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镜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镜头,该镜头被构造成在一种模式下收缩透镜组并且在另一种模式下使用前进到预定位置的透镜组,或者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适用于变焦透镜的镜头,该变焦透镜能够通过在拍摄光轴上相对彼此移动多个透镜组来改变焦距。
背景技术:
如数码照相机和数码摄像机(下面统称为数码相机)的成像设备在改善拍摄性能和便携性方面面对强烈的需求。为了满足这些需求,一些成像设备被构造成在拍摄时从相机壳体内伸出拍摄光学系统中的透镜组,同时将透镜组定位在距图像拾取装置拍摄所需的距离处,而在不拍摄时,能够将至少一个透镜组从拍摄光轴缩回并且将透镜组收缩到相机壳体内,且透镜组和图像拾取装置之间的距离最小化为小于拍摄所需的最小距离。在镜头处于可移动镜筒被存储的收缩状态时,这种成像设备在拍摄光轴方向具有更小的尺寸(下面也称为厚度尺寸),并因此适于携带(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第2003-315861号)。但是,在这种技术中,透镜组从拍摄光轴缩回到实际上位于相机主体内的固定镜筒的最大外径的内侧的位置。由于这个原因,即使可以通过将可移动镜筒存储来减小厚度尺寸,但是相反使得固定镜筒的外径增加。这导致在从前面(物体侧)看时相机主体(成像设备)在尺寸上增加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已经知道一种镜头,该镜头被构造成利用可收缩透镜保持框架保持至少一个可收缩透镜组,该可收缩透镜保持框架用于将透镜组缩回到可移动镜筒的内径的外侧(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第2006-243605号)。与将透镜组缩回到固定镜筒的内侧的传统结构相比,这种镜头不会导致可移动镜筒的外径增加,也不会导致在收缩状态下个透镜组之间的距离增加。在上述传统镜头中,其整个厚度尺寸(在拍摄光轴方向上的尺寸)也取决于固定镜筒的外侧的厚度尺寸。由此,理想的是也使得外侧的厚度尺寸最小。在上述镜头中,透镜组在拍摄光轴上的位置相对于图像拾取装置被适当地设定,该图像拾取装置捕捉由拍摄光学系统形成的物体图像。于是,厚度尺寸的一个基准端被安装图像拾取装置的基底元件来限定。同时,在上述镜头中,可缩回透镜容纳部设置在固定镜筒外侧的位置,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沿着与拍摄光轴正交的平面移动到该外侧的位置。于是,厚度尺寸的另一基准端由在拍摄光轴方向看的可缩回透镜容纳部的物体侧端部来限定。在此,当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在拍摄光轴上时,图像拾取装置,或在一些情况下,在拍摄光学系统中的元件夹置在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和基底元件之间,所述元件比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更靠近成像平面。于是,如果镜头被构造成沿着与拍摄光轴垂直的平面移动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可缩回透镜容纳部不可避免地在基底元件和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之间具有与被夹置的元件的厚度尺寸同样大的空间。为此原因,上述传统镜头不能有效利用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内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的后端和基底元件之间的空间,并且仍具有减小可缩回透镜容纳部的厚度尺寸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发明已经鉴于前述情形作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镜头,该镜头具有简单的结构,实现设置在可移动镜筒的内径外侧的可缩回透镜容纳部的厚度尺寸的减小。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镜头包括包括至少一个可缩回透镜组的多个透镜组;用于分别保持所述多个透镜组的多个透镜保持框架;用于在其中保持多个透镜保持框架的可移动镜筒;以及用于经可移动镜筒驱动透镜保持框架的透镜保持框架驱动装置。透镜保持框架、可移动镜筒和透镜保持框架驱动装置被构造成在收缩状态和拍摄状态之间移动多个透镜组,在所述收缩状态下,多个透镜组以所述多个透镜组中的至少一部分收缩的状态被存放,在所述拍摄状态下,所述多个透镜组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物体侧。所述多个透镜保持框架包括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该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被构造成可移动地保持所述至少一个可缩回透镜组,以便在拍摄状态下将所述多个透镜组定位在单个拍摄光轴上,并且在收缩状态下将至少一个可缩回透镜组向位于可移动镜筒的内径位置外侧的可缩回透镜容纳部缩回,并且至少通过在相对于拍摄光轴的方向上移动并且在与拍摄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移动,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在拍摄光轴上的一个位置和可缩回透镜容纳部内侧的一个位置之间可移动。
图1是示出在收缩存放状态D下的镜头10部分的结构在从物体侧观察时的透视图,在所述收缩存放状态D下,所述透镜组收缩并被存放;图2是示出图1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从成像平面侧观察时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在透镜挡板被关闭的收缩存放状态下包括透镜挡板和镜头10的光学系统装置的结构从物体侧观察时的透视图;图4是示出在图3的状态下主要部分的结构从成像平面侧观察是的透视图;图5是示出在拍摄状态P下关闭打开的透镜挡板的过程中镜头10和透镜挡板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且所突出的透镜组从成像平面侧观察时的透视图;图6是示出在拍摄状态P下镜头10的部分的主要部分的结构且在所突出的透镜组从成像平面侧观察时的透视图;图7是用于解释保持第三透镜组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的结构和防撞件的操作的透视图,并且示出在收缩存放状态D下第三透镜保持框架、防撞件、和第三透镜保持框架部分从物体侧观察时的布局结构;图8是用于解释保持第三透镜组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的操作和防撞件的操作的透视图,并且示出第三透镜保持框架、防撞件和第四透镜保持框架部分在拍摄状态P下在所突出的透镜组从物体侧观察时的布局结构;图9A和9B是透镜组、透镜保持框架和镜头10的主要部分的纵向截面图,图9A示出在透镜组突出的情况下的在远摄位置模式(拍摄状态P)下以及在透镜组收缩和存放的情况下的在收缩存放状态D (也简称为收缩状态)下的镜头10,且图9B示出在透镜组突出的情况下的在广角位置模式(拍摄状态P)下的镜头10 ;图10是展开并示意性示出形成在第二旋转镜筒上的凸轮沟槽的形状的展开图;图11是展开并示意性示出形成在凸轮镜筒上的凸轮沟槽的形状的展开图;图12是展开并示意性示出形成在第一衬里上的凸轮沟槽和键沟槽的展开图,同时省略了螺旋面的图示;图13A是展开并示意性示出形成在固定框架的固定镜筒部分上的凸轮沟槽和键沟槽的展开图,同时省略了螺旋面的图示;图13B是包括螺旋面的详细图;图13C是要与螺旋面接合的第一旋转镜头的透视图;图14A是示出第三透镜保持框架及其驱动操作系统的结构的侧视图;图14B是图14A所示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及其驱动操作系统的透视图;图15是示意性示出第三透镜保持框架及其驱动操作系统的结构的透视图;图16A是用于解释第三透镜保持框架的操作的前视图,并且示出该第三透镜保持框架部分从成像平面侧观察;图16B是示出快门部分的透视图;图17A和17B是示意性示出采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式的镜头10的相机100的外部结构的透视图,图17A示出拍摄透镜被收缩并且存放在相机100的主体内侧;而图17B不出拍摄透镜从相机100的王体关出;图18是示意性示出图17A和17B的相机100从拍摄者侧观察的外部结构的透视图;图19是示意性示出图17A和17B的相机100的功能结构的方块图;图20A和20B是用于解释第四透镜保持框架的结构的解释图,图20A是示意性示出第四透镜保持框架及其驱动操作系统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透视图,而图20B是省略结构的一部分并且从不同角度看到的透视图;图21是示意性示出驱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方块图;图22是示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在镜头10内的运动的示意性解释图;图23是用于解释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结构的示意性透视图;图24是用于解释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凸轮机构的操作的示意性放大透视图,并示出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第三保持框架转动基底95的台阶部分91及其周边;图25是类似于图24的透视图,并示出在缩回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过程中图24之后的状态;图26是类似于图24和25的透视图,并示出在缩回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过程中图25之后的状态;图27是类似于图24至26的透视图,并示出在缩回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过程中图26之后的状态;图28是类似于图24至27的透视图,并示出在缩回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过程中图27之后的状态;图29是类似于图24至28的透视图,并示出在缩回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过程中图28之后的状态;图30是类似于图24至29的透视图,并示出在缩回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过程中图29之后的状态;图31是示出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在镜头基底82 (保持板81)上的运动的示意性透视图;图32是示出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在固定框架21 (固定镜筒部分21a)内侧的运动的示意性透视图;图33是类似于图22的示意性解释图,示出在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IOA内的第三保持框架3IA的运动;图34是用于解释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的构造的示意性透视图;图35是用于解释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的凸轮机构的操作的示意性放大透视图,并且示出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IA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A的台阶部分9IA及其周围;图36是类似于图35的透视图,并且示出在缩回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的过程中在图35之后的状态;图37是类似于图35和36的透视图,并且示出在缩回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的过程中在图36之后的状态;图38是类似于图35至37的透视图,并且示出在缩回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的过程中在图37之后的状态;图39是类似于图35至38的透视图,并且示出在缩回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的过程中在图38之后的状态;图40是类似于图35至39的透视图,并且示出在缩回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的过程中在图39之后的状态;图41是类似于图35至40的透视图,并且示出在缩回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的过程中在图40之后的状态;图42是示出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IA在镜头基底82 (保持板81)上的运动的示意性透视图;图43是示出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在固定框架21 (固定镜筒部分21a)内侧的运动的示意性透视图;图44是用于解释在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IOB的镜头基底82B上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和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结构的解释图,它是以示意性透视图的形式来示出的;图45是仅示出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的周围和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周围的解释图;图46是用于解释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IB的凸轮机构的解释图47是类似于图22的示意性解释图,并示出在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IOB中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运动;图48是类似于图22的示意性解释图,并且示出在图47之后在镜头IOB内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IB的运动;图49是解释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IB的凸轮机构的解释图;图50是用于解释镜头基底82B上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结构的解释图;图51是用于解释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保持框架侧台阶接合表面55的结构的示意性透视图;图52是用于解释镜头基底82B的基底侧台阶接合表面56的结构的示意性透视图;图53是用于解释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凸轮机构的操作的示意性放大透视图,并示出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的台阶部分89及其周边;图54是用于解释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凸轮机构的操作的示意性放大透视图,并且示出在缩回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过程中在图53之后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的台阶部分89及其周边;图55是用于解释第四保持框架41B的凸轮机构的操作的示意性放大透视图,并示出在缩回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过程中在图54之后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的台阶部分89及其周边;图56是用于解释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凸轮机构的操作的示意性放大透视图,并示出在缩回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过程中在图55之后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的台阶部分89及其周边;图57是用于解释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凸轮机构的操作的示意性放大透视图,并示出在缩回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过程中在图56之后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的台阶部分89及其周边;图58是用于解释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凸轮机构的操作的示意性放大透视图,并示出在缩回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过程中在图57之后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的台阶部分89及其周边;图59是用于解释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凸轮机构的操作的示意性放大透视图,并示出在缩回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过程中在图58之后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的台阶部分89及其周边;图60是类似于图22的示意性解释图,示出在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镜头IOC中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C的运动;图61是类似于图22的示意性解释图,示出在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镜头IOD中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ID的运动;图62是用于解释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D的结构的示意性透视图;图63是用于解释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D的凸轮结构的操作的示意性放大透视图,并示出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D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D的台阶部分91D及其周边;图64是类似于图63的透视图,并示出在缩回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D的过程中在图63之后的状态;图65是类似于图63和64的透视图,并示出在缩回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D的过程中在图64之后的状态;图66是类似于图63至65的透视图,并示出在缩回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D的过程中在图65之后的状态;图67是类似于图63至66的透视图,并示出在缩回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D的过程中在图66之后的状态;图68是类似于图63至67的透视图,并示出在缩回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D的过程中在图67之后的状态;图69是类似于图63至68的透视图,并示出在缩回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D的过程中在图68之后的状态;图70是示出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ID在镜头基底82 (保持板81)上的运动的示意性透视图;图71是示出在固定框架21 (固定镜筒部分21a)内侧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的运动的示意性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的实施方式。(第一实施方式)将参照图1至21描述代表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的实施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10。要指出的是图1至16B和20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包括镜头10的光学系统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及其各种操作状态。在图1至16B和20中,设置有镜头10的光学系统装置包括第一透镜组11、第二透镜组12、第三透镜组13、第四透镜组14、快门-光圈单元15、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第一透镜保持框架17、覆盖玻璃18、低通滤波器19、固定框架21、第一旋转镜筒22、第一衬里23、第二旋转镜筒24、第二衬里25、凸轮镜筒26、直线移动镜筒27、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第三组主导引轴32、第二组副导引轴33、第三组引导螺杆34、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防撞件36、压缩扭转弹簧37、第三组光遮断器38 (见图16A)、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第四组副导引轴42、第四组弹簧43 (见图7和8)、第四组主导引轴44、第四组引导螺杆45、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第四组光遮断器47、变焦马达51 (见图1)、第三组马达52、第四组马达53、挡板控制件61、透镜挡板62、挡板驱动系统63、齿轮71、齿轮72、齿轮73、齿轮74、保持板81和镜头基底82。在此,变焦马达51作用为透镜保持框架驱动装置,用于与花键齿轮等一起驱动可移动透镜保持框架。同时,第一旋转镜筒22、第一衬里23、第二旋转镜筒24、第二衬里25、凸轮镜筒26、和直线移动镜筒27 —同作用为可移动透镜保持框架。将参照图9A和9B描述拍摄状态P。第一透镜组11、第二透镜组12、第三透镜组
13、和第四透镜组14以这个顺序从作为拍摄对象的物体侧排列。此外,快门-光圈单元15插入于第二透镜组12和第三透镜组13之间,同时作为图像拾取装置的通过利用CXD(电荷耦合器件)形成的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和其他部件位于第四透镜组14的成像平面侧。第一透镜组11、第二透镜组12、第三透镜组13、第四透镜组14和快门-光圈单元15 —起作用为拍摄光学系统,以在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的光接收表面(输入表面)上形成物体图像。第一透镜组11到第四透镜组14 一同构成焦距可变的变焦透镜。第一透镜组11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第一透镜组11借助于一体保持这些透镜的第一透镜保持框架17固定到直线移动镜筒27上并由其保持。这个第一透镜组11包括在多个透镜中最靠近物体的透镜(物镜)。第二透镜组12包括一个或多个透镜。对于第二透镜组12,形成在一体保持这些透镜的第二透镜保持框架(没有被清楚地显示)上的凸轮随动件插入到图11所示的凸轮镜筒26上的用于第二透镜组12的凸轮沟槽内并与第二衬里25上的直线运动沟槽25a接合。由此第二透镜组12被凸轮镜筒26和第二衬里25支撑。一体形成在快门-光圈单元15上的凸轮随动件插入到图11所示的凸轮镜筒26上的用于快门-光圈单元15的凸轮沟槽内,并且与第二衬里25上的直线运动沟槽25a接合。由此,快门-光圈单元15被凸轮镜筒26和第二衬里25支撑。固定框架21包括位于内侧的圆筒状的固定镜筒部分21a。如图13A和13B所示,沿着轴向的直线运动沟槽和凸轮沟槽形成在这个固定镜筒部分21a的内表面上。如图13C所示,在第一旋转镜筒22的底端处形成在外周表面上的螺旋面凸轮随动件与螺旋面凸轮沟槽接合。在第一衬里23的底端处以突出的形式形成在外周上的键部分与固定框架21的固定镜筒部分21a上的直线运动沟槽相接合。沿着光轴的正交平面的导引沟槽形成在第一旋转镜筒22的内表面上,且在第一衬里23的底端附近以突出的方式设置在外周面上的作为直线运动导引件的随动件(或键)与其接合。沿着光轴方向的直线沟槽和螺旋面形成在第一衬里23的内表面上。此外,用于允许在第二旋转镜筒24的底端附近以突出的方式形成在外周面上的凸轮随动件插入的间隙沟槽形成在第一衬里23上(见图12)。螺旋面在第二旋转镜筒24的底端处形成在外周面上。这些螺旋面与形成在第一衬里23的内周上的螺旋面螺纹啮合。同时,凸轮随动件在第二旋转镜筒24的底端附近以突出的方式设置在外周面上,并且这些凸轮随动件通过第一衬里23上用于凸轮随动件的间隙沟槽(衬里)与第一旋转镜筒22的内周上设置的直线沟槽相接合。在第二衬里25的底端以突出的方式设置在外周上的键部分与形成在第一衬里23的内周上的直线沟槽(见图12)相接合。沿着光轴的正交平面的导引沟槽(见图10)形成在第二旋转镜筒24的内表面上。这个导引沟槽与作为直线运动导引件的随动件(或键)相接合,所述随动件以突出的方式设置在第二衬里的外周面上。通过采用这种结构,第二衬里25和第二旋转镜筒24在光轴方向上可一体地移动,并且围绕光轴执行相对旋转运动。凸轮镜筒26配合在第二衬里25的内周内。通过允许在凸轮镜筒26底端处以突出的方式设置在外周上的闭锁突起与第二旋转镜筒24的底端啮合并紧固,这个凸轮镜筒26被构造成与第二旋转镜筒24 —体地旋转。沿着光轴的正交平面的导引沟槽形成在第二衬里25的内表面上。以突出的方式设置在凸轮镜筒26的外周面(在前侧上)的作为直线运动导引件的随动件(或键)与这个导引沟槽接合。通过采用这种结构,凸轮镜筒26和第二衬里25在光轴方向上一体地运动并且围绕光轴执行相对旋转运动。直线移动镜筒27的底端侧插入到第二衬里25和第二旋转镜筒24之间。凸轮随动件以突出的方式形成在这个直线移动镜筒27的底端附近的外表面上,并且凸轮随动件与形成在第二旋转镜筒24的内周面上的凸轮沟槽(见图10)相接合。同时,直线运动沟槽沿着轴向形成在直线移动镜筒27的内周面上,并且在第二衬里25的外周面上的键部分与该直线运动沟槽相接合。齿轮部分形成在第一旋转镜筒22 (见图13C)的底端处的外周上。这个第一旋转镜筒22在需要时被通过与齿轮部分啮合的齿轮所传递的变焦马达51的驱动力而旋转。以这种方式,第一透镜组11、第二透镜组12、和快门-光圈单元15执行变焦动作。要指出的是,要与直线移动镜筒27上的凸轮随动件相接合的第二旋转镜筒24上的凸轮沟槽在图10中示出。要与第二透镜组12的透镜保持框架上的凸轮随动件接合的凸轮镜筒26上的凸轮沟槽以及要与快门-光圈单元15上的凸轮随动件接合的凸轮镜筒26上的凸轮沟槽在图11中示出。在用于第二旋转镜筒24上的凸轮随动件的第一衬里23上的间隙沟槽以及要与第二衬里25上的键部分相接合的第一衬里23上的直线沟槽在图12中示出。此外,图13A和13B示出固定镜筒部分21a,其上形成要与第一衬里23上的键部分相接合的固定框架21的直线运动沟槽和要与第一旋转镜筒23上的凸轮随动件相接合的固定框架21上的凸轮沟槽。具体地说,根据上述结构,第一旋转镜筒23并非简单地利用螺旋面与固定框架21螺纹接合,而是利用螺旋形的凸轮沟槽(见图13A和13B)接合。由此,通过从存放状态向广角位置驱动,第一旋转镜筒22完全延伸到最大延伸位置。此后,由于凸轮沟槽的物体侧端部平行于固定框架的端面形成,如图13A和13B所示,在从广角位置向远摄位置驱动时,第一旋转镜筒22在恒定位置旋转,而不会在拍摄光轴的方向(拍摄光路)上移动。为此原因,当第一旋转镜筒从收缩状态向广角位置移动时,第一旋转镜筒22首先在执行旋转的同时向物体延伸,并到达最大延伸位置。当这个第一旋转镜筒22到达最大延伸位置时,通过设置在固定框架21上的变焦位置探测器(未示出),产生变焦位置基准信号,所述变焦位置探测器是由光反射器、光遮挡器、簧片开关等形成的。于是,如果产生了这个变焦位置基准信号,就推测第一旋转镜筒22到达最大延伸位置。由此,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或所谓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能够开始沿着拍摄光轴(拍摄光路)方向的前进动作。也就是说,通过完全延伸位于固定框架21附近的构成镜头的第一旋转镜筒22和第一衬里23,用于将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插入到拍摄光轴(拍摄光路)上的空间在延伸动作的早期阶段就提前予以保证。变焦位置基准信号是在第一旋转镜筒22到达最大延伸位置时立即产生的,并且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在用于插入的空间被确保之后理解开始前进动作。于是,例如,在电源开启时,可以使得从收缩状态向广角状态切换的时间周期最短。第三透镜组13被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保持。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一端(后面将描述的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保持第三透镜组13,同时另一端(后面将描述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被可旋转和可滑动地插入到第三组主导引轴32中。这个第三组主导引轴32基本上平行于第三透镜组13的光轴设置,并且被构造成在形成在镜头基底82上的保持板81和固定框架21 (见图14A等)之间延伸。这个保持板81设置在镜头基底82上,以形成与镜头基底82基本上相同的表面。由此,保持板81和镜头基底82 —同构成基底元件,其上设置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围绕第三组主导引轴32在拍摄位置(拍摄状态P)和存放位置(收缩存放状态D)之间可枢转地旋转,在如图8所示的拍摄状态P下,在拍摄位置,第三透镜组13插入到拍摄光轴OA上,在存放位置,在收缩存放状态D下的第三透镜组13缩回到固定框架21的固定镜筒部分21a的外侧,如图7所示。当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位于存放位置,即,从拍摄光轴OA缩回的收缩位置时,固定镜筒部分21a外侧但在固定框架21内侧的容纳位置是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 (见图16A)。这个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 (它的容纳空间)通过形成在固定镜筒部分21a上的切口 21c (见图16A、32等)与固定镜筒部分21a的内侧连通。曲柄形弯曲部分形成在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旋转轴侧和第三透镜组13 (将在后面描述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臂部分94)之间,以便在第三透镜组13的旋转轴侧和支撑部分侧之间改变在平行于主导引轴方向上的位置。止挡件31a (见图15)形成为从弯曲部分基本上沿着与主导引轴正交的方向伸出。当这个止挡件31a与第三组副导引轴33接触时,止挡件31a建立了如下的位置关系,即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位于拍摄位置(拍摄状态P),以将第三透镜组131带到拍摄光轴OA上。第三组副导引轴33是金属材料制成的杆,其设置在镜头基底82上,并被构造成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延伸。同时,光遮挡件31b(见图15)以突出的方式设置在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上靠近第三透镜组13的位置处,以便在旋转方向上并且从拍摄光轴OA向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突出。光遮挡件31b建立了这样的位置关系,即,在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位于存放位置时,该光遮挡件31b遮挡图16A所示的第三组光遮挡器38的光。由此,可以探测并确认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位于存放位置。在光学性能方面,在远摄模式下的第三透镜组13位于更靠近物体的位置,以便延长在远摄侧的焦距。但是,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可移动量由在收缩状态下镜头10的拍摄光轴OA方向上的长度(厚度尺寸)所约束。通过将允许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保持透镜的位置更靠近物体侧,远摄侧焦点位置可以尽可能增加。但是,如果止挡件31a在拍摄光轴OA的方向上的位置被设定为基本上与第三透镜组13相同的位置,第三组副导引轴33需要更长,由此在收缩状态下镜头10需要更大。为此原因,需要将止挡件31a定位成尽可能靠近镜头基底82侧(在焦点位置(成像平面)侧),所述固态图像传感器装置16设置在该镜头基底82处。因此,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被形成为具有曲柄形弯曲部分(后面将描述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臂部分94)的形状。在此,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可以由两个部件构成。在这种情况下,其中一个部件是设置有曲柄形弯曲部分的元件,而另一个部件是构造成保持第三透镜组13的元件。这两个部件彼此固定并一体移动。如图14A和14B所示,当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处于位于缩回位置(收缩存放状态D)时,与第三组引导螺杆34螺纹啮合的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最靠近成像平面侧(最靠近固态图像传感器装置16)定位。此外,在这个状态下,压缩螺旋弹簧37通过后面描述的凸轮机构而被最大储能,并且在从镜头的前表面向第三透镜保持框架观察时,在逆时针方向上恒定施加动量。被第三组主导引轴32和保持板81所保持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部分(后面描述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设置有凸轮机构,它们被构造成将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的运动转变成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前进和后退运动,并且转变成其沿着第三组主导引轴32的直线运动。当在这个状态下第三组马达52在图14B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在从镜头的前表面看时的顺时针方向)时,第三组引导螺杆34借助于包括齿轮71至74的齿轮机构而顺时针旋转,由此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沿着拍摄光轴OA朝向物体移动。此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通过来自后面描述的压缩扭转弹簧37的动量力而恒定地接收在逆时针方向上的旋转偏压。于是,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的接触部分35a与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台阶部分91接触并接合。当这个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向物体侧上的预定位置移动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遮光件31b远离作为第三组位置探测装置的第三组光中断器38 (见图16A)移动。因此,从第三组光中断器38产生从L (低电平)向H (高电平)的基准信号。基于来自第三光中断器38的基准信号,第三组透镜13经历脉冲数的位置控制。当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在这个状态下向位置B (缩回开始位置)移动时,如图14A所示,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进一步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台阶31a接触图8和16A所示的第三组副导引轴33,由此,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定位在拍摄光轴OA上的预定位置上。以这种方式,第三组透镜13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的前进动作完成。通过围绕第三组主导引轴32设置的压缩扭转弹簧37,这个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在从存放位置向拍摄光轴OA上的位置(拍摄位置)的旋转方向上接收恒定偏压(下面也称为旋转偏压),并且也在第三组主导引轴32上从物体侧向成像平面侧上的保持板81的方向上接收恒定偏压(下面也称为直线运动偏压)。在此,如图14B所示,固定框架21要被压缩扭转弹簧37按压的部分设置有台阶37a,以便将要与压缩扭转弹簧37相接触的区域的附近形成为如在此所示的凹坑(pit),并由此调节压缩扭转弹簧37在这个区域的位置。具体地说,避免压缩扭转弹簧37的中心位置与第三组主导引轴32的中心明显偏移。接着,当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经广角位置(图14A所示的位置W)移动到远摄位置(图14A所示的位置T)时,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的接触部分35a将前接合表面91d压向物体(目标),如后面所述。由此,第三保持框架31能够沿着拍摄光轴OA朝向物体(目标)移动到广角位置。同时,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被压缩扭转弹簧37恒定地沿着拍摄光轴OA方向压向成像平面,如前面所描述的。为此原因,在第三组引导螺杆34或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和保持板81之间产生的间隙(狭缝)总是被朝向成像平面侧聚集。以这种方式,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可以确保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位置精度。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是可螺纹接合元件,其与基本上平行于拍摄光轴OA布置的第三引导螺杆34可螺纹接合并且在第三组引导螺杆34上沿着拍摄光轴OA移动。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包括上面描述的接触部分35a和旋转止挡件突起35b (见图15)。接触部分35a能够与后面描述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台阶部分91内侧的后接合表面91a、凸轮表面91b、侧接合表面91c和前接合表面91d中的任一个形成接触。旋转止挡件突起35b配合到平行于拍摄光轴OA方向的沟槽中并被允许在该沟槽(未示出)上滑动,该沟槽形成在固定框架21的固定镜筒部分21a上。旋转止挡件突起35b作用为旋转止挡件,其防止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与第三组引导螺杆34 —起旋转。具体地说,由于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的旋转被配合到固定框架21上的导引沟槽中的旋转止挡件突起35b所阻挡,借助于第三组引导螺杆的旋转,第三内螺纹元件35在第三组引导螺杆34上沿着拍摄光轴OA前后移动。如图14A所示,在通过第三组引导螺杆34的反向旋转(在逆时针方向上的旋转)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从远摄位置T经广角位置W向缩回开始位置B移动的同时,借助于来自压缩扭转弹簧37的沿着拍摄光轴OA方向朝向成像平面的直线运动偏压,作为接触接合表面的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的接触部分34a的上表面与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台阶部分91的前接合表面91d相接触。于是,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逐渐从物体侧向成像平面侧移动。此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从压缩扭转弹簧37接收朝向拍摄光轴OA上的位置的旋转偏压力。因此,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保持在拍摄光轴OA上的位置,该位置由第三组副导引轴33来调整。同时,当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进一步从图14A所示的位置B朝向成像平面侧(在图中的左侧)移动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克服来自压缩扭转弹簧37的逆时针方向的偏压力被后面描述的凸轮结构的作用而顺时针旋转,由此发生缩回动作。于是,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从拍摄光轴OA上的位置旋转到存放位置S。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存放位置S是朝向成像平面侧偏移等于在第三组光中断器38产生从H向L切换的存放基准信号之后预定脉冲数的量的位置。在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移动到存放位置S之后,第一透镜组11、第二透镜组12和快门-光圈单元15被允许移动到预定位置。这个存放位置S是通过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旋转第三透镜组13从拍摄光轴OA缩回的缩回位置。在这个实施例的存放动作中,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在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移动到存放位置之前首先移动到存放位置。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的第一存放位置是朝向成像平面侧偏移等价于在第四组基准探测器(未示出)产生从H向L切换的存放基准信号之后预定脉冲数的量的位置。在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的存放动作完成之后,允许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存放动作。具体地说,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存放动作是通过将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朝向成像平面侧偏移等价于自第三组光中断器38产生从H向L偏转的存放基准信号起预定脉冲数的量。在这个存放动作结束之后,第一旋转镜筒22被回退或者另外位于第一旋转镜筒22和第一衬里23内侧的部件,即位于上述结构的底端面之前的那些部件被回退到刚好不接触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位置处。这个动作是在第三保持框架31的存放动作完成之后进行的,这是因为这可以安全地将第一旋转镜筒22等回退而不会导致与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干涉。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该第一实施方式设置有利用典型的DC (直流)马达形成的变焦马达51,第一旋转镜筒22和其他部件的位置基于例如由小齿轮(pinion gear)和光中断器51a (见图1)所形成的变焦计数探测器所产生的驱动脉冲的计数来设定,该小齿轮具有编码器形状,直接固定到变焦马达51的输出轴上,该光中断器51a设置在小齿轮附近。在此,第一实施方式使用DC马达作为移动第一旋转镜筒22的驱动源,并利用编码器和光中断器所形成的探测器实现驱动位置的探测。但是,显然通过将这个结构用脉冲马达来替代可以实现相类似的功能。顺便提及,如图2、7、8等所示,防撞件36被固定框架21可旋转地支撑在第三组主导引轴32的附近,并且设置有接合突起36b,该接合突起36b可与第三保持框架31相接合。这个防撞件36被诸如弹簧的偏压装置在旋转方向上恒定偏压,以便导致闭锁突起36a在旋转端附近朝向拍摄光轴OA突出。被这个偏压装置施加到防撞件36上的旋转偏压力被设定为小于将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指向缩回位置的旋转偏压力。为此原因,当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位于存放位置时,防撞件36被与接合突起36b接合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推动,并因此从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向外偏转(见图2、7等)。同时,当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旋转并移动向拍摄光轴OA上的位置时,接合突起36a与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脱开,由此防撞件36被来自上述偏压装置的偏压力在导致闭锁突起36a朝向拍摄光轴OA突出并导致闭锁突起36a从固定框架21 (见图8)的固定镜筒部分21a (见图9)的内表面突出的方向上旋转。此时,第一旋转镜筒、第一衬里23、第二旋转镜筒24、第二衬里25、凸轮镜筒26和直线移动镜筒27的全部定位成比闭锁突起36a的突出位置更靠近物体。于是,闭锁突起36a从第一旋转镜筒22和在第一衬里23 (见图5、6、8等)的底端的外周边缘向内突出。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即使在试图手动并强制向存放位置旋转和移动第一旋转镜筒22时,防撞件36 (闭锁突起36a)首先接触第一旋转镜筒22。于是,在拍摄光轴OA的方向上,不可能将第一旋转镜筒22的底端移动成比防撞件36的位置更靠近成像平面。由此,可以避免与第三保持框架31接触。因此,可以实现防止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由于强外力而被破坏、损坏等。在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正常完成向存放位置的移动之后,这个第一旋转镜筒22能够第一次移动到存放位置。因此,,如果由于在镜头10的一部分(可移动镜筒的一部分)突出时的拍摄状态P下掉落等而导致大的压力施加到镜头的末端上,防撞件36的闭锁突起36a与第一旋转镜筒22和第一衬里23接合,以阻挡第一旋转镜筒和第一衬里23(以及第二旋转镜筒24、第二衬里25、凸轮镜筒26和直线移动镜筒27)朝向第三透镜组13的额外缩回。由此可以防止第三保持框架31和第三透镜组13的损坏等。第三引导螺杆34被第三组马达52在向前和相反方向上旋转。第三马达52的旋转被顺序传递到齿轮71、齿轮72、齿轮73、齿轮74并最终传递到第三组引导螺杆34。接着,将描述驱动第三透镜组的结构。除了图7和8之外,将参照图20A和20B描述该结构,图20A和20B是主要示出第四组驱动系统的透视图。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组14用于聚焦,S卩,作为执行聚焦的聚焦透镜。如图20A和20B所示,这个第四透镜组14被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所保持。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包括套筒部分41a和旋转止挡件部分41b。套筒部分41a与第四组主引导轴44相接合,该第四组主引导轴44固定到镜头基底82上并平行于拍摄光轴OA设置。旋转止挡件部分41b与第四组副导引轴42接合,该第四组副导引轴42平行于拍摄光轴OA设置,并且固定到镜头基底82上以便调节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的旋转。通过采用这种结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沿着第四组主导引轴44,即沿着拍摄光轴OA自由移动。在该第一实施方式中,步进马达构成的第四组马达53设置为用于驱动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的驱动源。第四组引导螺杆45形成在这个第四组马达53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内螺纹的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与这个第四组引导螺杆45螺纹接合。这个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是在第四组引导螺杆45上沿着拍摄光轴OA可移动的可螺纹接合元件。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设置有用于插入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的空间。这个空间包括接合部分41c,该接合部分41c位于成像平面侧上,并且是与拍摄光轴OA垂直的平面,以与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接合。插入到这个空间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被第四组弹簧43恒定偏压向物体侧,并且总是与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接触并接合。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包括在径向上突出的突起46a。这个突起46a与设置在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上在空间的一侧上的孔41d相接合,用于插入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由此作用为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的旋转止挡件。通过采用这种结构,第四组引导螺杆45随着第四组马达53的旋转而旋转,由此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在第四组引导螺杆45的延伸方向上,即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前后移动。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与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接合,并因此随着这个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的运动而沿着拍摄光轴OA移动。在此,第四组引导螺杆45形成在第四组马达53的输出轴上。相反,也以将第四组马达53和第四组引导螺杆45分开形成并且利用齿轮等彼此连接,从而传递旋转并且旋转第四组引导螺杆45。用于遮挡设置在镜头基底82上的第四组光中断器47的光路上的光线的光遮挡件41e形成在第四组保持框架41上。由此,通过将第四组保持框架41移动到预定位置,可以屏蔽或者透射第四组光中断器47的光路上的光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的运动而从光遮挡状态到光透射状态之间的切换运动被限定为基准位置,并且与任意数量的脉冲相等价的脉冲波从这个位置开始施加。由此,可以旋转第四组马达53并由此将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移动到理想位置。在此,在拍摄光轴O方向上从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光中断器的光遮挡件31b脱离并由此避免与其干涉的凹陷部分41f形成在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的外周边缘上。以这种方式,可以增加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的运动量,并由此确保可聚焦的宽拍摄距离范围。此夕卜,如前面描述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和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之间的接合结构包括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的反冲(backlash)。但是,通过利用第四组弹簧43向物体侧恒定偏压第四组保持框架41,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可以精确控制第四透镜的拍摄光轴OA方向上的位置。第一旋转镜筒22、第一衬里23、第一透镜组11、第二透镜组12和快门-光圈单元15的存储位置基于放置在固定框架21上的变焦位置探测器所产生的变焦位置基准信号来控制,该变焦位置探测器由光反射器等来形成。具体地说,在变焦位置信号中产生从H到L的变化之后,这些构成元件向成像平面侧移动等价于作用为编码器的小齿轮和设置在其附近的变焦计数探测器所产生的驱动脉冲的预定计数数量的量。以这种方式,有可能完成存放动作。在存放时,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如前面所述位于第一存放位置。随着第一旋转镜筒22移动到存放位置,第一旋转镜筒22或第一衬里23的底端表面与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接触,从而压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并最终将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移动到第二存放位置。通过这个操作,即使在第四组光中断器47的拍摄光轴OA方向上的配合位置上有波动,仍可以精确地将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移动到存放位置,而不需要复杂的调节等。由于在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上设置的接合空间的沿拍摄光轴OA方向上的长度尺寸大于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的厚度尺寸,因此可以实现该操作。用于移动第一透镜组11、第二透镜组12、和快门-光圈单元15的变焦马达51在这种情况下由DC马达形成。同时,例如,用于驱动第三透镜组13的第三组马达52和用于驱动第四透镜组的第四组马达53通常由脉冲马达形成并且以软件的方式彼此协同驱动。以这种方式,通过主要利用例如第一到第三透镜组11至13可以实现适当的变焦操作,并且通过主要利用例如第四透镜组14实现适当的聚焦操作。在此,构成这个镜头10的透镜组处于图21所示的驱动控制系统的驱动控制之下。图21是示意性示出驱动控制系统的结构的方块图。图21中的驱动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单元501、马达驱动器502、第一-第二组DC马达503、第一光圈马达504、第二光圈马达505、快门马达506、第三组脉冲马达507、第四组脉冲马达508、第一-第二组光中断器510、第三组光中断器511、第四组光中断器512、第一-第二组光中断器驱动电路513、第一-第二组光中断器驱动电路514、第三组光中断器驱动电路514和第四组光中断器驱动电路516。中央处理单元501向马达502发出关于马达驱动器502的初始设定、驱动马达的选择、驱动电压的设定、驱动方向等的指令。马达驱动器502根据来自中央处理单元501的指令控制包括第一-第二组DC马达503、第一光圈马达504、第二光圈马达505、快门马达506、第三组脉冲马达507、第四组脉冲马达508等的马达系统。第一-第二组DC马达503驱动透镜组11和第二透镜组12。通常,第一透镜组11和第二透镜组12借助于凸轮结构被彼此独立驱动,该凸轮结构与第一-第二组DC马达503的驱动力反作用。第一光圈马达504和第二光圈马达505驱动快门-光圈单元15中的光圈。快门马达506驱动快门-光圈单元15中的快门。第三组脉冲马达507驱动第三透镜组13。第四组脉冲马达508驱动第四透镜组14。同时,中央处理单元501通过第一-第二光中断器驱动电路513、第一-第二光反射器驱动电路514、第三组光中断器驱动电路515和第四组光中断器驱动电路516执行向作为位置探测装置的第一-第二组光中断器509、第一-第二组光反射器510、第三组光中断器511和第四组光中断器512的驱动能量供给,并且获取由第一-第二组光中断器509、第一-第二组光反射器510、第三组光中断器511和第四组光中断器512所探测的位置信息信号。第一-第二组光中断器驱动电路513、第一-第二组光反射器驱动电路514、第三组光中断器驱动电路515和第四组光中断器驱动电路516进一步具有分别适当控制第一-第二组光中断器509、第一-第二组光反射器510、第三组光中断器511和第四组光中断器512的光投射电流和输出信号电平的功能。马达驱动器502从中央处理单元501接收指令,执行该指令,并且向从第一-第二组DC马达503、第一光圈马达504、第二光圈马达505、快门马达506、第三组脉冲马达507和第四组脉冲马达508中选出的马达设定指定电压,并且基于驱动指令定时执行驱动控制。如图9所示,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如CXD (电荷耦合器件)固态图像探测器件设置在第四透镜组14之后,S卩,在物体(目标)的远侧上。如前面描述的,物体图像借助于拍摄光学系统形成在这个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的输入表面(光接收表面)上。覆盖玻璃18和低通滤波器19设置在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的输入表面侧上。此外,各种滤光器和其他光学元件按需要设置在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的输入表面侧上。在收缩存放状态D,图3至5所示的镜头62覆盖第一透镜组11的物体侧,并且保护透镜组免受污染和损坏。透镜挡板62被挡板驱动系统63沿着与拍摄光轴OA正交的方向前后驱动。图3和4示出在关闭状态下的透镜挡板62,而图5示出了在几乎完全打开状态下的透镜挡板62。通过挡板操作单元301 (见图17A)的操作,挡板驱动系统63在关闭位置(图3和图4)和打开位置(比图5的位置更远离拍摄光轴OA的位置)之间驱动透镜挡板62。这个挡板驱动系统63在关闭方向上偏转和偏压透镜挡板62于关闭位置或者在打开方向上偏转和偏压透镜挡板62于打开位置。从而,当在关闭状态下的透镜挡板62在打开方向上操作时,透镜挡板62在穿过预定位置之后半自动地过渡到打开状态。另一方面,在关闭在打开状态下的透镜挡板62的过程中,透镜挡板62在经过预定位置(该预定位置不必与用于打开透镜挡板62的上述预定位置是相同位置,或另外通过提供特定的滞后特性,实现更平顺的操作)之后半自动地过渡到关闭状态。挡板控制件61设置在固定框架21上更靠近透镜挡板62的打开位置的一侧,在沿着拍摄光轴OA的方向上可滑动,并且被弹簧等按需要偏压向物体侧。在收缩存放状态D下,以弯曲形式形成的这个挡板控制件61的接合部分与第一旋转镜筒22和第一衬里23的底端表面接合,并且克服偏压力而被偏转到成像平面侧,而不接触透镜挡板62。在拍摄状态P下,透镜挡板62从所有透镜组、其保持框架等完全脱开。在这种状态下,随着接合部分脱开,挡板控制件61被偏压力偏转向物体侧,由此在末端的挡板阻挡部分向透镜挡板62的运行路径突出。在试图从这个状态向收缩存放状态D过渡时,如果透镜挡板62被突然操作,透镜挡板62会撞到镜头10。但是,跨过透镜挡板62的运行路径的在挡板控制件61的末端的挡板阻挡部分阻挡透镜挡板62进入到镜头10内。在所有透镜组被存放的收缩存放状态D下,第一旋转镜筒22和第一衬里23的底端表面与挡板控制件61上以弯曲形式形成的接合部分相接合,由此克服偏压力向成像平面侧偏转挡板控制件61。由此,挡板控制件61能够移动到透镜挡板62的前部,并且正确地设定在关闭位置。以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防止透镜挡板62和镜头10之间的干涉。已经基于构成的实施例描述了镜头,以导致第三透镜组13从拍摄光轴OA缩回。在第一实施方式的构成的情况下,通过将具有最小外径的透镜组限定为缩回到拍摄光轴OA外侧的可缩回透镜组,可以有效减小在缩回时的镜头突出尺寸。此外,通过将在扩展时尽可能大地向成像平面突出的透镜组限定为可缩回透镜组,可以缩短用于可缩回透镜组的驱动机构(主轴的长度和弓I导螺杆的长度中的至少一个),由此,减小镜头的厚度,即,减小在拍摄光轴OA方向观察的镜头的厚度尺寸。此外,通过将也具有光圈的功能的位于快门之后并且最靠近快门的透镜组限定为可缩回透镜组,可以将具有最小外径并且向成像平面尽可能大突出的透镜组限定为可缩回透镜组。这个可缩回透镜组易于缩回,这是因为不需要考虑与阻挡正交于拍摄光轴OA的镜头的平面的快门干涉并且避开快门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整个透镜结构包括四个透镜组,即具有正放大率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放大率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放大率的第三透镜组和具有正放大率的第四透镜组。这个透镜结构被构造成通过至少改变第一透镜组和第二透镜组之间的间隔、第二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之间的间隔以及第三透镜组和第四透镜组之间的间隔来改变放大率,并且通过移动第四透镜组来校正成像平面到图像形成表面之间的位置来执行对焦。也具有光圈功能的快门位于第三透镜组的前面。通过利用第四透镜组构成整个透镜结构并将第三透镜组限定为可缩回透镜组,可以将尽可能向成像表面突出并具有最小外径的透镜组限定为可缩回透镜组,并由此实现具有小镜头突出尺寸和薄轮廓的镜头。此外,通过将构成为实现4被放大或更高的四个透镜组中的第三透镜组限定为可缩回透镜组,可以提供一种具有减小镜头尺寸(突出尺寸和厚度)同时实现高倍放大的镜头10。另外,整个透镜结构可以包括三个透镜组,即具有正放大率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放大率的第二透镜组以及具有正放大率的第三透镜组,同时将第三透镜组限定为可缩回透镜组。每个透镜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透镜。在这个方面,透镜组意味着整体移动的一个或多个透镜。因此,每个透镜组可以只包括一个透镜。
下面,参照图17A至19描述将包括上述实施方式的镜头10的光学系统装置用于拍摄光学系统所构成的相机(成像设备)100的实施例。图17A和17B是示出相机100的外观的透视图,这是从前侧,即物体侧或目标侧观察的。图18是示出从后侧或拍摄者侧观察的相机100的外观的透视图。图19是示出相机100的功能结构的方块图。虽然相机100在此作为示例被用来描述,但是近年来发布了将相机功能结合到所谓的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包括PDA (个人数字助理)、蜂窝电话等的产品。很多这些便携信息终端装置可以具有稍微不同的外观,但是实际上包括与相机100相同的功能和结构。由此,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镜头10的光学系统装置可以应用到这些便携信息终端装置中的任一种上。类似地,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镜头10的光学系统装置也可以应用到图像输出装置上。如图17A至18所示,相机100包括拍摄透镜101、快门按钮102、变焦杆103、取景器104、闪光灯105、液晶监视器106、操作按钮107、电源开关108、存储卡槽109、通信卡槽110、挡板操作单元301等。另外,如图19所示,相机也包括光接收元件201、信号处理装置202、图像处理装置203、中央处理单元(CPU) 204、半导体存储器205、通信卡206等。虽然图中未清楚示出,这些构成元件通过从作为驱动电源的电池接收电源而操作。相机100包括拍摄透镜101和光接收元件201,作为CXD (电荷耦合器件)拍摄元件等形成的区域传感器。相机100还构造成通过构成拍摄光学系统的拍摄透镜101形成作为拍摄目标的对象的图像,即,拍摄物体的图像,并且通过利用光接收元件201来读取所形成的图像。拍摄透镜101应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的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镜头的光学系统。更准确地说,光学系统装置是利用透镜等形成,他们是构成镜头10的光学元件(同时,光接收元件201例如是利用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 (见图9)形成的)。镜头10包括用于保持所有透镜等并且至少能够独立地移动和操作透镜组的机构。通常,要嵌入到相机100中的拍摄透镜101以光学系统装置的形式被结合,如上所述。从光接收元件201的输出被信号处理装置202处理,其通过中央处理单元204控制,并且转变成数字图像信息。被信号处理装置202数字化的图像信息在图像处理装置203所执行的给定图像处理中被处理,图像处理装置203也被中央处理单元204控制,并然后存储在半导体存储器205,如非易失存储器中。在这种情况下,半导体存储器205可以是插入到存储卡槽109中的存储卡或者嵌入到相机100的主体(相机主体)内的半导体存储器)。液晶监视器106能够显示要被拍摄的图像或者显示存储在半导体存储器205内的图像。此夕卜,例如,可以将存储在半导体存储器205内的图像通过插入到通信卡槽110内的通信卡206传送到外侧。在此,用于执行上述所有透镜的驱动控制的如图21所示的前述中央处理单元501也包括在中央处理单元204内。另外,可以利用另一个微处理器来构成中央处理单元501,该微处理器被构造成与中央处理单元204协作。在携带相机100时,拍摄透镜101处于如图17A所示的收缩状态,并且拍摄透镜101嵌入到相机100的主体内,同时透镜挡板62在这个状态下关闭。当用户操作挡板操作单元301以打开透镜挡板62时,电源被开启。然后,镜头10从相机100的主体内伸出,以形成拍摄状态P。此时,例如,构成变焦透镜的所有组的光学系统布置在拍摄透镜101的镜头内侧的广角位置。各个组的光学系统的布局通过操作变焦杆103而改变。以这种方式,可以向远摄端执行改变放大率的操作。
同时,取景器104的光学系统优选地被构造成与拍摄透镜101的场角的变化相结合地改变放大率。在很多情况下,通过半按下快门按钮102实现对焦操作。利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变焦透镜的对焦操作可以主要通过第四透镜组14来实现。然后通过完全按下快门按钮102来实现拍摄操作,并且此后发生上述处理。操作按钮107以预定方式被操作以在液晶监视器106上显示半导体存储器205内存储的图像,或者将图像通过通信卡206等传送到外侧。例如,半导体卡205、通信卡206等是通过将这些卡分别插入到专用或通用的槽中来使用的,这些槽由存储卡槽109和通信卡槽110来代表。在此,当拍摄透镜101在收缩状态时,第三透镜组13从光轴OA缩回并且平行于第一透镜组11和第二透镜组12容置。由此可以实现相机100的进一步薄的轮廓。通常,取景器机构通常位于镜头单元的上侧上,以利于相机100的操作。同时,如果镜头10包括变焦放大变化机构,那么取景器机构也需要变焦放大变化机构。于是,需要将驱动源(DC马达、脉冲马达等)和传动机构(如齿轮连接机构)非常靠近取景器机构定位,所述驱动源用于实现变焦放大变化操作,所述传动机构用于传递驱动源的驱动力。例如,当取景器机构设置在镜头10的左上侧上时,用于改变放大率的驱动源和传动机构可以设置在镜头10的右上侧上。以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有效地实现有限的空间。在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缩回时,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自然设置在被剩余空间确定的镜头10之下(在镜头10的右下侧或左下侧)。在这个实施方式中,用于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的空间位于镜头10的右下侧上。同时,用于驱动聚焦透镜组的驱动源和驱动机构设置在镜头10的左下侧上。以这种方式,通过有效地利用通常形成为圆形的镜头10的四个角,即,左上侧、右上侧、右下侧和左下侧,可以减小镜头10的尺寸。接着,参照图22到32描述第一实施方式的特性特征。要指出的是,图22仅仅是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概念的解释图,因此与作为具体实施例在后面描述的结构(图23至32)中所看到的位置关系并不完全符合。同时,图24至30是示意性示出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的台阶部分91的周围的放大透视图,用于解释台阶部分91和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 (接触部分35a)的动作。为了便于理解该动作,这些附图仅示出在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方面的接触部分35a,该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被构造成与在前后方向上的线性运动相关联地在前后方向上移动。此外,图31是示出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在镜头基底82 (保持板81)上的运动的示意性透视图,并且图32是示出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在固定框架21 (固定镜筒部分21a)内侧的运动的示意性透视图。图31和32描绘了在图25至30所示的状态下成叠置方式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并且图25至31中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被分别分配给附图标记31-1至31-6。此外,为了便于理解,压缩扭转弹簧88的图示被省略,并且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和凸轮机构之外的构成元件在图25至30中被遮挡。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10中,作为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以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方式移动。于是,实现这种运动的凸轮结构也具有与传统上不同的结构。此后,将开始描述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运动方式的概念。如图22所示,根据这个实施方式的镜头10,作为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容纳位置被设定成尽可能靠近镜头基底82 (靠近焦点位置(成像平面)),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设置在该镜头基底82上,以便减小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的厚度方向(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的长度尺寸),所述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作用为位于固定框架12的内侧且固定镜筒部分21a的外侧的可缩回透镜容纳部。换句话说,在镜头10内,相对于第四透镜组14和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位于正交于拍摄光轴OA的方向上的空间被用作容纳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的空间。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镜头10中,在沿着拍摄光轴OA方向上观察时,在存放状态下可以将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靠近基底元件等价于长度尺寸的量,所述长度尺寸是通过将对应于在拍摄光轴系统中比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更靠近成像平面的元件(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的厚度尺寸加上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在最大情况下的厚度尺寸的尺寸所获得的。在镜头10中,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在拍摄光轴OA上的位置(下面也称为轴上位置Pa)和容纳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a内的位置(下面也称为缩回位置Ps)之间移动。为了将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容纳在缩回位置Ps,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运动至少包括在相对于拍摄光轴OA方向倾斜的方向上的运动和在正交于拍摄光轴OA的方向上的运动。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当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从轴上位置Pa指向缩回位置Ps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首先在相对于拍摄光轴OA方向倾斜的方向倾斜,以靠近镜头基底82(见箭头Al),并然后在正交于拍摄光轴OA的方向上移动,以便进入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见箭头A2)。为了便于理解,图22示意性示出在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中的部分(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后面描述的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其构造成保持第三透镜组13)的运动。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如上所述由于如下的原因而移动。在镜头10中(其拍摄光学系统),如果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位于轴上位置Pa,那么要位于拍摄光轴OA上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和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存在于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镜头基底82侧(成像平面侧)。同时,在镜头10 (其拍摄光学系统)中,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形成在可移动镜筒(固定框架21的内侧和固定镜筒部分21a的外侧)外侧。于是,如果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容纳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内并且位于缩回位置Ps上,在位于可移动圆筒的最外侧位置的延伸状态下的第一旋转镜筒22的下端22f (在成像平面侧上的端部)的位置或者用于形成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的前侧壁表面的固定框架21的前壁部分21f存在于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物体侧上。为此原因,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在轴上位置Pa和缩回位置Ps之间的运动会发生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下端部分与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和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中任一个干涉,并且也会发生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上端部分与第一旋转镜筒22的下端22f和固定框架21的前壁部分21f的任一个干涉。在此,鉴于抑制在镜头10的拍摄光轴OA方向上的大小尺寸(厚度尺寸),适当地将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的厚度尺寸(其容纳空间)等于能够容纳作为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最小高度尺寸。但是,如上所述,作为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在轴上位置Pa和缩回位置Ps之间的运动过程中会发生干涉。尽管如此,如果可缩回透镜容纳部的厚度尺寸被进一步减小,则不可能在轴上位置Pa和缩回位置Ps之间移动作为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在此,可构想到的方案是移动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 (以Z字形方式),以便跟踪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和位于镜头基底82侧(成像平面侧)的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的轮廓。但是,这种复杂运动会导致凸轮结构的复杂,由此将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的运动转变成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前后运动和沿着第三组主导引轴32的直线运动。另外,该复杂运动导致在轴上位置Pa和缩回位置Ps之间的运动所需的时间增大。为此原因,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10中,位于轴上位置Pa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沿着相对于拍摄光轴OA方向(见箭头Al)倾斜的方向朝镜头基底88移动,以穿过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和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的下侧(成像平面侧)构成元件和第一旋转镜筒22和固定框架21的上侧(物体侧)构成元件之间的空间,而不会与任何构成元件干涉。由此,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朝向镜头基底82向下(向成像平面侧)缩回。由于在倾斜方向(见箭头Al)上的这个运动,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沿着拍摄光轴OA方向回退的位置在下面将称为回退位置Pr。下面,位于回退位置Pr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在与拍摄光轴OA正交的方向(见箭头A2)上移动。以这种方式,在沿着拍摄光轴OA方向观察时,使得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进入到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a中,同时保持靠近镜头基底82。如上所述,根据这个实施方式的镜头10,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首先从轴上位置Pa沿着倾斜方向(见箭头Al)移动到回退位置Pr,并然后沿着正交方向(见箭头A2)从回退位置Pr移动到缩回位置Ps。以这种方式,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可以容纳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内,同时靠近镜头基底82,也不会与拍摄光学系统的其他构成元件干涉。在此,位于缩回位置Ps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在拍摄光轴OA上的运动可以仅借助于直线运动而实现。但是,例如,如果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在防止与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和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干涉的同时移动,那么上端部分与第一旋转镜筒22 (下端22f)和固定框架21 (前壁部分21f)干涉,如双点划线LI所示。为了防止干涉,需要将第一旋转镜筒22和固定框架21向上或向旁边偏移到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运动时上端部分所绘制的轨迹(见双点划线LI)。于是,发生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的厚度尺寸的增加或者固定镜筒部分21a (可移动镜筒(第一旋转镜筒22))的直径尺寸的增加。另一方面,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10,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从轴上位置Pa沿着倾斜方向(见箭头Al)移动到回退位置Pr并然后在正交方向上(见箭头Al)从回退位置Pr移动到缩回位置。以这种方式,可以在靠近镜头基底82的状态下,将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容纳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内,而不会与拍摄光轴系统的其他元件干涉并且不会导致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的厚度尺寸增加或者固定镜筒部分21a的直径尺寸的增加。在这个镜头10中,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利用凸轮结构连接到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上,所述凸轮结构被构造成能够执行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从轴上位置Pa向回退位置Pr的移动,以及从回退位置Pr向缩回位置Ps的移动。对于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10内的凸轮结构,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设置有接触部分35a,作为凸轮销(见图15等),同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后面描述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设置有作为凸轮沟槽的台阶部分91和用于在保持框架侧的凸轮表面的斜角部分92 (见图23等)。此外,用于支撑第三组主导引轴32的保持板81 (镜头基底82)设置有弯曲突起83 (见图24等),用于在基底侧上的凸轮表面。如图23所示,设置有这个台阶部分91和斜角部分92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也包括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第三透镜保持框架臂部分94和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位于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一端侧上并且能够保持第三透镜组13。这个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是整体上呈现出圆筒形状的框架元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臂部分94的一端侧连接到这个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如图23所示,设置有这个台阶部分91和斜角部分92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也包括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第三透镜保持框架臂部分94、和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位于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一端侧上,并且能够保持第三透镜组13。这个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是整体上呈现出圆筒形状的框架元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臂部分94的一端侧连接到这个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上。第三透镜保持框架臂部分94将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与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相联系,由此构成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中的臂部分。这个第三透镜保持框架臂部分94整体上形成曲柄形弯曲部分,其中中间部分在与第三组主导引轴32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连接到其另一端上。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整体上呈现出圆筒形状,并且被第三组主导引轴32支撑,以便可旋转并且在拍摄光轴OA方向(见图7和图8)上可移动。如前面描述的,这个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在旋转方向上被压缩扭转弹簧37 (见图16A)从存放位置(收缩存放状态D )向拍摄位置(拍摄状态P )恒定并旋转地偏压。此外,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在从物体侧朝向成像侧上的保持板81的方向上(从前面看是向图14A中的左侧)沿着第三组主导引轴32被恒定和笔直偏压。在这个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方面,旋转偏压方向是图24中的箭头A3所示的方向。以这种方式,压缩扭转弹簧37作用为用于向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施加偏压力的圆柱体偏压装置,所述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作用为旋转圆柱体,其构成作为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旋转基底。这个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设置有圆筒状的弯曲壁部分96,它是由围绕作为中心的第三组主导引轴32的轴线弯曲板件而形成的(见图16等)。弯曲壁部分96设置有从圆柱的外周面凹陷的台阶部分91。这个台阶部分91设置有在其底端侧(成像平面侧)的后接合表面91a、凸轮表面91b和侧接合表面91c,以及在其物体侧的前接合表面91d。接合表面91a是与拍摄光轴OA基本上垂直相交的平面,凸轮表面91b是连接到接合表面91a的右端上的凸轮斜面,并且侧接合表面91b沿着拍摄光轴OA方向延伸。前接合表面91d是与拍摄光轴OA基本上垂直相交的平面。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从前面看时图23中的台阶部分91的右侧开口,以利于组装工作。此外,弯曲壁部分96设置有一对斜角部分92 (其中一个未示出)。这两个斜角部分92是通过切割弯曲壁部分96的下端而形成。由此,斜角部分92限定了平面的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92a,其作用为保持框架侧凸轮表面。随着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沿着第三组主导引轴32 (见图24)移动,两个斜角部分92的相应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92a能够与下面描述的基底侧倾斜表面83a形成接触,它们由弯曲突起83限定。具体地说,当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位于广角位置W和缩回开始位置B (见图14A)之间时,两个斜角部分92的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92a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分别与弯曲突起83的基底侧倾斜表面83a相对。如图24所示,弯曲突起83设置成从作为基底元件的保持板81突出,该保持板81被构造成支持第三组主导引轴32的基底。这些弯曲突起83呈现出圆筒形状,这是通过围绕第三组主导引轴32的轴线作为中心弯曲板件而形成的,并且设置为一对,它们与第三组主导引轴32设置有间隔并且围绕其轴线设置。两个弯曲突起83整体上在相对于拍摄光轴OA倾斜的方向上切开,如此切开的平面限定了作为凸轮表面的基底倾斜表面83a。这些基底侧倾斜表面83保持第三保持框架31的旋转轴的径向,并也相对于旋转轴线(第三组主导引轴32延伸的方向(拍摄光轴OA方向))倾斜,以便随着基底侧倾斜表面83更靠近保持板81而在旋转偏压方向(见箭头A3)上回退。接着,参照图14A、22和图24至32描述当镜头10内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在拍摄位置(拍摄状态P)和存放位置(收缩存放状态D)之间旋转时的动作,在拍摄位置,第三透镜组13插入到拍摄光轴OA上,而在存放位置,第三透镜组13容纳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内。如前面描述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在从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a接收到压力时旋转,所述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a由于设置在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的外周面上的台阶部分91和被台阶部分91所接收的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的接触部分35a之间的滑动动作而在拍摄光轴OA方向(前后方向)上直线运动。于是,台阶部分91作用为凸轮沟槽,而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的接触部分35a作用为凸轮销。通过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的接触部分35a,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沿着第三组主导引轴32垂直移动,或者围绕第三组主导引轴32旋转,所述接触部分35a作为凸轮销,该凸轮销被构造成在作为凸轮沟槽的台阶部分91内侧沿前后方向移动。现在,将解释在这种情况下,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相对于接触部分35a在作为凸轮槽的台阶部分91内的位置的动作。如前面描述的,通过在图14中的逆时针方向上旋转第三组马达52(从镜头前侧观察时的顺时针方向),第三组引导螺杆34经齿轮71至74形成的齿轮机构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于是,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沿着拍摄光轴OA方向在第三组引导螺杆34上从存放位置S向物体侧移动,并且经广角位置W到达远摄位置T (见图14A)。另一方面,通过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第三组马达52,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沿着拍摄光轴OA方向在第三组引导螺杆34上从远摄位置T移动到成像平面侧,并且经广角位置W到达存放位置S。在镜头10中,通过如上所述在第三组引导螺杆34上移动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a内的存放位置(缩回位置Ps (收缩存放状态D))和在拍摄光轴OA上的拍摄位置(轴上位置Pa (拍摄状态P))之间移动,并且也移动到拍摄光轴OA上的任意位置。当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在缩回开始位置B前面(在物体侧和从前面观察时的前侧上)移动时,接触部分35a与前接合表面91a接触,如图24所示。在此时,由于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在箭头A3的方向上被压缩扭转弹簧37旋转地偏压,接触部分35a (其上表面)与在图中左侧上的端部处的前接合表面91d相接触。在这个状态下,由于旋转偏压(见箭头A3),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止挡件31a与第三组副导引轴33接触,由此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位于拍摄光轴OA上(见图8等)。在这个状态下,如果第三组内螺纹元件13进一步向前移动(在物体侧上)(到达广角位置W或远摄位置T,例如,(见图14A)),接触部分35a (其上表面)向前压前接合表面91d,以便向前推动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于是,第三透镜组13在拍摄光轴OA上适当地朝向物体(目标)侧移动。
当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移动到缩回开始位置B (成像平面侧和从前面看时的下侦D (见图14A)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 (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根据与前接合表面91d相接触的接触部分35a (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的高度位置而靠近保持板81。在缩回到预定高度位置时,斜角部分92的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92a与设置在保持板81上的弯曲突起83的基底侧倾斜表面83a的上端形成接触。当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从这个位置进一步向后移动(向成像平面侧)时,接触部分35a的上表面从前接合表面9Id脱开。代之,接触部分35a的下表面与后接合表面91a接触,以便压(推下)后接合表面91a (见图26)。当后接合表面91a由于这个接触部分35a的向后运动而被推下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克服旋转偏压力旋转,并且被推下,使得归因于弯曲突起83的基底侧倾斜表面83a以及斜角部分92的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92a的压力和导引动作,对应于接触部分35a的高度位置,如图26、27和28的顺序所示。随着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如上所述被旋转和推下,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从拍摄光轴OA上的位置向缩回位置沿着拍摄光轴OA缩回第三透镜组13,如图31和32中附图标记31-1、31-2和31-3所依次表示的,同时围绕第三组主导引轴32旋转第三透镜组13。于是,当基底侧倾斜表面83a通过推下后接合表面91a的这个接触部分35a而在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92a上滑动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倾斜向后(朝向成像平面侧)移动,并由此从轴上位置Pa沿着倾斜方向(见图22中的箭头Al)朝向回退位置Pr移动。此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旋转。于是,接触部分35a在台阶部分91内的位置从在后接合表面91a上的图(图25和26)中左侧上的端部向其上的图(图28)中右侧上的端部移动。当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从这个位置向后移动(向成像平面侧)时,接触部分35a在台阶部分上的接触位置从后接合表面91a过度到凸轮表面91b (见图28和29)。随着第三组内螺纹部分35从这个位置向后移动(向成像平面侧),接触部分35a开始向后压凸轮表面91b。此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由于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底端表面31f (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与保持板81接触而没有被推下。为此原因,当接触部分35a向后压凸轮表面91b时,通过接触部分35a和凸轮表面91a的压力和导引作用,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克服旋转偏压力而在接触保持板81的位置旋转,由此对应于接触部分35a的高度位置,如图28、29和30的顺序所示。由此,斜角部分92的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92a从弯曲突起83的基底侧倾斜表面83a脱开(见图29)。当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从这个位置向后移动(向成像平面侧)到存放位置S (见图14A)时,接触部分35a在台阶部分91中的接触位置从凸轮表面91b向侧接合表面91c (见图29和30)过度。当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缩回到这个接触部分35a与侧接合表面91c向接触的这个位置时,随着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被旋转偏压(见图24中的箭头A3),接触部分35a (其侧表面)与侧接合表面91c接触,由此彼此抵压(彼此接合),由此,固定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的旋转姿态。当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如图28到30的顺序所示旋转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使得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被保持的第三透镜组13围绕第三组主导引轴32朝向收缩位置旋转,如图31和32中附图标记31-4、31-5和31-6所顺序指示的。于是,在这个接触部分35a压在凸轮表面91b上并在后者上滑动的同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沿着与拍摄光轴OA的方向移动,并然后在正交方向(见图22中的A2)从回退位置Pr移动到缩回位置Ps。同时,当接触部分35a与侧接合表面91c接合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位于缩回位置Ps (存放位置),在收缩存放状态D下。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10,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被设计成具有最小需要厚度尺寸,以便在靠近镜头基底82的状态下容纳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并且这个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设置在固定框架21内侧以及固定镜筒部分21a的外侧。由此,可以使得外侧上的厚度尺寸小于固定框架21的固定镜筒部分31a。这是因为相对于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拍摄光学系统(透镜组等)的拍摄光轴OA上的位置被适当地设定在镜头10中,由此厚度尺寸的一个基准端是通过基底元件(保持板81和镜头基底82)所限定,所述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设置在该基底元件上。换言之,可以将相对于第四透镜组14和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位于与拍摄光轴OA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空间利用为容纳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的空间。由此,可以减小外侧上的厚度尺寸使之小于固定镜筒21的固定镜筒部分21a。在此,当镜头10被应用于相机上时,例如,可以减小在设计外观上的厚度影响,即使设置拍摄光学系统的镜头的部分方面存在稍微大的厚度尺寸。尽管如此,在固定镜筒外侧上的厚度尺寸可以导致相机主体厚度尺寸的增加,或者可以导致围绕镜头的设计约束。由此,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的厚度尺寸上的减小可以明显有助于减小尺寸和改善涉及自由度。此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10,作为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被构造成将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从轴上位置Pa沿倾斜方向(箭头Al)移动到回退位置Pr,并然后将第三透镜组13从回退位置Pr沿着正交方向(箭头A2)移动到缩回位置Ps。因此,可以将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容纳到具有最小要求厚度尺寸的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中,而以在靠近镜头基底82的状态下容纳第三透镜组13,而不会导致与拍摄光学系统的其他元件干涉。换言之,通过采用在倾斜方向然后在正交方向上移动第三透镜组13的结构,可以减小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的厚度尺寸。特别是,当借助于拍摄元件驱动类型的图像稳定机构,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在与拍摄光轴OA正交的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在基底元件(镜头基底82)上时,基于基底元件(镜头基底82)的厚度尺寸被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上述运动可以明显有助于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的厚度尺寸的减小。此外,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10被构造成能够控制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的接触部分35a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的高度位置。此外,被构造成将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连接到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上的凸轮结构是通过给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提供台阶部分91和斜角部分92同时给保持板81提供弯曲突起83而形成的。因此,通过使用简单的结构,可以将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从轴上位置Pa沿着倾斜方向移动到回退位置Pr,并且从回退位置Pr沿着正交方向移动到缩回位置Ps。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10中,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设置在固定框架21内侧和固定镜筒部分21a的外侧,或者换句话说,在可移动镜筒的外侧。由此,可以减小固定镜筒部分21a的外径。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10中,用于在倾斜方向上移动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的弯曲突起83 (基底侧倾斜表面83a)被构造成能够围绕插入到第三组主导引轴32内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由此,可以增加与在倾斜方向上的运动相关联的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的运动量的设定自由度。这种结构能够增加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从拍摄光轴OA的缩回开始位置的设定自由度。由此,可以提高拍摄光学系统的设计自由度。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10中,轴上位置Pa是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的缩回开始位置,其被设定为在拍摄状态P下比最下端位置(最靠近成像表面侧的位置)更靠近成像表面侧,在所述拍摄状态P下,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 (第三透镜组13)位于拍摄光轴OA上。因此,通过利用具有简单结构的凸轮结构,可以将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从轴上位置Pa沿着倾斜方向移动到回退位置Pr,并然后从回退位置Pr沿着正交方向移动到缩回位置Ps,由此将第三透镜组13容纳到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内,并且也可以执行在拍摄光轴OA上的位置控制。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10被构造成将第三透镜组13从轴上位置Pa沿着倾斜方向移动到回退位置Pr,并然后从回退位置Pr沿正交方向移动到缩回位置Ps,以将第三透镜组13容纳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内。因此,在从拍摄状态P向收缩存放装置D切换时,可以在沿拍摄光轴OA方向看比缩回位置Ps更靠近物体(目标)的位置从拍摄光轴OA开始缩回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10内,当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 (接触部分35a)位于存放位置S时,作为保持框架侧凸轮表面的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92a从作为基底侧倾斜表面的基底侧倾斜表面83a脱离,即,接触被释放。由此,可以将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的高度位置定位在沿着拍摄光轴OA方向看时的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的内侧、预先设定的位置处。这是因为如下原因。例如,假设在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处于存放位置S时,保持框架侧凸轮表面(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92a)与基底侧凸轮表面(基底侧倾斜表面83a)形成接触,保持框架侧凸轮表面和基底侧凸轮表面之间的接触位置由于各个部件的公差而有可能偏移,即使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处于存放位置S。保持框架侧凸轮表面和基底侧凸轮表面是倾斜表面,被构造成移动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至缩回位置Ps,这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观察时为从轴上位置Pa缩回到成像平面侧。因此,在沿着拍摄光轴OA方向上观察时,接触位置的偏移会影响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的高度位置。为此原因,当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位于存放位置S时,通过采用释放作为保持框架侧凸轮表面的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92a和作为基底侧凸轮表面的基底侧倾斜表面83a之间的接触的结构,在沿着拍摄光轴OA方向观察时,可以将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的高度位置定位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的内侧到预先设定位置。在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10中,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能够缩回到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中,同时壁面与作为聚焦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4 (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干涉,所述第四透镜组14位于拍摄光轴OA上。由此,可以减小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的尺寸而不必改变第四透镜组14 (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的传统结构,所述第四透镜组14仅能够在拍摄光轴上移动。如上所述,由于第四透镜组14 (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的结构的变化是不需要的,因此,可以减小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的厚度尺寸,由此有助于减小尺寸不会损坏传统的焦距调节功能。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10,通过采用简单的结构,可以减小设置在可移动镜筒的内径的外侧的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的厚度尺寸。(第二实施方式)接着,将参照图33至43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10A。这个第二实施方式示出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的实施例,它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10具有不同的移动方式。这个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IOA的基本结构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10的基本结构。于是,相同的构成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所标识,并且将省略对它的详细描述。首先,参照图33描述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的运动方式的概念。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10,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IOA也被构造成将作为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的容纳位置定位成尽可能靠近镜头基底82侧(靠近焦点位置(成像平面)侧),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设置在该镜头基底82上,以便减小在固定框架21内侧和固定镜筒部分21a外侧的作为可缩回透镜容纳部的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的厚度尺寸(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的长度尺寸)。换言之,相对于第四透镜组14和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位于正交于拍摄光轴OA方向上的空间被用作容纳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的空间。如图33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IOA被构造成通过首先将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沿着正交于拍摄光轴OA的方向(见箭头A4)从轴上位置Pa移动到缩回位置Ps,然后通过将它沿着与拍摄光轴OA方向倾斜的方向(见箭头A5)移动向镜头基底82,并此后通过将它在正交于拍摄光轴OA的方向(见箭头A6)移动到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的内侧,将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容纳在预设容纳位置。具体地说,在镜头IOA中,第三透镜组13(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A)在正交方向上(见箭头A4)从轴上位置Pa移动到离轴平行位置Pp,然后沿着倾斜方向(见箭头A5)从离轴平行位置Pp移动到回退位置Pr,然后沿着正交方向(见箭头A6)从回退位置Pr移动到缩回位置Ps。在镜头IOA中,为了实现上述运动,第三透镜保持框架(后面描述的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A)设置有作为凸轮沟槽的台阶部分91A和用于保持框架侧凸轮表面的斜角部分92A (见图34等),并且用于支撑第三组主导引轴32的保持板81 (镜头基底82)设置有用于基底侧凸轮表面的弯曲突起83A (见图35等),一同作为凸轮结构,用于将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连接到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 (接触部分35a)上。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具有与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类似的结构,除了台阶部分91A和斜角部分92A之外。如图34所示,台阶部分91A被设置成从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的弯曲壁部分96A的圆柱的外周面凹陷。这个台阶部分91A在其底端侧(成像平面侧)设置有第一凸轮表面91e、后接合表面91f、第二凸轮表面91g和侧接合表面91c,并且在其物体侧设置有前接合表面91d。第一凸轮表面91e是凸轮斜面,后接合表面91f是连接到第一凸轮表面91e的右端的平面,并且基本上与拍摄光轴OA垂直相交,第二凸轮表面91g是凸轮斜面形状,连接到后接合表面91f的右端,侧接合表面91c连接到第二凸轮表面91g的下端,并且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延伸。前接合表面91d是与拍摄光轴OA基本上垂直相交的平面。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在从前面看时图34中的台阶部分91A的右端被打开,以利于组装工作。此外,弯曲壁部分96A设置有一对斜角部分92A (其中一个未示出)。这两个斜角部分92A是通过切割在弯曲壁部分96A的下端上的角而形成。由此,斜角部分92A限定了平的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92Aa,作为保持框架侧凸轮表面。随着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沿着第三组主导引轴32移动正好围绕第三组主导引轴32旋转预定角度量,两个斜角部分92A的相应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92Aa被构造成能够与下面描述的基底侧倾斜表面83Aa接触,这将通过弯曲突起83A限定(见图35和38)。具体地说,当位于缩回开始位置B和存放位置S (见图14A)之间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正好围绕第三组主导引轴32旋转预定角度时,从拍摄光轴OA的视角来看,两个斜角部分92A的相应的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92Aa与弯曲突起83A的基底侧倾斜表面83Aa相对。如图35所示,弯曲突起83A被设置成从保持板81突出,该保持板作为基底元件,用以支撑第三组主导引轴32的底端。这些弯曲突起83A呈现出圆柱状,这是通过将板件围绕作为中心的第三组主导引轴32的轴线弯曲而形成的,并且弯曲突起83A形成为一对,与第三组主导引轴32设置有间隔并且围绕第三组主导引轴32的轴线设置,以能够围绕插入第三组主导引轴32的第三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弯曲突起83,通过利用被切去的平面,两个弯曲突起83A限定了作为凸轮表面的基底侧倾斜表面83Aa。这些基底侧倾斜表面83Aa包含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的旋转轴线的径向,并且也相对于旋转轴线的方向(第三组主导引轴32的延伸方向(拍摄光轴OA方向))倾斜,以便随着基底侧倾斜表面83A靠近成像平面侧上的保持板81移动,回退到旋转偏压方向(见箭头A3)的负侧。另外,弯曲突起83A的上端限定了与拍摄光轴OA正交的上部平面83Ab。接着,参照图33和35至43描述在镜头IOA内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IA在拍摄位置(拍摄状态P)和存放位置(收缩存放状态D)之间旋转时的动作,在所述拍摄位置,第三透镜组13插入到拍摄光轴OA上,而在存放位置,所述第三透镜组13容纳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内。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由于设置在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的外周表面上的台阶部分91A和被台阶部分91A接收的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的接触部分35a之间的滑动作用,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A在从沿着拍摄光轴OA方向(前后方向)直线运动的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接收到压力时旋转。于是,台阶部分91A作用为凸轮沟槽,而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的接触部分35a作用为凸轮销。通过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的接触部分35a,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A沿着第三组主导引轴32垂直移动或者围绕第三组主导引轴32旋转,该接触部分作为凸轮销,其用于在作为凸轮沟槽的台阶部分91A的内侧沿前后方向移动。现在将解释在这种情况下,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A相对于接触部分35a的位置在作为凸轮沟槽的台阶部分9IA内侧的动作。如前面所描述的,在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IOA中,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通过第三组马达52的旋转而在第三组引导螺杆34上移动,由此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内的存放位置(缩回位置Ps (收缩存放状态D))和拍摄光轴OA上的拍摄位置(轴上位置Pa (拍摄状态P))之间移动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A)。当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在缩回开始位置B之前(在物体侧上或者在从前面看的上侧上)(见图14A)移动时,接触部分35a与前接合表面91b形成接触,如图35所示。这个接触部分35a与前接合表面91d形成接触时,即当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在缩回开始位置B之前(向物体侧)移动时的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相似。
当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在缩回开始位置B之后(在成像平面侧和从前面看时的下侦D移动时(见图14A),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A (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根据接触部分35a (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接触前接合表面91d的高度位置靠近保持板81。在缩回到预定高度位置时,弯曲壁部分96A的下端表面96Aa与设置在保持板81上的弯曲突起83A的上部平面83Ab形成接触。当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从这个位置进一步向后移动时(向成像平面侧),接触部分35a的上表面从前接合表面91b接合,并且接触部分35a与第一凸轮表面91e形成接触(见图36至38)。随着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从这个位置向后移动(向成像平面侧)时,接触部分35a向后压第一凸轮表面91e。此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A由于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 (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A)的弯曲壁部分96A的下端表面96Aa与弯曲突起83A的上部平面83Ab形成接触而没有被推下。为此原因,当接触部分35a向后压第一凸轮表面91e时,弯曲壁部分96A的下端表面96Aa克服旋转偏压力(见图35的箭头A3)在接触弯曲突起83A的上部平面83Ab的位置旋转,以对应于接触部分35a的高度位置,如图36、37和38的顺序所不,这归因于接触部分35a和第一凸轮表面91e的压力和导引作用。同时,下端表面96Aa在上部平面83Ab上滑动。当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A如图36至38所示的顺序旋转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从拍摄光轴OA上的位置围绕第三组主导引轴32如图42和43中附图标记31Α-1、31Α-2和31A-3所示顺序地旋转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所保持的第三透镜组13。于是,在这个接触部分35a受压并在第一凸轮表面91e上滑动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在与拍摄光轴OA正交的方向上从轴上位置Pa移动到正交方向上的离轴平行位置Pp (见图33中的箭头A4)。 当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从这个位置进一步向后(向成像平面侧)移动时,弯曲壁部分96A从下端表面96Aa和上部平面83Ab之间接触的状态过渡到斜角部分92A的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92Aa和弯曲突起83A的基底侧倾斜表面83Aa之间接触的状态(见图38和39),这是由于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相对于弯曲突起83A旋转所致。随着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从这个位置进一步向后(向成像平面侧)移动时,接触部分35a在台阶部分91A内侧的接触位置从第一凸轮表面91e过渡到后接合表面91f,由此接触部分35a压(推下)后接合表面91f (见图39)。当后接合表面91f被这个接触部分35a的向后运动所推下时,按照图38和39的顺序,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A克服旋转偏压力被旋转并被推下,以对应于接触部分35a的高度位置,这归因于斜角部分92A的保持框架侧倾斜面92Aa和弯曲突起83A的基底侧倾斜表面83Aa的压力和导引作用。当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A如上所述被旋转和推下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围绕第三组主导引轴32朝向缩回位置旋转第三透镜组13,并且沿着拍摄光轴OA顺序缩回第三透镜组13,如图42和43中的附图标记31A-3和31A-4所示。于是,在随着这个接触部分35a推下后接合表面91f而基底侧倾斜表面83Aa在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92Aa上滑动的同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从离轴平行位置Pp沿倾斜方向倾斜向后移动(向成像平面侧)到回退位置Pr (见图33中的箭头A5)。此时,由于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A旋转,接触部分35a在台阶部分9IA内侧的位置从后接合表面91f (见图39)上的图中左侧上的端部向图中右侧上的端部移动(滑动)。当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从这个位置进一步向后(向成像平面侧)移动时,接触部分35a的接触位置从后接合表面91f向台阶部分91A内侧的第二凸轮表面91g过渡(见图39和40)。随着第三组内螺纹元件91A缩回到接触部分35a与第二凸轮表面91g的上端形成接触的位置,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 (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A)的底端表面31f与保持板81 (见图39和40)形成接触。当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从这个位置向后(向成像平面侧)移动时,接触部分35a向后压第二凸轮表面91g。此时,由于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的底端表面31f (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A)与保持板81接触,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A不会被推下。为此原因,当接触部分35a向后压第二凸轮表面91e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A克服旋转偏压力在接触保持板的位置旋转,以对应于接触部分35a的高度位置,如图39和40的顺序所示,这归因于接触部分35a和第二凸轮表面91g的压力和导引作用。由此,斜角部分92A的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92Aa从弯曲突起83A的基底侧倾斜表面83Aa脱开(见图40)。当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从这个位置向后(向成像平面侧)移动并且位于存放位置S(见图14A)时,接触部分35a的接触位置从第二凸轮表面91g过渡到台阶部分91A内侧的侧接合表面91c (见图40和41)。随着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收缩到这个接触部分35a与侧接合表面91c形成接触的位置,接触部分35a (其侧表面)与侧接合表面91c形成接触,以彼此抵压(接合),这是因为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A被旋转偏压(见图35中的箭头A3)。由此,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A的旋转姿态被固定。如图42和43中附图标记31A-4、31A-5和31A-6所顺序表示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围绕第三组主导引轴32朝向收缩位置旋转被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所保持的第三透镜组13。为此原因,在这个接触部分35a压第二凸轮表面91g并在第二凸轮表面91g上滑动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在与拍摄光轴OA正交的方向上从回退位置Pr沿正交方向移动到缩回位置Ps (见图33中的箭头A5)。当接触部分35a与侧接合表面91c接合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位于缩回位置Ps (存放位置),以建立收缩存放状态D。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IOA基本上包括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10相类似的构造,镜头IOA基本上能够实现与第一实施方式类似的效果。具体地说,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10A,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被设计成具有最小的必须厚度尺寸,以便在靠近镜头基底82的状态下容纳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框架93A),并且这个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被设置在固定框架21的内侧和固定镜筒部分21a的外侧。由此,可以将外侧上的厚度尺寸设定为小于固定框架2的固定镜筒部分21a。换句话说,可以将沿着与拍摄光轴OA正交的方向上相对于第四透镜组14和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定位的空间利用为容纳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A)的空间。由此,可以将外侧上的厚度尺寸减小到小于固定镜筒21的固定镜筒部分21a。此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10A,作为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被构造成通过在正交方向(箭头A4)从离轴平行方向Pp的运动,将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A)定位在离轴平行位置Pp,然后通过在倾斜方向上(箭头A5)从离轴平行位置Pp的运动而将第三透镜组13定位在回退位置Pr,并然后通过在正交方向(箭头A6)上从回退位置Pr的运动将第三透镜组13定位在缩回位置Ps。因此,可以将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A)容纳在具有最小必要尺寸的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中,以便在靠近镜头基底82的状态下容纳第三透镜组13,而不会引起与拍摄光学系统的其他元件干涉。换句话说,通过采用在正交方向上、然后在倾斜方向上并然后在正交方向上移动第三透镜组13的构造,可以减小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的厚度尺寸。尤其是,当借助于拍摄元件驱动类型的图像稳定机构,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在与拍摄光轴OA正交的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在基底元件(镜头基底82)上时,基于基底元件(镜头基底82)的厚度尺寸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上述运动可以明显有利于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的厚度尺寸的减小。此外,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IOA被构造成能够控制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的接触部分35a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的高度位置。此外,被构造成将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连接到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上的凸轮结构可以通过给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提供台阶部分91A和斜角部分92A同时给保持板81提供弯曲突起83A (见图24等)而形成。因此,可以通过利用简单的结构,将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A)从轴上位置Pa沿正交方向移动到离轴平行位置Pp,然后沿倾斜方向从离轴平行位置Pp移动到回退位置Pr,并然后沿着正交方向从回退位置Pr移动到缩回位置Ps。在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IOA中,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设置在固定框架21的内侧和固定镜筒部分21a的外侧,或者换句话说,在可移动镜筒的外侧。由此,可以减小固定镜筒部分21a的外径。在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IOA中,用于在倾斜方向上移动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A)的弯曲突起83A (基底侧倾斜表面83Aa)被构造成能够围绕插入到第三组主导引轴32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由此,可以增加与倾斜方向上运动相关联设定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的运动量的自由度。这种结构能够增加设定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框架93A)从拍摄光轴OA起的缩回开始位置的自由度。由此,可以改善拍摄光学系统的自由度。在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IOA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10相比,可以将更靠近拍摄光轴OA上的第四透镜组14的位置设定为第三透镜组13的轴上位置Pa。在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IOA中,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A)的缩回开始位置的轴上位置Pa被设定为比拍摄状态P下的最下端位置(相对成像表面侧的最靠近位置)更靠近成像平面侧,在拍摄状态P下,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A (第三透镜组13)位于拍摄光轴OA上。因此,通过利用具有简单结构的凸轮结构,可以沿着正交方向上将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A)从轴上位置Pa移动到离轴平行位置PP,然后沿着倾斜方向从离轴平行位置Pp移动到回退位置Pr,并然后沿着正交方向从回退位置Pr移动到缩回位置Ps,以将第三透镜组13容纳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内,并且也可以执行在拍摄光轴OA上的位置控制。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IOA被构造成在正交方向上将第三透镜组13从轴上位置Pa移动到离轴平行位置Pp,然后沿倾斜方向从离轴平行位置Pp移动到回退位置Pr,并然后沿正交方向从回退位置Pr移动到缩回位置Ps,以将第三透镜组13容纳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中。因此,在从拍摄装置P向收缩存放状态D切换时,可以将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A)从拍摄光轴OA在沿拍摄光轴OA方向看的比缩回位置Ps更靠近物体(目标)的位置开始缩回。在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IOA中,当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 (接触部分35a)位于存放位置S内,作为保持框架侧凸轮表面的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92Aa从作为基底侧倾斜表面的基底侧倾斜表面83Aa脱离,S卩,接触释放。由此,可以将沿着拍摄光轴OA方向看的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A)的高度位置定位到预先设定位置。因此,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透镜10A,通过采用简单结构,可以减小设置在可移动镜筒内径外侧上的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的厚度尺寸。(第三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44到图59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10B。这个第三实施方式限定了作为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和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这个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IOB的基本结构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10的那些。于是,相同的构成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并且省略对它的详细描述。首先,将描述在镜头IOB中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和第三透镜保持框架41B的结构的轮廓。在这个镜头IOB中,如图44和45所示,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IB和第三透镜组保持框架41B用作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以便利用第三透镜组13和第四透镜组14作为可缩回透镜组,其可以从拍摄光轴OA上的位置缩回到可移动镜筒外侧上的位置(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如后面所述,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10类似的结构,处理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包括不同的凸轮结构,该凸轮结构被构造成将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的运动转变成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的前后运动和沿着第三组内导引轴32的直线运动。在这个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内的凸轮结构包括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的接触部分35e和与其接合的作为凸轮沟槽的台阶部分91B。也就是说,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10的凸轮结构相比,这个实施方式的凸轮结构不包括对应于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的斜角部分(见图23)的构成元件和对应于设置在保持板81 (镜头基底82B)上的弯曲突起83 (见图24)的构成元件。如图45和46所示,这个台阶部分91B从具有圆筒形状的弯曲壁部分96B的圆筒形外周表面凹陷。台阶部分91B在其底端侧上设置有凸轮表面91Bb和侧接合表面91Bc,且在其物体侧上设置有前接合表面91Bd。凸轮表面91Bb是凸轮斜面形状,侧接合表面91Bc连接到基底侧(成像平面侧)的下端,并且沿着拍摄光轴OA方向延伸,并且前接合表面91Bd是基本上与拍摄光轴OA垂直相交的平面。换句话说,不同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台阶部分91,台阶部分91B不包括后接合表面91a (见图23),该后接合表面91a构成与拍摄光轴OA基本上垂直相交的平面。通过使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的接触部分35a将台阶部分91B的前接合表面91Bd克服笔直偏压压向物体侧(目标侧),这个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能够将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所保持的第三透镜组13定位在拍摄光轴OA上的任意位置处。同时,当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将台阶部分91B的凸轮表面91Bb克服旋转偏压向后(向成像平面侧)压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的底端表面与保持板91形成接触。于是,通过接触部分35a和凸轮表面9IBb的导引动作,这个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IB可以围绕第三组主导弓I轴32旋转被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所保持的第三透镜组13并且在拍摄光轴OA上的拍摄位置和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内侧的存放位置之间移动第三透镜组13。如图44和45所示,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在一端(后面描述的第四透镜保持部分85)上保持第四透镜组14,同时其另一端可旋转且可滑动地插入第四组主导引轴44。这个第四组主导引轴44基本平行于第四透镜组14的光轴设置,以便在镜头基底82B和固定框架21之间延伸。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基底82,这个镜头基底82构成基底元件,所述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设置在其上。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围绕第四组主导引轴44在第四透镜组14在拍摄状态P下插入到拍摄光轴OA上的拍摄位置(拍摄状态P)和处于收缩存放状态D下的第四透镜组14从固定框架21的固定镜筒部分21a缩回到外侧的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b内侧的存放位置(收缩存放状态D)。当这个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与第四组副导引轴42B形成接触时,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建立第四透镜组14位于拍摄光轴OA上的拍摄位置(拍摄状态P)的位置关系。第四组副导引轴42B具有金属材料制成的杆形,并且设置在镜头基地82B上,以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延伸。接着,参照图47至59描述第三实施方式的特性特征。要指出的是图47示出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运动,而图48示出在图47中的运动之后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的运动。这些图47和48是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概念的解释图,类似于图22,并因此与作为具体实施例而在后面描述的结构(图49至59)中所显示的位置关系并不完全相符。同时,图53至57省略了螺旋扭转弹簧88的图示,以利于理解。在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IOB中,作为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41B和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的运动与现有技术中的不同。于是,用于实现该运动的凸轮结构也与现有技术中的不同。首先,描述第三透镜保持框架41B和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的运动的概念。如图47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镜头10B,作为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和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Bb内侧的容纳位置尽可能靠近其上设置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的镜头基底82B (向焦点位置(成像平面)),由此减小作为可缩回透镜容纳部的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b的厚度尺寸(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的长度尺寸),所述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b在固定框架12的内侧且在固定镜筒部分21a的外侧。换言之,相对于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位于拍摄光轴OA正交方向上的空间被用作容纳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四透镜组14 (第四透镜保持部分85)的空间。在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IOB中,为了使得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和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容纳在预设容纳位置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首先移动到缩回位置Ps-4 (见图47),然后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移动到缩回位置Ps-3(见图48)。在这些移动过程中,当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从轴上位置Pa-4被引导向缩回位置Ps-4时,如图47所示,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首先在正交方向上(见箭头AS)从轴上位置Pa-4移动到离轴平行位置Pp_4,并然后沿着倾斜方向(见箭头A9)从离轴平行位置Pp-4移动到缩回位置Ps-4。此后,如图48所示,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首先沿着拍摄光轴OA (见箭头A10)向拍摄平面侧移动到靠近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的轴上位置Pa-3,然后沿着正交方向(见箭头All)从轴上位置Pa-3移动到缩回位置Ps-3。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相应的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由于以下原因如上所述移动。如图47所示,在镜头IOB (其拍摄光学系统)中,如果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位于轴上位置Pa-4,然后要被定位在拍摄光轴OA上的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存在于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镜头基底82B侧(成像平面侧)。但是,由于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b被构造成也容纳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在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在轴上位置Pa-4和缩回位置Ps_4之间运动的过程中,存在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上端与第一旋转镜筒22的下端22f和固定框架21的前壁部分21f中任一个干涉的风险。为此原因,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10B,通过仅考虑避免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下端与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干涉来移动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换句话说,即使在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在倾斜方向上移动到缩回位置Ps-4,这种运动也不会导致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b的厚度尺寸的增加或者固定镜筒部分21a(可移动镜筒(第一旋转镜筒22))的直径尺寸的增加。于是,在镜头IOB中,位于轴上位置Pa-4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从轴上位置Pa-4沿着与拍摄光轴OA正交的方向(见箭头AS)移动,并由此移动到离轴平行位置Pp-4,在此,在沿着倾斜方向移动到缩回位置Ps-4时,可以避免在下侧上(成像平面侧)与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干涉。此后,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从离轴平行位置Pp-4沿着相对于拍摄光轴OA方向的倾斜方向(见箭头A9)移动向镜头基底82B,由此移动到在沿着拍摄光轴OA方向看时位于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b内侧的靠近镜头基底82B的缩回位置Ps-4。以这种方式,在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IOB中,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可以容纳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b内,同时保持靠近镜头基底82B,而不会与拍摄光学系统的其他元件干涉。在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这个运动之后,进行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的运动。在此,在此描述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运动之后的时刻仅需要是在可以可靠地防止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和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阻挡彼此运动的情况下的运动。因此,开始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的运动的时刻不局限于在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运动完成之后的时刻。如图48所示,根据镜头IOB (其拍摄光学系统),当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位于缩回位置Ps-4时,仅位于拍摄光轴OA上的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存在于位于拍摄光轴OA上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的镜头基底82B (成像平面)侧。换句话说,在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缩回到缩回位置Ps-4之后,用于在拍摄光轴OA上位于轴上位置Pa-4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 (见用双点划线所示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 (Pa-4))的位置形成一空间。因此,在镜头IOB中,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沿着拍摄光轴OA向成像平面(见箭头A10)移动,并由此移动到轴上位置Pa-3,在该轴上位置Pa-3,在沿着拍摄光轴OA方向上看时,可以避免与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和位于轴上位置Pa-4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干涉。此后,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从轴上位置Pa-3沿着与拍摄光轴OA正交的方向(见箭头All)移动,并由此在沿着拍摄光轴OA方向观察时,移动到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b内侧靠近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缩回位置Ps-3。以这种方式,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10B,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可以容纳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b内,同时保持靠近位于镜头基底82B附近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而不会与拍摄光学系统中的其他元件干涉。在这个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b内侧,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 (第四透镜组14)和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 (第三透镜组13)平行位于相同的轴线上。在此,在试图将位于缩回位置Ps-4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仅通过直线运动移动到拍摄光轴OA上的轴上位置Pa-4的过程中,下端与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干涉,如图47中双点划线L2所示的。为了避免这个干涉,需要将要被限定为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拍摄光轴OA上的缩回开始位置的轴上位置偏移成更靠近物体侧。由此,存在导致拍摄光学系统的光学设定的自由度减小的风险,这会导致性能降低的后果。在此,通过将作为缩回开始位置的轴上位置Pa-4设定成比在拍摄状态P下的最下端位置(最靠近成像平面的位置)更靠近物体而防止拍摄光学系统中的光学设定的自由度降低,在所述拍摄状态下,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 (第四透镜组14)位于拍摄光轴OA上。但是,这种结构会导致移动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IB的凸轮结构复杂。另一方面,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10B,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在正交方向(见图47中的箭头AS)从轴上位置Pa-4移动到离轴平行位置Pp-4,并然后在倾斜方向上(见箭头A9)从离轴平行位置Pp-4移动到缩回位置Ps-4,然后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位于靠近位于缩回位置Ps-4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的速回位置Ps-3。以这种方式,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可以容纳到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b内,同时保持靠近镜头基底82B,而不会与拍摄光学系统中的其他元件干涉。从而,不会发生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b的厚度尺寸增加,也不会发生固定镜筒部分21a (可移动镜筒(第一旋转镜筒22))的直径尺寸增加。在镜头IOB中,为了实现上述运动,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 (后面将描述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设置有作为凸轮沟槽的台阶部分89以及保持框架侧台阶接合表面55 (见图51等),并且用于支撑第四组主导引轴44的镜头基底82B设置有镜头侧台阶接合表面56 (见图52等),它们共同作为用于将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连接到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 (接触部分46a)上的凸轮结构。在此,对于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该运动可以通过在拍摄光轴OA上的运动以及通过围绕第三组主导引轴32的旋转来实现,如前面描述的。如图45、50、51等所示,设置有台阶部分89和保持框架侧台阶结合表面55的这个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包括第四透镜保持部分85、第四透镜保持框架臂部分86以及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第四透镜保持部分85位于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一端侧上,并且被构造成能够保持第四透镜组14。第四透镜保持部分85是整体上具有圆筒形状的框架元件。第四透镜保持框架臂部分86的一端侧连接到这个第四透镜保持部分85上。第四透镜保持框架臂部分86将第四透镜保持部分85与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连接,由此构成在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内的臂部分。这个第四透镜保持框架臂部分86整体上形成曲柄形弯曲部分,其中,中间位置在与第四组主导引轴44平行的方向上延伸。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连接到其另一端上。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整体上呈现出圆筒形状,并且被第四组主导引轴44支撑,以便可旋转并且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可移动(见图44、45等)。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在旋转方向上从存放位置(收缩存放状态D)向拍摄光轴OA上的拍摄位置(拍摄状态P)被压缩扭转弹簧88恒定且旋转地偏压。此外,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在第四组主导引轴4432上沿着从物体侧向成像平面侧上的镜头基底82B (向后)恒定并且笔直地偏压。在这个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方面的旋转偏压方向由图49、51等中的箭头A7表示。以这种方式,压缩扭转弹簧88作用为圆柱体偏压装置,用于向作为旋转圆柱体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施加偏压力,所述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构成作为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旋转基底。这个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设置有圆筒形的弯曲壁部分87a,它是围绕作为中心的第四组主导引轴44的轴线弯曲板件而形成的。这个弯曲壁部分87a设置有台阶部分89,该台阶部分从圆筒的外周面凹陷。这个台阶部分89在底端侧(成像平面侧)设置有被构造成限定一个凸轮斜面形状的凸轮表面89a、连接到其下端并在拍摄光轴方向上延伸的侧接合表面8%、以及限定在物体侧上的平面以基本上与拍摄光轴OA垂直相交的前接合表面89c。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当从前面看图49时,台阶部分89的左侧开放,以利于组装工作。同时,保持框架侧台阶接合表面55 (见图51等)设置在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的下端。如图51所示,这个保持框架侧台阶接合表面55包括保持框架侧第一平面55a、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55b、保持框架侧第二平面55c和保持框架侧正交表面55d,他们设置成围绕第四组主导引轴44。保持框架侧第一平面55a被限定为与拍摄光轴OA正交并且最靠近成像平面侧定位ied平面。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55b与保持框架侧第一平面55a连续设置。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55b包含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4的旋转轴的径向,并且也相对于该旋转轴的方向(第四组主导引轴44的延伸方向(拍摄光轴OA方向))倾斜,以便在指向旋转偏压方向(见箭头A7)的正向时,指向物体侧上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臂部分86的基底。保持框架侧第二平面55c与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55b连续设置,并且被限定为与拍摄光轴OA正交的平面。于是,保持框架侧第二平面55c比保持框架侧第一平面55a更靠近物体侧定位。保持框架侧正交表面55d是平行于拍摄光轴OA的平面,并且被构造成连接在保持框架侧第二平面55c和保持框架侧第一平面55a之间。这个保持框架侧台阶接合表面55 (以及它的相应表面)被构造成能够接触设置在镜头基底82B上的基底侧台阶接合表面56 (见图52等)。如图52所示,基底侧台阶接合表面56包括基底侧第一平面56a、基底侧倾斜表面56b、基底侧第二平面56c和基底侧正交表面56d,它们设置成围绕插入孔82Ba,该插入孔82Ba被构造成可枢转地支撑设置在镜头基底82B上的第四组主导引轴44的下端44a (见图 51)。基底侧第一平面56a是与拍摄光轴OA正交并且最靠近物体侧定位的平面。基底侧倾斜表面56b与基底侧第一平面56a连续设置。基底侧倾斜表面56b包含第四透镜保持框架的旋转轴的径向,并且也相对于旋转轴的方向(第四组主导弓I轴44的延伸方向(拍摄光轴OA方向))倾斜,以在旋转偏压方向(见箭头A7)的正向侧上指向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 (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时指向物体侧。基底侧第二平面56c与基底侧倾斜表面56b连续设置,并且被定义成与拍摄光轴OA正交的平面。于是,基底侧第二平面56c比基底侧第一平面56a更靠近物体侧定位。基底侧正交表面56d是平行于拍摄光轴OA的平面,并且被构造成连接在基底侧第二平面56c和基底侧第一平面56a之间。这个保持框架侧台阶接合表面55 (及其相应的表面)以及基底侧台阶接合表面56(其相应的表面)被构造成建立这样的一种位置关系,即在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与第四组副导引轴42B形成接触并且将第四透镜组14定位在拍摄光轴OA上的位置下,在沿着拍摄光轴OA方向观察时,保持框架侧第一平面55a和基底侧第一平面56a彼此相对。接着,参照图47至59描述镜头IOB内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在第四透镜组14插入到拍摄光轴OA上的拍摄位置(拍摄状态P)和第四透镜组14容纳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 IBb内的存放位置(收缩存放状态D)之间转动时的操作。由于设置在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的外周表面上的台阶部分89和被该台阶部分89所接收的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B的接触部分46Ba之间的滑动作用,在从沿着拍摄光轴OA方向(前后方向)直线移动的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B接收压力时,第四组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旋转。于是,台阶部分89作用为凸轮沟槽,而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B的接触部分46Ba作用为凸轮销。通过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4的接触部分46Ba,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沿着第四组主导引轴44垂直移动或者围绕第四组主导引轴44转动,该接触部分46Ba作用为凸轮销,被构造成在作为凸轮沟槽的台阶部分87的内侧沿前后方向移动。现在将解释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相对于接触部分46Ba在作为凸轮沟槽的台阶部分89内侧的位置的动作。在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IOB中,第四组马达53沿着逆时针方向旋转(在从镜头的前侧观察时为顺时针方向),由此力依次通过齿轮75、齿轮76、齿轮77和齿轮78传递到第四引导螺杆45。由此,第四组引导螺杆45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B在第四组引导螺杆45上从存放位置S沿着拍摄光轴OA向物体侧移动,并且经过广角位置W到达远摄位置T (类似于图14A所示的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另一方面,通过在顺时针方向上旋转第四组马达52,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B在第四组引导螺杆53上从远摄位置T沿着拍摄光轴OA方向朝成像平面侧移动,并且经过广角位置W到达存放位置S。在镜头IOB中,通过如上所述在第四组引导螺杆45上移动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B,第四透镜组14 (第四透镜保持部分85)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b内的存放位置(缩回位置Ps (收缩存放状态D))和在拍摄光轴OA上的拍摄位置(轴上位置Pa (拍摄状态P))之间移动。当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B在缩回开始位置B的前面(在物体侧并且在从前面看时在上侧上)移动(见图14A)时,接触部分46Ba与前接合表面89c形成接触,如图53所示。此时,由于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在箭头A7的方向上被压缩扭转弹簧88偏压,接触部分46Ba (其上表面)与在图中右侧上的前接合表面89c形成接触。在这种状态下,由于旋转偏压(见箭头A7),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与第四组副导引轴42B形成接触,由此,第三透镜组13位于拍摄光轴OA上。在这个状态下,如果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B进一步向前移动(在物体侧上)(例如,向广角位置W或者远摄位置T (见图14A)),接触部分46Ba (其上表面)向前压前接合表面89c,以便向前推起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于是,第四透镜组14在拍摄光轴OA上适当地向物体侧移动。当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B移动到缩回开始位置B的后部(在成像平面侧并且在从前面看时的下侧上)(见图14A),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 (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根据接触前接合表面89c的接触部分46Ba (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B)的高度位置而靠近保持板82B。在缩回到预定高度位置时,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的保持框架侧台阶接合表面55的保持框架侧第一平面55a与镜头基底82B的基底侧台阶接合表面56的基底侧第一平面56a形成接触。当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B从这个位置进一步向后(向成像平面侧)移动时,接触部分46Ba的上表面从前接合表面89c上脱开。代之,接触部分46Ba的下表面与凸轮表面89a形成接触(见图55)。当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B从这个位置向后(向成像平面侧)移动时,接触部分46Ba向后压凸轮表面89a。此时,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未被推下,这是因为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 (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的保持框架侧台阶接合表面55的保持框架侧第一平面55a与镜头基底82B的基底侧台阶接合表面56的基底侧第一平面56a接触。为此原因,当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旋转时,通过接触部分46Ba和凸轮表面89a的压力和导引作用,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在接触镜头基底82B的位置处克服旋转偏压力旋转,以对应于接触部分46Ba的高度位置,如图55和56的顺序所示。当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如上所述旋转时,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围绕第四组主导引轴44从拍摄光轴OA上的位置旋转第四透镜组14。于是,当这个接触部分46Ba抵压并在凸轮表面89a上滑动同时保持框架侧第一平面55a在基底侧第一平面56a上滑动时,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从拍摄光轴OA上的位置沿着正交方向移动,并由此从轴上位置Pa-4沿着正交方向(见图47中的箭头A8)移动到离轴平行位置Pp。当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B从这个状态下进一步向后(向成像平面侧)移动时,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相对于镜头基底82B旋转,由此保持框架侧台阶接合表面55和基底侧台阶接合表面56之间的位置关系从保持框架侧第一平面55a接触基底侧第一平面56a (见图56)的状态过渡到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55b接触基底侧倾斜表面56b (见图57)的状态。当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B从这个状态进一步向后(向成像平面侧)移动时,接触部分46Ba压凸轮表面89a并借助于该凸轮表面89a向后压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结果,通过接触部分46Ba和凸轮表面89a的压力和导引作用以及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55b和基底侧倾斜表面56b的导引作用,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克服旋转偏压力被旋转并被推下,以对应于接触部分46Ba的高度位置,如图56、57和58的顺序所示。当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如上所述被旋转且推下时,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围绕第四组主导引轴44旋转第四透镜组14,并且沿着拍摄光轴OA缩回第四透镜组14。于是,当这个接触部分46Ba在凸轮表面89a上滑动同时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55b在基底侧倾斜表面56b上滑动时,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相对于拍摄光轴OA方向倾斜向后(向成像平面侧)移动,并由此从离轴平行位置Pp-4沿着倾斜方向(见图47中的箭头A9)移动到缩回位置Ps-4。于是,保持框架侧台阶接合表面55的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55b作用为保持框架侧凸轮表面,同时基底侧台阶接合表面56的基底侧倾斜表面56b作用为基底侧凸轮表面。当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B从这个状态向后(向成像平面侧)移动到存放位置S时,在台阶部分89内的接触部分46Ba的接触位置从凸轮表面89a过渡到侧接合表面89b (见图59)。然后,随着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被旋转偏压(见箭头A7),接触部分46Ba(其侧表面)与侧接合表面89b形成接触,以彼此抵压(接合),由此固定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的旋转姿态。当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B被缩回到这个接触部分46Ba与侧接合表面89b相接触的位置时,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相对于镜头基底82旋转,由此保持框架侧台阶接合表面55和基底侧台阶接合表面56之间的位置关系从使得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55b与基底侧倾斜表面56b接触的状态(见图57)过渡到使得保持框架侧第二平面55c与基底侧第二平面56c接触的状态(见图58),并然后保持框架侧正交表面55d与基底侧正交表面56d形成接触(见图59)。于是,当接触部分46Ba (其侧表面)与侧接合表面89b形成接触并且接合以固定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的旋转姿态时,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的位置被固定到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的保持框架侧台阶接合表面55的保持框架侧第二平面55c与镜头基底82B的基底侧台阶接合表面56的基底侧第二平面56c相接触的高度位置。如上所述,在接触部分46Ba (其侧表面)与侧接合表面89b接触并接合且保持框架侧第二平面55c与基底侧第二平面55c接触(见图58)以及保持框架侧正交表面55d也与基底侧正交表面56d接触(见图59)的状态下,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被设定在收缩存放状态D下,在该收缩存放状态D下,第四透镜组14位于缩回位置Ps-4 (存放位置)(见图47)。在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IOB中,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IBb被设计成具有最小必要厚度尺寸,以便容纳位于镜头基底82B附近的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四透镜组14 (第四透镜保持部分85)以及在沿着拍摄光轴方向靠近第四透镜组的位置容纳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并且这个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b被设置在固定框架21的内侧且在固定镜筒部分21a的外侧。由此,可以将外侧上的厚度尺寸设定成小于固定框架21的固定镜筒部分21a。换言之,可以利用位于相对于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在与拍摄光轴OA正交方向上的空间作为容纳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四透镜组14 (第四透镜保持部分85)的空间。由此,可以减小在外侧上的厚度尺寸,使之小于固定镜筒21的固定镜筒部分21a。此外,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10B,作为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被构造成将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四透镜组14 (第四透镜保持部分85)从轴上位置Pa-4沿着正交方向(箭头AS)移动到离轴平行位置Pp-4,并然后从离轴平行位置Pp_4沿着倾斜方向(箭头A9)移动到缩回位置Ps-4。因此,第四透镜组14 (第四透镜保持部分85)能够被容纳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b中,同时被保持靠近镜头基底82B,而不会导致与拍摄光学系统的其他元件干涉。尤其是,当借助于拍摄元件驱动类型的图像稳定机构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在与拍摄光轴OA正交的方向上看移动地设置在基底元件(镜头基底82B)上时,基于基底元件(镜头基底82B)的厚度尺寸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上述运动明显有助于减小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 IBb的厚度尺寸。此外,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IOB被构造成利用形成在容纳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的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b (见图47中的双点划线所示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 (Pa-3))内侧的位置的空间将第四透镜组14 (第四透镜保持部分85)从轴上位置Pa-4移动到缩回位置Ps-4。于是,在移动过程中,不存在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上端与第一旋转镜筒22的下端22f或者固定框架21的前壁部分21f干涉的风险。由此,在靠近镜头基底82B之后,第四透镜组14可以位于缩回位置Ps-4上,而不必在正交方向上移动。在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IOB内,通过将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定位在缩回位置Ps-4上,利用该空间作为用于位于轴上位置Pa-4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 (见双点划线所示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 (Pa-4))的位置,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移动到轴上位置Pa_3,在此,可以避免与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和从拍摄光轴OA方向看时位于轴上位置Pa-4上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干涉,其中,所述位于轴上位置Pa-4上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形成在拍摄光轴OA上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的镜头基底82B (成像平面)侧上。因此,通过采用更简单的用于第三透镜保持框架的结构,同时避免与拍摄光学系统的其他元件干涉,可以将第三透镜组13和第四透镜组14容纳在用于容纳靠近镜头基底82B的透镜组的具有最小厚度尺寸的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b内。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IOB被构造成能够控制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B的接触部分46Ba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的高度位置,以为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提供台阶部分89和保持框架侧台阶接合表面55,并且给镜头基底82B提供基底侧台阶接合表面56,由此形成将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与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B连接的凸轮结构。由此通过采用简单结构,可以在正交方向上将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四透镜组14 (第四透镜保持部分85)从轴上位置Pa-4移动到离轴平行位置Pp-4,并然后将第四透镜组14从离轴平行位置Pp_4移动到缩回位置Ps-4。在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IOB中,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b被设置在固定框架21的内侧和固定镜筒部分21a的外侧,或换句话说,设置在可移动镜筒的外侧。由此,可以减小固定镜筒部分21a的外径。在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IOB中,用于在倾斜方向上移动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四透镜组14 (第四透镜保持部分85)的保持框架侧台阶接合表面55形成在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 (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的下端。此外,基底侧台阶接合表面56设置在镜头基底82B上,并且在与第四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87的下端相对的位置。由此,可以实现更紧凑和更简单的结构。在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IOB中,更靠近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的拍摄光轴OA上的位置被定义为用于第四透镜组14的轴上位置Pa4。由此,可以进一步改善拍摄光学系统的设计自由度。在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IOB中,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四透镜组14 (第四透镜保持部分85)的缩回开始位置的轴上位置Pa-4被设定在成像平面和拍摄状态P下的最下端(最靠近拍摄平面侧的位置)之间,在拍摄状态P下,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位于拍摄光轴OA上。因此,通过利用简单结构的凸轮结构,可以将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四透镜组14(第四透镜保持部分85)沿正交方向从轴上位置Pa-4移动到离轴平行位置Pp-4,并且然后沿倾斜方向将第四透镜组14从离轴平行位置Pp-4移动到缩回位置Ps-4,以便将第四透镜组14容纳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b中,并且也可以执行在拍摄光轴OA上的位置控制。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IOB被构造成将第四透镜组14沿着正交方向从轴上位置Pa-4移动到离轴平行位置Pp-4,并然后沿着倾斜方向从离轴平行位置Pp-4移动到缩回位置Ps-4,由此将第四透镜组14容纳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b中。因此,在从拍摄状态P向收缩存放状态D切换时,可以在必缩回位置Ps更靠近物体(目标)的位置处将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四透镜组14 (第四透镜保持部分85)从拍摄光轴OA开始缩回。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IOB可以将第三透镜组13和第四透镜组14缩回到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b中。由此,可以有效地减小在收缩状态下镜头的厚度尺寸。因此,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10B,通过利用简单的结构,可以减小用于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B和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限定为存放位置的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b的厚度尺寸,所述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b设置在可移动镜筒的内径的外侧上。根据第三实施方式,当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B被缩回到接触部分46Ba与侧接合表面89b相接触的位置时,保持框架侧台阶接合表面55和基底侧台阶接合表面56之间的位置关系从作为保持框架侧凸轮表面的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55b与作为基底侧凸轮表面的基底侧倾斜表面56相接触的状态(见图56)向保持框架侧第二平面55c与基底侧第二平面56c相接触的状态(见图58)过渡,以使得保持框架侧正交表面55d与基底侧正交表面56d相接触(见图59)。代之,也可能采用这样的位置关系,即在接触部分46Ba与侧接合表面89b形成接触之前保持框架侧第二平面55c与基底侧第二平面56c相接触同时保持框架侧正交表面55d与基底侧正交表面56d形成接触。通过采用这种结构,随着接触部分46Ba向后压凸轮表面89a,保持框架侧第二平面55c在基底侧第二平面56c上滑动。由此,可以将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IB相对于镜头基底82B的旋转姿态限定在保持框架侧正交表面55d与基底侧正交表面56d相接触的位置。于是,即使在基础部分46Ba (第四组内螺纹元件46B)的高度位置相对于台阶部分89的高度位置的关系由于各个部件的公差而偏移,在将第四透镜组14定位在作为预设位置的轴上位置Pa-4上时,也可以将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看的高度位置限定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b的内侧。换言之,可以防止各个部件的公差影响第四透镜组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的位置。(第四实施方式)接着,将参照图60描述根据本发明第四实施方式的镜头10C。类似于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10A,这个第四实施方式被设定成仅使用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C作为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并且构造成执行与镜头IOA相同的运动。第四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IOA的不同之处在于用于第三实施方式的第四透镜保持框架41B的凸轮结构被采用为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C的凸轮结构。这个第四实施方式的镜头IOC的基本结构类似于上述第二实施方式的镜头IOA的结构。于是,相同的构成元件由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识,并且省略对它的详细描述。如图60所示,根据镜头IOC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C,构造成保持第三透镜组13的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C从轴上位置Pa沿着正交方向(见箭头A12)移动到离轴平行位置Pp,然后从离轴平行位置PP沿着倾斜方向(见箭头A13)移动到回退位置Pr,并然后从回退位置Pr沿着正交方向(见箭头A14)移动到缩回位置Ps。虽然在此省略其图示,作为用于这个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C的凸轮结构,作为凸轮沟槽的台阶部分(对应于第三实施方式的台阶部分89 )和保持框架侧台阶接合表面(对应于第三实施方式的保持框架侧台阶接合表面55)设置在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C上。此外,基底侧台阶接合表面(对应于第三实施方式的基底侧台阶接合表面56)设置在用于支撑第三组主导引轴32的保持板81 (见图14A等)上。当这个镜头IOC内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C在拍摄位置(拍摄状态P)和存放位置(收缩存放状态D)之间旋转时的操作也类似于在第三实施方式的第四透镜组14情况下的操作,在所述拍摄位置,第三透镜组13插入到拍摄光轴OA上,而在存放位置,第三透镜组13容纳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Cb内。具体地说,当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 (见图14A等)向后(向成像平面侧)移动并且接触部分35a (见图14A等)压在台阶部分的凸轮表面上并在该凸轮表面上滑动同时保持框架侧台阶接合表面的保持框架侧第一平面(对应于第三实施方式的保持框架侧第一平面55a)在基底侧台阶接合表面的基底侧第一平面(对应于第三实施方式的基底侧第一平面56a)上滑动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C西哦那个拍摄光轴OA上的位置沿其正交方向移动,并由此从轴上位置Pa沿着正交方向(见图60中的箭头A12)移动到离轴平行位置Pp。当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从这个状态进一步向后(向成像平面侧)移动并且接触部分35a (见图14A等)在台阶部分的凸轮表面上滑动同时保持框架侧台阶接合表面的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对应于第三实施方式的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55b )在基底侧台阶接合表面的基底侧倾斜表面(对应于第三实施方式的基底侧倾斜表面56b)上滑动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C与拍摄光轴OA方向倾斜地向后(向成像平面侧)移动并由此从离轴平行位置Pp移动到回退位置Pr (见图60中的箭头A13)。当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从这个状态进一步向后(向成像平面侧)移动并且接触部分35a (见图14A等)在台阶部分的凸轮表面上滑动同时保持框架侧台阶接合表面的保持框架侧第二平面(对应于第三实施方式的保持框架侧第二平面55c )在基底侧台阶接合表面的基底侧第二平面(对应于第三实施方式的基底侧第二平面56c)上滑动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C在与拍摄光轴OA正交的方向上移动并由此从回退位置Pr沿着正交方向(见图60中的箭头A14)移动到缩回位置Ps。同时,由于保持框架侧台阶接合表面的保持框架侧正交表面(对应于第三实施方式的保持框架侧正交表面55d)与基底侧台阶接合表面的基底侧正交表面(对应于第三实施方式的基底侧正交表面56d)相接触,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C被设定到收缩存放状态D,在该收缩存放状态D下,第三透镜组13位于缩回位置Ps (存放位置)。在第四实施方式的镜头IOC中,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ICb被设计成具有最小的必要厚度尺寸,以容纳靠近镜头基底82C定位的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C),并且这个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Cb设置在固定框架21的内侧和固定镜筒部分21a的外侧。由此,可以将外侧上的厚度尺寸设定成小于固定框架21的固定镜筒部分21a。换句话说,可以利用相对于第四透镜组14和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位于与拍摄光轴OA正交的方向上的空间作为容纳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C)的空间。由此,可以减小在外侧上的厚度尺寸小于固定镜筒21的固定镜筒部分21a。此外,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镜头10C,作为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C被构造成通过在正交方向(箭头A12)上从轴上位置Pa的运动将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C)定位在离轴平行位置Pp,然后通过在倾斜方向(箭头A13)上的运动将第三透镜组13定位在回退位置Pr,并然后通过在正交方向(箭头A14)上的运动将第三透镜组13定位在缩回位置Ps。因此,可以将第三透镜组13容纳在定位于镜头基底82C附近的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Cb内,而不会导致与拍摄光学系统的其他元件的任何干涉。尤其是,当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借助于拍摄元件驱动类型的图像稳定机构在与拍摄光轴OA正交的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在基底元件(镜头基底82C)上时给予基底元件(镜头基底82C)的厚度尺寸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上述运动可以明显有助于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ICb的厚度尺寸的减小。此外,第四实施方式的镜头IOC被构造成能够控制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的接触部分35a (见图14A等)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的高度位置。此外,被构造成将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C连接到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上的凸轮结构是通过为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C提供台阶部分和保持框架侧台阶接合表面同时为镜头基底82C提供基底侧台阶接合表面而形成的。因此,利用简单的结构,可以将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C)从轴上位置Pa沿着正交方向移动到离轴平行位置Pp,然后从离轴平行位置Pp沿着倾斜方向移动到回退位置Pr,并且然后从回退位置Pr沿着正交方向移动到缩回位置Ps。在第四实施方式的镜头IOC中,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Cb设置在固定框架21的内侧且固定镜筒部分21a的外侧,或者换言之,可移动镜筒的外侧。由此,可以减小固定镜筒部分21a的外径。在第四实施方式的镜头IOC中,用于在倾斜方向上移动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C)的保持框架侧台阶接合表面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C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C)的下端。此外,基底侧台阶接合表面设置在镜头基底82C上并且在与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C的下端相对的位置。由此,可以实现更紧凑和简单的结构。在第三实施方式的镜头IOB中,更靠近第四透镜组14的拍摄光轴OA上的位置被定义为用于第三透镜组13的轴上位置Pa。由此,可以进一步改善拍摄光学系统的设计自由度。在第四实施方式的镜头IOC中,要被定义为用于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C)的缩回开始位置的轴上位置Pa被设定为比拍摄状态P下的最下端位置(最靠近成像平面侧的位置)更靠近成像平面侧,在所述拍摄状态P下,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C (第三透镜组13)定位在拍摄光轴OA上。因此,通过利用具有简单结构的凸轮结构,可以将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四透镜保持部分93C)从轴上位置Pa沿着正交方向移动到离轴平行位置Pp,然后从离轴平行位置Pp沿着倾斜方向移动到回退位置Pr,并然后从回退位置Pr沿着正交方向移动到缩回位置Ps,由此将第三透镜组13容纳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Cb内,并也执行在拍摄光轴OA上的位置控制。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镜头IOC被构造成将第三透镜组13从轴上位置Pa沿着正交方向移动到离轴平行位置Pp,然后从离轴平行位置Pp沿着倾斜方向移动到回退位置Pr,并然后从回退位置Pr沿着倾斜方向移动到缩回位置Ps,由此将第三透镜组13容纳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Cb内。因此,在从拍摄状态P向收缩存放状态D切换时,可以将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C)在比沿着拍摄光轴OA方向看比缩回位置Ps更靠近物体(目标)的位置从拍摄光轴OA上开始缩回。在第四实施方式的镜头IOC中,当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 (接触部分35a)位于存放位置S时,作为保持框架侧凸轮表面的保持框架侧第二平面从作为基底侧凸轮表面的基底侧第二平面脱开,即,接触被释放。由此,可以将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C)在可缩回透镜壳体21Cb内的在沿着拍摄光轴OA方向观察时的高度位置设定到预设位置。因此,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镜头10C,通过利用简单结构,可以减小设置在可移动镜筒的内径的外侧的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Cb的厚度尺寸。(第五实施方式)接着,参照图61至71描述作为另一实施例的根据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镜头IOD0这个第五实施方式表示出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D的实施例,其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10不同的运动。第五实施方式的镜头IOD的基本结构类似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10的结构。于是,相同的构成元件由相同附图标记标识,并且省略它的详细描述。首先,将参照图61描述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D的运动的概念。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镜头10,第五实施方式的镜头IOD也构成为将作为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D的容纳位置定位在尽可能靠近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所设置的镜头基底82侧(向焦点位置(成像平面)侧),以便减小在固定框架21内侧且在固定镜筒部分21a的外侧的作为可缩回透镜容纳部的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Db的厚度尺寸(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的长度尺寸)。换句话说,相对于第四透镜组14和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在拍摄光轴OA正交方向上的控件被利用为容纳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D)的空间。
如图61所示,第五实施方式的镜头IOD被构造成通过在相对于拍摄光轴OA倾斜方向(见箭头A15)将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D从轴上位置朝镜头基底82移动到缩回位置Ps而将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D容纳在预设容纳位置中。简言之,在镜头IOD中,第三透镜组13(第三透镜保持框架93D)在倾斜方向(见箭头A15)从轴上位置Pa移动到缩回位置Ps。根据这个镜头10D,为了实现上述运动,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D(后面要描述的它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D)设置有作为凸轮沟槽的台阶部分91D以及用于保持框架侧凸轮表面的斜角部分92D (见图62等),且用于支撑第三组主导引轴32的保持板81 (基底元件)设置有用于基底侧凸轮表面的弯曲突起83D (见图63等),一同作为将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D连接到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 (接触部分35a)的凸轮结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D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类似的结构,除了台阶部分91D和斜角部分92D的结构外。台阶部分91D设置成从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D的弯曲壁部分96D的圆筒的外周表面凹陷。这个台阶部分91D在其成像平面侧设置有后接合表面91h并且在其物体侧设置有前接合表面91d。后接合表面91h是基本上与拍摄光轴)OA垂直相交的平面,并且前接合表面91d是基本上与拍摄光轴OA垂直相交的平面。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从前面看的图63中的台阶部分9ID的右侧是开口的,以便于组装工作。此外,弯曲壁部分96D设置有一对斜角部分92D (其中一个未示出)。这两个斜角部分92D是通过切割在弯曲壁部分96D的下端的角而形成的。由此,斜角部分92D限定了作为保持框架侧凸轮表面的平面的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92Da。两个斜角部分92D的相应的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92Da被构造成随着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D沿着第三组主导引轴32(见图63)移动,能够与下面描述的基底侧倾斜表面83Da相接触,后者是通过弯曲突起83D来限定的。具体地说,当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D位于缩回开始位置B和存放位置S (见图14A)之间时,从拍摄光轴OA的方向观察,两个斜角部分92D的相应的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92Da与弯曲突起83D的基底侧倾斜表面83Da相对。如图63所示,弯曲突起83D被设置成从作为基底元件的保持板81突出,该基地元件用于支撑第三组主导引轴32的底端。这些弯曲突起83D呈现出圆筒形状,它是通过围绕作为中心的第三组主导引轴32的轴线弯曲板件而形成的,并且并形成为一对,与第三组主导引轴32设置有间隔,并且围绕其轴线设置,以便能够围绕插入到第三组主导引轴32上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D。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的弯曲突起83,通过利用被切开的平面,两个弯曲突起83D限定了作为凸轮表面的基底侧倾斜表面83Da。这些基底侧倾斜表面83Da包含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D的旋转轴的径向,并且也相对于旋转轴的方向(第三组主导引轴32的方向(拍摄光轴OA方向))倾斜,以便随着基底侧倾斜表面83D靠近成像平面侧上的保持板81,回退到旋转偏压方向(见箭头A3)上的负侧。接着,参照图61和63至71描述在本发明第五实施方式的镜头IOD中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D在拍摄位置(拍摄状态P)和存放位置(收缩存放状态D)之间旋转时的动作,在所述拍摄位置,第三透镜组13插入到拍摄光轴OA上,而在所述存放位置,所述第三透镜组13容纳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Db中。类似于第一实施方式,由于设置在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D的外周表面上的台阶部分91D和被该台阶部分91D接收的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的接触部分35a之间的滑动动作,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D在从沿着拍摄光轴OA方向(前后方向)直线运动的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接收到压力时旋转。于是,台阶部分91D作用为凸轮沟槽,而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的接触部分35a作用为凸轮销。通过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的接触部分35a,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D沿着第三组主导引轴32垂直移动或者围绕第三组主导引轴32转动,该接触部分35a作为凸轮销,被构造成在作为凸轮沟槽的台阶部分91D内侧沿前后方向移动。在现在解释在这种情况下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D相对于接触部分35在作为凸轮沟槽的台阶部分91D内的位置的动作。如前面所描述的,在第五实施方式的镜头IOD中,通过第三组马达35的旋转,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在第三组引导螺杆34上移动,由此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Db内的存放位置(缩回位置Ps (收缩存放状态D))和拍摄光轴OA上的拍摄位置(轴上位置Pa (拍摄状态P 之间移动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D)。当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在缩回开始位置B (在物体侧并且在从前面看时的上侧上)(见图14A)之前移动时,接触部分35a与前接合表面91d形成接触,如图63所示。在这个接触部分35a与前接合表面91d形成接触时,即:在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在缩回开始位置B之前(向物体侧)移动时的动作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类似。当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从这个位置进一步向后(向成像平面侧)移动时,接触部分35a的上表面与前接合表面91d脱开,且接触部分35a的下表面与后接合表面形成接触,以便压(向下推)后接合表面91h (见图65)。当后接合表面91h由于这个接触部分35a的向后运动而推下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克服旋转偏压力而旋转,并被推下,以对应于接触部分35a的高度位置,如图64、65、66、67、68和69的顺序所示,这归因于弯曲突起83D的基底侧倾斜表面83Da和斜角部分92D的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92Da的压力和导引作用。随着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如上所述被旋转和推下,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从在拍摄光轴OA上的位置沿着拍摄光轴OA向缩回位置顺次缩回第三透镜组,如图70和71中附图标记31D-l、31D-2、31D-3、31D-4、31D-5和31D-6所示,同时围绕第三组主导引轴32旋转第三透镜组13。于 是,当基底侧倾斜表面83Da通过推下后接合表面91h的这个接触部分35a而在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92Da上滑动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向后(向成像平面侧)倾斜滑动,并由此在倾斜方向上从轴上位置Pa移动到缩回位置Ps(见图61中的箭头A15)。此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旋转。于是,接触部分35a在台阶部分91内的位置从后接合表面91h上的图中左侧上的端部(见图64)移动到其上的图中右侧上的端部(见图69)。当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从这个位置进一步向后(向成像平面侧)移动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ID (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D)的基底端表面3 If与保持板81形成接触。如上所述,由于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缩回到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D (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D)的基底端表面31f与保持板81相接触的位置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D不能向下移动,由此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D在拍摄光轴OA上的位置被固定。此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邪被可旋转地偏压(见图63中的箭头A3)。于是,设置在弯曲壁部分96D上的斜角部分92D的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92Da与基底侧倾斜表面83Da的下端相接触,并且彼此抵压(彼此相接合),由此固定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 的旋转姿态。为此原因,当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缩回到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D (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D)的底端表面31f与保持板81相接触的位置时,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D位于缩回位置Ps (存放位置)并且设定到收缩存放状态D下。在第五实施方式的镜头IOD中,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Db被设计成具有最小的必要厚度尺寸,以便在靠近镜头基底82的状态下容纳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D),并且这个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Db设置在固定框架21的内侧且固定镜筒部分21a的外侧。由此,可以将外侧上的厚度尺寸设定为小于固定框架21的固定镜筒部分21a。换言之,可以利用相对于第四透镜组14和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位于拍摄光轴正交方向上的空间作为容纳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D)的空间。由此,可以减小在外侧上的厚度尺寸为小于固定镜筒21的固定镜筒部分21a。此外,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镜头10D,作为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D被构造成在倾斜方向(箭头A15)上将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D)从轴上位置Pa移动到缩回位置Ps。因此,可以将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D)容纳在具有最小必要厚度尺寸的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b内,以在靠近镜头基底82的状态下容纳第三透镜组13,而不会造成与拍摄光学系统的其他元件相干涉。尤其是,当固态图像探测器件16借助于拍摄元件驱动类型的图像稳定机构而在与拍摄光轴OA正交的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于基底元件(镜头基底82)上时,基于基底元件(镜头基底82)的厚度尺寸会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上述运动可以明显有助于减小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Db的厚度尺寸。此外,第五实施方式的镜头IOD被构造成能够控制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的接触部分35a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的高度位置。此外,用以将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D连接到第三组内螺纹元件35上的凸轮结构是通过为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D提供台阶部分91D和斜角部分92D同时为保持板81提供弯曲突起83D (见图63等)而形成的。因此,通过利用简单的结构,可以将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D)从轴上位置Pa移动到缩回位置Ps。在第五实施方式的镜头IOD中,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Db设置在固定框架21内侧和固定镜筒部分21a的外侧,或者换言之,可移动镜筒的外侧。由此,可以减小固定镜筒部分21a的外径。在第五实施方式的镜头IOD中,用于在倾斜方向上移动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D)弯曲突起83D (基底侧倾斜表面83Da)被构造成围绕插入到第三组主导引轴32上的第三透镜保持框架旋转基底95。由此,可以增加与该倾斜方向上的运动相关联的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的运动的量的设定自由度。这种结构能够增加设定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D)从拍摄光轴OA上的缩回开始位置的自由度。由此,可以改善拍摄光学系统的设计自由度。在第五实施方式的镜头IOD中,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D)的缩回开始位置的轴上位置Pa被设定为壁在拍摄状态P下的最下端部(最靠近成像平面侧的位置)更靠近成像平面侧,在拍摄状态P下,第三透镜保持框架31 (第三透镜组13)位于拍摄光轴OA上。因此,通过利用具有简单结构的凸轮机构,可以将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D)从轴上位置Pa沿着倾斜方向移动到缩回位置Ps,以便将第三透镜组13容纳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Db中,也可以执行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的控制。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镜头IOD被构造成将第三透镜组13从轴上位置Pa沿着倾斜方向移动到缩回位置Ps,以便将第三透镜组13容纳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Db中。因此,在从拍摄状态P向收缩存放装置D切换时,可以将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 (第三透镜保持部分93)从拍摄光轴OA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看时在比缩回位置Ps更靠近物体(目标)的位置开始缩回。因此,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镜头10D,通过将作为可缩回透镜的第三透镜组13从拍摄光轴OA上的位置倾斜向后缩回,在采用简单结构的同时,可以减小设置在可移动镜筒的内径的外侧上的可缩回透镜容纳部21Db的厚度尺寸。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镜头10、10AU0B和IOC作为根据本发明的镜头的实施例加以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可应用于以下的镜头,并且也可以应用于成像设备、数码相机、个人数字主力或者采用镜头的图像输入装置。更具体地说,镜头包括多个透镜保持框架,其被构造成分别保持多个透镜组;可移动镜筒,其被构造成在其中保持所有透镜保持框架;以及透镜保持框架驱动装置,其用于经可移动镜筒来驱动透镜保持框架,所述透镜保持框架、可移动镜筒和透镜保持框架驱动单元被构造成通过相对于基底元件向物体移动至少一部分透镜组将多个透镜组从收缩状态切换到拍摄状态,在所述收缩状态下,所述透镜组以至少部分透镜组收缩的状态被存放,所述基底元件设置有图像拾取装置,用于捕捉拍摄光学系统所形成的物体图像。透镜保持框架包括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其被构造成可移动地保持至少一个透镜组,以便在拍摄状态下将所有透镜组定位在单个拍摄光轴上,并且在收缩状态下将包括至少一个透镜的可缩回透镜缩回到可缩回透镜容纳部内,该可缩回透镜容纳部位于可移动镜筒的内径部分的外侧。至少通过在相对于拍摄光轴倾斜方向上移动和在与拍摄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移动,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在拍摄光轴上的位置和可缩回透镜容纳部内侧的位置之间可移动。同时,在上述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五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组13被设定为可缩回透镜组。但是,任何透镜组可以被定义为可缩回透镜组。在这个方面,本发明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同时,上述实施方式分别公开了凸轮结构。但是,凸轮结构仅需要被构造成将内螺纹元件(如35)在拍摄光轴OA方向上的运动转变成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的沿着主导引轴(如32)的直线运动和前后运动,以便在拍摄光轴OA上的位置和可缩回透镜容纳部(如21b)之间移动可缩回透镜组。只要凸轮结构能够实现如各个实施方式中描述的运动的各方面,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第一、第二、第四和第五实施方式被构造成仅缩回一个透镜组(第三透镜组13)。但是,也可以将两个或多个透镜组定义为可缩回透镜组,并且采用这样的结构,该结构在相对于拍摄光轴OA倾斜的方向上以及在与拍摄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移动至少一个保持这些透镜的可缩回透镜框架。在这个方面,不发明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上述各个实施方式被构造为实现在此解释的运动。但是,该运动仅需要在相对于拍摄光轴OA方向的倾斜方向上的运动以及在与拍摄光轴OA正交的方向上的运动。在这个方面,本发明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此,在相对于拍摄光轴OA的倾斜方向上的运动是通过在保持框架侧凸轮表面和基底侧凸轮表面之间的滑动运动而实现的。因此,通过适当地改变在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的旋转基底相对于基底元件的旋转方向上观察的保持框架侧凸轮表面与基底侧凸轮表面相接触的位置,在拍摄光轴OA上的位置和可缩回透镜容纳部(如2Ib)之间的运动过程中,可以适当地设定用于执行相对于拍摄光轴OA方向的倾斜方向上的运动的位置。尤其是,如第三实施方式和第四实施方式所述,当保持框架侧台阶接合表面55设置在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41B)的旋转基底(87)的下端同时基底侧台阶接合表面设置在基底元件(82B)上以便与其相对时,只需要为两个接合表面提供突起形状和凹陷形状。由此,可以轻易调节作为保持框架侧凸轮表面的保持框架侧倾斜表面55b的位置(设定该位置)以及作为基底侧凸轮表面的基底侧倾斜表面56b的位置。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成像设备中,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在拍摄光轴上的位置和可缩回透镜容纳部内侧的位置之间在倾斜方向上可移动并且在正交方向上可移动。于是,即使可缩回透镜容纳部形成为具有容纳位于基底元件附近的可缩回透镜所需的最小厚度尺寸,可缩回透镜也可以容纳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中,而不会与拍摄光学系统的其他元件干涉。同时,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能够通过在倾斜方向上的运动和在正交方向上运动而将可缩回透镜容纳到可缩回透镜容纳部中,而不会与拍摄光学系统的其他元件造成干涉。于是,可以用简单的结构形成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除了上述结构外,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被构造成在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从拍摄光轴上的位置向可缩回透镜容纳部移动时,通过在相对于拍摄光轴倾斜的方向上朝基底兀件移动并然后通过在与拍摄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移动而容纳于可缩回透镜容纳部中。这个结构导致可缩回透镜容纳部的厚度尺寸的进一步减小。除了上述结构外,进一步提供了在拍摄光轴方向上可移动的螺纹元件以及连接可缩回透镜框架和螺纹元件的凸轮结构,由此将螺纹元件在拍摄光轴方向上的运动转变成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围绕拍摄光轴的旋转运动以及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沿着拍摄光轴的直线运动。这种简单结构能够将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在倾斜方向上和在正交方向上移动。除了上述结构外,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被主导引轴支撑而在主导引轴的纵向上移动并且围绕主导引轴的轴线可旋转,主导引轴从基底元件起平行于拍摄光轴延伸。此外,凸轮结构包括凸轮沟槽,该凸轮沟槽设置在主导引轴所支撑的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的旋转基底内并且被构造成以滑动的方式接收螺纹元件;以及基底侧凸轮表面,该基底侧凸轮表面设置在基底元件中并且被构造成与保持框架侧凸轮表面接触,以在沿着拍摄光轴方向移动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时围绕主导引轴的轴线旋转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利用简单的结构,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可以在倾斜方向和正交方向上移动。除了上述结构,保持框架侧凸轮表面和基底侧凸轮表面在可缩回透镜缩回到可缩回透镜容纳部内时彼此脱离接触。这种结构允许可缩回透镜定位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内侧的预定高度位置处。除了上述结构,在拍摄状态下位于最靠近成像平面的聚焦透镜的物体侧的透镜组被设定为可缩回透镜。利用这种结构,可以将可缩回透镜缩回到可缩回透镜容纳部内,该可缩回透镜容纳部形成有容纳位于基底元件附近的可缩回透镜所需的最小厚度尺寸,同时正确地避免与位于成像平面侧的图像拾取装置和聚焦透镜干涉。这种结构对于图像拾取装置借助于图像拾取装置驱动类型的图像稳定机构在与拍摄光轴正交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在基底元件上的情况尤为有利。由于这种机构的设置会增加基于基底元件限定的厚度尺寸,这种结构可以明显有助于减小可缩回透镜容纳部的厚度尺寸。除了上述结构,用作在拍摄状态下最靠近成像平面的聚焦透镜的透镜组被设定为可缩回透镜。利用这种结构,可以将可缩回透镜缩回到可缩回透镜容纳部内,后者形成有容纳位于基底元件附近的可缩回透镜所需的最小厚度,同时,正确地避免与位于成像平面侧的图像拾取装置和聚焦透镜相干涉。这种结构对于图像拾取装置借助于图像拾取装置驱动类型的图像稳定机构在与拍摄光轴正交方向上可移动地设置在基底元件上的情况尤为有利。由于这种机构的设置会增加基于基底元件限定的厚度尺寸,这种结构可以明显有助于减小可缩回透镜容纳部的厚度尺寸。除了上述机构外,在拍摄状态下位于物体和第一可缩回透镜之间的透镜组用作要被缩回到可缩回透镜容纳部内的第二可缩回透镜,该缩回是通过在第一可缩回透镜缩回到可缩回透镜容纳部内之后,首先移动到拍摄光轴上尽可能靠近成像平面的位置并然后沿着与拍摄光轴正交的方向移动而实现的。利用这种结构,通过利用拍摄光轴上由较早缩回到可缩回透镜容纳部内的第一可缩回透镜所占据的空间,第二可缩回透镜通过移动到拍摄光轴上尽可能靠近基底元件的位置而能够后期缩回。以这种方式,移动用于保持要后期缩回的可缩回透镜的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的结构可以被简化。除了上述结构,当可缩回透镜被缩回到可缩回透镜容纳部内时,可缩回透镜位于在沿着拍摄光轴正交的方向看时与图像拾取装置和拍摄光学系统的元件中任一个相重叠的位置,在拍摄状态下,该元件位于成像平面和可缩回透镜之间。这种结构导致可缩回透镜容纳部的尺寸进一步减小。采用具有任一种上述结构的镜头的成像设备导致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厚度尺寸上减小。采用具有任一种上述结构的镜头的数码相机导致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厚度尺寸上减小。采用具有任一种上述结构的镜头的个人数字助理导致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厚度尺寸上减小。采用具有任一种上述结构的镜头的图像输入装置导致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厚度尺寸上减小。虽然上面已经参照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并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并且各种设计变化、增加等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都是有可能的。
权利要求
1.一种镜头,包括: 多个透镜组,所述多个透镜组包括至少一个可缩回透镜组; 多个透镜保持框架,所述多个透镜保持框架被构造成分别保持所述多个透镜组;可移动镜筒,该可移动镜筒被构造成在其中保持所述多个透镜保持框架;以及透镜保持框架驱动装置,该透镜保持框架驱动装置被构造成经可移动镜筒驱动所述透镜保持框架, 所述透镜保持框架、可移动镜筒和透镜保持框架驱动装置被构造成在收缩状态和拍摄状态之间移动所述多个透镜组,在所述收缩状态,所述多个透镜组以所述多个透镜组中的至少一部分收缩的状态被存放,而在所述拍摄状态,所述多个透镜组中的至少一部分定位在物体侧上,其中 所述多个透镜保持框架包括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该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被构造成可移动地保持至少一个可缩回透镜组,以在拍摄状态下将所述多个透镜组定位在单个拍摄光轴上,并且在收缩状态下将所述至少一个缩回到可缩回透镜容纳部内,所述可缩回透镜容纳部位于所述可移动镜筒的内径位置的外侧,以及 至少通过在相对于拍摄光轴倾斜的方向上移动和在与拍摄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移动,所述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在拍摄光轴上的位置和可缩回透镜容纳部内侧的位置之间可移动。
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其中: 当所述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从拍摄光轴上的位置向可缩回透镜容纳部移动时,该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在相对于拍摄光轴倾斜的方向上移动,并然后在与拍摄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移动,以存放在可缩回透镜容纳部中。
3.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镜头,还包括: 螺纹元件,该螺纹元件在拍摄光轴方向上可移动;以及 凸轮结构,该凸轮结构被构造成连接所述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和螺纹元件,以将所述螺纹元件在拍摄光轴上的运动转变成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围绕拍摄光轴的旋转运动和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沿着拍摄光轴的直线运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镜头,还包括: 基底元件,在该基底元件上设置图像拾取装置; 主导引轴,该主导引轴从基底元件平行于拍摄光轴延伸,并且被构造成支撑所述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其中: 所述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具有要被主导引轴支撑的旋转基底, 所述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被主导引轴支撑,以在主导引轴的纵向上可移动并且围绕主导引轴的轴线可旋转,并且所述凸轮结构包括: 凸轮沟槽,该凸轮沟槽设置在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的旋转基底内并被构造成以可滑动的方式接收所述螺纹元件; 设置在旋转基底内的保持框架侧凸轮表面;以及 基底侧凸轮表面,所述基底侧凸轮表面设置在所述基底元件内并被构造成与保持框架侧凸轮表面形成接触,以围绕所述主导引轴的轴线旋转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同时沿着拍摄光轴方向移动所述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镜头,其中: 在可缩回透镜组缩回到可缩回透镜容纳部内时,保持框架侧凸轮表面和基底侧凸轮表面彼此脱离接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中 所述多个透镜组包括最靠近成像平面定位的聚焦透镜; 所述可缩回透镜组是在拍摄状态下位于物体和聚焦透镜之间的透镜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中 所述可缩回透镜组是用作聚焦透镜的透镜组,所述聚焦透镜在拍摄状态下最靠近成像平面定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镜头,其中 所述多个透镜组包括第二可缩回透镜组,该第二可缩回透镜组在拍摄状态下位于物体和可缩回透镜组之间; 在所述可缩回透镜缩回到所述可缩回透镜容纳部内之后,通过首先移动到在拍摄光轴上最靠近成像平面的位置并然后在与拍摄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二可缩回透镜组缩回到可缩回透镜容纳部内。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其中 当可缩回透镜组被缩回到可缩回透镜容纳部内时,可缩回透镜组位于在与拍摄光轴正交的方向上观察时与图像拾取装置和在拍摄状态下处于成像平面和可缩回透镜组之间的元件中的至少一个相重叠的位置处。
10.一种成像设备,该成像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
11.一种数码相机,该数码相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
12.—种个人数字助理,该个人数字助理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
13.一种图像输入装置,该图像输入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
全文摘要
一种镜头,包括包括至少一个可缩回透镜组的多个透镜组;分别保持所述多个透镜组的多个透镜保持框架;在其中保持所述多个透镜保持框架的可移动镜筒;以及经可移动镜筒驱动所述透镜保持框架的透镜保持框架驱动装置。所述透镜保持框架、可移动镜筒和透镜保持框架驱动装置被构造成在收缩状态和拍摄状态之间移动所述多个透镜组。所述多个透镜保持框架包括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以可移动地保持至少一个可缩回透镜组,以在拍摄状态下将所述多个透镜组定位在拍摄光轴上,并且在收缩状态下将所述可缩回透镜组缩回到位于所述可移动镜筒的内径位置的外侧的外壳内。至少通过在相对于拍摄光轴倾斜的方向上移动和在与拍摄光轴正交的方向上移动,所述可缩回透镜保持框架在拍摄光轴上的位置和外壳内侧的位置之间可移动。
文档编号G03B17/04GK103080803SQ20118003903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6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7日
发明者岩崎彻也, 小山辉宪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