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光式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3626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侧光式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背光模块与显示幕,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效果较佳的侧光式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幕。
背景技术
一般侧光式的液晶显示幕(liquid crystal display ;LCD)的背光模块是通过至少一灯源由导光板的侧缘朝向导光板内部照射,射入导光板的光线由一叠接于导光板的扩散板射出并射入液晶显示幕的液晶面板以提供液晶面板所需的灯源。侧光式液晶显示幕的灯源一般为LED(light emitting diode ;发光二极管)灯条,LED虽然具有省电、使用寿命长、体积小、反应速度快等优点,然而其工作时也产生可观的热量。以往的背光模块具有散热效果不佳的问题,造成LED的寿命降低、LED的出光效率下降,同时还会导致液晶面板的寿命及可靠度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效果较佳的侧光式背光模块。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块散热效果较佳的液晶显示幕。本发明侧光式背光模块,包含一后壳体、一散热板及一灯源。该后壳体包括一直立壁、及一由该直立壁的周缘往前延伸的侧壁,该直立壁及侧壁分别具有一内壁面,该后壳体还包括一设于该直立壁与该侧壁其中一者的第一散热孔。该散热板包括一叠接于该直立壁内壁面的直立板部,及一叠接于该侧壁内壁面的侧板部,该直立板部与侧板部的其中一者借由该第一散热孔外露于该后壳体。该灯源设置于该散热板并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分别接触该直立板部与侧板部,使该灯源的热量能借由该散热板传导至该后壳体并外部。较佳地,该后壳体还包括一设于该直立壁与该侧壁其中另一者的第二散热孔,该直立板部与侧板部的其中另一者借由该第二散热孔外露于该后壳体。较佳地,该散热板还包括多个由该直立板部与侧板部的其中一者经由该第一散热孔朝外部突伸的第一散热鳍片。较佳地,该散热板还包括多个由该直立板部与侧板部的其中另一者经由该第二散热孔朝外部突伸的第二散热鳍片。较佳地,所述第一散热鳍片与该第一散热孔邻近该灯源。所述第二散热鳍片与该第二散热孔邻近该灯源。较佳地,该灯源包括一设置于该散热板的电路板,及多个设置于该电路板上的发光单元,该电路板具有该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一相反于该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所述发光单元是设置于该第三表面。本发明液晶显不幕包含一前述的侧光式背光模块、一前框体及一液晶面板。该前框体设置于该侧光式背光模块前侧,该液晶面板设于该侧光式背光模块与前框体间并受该侧光式背光模块的灯源照射。本发明的有益的效果在于侧光式背光模块的散热板大面积地与灯源接触以充分地吸收灯源所产生的热量,并通过第一散热孔与第二散热孔供散热板的热量传递至外部,从而达到较佳的散热效果。


图I是本发明液晶显示幕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2是图I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发明液晶显示幕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液晶显示幕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参阅图I、图2,本发明液晶显不幕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含一侧光式背光模块I、一前框体3,及一液晶面板2。前框体3设置于侧光式背光模块I前侧。液晶面板2设于侧光式背光模块I与前框体3间,并通过前框体3外露于液晶显示幕100的前侧。液晶面板2由其后方的侧光式背光模块I提供所需的光线照明。侧光式背光模块I包含一后壳体11、一散热板12、一灯源13、一导光板14、一扩散板15,及一反射板16。后壳体11包括一呈板状的直立壁111、一由直立壁111的周缘往前延伸并呈框形的侧壁113、一设于侧壁113的第一散热孔115,及一设于直立壁111的第二散热孔116,直立壁111及侧壁113分别具有一内壁面112、114。后壳体11与前框体3连接而共同界定出一供其余部件容置的容置空间117。后壳体11是由金属材质制成,例如铝,以作为良好的导热介质。散热板12的纵剖切面呈L型并包括一叠接于直立壁111内壁面112的直立板部121,及一叠接于侧壁113内壁面114的侧板部122。侧板部122局部借由第一散热孔115外露于后壳体11,直立板部121局部借由第二散热孔116外露于后壳体11。散热板12还包括多个第一散热鳍片123及多个第二散热鳍片124。第一散热鳍片123是由侧板部122外露于后壳体11处,经由第一散热孔115朝外部突伸;第二散热鳍片124是由直立板部121外露于后壳体11处,经由第二散热孔116朝外部突伸。第一散热鳍片123与第二散热鳍片124用以增加散热表面积以提升散热效果。散热板12是由传热性良好的金属材质制成,例如招、铜或合金。导光板14、扩散板15,及反射板16相互叠接地设置于后壳体11并位于液晶面板2与后壳体11间。导光板14是由可透光材质制成,灯源13由导光板14的侧缘将光线射入导光板14。扩散板15叠接于导光板14面向液晶面板2的一侧,并用以将导光板14内的光线均匀地散射至液晶面板2。扩散板15可由透明的聚合物制成,例如压克力树脂。扩散板15面向液晶面板2的一侧表面还可以涂布光学材料层(图未示)以增加正视角的亮度。灯源13的光线通过导光板14与扩散板15后会形成一平面状的光并射入液晶面板2。反射板16叠接于导光板14面向后壳体11直立壁111的一侧,并用以将导光板14内的光线朝液晶面板2反射以增加出光效率。
灯源13包括一设置于散热板12的电路板131,及多个设置于电路板131上的发光单兀135 (图仅显不一个)。电路板131具有一面向散热板12直立板部121的第一表面132、一面向散热板12侧板部122的第二表面133,及一相反于第二表面133并面向导光板14侧缘的第三表面134。发光单元135是设置于第三表面134并朝导光板14侧缘照射。各发光单元135在本实施例中为一 LED封装体。电路板131以第一表面132接触散热板12直立板部121,并以第二表面133接触散热板12侧板部122,使灯源13的热量能借由散热板12传导至后壳体11并散出至外部。液晶显示幕100的散热路径说明如下。灯源13所产生的热量可由电路板131的第二表面133传导至散热板12的侧板部122,接着经由侧板部122传导至外露于后壳体11的第一散热鳍片123,并借由热对流作用将热量散出至外部。灯源13所产生的热量也可由电路板131的第一表面132传导至散热板12的直立板部121,接着经由直立板部121传导至外露于后壳体11的第二散热鳍片124,再借由热对流作用将将热量散出至外部。灯源13所产生的热量还可以借由散热板12传递至后壳体11,并经由后壳体11散出至外部。前框体3也可以由导热的金属材质制成,使得传导至后壳体11的热量还能传递至前框体3并通·过前框体3散出至外部。值得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散热孔115、第一散热鳍片123、第二散热孔116,及第二散热鳍片124邻近灯源13,使得灯源13的热量能通过较短的传导路径以经由第一散热鳍片123及第二散热鳍片124传递至外部以提高散热效果。再者,电路板131与散热板12间还可设有散热膏或散热片(图未示)以进一步提高热量由电路板131传递至散热板12的效率。参阅图3,是本发明液晶显示幕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第二较佳实施例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只是液晶显示幕200的后壳体11’仅具有第一散热孔115 (不具有第二散热孔),散热板12’只具有第一散热鳍片123 (不具有第二散热鳍片),灯源13的热量主要通过第一散热鳍片123散出至外部。参阅图4,是本发明液晶显示幕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第三较佳实施例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只是液晶显示幕300的散热板12”不具有第一散热鳍片及第二散热鳍片。灯源13的热量是主要通过侧壁113及直立壁111经由第一散热孔115及第二散热孔116散出至外部。综上所述,本发明液晶显示幕100、200、300借由散热板12、12’、12”与灯源13的整个第一表面132及第二表面133和该电路板131大面积地接触,使灯源13的热量能有效地传导至散热板12、12’、12”;再者,液晶显示幕100、200、300借由后壳体11、11,的第一散热孔115及第二散热孔116使供灯源13设置的散热板12、12’、12”能通过第一散热孔115及第二散热孔116外露于后壳体11、11’,从而使灯源13的热量能有效地经由第一散热孔115及第二散热孔116散出至外部;此外,液晶显示幕100、200、300还通过外露于第一散热孔115及第二散热孔116的第一散热鳍片123及第二散热鳍片124增加散热面积并提高热量散出至外部的效率,有效解决液晶面板2及LED封装体因灯源13的热量无法排出而寿命缩短的问题,所以确实能达成本发明的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侧光式背光模块,包含一后壳体、一散热板,及一灯源,该后壳体包括一直立壁,及一由该直立壁的周缘往前延伸的侧壁,该直立壁及侧壁分别具有一内壁面,其特征在于该后壳体还包括一设于该直立壁与该侧壁其中一者的第一散热孔;该散热板包括一叠接于该直立壁内壁面的直立板部,及一叠接于该侧壁内壁面的侧板部,该直立板部与侧板部的其中一者借由该第一散热孔外露于该后壳体;该灯源设置于该散热板并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分别接触该直立板部与侧板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后壳体还包括一设于该直立壁与该侧壁其中另一者的第二散热孔,该直立板部与侧板部的其中另一者借由该第二散热孔外露于该后壳体。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板还包括多个由该直立板部与侧板部的其中一者经由该第一散热孔朝外部突伸的第一散热鳍片。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板还包括多个由该直立板部与侧板部的其中一者经由该第一散热孔朝外部突伸的第一散热鳍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板还包括多个由该直立板部与侧板部的其中另一者经由该第二散热孔朝外部突伸的第二散热鳍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与该第一散热孔邻近该灯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鳍片与该第二散热孔邻近该灯源。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侧光式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灯源包括一设置于该散热板的电路板,及多个设置于该电路板上的发光单元,该电路板具有该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一相反于该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该第三表面。
9.一种液晶显幕,包含一侧光式背光模块、一前框体,及一液晶面板,该侧光式背光模块包含一后壳体、一散热板,及一灯源,该后壳体包括一直立壁,及一由该直立壁的周缘往前延伸的侧壁,该直立壁及侧壁分别具有一内壁面,该前框体设置于该侧光式背光模块前侧,该液晶面板设于该侧光式背光模块与前框体间并受该侧光式背光模块的灯源照射,其特征在于该后壳体还包括一设于该直立壁与该侧壁其中一者的第一散热孔;该散热板包括一叠接于该直立壁内壁面的直立板部,及一叠接于该侧壁内壁面的侧板部,该直立板部与侧板部的其中一者借由该第一散热孔外露于该后壳体;该灯源设置于该散热板并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分别接触该直立板部与侧板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幕,其特征在于该后壳体还包括一设于该直立壁与该侧壁其中另一者的第二散热孔,该直立板部与侧板部的其中另一者借由该第二散热孔外露于该后壳体。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幕,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板还包括多个由该直立板部与侧板部的其中一者经由该第一散热孔朝外部突伸的第一散热鳍片。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液晶显示幕,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板还包括多个由该直立板部与侧板部的其中一者经由该第一散热孔朝外部突伸的第一散热鳍片。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液晶显示幕,其特征在于该散热板还包括多个由该直立板部与侧板部的其中另一者经由该第二散热孔朝外部突伸的第二散热鳍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液晶显示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鳍片与该第一散热孔邻近该灯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液晶显示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鳍片与该第二散热孔邻近该灯源。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液晶显示幕,其特征在于该灯源包括一设置于该散热板的电路板,及多个设置于该电路板上的发光单元,该电路板具有该第一表面、第二表面,及一相反于该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所述发光单元设置于该第三表面。
全文摘要
一种侧光式背光模块,包含一后壳体、一散热板及一灯源。后壳体包括一直立壁、一由直立壁的周缘往前延伸的侧壁,及一设于直立壁与侧壁其中一者的第一散热孔,直立壁及侧壁分别具有一内壁面。散热板包括一叠接于直立壁内壁面的直立板部,及一叠接于侧壁内壁面的侧板部,直立板部与侧板部的其中一者借由第一散热孔外露于后壳体。灯源设置于散热板并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分别接触直立板部与侧板部,使灯源的热量能借由散热板传导至后壳体并外部。
文档编号G02F1/1333GK102889501SQ20111020274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0日
发明者洪志坚, 李全发, 刘又纶 申请人:冠捷投资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