且在栅极驱动芯片201a 201c间的走线是以串联的形式而连接至电源接收 焊垫Pql6,亦即栅极驱动关闭电压Va于各栅极驱动芯片201a 201c间的
12走线为串联的形式。相似地,电源接收焊垫PDDA1用以接收逻辑操作电压
VDDA,且在栅极驱动芯片201a 201c间的走线亦以串联的形式而连接至电 源接收焊垫PDDA6,亦即逻辑操作电压VDDA于各栅极驱动芯片201a 201c 间的走线亦为串联的形式。
电源接收焊垫Pern与辅助焊垫DP1、 DP3用以各别同时接收栅极驱动 开启电压VGH,且辅助焊垫DPI会透过辅助走线DT1而与辅助焊垫DP2 连接在一起,并透过玻璃基板上的走线GT1将栅极驱动开启电压VcH传输 至电源接收焊垫PcH2。另外,辅助焊垫DP3亦会透过辅助走线DT2而与辅 助焊垫DP4连接在一起,并透过玻璃基板上的走线GT2将栅极驱动开启电 压VcH传输至辅助焊垫DP5。再者,辅助焊垫DP5亦会通过辅助走线DT3 而与辅助焊垫DP6连接在一起,并透过玻璃基板上的走线GT3将栅极驱动 开启电压VGH传输至电源接收焊垫PoH3。其中,辅助走线DT1及DT2是以 栅极驱动芯片201a的内部走线为例,而辅助走线DT3是以栅极驱动芯片 201b的内部走线为例。
由于习知在液晶显示器开关机的瞬间,用以接收栅极驱动开启电压 (VGH)的各电源接收焊垫是最会发生烧毁的地方,其中尤以第一颗栅极芯 片(如栅极驱动芯片201a)中之用以接收栅极驱动开启电压的电源接收焊垫, 最为容易烧毁,所以本实施例的栅极驱动开启电压Vcm于各栅极驱动芯片 201a 201c间的走线改为如并联排列的布局形式,亦即栅极驱动开启电压 VGH在传输至驱动芯片201a时将同时分流至电源接收焊垫PGH1、辅助焊垫 DP1和辅助焊垫DP3。也亦因如此,在液晶显示器100开关机的瞬间,电 源接收焊垫PGH,所实际感受到的涌入电流(inrush current)的强度会降为先
前技术图1所揭示的电源接收焊垫PGH的三分之1倍左右,而且每一电源接
收焊垫Pgh广Pgh3在液晶显示器100开关机的瞬间所感受到的涌入电流的强 度亦会接近相同。如此一来,本实施例将会大大地降低电源接收焊垫
PGH广PGH3在液晶显示器100开关机的瞬间所造成烧毁的可能性/机率。
此外,依据栅极驱动芯片201a 201c间的布局结构,可再提出另一布 局方式,图3B为图2的栅极驱动芯片201a 201c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01 的玻璃基板上的另一布局放大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电源接收焊垫POT1、 辅助焊垫DPI及DP3,通过导电元件CL(例如导电线)彼此电性耦合连接,其中,导电元件CL可以是玻璃基板上的走线,并可通过异方向性导电胶 (ACF)或其它方式与电源接收焊垫PGw、辅助焊垫DP1及DP3电性耦接。
藉此,栅极驱动开启电压V(3h将可同时传送到电源接收焊垫PGH1与辅助焊
垫DP1、 DP3,使得栅极驱动开启电压VGH不会同时只集中于电源接收焊垫 PCH1,进而降低涌入电流的效应。
除此之外,空置焊垫DPI及DP3并不一定要经由驱动芯片201a内部 的辅助走线DT1及DT2来传递栅极驱动开启电压Vgh,图3C示出了图2 的栅极驱动芯片201a 201c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101的玻璃基板上的再一 布局放大示意图。参照图3A与图3C,其最大的不同之处为本实施例中完 全藉由玻璃基板上的走线BT1与BT2而不需通过驱动芯片内部的辅助走线 来传递栅极驱动开启电压VGH。在本实施例中,辅助焊垫DPI及DP3是分 别经由玻璃基板上的走线BT1及BT2连接电源接收焊垫PGm及PGH3。电源 接收焊垫Pc^与辅助焊垫DP1、 DP3用以分别同时接收栅极驱动开启电压 VGH,优选地,在另一实施例中,电源接收焊垫PcH,与辅助焊垫DPl、 DP3 可通过如图3B的导电元件CL(例如玻璃基板上的导电线)的设计,使彼此电 性连接,以分别同时接收栅极驱动开启电压VCH。本实施例中辅助焊垫DP1 藉由走线BT1连接电源接收焊垫PCH2,用以将栅极驱动开启电压VGH传输 至电源接收焊垫PGH2。而辅助焊垫DP3藉由走线BT2连接电源接收焊垫 PGH3,用以将栅极驱动开启电压VGH传输至电源接收焊垫Pgh3。藉此同样 可使栅极驱动开启电压VGH在各栅极驱动芯片201a 201c间的走线呈现为 并联的形式。在图3C实施例中,由于栅极驱动开启电压VGH藉由玻璃基板 上的走线BT1与BT2传输,故相较于图3A的实施例省略辅助焊垫DP2、 DP4、 DP5禾HDP6的设计,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辅助焊垫DP2、 DP4、 DP5和DP6亦可予以保留,如此一来驱动芯片上下两侧的焊垫数将较为对 称,使得驱动芯片黏着于玻璃基板时,其压着应力较能均匀分布;或使驱 动芯片在制程上较为容易制作。
然而,依据本发明的精神,并不限至于上述诸实施例的实施方式,亦 即栅极驱动开启电压VGH在各栅极驱动芯片201a 201c间的走线会呈现
为并联的形式,而栅极驱动关闭电压VcjL与逻辑操作电压VDDA在各栅极驱
动芯片201a 201c间的走线会呈现为串联的形式。在本发明的其它实施例中,使用者可依实际设需求来决定栅极驱动开启电压vCH、栅极驱动关闭
电压VcL与逻辑操作电压Vdda送三者各自在各栅极驱动芯片201a 201c间 的走线是否要呈现为并联的形式,而该等变形的实施方式也属本发明所欲 保护的范畴之一。
至此,依据上述诸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可知,其主要是利用每一个栅 极驱动芯片内部多余的辅助焊垫、辅助走线以及驱动芯片间的玻璃上的走 线(或仅利用玻璃基板上的走线而不使用辅助走线)来传输栅极驱动开启电 压(VGH)、栅极驱动关闭电压(VGL)以及逻辑操作电压(VDDA)至少其中 之一或其三者间的组合,藉以使这些系统电压的任一在所有栅极驱动芯片 间的走线呈现为并联的形式。换言之,本发明的设计概念是针对任一具有 较大电流的系统电压在进入第一颗驱动芯片时通过多个辅助焊垫、多条辅 助走线以及驱动芯片间的玻璃上的走线(或仅利用玻璃基板上的走线而不使 用辅助走线)的布局进行分流动作,藉以减轻该系统电压瞬间集中于单一个 接收垫的涌入电流效应(inrush current effect),降低接收焊垫烧毁的机会。因 此,只要是依据这样的概念来达到抑制直接配置在液晶显示面板的玻璃基 板上的任一栅极驱动芯片的电源接收焊垫在液晶显示器开关机的瞬间所造 成烧毁的可能性/机率的实施方案就属本发明所欲保护的范畴。
再者,依据上述图3A与图3C的实施例所揭示的内容,以下将汇整出 本发明信号传输方法给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参详。图4A示出了本发明一 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4A,本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方法适 于显示面板(例如为液晶显示面板)。此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至少第一与 第二驱动芯片,且所述第一与第二驱动芯片直接配置在基板上的一侧,且 优选地,所述第一与第二驱动芯片藉由异方向性导电胶(ACF)与非导电胶 (NCF)与所述基板黏着接合。另外,所述第一驱动芯片至少具有第一电源接 收焊垫、第一辅助焊垫以及第一辅助走线,而所述第二驱动芯片至少具有 第二电源接收焊垫。
基此,本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如步骤S501所 述,同时提供系统电压至所述第一电源接收焊垫与第一辅助焊垫。接着, 如步骤S502所述,将该系统电压从该第一电源接收焊垫传输至该第二电源 接收焊垫,其中该系统电压藉由该第一辅助走线以从该第一辅助焊垫传输
15至该第二辅助焊垫,并藉由第一与第二驱动芯片间的玻璃走线连接所述第 二辅助焊垫与第二电源接收焊垫,以使所述系统电压传输至所述第二电源 接收焊垫。
此外,当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驱动芯片,且其至少具有第三电源 接收悍垫时,所述第一驱动芯片还具有第三与第四辅助焊垫以及第二辅助 走线,而所述第二驱动芯片还具有第五与第六辅助焊垫以及第三辅助走线, 以至于本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方法还包括在提供所述系统电压至所述第一电 源接收焊垫与第一辅助焊垫时,同时提供所述系统电压至所述第三辅助焊
垫;接着,将所述系统电压从第三辅助焊垫传输至第三电源接收焊垫,其 中系统电压的传输路径依序由第三辅助焊垫、第二辅助走线、第四辅助焊 垫、第五辅助焊垫和第三辅助走线传输至第六辅助焊垫,并藉由第二与第 三驱动芯片间的玻璃走线连接所述第六辅助焊垫与第三电源接收焊垫,使 得所述系统电压最后传输至所述第三电源接收焊垫。
图4B示出了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4B, 本实施例的另一信号传输方法适于另一显示面板(亦例如为液晶显示面 板)。此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至少第一与第二驱动芯片,且所述第一与第 二驱动芯片直接配置在基板上的一侧。另外,所述第一驱动芯片至少具有 第一电源接收焊垫及第一辅助焊垫,而所述第二驱动芯片至少具有第二电 源接收焊垫。
承上述,本实施例的另一信号传输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如步骤 S510所述,同时提供系统电压至所述第一电源接收焊垫与第一辅助焊垫。 接着,如步骤S511所述,将所述系统电压从第一辅助焊垫传输至第二电源 接收焊垫,其中所述系统电压通过基板上的走线以从该第一辅助焊垫传输 至该第二电源接收焊垫。
此外,当所述另一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驱动芯片,且其至少具有第三 电源接收焊垫时,所述第一驱动芯片还具有第三辅助焊垫,以至于本实施 例的信号传输方法还包括在提供所述系统电压至所述第一电源接收焊垫与 第一辅助焊垫时,同时提供所述系统电压至所述第三辅助焊垫;接着,将 该系统电压从该第三辅助焊垫传输至该第三电压源接焊垫,其中所述系统 电压通过基板上的另一走线以从所述第三辅助焊垫传输至所述第三电源接收焊垫。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板为玻璃基板(glass substrate),且所述第一、第二与第三驱动芯片为栅极驱动芯片(gate driver chip)。除此之外,所述系统电压包括栅极驱动开启电压(VGH)、栅极驱动关闭电压(VGL)以及逻辑操作电压(VDDA)中至少之一。
综上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液晶显示面板最主要就是利用每一个栅极驱动芯片内部多余的辅助焊垫、辅助走线以及驱动芯片间的玻璃上的走线(或仅利用玻璃基板上的走线而不使用辅助走线)来传输栅极驱动开启电压(VGH)、栅极驱动关闭电压(VGL)以及逻辑操作电压(VDDA)中至少之一或其三者间的组合,藉以致使这些系统电压的任一于所有栅极驱动芯片间的走线呈现为并联的形式。如此一来,在液晶显示器开关机的瞬间,过大的涌入电流也不会造成栅极驱动芯片的任一电源接收焊垫发生烧毁的情况。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由后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至少第一与第二驱动芯片,该第一与该第二驱动芯片直接配置在该基板上的一侧,且该第一驱动芯片至少具有第一电源接收焊垫、第一与第二辅助焊垫以及第一辅助走线,而该第二驱动芯片至少具有第二电源接收焊垫;其中,该第一电源接收焊垫与该第一辅助焊垫用以各自同时接收系统电压,且该第一辅助焊垫通过该第一辅助走线与该第二辅助焊垫电性连接,以将该系统电压从该第二辅助焊垫传输至该第二电源接收焊垫。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该基板上的第一走线, 用以电性连接该第二辅助焊垫与该第二电源接收焊垫。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导电元件,电性连接于 该第一电源接收焊垫及该第一辅助焊垫。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导电元件为该基板上的 走线。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驱动芯片,其至少具有 第三电源接收焊垫。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驱动芯片还具有第三与 第四辅助焊垫以及第二辅助走线,而该第二驱动芯片还具有第五与第六辅 助焊垫以及第三辅助走线;其中,该第三辅助焊垫用以接收该系统电压,且该第三辅助焊垫通过 该第二辅助走线而与该第四辅助焊垫电性连接,以将该系统电压传输至该 第五辅助焊垫;以及该第五辅助焊垫通过该第三辅助走线而与该第六辅助焊垫电性连接, 以将该系统电压传输至该第三电源接收焊垫。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该基板上的第二走 线,用以电性连接该第四辅助焊垫与该第五辅助焊垫;及设置于该基板上的第三走线,用以电性连接该第六辅助焊垫与该第三 电源接收焊垫。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导电元件,电性连接于 该第一电源接收焊垫、第一辅助焊垫及该第三辅助焊垫。
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二导电元件为该基板上的走线。'
10、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该第二与该第三驱 动芯片为栅极驱动芯片。
11、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系统电压包括栅极驱动开 启电压、栅极驱动关闭电压以及逻辑操作电压中至少之一。
1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与该第二驱动芯片藉 由异方向性导电胶或非导电胶直接与该基板黏着接合。
13、 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至少第一与第二驱动芯片,该第一与该第二驱动芯片直接配置在该基 板上的一侧,且该第一驱动芯片至少具有第一电源接收焊垫、第一辅助焊 垫,而该第二驱动芯片至少具有第二电源接收焊垫;以及设置于该基板上的第一走线;其中,该第一电源接收焊垫与该第一辅助焊垫用以各自同时接收系统电压,且该第一辅助焊垫通过该第一走线与该第二电源接收焊垫电性连接。
14、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导电元件,电性连接 于该第一电源接收焊垫及该第一辅助焊垫。
15、 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一导电元件为该基板上 的走线。
16、 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驱动芯片,其至少具 有第三电源接收焊垫。
17、 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显示面板还包含设置于该基 板上的第二走线,且该第一驱动芯片还包含第二辅助焊垫;其中,该第二辅助焊垫通过该第二走线与该第三电源接收焊垫电性连接。
18、 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导电元件,电性连接 于该第一电源接收焊垫、第一辅助焊垫及该第二辅助焊垫。
19、 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中该第二导电元件为该基板上 的走线。
20、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适于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至 少第一与第二驱动芯片,该第一与该第二驱动芯片直接配置在该基板上的一侧,且该第一驱动芯片至少具有第一电源接收焊垫、第一辅助焊垫,而 该第二驱动芯片至少具有第二电源接收焊垫,该信号传输方法包括下列步 骤同时提供系统电压至该第一电源接收焊垫与该第一辅助焊垫;以及 将该系统电压从该第一辅助焊垫传输至该第二电源接收焊垫。
21、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其中该第一驱动芯片还包含 第二辅助焊垫与第一辅助走线,且该系统电压藉由该第一辅助走线以从该 第一辅助焊垫传输至该第二辅助焊垫,再从该第二辅助焊垫传输至该第二 电源接收焊垫。
22、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其中该显示面板还包含设置 于该基板上的第一走线,且该系统电压通过该第一走线以从该第二辅助焊 垫传输至该第二电源接收焊垫。
23、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其中该显示面板还包含设置 于该基板上的第一走线,且该系统电压通过该第一走线以从该第一辅助焊 垫传输至该第二电源接收焊垫。
24、 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其中该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 驱动芯片,其至少具有第三电源接收焊垫,以及该第一驱动芯片还具有第 三辅助悍垫。
25、 如权利要求24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 提供该系统电压至该第三辅助焊垫;将该系统电压从该第三辅助焊垫传输至该第三电源接收焊垫。
26、 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其中该第一驱动芯片还具有 第四辅助焊垫以及第二辅助走线,电性连接该第三和第四辅助焊垫,而该 第二驱动芯片还具有第五与第六辅助焊垫以及第三辅助走线,电性连接该 第五与第六辅助焊垫,其中该系统电压的传输路径依序由该第三辅助焊垫、 第二辅助走线、第四辅助焊垫、第五辅助焊垫、第三辅助走线和第六辅助 焊垫传输至该第三电源接收焊垫。
27、 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其中该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 驱动芯片,其至少具有第三电源接收焊垫,以及该第一驱动芯片还具有第二辅助焊垫,且该方法还包含提供该系统电压至该第二辅助焊垫;将该系统电压从该第二辅助悍垫传输至该第三电源接收焊垫。
28、 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其中该显示面板还包含设置 于该基板上的第二走线,且该系统电压通过该第二走线以从该第二辅助焊 垫传输至该第三电源接收焊垫。
29、 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信号传输方法,其中该系统电压包括栅极驱 动开启电压、栅极驱动关闭电压以及逻辑操作电压中至少之一。
全文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信号传输方法。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基板以及至少第一与第二驱动芯片。所述第一与第二驱动芯片直接配置在基板上的一侧,且所述第一驱动芯片至少具有第一电源接收焊垫、第一与第二辅助焊垫以及第一辅助走线,而所述第二驱动芯片至少具有第二电源接收焊垫。其中,所述第一电源接收焊垫与所述第一辅助焊垫用以各自接收系统电压,且所述第一辅助焊垫还会通过所述第一辅助走线而与所述第二辅助焊垫连接在一起,以将所述系统电压从所述第二辅助焊垫传输至所述第二电源接收焊垫。
文档编号G02F1/13GK101655616SQ200810129889
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9日
发明者曾祥云, 林文奇, 王杰会 申请人:瀚宇彩晶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