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纤芯对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8549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光纤纤芯对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固定光纤纤芯、并带动光纤纤
芯移动到对接位置的光纤纤芯对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建设的飞速发展以及电力系统设备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光纤电力通信网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目前,作为光纤通信传输的基础承载网络-光纤网络,其运行维护工作还处在原始的人工模式下,即通常需要人工到现场去执行跳纤操作来实现不同光纤之间的对接交换;但是受制于地理位置的分散、人工倒换操作的繁琐等诸多因素影响,在日常工作中这样的人工操作工作量巨大而且费时,因此如何实现光纤纤芯的自动对接交换即成为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针对该问题,目前有技术表明可以通过将多路光纤集成在同一对接交换设备中,通过自动控制实现光纤网络中多路光纤的对接,进而实现多路光纤中的数据信息交换传输;但是,通过控制实现光纤的自动对接必须依托于特定的对接设备,其中就涉及用于固定光纤纤芯并带动光纤纤芯移动到对接位置的装置,而目前现有的光纤传输网络设备中并没有能够满足前述条件并起到固定、移动光纤纤芯作用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纤纤芯对接器,用以固定光纤纤芯,并能够带动所述光纤纤芯移动到目标对接位置,可以方便的在光纤通信传输网络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时,实现多路光纤纤芯的自动对接,进而实现光纤传输数据的交换。[0006]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种光纤纤芯对接器,包括连接部、固定部和定位部;其中,所述固定部内部设
有左右侧面贯通的空腔,在所述空腔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通透于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的通
透孔;所述定位部由基座和定位销组成,所述定位销位于所述基座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通透孔内部还设有圆柱形瓷套,所述瓷套的外径与所述通透孔的内
径相同,其内部设有通透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中直径较小的孔相对直径较大的孔靠近所
述空腔。 优选的,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还设有一端固定于所述通透孔内部的光纤纤芯链接法兰;所述光纤纤芯链接法兰由圆柱体部和长方体部组成,所述圆柱体部固定于所述通透孔内部,其外径与所述通透孔的内径相同;所述由圆柱体部和长方体部组成的光纤纤芯链接法兰的内部还设有通透的阶梯孔。 优选的,所述光纤纤芯链接法兰内部还设有固定包裹光纤纤芯瓷芯的瓷套。 优选的,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的定位销的外壁还设有凹槽部。 优选的,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空腔内壁还设有定位导向部件和对称的凸起部。[0013] 优选的,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的连接部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其中在与所述空腔贯 通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连接部的上部分厚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下部分厚度,所述连接 部的下部分与所述连接部上部分以及所述固定部形成凹槽状。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光纤纤芯 对接器采用由连接部、包含贯通空腔的固定部以及定位部组成的结构,光纤纤芯可固定于 所述空腔和固定部内部,并可随着对接器的移动而移动;利用该光纤纤芯对接器可以很容 易实现对光纤纤芯的固定,并可带动光纤纤芯移动并定位到实现对接的目标位置,进而实 现待对接光纤的对接交换,操作简单,可大大减少人工的参与,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 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多路光纤的对接交换、进而实现光纤传输数据的交换提供了简易可 行的基础设备。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纤芯对接器的正视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纤芯对接器的侧视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设有瓷套的光纤纤芯对接器的正视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设有瓷套的光纤纤芯对接器的侧视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纤芯对接器中瓷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纤芯对接器中瓷套的剖视图; 图4A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包含光纤纤芯链接法兰的光纤纤芯对接器的部分剖视
图; 图4B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包含光纤纤芯链接法兰的光纤纤芯对接器的侧视图; 图5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纤芯对接器的部分结构正视图; 图5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纤芯对接器的部分结构侧视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设有凸起部和定位导向部件的光纤纤芯对接器
的正视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设有凸起部和定位导向部件的光纤纤芯对接器 的侧视图; 图6C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设有凸起部和定位导向部件的光纤纤芯对接器 应用托链结构的示意图; 图7A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纤芯对接器另一部分结构正视图; 图7B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纤芯对接器另一部分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图1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纤芯对接器的正视图,图1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纤纤芯对接器的侧视图;如图1A和图1B所示,该光纤纤芯对接器100由一连接部110、固定部120和定位部130组成;其中,所述固定部120内部设有左右侧面贯通的空腔121,在所述空腔121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通透于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100的通透孔122,用于固定外部接入的光纤纤芯;所述定位部130由两个基座131和两个定位销132组成,所述定位销132分别位于所述基座的下部,用于在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100移动到目标对接位置进行对接的过程中固定该光纤纤芯对接器100 ;在具体实施时,光纤纤芯从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100的一侧穿入所述贯通的空腔121,并从所述通透孔122穿出,利用所述通透孔122将所述光纤纤芯固定,然后当外部设备(例如插拔器等)钳住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100的连接部110移动时,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100可带动所述光纤纤芯移动,并在到达目标对接位置后利用所述定位销进行固定和定位,采用此种结构可容易的带动光纤纤芯移动到目标位置并进行定位。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理解本实施例中所述空腔121的大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同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透孔122为圆柱形,当然在具体实施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 此外,本实施例中对于所述通透孔122内部固定光纤纤芯的结构可采用现有的固定结构,本实施例并不作具体限定;下面仅以一种优选的方式举例说明该固定结构,如实施例二 由于目前待对接的光纤纤芯头通常采用瓷芯进行包裹,而针对该瓷芯结构本实施例提出在上述光纤纤芯对接器100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所述通透孔122内部还设有瓷套123,用以固定包裹光纤纤芯头的瓷芯,如图2A和2B所示;所述瓷套123为一圆柱体,其外径与所述通透孔122的内径相同,并且其内部设有通透的阶梯孔124,所述阶梯孔124中直径较小的孔相对直径较大的孔靠近所述空腔121,如图3A和3B所示。[0035] 实施例三 图4A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包含光纤纤芯链接法兰的光纤纤芯对接器的部分剖视图、图4B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包含光纤纤芯链接法兰的光纤纤芯对接器的侧视图;为方便对所述光纤纤芯进行固定,如图4A和4B所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提出在上述实施例一提供的光纤纤芯对接器的基础上,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100还设有光纤纤芯链接法兰140,所述光纤纤芯链接法兰140的一端固定于所述通透孔122内部;所述光纤纤芯链接法兰140由圆柱体部141和长方体部142组成,所述圆柱体部141固定于所述通透孔122内部,其外径与所述通透孔122的内径相同;在具体操作中,所述圆柱体部141和所述长方体部142可以是一体加工而成,也可以是分别加工然后组合,本实施例并不做具体限定;其中,所述光纤纤芯链接法兰140的内部设有通透的阶梯孔143,所述阶梯孔143中两通透孔的排列方向依直径大小与所述圆柱体部141和长方体部142的组合方向一致;具体实施时,光纤纤芯从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100的一侧穿入所述贯通的空腔121,并从所述链接法兰140的圆柱体部141对应的阶梯孔部分插入所述链接法兰140,从所述链接法兰140的长方体部142对应的阶梯孔部分穿出;其中,为了方便对光纤纤芯进行固定,所述圆柱体部141还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光纤纤芯的瓷套,所述长方体部142用于固定所述光纤纤芯头;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光纤纤芯链接法兰140位于所述固定部120和所述定位部130之间,因而该链接法兰140的外部形状可随固定部120和定位部130的形状变化而变化,只要其各部分与固定部120和定位部130的形状保持一致即可,本实施例并不做具体限
5定。 下面详细说明如何利用上述实施例中的光纤纤芯对接器来实现光纤纤芯的对接 在实际操作中,当需要将外部接入光纤A和光纤B进行对接交换时,首先将光纤纤芯从所述 光纤纤芯对接器1的一侧穿入所述贯通的空腔,并从所述链接法兰的圆柱体部对应的阶梯 孔部分插入所述链接法兰,从所述链接法兰的长方体部对应的阶梯孔部分穿出;然后控制 其他移动设备(例如插拔器、机械手等)带动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1的连接部移动,从而使 得固定并携带所述光纤A纤芯的对接器1将所述光纤A的纤芯带动到光纤A纤芯对接的目 标位置,再利用所述定位销通过其他移动设备控制所述对接器定位于所述目标位置,对于 光纤B也进行同样的控制操作,即通过控制对接器2携带光纤B纤芯移动并定位到其对接 的目标位置; 其中,所述光纤A和B的完成对接的目标位置可以为同一位置(例如同一对接孔 等),此种情况下所述对接器1携带所述光纤A的纤芯移动到所述对接孔的上侧位置、所述 对接器2携带所述光纤B的纤芯移动到所述对接孔的下侧位置,然后分别控制所述对接器 1和2从所述对接孔的上、下两侧插入所述对接孔,并分别利用所述定位销将对接器1和对 接器2固定于所述对接孔,进而使得对接器1中法兰内固定的光纤A和对接器2法兰内固 定的光纤B在所述对接孔内完成对接;所述光纤A和B的完成对接的目标位置也可以为不 同位置(例如不同的对接孔等),此种情况下所述对接器1携带所述光纤A的纤芯移动到 所述对接孔a的位置、所述对接器2携带所述光纤B的纤芯移动到所述对接孔b的位置,所 述对接器1和2位于两个对接孔的同侧,在所述对接孔的另一侧利用尾纤连接两个对接孔, 然后控制所述对接器1和2分别插入所述对接孔a和b,通过所述定位销将其固定,从而使 得对接器1法兰内固定的光纤A与对接孔a内的尾纤头对接、对接器2法兰内固定的光纤 B与对接孔b内的尾纤头对接,从而通过尾纤的连接完成光纤A和光纤B的对接。 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四的光纤纤芯对接器的基本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的基 本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在上述基本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100上定位销 132的外壁还设有凹槽部134,如图5A和5B所示;当控制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100携带所 述光纤纤芯移动到目标位置,并利用所述定位销132将该对接器100固定于目标位置所在 的对接设备时,如果所述对接设备上具有相应的用于与所述凹槽部134啮合的固定部件, 如卡簧等,则在对接过程中,通过对接设备上的固定部件与所述对接器100上定位销132的 凹槽部134啮合,即可很好的将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100固定于垂直方向上,避免了所述对 接器100在对接过程中的移动,从而提高了被所述对接器100固定和带动的光纤纤芯对接 的准确性。 此外,在外部接入的光纤较多时,多路光纤纤芯分别从其各自对应的光纤纤芯对 接器的一侧穿入所述对接器内部贯通的空腔,则在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带动所述光纤纤芯 移动的过程中,由于所述光纤的任意弯曲特性,尤其是在的两路光纤相互靠近的同时,所述 光纤更会因为挤压而导致无规则弯曲,从而会造成光纤之间的相互干扰;为改善该问题,可 以利用只能向一侧方向弯曲的托链结构,将光纤固定于所述托链的内部空间,从而避免光 纤之间的相互干扰;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又一较佳实施例五提出一种光纤纤芯对接器100, 该光纤纤芯对接器100的基本结构与上述实施例中对接器的基本结构类似,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对接器100的空腔121的内壁设有定位导向部件124和对称的凸起部125,如图6A和6B所示;所述定位导向部件124用于固定支撑光纤2的托链3的一端,使得所述光纤2纤芯从所述托链3的一端穿出后直接穿入所述对接器100的法兰内部;此外,由于上述只能向一侧弯曲的托链3的一端在从所述对接器100的内侧穿过对接器100中的空腔121,并从对接器100的外侧向内弯曲又插回到对接器100中后,所述托链3呈现出一直线段结构和一弯曲段结构,因而为了防止所述直线段结构和所述弯曲段结构相互之间的干扰,所述空腔121内壁设有的凸起部125用于分割托链的直线段和弯曲段,如图6C所示。[0041]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方便其他移动设备(例如插拔器、机械手等)能更好的钳住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100中连接部110,并通过该连接部110来带动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100移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较佳实施例六提出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100在上述各实施例基本结构基础上,所述连接部110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其中在与所述空腔121贯通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连接部110的上部分111的厚度大于所述连接部110的下部分112,从而使得所述连接部110的下部分112相对于所述上部分111与所述固定部120形成横截面形状为凹槽状,便于其他移动设备(例如插拔器、机械手等)能方便的利用该下部分112形成的凹槽带动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100移动,如图7A和7B所示。[0042] 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光纤纤芯对接器,主要是针对光纤通信网络中方便光纤纤芯进行对接所提出的方案,其材质可采用不锈钢、铝合金玻璃钢等材料,在坚固耐用的同时也兼顾加工的难易;此外,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纤纤芯对接器适用于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的数据交换传输,并且对于不同需求,可根据实际情况在对接系统中定制包含不同数量的对接器即可,即可可根据待对接光纤路数设置不同数量的光纤纤芯对接器,本文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光纤纤芯对接器的特有结构,即利用连接部、
包含贯通空腔的固定部以及定位部组成的结构,可以很容易实现对光纤纤芯的固定,并可
带动光纤纤芯移动并定位到实现对接的目标位置,进而实现待对接光纤的对接交换,操作
简单,可大大减少人工的参与,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多路光纤
的对接交换、进而实现光纤传输数据的交换提供了简易可行的基础设备。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
型实施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
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
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
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以上所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一种光纤纤芯对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部、固定部和定位部;其中,所述固定部内部设有左右侧面贯通的空腔,在所述空腔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通透于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的通透孔;所述定位部由基座和定位销组成,所述定位销位于所述基座的下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纤芯对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透孔内部还设有圆柱形瓷套,所述瓷套的外径与所述通透孔的内径相同,其内 部设有通透的阶梯孔,所述阶梯孔中直径较小的孔相对直径较大的孔靠近所述空腔。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纤芯对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还设有一端固定于所述通透孔内部的光纤纤芯链接法兰;所述光 纤纤芯链接法兰由圆柱体部和长方体部组成,所述圆柱体部固定于所述通透孔内部,其外 径与所述通透孔的内径相同;所述由圆柱体部和长方体部组成的光纤纤芯链接法兰的内部 还设有通透的阶梯孔。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纤纤芯对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纤芯链接法兰的内部还设有固定包裹光纤纤芯瓷芯的瓷套。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纤芯对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的定位销的外壁还设有凹槽部。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纤芯对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的空腔内壁还设有对称凸起部和定位导向部件。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光纤纤芯对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的连接部由上下两部分组成,其中在与所述空腔贯通方向垂直的方向上,所述连接部的上部分厚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下部分厚度,所述连接部的下部分与 所述连接部上部分以及所述固定部形成凹槽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纤纤芯对接器,包括连接部、固定部和定位部;其中,所述固定部内部设有左右侧面贯通的空腔,在所述空腔的底部中心位置设有通透于所述光纤纤芯对接器的通透孔;所述定位部由基座和定位销组成,所述定位销位于所述基座的下部。应用本实用新型的光纤纤芯对接器,可以很容易实现对光纤纤芯的固定,并可带动光纤纤芯移动并定位于实现对接的目标位置,进而实现待对接光纤的对接交换,操作简单,可大大减少人工的参与,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实现多路光纤的对接交换、进而实现光纤传输数据的交换提供了简易可行的基础设备。
文档编号G02B6/38GK201489149SQ20092016204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30日
发明者俞红生, 吴忠平, 吴笑, 周开河, 李建刚, 李鹏, 王晶, 章立伟, 范雪峰 申请人:宁波电业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