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5623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激光修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显示器面板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在制造过程中使用的一种激光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在液晶面板制造过程中,液晶面板是从大片玻璃基板去切割而成的产品,切割完成后,液晶面板需要经过显示检查,当有缺陷时,需要对缺陷进行修复,修复是提高良率一个重要的手段,尤其对于高世代面板制造来说,缺陷修复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高世代生产线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在液晶面板的薄膜晶体管(TFT,Thin Film Transistor)阵列基板上设置多个短路棒(Shorting Bar),将相关的数据线及栅极线短路,成盒后通过显示检查装置的探针搭接短路棒的端子来进行显示检查。2、显示检查完之后,采用激光去边或研磨的方式将短路棒去除。此时,如果液晶面板需要修复则送至激光修复,在修复之后再进行显示检查,以确认是否修复成功。请参照图1,现有技术的液晶面板的激光修复装置包括有修复基台11、激光产生器(Laser Box) 12和透射光源14。其中,激光产生器12包括有若干个激光头13。在修复作业时,待修复的液晶面板放置在修复基台11上,其中液晶面板的彩膜 (CF)基板15朝下、TFT阵列基板16朝上。激光产生器产生的激光从激光头13输出,根据预先获得的坐标位置,对液晶面板上的特定位置进行修复。透射光源14设置在修复基台11 的下方,产生可见光,利用该可见光,可以查看修复的具体情况。由于现有工序中,在第一次显示检查后,短路棒已经切除,那么在修复结束后再进行显示检查时,必须采用全接触方式的显示检查机,使得显示检查机的探针与面板上每个端子都接触以进行再次检查,来进行确认修复是否成功。可以看出,采用以上方式来进行修复后检查时,必须采用全接触式的显示检查机, 这种显示检查机成本高,并且检查过程需要连接面板上的每个端子,因此检查过程繁琐且容易受到环境(如灰尘)影响。并且,从第一次检查出面板有缺陷到最终再次确认修复结果,需要经过去边、修复、再次检查工序,制造过程中的物流也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激光修复装置,能够在修复过程中及时检验修复结果,从而简化液晶面板制造流程并节约设备成本。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方案如下一种激光修复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待修复的液晶面板的修复基台;用于产生并输出激光的激光产生器;
3[0016]所述激光修复装置还包括用于与所述液晶面板连接的一组探针;与所述探针连接,用于产生点灯信号,并通过所述探针将所述点灯信号输出至所述液晶面板,以点亮所述液晶面板的信号发生及控制系统;设置在修复基台下方,用于产生透射光线的透射光源;以及用于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点亮时,接收经过所述液晶面板的所述透射光线,以利用接收到的所述透射光线对所述液晶面板进行观察的第一观察透镜组。优选地,上述的激光修复装置中,所述第一观察透镜组设置在所述激光产生器的光路中,所述激光产生器输出的激光,经由所述第一观察透镜组,输出至所述液晶面板。优选地,上述的激光修复装置中,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激光产生器的光路中的第二观察透镜组,所述激光产生器输出的激光,经由所述第二观察透镜组,输出至所述液晶面板。优选地,上述的激光修复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观察透镜组和修复基台之间的第一偏光片;以及,设置在所述透射光源和修复基台之间、与第一偏光片对应的第二偏光片;所述透射光源产生的所述透射光线,依次经过第二偏光片和修复基台,至所述液晶面板,并在经过所述液晶面板中的液晶偏转后,进一步经由所述第一偏光片输出至所述第一观察透镜组。优选地,上述的激光修复装置中,所述第一偏光片贴附在所述第一观察透镜组的下方,所述第二偏光片贴附在所述透射光源上,所述激光修复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转动角度的转动控制系统。优选地,上述的激光修复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和拆除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偏光片安装拆除系统。优选地,上述的激光修复装置中,所述液晶面板上设置有多个短路棒;所述一组探针,通过与各自对应的短路棒连接,实现与所述液晶面板的连接。优选地,上述的激光修复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探针处,用于观察所述探针与所述短路棒之间连接关系的第三观察透镜组。优选地,上述的激光修复装置中,所述修复基台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液晶面板固定在所述修复基台上的固定机构。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激光修复装置,通过增加点灯功能,在修复时能够及时检查出修复结果,从而可以减少二次显示检查时的设备投资,同时减少制造过程中物流成本。

[0042]图1为现有技术的液晶面板的激光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激光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修复装置,在激光修复装置增加点灯功能,从而在修复过程中能够及时检查修复结果,以减少部分设备投资,同时减少制造过程中物流成本。以下将通过附图,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现有技术中,从第一次检查出面板有缺陷到最终再次确认修复结果,需要经过去边、修复、第二次检查工序的工序。本实施例中调整现有技术中的检查流程的工序,检查流程依次为显示检查、修复(修复的同时检查修复结果)和去除短路棒。采用本实用新型装置,仅需进行一次显示检查,因此可以减少二次显示检查时的设备成本,同时减少制造过程中物流成本。首先,请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激光修复装置,具体包括用于放置待修复的液晶面板的修复基台11 ;用于产生并输出激光的激光产生器17,激光产生器17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激光头;34;用于与所述液晶面板连接的一组探针21 ;与所述探针21连接,用于产生点灯信号,并通过所述探针21将所述点灯信号输出至所述液晶面板,以点亮所述液晶面板的信号发生及控制系统20 ;设置在修复基台11下方,用于产生透射光线的透射光源14 ;以及用于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点亮时,接收经过所述液晶面板的所述透射光线,以利用接收到的所述透射光线对所述液晶面板进行观察的第一观察透镜组25。在修复作业时,待修复的液晶面板放置在修复基台11上,其中液晶面板的彩膜基板15朝下、TFT阵列基板16朝上。其中,信号发生及控制系统20具体包括信号控制面板23和信号发生器22。信号控制面板23接收用户输出的各种控制指令并输出给信号发生器22 ;信号发生器22根据上述控制指令,产生或关闭点灯信号。本实施例中,待修复的液晶面板上设置有多个短路棒,因此可以通过一组探针21 与每个探针对应的短路棒连接,实现与所述液晶面板的连接。根据短路棒的设计不同,液晶面板上最少有3个短路棒,分别对应于数据线(Data)、栅极线(Gate)和公共电极线(Com)。 此时,最少需3个探针,分别与上述3个短路棒连接,即可将信号发生及控制系统20与液晶面板连接,从而可以实现点灯功能,点亮液晶面板。根据短路棒的不同设置,液晶面板的灰度画面也会有所不同。本实施例在进行修复前,可以点亮液晶面板,检查并确认检查设备传过来的待修复的缺陷点的坐标是否正确。在修复完成后,可以点亮液晶面板,观察缺陷点修复前后的变化,来检查修复结果。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探针能可靠地搭接到液晶面板上,所述修复基台11 上设置有一套固定机构(图2中未示出),用于将所述液晶面板固定在所述修复基台11。现有的激光修复装置的激光产生器中,通常包含有观察透镜组,该观察透镜组设置在激光产生器的光路中,激光产生器产生的激光经过该观察透镜组的镜片组,输出至液晶面板;同时,在修复时可以通过该观察透镜组,接收液晶面板上反射回或透射过来的光, 用以在修复时进行观察。本实用新型中,既可以利用激光产生器中已有的观察透镜组来检查修复结果,当然也可以增加一套新的观察透镜组来检查修复结果。图2所示的激光修复装置,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新的观察透镜组来检查修复结果,上述第一观察透镜组25是新增加的观察透镜组,用以在液晶面板点亮时, 对缺陷点进行观察。此时,所述激光产生器17包括有设置在所述激光产生器17的光路中的第二观察透镜组(图中未示出),用以透射从所述激光产生器输出的激光,至所述液晶面板。在所述第一观察透镜组是激光产生器中已有的观察透镜组时,所述第一观察透镜组设置在所述激光产生器的光路中,用于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点亮时,接收从所述液晶面板反射回的成像光线,以利用所述成像光线对所述液晶面板进行观察,同时,还用于将所述激光产生器17输出的激光,经由所述第一观察透镜组,输出至所述液晶面板进行缺陷修复。考虑到液晶面板的不同生产工艺,待修复的液晶面板的两侧可能未安装偏光片。 此时,本实施例的激光修复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观察透镜组25和修复基台11之间的第一偏光片26 ;以及,设置在所述透射光源14和修复基台11之间、与第一偏光片沈对应的第二偏光片27。具体的,第一偏光片沈可以贴附在第一观察透镜组25的物镜镜头处, 第二偏光片27可以贴附在透射光源14上,也可以贴附在修复基台11上。这样,所述透射光源14产生的光,依次经过第二偏光片27和修复基台11,至所述液晶面板;并在经过所述液晶面板中的液晶偏转后,进一步经由所述第一偏光片26输出至所述第一观察透镜组25, 从而可以利用第一观察透镜组25接收到的透射光线进行观察,查看修复前后的变化。可以看出,在采用新增加的第一观察透镜组25进行独立的修复检查时,偏光片不会衰减激光产生器17输出的激光的能量,因此不会影响激光输出,同时又能够及时观察修复效果。不同类型的液晶面板,对偏光片的偏振角度可能有不同要求。为此,如果所述第一偏光片26贴附在所述第一观察透镜组的下方,第二偏光片27贴附在透射光源14上,本实施例的激光修复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转动角度的转动控制系统,从而可以方便地控制偏光片角度,适应不同类型的液晶面板。由于待修复的液晶面板的两侧可能安装有偏光片,也可能未安装偏光片,或者当第二偏光片27贴附在修复基台11上,因此本实施例的激光修复装置还可以包括用于安装和拆除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偏光片安装拆除系统,以根据不同情况方便地安装或拆卸偏光片。优选地,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观看探针21的连接情况,在所述探针处设置有用于观察所述探针与所述短路棒之间连接关系的第三观察透镜组对,第三观察透镜组M可与所述探针绑定连接。利用第三观察透镜组对,可以实时观察述探针是否与短路棒相连接, 用以保证探针能准确的搭接到短路棒的端子上。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修复装置,通过增加点灯功能,在修复时能够及时检查出修复结果,从而可以减少二次显示检查时的设备投资,同时减少制造过程中物流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激光修复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待修复的液晶面板的修复基台; 用于产生并输出激光的激光产生器; 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修复装置还包括 用于与所述液晶面板连接的一组探针;与所述探针连接,用于产生点灯信号,并通过所述探针将所述点灯信号输出至所述液晶面板,以点亮所述液晶面板的信号发生及控制系统;设置在修复基台下方,用于产生透射光线的透射光源;以及用于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点亮时,接收经过所述液晶面板的所述透射光线,以利用接收到的所述透射光线对所述液晶面板进行观察的第一观察透镜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观察透镜组设置在所述激光产生器的光路中,所述激光产生器输出的激光, 经由所述第一观察透镜组,输出至所述液晶面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激光产生器的光路中的第二观察透镜组,所述激光产生器输出的激光,经由所述第二观察透镜组,输出至所述液晶面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观察透镜组和修复基台之间的第一偏光片;以及, 设置在所述透射光源和修复基台之间、与第一偏光片对应的第二偏光片; 所述透射光源产生的所述透射光线,依次经过第二偏光片和修复基台,至所述液晶面板,并在经过所述液晶面板中的液晶偏转后,进一步经由所述第一偏光片输出至所述第一观察透镜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光片贴附在所述第一观察透镜组的下方,所述第二偏光片贴附在所述透射光源上,所述激光修复装置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连接,用于控制所述第一偏光片、第二偏光片转动角度的转动控制系统。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安装和拆除所述第一偏光片和所述第二偏光片的偏光片装拆除系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晶面板上设置有多个短路棒;所述一组探针,通过与各自对应的短路棒连接,实现与所述液晶面板的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激光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探针处,用于观察所述探针与所述短路棒之间连接关系的第三观察透镜组。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基台上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液晶面板固定在所述修复基台上的固定机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激光修复装置,涉及液晶显示器面板制造技术领域。所述激光修复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待修复的液晶面板的修复基台;用于产生并输出激光的激光产生器;用于与液晶面板连接的一组探针;与探针连接,用于产生点灯信号,并通过所述探针将所述点灯信号输出至所述液晶面板,以点亮所述液晶面板的信号发生及控制系统;设置在修复基台下方,用于产生透射光线的透射光源;以及,用于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点亮时,接收经过液晶面板的所述透射光线,以利用接收到的透射光线对所述液晶面板进行观察的第一观察透镜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修复装置,能够在修复过程中及时检验修复结果,从而简化液晶面板制造流程并节约设备成本。
文档编号G02F1/13GK202008561SQ201120078648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3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